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ay Mineralogical and Geochemical Studies of Detrital Rocks of the Upper Cretaceous Salt-bearing Strata,Simao Basin,SW China:Implication for Provenance and Source Weathering 被引量:1
1
作者 MIAO Weiliang MA Haizhou +2 位作者 ZHANG Xiying LI Yongshou SHI Haiya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S1期235-237,共3页
1 Introduction Geological studies established on several sections in Lanping-Simao basin have shown that the salt-bearing strata of Mengyejing formation(Yunlong Fm.in Lanping basin)are constituted by an alternation of... 1 Introduction Geological studies established on several sections in Lanping-Simao basin have shown that the salt-bearing strata of Mengyejing formation(Yunlong Fm.in Lanping basin)are constituted by an alternation of salt layers and interbedded facies.The latter consists mainly of mudstones,and mudstone-rich conglomerate.The minera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salt-bearing beds 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 Clay Mineralogical and Geochemical Studies of Detrital Rocks of the upper Cretaceous Salt-bearing strata Simao Basin SW China rock
下载PDF
青川刨地里地震滑坡发育特征及其成因机制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均益 罗永红 +1 位作者 周赞 南凯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4-525,共12页
以“5·12”汶川地震诱发的青川县刨地里滑坡为例,现场调查了滑坡的地质特征,并基于离散元软件(UDEC)分析了1号滑坡动力响应及变形破坏过程,探讨了滑坡的成因机制。现场调查表明,刨地里1号滑坡具有近水平“上硬下软”的地层结构,其... 以“5·12”汶川地震诱发的青川县刨地里滑坡为例,现场调查了滑坡的地质特征,并基于离散元软件(UDEC)分析了1号滑坡动力响应及变形破坏过程,探讨了滑坡的成因机制。现场调查表明,刨地里1号滑坡具有近水平“上硬下软”的地层结构,其中石坎断层穿过了滑坡后缘;滑坡堆积体的岩性分带特征表明,刨地里1号滑坡下部千枚岩先于上部硅质岩被破坏,且破坏时间早于2号和3号滑坡;数值模拟研究揭示,峰值加速度放大效应在断层带附近的千枚岩内最强,其放大系数达6.79,导致下层千枚岩首先沿陡倾面产生拉裂破坏,随后上层硅质岩体产生拉裂破坏,结果与现场调查堆积物特征较吻合;断层和上硬下软的地层结构对刨地里滑坡动力响应、变形及破坏起到了控制作用。该研究可为上硬下软且含断层的地震滑坡的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12”汶川地震 地震滑坡 上硬下软地层 石坎断层 成因机制
下载PDF
宁武盆地南部深部煤层气临界深度与成藏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郗兆栋 唐书恒 +4 位作者 刘忠 张迁 张鹏豹 杨雄雄 张珂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8-118,共11页
近年来,随着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的不断突破,深部煤层气已逐渐成为中国油气资源重要的勘探开发新领域。但是,关于煤层气深度界线的科学内涵、深部煤层气藏的地质特征、煤层气富集模式等基础科学问题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为此,以宁武... 近年来,随着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的不断突破,深部煤层气已逐渐成为中国油气资源重要的勘探开发新领域。但是,关于煤层气深度界线的科学内涵、深部煤层气藏的地质特征、煤层气富集模式等基础科学问题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为此,以宁武盆地宁武南区块上石炭统太原组9号煤层为研究对象,基于区块20余口煤层气井的钻井、测井及试井资料等,联合等温吸附、气体同位素等实验测试手段,探讨了宁武南区块深部煤层气临界深度与成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深部煤层气临界深度为1200 m,临界深度以深,深部煤层气藏具有煤层厚度大、热演化程度高、含气量及含气饱和度高、煤体结构好和孔隙度低的地质特征。②地温梯度和热演化程度是影响研究区深部煤层气临界深度及煤层气成藏条件的重要因素。结论认为,该盆地的宁武南区块深部煤层气地质特征与鄂尔多斯盆地大宁—吉县、临兴、延川南等深部煤层气区块具有可比性,展现出宁武盆地深部煤层气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武盆地 上石炭统太原组 深层 煤层气 临界深度 成藏特征
下载PDF
上软下硬地层隧道盾构施工地表沉降影响因素及规律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袁侨蔚 刘远明 +2 位作者 欧洵 黄城 李应肖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7-175,共9页
为研究盾构隧道穿越上软下硬地层时,开挖面内不同土岩厚度比对地表沉降的影响,以贵阳轨道交通3号线某区间隧道为工程背景,保持隧道埋深和双线隧道间距不变,建立7种工况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与实测数据对比分析得到沉降规律,并利用双... 为研究盾构隧道穿越上软下硬地层时,开挖面内不同土岩厚度比对地表沉降的影响,以贵阳轨道交通3号线某区间隧道为工程背景,保持隧道埋深和双线隧道间距不变,建立7种工况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与实测数据对比分析得到沉降规律,并利用双线隧道的44组地表沉降数据,拟合出适用于当地复合地层的Peck分段公式。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看,数值模拟的沉降曲线均为W形,地表最大沉降位于先行隧道上方;穿越红黏土层时地表更易受到扰动而产生不均匀沉降,随着土岩厚度比的减小,模拟曲线对称性增强,左右隧道的沉降差缩小,整体沉降值基本表现为减小趋势;总结土岩厚度比与修正系数的关系,图表显示Peck分段公式能较好地预测贵阳上软下硬地层的沉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软下硬地层 盾构隧道 地表沉降 数值模拟 修正公式
下载PDF
上软下硬地层地铁盾构施工地表沉降模拟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鹏 谭庆振 +2 位作者 潘随伟 任安琪 章善保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34-39,共6页
为了研究上软下硬地层地铁盾构掘进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以某地铁工程大岭山东站—松山湖站区间盾构掘进项目为依托,通过实测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上软下硬地层盾构掘进及硬层比对地表沉降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双线盾构掘进地表横向沉... 为了研究上软下硬地层地铁盾构掘进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以某地铁工程大岭山东站—松山湖站区间盾构掘进项目为依托,通过实测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上软下硬地层盾构掘进及硬层比对地表沉降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双线盾构掘进地表横向沉降规律分别呈V形和W形变化;盾构掘进时对前后地表变形影响的范围约为40 m,其中前方5 m至后方15 m范围内的地表沉降变化率最大;地表沉降随地质硬层比的增加逐渐减小,硬层比为16.7%~83.3%时,地表沉降变化较大,可将硬层比83.3%、16.7%作为上软下硬复合地层研究的上下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软下硬地层 盾构法 硬层比 地表沉降 地铁
下载PDF
上软下硬复合地层隧道开挖围岩变形及应力特征研究
6
作者 玉达变 刘栋 +1 位作者 赵炜 徐平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4年第6期23-28,共6页
软岩隧道开挖时围岩变形较大,且容易发生失稳破坏。以桂林市某引水隧洞工程为例,基于现场监测及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隧洞开挖后围岩的稳定状态。为进一步探究开挖断面区域上软下硬地层不同占比条件下,隧道开挖围岩稳定状态的变化机制,通... 软岩隧道开挖时围岩变形较大,且容易发生失稳破坏。以桂林市某引水隧洞工程为例,基于现场监测及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隧洞开挖后围岩的稳定状态。为进一步探究开挖断面区域上软下硬地层不同占比条件下,隧道开挖围岩稳定状态的变化机制,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开挖断面区域软岩地层占比分别为0%、25%、50%、75%、100%五种工况条件下隧道开挖围岩的稳定状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数据吻合性较好;隧道开挖后最大主应力在地层分界处有明显分界现象;随着上部软岩占比的增大,监测断面处水平位移由向外扩张变形转为向内侧的收敛变形,拱顶沉降逐渐增大,底板隆起在占比为75%之前变化不大,在全软岩断面时变形量会远大于其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上软下硬地层 数值模拟 围岩稳定状态
下载PDF
上软下硬地层双轮铣+液压抓斗组合快速成槽施工技术研究
7
作者 孙和顺 《城市建筑》 2024年第5期229-232,共4页
文章以武汉轨道交通5号线复兴路站为依托,针对上部为黏土、粉土等软土,下部为中风化石英砂岩等硬岩的地质状况,综合多种必选成槽施工工艺及其组合工艺,最终选择液压抓斗+双轮铣组合施工地下连续墙槽段,探寻液压抓斗与双轮铣如何配合衔接... 文章以武汉轨道交通5号线复兴路站为依托,针对上部为黏土、粉土等软土,下部为中风化石英砂岩等硬岩的地质状况,综合多种必选成槽施工工艺及其组合工艺,最终选择液压抓斗+双轮铣组合施工地下连续墙槽段,探寻液压抓斗与双轮铣如何配合衔接,能够快速成槽。通过实践,最终达到在上软下硬地层中快速成槽的效果,形成一套成熟的快速成槽施工工艺,为今后类似施工工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软下硬地层 地下连续墙 双轮铣 快速成槽 施工技术
下载PDF
复合地层中双线隧道引起的土体位移预测
8
作者 徐银锋 杨波 +1 位作者 齐永洁 魏纲 《低温建筑技术》 2024年第3期125-130,共6页
为研究双线平行隧道穿越上软下硬地层引起的地表及深层土体位移规律,根据复合地层开挖特点,基于Mindlin解和随机介质理论推导了双线隧道施工引起的土体竖向位移计算公式,结合工程实测数据进行了可靠性验证。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 为研究双线平行隧道穿越上软下硬地层引起的地表及深层土体位移规律,根据复合地层开挖特点,基于Mindlin解和随机介质理论推导了双线隧道施工引起的土体竖向位移计算公式,结合工程实测数据进行了可靠性验证。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变化规律相类似,土体损失是引发地层沉降的主要因素,且随着土体深度的增加,沉降槽宽度减小,中心沉降值增大,单双线工况下沉降曲线分别为V形和W形;随着开挖间距减小,土体总体沉降量将会增大。研究可为复合地层中双线隧道掘进引起的土体竖向位移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软下硬地层 双线平行隧道 土体位移预测 盾构开挖影响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研究——以对云南迪庆民族上层人士的统一战线工作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志农 周丽梅 《思想战线》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6-104,共9页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凝聚最广泛智慧和力量的重要法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成功运用统一战线将云南迪庆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纳入社会治理共同体,为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提供强大整合力量与智慧支持的历史经验。这一历史...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凝聚最广泛智慧和力量的重要法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成功运用统一战线将云南迪庆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纳入社会治理共同体,为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提供强大整合力量与智慧支持的历史经验。这一历史经验在党的二十大会议上提出的“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坚持大团结大联合”的新时代统战工作的背景下,对充分发挥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在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也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战线 社会治理 民族上层人士 民族代表人士
下载PDF
Mindlin解在复合地层盾构隧道施工地表沉降计算中的应用
10
作者 陈俊生 徐承凯 高强 《岩土工程技术》 2023年第4期408-414,共7页
在我国华南、东南及华北沿海地区隧道工程中,隧道围岩常为“上软下硬”的复合地层,即洞身上部是软弱的土层、下部为强度很高的硬岩地层,在该类地层中进行盾构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问题目前还鲜见研究报道。针对此现状,延续采用Mindlin解... 在我国华南、东南及华北沿海地区隧道工程中,隧道围岩常为“上软下硬”的复合地层,即洞身上部是软弱的土层、下部为强度很高的硬岩地层,在该类地层中进行盾构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问题目前还鲜见研究报道。针对此现状,延续采用Mindlin解求解地表沉降的思路,为了克服扩展Mindlin解面对非均匀地层时的局限性,引入层面状态向量,利用积分变换和矩阵推导解决了位移与应力在不同层面之间的传递问题,建立了适用于复合地层的扩展Mindlin解。对比了Mindlin解及扩展Mindlin解对复合地层中盾构隧道地表沉降问题的适应性,并与背景工程监测数据对比。推导过程表明,运用Mindlin解或扩展Mindlin解来求解地表沉降都面临困境,需要进行一定的简化。而工程监测数据则表明,采用Mindlin解计算结果偏大,可作为工程设计的参考;扩展Mindlin解计算地表沉降的方法有一定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软下硬地层 地表沉降 MINDLIN解 扩展Mindlin解
下载PDF
上软下硬地层下盾构近距离穿越房屋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晓生 王建 刘小文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03-408,共6页
城市盾构施工不可避免的会穿越建筑物。现依托南昌轨道交通4号线桃苑路站-绳金塔站区间盾构上软下硬地层近距离下穿建筑物项目,采用plaxis 3d软件分析隧道盾构施工顺序对建筑物以及地表沉降的影响,分析不同施工顺序、不同盾构速度、掌... 城市盾构施工不可避免的会穿越建筑物。现依托南昌轨道交通4号线桃苑路站-绳金塔站区间盾构上软下硬地层近距离下穿建筑物项目,采用plaxis 3d软件分析隧道盾构施工顺序对建筑物以及地表沉降的影响,分析不同施工顺序、不同盾构速度、掌子面压力值及盾构隧道开挖面离建筑物距离对建筑物桩基沉降影响。结果表明:先施工右线再施工左线相比其他施工顺序对建筑物桩基沉降影响最小,模拟结果与实际监测结果较符合;盾构速度越快,土的固结时间越少,对建筑物的影响越小;掌子面压力越大,对土体的扰动越大,对建筑物的影响越大;隧道开挖面离建筑物距离越远,对建筑物的影响越小;当开挖面距离建筑物桩端垂直距离超过7m时,隧道离桩基水平距离对地表沉降的影响就很小。结论对于南昌地区地铁盾构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盾构 上软下硬地层 下穿建筑物 盾构顺序 参数 沉降
下载PDF
上软下硬地层富水浅埋隧洞破岩技术与初期支护沉降控制
12
作者 黄垒 龚振宇 +2 位作者 普恒 杨泽斌 王树英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499-505,共7页
在上软下硬地层富水浅埋暗挖小断面隧洞中,因中、下台阶破岩困难,且上台阶拱脚未坐落于基岩上,初期支护未能及时封闭成环易导致上台阶初期支护发生整体下沉。针对此问题,以龙泉隧洞出口段为工程背景,通过设置开挖试验段,以破岩效率为主... 在上软下硬地层富水浅埋暗挖小断面隧洞中,因中、下台阶破岩困难,且上台阶拱脚未坐落于基岩上,初期支护未能及时封闭成环易导致上台阶初期支护发生整体下沉。针对此问题,以龙泉隧洞出口段为工程背景,通过设置开挖试验段,以破岩效率为主要指标,对比分析改装炮机破岩、液压劈裂、CO_(2)相变致裂、膨胀剂致裂4种破岩技术的适用性,并对采用改装炮机破岩技术后隧洞的水平收敛及地表沉降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CO_(2)相变致裂破岩效率约为6 m^(3)/h,效率最高;改装炮机次之,约为4 m^(3)/h;液压劈裂和膨胀剂致裂的破岩效率最低,分别为2 m^(3)/h和1.1 m^(3)/h。2)改装炮机破岩技术的地层适应性好、振动可控、易修边,采用改装炮机破岩后,地表沉降和拱顶沉降均大幅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水隧洞 上软下硬地层 初期支护沉降 破岩技术
下载PDF
上软下硬地层浅埋隧道基坑围护施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牛富生 《工程勘察》 2023年第6期1-6,47,共7页
针对上软下硬地层浅埋隧道基坑围护段的特点,分析了其开挖机理,梳理出施工中面临的两种不利工况。详细介绍了浅埋隧道基坑围护段下部岩石纯爆破开挖施工工艺和精细化施工工艺两种施工方案,并将两种施工方案的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 针对上软下硬地层浅埋隧道基坑围护段的特点,分析了其开挖机理,梳理出施工中面临的两种不利工况。详细介绍了浅埋隧道基坑围护段下部岩石纯爆破开挖施工工艺和精细化施工工艺两种施工方案,并将两种施工方案的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浅埋隧道基坑围护段下部岩石精细化施工工艺是一种对周围围护桩影响较小、相对安全的施工技术。通过工程应用案例,总结出详细的精细化施工工序,同时验算了不利工况下的基坑稳定性指标,用于动态指导施工,可供供类似地下工程施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隧道 基坑围护 精细化施工 上软下硬地层 不利工况
下载PDF
紧邻地铁隧道上软下硬地层超深基坑施工变形控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跃明 李松晏 +2 位作者 钟久强 余金 朱碧堂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1期61-68,共8页
以紧邻深圳地铁线11号线某超深基坑工程为例,介绍上软下硬地层基坑支护结构施工和开挖过程中采取的变形控制技术,包括双重护槽和三机联动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坑底破碎带交替双液注浆技术、钢筋混凝土支撑轴力伺服技术等,并通过三维精... 以紧邻深圳地铁线11号线某超深基坑工程为例,介绍上软下硬地层基坑支护结构施工和开挖过程中采取的变形控制技术,包括双重护槽和三机联动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坑底破碎带交替双液注浆技术、钢筋混凝土支撑轴力伺服技术等,并通过三维精细化数值模拟与监测数据的对比分析,验证上述施工技术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基坑内支撑预加轴力影响下最大侧向变形/开挖深度关系曲线,分析其对既有地铁隧道的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超深基坑 上软下硬地层 变形控制技术
下载PDF
基于东莞花岗岩残积土地层Peck公式计算结果应用研究
15
作者 李泽健 张利钦 《江西建材》 2023年第5期157-160,共4页
文中以东莞某盾构区间实测地表沉降数据为基础,运用线性回归方法对实测数据进行拟合,分析了上软下硬地层条件下的地面沉降规律,并结合有限元模拟,通过设置不同差异内摩擦角大小的上软下硬地层条件,对该类复合地层进行地表沉降变形机理... 文中以东莞某盾构区间实测地表沉降数据为基础,运用线性回归方法对实测数据进行拟合,分析了上软下硬地层条件下的地面沉降规律,并结合有限元模拟,通过设置不同差异内摩擦角大小的上软下硬地层条件,对该类复合地层进行地表沉降变形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在上软下硬花岗岩残积土地层中,Peck公式预测曲线与实测曲线差异较大,利用修正系数进行改进,取α=0.71~1.56、β=1.01~2.30,修正后的Peck公式曲线更加符合实际地表沉降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CK公式 盾构法 花岗岩残积土 上软下硬地层
下载PDF
上软下硬地层大断面类矩形顶管结构的力学特性分析
16
作者 吴正恺 《中国市政工程》 2023年第6期68-72,103,共6页
以珠海市兴业快线(北段)下穿梅华东路隧道为工程背景,比对理论计算结果与工程监测数据,分析超大断面类矩形顶管管节在典型华南地区“上软下硬”地质条件下的力学特性。通过研究发现,该地质条件下结构受力形式并非理想状态下均匀且对称分... 以珠海市兴业快线(北段)下穿梅华东路隧道为工程背景,比对理论计算结果与工程监测数据,分析超大断面类矩形顶管管节在典型华南地区“上软下硬”地质条件下的力学特性。通过研究发现,该地质条件下结构受力形式并非理想状态下均匀且对称分布,常用的土压力计算理论更适用于上部软土地层,下部硬质地层土压力分布的离散性要大于上部软土地层,底部硬岩造成底部支座约束较强,导致结构两侧受力与理想状态的对称形态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类矩形顶管 上软下硬地层 结构力学特性
下载PDF
上软下硬地层隧道开挖三维有限元分析
17
作者 解洋 《低温建筑技术》 2023年第11期151-154,共4页
上软下硬地层大断面隧道受力结构复杂,分步开挖对围岩扰动大、风险高。为分析大断面隧道开挖受力特性,探寻分步开挖变形规律,利用MIDAS/GTSNX岩土分析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隧道开挖过程中地表沉降、隧道收敛、锚杆轴力、初支应力... 上软下硬地层大断面隧道受力结构复杂,分步开挖对围岩扰动大、风险高。为分析大断面隧道开挖受力特性,探寻分步开挖变形规律,利用MIDAS/GTSNX岩土分析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隧道开挖过程中地表沉降、隧道收敛、锚杆轴力、初支应力受力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得出,上软下硬地层大断面隧道开挖地表沉降主要发生在上台阶施工阶段,上台阶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占总体沉降量的97%;硬岩地层大断面开挖台阶间距对地表沉降、隧道收敛、初支结构受力影响不大。研究成果可为上软下硬地层大断面隧道开挖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软下硬地层 大断面隧道 三维有限元模型
下载PDF
土压平衡盾构机下穿密集城镇建筑群施工技术
18
作者 马玉成 程军振 王建 《云南水力发电》 2023年第1期146-150,共5页
以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土建施工C1标粤海43号盾构机穿越颜屋村为例,总结土压平衡盾构机穿越上软下硬不均质地层且地面建筑物密集区域施工技术。该区间设计轴线位于东莞大岭山镇颜屋路下方,盾构施工影响范围内周边建(构)筑物密集,... 以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土建施工C1标粤海43号盾构机穿越颜屋村为例,总结土压平衡盾构机穿越上软下硬不均质地层且地面建筑物密集区域施工技术。该区间设计轴线位于东莞大岭山镇颜屋路下方,盾构施工影响范围内周边建(构)筑物密集,隧洞区间处于不均匀地层,施工难度大。通过对施工过程中盾构掘进参数的控制、采取信息化施工等一系列相应措施,顺利通过施工风险地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压平衡盾构机 上软下硬不均质地层 密集建(构)筑物群 下穿 施工技术
下载PDF
綦江观音桥中上奥陶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9
19
作者 谢尚克 汪正江 +1 位作者 王剑 卓皆文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0年第4期60-65,共6页
中上扬子地区广泛发育着完整的奥陶系地层,其中的上奥陶统宝塔组中出现地球化学异常。綦江观音桥剖面中上奥陶统地层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宝塔组中V、Ni出现亏损,V/(V+Ni)值表现为低值,而Th/U、Ni/Co与Sr/Ba值却表现为高值,判断晚奥陶世... 中上扬子地区广泛发育着完整的奥陶系地层,其中的上奥陶统宝塔组中出现地球化学异常。綦江观音桥剖面中上奥陶统地层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宝塔组中V、Ni出现亏损,V/(V+Ni)值表现为低值,而Th/U、Ni/Co与Sr/Ba值却表现为高值,判断晚奥陶世中宝塔期为强氧化气候,海水突然加深,是一次明显的海侵过程。中上奥陶统地球化学异常是华夏板块与扬子板块相互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上扬子地区 中上奥陶统 地球化学异常 古环境
下载PDF
渭河盆地天然气成因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30
20
作者 李玉宏 卢进才 +3 位作者 李金超 陈高潮 魏仙样 许海红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16,113-114,共6页
根据渭河盆地地热井气样分析成果,结合地质分析,发现渭河盆地地热井中广泛发现与上古生界煤系地层有关的热解-裂解煤型甲烷气及有机成因CO2气,区域地质和地震成果也佐证了渭河盆地基底存在上古生界地层.因此,前人认为渭河新生代盆地以... 根据渭河盆地地热井气样分析成果,结合地质分析,发现渭河盆地地热井中广泛发现与上古生界煤系地层有关的热解-裂解煤型甲烷气及有机成因CO2气,区域地质和地震成果也佐证了渭河盆地基底存在上古生界地层.因此,前人认为渭河新生代盆地以渭河断裂为界,北部为下古生界,南部为元古界基底,不存在上古生界煤系地层基底的认识是不全面的,渭河盆地至少部分存在上古生界煤系地层基底.渭河盆地上古生界煤系地层可作为烃源岩,这为重新评价渭河盆地的油气地质前景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盆地 天然气 成因 上古生界 煤系地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