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1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aseous elemental mercury concentration in atmosphere at urban and remote sites in China 被引量:26
1
作者 WANG Zhang-wei CHEN Zuo-shuai +1 位作者 DUAN Ning ZHANG Xiao-sha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76-180,共5页
An investigation of gaseous elemental mercury concentration in atmosphere was conducted at Beijing and Guangzhou urban, Yangtze Delta regional sites and China Global Atmosphere Watch Baseline Observatory (CGAWBO) in... An investigation of gaseous elemental mercury concentration in atmosphere was conducted at Beijing and Guangzhou urban, Yangtze Delta regional sites and China Global Atmosphere Watch Baseline Observatory (CGAWBO) in Mt. Waliguan of remote continental area of China. High temporal resolved data were obtained using automated mercury analyzer RA-915^+.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verall hourly mean Hg^0 concentrations in Mt. Waliguan were 1.7±1.1 ng/m3 in summer and 0.6±0.08 ng/m^3 in winter. The concentration in Yangtze Delta regional site was 5.4±4.1 ng/m^3, which was much higher than those in Waliguan continental background area and also higher than that found in North America and Europe rural areas. In Beijing urban area the overall hourly mean Hg^0 concentrations were 8.3±3.6 ng/m^3 in winter, 6.5±5.2 ng/m^3 in spring, 4.9±3.3 ng/m^3 in summer, and 6.7±3.5 ng/m^3 in autumn, respectively, and the concentration was 13.5±7.1 ng/m^3 in Guangzhou site. The mean concentration reached the lowest value at 14:00 and the highest at 02:00 or 20:00 in all monitoring campaigns in Beijing and Guangzhou urban areas, which contrasted with the results measured in Yangtze Delta regional site and Mr. Waliguan. The features of concentration and diurnal variation of Hg^0 in Beijing and Guangzhou implied the importance of local anthropogenic sources in contributing to the high Hg^0 concentration in urban areas of China. Contrary seasonal variation patterns of Hg^0 concentration were found between urban and remote sites. In Beijing the highest Hg^0 concentration was in winter and the lowest in summer, while in Mt. Waliguan the Hg^0 concentration in summer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winter. These indicated that different processes and factors controlled Hg^0 concentration in urban, regional and remote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eous elemental mercury urban/remote sites MONITORING
下载PDF
Spatial and Temporal Stability of Major and Trace Element Leaching in Urban Stormwater Sediments 被引量:1
2
作者 Clémentine Drapeau Cécile Delolme +4 位作者 Vincent Chatain Mathieu Gautier Denise Blanc Mostafa Benzaazoua Laurent Lassabatère 《Ope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2017年第11期347-365,共19页
Urban sediment generated by stormwater management techniques are highly contaminated with various trace elements.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race element speciation and mobility are critical information to improve envir... Urban sediment generated by stormwater management techniques are highly contaminated with various trace elements.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race element speciation and mobility are critical information to improve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bility of major and trace element release from a sedimentary layer in Django Reinhart stormwater infiltration basin (Chassieu, eastern suburbs of Lyon, France). Sampling was conducted for 3 zones and two dates. 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was performed (X-Ray diffraction, ICP-AES). The samples were submitted to Acid Neutralization Capacity & Base Neutralization Capacity ANC-BNC tests, according to European standard 14429 (AFNOR, 2015). Solid matrices were mixed with acid or basic solutions and physicochemical parameters and major and trace element release (i.e. Al, Ca, Fe, P, S, Si, Cu, Zn and total carbon) were followed as a function of pH.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urban sediment has no significant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bility with regards to element release. This observation is all the more surprising that th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in three contrasting zones regarding stormwater supply and hydric conditions. Element release follows the same trends as a function of pH with a bell-shaped solubilization curve exhibiting with the highest solubility at extreme pH values. However, the samples showed slight differences concerning the release of major elements. Such differences are related to slight differences in total mineral contents (organic matter, carbonates…)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sedim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despite the varying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he sediment chemical properties can be considered as very stable and uniform over space, depending mainly on the local geochemical context and watershed characteristics. This study highlights the strength and affluence of the information obtained by ANC-BNC tests on the release of major and traces metal elements by urban sediments and brings relevant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management of these sedi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onent urban SEDIMENT element Release Acid and Basic NEUTRALIZATION Capacity
下载PDF
Predicting urbanization level by main element analysis and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taking Xiantao district in Hu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3
作者 Li BingyiDepartment of Urban Planning & Architecture, Wuhan Urban Construction Institute,Wuhan 430074, CHINA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1998年第1期90-91,93-94,共4页
In this paper we firstly select main factors relating to urbanization level of Xiantao District in Hubei Province by main element, then, make model of urbanization level by analysis of multiple liner regression, and l... In this paper we firstly select main factors relating to urbanization level of Xiantao District in Hubei Province by main element, then, make model of urbanization level by analysis of multiple liner regression, and lastly predict its urbanization lev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ization level main element analysis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Xiantao Hubei PROVINCE
下载PDF
Object-Based Classification of Urban Distinct Sub-Elements Using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Orthoimages and DSM Layers
4
作者 Ali Nouh Mabdeh A'kif Al-Fugara Mu’men Al jarah 《Journal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2018年第4期323-343,共21页
This paper aims to assess the ways in which multi-resolution object-based classification methods can be used to group urban environments made up of a mixture of buildings, sub-elements such as car parks, roads, shades... This paper aims to assess the ways in which multi-resolution object-based classification methods can be used to group urban environments made up of a mixture of buildings, sub-elements such as car parks, roads, shades and pavements and foliage such as grass and trees. This involves using both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s) which provide high-resolution mosaic Orthoimages and generate a Digital Surface Model (DSM). For the study area chosen for this paper, 400 Orthoimages with a spatial resolution of 7 cm each were used to build the Orthoimages and DSM, which were georeferenced using well distributed network of ground control points (GCPs) of 12 reference points (RMSE = 8 cm). As these were combined with onboard RTK-GNSS-enabled 2-frequency receivers, they were able to provide absolute block orientation which had a similar accuracy range if the data had been collected by traditional indirect sensor orientation. Traditional indirect sensor orientation involves the GNSS receiver in the UAV receiving a differential signal from the base station through a communication link. This allows for the precise position of the UAV to be established, as the RTK uses correction, allowing position, velocity, altitude and heading to tracked, as well as the measurement of raw sensor data. By assessing the results of the confusion matrices,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overall accuracy of the object-oriented classification was 84.37%. This has an overall Kappa of 0.74 and the data that had poor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included shade, parking lots and concrete pavements. These had a producer accuracy (precision) of 81%, 74% and 74% respectively, while lakes and solar panels each scored 100% in comparison, meaning that they had good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JECT-ORIENTED Classification Real Time KINEMATICS DSM UAV Orthoimages MOSAIC urban DISTINCT Sub-elements
下载PDF
要素流动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机理与空间分异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平卫英 李文星 罗良清 《统计与信息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31,共17页
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有利于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和优化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现有关于要素流动对城乡融合发展的研究主要围绕传统生产要素对城乡融合发展的研究展开讨论,鲜有文献将数据这一新型生产要素纳入城乡要素流动范围并探索... 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有利于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和优化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现有关于要素流动对城乡融合发展的研究主要围绕传统生产要素对城乡融合发展的研究展开讨论,鲜有文献将数据这一新型生产要素纳入城乡要素流动范围并探索其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机理。基于2010—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测算要素流动、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要素流动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全国要素流动总指数呈现出小幅度增长的态势,位于均值之上的地区中64%是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说明城乡融合发展政策实施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第二,要素流动显著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这一结论在引入城乡之间距离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内生性检验、采用删除4个直辖市和缩短时间窗口的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第三,空间异质性分析中,劳动力、土地和数据要素始终表现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地要素对不同地区城乡融合发展影响程度逐渐增强、影响范围逐步扩大,技术要素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促进逐渐凸现,由华东和华南地区向东北和西南地区转移;第四,在要素流动影响城乡融合发展的过程中,电商销售是要素流动影响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农业机械化和产业结构变迁并未发挥出中介变量的作用,不同于已有的研究结果。因此,今后持续深化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与外延、拓展深度与广度;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整体推进与试点示范相统一的指导原则,推广实践中形成的典型经验。研究结论为城乡要素双向合理流动的机制建立、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健全提供了理论和经验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流动 空间异质性 城乡融合发展 政策演变 城乡关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视域下安徽省碳排放网络建构研究
6
作者 宣蔚 张雯 +2 位作者 赵静 陆妍霏 赵力伟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24年第8期1157-1165,共9页
在发展新型城镇化及推进区域碳减排的双重压力下,探索兼顾二者综合效应的空间关联网络具有重要意义。依据安徽省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结合地理空间数据和碳排数据,运用改进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对2011—2019年新型城镇化视... 在发展新型城镇化及推进区域碳减排的双重压力下,探索兼顾二者综合效应的空间关联网络具有重要意义。依据安徽省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结合地理空间数据和碳排数据,运用改进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对2011—2019年新型城镇化视域下的安徽省碳排网络进行构建,并确定其中影响城市碳流动的关键关联要素。结果表明:①长期来看,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对于促进区域碳减排具有重要积极作用;②安徽省中东部城市的点入度保持在较高水平,南北部城市的点出度保持在较高水平,位于中部地区的凝聚子群对周边城市的联动影响更大;③城市间相似的新型城镇化水平显著影响碳排网络的构建,其中相似的经济城镇化水平对网络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结构 碳排放 新型城镇化 多元系统 关联要素
下载PDF
氮沉降对城市森林凋落物养分元素含量及其耦合性的影响
7
作者 陶晓 邵曦媛 +2 位作者 钟环环 潘象阳 邱晓星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3期368-375,共8页
目前,氮沉降增加呈现全球化趋势,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已成为生态和环境研究的热点内容之一。为探讨氮沉降增加对城市森林凋落物养分含量的影响,进一步认识城市森林养分循环过程,为区域城市化进程的生态风险评估提供... 目前,氮沉降增加呈现全球化趋势,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已成为生态和环境研究的热点内容之一。为探讨氮沉降增加对城市森林凋落物养分含量的影响,进一步认识城市森林养分循环过程,为区域城市化进程的生态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国家森林公园凋落物为研究对象,在连续3年模拟氮沉降实验后(氮添加设置3种水平,分别为对照组:0 kg·hm^(–2)·a^(–1)、CK;低氮:50 kg·hm^(–2)·a^(–1)、LN;高氮:100 kg·hm^(–2)·a^(–1)、HN),研究氮沉降对城市森林凋落物(枝叶果碎)养分元素含量及其耦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施氮水平下,凋落果内CK与HN中C元素含量,凋落叶中CK与LN、碎中LN与HN两组中N元素含量差异显著(P<0.05)。(2)凋落物不同组分间,N沉降显著影响Ca元素含量(P<0.05),对C元素含量无显著影响;凋落枝组分间K含量差异显著(P<0.05),凋落叶与其他各组间N含量差异显著(P<0.05),凋落果与其他各组间P含量差异显著(P<0.05);凋落叶与凋落果间Mg元素差异显著。(3)N沉降对各组分间的C/N、C/P、N/P等生态化学计量比无显著性影响,但对凋落叶、凋落果中C/N值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4)N沉降显著影响C、N间相关性及Ca、Mg间相关性,且均表现为LN显著增强相关性,HN显著抑制相关性;N沉降显著增强了P、K间的相关性,而显著降低了K与Ca、Mg的相关性。(5)N沉降对C/N与N/P、C/P与N/P间的耦合性有显著影响,且均表现为LN显著增强生态化学计量比间的耦合性,HN显著降低二者耦合性。研究结果为城市森林凋落物养分循环过程对N沉降的响应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降 城市森林 凋落物 养分元素 碳氮含量
下载PDF
超大规模人居信息传导与数据要素配置
8
作者 郭晨 武廷海 +2 位作者 朱栋文 丁一 刘浩 《城市规划》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24,100,共12页
文字的产生和较大规模的人口集聚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最重要的标志。面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约束,传统城市化的基于地域性的人口集聚逐渐接近规模极限。同时,随着信息介质的轻量化和信息表达的刚性化,信息的流动性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文字的产生和较大规模的人口集聚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最重要的标志。面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约束,传统城市化的基于地域性的人口集聚逐渐接近规模极限。同时,随着信息介质的轻量化和信息表达的刚性化,信息的流动性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完全有能力维系一个超越地域性的经济社会共同体。未来人居正在从地域性集聚向关系型集聚演化,信息空间环境营造与物质空间环境营造同样应当得到人居环境科学的重点关注。在信息空间环境营造的工程实践中,城市级的数据要素资源配置是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人居环境科学长期的理论积淀和技术方法可以为人居导向的信息空间环境营造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借鉴,为超大规模人居及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新的视角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环境 城市治理 信息传导 数据要素配置
下载PDF
数据要素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能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吗?
9
作者 程名望 褚羽舟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62,共14页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已经成为中国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数据要素需要通过与其他要素的融合来促进城市创新,人工智能技术便是其中重要要素之一。论文采用2008—2019年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测算数据要素与人工智能技...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已经成为中国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数据要素需要通过与其他要素的融合来促进城市创新,人工智能技术便是其中重要要素之一。论文采用2008—2019年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测算数据要素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度,并实证分析其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单独的数据要素并未呈现出显著的创新效应,而数据要素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能显著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其主要通过形成产业集聚、降低资源错配水平等方式来实现;数据要素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在我国“胡焕庸线”东南侧地区以及“宽带中国”战略政策试点城市中具有更显著的创新效应。由此,政府在推动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当促进数据要素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发展,以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并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 人工智能技术 城市创新能力
下载PDF
基于多要素综合调查的城市地质信息系统构建
10
作者 史秋晶 李羽荟 《地矿测绘》 2024年第3期18-21,55,共5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地质环境问题亟需解决。为此,以盐城市为例,研究了以多要素综合调查结果数据为基础,整合构建多源异构城市地质调查数据库,构建地上、地下一体化城市地质模型,建立城市地质决策与服务平台,在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地质环境问题亟需解决。为此,以盐城市为例,研究了以多要素综合调查结果数据为基础,整合构建多源异构城市地质调查数据库,构建地上、地下一体化城市地质模型,建立城市地质决策与服务平台,在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地质调查资源数据共享共用、地质调查理论成果转化方面发挥创新性、先行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要素 城市地质调查 信息系统 系统建设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浮置板轨道纵向联板的动力效应分析
11
作者 杨新文 孙志昂 +1 位作者 张昭 张英杰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2-829,共8页
城市轨道交通浮置板轨道纵向联结处存在薄弱环节,轨道设计时对板与板纵向联结的动态效应考虑不足。通过引入等效密度及等效地基系数的方法对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系统板下基础进行合理的模型简化,建立了预制式和现浇式浮置板系统振动特性三... 城市轨道交通浮置板轨道纵向联结处存在薄弱环节,轨道设计时对板与板纵向联结的动态效应考虑不足。通过引入等效密度及等效地基系数的方法对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系统板下基础进行合理的模型简化,建立了预制式和现浇式浮置板系统振动特性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充分考虑了钢轨、剪力铰和板下基础对浮置板结构振动特性的影响,研究了浮置板轨道系统模态与谐响应特性,分析了浮置板纵向联结处的动力效应特性。结果表明:浮置板轨道在1~200 Hz低频段的模态振型变化主要表现为四种运动方式:刚体运动、弯曲、弯扭组合和扭转;对于预制板轨道系统,浮置板主导整个系统的振动特性表现的频段在系统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中表现出一致的规律;对于现浇板轨道系统,当频率为32.6~57.8 Hz时,浮置板对系统振动特性的主导作用弱化,表现为过渡频段;浮置板联板动力效应产生的低阶弯曲模态在预制板系统中表现为刚体运动模态;对于由Ns块板组成的浮置板系统,联板效应引起的单块板每阶弯曲模态频率附近的附加模态数为N_(s)/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置板轨道 城市轨道交通 模态分析 有限元法 联板效应
下载PDF
城市曲面应急防洪屏结构优化研究
12
作者 王小东 徐进超 +1 位作者 赵君 顾芳芳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09-812,825,共5页
研发新型防洪抢险装备,对于防御城市洪涝灾害,保障城市生命线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数值仿真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城市曲面应急防洪屏(以下简称“防洪屏”)曲面拱度对结构受力特性的影响,进一步对防洪屏的结构体型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 研发新型防洪抢险装备,对于防御城市洪涝灾害,保障城市生命线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数值仿真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城市曲面应急防洪屏(以下简称“防洪屏”)曲面拱度对结构受力特性的影响,进一步对防洪屏的结构体型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挡水工况下,随着曲面拱度的增大,防洪屏在同一挡水条件下,所承受的应力逐渐减小,变形明显改善;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优化方案,优化的新体型防洪屏在水深小于0.8 m,流速小于1.0 m/s挡水工况下,结构最大应力小于材料特性指标安全极限阈值,满足挡水安全稳定要求,可以作为定型装备推广应用。研究成果为城市曲面应急防洪屏的优化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曲面应急防洪屏 有限元分析 受力特性 结构优化
下载PDF
基于街区演替对出行拥堵影响的城市更新启示——以江苏淮安为例
13
作者 唐乐 陈雯 《城市规划》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64,共10页
城市街区演替的多维现象是各种城市问题持续劣化的微观成因,探明其中影响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依据。针对江苏省淮安市107处城市街区,利用时空多源数据,采用逻辑降维、关联分析、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构建可表征空间规模、交通设施... 城市街区演替的多维现象是各种城市问题持续劣化的微观成因,探明其中影响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依据。针对江苏省淮安市107处城市街区,利用时空多源数据,采用逻辑降维、关联分析、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构建可表征空间规模、交通设施、日常出行、社会经济及公共交通等演替现象的多维复合要素体系,揭示城市街区演替对交通出行拥堵的时空影响机理。影响机理表明空间规模与日常出行演替具有显著一致的正向影响,公共交通演替具有显著一致的负向影响,交通设施与社会经济的演替则不具显著影响。依循时空影响机理,结合可预见变化、官方指导意见和近期实践经验,情景模拟了全局性交通出行改善下各类街区更新的空间增容阙值,作为城市更新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街区演替 交通出行拥堵 多维复合要素 影响机理
下载PDF
城乡要素共生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基于依存条件和影响效应的多案例研究
14
作者 黄曼 庄晋财 孙泽南 《中国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110,共10页
乡村产业融合是中国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型和实现乡村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在城乡要素市场分割的背景下,城乡要素共生与乡村产业融合之间需要协同匹配。通过多案例研究,深入分析城乡要素共生模式的差异性及其对乡村产业融合的影响。研究... 乡村产业融合是中国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型和实现乡村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在城乡要素市场分割的背景下,城乡要素共生与乡村产业融合之间需要协同匹配。通过多案例研究,深入分析城乡要素共生模式的差异性及其对乡村产业融合的影响。研究发现:从各模式的共性看,城乡要素共生以要素质参量兼容、共生频率深化、共生界面稳定为前提,最终实现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从依存条件的差异性看,要素属性、交易维度和主体特质的差异影响共生界面的生成,形成契约性共生、一体化共生、平台型共生三种类型;从影响效应的差异性看,共生关系的产业跨度、关系形态和关系结构影响乡村产业融合的模式,形成纵向延伸融合、横向交叉融合、产业链网融合三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要素共生 乡村产业融合 依存条件 影响效应
下载PDF
我国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关键要素与发展趋向 被引量:5
15
作者 方鹏骞 田翀 李畅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我国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工作已在81个试点城市展开,试点工作能否形成可推广的有益经验取决于对关键要素和发展趋势的把握。提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包括医疗集团的法律地位、医疗集团与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 我国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工作已在81个试点城市展开,试点工作能否形成可推广的有益经验取决于对关键要素和发展趋势的把握。提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包括医疗集团的法律地位、医疗集团与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权责分配、医疗集团的架构、一体化运行机制、医疗集团与一院多区的分界和医疗集团健康效益评价6个方面。在健康中国和数字中国建设相叠加的大背景下,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存在数字化革命引领全新发展模式、面向需求的多元化发展、合作机制逐渐基于价值共融和利益共享、医防融合进一步加强和成效评价向结果性指标转变5个显著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 医疗联合体 关键要素 发展趋向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来自黄河流域“五极”城市群的证据
16
作者 葛大兵 唐伊凡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4-60,共7页
数字经济发展是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论文基于2011—2019年黄河流域“五极”城市群的面板数据,在城市群视角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如何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研究发现:黄河流域城市群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提升绿色全... 数字经济发展是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论文基于2011—2019年黄河流域“五极”城市群的面板数据,在城市群视角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如何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研究发现:黄河流域城市群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且在空间维度具有正向溢出特征。克服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论依然稳健;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发展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应在不同的城市群维度、核心城市与非核心城市之间具有典型的异质性特征;机制分析表明,黄河流域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主要源于数字经济所诱发的创新要素集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五极”城市群 数字经济 GTFP 创新要素集聚
下载PDF
生产要素下乡的障碍性因素及破解之策——基于S县J农业项目的调查研究
17
作者 李建兴 陈锦富 +1 位作者 陈藻 孙晓艳 《资源与产业》 2024年第3期171-179,共9页
城乡要素的双向有序流动是在我国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之下,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而城乡融合则是建立在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的基础之上的,但是当前我国的城乡要素却只呈现出由乡村向城市的单向流动,从城市向乡村的流动还存在... 城乡要素的双向有序流动是在我国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之下,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而城乡融合则是建立在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的基础之上的,但是当前我国的城乡要素却只呈现出由乡村向城市的单向流动,从城市向乡村的流动还存在着障碍。为了深入研究生产要素下乡的障碍性因素,本文采取案例分析法,通过对S县J农业项目落地过程的考察和分析,研究发现阻碍生产要素下乡的主要障碍性因素为:由于在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政策、运行机制之中均存在着与现代农业及乡村旅游业发展不相适应的成分,因而由此引发的农用地供地障碍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供地障碍。为了破解生产要素下乡的障碍性因素,本文提出如下建议:1)我国应以土地确权为基础,积极开展对农用地经营权的股份化改革,从而可以将农用地经营权“化零为整”集中管理,最终以达到解决农用地规模化流转困难的目的。2)我国应通过重新研究制定乡镇的行政区划标准,来进行相应的调整改革,从而以打破土地流转的行政壁垒。3)我国应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空间置换机制进行深入改革,并完善相应的土地入市机制,从而可以将农村分散、闲置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整合利用,并可以为生产要素下乡提供足够的空间载体。4)我国应优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促使其可以充分发挥出集聚产业要素、保障社会服务、促进文化发展等诸多功能,进而以形成主城区与区域中心镇相结合的空间格局,并可以为生产要素下乡提供畅通的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要素流动 生产要素下乡 集体建设用地入市 集体土地流转
下载PDF
数据要素市场化能否提升城市创新能力——一个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婷 段尧清 吴瑾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4-83,共10页
基于2009-2019年中国25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评估数据要素市场化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并对其内在影响机制与城市异质性进行拓展性分析。结果显示,数据要素市场化能够显著提高城市创新能力,且通过稳健性检验;机制检... 基于2009-2019年中国25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评估数据要素市场化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并对其内在影响机制与城市异质性进行拓展性分析。结果显示,数据要素市场化能够显著提高城市创新能力,且通过稳健性检验;机制检验发现,探寻城市规模与数字金融发展的平衡点、优化产业结构和集聚信息人才是数据要素市场化促进城市创新的重要渠道,且该促进作用因城市地理区位、行政等级和科教水平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数据要素市场化对东西部城市、重点城市和高科教水平城市的创新驱动效应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市场化 城市创新 多期双重差分 城市异质性
下载PDF
上海汛期极端降雨阈值时空分布与内涝影响评估
19
作者 胡恒智 董强 +2 位作者 辛辰 沈涣焕 温家洪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38,共11页
汛期极端降雨给城市地区造成了严重的内涝威胁。首先基于近30 a上海逐日降雨数据构建了日极端降雨阈值时间序列,按照汛期降雨类型区分为梅雨期、盛夏期和秋雨期3种降雨时期,该分类的差异通过了统计检验。汛期极端降雨阈值情景表明,上海... 汛期极端降雨给城市地区造成了严重的内涝威胁。首先基于近30 a上海逐日降雨数据构建了日极端降雨阈值时间序列,按照汛期降雨类型区分为梅雨期、盛夏期和秋雨期3种降雨时期,该分类的差异通过了统计检验。汛期极端降雨阈值情景表明,上海市汛期极端降雨雨量为盛夏期最大,极端降雨的空间分布与城市中心、郊区的城市化水平以及汛期降雨时期密切相关。研究基于Mike21数值模型构建城市内涝模型,模拟了汛期极端降雨阈值情景。结果表明:在90分位、95分位、99分位阈值情景下,上海郊区的受淹面积占比最大;盛夏期内涝淹没区域则主要聚集于中心城区和上海东南部,最大淹没深度达1.5 m。99分位阈值情景下,承灾体高暴露度(淹没水深>0.15 m)结果显示,道路受淹比例最高,在22%以上,建筑次之,受淹比例在8%以上,耕地受淹比例相对较小,在4%以上。汛期应重点防范99分位极端降雨事件,研究结果可为防汛除涝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汛期降雨 降雨阈值 城市内涝 承灾体暴露
下载PDF
城市公园环境要素对居民心理健康的影响
20
作者 陈晓岩 杨智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79-86,共8页
为探讨城市公园中自然要素、感知要素、休息要素和活动要素对居民正向情绪、认知功能及心理症状和负向情绪三个心理健康维度的影响,以及自然联结在其中的作用,调查了911名北京市居民,并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公园的感... 为探讨城市公园中自然要素、感知要素、休息要素和活动要素对居民正向情绪、认知功能及心理症状和负向情绪三个心理健康维度的影响,以及自然联结在其中的作用,调查了911名北京市居民,并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公园的感知要素可以直接促进居民的正向情绪和认知功能,也可以通过自然联结间接促进居民的正向情绪和认知功能,并缓解居民的心理症状和负向情绪。另外,城市公园的活动要素可以直接促进居民的正向情绪,缓解居民的心理症状和负向情绪。然而,自然要素和休息要素对居民心理健康各维度的预测作用不显著。因此,应注重增加城市公园中的感知要素和活动要素,以及增强人与自然的互动,提高居民与自然的联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园 环境要素 自然联结 心理健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