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刑事错案的制度防范体系 被引量:8
1
作者 刘品新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29,共15页
刑事错案是人类司法的顽疾。通过控制刑事错案的成因,可以在相当程度上防范错案。防范错案离不开观念更新、技能提升与队伍建设等措施,但更重要的是搞好制度建设。我国主管机关颁布《关于切实防止冤假错案的规定》等四份规范性文件不是... 刑事错案是人类司法的顽疾。通过控制刑事错案的成因,可以在相当程度上防范错案。防范错案离不开观念更新、技能提升与队伍建设等措施,但更重要的是搞好制度建设。我国主管机关颁布《关于切实防止冤假错案的规定》等四份规范性文件不是典型意义的制度防范,实施效果亦差强人意。我国应当"以点带面"地推行刑事错案制度防范的"图钉型"体系化建设,一方面通过整体设计充实和激活《刑事诉讼法》及配套规定之防错机制,另一方面通过立法或修法创设遏制刑讯逼供和虚假口供的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错案 冤假错案 防错制度
下载PDF
论建立以审判为中心的冤假错案防范机制 被引量:2
2
作者 贾佳 《警学研究》 2019年第1期79-87,共9页
司法公正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冤假错案损害了司法公正,破坏了法律的权威性,使司法机关丧失了公信力,社会影响和社会危害极大。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是防范冤假错案的突破口。建立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前提是树... 司法公正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冤假错案损害了司法公正,破坏了法律的权威性,使司法机关丧失了公信力,社会影响和社会危害极大。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是防范冤假错案的突破口。建立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前提是树立科学的刑事法治理念,核心是贯彻落实证据裁判规则,保障是理顺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的关系,保障辩护权的行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审判为中心 冤假错案 证据裁判
下载PDF
“秋瑾供词”考辩——兼与马自毅先生商榷
3
作者 毛艳丽 郭建鹏 李博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71-74,共4页
秋瑾死前没有供词是秋瑾冤案的一个焦点。时过百年,马自毅先生却认为秋瑾留有供词。通过考察史料,马自毅先生的四点理由是值得商榷的。
关键词 秋瑾供词 真伪 冤案
下载PDF
公诉环节中反证的审查与运用
4
作者 孙伟 周德松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第4期19-23,共5页
文章以"叔侄强奸案"为引言,以公诉环节中的反证为切入点,将民事诉讼中的反证概念引入到刑事诉讼中。通过对反证在刑事诉讼中的概念界定,审视刑事诉讼中反证的司法现状,以期通过反证这一概念的引入对防范冤假错案的发生起到积... 文章以"叔侄强奸案"为引言,以公诉环节中的反证为切入点,将民事诉讼中的反证概念引入到刑事诉讼中。通过对反证在刑事诉讼中的概念界定,审视刑事诉讼中反证的司法现状,以期通过反证这一概念的引入对防范冤假错案的发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诉 反证 冤假错案 非法证据排除
下载PDF
冤假错案的成因及防范对策 被引量:1
5
作者 秦哲 殷召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年第8期97-98,共2页
内蒙古呼格吉勒图案的发生,再度引发人们对冤假错案的关注。冤假错案的发生是诉讼中轻视程序的结果,是侦查中非法取证的结果,是缺乏人权意识的结果,是检察院监督职能缺位的结果。杜绝冤假错案是保障基本人权的必然要求,是保障司法公信... 内蒙古呼格吉勒图案的发生,再度引发人们对冤假错案的关注。冤假错案的发生是诉讼中轻视程序的结果,是侦查中非法取证的结果,是缺乏人权意识的结果,是检察院监督职能缺位的结果。杜绝冤假错案是保障基本人权的必然要求,是保障司法公信力的必然要求,是回应社会舆论的必然要求。我们应采取措施防范冤假错案,诉讼中重视程序,贯彻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加强对基本人权的保护,加强检察院监督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冤假错案 成因 必要性 防范对策
下载PDF
刑事冤假错案的法社会学分析
6
作者 百秋 贾敬华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36-41,共6页
近年来,我国司法实践中不断有刑事冤假错案被复查改判的案例发生。本文从法社会学的视角探究冤假错案,分析冤假错案的产生的社会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通过对不同种类的案件进行分析,寻找冤假错案的特点,找到冤假错案出现的内... 近年来,我国司法实践中不断有刑事冤假错案被复查改判的案例发生。本文从法社会学的视角探究冤假错案,分析冤假错案的产生的社会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通过对不同种类的案件进行分析,寻找冤假错案的特点,找到冤假错案出现的内部与外部原因,重视程序正义,以减少冤假错案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冤假错案 错案原因 预防机制
下载PDF
论犯罪嫌疑人的虚假供述及识别
7
作者 赵家卫 井晓龙 《警学研究》 2019年第3期101-106,共6页
近年来冤假错案的曝光率逐渐上升。冤假错案的出现严重损害了司法公信力。虚假供述是导致冤假错案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虚假供述的成因复杂,类型多样。为了有效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必须从源头上探究虚假供述的产生原因,了解其发生机... 近年来冤假错案的曝光率逐渐上升。冤假错案的出现严重损害了司法公信力。虚假供述是导致冤假错案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虚假供述的成因复杂,类型多样。为了有效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必须从源头上探究虚假供述的产生原因,了解其发生机制。实践中讯问人员主观定罪、实体证据匮乏以及过度依赖于侦查阶段的证据等给虚假供述的识别带来困境,因此应通过采用对虚假供述的"软识别"和"硬识别"两种方法来提高对于虚假供述的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假供述 识别 冤假错案
下载PDF
审判信息实质性公开的实现进路——基于典型刑事错案产生原因的分析
8
作者 李丹蕊 《天津法学》 2016年第2期11-16,共6页
司法公开的制度设计看似已非常完备,但实际运行的效果却与期望尚有差距,其根本原因在于审判信息的实质性公开不足,通过对典型刑事错案的梳理与分析,探寻产生错判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审判信息实质性公开的实现进路,完善相关的制度构建... 司法公开的制度设计看似已非常完备,但实际运行的效果却与期望尚有差距,其根本原因在于审判信息的实质性公开不足,通过对典型刑事错案的梳理与分析,探寻产生错判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审判信息实质性公开的实现进路,完善相关的制度构建。审判信息实质性公开不足的症结,即裁判形成过程不公开,这是司法公开的最核心领域,同时也是目前我国司法公开的最薄弱环节。探寻其原因,审判信息实质性公开不足应归咎于刑事庭审虚化,具体可以分为庭审流程草草了事和审外程序喧宾夺主两个层面。构建完善审判信息实质性公开路径,就需要在庭审流程和审外程序两个层面遵循司法规律,并以庭审为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冤假错案 庭审程序虚化 庭审实质化 审判中心
下载PDF
我国冤假错案纠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9
作者 凌静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63-68,共6页
冤假错案产生,严重损害有关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降低司法机关甚至我们党和政府公信力,破坏民众对社会规则意识的遵循和规范的行为方式的预期。纠防冤假错案是现代法治社会追求司法公正的必然要求。为此,必须大力提高司法人员的专业素... 冤假错案产生,严重损害有关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降低司法机关甚至我们党和政府公信力,破坏民众对社会规则意识的遵循和规范的行为方式的预期。纠防冤假错案是现代法治社会追求司法公正的必然要求。为此,必须大力提高司法人员的专业素质,增强公正司法理念,完善制度,厘清三机关关系,严防刑讯逼供,加强先进科技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冤假错案 司法制度 刑讯逼供 公平正义
下载PDF
供证关系对事实认定的影响及其合理规制--以张玉环案为切入点
10
作者 顾佳浩 《新余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49-57,共9页
根据取证、取供的时间和逻辑顺序,供证关系可以分为先证后供和先供后证两种类型,两者都是司法实践中认定案件的重要考量因素,对事实认定具有重大价值。然而,内含于不同供证关系之下的发生机制会引发不同的法律风险,各有利弊,可以从心理... 根据取证、取供的时间和逻辑顺序,供证关系可以分为先证后供和先供后证两种类型,两者都是司法实践中认定案件的重要考量因素,对事实认定具有重大价值。然而,内含于不同供证关系之下的发生机制会引发不同的法律风险,各有利弊,可以从心理学、认识论、规范论和程序论四个维度加以审视。对此,通过不同供证关系下对冤假错案成因的重新解读,可以从加强外部制度监督和内部逻辑思维转变、坚持真理符合论并配套相对似真推理方法、界分隐蔽性证据规则和口供补强规则、规范取证行为并强化控辩对抗四条路径,从而达到趋利避害,充分发挥两类供证关系对事实认定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证后供 先供后证 事实认定 冤假错案
下载PDF
追求“最不坏的冤案”——试论程序对冤案防范的价值
11
作者 冯令泽南 《榆林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98-102,共5页
冤案频发固然受到特定历史时期及认识水平的影响,但也一定有制度缺陷的因素在内。对程序本身具有的价值和对防止冤案的价值进行详细分析,阐明公正而完整的程序对减少冤案具有现实意义。同时从司法理念变革、无罪推定制度的建立及其应有... 冤案频发固然受到特定历史时期及认识水平的影响,但也一定有制度缺陷的因素在内。对程序本身具有的价值和对防止冤案的价值进行详细分析,阐明公正而完整的程序对减少冤案具有现实意义。同时从司法理念变革、无罪推定制度的建立及其应有之意涵沉默权的赋予、加强程序公开及舆论监督、畅通冤情反馈渠道等方面,就如何通过完善程序来消减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冤案数量提出了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冤案 程序正义 沉默权 伸冤话语权 公事致错
下载PDF
刑事再审启动程序的理论反思--以冤假错案的司法治理为中心 被引量:3
12
作者 殷闻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2-133,共12页
冤假错案频发及其相应的司法应对,是描绘我国刑事再审制度实践样态的微观样本。健全冤假错案的及时纠正机制,首要在于刑事再审制度发挥预期功效。刑事司法场域之中,裁判正当性与再审程序实证数据的关联分析表明,我国冤错案件纠正仍缺乏... 冤假错案频发及其相应的司法应对,是描绘我国刑事再审制度实践样态的微观样本。健全冤假错案的及时纠正机制,首要在于刑事再审制度发挥预期功效。刑事司法场域之中,裁判正当性与再审程序实证数据的关联分析表明,我国冤错案件纠正仍缺乏有效的制度路径。部分冤假错案最终得以纠正,无法掩盖再审程序形式化运作的弊病,成功提起再审的案件多取决于偶然事件和法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为了确保再审程序之于治理冤错案件的核心地位,避免程序形式化运作致使纠错机制效果不彰,亟需明确再审启动程序"补充性""救济性""衡平性"的本质定位。在此基础上,以案件社会结构理论作为指引,强化再审诉讼构造的实质均衡,藉此提升再审启动审查的有效性,使得启动再审的衡量因素回归事实与法律本身,最大程度消解社会地位差异对于再审案件公正处理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审启动 冤假错案 及时纠正 司法治理 构造均衡
原文传递
公诉案件无罪判决:趋势与阐释——基于1440份无罪判决的分析
13
作者 叶燕杰 《人大法律评论》 2020年第2期254-286,共33页
大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公诉案件无罪判决呈现一些新的趋势和特征,如公诉案件无罪被告人数量稳步递增、检察机关对无罪判决包容性增强、二审法院逐渐承担更大的无罪裁判责任以及"法定无罪"在实践中的普遍性适用等。... 大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公诉案件无罪判决呈现一些新的趋势和特征,如公诉案件无罪被告人数量稳步递增、检察机关对无罪判决包容性增强、二审法院逐渐承担更大的无罪裁判责任以及"法定无罪"在实践中的普遍性适用等。上述趋势与特征的出现,与无罪裁判环境、发回重审规则、法官理性偏好等因素的作用密不可分。当前,我们对无罪判决指标关注过多,忽视了无罪判决与司法人权保障内在的逻辑关联,甚至将无罪判决指标作为单纯衡量和评价司法公正性程度、理性化水平的标尺,这无疑会扭曲无罪判决本身所承载的错案治理功能,进而产生负面后果。此外,由于无罪判决的制度压力依然存在。所以,司法理念的更新、技术变革措施等可能都无法充分因应冤假错案的治理需求。为此,未来可能需要探寻更具制度效益的错案治理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诉案件 无罪判决 冤假错案 趋势 阐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