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刑事错案的制度防范体系 被引量:7
1
作者 刘品新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29,共15页
刑事错案是人类司法的顽疾。通过控制刑事错案的成因,可以在相当程度上防范错案。防范错案离不开观念更新、技能提升与队伍建设等措施,但更重要的是搞好制度建设。我国主管机关颁布《关于切实防止冤假错案的规定》等四份规范性文件不是... 刑事错案是人类司法的顽疾。通过控制刑事错案的成因,可以在相当程度上防范错案。防范错案离不开观念更新、技能提升与队伍建设等措施,但更重要的是搞好制度建设。我国主管机关颁布《关于切实防止冤假错案的规定》等四份规范性文件不是典型意义的制度防范,实施效果亦差强人意。我国应当"以点带面"地推行刑事错案制度防范的"图钉型"体系化建设,一方面通过整体设计充实和激活《刑事诉讼法》及配套规定之防错机制,另一方面通过立法或修法创设遏制刑讯逼供和虚假口供的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错案 冤假错案 防错制度
下载PDF
死刑冤假错案证据问题之实证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吕泽华 贾宜臻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55-62,共8页
从实证角度出发,以"生效判决曾被判死刑(含死缓)而再审后改判无罪"为标准筛选出19起死刑冤假错案,运用案例统计分析的方式,对样本案例中暴露出的被告人供述虚假、鉴定活动非法、证人证言真实性存疑、关键物证缺失、辨认出现... 从实证角度出发,以"生效判决曾被判死刑(含死缓)而再审后改判无罪"为标准筛选出19起死刑冤假错案,运用案例统计分析的方式,对样本案例中暴露出的被告人供述虚假、鉴定活动非法、证人证言真实性存疑、关键物证缺失、辨认出现误认、审讯录像存在造假等证据问题进行类型化分析可知,死刑冤假错案证据问题之成因在于严重的刑讯逼供导致被告人供述的虚假性、盲目轻信及制度缺陷导致鉴定乱象丛生、暴力取证及立法瑕疵影响证人证言的真实性、证据搜集不充分导致关键物证缺失、程序违法及瑕疵导致辨认出现误认、电子证据规则的缺失导致审讯录像未规范化使用。应规范口供取证程序,完善鉴定体制设计,健全证人出庭相关立法规定,增强辨认过程的程序性,修正侦检部门协作机制瑕疵,完善电子证据规则,严格死刑案件证据制度,提高死刑案件质量,构建死刑冤假错案的预防和纠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刑 冤假错案 非法证据 刑讯逼供 电子证据
下载PDF
论法治对传统儒家伦理之道德人格的借鉴——以刑事冤错案为展开 被引量:2
3
作者 刘用军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9-18,共10页
当今的冤错案之形成,不仅有执法不严的因素,也有司法者人格不完善的因素。无论是观念还是实践层面,西方法治并非不重视司法者和执法者的道德人格因素,对于西方法治道德人格的建构和维持,基督教精神及其伦理规范发挥了基础性作用,至今仍... 当今的冤错案之形成,不仅有执法不严的因素,也有司法者人格不完善的因素。无论是观念还是实践层面,西方法治并非不重视司法者和执法者的道德人格因素,对于西方法治道德人格的建构和维持,基督教精神及其伦理规范发挥了基础性作用,至今仍构成西方法治人格的核心要素,可以说西方法治的成熟离不开其丰厚的宗教遗产。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治建设不仅忽视了现代司法者人格因素的作用,也明显缺乏对传统儒家伦理的现代转换和有效借鉴,这是我国法治建设对西方经验的忽略,因而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些司法者、执法者道德人格标准的迷失,昧着良心司法、执法构成当前一些刑事冤错案的共同特点。强化司法者人格建设,是未来防范冤错案、深化法治、实现法治国的现实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冤错案 法治 道德人格 宗教伦理 儒家伦理
下载PDF
“秋瑾供词”考辩——兼与马自毅先生商榷
4
作者 毛艳丽 郭建鹏 李博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71-74,共4页
秋瑾死前没有供词是秋瑾冤案的一个焦点。时过百年,马自毅先生却认为秋瑾留有供词。通过考察史料,马自毅先生的四点理由是值得商榷的。
关键词 秋瑾供词 真伪 冤案
下载PDF
冤假错案的成因及防范对策 被引量:1
5
作者 秦哲 殷召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年第8期97-98,共2页
内蒙古呼格吉勒图案的发生,再度引发人们对冤假错案的关注。冤假错案的发生是诉讼中轻视程序的结果,是侦查中非法取证的结果,是缺乏人权意识的结果,是检察院监督职能缺位的结果。杜绝冤假错案是保障基本人权的必然要求,是保障司法公信... 内蒙古呼格吉勒图案的发生,再度引发人们对冤假错案的关注。冤假错案的发生是诉讼中轻视程序的结果,是侦查中非法取证的结果,是缺乏人权意识的结果,是检察院监督职能缺位的结果。杜绝冤假错案是保障基本人权的必然要求,是保障司法公信力的必然要求,是回应社会舆论的必然要求。我们应采取措施防范冤假错案,诉讼中重视程序,贯彻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加强对基本人权的保护,加强检察院监督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冤假错案 成因 必要性 防范对策
下载PDF
司法责任制视角下冤假错案防范机制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家华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8-16,共9页
司法责任制改革背景下冤假错案防范机制具有了新机理,在逐渐除去法官独立审判的桎梏以及改变"权责不统一"的责任悖论之后,法官须严守冤假错案防线,同时要着手构建相配套的法官保障机制。在此新背景下,冤假错案的形成可以划分... 司法责任制改革背景下冤假错案防范机制具有了新机理,在逐渐除去法官独立审判的桎梏以及改变"权责不统一"的责任悖论之后,法官须严守冤假错案防线,同时要着手构建相配套的法官保障机制。在此新背景下,冤假错案的形成可以划分为制度性成因与非制度性成因两大部分,制度性成因主要包括刑事诉讼强权主义以及诉讼结构畸形、刑讯逼供的屡禁不止。非制度性成因主要为司法过程中的错误观念、考核指标的错误引导等,与此相对应的对策为:刑事诉讼入罪与出罪功能的协调、外国刑讯逼供防范措施的借鉴、供述排除规则的完善、错误观念的纠正与诉讼理念的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责任制 冤假错案 防范机制
下载PDF
审判信息实质性公开的实现进路——基于典型刑事错案产生原因的分析
7
作者 李丹蕊 《天津法学》 2016年第2期11-16,共6页
司法公开的制度设计看似已非常完备,但实际运行的效果却与期望尚有差距,其根本原因在于审判信息的实质性公开不足,通过对典型刑事错案的梳理与分析,探寻产生错判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审判信息实质性公开的实现进路,完善相关的制度构建... 司法公开的制度设计看似已非常完备,但实际运行的效果却与期望尚有差距,其根本原因在于审判信息的实质性公开不足,通过对典型刑事错案的梳理与分析,探寻产生错判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审判信息实质性公开的实现进路,完善相关的制度构建。审判信息实质性公开不足的症结,即裁判形成过程不公开,这是司法公开的最核心领域,同时也是目前我国司法公开的最薄弱环节。探寻其原因,审判信息实质性公开不足应归咎于刑事庭审虚化,具体可以分为庭审流程草草了事和审外程序喧宾夺主两个层面。构建完善审判信息实质性公开路径,就需要在庭审流程和审外程序两个层面遵循司法规律,并以庭审为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冤假错案 庭审程序虚化 庭审实质化 审判中心
下载PDF
论犯罪嫌疑人的虚假供述及识别
8
作者 赵家卫 井晓龙 《警学研究》 2019年第3期101-106,共6页
近年来冤假错案的曝光率逐渐上升。冤假错案的出现严重损害了司法公信力。虚假供述是导致冤假错案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虚假供述的成因复杂,类型多样。为了有效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必须从源头上探究虚假供述的产生原因,了解其发生机... 近年来冤假错案的曝光率逐渐上升。冤假错案的出现严重损害了司法公信力。虚假供述是导致冤假错案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虚假供述的成因复杂,类型多样。为了有效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必须从源头上探究虚假供述的产生原因,了解其发生机制。实践中讯问人员主观定罪、实体证据匮乏以及过度依赖于侦查阶段的证据等给虚假供述的识别带来困境,因此应通过采用对虚假供述的"软识别"和"硬识别"两种方法来提高对于虚假供述的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假供述 识别 冤假错案
下载PDF
“印证”证明的理论与实践
9
作者 潘炳华 李小华 《广西警察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33-38,共6页
对"印证"证明规范理论进行梳理,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发现造成冤假错案的根本原因是侦察机关过度依赖"印证"证明模式,为达到"相互印证"而"制造"证据;审判机关注重证据链表面上的"印证"... 对"印证"证明规范理论进行梳理,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发现造成冤假错案的根本原因是侦察机关过度依赖"印证"证明模式,为达到"相互印证"而"制造"证据;审判机关注重证据链表面上的"印证"而缺乏对证据的实质性审查。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未贯彻落实"以庭审为中心"的诉讼制度、书面审理的司法传统和相关规范性文件的表述存在缺陷。应提高印证证明在司法实践中的准确应用,以预防和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证”证明 司法实践 冤假错案
下载PDF
家长主义司法观下的冤错案防范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东海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53-62,71,共11页
家长主义具有关爱性专制性等属性。其专制性的一面主要表现为权威性、惩罚性和求稳性,充斥在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司法领域,家长主义的专制性则具体化为有罪推定、严厉打击、疑罪从轻等家长主义司法观,诱发了冤错案件的发生,某... 家长主义具有关爱性专制性等属性。其专制性的一面主要表现为权威性、惩罚性和求稳性,充斥在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司法领域,家长主义的专制性则具体化为有罪推定、严厉打击、疑罪从轻等家长主义司法观,诱发了冤错案件的发生,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冤错案件产生的根源所在。因此,冤错案件的防范应当从家长主义司法观的转变和消解切入,通过国家、社会和公安司法人员的共同努力,弘扬落实平等、民主、人权的价值理念,构建符合司法规律的刑事司法制度,对家长主义司法观进行消解,从源头上防范冤错案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长主义司法观 冤错案件 无罪推定 疑罪从无
下载PDF
我国冤假错案纠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11
作者 凌静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63-68,共6页
冤假错案产生,严重损害有关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降低司法机关甚至我们党和政府公信力,破坏民众对社会规则意识的遵循和规范的行为方式的预期。纠防冤假错案是现代法治社会追求司法公正的必然要求。为此,必须大力提高司法人员的专业素... 冤假错案产生,严重损害有关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降低司法机关甚至我们党和政府公信力,破坏民众对社会规则意识的遵循和规范的行为方式的预期。纠防冤假错案是现代法治社会追求司法公正的必然要求。为此,必须大力提高司法人员的专业素质,增强公正司法理念,完善制度,厘清三机关关系,严防刑讯逼供,加强先进科技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冤假错案 司法制度 刑讯逼供 公平正义
下载PDF
供证关系对事实认定的影响及其合理规制--以张玉环案为切入点
12
作者 顾佳浩 《新余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49-57,共9页
根据取证、取供的时间和逻辑顺序,供证关系可以分为先证后供和先供后证两种类型,两者都是司法实践中认定案件的重要考量因素,对事实认定具有重大价值。然而,内含于不同供证关系之下的发生机制会引发不同的法律风险,各有利弊,可以从心理... 根据取证、取供的时间和逻辑顺序,供证关系可以分为先证后供和先供后证两种类型,两者都是司法实践中认定案件的重要考量因素,对事实认定具有重大价值。然而,内含于不同供证关系之下的发生机制会引发不同的法律风险,各有利弊,可以从心理学、认识论、规范论和程序论四个维度加以审视。对此,通过不同供证关系下对冤假错案成因的重新解读,可以从加强外部制度监督和内部逻辑思维转变、坚持真理符合论并配套相对似真推理方法、界分隐蔽性证据规则和口供补强规则、规范取证行为并强化控辩对抗四条路径,从而达到趋利避害,充分发挥两类供证关系对事实认定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证后供 先供后证 事实认定 冤假错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