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脑肠轴”理论探讨“上下交损,当治其中”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应用
1
作者 张鹏起 黎明全 《吉林中医药》 2023年第8期989-992,共4页
脑肠轴理论通过调控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与中枢神经系统相互作用对阿尔茨海默病起到干预作用,“上下交损,当治其中”通过治疗中焦郁闭使脑髓为代表的上焦与以肾精为代表的下焦盛衰既济,二者殊途同归,从不同角度阐述阿尔茨海默病的发... 脑肠轴理论通过调控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与中枢神经系统相互作用对阿尔茨海默病起到干预作用,“上下交损,当治其中”通过治疗中焦郁闭使脑髓为代表的上焦与以肾精为代表的下焦盛衰既济,二者殊途同归,从不同角度阐述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解毒益智方作为该理论的临床应用,是中西医结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具体体现,也为中西医结合在脑病病理机制进展和新药研发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将脑肠轴理论与“上下交损,当治其中”相结合,以从中西医结合角度探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 “上下交损 当治其中” 脑肠轴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茯苓对上焦水饮内停大鼠的利水作用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杨婷 徐旭 窦德强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96-1099,I0006,共5页
目的:研究茯苓对上焦水饮内停大鼠利水作用。方法:采用大鼠气管插管,结合腹部皮下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SO),外加寒冷刺激建立的上焦水饮内停模型。通过心、肺组织的病理切片来考查心、肺功能的强弱,同时结合心肺损伤指标[肺通透指数... 目的:研究茯苓对上焦水饮内停大鼠利水作用。方法:采用大鼠气管插管,结合腹部皮下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SO),外加寒冷刺激建立的上焦水饮内停模型。通过心、肺组织的病理切片来考查心、肺功能的强弱,同时结合心肺损伤指标[肺通透指数、肺干湿比(W/D)、血清白蛋白含量、心、肺脏器指数、肌酸激酶(CK)含量]综合评价茯苓对上焦水饮内停大鼠的利水功效。结果:成功建立上焦水饮内停大鼠模型,与模型组比较,茯苓高剂量12 g/kg可明显降低肺通透指数、肺的干湿比及显著降低CK含量,并可以明显增加血清中白蛋白的含量;低剂量6 g/kg可以明显降低肺通透指数,显著降低肺的干湿比及CK含量,显著增加血清中白蛋白的含量。结论:茯苓可通过"强心利水"作用降低上焦水饮内停大鼠的肺组织中水液潴留,从而改善大鼠上焦水饮内停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上焦水饮内停 利水作用
下载PDF
态靶结合辨治多囊卵巢综合征高雄激素血症 被引量:8
3
作者 张莉莉 仝小林 +2 位作者 赵林华 赵红玉 刘新敏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22期3372-3375,共4页
高雄激素血症(HA)是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重要内分泌特征之一。笔者临证时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结合“态靶因果”处方策略,认为PCOS-HA核心病机为“热”,根据“分类-分证”思想,结合门诊病例,初步构建PCOS-HA“分类-分证”辨治方案,对... 高雄激素血症(HA)是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重要内分泌特征之一。笔者临证时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结合“态靶因果”处方策略,认为PCOS-HA核心病机为“热”,根据“分类-分证”思想,结合门诊病例,初步构建PCOS-HA“分类-分证”辨治方案,对上、中、下三焦3类PCOS-HA的热态进行分析,总结辨证要点,提出调治热态内环境的靶向方——凉膈散、黄连阿胶汤、半夏泻心汤、知柏地黄汤、丹栀逍遥散,以及靶向药——黄芩、黄连、栀子、知母、生地黄、黄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高雄激素血症 态靶因果 上焦 中焦 下焦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胃不和则易上火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宁宁 范永升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研究胃气不和与上火之间的关系,以期对上焦火热病证提出新的治疗思路。[方法]通过学习古代医著,阐释胃的生理病理特点,分析人体阳气与胃气的运行规律,探析胃气失和与上火之间的联系,并且通过学习历代医家治疗上火的临床经验,论证... [目的]研究胃气不和与上火之间的关系,以期对上焦火热病证提出新的治疗思路。[方法]通过学习古代医著,阐释胃的生理病理特点,分析人体阳气与胃气的运行规律,探析胃气失和与上火之间的联系,并且通过学习历代医家治疗上火的临床经验,论证胃气不和则易上火这一观点。[结果]胃气以通降为顺,胃气的通降有助阳气的下潜,胃失通降则可导致阳气不能收降,在上郁而成火,引起一系列上火症状。通过和降胃气的方法,可以治疗上火病证。人体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上焦火热病证的产生往往与内在脏腑失调有关,其中胃气失和可以导致上火,可以通过"和胃降气"的方法治疗上火。[结论]从"胃不和"来治疗上火的辨证方法,为中医治疗上火提出新的思路,也对中医的整体观念有了进一步的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火 胃不和 通降 上焦 和胃降气
下载PDF
眼针治疗脑梗死后偏瘫 被引量:9
5
作者 黄春元 《吉林中医药》 2015年第3期309-311,共3页
目的探究眼针疗法治疗脑梗死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其中常规组30例,予以康复治疗如理疗、肢体功能训练等,15 d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应用体针治疗,... 目的探究眼针疗法治疗脑梗死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其中常规组30例,予以康复治疗如理疗、肢体功能训练等,15 d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应用体针治疗,选取百会、四神聪、曲池、外关、合谷、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昆仑等穴位,15 d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实验组30例,在体针治疗的基础上加以眼针疗法,取穴为患侧的上焦区、下焦区,用眶外刺法治疗,15 d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患者病情均有所好转,但是应用眼针与体针结合治疗脑梗死偏瘫疗效更为突出,常规组的总有效率为75.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7.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3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评分,实验组与对照组均优于常规组,且实验组效果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针疗法可加强人体整体的调节作用,改善脏腑气机,活血通经行气滑利关节,能有效治疗肢体运动障碍,明显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和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偏瘫 眼针疗法 上焦区 下焦区
下载PDF
浅析“干姜温上焦”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敏 马维骐 《亚太传统医药》 2017年第11期39-40,共2页
干姜作为药物应用历史悠久,目前普遍认为干姜主要作用于中焦脾胃。但研习古籍,历代医家多认为干姜有回阳、通心阳、治疗胸满、咳逆上气等作用。张仲景最早明确区分干姜和生姜,在《伤寒杂病论》中干姜的运用也非常多,且张仲景多把干姜运... 干姜作为药物应用历史悠久,目前普遍认为干姜主要作用于中焦脾胃。但研习古籍,历代医家多认为干姜有回阳、通心阳、治疗胸满、咳逆上气等作用。张仲景最早明确区分干姜和生姜,在《伤寒杂病论》中干姜的运用也非常多,且张仲景多把干姜运用到上焦心肺疾病中,如干姜配细辛温肺化饮;干姜配附子回阳救逆。干姜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对心血管系统有积极的作用,以干姜为君药的理中丸亦运用在胸痹等上焦疾病中。可见相对于生姜而言,干姜的功效主要为温通上焦心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姜 伤寒论 上焦 理中丸
下载PDF
愈疡止血胶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恺 李健 +2 位作者 张尚斌 郭绍举 张竞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7期1514-1516,共3页
目的:观察胃镜下喷洒结合口服愈疡止血胶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治疗组除常规处理外,在胃镜下针对出血病灶局... 目的:观察胃镜下喷洒结合口服愈疡止血胶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治疗组除常规处理外,在胃镜下针对出血病灶局部喷洒愈疡止血胶Ⅰ号,并口服愈疡止血胶Ⅱ号4次/天。两组用药5天后均复查胃镜,结束临床观察。结果:在临床的止血疗效评定上,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7%、79.31%,痊愈率分别为64.52%、37.93%,差异有显著性(P<0.05),以治疗组为优;在胃镜下溃疡愈合疗效评定时,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55%、72.41%,痊愈率分别为41.94%、17.24%,两者相比较,亦以治疗组为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愈疡止血胶在胃镜下喷洒结合口服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具有确切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愈疡止血胶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上消化道出血 胃镜
下载PDF
叶天士上下交病治其中辨治思想探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周贤 许乐思 +2 位作者 邢颖 刘松林 梅国强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93-894,共2页
探讨阐明上下交病、病证纷繁、盘根错结之证,当注重整体、谨守病机、寻根溯源、纠偏去弊、以平为期、以和为贵,方可令阴阳调和、气血条达。其论述以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吐血》中的"上下交病,治在中焦"为切入点,阐明上... 探讨阐明上下交病、病证纷繁、盘根错结之证,当注重整体、谨守病机、寻根溯源、纠偏去弊、以平为期、以和为贵,方可令阴阳调和、气血条达。其论述以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吐血》中的"上下交病,治在中焦"为切入点,阐明上下交病之理论基础,中焦在机体中的重要意义、对"治在中焦"的理解及其引申含义,以及上下交病、纷繁难解时谨守病机,以和中焦、和气血、和阴阳为辨治思路,进而说明"上下交病治其中"在辨证施治中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下交病 治在中焦 辨治思想 叶天士
下载PDF
温病寒温同施法临床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思超 《山东中医杂志》 2017年第5期355-357,共3页
温病以清热为正治,但通过佐以温性药物,寒温同施,可起到调畅气机、开通内外、迅速恢复脏腑生理功能等作用。结合临床实践,探讨了上焦温病温邪犯肺、中焦温病湿热阻滞及温病发热、温毒疮痈病证的寒温同施法意义和方药应用,并提出了使用... 温病以清热为正治,但通过佐以温性药物,寒温同施,可起到调畅气机、开通内外、迅速恢复脏腑生理功能等作用。结合临床实践,探讨了上焦温病温邪犯肺、中焦温病湿热阻滞及温病发热、温毒疮痈病证的寒温同施法意义和方药应用,并提出了使用本法的注意事项及在温病传染性疾病中的应用前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 寒温同施 上中焦病证 疮痈病证 温病发热
下载PDF
上焦水饮内停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8
10
作者 谢伟 季旭明 +1 位作者 庞张祥 王世军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6期767-770,共4页
目的探索建立符合中医病证特点的上焦水饮内停大鼠模型,并进行生物学特征研究。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20只。模型组给予异丙肾上腺素(ISO)腹部皮下注射,第1天20 mg/kg、第2天10 mg/kg、第3天5 mg/kg、从第4天开... 目的探索建立符合中医病证特点的上焦水饮内停大鼠模型,并进行生物学特征研究。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20只。模型组给予异丙肾上腺素(ISO)腹部皮下注射,第1天20 mg/kg、第2天10 mg/kg、第3天5 mg/kg、从第4天开始3 mg/kg,1次/d,连续17 d,观察2周,空白对照组腹部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第34天开始模型组行气管插管手术,术后寒冷刺激7 d。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通透指数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泡灌洗液回抽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干湿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器重量及脏器指数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脏器重量及脏器指数有上升趋势;肌酸激酶(CK)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HE染色显示肺泡壁结构异常,多数肺泡腔内充满粉红色蛋白性液体,呈均质状;部分心肌细胞有嗜酸性变性和(或)坏死的病理改变。结论实验结果表明,上焦水饮内停证动物模型造模方法简单、客观,符合中医病症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焦水饮内停 复合因素 动物模型 评价标准
下载PDF
“上下交病治其中”理论来源与《伤寒杂病论》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楠楠 蒙传鹏 郭华 《环球中医药》 CAS 2019年第9期1328-1332,共5页
“上下交病治其中”的理论雏形见于《黄帝内经》。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有“上下交损,当治其中;上下交病,治在中焦”等记载;后世医家也均认为此理论首出于此。笔者研读仲景《伤寒杂病论》(现分为《伤寒论》《金匮要略》)发现,早在... “上下交病治其中”的理论雏形见于《黄帝内经》。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有“上下交损,当治其中;上下交病,治在中焦”等记载;后世医家也均认为此理论首出于此。笔者研读仲景《伤寒杂病论》(现分为《伤寒论》《金匮要略》)发现,早在本书就有此治法,只是未有明确文字出现。为何通过治中之法可达到上下同治的目的?本文从对此理论理解和来源、临证思想及临证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下交病治其中 《伤寒杂病论》 临证思想 临证应用
下载PDF
“治上焦如羽”在耳鼻咽喉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12
作者 孙红 刘建华 +5 位作者 闫占峰 矫璐璐 朱雅静 刘莉莉 黄小芮 张琳婧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15期133-135,共3页
温病学家吴鞠通提出“治上焦如羽”,即针对温病邪在上焦的病证,宜从“轻”施治。耳鼻咽喉居于人体头颈部,皆为清窍,位属上焦,非轻不能上达。临床治疗该部位的疾病多选用质地轻清之品,同时配合气味芳香与引经之药,以助药达病所,属“治上... 温病学家吴鞠通提出“治上焦如羽”,即针对温病邪在上焦的病证,宜从“轻”施治。耳鼻咽喉居于人体头颈部,皆为清窍,位属上焦,非轻不能上达。临床治疗该部位的疾病多选用质地轻清之品,同时配合气味芳香与引经之药,以助药达病所,属“治上焦如羽”的范畴。本文基于“治上焦如羽”在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尤其对疾病初期治疗中的具体应用展开了论述,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上焦如羽 耳鼻咽喉疾病 引经药
下载PDF
基于“心”与“肺”的藏象关系对消渴治疗思路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胥杰 高泓 《智慧健康》 2022年第5期117-121,共5页
“三消理论”为传统治疗消渴的基本思路,其中“上消”多从肺燥进行辨证论治,但往往忽略心火在“上消”发病中的作用。心与肺同属上焦,临床单纯认为上消多属肺燥,治疗只知润燥止渴而不重视心火的亢盛与衰弱,导致消渴迁延不愈。心为阳脏,... “三消理论”为传统治疗消渴的基本思路,其中“上消”多从肺燥进行辨证论治,但往往忽略心火在“上消”发病中的作用。心与肺同属上焦,临床单纯认为上消多属肺燥,治疗只知润燥止渴而不重视心火的亢盛与衰弱,导致消渴迁延不愈。心为阳脏,心火功能的正常对肺脏的宣发肃降体内津液的功能有重大意义,故“心”与“肺”为上消症发病的重要内容。笔者将从病因、病机及治疗三方面加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上消 消渴
下载PDF
胸痹的病因病机及宣上畅中法治疗胸痹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0
14
作者 常志强 张良 王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第4期46-48,共3页
胸痹是指胸中痞塞不通,引起胸膺部满闷窒塞,甚则疼痛的病证。胸痹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胸中阳气郁闭不运或阳微不运导致的心脉痹阻是胸痹发病的根本病理机制。心肺与胃分属中、上二焦,兼以膈膜为界;枢机不利,肺胃气机... 胸痹是指胸中痞塞不通,引起胸膺部满闷窒塞,甚则疼痛的病证。胸痹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胸中阳气郁闭不运或阳微不运导致的心脉痹阻是胸痹发病的根本病理机制。心肺与胃分属中、上二焦,兼以膈膜为界;枢机不利,肺胃气机郁闭,结于胸膈,郁瞀窒塞,宗气运转不畅,心包络舒展不利,心阳困顿,心脉不畅,引发胸痹。本文旨在论述各家学说有关胸痹的病因病机,并提出肺胃郁闭、胸膈窒塞不利是产生胸痹的病理环节和基础因素,并依此采用宣上畅中、宽胸利膈的法则及药物开展治疗肺胃郁闭型胸痹的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 宣上畅中 肺胃郁闭
下载PDF
从“上下交损,当治其中”阐释“菌群-肠-脑轴”理论在阿尔茨海默病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朱晓婷 黎明全 赵建军 《吉林中医药》 2021年第2期160-163,共4页
清代医家叶天士于《临证指南医案》首次提出"上下交损,当治其中"的治疗方法,用于治疗心肾不交的遗精。该治法突出了后天之本,中焦脾胃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中焦脾胃运化失常,可导致脑髓失养或毒损脑络,从而引起阿尔... 清代医家叶天士于《临证指南医案》首次提出"上下交损,当治其中"的治疗方法,用于治疗心肾不交的遗精。该治法突出了后天之本,中焦脾胃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中焦脾胃运化失常,可导致脑髓失养或毒损脑络,从而引起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发展,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阿尔茨海默病与肠道微生物群落失调密切相关。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的理论特点,进一步探究中焦脾胃与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相互关系。通过查阅文献、参考古籍医案、阿尔茨海默病用药规律分析、相关实验研究,为此法在临床上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提供论据支持,为中医药防治阿尔茨海默病提供新思路,为中医药防治复杂病因病机的脑系疾病提供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下交损 当治其中 菌群-肠-脑轴 阿尔茨海默病 脾胃
下载PDF
穿心莲内酯分散片治疗上焦风热证急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以及药理研究
16
作者 宋吉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22期141-143,共3页
目的穿心莲内酯分散片对上焦风热证急性牙周炎的意义以及药理研究。方法60例上焦风热证急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牙周袋内注射,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穿心莲内酯分散片。比... 目的穿心莲内酯分散片对上焦风热证急性牙周炎的意义以及药理研究。方法60例上焦风热证急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牙周袋内注射,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穿心莲内酯分散片。比较两组患者牙龈指数、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牙龈指数(1.07±0.15)分、菌斑指数(1.09±0.02)分、龈沟出血指数(1.12±0.1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51±0.18)、(1.52±0.01)、(1.57±0.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穿心莲内酯分散片对上焦风热证急性牙周炎患者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内酯分散片 上焦风热证 急性牙周炎 药理研究
下载PDF
王邦才教授对“上下交损当治其中”理论的发微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伍竹君 王邦才 +3 位作者 包科颖 陈乔 宣王益 邱奕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447-450,454,共5页
[目的]探讨王邦才教授对叶天士重要理论"上下交损当治其中"的发微及临床应用。[方法]通过采集与分析王邦才教授采用"上下交损当治其中"理论治疗的临床病例,结合历代名医相关论述,进一步分析王教授对该理论的阐述和... [目的]探讨王邦才教授对叶天士重要理论"上下交损当治其中"的发微及临床应用。[方法]通过采集与分析王邦才教授采用"上下交损当治其中"理论治疗的临床病例,结合历代名医相关论述,进一步分析王教授对该理论的阐述和补充,以及运用该理论治疗病机复杂的疑难杂症的用药特色,并列举验案加以佐证。[结果]王邦才教授应用"上下交损当治其中"理论娴熟,结合中焦病理生理特性,兼顾上焦下焦整体的关系,治中焦而得全局,使脾胃运化正常、气机调达。确立治则和方药时注意纳运合宜,着力升降润燥;三因制宜,兼顾环境影响,用药注重寒热同调、燥湿相济、升降相用、补泄兼施、身心同治。对中风重症脾胃失健,气血两虚上下交病者,治以健脾益气、养血和营,方用归芍异功散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积聚脾肾两虚、湿热蕴结病机疑难者,予固护脾胃、扶正祛邪,方用附子米仁败酱汤合香砂六君汤加减,总以脾胃为枢、中洲为要,均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结论]王邦才教授对"上下交损当治其中"理论的发微,强调了"治中焦"的意义,其经验值得临床推广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下交损当治其中 中焦 理论发微 临床应用 王邦才 名医经验
下载PDF
针刺上下肢同名经交叉对应穴治疗原发性膝关节骨病的临床观察
18
作者 李彩春 郎晓萍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18期82-83,共2页
目的:探讨针刺上下肢同名经交叉对应穴治疗原发性膝关节骨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原发性膝关节骨病患者2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针刺膝关节局部治疗,观察组采取针刺上下肢同名经交叉对应穴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 目的:探讨针刺上下肢同名经交叉对应穴治疗原发性膝关节骨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原发性膝关节骨病患者2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针刺膝关节局部治疗,观察组采取针刺上下肢同名经交叉对应穴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疼痛积分和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上下肢同名经交叉对应穴治疗原发性膝关节骨病的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上下肢同名经交叉对应穴 原发性膝关节骨病 针刺
下载PDF
栝楼瞿麦丸少火生气组方思想与慢性肾病辨治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拓然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年第1期82-83,共2页
栝楼瞿麦丸体现少火生气,气、血、水兼顾,中焦为轴、沟通上下的组方思想,微微温通可化下焦寒以温肾,治从中焦可令脾气健旺以暖脾,先天与后天皆得所养,气血水同治基础上扫清表里三焦病理产物,气畅、血行、水利,应用于慢性肾病,气、血、... 栝楼瞿麦丸体现少火生气,气、血、水兼顾,中焦为轴、沟通上下的组方思想,微微温通可化下焦寒以温肾,治从中焦可令脾气健旺以暖脾,先天与后天皆得所养,气血水同治基础上扫清表里三焦病理产物,气畅、血行、水利,应用于慢性肾病,气、血、水同治,又无论虚实,治从中焦,恰合病因病机,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栝楼瞿麦丸 少火生气 慢性肾病 金匮要略 组方思想 上燥下寒 治从中焦
下载PDF
基于“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探讨胃食管反流病机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竹青 郭敏 +5 位作者 王晓鸽 刘镇亚 杨天闯 姚翠翠 王璐 李合国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11-716,共6页
胃食管反流病是临床常见的上消化道疾病,中医学认为,其发病除了与肝、胆、脾、胃等脏腑密切相关以外,还与心、肺亦有联系。在《伤寒论》“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论述的基础上,提出通过调节上焦心、肺的功能,从而辅助中焦脾胃气... 胃食管反流病是临床常见的上消化道疾病,中医学认为,其发病除了与肝、胆、脾、胃等脏腑密切相关以外,还与心、肺亦有联系。在《伤寒论》“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论述的基础上,提出通过调节上焦心、肺的功能,从而辅助中焦脾胃气机的恢复,最终促进中焦胃气和降,即所谓“通上焦,即为和中焦”,若上焦心、肺功能失常则易影响中焦,不利于中焦胃气和降,从而易造成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进一步结合临床实践和西医学相关研究,若心统血脉,主神明或延及小肠受盛化物功能失常,则易导致食管内脏高敏感和小肠内细菌过度生长;若肺主宣降,司呼吸或累及大肠通降传导功能失常,则易引起食管胃连接处屏障受损与一过性食管下括约肌松弛,亦会造成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故通过阐明上焦心、肺对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的影响,为胃食管反流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同时,进一步丰富“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的理论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伤寒论 上焦 发病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