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mpirical Study on Effects of Different Types of Urbanization on Consumption Structure of Rural Residents in 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Jie HUANG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7年第6期30-34,共5页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there are problems of decline in rural population,shrinkage of rural area,and constant increase in the per-capita net income of rural residents. These problems have brought about new cha...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there are problems of decline in rural population,shrinkage of rural area,and constant increase in the per-capita net income of rural residents. These problems have brought about new characteristics and changes to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of rural residents. This paper divided the urbanization into population urbanization,industrial urbanization and land urbanization. Using the panel data of 31 provinces in 2004-2013,it established the dynamic panel model and analyze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types of urbanization on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of rural resident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exerts a negative effect on development-oriented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of rural residents,while it exerts a positive effect on enjoyment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the industrial urbanization exerts a negative effect on the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of rural residents,while it exerts a positive effect on clothing and transportation communication consumption of rural residents; land urbanization exerts a negative effect on medical care expenditure in enjoyment consumption of rural residents. In view of these problems,it came up with recommendations,including stimul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consumer market,liberating the consumption potentiality of rural areas,making clear emphasis points of different types of urbanization,avoiding promoting the urbanization in a blind manner,and adjusting the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types of urbaniz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sumption demands of rural resid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residents Consumption structure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Land urbanization Industrial urbanization
下载PDF
人口特征对中国经济社会需水影响及峰值预测
2
作者 何国华 赵勇 +4 位作者 王浩 何凡 李海红 秦长海 朱翰林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0-231,共12页
人口规模结构是决定水资源需求的关键因子,在人口总量负增长的重大变化背景下,中国经济社会需水如何演变直接关系到水资源管理宏观决策。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人口城乡结构、年龄结构对经济社会需水的影响规律,构建了基于人口特征的需水变... 人口规模结构是决定水资源需求的关键因子,在人口总量负增长的重大变化背景下,中国经济社会需水如何演变直接关系到水资源管理宏观决策。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人口城乡结构、年龄结构对经济社会需水的影响规律,构建了基于人口特征的需水变化曲线,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经济社会需水演变态势及峰值时点。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经济社会需水峰值可能出现在2042年,达峰规模约为7300亿m^(3);2050年之前,城镇地区需水总量将会持续增加,农村地区需水峰值将于2030年左右出现。经济社会需水规模是决定区域用水特征的边界条件,研究认为在中国经济社会需水还未到达拐点、国际贸易环境动荡加剧的背景下,未来中国供水保障还应该保持一定的弹性和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水峰值 人口负增长 城乡结构 年龄结构 需水变化曲线
下载PDF
人口变化背景下我国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需求预测与规划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维 杨顺艳 许佳宾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73,共11页
人口规模和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教育资源供需形势的变化。准确把握学龄人口的变动状况,是合理规划城乡义务教育资源的重要前提。基于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源,运用CPPS人口预测工具系统,对2023—2035年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在校生数量进行预... 人口规模和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教育资源供需形势的变化。准确把握学龄人口的变动状况,是合理规划城乡义务教育资源的重要前提。基于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源,运用CPPS人口预测工具系统,对2023—2035年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在校生数量进行预测发现,义务教育在校生数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小学阶段在校生数的下降规模呈现出城市>县镇>农村的趋势,初中阶段在校生数下降规模则呈现县镇>城市>农村的趋势。在义务教育学龄人口变动影响下,2023—2035年义务教育资源需求变化主要集中在师资、教育经费以及校舍上。师资上,义务教育阶段师资需求总体呈下降的趋势,城市、县镇、农村小学阶段的师资需求将分别下降87.60、85.46、60.44万人,城市、县镇、农村初中阶段的师资需求将分别下降68.77、83.28、22.10万人;教育经费上,小学、初中阶段教育经费需求的涨幅分别为15.41%和5.96%;校舍上,城市、县镇小学仍有一定的缺口,农村小学、县镇和农村初中则将出现大量校舍闲置状况。基于此,可通过构建城乡义务教育资源跨周期调节机制、促进城乡教师队伍协调高质量发展、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分类科学合理规划利用闲置校舍等策略,应对人口变化给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带来的资源需求变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义务教育 人口结构 教育资源需求 教育资源规划
下载PDF
人口年龄结构对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基于CHFS 2019数据的实证研究
4
作者 祝伟 《常州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1-38,共8页
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9年数据,实证分析人口年龄结构对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来看,老年人口比重和少年儿童比重对消费率和恩格尔系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消费水平和高层次消费比重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从城乡对... 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9年数据,实证分析人口年龄结构对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来看,老年人口比重和少年儿童比重对消费率和恩格尔系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消费水平和高层次消费比重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从城乡对比来看,农村居民老年人口比重和少年儿童比重对消费升级的抑制作用大于城镇居民;从区域对比来看,老年人口比重显著抑制东西部城乡居民和中部农村居民的消费升级,少年儿童比重显著抑制西部城乡居民和中部农村居民的消费升级;从收入水平对比来看,老年人口比重显著抑制中低收入组和高收入组城乡居民以及低收入组农村居民的消费升级,少年儿童比重显著抑制低收入组城镇居民和所有收入组农村居民的消费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年龄结构 老龄化 城乡居民 消费升级
下载PDF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与城乡居民消费关系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58
5
作者 王欢 黄健元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20,共10页
人口年龄结构转变本身具有动态性,与消费的关系也随之变化。文章基于1987-2011年时间序列数据对中国城乡人口年龄结构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城、乡居民消费率与少儿抚养比之间均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少儿抚养比... 人口年龄结构转变本身具有动态性,与消费的关系也随之变化。文章基于1987-2011年时间序列数据对中国城乡人口年龄结构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城、乡居民消费率与少儿抚养比之间均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少儿抚养比越低,城、乡居民消费率越低,但少儿抚养比的降低对城、乡居民消费率边际变化的影响差异不大;现阶段整体来看老年抚养比对城、乡居民消费率的作用并不显著;人口年龄结构对消费的影响具有时期效应,与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之前相比,我国城、乡老年抚养比相对于少儿抚养比对消费变化的影响更大;此外,少儿抚养比通过家庭收入增长率对城镇居民消费具有显著偏效应,老年抚养比则通过家庭收入增长率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显著偏效应,这说明伴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城、乡居民分别在子女照料、老人赡养等方面作出了消费倾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结构 抚养比 城镇居民消费 农村居民消费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对城乡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演变的视角 被引量:18
6
作者 王笳旭 王淑娟 冯波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8-134,共17页
理论分析表明,二元经济结构下人口老龄化能够通过要素禀赋结构调整和社会福利改善对城乡居民收入产生不同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进而影响城乡收入不平等。利用中国2000-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中国人口老龄化显著的扩大了... 理论分析表明,二元经济结构下人口老龄化能够通过要素禀赋结构调整和社会福利改善对城乡居民收入产生不同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进而影响城乡收入不平等。利用中国2000-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中国人口老龄化显著的扩大了城乡收入不平等,但要素禀赋结构和社会福利水平对老龄化条件下的城乡收入不平等影响效应不同;随着对老年人口供养负担的加重,社会福利支出对老龄化条件下的城乡收入不平等主要表现为替代效应,城市偏向的社会福利支出使得农村因照料老人引起的劳动力供给减少扩大了城乡收入不平等;而要素禀赋结构的转变则使得老龄化主要表现为收入效应,劳动力相对资本的稀缺性导致转移劳动力工资上涨,从而缩小了城乡收入不平等;随着老龄化深化,通过社会福利改善和要素禀赋结构调整能够有效抵消老龄化对城乡收入不平等的负面影响;研究也证实了二元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农业规模化经营对城乡收入不平等的缩小作用,而失业率上升和城乡投资差距却会加剧城乡收入不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城乡收入不平等 二元经济制度 要素禀赋结构 社会福利支出
下载PDF
人口结构变化影响下的城镇建筑能耗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周伟 米红 +1 位作者 余潇枫 封宁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904-1910,共7页
从人口的家庭结构、年龄结构、城乡结构变化的角度对城镇建筑能耗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根据测算,2010~2030年,中国20~39岁的人口从4.46亿下降到3.28亿,减少约1.181亿;2030年全国的平均家庭规模从3.10人下降到2.48人,全国家庭数量将... 从人口的家庭结构、年龄结构、城乡结构变化的角度对城镇建筑能耗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根据测算,2010~2030年,中国20~39岁的人口从4.46亿下降到3.28亿,减少约1.181亿;2030年全国的平均家庭规模从3.10人下降到2.48人,全国家庭数量将突破5.5亿户;按照现有模式发展,2030年城市化率达到64.2%.人口结构变化的影响下,2020年的城镇建筑需求总面积为3.14×10^10m^2,人均住宅面积为37m2,建筑能耗达到1.72×10^9tcetce;2030年的建筑需求总面积为3.84×10^10m^2,人均住宅面积为42m^2,能耗为2.13×10^9tce.从需求角度看,未来建筑规模的增长速度将逐步放缓.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发展战略,未来会出现较大规模的住宅空置和资源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结构 年龄结构 家庭结构 城乡结构 建筑能耗
下载PDF
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预测与结构分析——基于非参数自回归模型 被引量:23
8
作者 陈光慧 蔡远飞 李凤 《西北人口》 CSSCI 2014年第4期81-87,共7页
针对经典的人口老龄化预测模型存在的方法本身误差和思路缺陷等局限,本文将非参数方法运用于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中,结合核估计和局部线性估计的理论,建立了非参数自回归模型,与AR(1)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对比,预测精度更高,则本文选择... 针对经典的人口老龄化预测模型存在的方法本身误差和思路缺陷等局限,本文将非参数方法运用于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中,结合核估计和局部线性估计的理论,建立了非参数自回归模型,与AR(1)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对比,预测精度更高,则本文选择非参数自回归模型对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进行预测。最后,对我国人口老龄化进行年龄组别和城乡结构分析,针对我国从2004年开始出现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现状,从人口迁移等角度分析原因,并提出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对策以及平衡城乡人口老龄化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趋势 非参数自回归 结构分析 城乡倒置
下载PDF
收入、人口年龄结构和中国城乡居民储蓄 被引量:9
9
作者 刘士杰 张士斌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6,17,共7页
本文利用中国2002-2006年分省、分城乡数据,将人口年龄结构因素纳入绝对收入和恒久收入理论模型,对居民储蓄方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老龄人口比例对城乡居民的储蓄有显著的负影响,这对于老龄化日益严峻的中国意味着将面临人口转... 本文利用中国2002-2006年分省、分城乡数据,将人口年龄结构因素纳入绝对收入和恒久收入理论模型,对居民储蓄方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老龄人口比例对城乡居民的储蓄有显著的负影响,这对于老龄化日益严峻的中国意味着将面临人口转变带来的额外的资本供给压力;城、乡居民的储蓄决定因素有明显的差别,这些差别反映了城乡收入差距、区域经济差距以及城乡居民对子女教育投入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 人口年龄结构 城乡居民储蓄
下载PDF
城镇化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地区差异及门槛效应 被引量:12
10
作者 肖忠意 赵忱忱 李思明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23,共8页
推进城镇化是增加我国农村消费需求,扩大内需的重要突破口。采用2002—2012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考察城镇化、农村人口结构、消费结构升级等因素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存在地区差... 推进城镇化是增加我国农村消费需求,扩大内需的重要突破口。采用2002—2012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考察城镇化、农村人口结构、消费结构升级等因素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存在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作用大于西部地区;城镇化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单一门槛效应,门槛估计值为0.589,在城镇化水平高(大于0.589)的地区,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更大,但目前我国大部分省区的城镇化水平还未达到门槛值。应进一步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尤其是中西部次发达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充分发挥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村居民消费 农村人口结构 消费结构升级 门槛效应 区制转移 门槛估计值 扩大内需
下载PDF
初探劳动力转移背景下的农村人口空心化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景信 石开忠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CSSCI 2012年第3期29-32,58,共5页
依据人口学、经济学基本理论,对1985—2009年间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剖析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或非农产业转移的动因及其对形成农村人口空心化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分析农村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来证... 依据人口学、经济学基本理论,对1985—2009年间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剖析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或非农产业转移的动因及其对形成农村人口空心化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分析农村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来证实农村人口空心化现象并简述其后果,以期这一现象得到更多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乡城流动 非农产业转移 人口结构失衡 人口空心化
下载PDF
北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结构性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黄映晖 史亚军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17期171-175,共5页
为研究北京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状况,对北京及全国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依据。应用时间序列数据,对1990—2009年北京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进行分析,并运用基尼系数法,对北京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了组间结构分析和分项结构分析。结果表... 为研究北京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状况,对北京及全国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依据。应用时间序列数据,对1990—2009年北京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进行分析,并运用基尼系数法,对北京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了组间结构分析和分项结构分析。结果表明:1990—2009年间,北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较显著,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 收入差距 结构 北京
下载PDF
是“城市化”还是“城镇”化——一个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战略发展框架 被引量:18
13
作者 俞宪忠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6-90,共5页
对中国农村人口问题有两种不同的理论主张和政策导向 :一是城市化 ,二是城镇化。由于“城镇化”模型的基本结构是 :“城镇化” =“城市化” +“乡镇化” ,其框架所明含的“乡镇化”倾向必然存在下述显著弊端 :选择了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 对中国农村人口问题有两种不同的理论主张和政策导向 :一是城市化 ,二是城镇化。由于“城镇化”模型的基本结构是 :“城镇化” =“城市化” +“乡镇化” ,其框架所明含的“乡镇化”倾向必然存在下述显著弊端 :选择了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问题的农村化乡镇框架 ;将会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人口压力产生短期缓解而长期困扰的不良后果 ;将会导致资源配置的浪费 ;将会导致后果严重的长期环境污染 ;违背了农村人口的最优化理性选择 ;乡镇企业存在和发展主要理由已经基本上不复存在。中国农村人口问题理性发展的战略框架是 :必须和只能走新型城市化道路 ;尽快理智而清晰地确立城市化的惟一发展战略 ;尽快建构“教育化 +城市化”的提升国民素质的社会发展框架 ;尽快把县级城市作为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的根本空间选择和主要社会载体。中国在这方面具有广阔的制度创新空间 ,应尽快通过制度现代化而开辟出一条农民市民化和人口现代化的制度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城镇化 乡镇化 农村人口 城市人口 二元结构 新型城市化道路
下载PDF
城镇化率区域差异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1
14
作者 孔祥利 周晓峰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4-68,共15页
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2020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0%,但同时,城镇化率区域差异日趋突出,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优化。以2005—2019年省级数据为基础,运用面板模型,分区域研究城镇化率差异对农村居民消... 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2020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0%,但同时,城镇化率区域差异日趋突出,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优化。以2005—2019年省级数据为基础,运用面板模型,分区域研究城镇化率差异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显示,我国不同地区的城镇化率和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有着正相关关系,且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积极作用对西部地区影响最大,其次是中部,最低是东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乡收入差距、人口老龄化、政府转移支付、产业结构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滞后一期,也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有着不同的影响。为此,要促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塑造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新主体;促进产业兴旺的城镇化,注入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新动能;促进数字智慧的城镇化,形成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新业态;促进公共服务的城镇化,改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新预期;促进区域协调的城镇化,实现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新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消费 城镇化 城镇化率 区域差异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 新发展格局
下载PDF
中国农民规模问题的不同判断、认知误区与治理优化 被引量:15
15
作者 朱光磊 裴新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7-138,共12页
厘清"中国究竟有多少农民"这个问题,是准确认识国情,特别是精准把握农村社会成员构成,合理制定乡村振兴规划,推进中国社会治理结构转型的基础。职业、地域和户籍是分析中国"农民"规模问题的三个有效角度。长期以来... 厘清"中国究竟有多少农民"这个问题,是准确认识国情,特别是精准把握农村社会成员构成,合理制定乡村振兴规划,推进中国社会治理结构转型的基础。职业、地域和户籍是分析中国"农民"规模问题的三个有效角度。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在分析这个问题时,划分标准比较混乱,"八亿农民"、"九亿农民"的说法长期被使用,并由此伴生了过度解读"寒门再难出贵子"、"阶层固化"、"农村人口空心化"现象等认知误区。因此,有必要以农业劳动者圈、农村人口圈和农村户籍人口圈构成的"三圈结构"为依托,在把握不同含义"农民"确切规模的基础上,理性认识一系列正在发生的规律性变化,进而通过扩大农村人口转移的城市入口,巩固农村人口转移的乡村制度基础,进一步破除二元社会结构等途径,促进农村人口的稳妥转移和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逐步缩小"三圈结构"的差异,以此消除社会各界的认知误区,有利于中国社会和谐包容发展和中国城乡治理结构的转型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圈结构” 农业劳动者 农村人口 农村户籍人口 城乡治理
下载PDF
我国城乡体育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目标及实现路径 被引量:27
16
作者 郑志彬 董雪莹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18,24,共8页
实现我国城乡体育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发展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大众的广泛共识,但是,对于"均等化"的具体内涵是什么以及如何实现均等化的目标,政府和学界尚无定论。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 实现我国城乡体育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发展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大众的广泛共识,但是,对于"均等化"的具体内涵是什么以及如何实现均等化的目标,政府和学界尚无定论。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进行解析,提出我国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逻辑轨迹应是以社区为单位构建城乡体育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发展。以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和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其他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我国城乡在占有的体育场地数量、质量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等方面存在巨大差距,并阐释造成这种差距的重要原因有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模式、体育"举国体制"和城乡人口密度不同等。提出要构建我国城乡体育公共服务的路径,包括在起点上确定以社区为单位构建城乡体育服务均等化这个战略目标,在过程上要注重财政投入向农村倾斜,在结果上注重社区的差异性和群众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公共服务 均等化 社区 城乡二元结构 人口密度
下载PDF
中国不能自理老年人口的现状及趋势分析 被引量:30
17
作者 林宝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7-84,共8页
不能自理老年人口对长期护理和养老服务需求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相关人口预测结果分析了中国不能自理老年人口的现状和长期趋势。研究表明,中国不能自理老年人口存在性别、年龄、城乡和地区等多种差异。根据预... 不能自理老年人口对长期护理和养老服务需求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相关人口预测结果分析了中国不能自理老年人口的现状和长期趋势。研究表明,中国不能自理老年人口存在性别、年龄、城乡和地区等多种差异。根据预测,不能自理老年人口在2011-2050年期间将呈以下几个趋势:规模将保持单调增长态势;速度前期增长较快,2030年以后将放缓;占老年人口的比例则在2032年以前保持基本稳定,后期持续攀升;性别比在2025年前保持稳定,此后持续下降;城镇不能自理老年人口将在2034年左右超过农村不能自理老年人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口 不能自理 长期护理 性别年龄结构 城乡结构
下载PDF
基于人口结构的我国医疗保健支出区域差异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沈晓燕 李建国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8-21,共4页
基于人口结构角度,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方法,对我国31个省市城乡居民医疗保健支出及相关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少年抚养比对我国医疗支出弹性的影响显著,老年抚养比影响不大,我国现阶段要密切关注计划生育政策的变化和老龄化问题... 基于人口结构角度,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方法,对我国31个省市城乡居民医疗保健支出及相关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少年抚养比对我国医疗支出弹性的影响显著,老年抚养比影响不大,我国现阶段要密切关注计划生育政策的变化和老龄化问题,以及由此导致的人口结构内在差异对区域医疗保健支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保健支出 城乡差异 区域差异 人口结构
下载PDF
社会转型中农村养老方式的历史演进与现实困境 被引量:18
19
作者 连芙蓉 贾涵颀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8-107,共10页
社会转型过程中经济、人口与文化价值结构的变化让农村老龄化问题呈现出更加复杂的形式。农村养老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妥善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养老模式的基础上,利用中国社会微观调查数据,分析社会转型过程... 社会转型过程中经济、人口与文化价值结构的变化让农村老龄化问题呈现出更加复杂的形式。农村养老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妥善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养老模式的基础上,利用中国社会微观调查数据,分析社会转型过程中农村养老的影响因素及面临的困境和挑战。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养老经历了新型家庭养老到社会养老的转型,实现了养老主体的多元化,但社会转型对农村养老也产生巨大冲击,导致农村养老面临养老服务非均衡发展、养老需求骤增、养老的价值理性削弱等现实困境。针对社会转型过程中农村养老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要继续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同时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探索多种模式互为补充及智能化的养老服务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城乡倒置 老年抚养比 银色浪潮 农村养老方式 养老结构
下载PDF
我国人口城镇化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7个大中城市的实证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巧 杨馥铭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1-8,共8页
中国正处在经济和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不仅来自工业化进程与产业结构升级,还源于人口城镇化过程中释放的需求潜力。借鉴推拉理论将我国人口城镇化的影响因素分为城市净拉力和农村净推力两大类,利用2000—2011年中国2... 中国正处在经济和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不仅来自工业化进程与产业结构升级,还源于人口城镇化过程中释放的需求潜力。借鉴推拉理论将我国人口城镇化的影响因素分为城市净拉力和农村净推力两大类,利用2000—2011年中国27个大中城市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当前大中城市城镇化进程中,迁入地净拉力对人口城镇化的正向促进作用大于迁出地净推力;其中产业结构变化、收入差距是人口城镇化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指出加快我国人口城镇化的关键在于创新户籍制度改革方案,有效破除城乡二元分割的制度约束;推进农地市场化流转,降低市民化成本;提高人口城镇化的预期收益,以推进人口城镇化的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 城镇化 产业结构 户籍制度 城乡二元 土地流转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