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0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ow Does E-Commerce Policy Affect Consumption Disparities of Rural Households?-Evidence from China
1
作者 Zhang Cheng Weng Xiyan 《China Economist》 2024年第4期107-128,共22页
In the context of China’s ongoing efforts to promote countryside revitalization and facilitate domestic economic circulation,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reduce the consumption disparity among rural households and ... In the context of China’s ongoing efforts to promote countryside revitalization and facilitate domestic economic circulation,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reduce the consumption disparity among rural households and unleash the consumption potential in the countryside.Based on data from 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this paper adopts a staggered difference-in-differences method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the e-commerce to enter rural areas on the consumption disparity among rural households.Findings:the comprehensive demonstration work of promoting e-commerce to enter rural areas has reduced the consumption disparity among rural households through the following mechanisms.Firstly,this policy initiative has mitigated the consumption-inhibiting effect on rural household consumption due to the local market size and external market accessibility by promoting the distribution of consumer goods to villages.Secondly,this policy initiative has also increased the agricultural income of rural households and reduced their consumption disparity by distributing farm produce to cities and enhancing the agricultural income of rural households.Moreover,the work is characterized by inclusive growth and is not susceptible to the“elite capture”phenomen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mmerce to enter rural areas consumption disparity among rural household market accessibility market size income of rural households
下载PDF
The Division of Labor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Market and Government in the Unified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Market 被引量:1
2
作者 Huan WANG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5年第5期46-49,共4页
In the process of establishing the unified market of construction land between city and countryside,both of the market mechanism and the government mechanism are indispensable to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but they a... In the process of establishing the unified market of construction land between city and countryside,both of the market mechanism and the government mechanism are indispensable to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but they are both powerless in some ways.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related theory of economics,and draws a conclusion that the unified market of construction land between urban countryside will be established unless the market mechanism and the government mechanism work collaboratively. Finally,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recommendations for ensuring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market mechanism and government mechanism: reforming the agricultural land property rights system; reforming the existing land law system; establishing the modern land tax system; transforming the government fun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IFIED urban and rural LAND market market mechani
下载PDF
Model and Strategy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Market Integration
3
作者 Wanying DU Zisheng YANG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9年第11期9-14,共6页
At present,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China s rural land system reform is to build a unified construction land market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The unified construction land market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will p... At present,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China s rural land system reform is to build a unified construction land market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The unified construction land market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will produce higher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It is imperative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market to improve the income of farmers,invigorate the stock of rural collective construction land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land us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market,the two models and typical cases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market integration,the restrictive factors and practical difficulties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market integration,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This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accelerating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market,and hopes to provide a certain reference for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mark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market INTEGRATION Model
下载PDF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Unified Urban-rural Construction Land Market
4
作者 ZHANG Helin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4年第2期15-17,共3页
State-owned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market in China has evolved and been improved gradually, but use system of rural collective construction land has lagged far behind, so the urban-rural construction land market in C... State-owned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market in China has evolved and been improved gradually, but use system of rural collective construction land has lagged far behind, so the urban-rural construction land market in China has been split with a result that use effi ciency of land resources is poor and collective land property rights of peasants are damaged.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land market and also the causes, modern land property theory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of neo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re applied to study dynamical mechanism and development path of the construction land market, to construct the unifi ed construction land market system of China, and to propose corresponding guarantee policies, so as to achieve the effective allocation of construction land and maximization of social welfa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struction land Unifi ed urban-rural land market Collective construction land entering market
下载PDF
Study on the Strategy of R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the Central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被引量:2
5
作者 Ling MENG Wenhai ZENG +2 位作者 Zewen GAN Hongbing ZHOU Peng ZHONG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8年第9期6-8,共3页
Taking the rural areas in the central China s the target,the representative achievements and difficulties faced by rural industries in the process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were sorted out systematically in this arti... Taking the rural areas in the central China s the target,the representative achievements and difficulties faced by rural industries in the process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were sorted out systematically in this article. In the new stage of development,it is necessary to adjust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focus on tapping the rural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accelerate the upgrading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aim at market demand,and implement multi-channel marketing strategies to expand the influence of agricultural brands. The government must actively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industri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division of labor,actively cultivate and develop rural characteristic industrial clusters,and encourage farmers to explore various types of rural industrial mod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农业 经济发展 发展现状
下载PDF
SOME EMPIRICAL EXAMPLES OF CENTRAL PLACE MODEL IN CHINA'S RURAL AND URBAN STUDIES
6
作者 Yang Wuyang Cai Yuping Yang Qi(Dept. of Urban & Environ. Sci.,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1994年第Z1期14-24,共11页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1980s, the Central Place Theory(CPT)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from the West. The authors of this article are the initiators of applying this model to China's urban and regional planning a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1980s, the Central Place Theory(CPT)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from the West. The authors of this article are the initiators of applying this model to China's urban and regional planning as well as to the allocation of commercial activities. Since the commodity economy has been developing in China for thousands of years,most of the areas in eastern plains and inland basins of the country show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typical central places scene. During some six years, the authors participatd in a lot of rural, urban and regional planning projects in which the spatial phenomena and relevant internal mechanism proved this medel and its deformation. This paper gives only a few examples of the application of CPT in China. 1. The distribution of rural markets: the empirical study is based mainly on the situation in Shengfang Town and its vicinal area, 2. The spatial combination of urban Systems; problems about city allocation in North China are emphasized, 3. Commercial centres in city and the networks: a crucial study on commercial distribution of the metropolis Beijing is done by using the central place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ntral Place Theory commercial activities rural market spatial combination urban systems threshold population
下载PDF
分割还是融合:数字经济如何影响中国城乡劳动力就业市场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治国 孔维嘉 李兆哲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40,共10页
中国经济步入新时代后,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城乡劳动力就业市场带来了新的挑战。区别于以往在传统经济发展情境下对城乡劳动力就业市场的研究,本文将数字经济发展与中国城乡劳动力就业市场纳入同一研究框架,以探究数字经济冲击对城乡... 中国经济步入新时代后,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城乡劳动力就业市场带来了新的挑战。区别于以往在传统经济发展情境下对城乡劳动力就业市场的研究,本文将数字经济发展与中国城乡劳动力就业市场纳入同一研究框架,以探究数字经济冲击对城乡劳动力就业市场的影响。在理论上,构建数字经济冲击背景下城乡边际劳动生产力分割和劳动力流动的理论模型;实证上,基于2013~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城乡劳动力就业市场的影响与机制,并进一步分析了数字金融的效能。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城乡劳动力就业市场的分割,这一结论在利用多种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数字经济对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差异,所有制分割是数字经济推动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重要条件;第三,数字经济相关产业的发展及区域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数字经济影响城乡劳动力就业市场分割的有效机制;第四,数字金融作为产业数字化融合的典范,显著抑制了城乡劳动力就业市场分割。此结论可为探讨数字经济为城乡劳动力就业市场带来何种改变,以及带来这种改变的机制为何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城乡发展 劳动力就业市场分割 数字金融
下载PDF
城乡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与路径选择:基于农民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1
8
作者 林春 赵予宁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5-93,共9页
在城乡关系的不断演进中,我国的城乡融合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内在逻辑与融合路径。“以农民发展为核心,以国家战略规划为引领,以制度优化创新为抓手,政府作用与市场力量协同推进”是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逻辑,其与农民中心逻辑、市场... 在城乡关系的不断演进中,我国的城乡融合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内在逻辑与融合路径。“以农民发展为核心,以国家战略规划为引领,以制度优化创新为抓手,政府作用与市场力量协同推进”是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逻辑,其与农民中心逻辑、市场逻辑等具体逻辑,以及农民发展与市民发展协同、农民积极性创造性与农民收益协同、制度优化创新与战略规划协同、政府作用与市场力量协同等协同逻辑,共同构成一个系统化的逻辑体系。城乡融合发展具有全面性和长期性,必须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应深刻认识城乡关系的主要矛盾,全力推进以农民发展为核心的城乡融合发展;科学利用制度优化创新规律,全面推进战略规划引领的城乡融合发展;正确把握政府与市场的辩证关系,促使政府作用与市场力量协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发展 农民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城乡关系 政府与市场
下载PDF
共同富裕背景下被撤并乡镇驻地集镇打造城乡融合节点思路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9
作者 柯敏 黄勇 +1 位作者 潘毅刚 罗成书 《小城镇建设》 2024年第1期83-91,共9页
被撤并乡镇原政府驻地集镇作为“由镇变村”逆向城镇化发展的特殊类型,分布量大面广,是城乡融合、差异互动的重要节点。通过对浙江省不同地区50个被撤并乡镇原政府驻地集镇发展情况的实地调查研究,发现其面临美丽城镇和美丽乡村“两不... 被撤并乡镇原政府驻地集镇作为“由镇变村”逆向城镇化发展的特殊类型,分布量大面广,是城乡融合、差异互动的重要节点。通过对浙江省不同地区50个被撤并乡镇原政府驻地集镇发展情况的实地调查研究,发现其面临美丽城镇和美丽乡村“两不靠”的尴尬困境,未能发挥在特色产业、居住功能、文化价值、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应有价值,发展严重滞后。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战略背景下,发挥好老集镇城乡融合节点作用,加快推动转型发展,对于消除新型城镇化发展盲区、优化城乡发展格局,实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城乡融合 被撤并乡镇 驻地集镇 共同富裕 浙江省
下载PDF
走向一体化的城乡土地市场:制度变迁与动态效率
10
作者 余永华 戈丹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8-116,共9页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必须优化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是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要求,是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本文研究我国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改革的效率问题,并从制度变迁...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必须优化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是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要求,是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本文研究我国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改革的效率问题,并从制度变迁视角考察其内在逻辑及特征,通过构建土地经济的世代交叠基准模型,提出动态有效率的充分条件,并根据我国城乡土地市场的实际情况,对上述基准模型的假设条件进行调整,分别论证市场分割及一体化制度下各经济部门的动态效率,然后运用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对我国城乡土地市场从市场分割到一体化改革的路径、渐进性及经济绩效予以阐释。本文认为市场分割的城乡土地经济均是动态无效率的,市场一体化的土地经济则是动态有效率的,促进制度变迁的根本原因是相对价格的变化。因此,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有助于提升经济效率,该制度变迁具有渐进性及路径依赖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土地市场 一体化改革 动态效率 制度变迁
下载PDF
农村电商对城乡统一大市场的影响机制与实证检验
11
作者 宋冬林 丁文龙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76,共13页
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双边随机前沿模型定量考察了农村电商对城乡市场一体化的驱动作用,结果显示:农村电商对城乡市场的整合效应占比为69.2%,分割效应占比为30.8%,净效应占比为38.4%;时空差异性分析显示,农村电商对城乡市场一体化... 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双边随机前沿模型定量考察了农村电商对城乡市场一体化的驱动作用,结果显示:农村电商对城乡市场的整合效应占比为69.2%,分割效应占比为30.8%,净效应占比为38.4%;时空差异性分析显示,农村电商对城乡市场一体化的净效应整体呈现缩小态势,对南部沿海、西南、西北等地区影响更为明显;非线性分析表明,在农村电商和城乡市场一体化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农村电商对城乡市场一体化的影响较为强烈。进一步分析发现,农村电商能够通过提升运输效率、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城乡市场整合,也会通过强化人才分布和资本流动不平衡加剧城乡市场分割。因此,应坚持完善电商的制度设计和发展规划,努力建设系统、完整的现代农村电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电商 城乡市场一体化 统一大市场 双边随机前沿模型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多中心空间结构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刘维奇 吴明月 张金龙 《管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41,共18页
基于2008—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的二次项修正模型,以两种“借用规模”视角考察多中心空间结构对城乡融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第一,多中心空间结构对城乡融合的影响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形特征。当前除了山东、广东和内蒙古... 基于2008—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的二次项修正模型,以两种“借用规模”视角考察多中心空间结构对城乡融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第一,多中心空间结构对城乡融合的影响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形特征。当前除了山东、广东和内蒙古三个地区已出现超出最优多中心水平的现象外,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城乡融合尚处于随着多中心水平发展而逐步提升的阶段。第二,对于东部地区来说,交通基础设施和市场一体化是多中心空间结构影响城乡融合的有效途径,而中、西部地区由于多中心空间结构发展并未达到最优规模,交通基础设施和市场一体化的作用并未凸显。第三,城市之间的地理距离在多中心空间结构的城乡融合效应中发挥着显著的正U形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中心空间结构 城乡融合 市场一体化 交通基础设施 地理距离
下载PDF
财政分权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何平均 贺美玲 《农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89,共12页
合理的财政制度安排和财政引导对激发地方活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进程进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2011—2021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建立计量模型,研究财政分权对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及其通过... 合理的财政制度安排和财政引导对激发地方活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进程进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2011—2021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建立计量模型,研究财政分权对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及其通过基础设施水平和市场化水平对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但增速缓慢且区域间差异较大;财政分权对城乡融合发展总体来看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并且具有通过抑制基础设施水平提升、引致市场化程度降低从而对城乡融合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中介效应,这一结果通过稳健性检验;通过异质性检验发现,财政分权对城乡融合发展的负向效应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对西部区域城乡融合发展表现为显著正向促进作用。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完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重视城乡基础设施空间布局、破解阻碍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障碍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城乡融合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市场化水平
下载PDF
外来劳动力技能多样性对城乡融合的影响——基于长江经济带县域的实证研究
14
作者 李琳 田彩红 廖斌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9,共11页
利用熵值法测度长江经济带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并利用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构建外来劳动力技能多样性指标,实证检验外来劳动力技能多样性对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效应和机制。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呈波... 利用熵值法测度长江经济带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并利用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构建外来劳动力技能多样性指标,实证检验外来劳动力技能多样性对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效应和机制。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且呈现下游县域>上游县域>中游县域的空间分异格局;外来劳动力技能多样性能显著促进县域城乡融合,但影响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和流入方向异质性,在下游县域、城市群县域中,外来劳动力技能多样性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效应更为明显,农村外来劳动力技能多样性的效应更强;机制检验表明,外来劳动力技能多样性能加速形成厚劳动力市场,推进农业技术创新,进而促进县域城乡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劳动力技能多样性 城乡融合 农业技术创新 厚劳动力市场
下载PDF
城乡要素市场分割、数字普惠金融与资源配置效率
15
作者 李智 何浩淼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94,共11页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具有跨地域属性的金融工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城乡二元结构对资源有效配置的阻碍。本文采用2009—2018年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FGLS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城乡要素市场分割主要通过阻碍农村劳动要素向城镇转移...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具有跨地域属性的金融工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城乡二元结构对资源有效配置的阻碍。本文采用2009—2018年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FGLS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城乡要素市场分割主要通过阻碍农村劳动要素向城镇转移以及城镇资本要素向农村转移等路径抑制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数字普惠金融既具有直接的资源配置效应,又能反向调节城乡要素市场分割对资源配置效率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调节效应在使用广度、数字支持服务程度以及金融产品协同等子维度均得以明显发挥;同时,该调节效应在基础设施不完善、地区要素禀赋偏资本密集型以及失业率较高时仍然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要素市场分割 数字普惠金融 跨地域属性 资源配置效率
下载PDF
社会转型视野中的湖南木帆船运输业探析(1949—1952)
16
作者 尹红群 《商学研究》 2024年第2期5-13,共9页
1949—1952年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社会急剧变革,各行业在新民主主义经济秩序下重建和发展。木帆船运输市场得以重建,成为当时重要的运输力量。以湖南为例,新中国成立后,木帆船运输业逐渐恢复,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的运输市场秩序;降低运价,... 1949—1952年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社会急剧变革,各行业在新民主主义经济秩序下重建和发展。木帆船运输市场得以重建,成为当时重要的运输力量。以湖南为例,新中国成立后,木帆船运输业逐渐恢复,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的运输市场秩序;降低运价,加强管理,在城乡物资交流中发挥着民船联运的优势,大运输体系建立起来;土产、矿产和粮食得以外运,工业品和食盐输往农村,农村初级市场末端得以拓展,新商业路线得到开辟,在国家工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物资交流 湖南 木帆船 市场 新民主主义经济
下载PDF
农业新质生产力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17
作者 程莉 李俊豪 《贵州商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13,共13页
通过采用2013-2022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的面板数据,基于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农业新质生产力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验证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市场化水平在影响过程中的中介机制和调节机制。研究... 通过采用2013-2022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的面板数据,基于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农业新质生产力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验证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市场化水平在影响过程中的中介机制和调节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能够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通过区域异质性检验,发现农业新质生产力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效果在西部地区最为明显。通过中介机制检验,发现农业新质生产力能够通过农业劳动生产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中介效应显著;由调节机制分析发现,农业市场化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持续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建设,强化政策引导和扶持等着力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注重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农业新质生产力所带来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效应;加强农业市场化发展,推动农业市场化水平的提升,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新质生产力 城乡收入差距 农业劳动生产率 农业市场化
下载PDF
数字政府建设与城乡共同富裕: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7
18
作者 辛璐璐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28,共6页
数字政府的全面布局与纵深发展为城乡共同富裕注入新动能。文章基于2012—2021年中国26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多维度考察数字政府建设对城乡共同富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政府建设可有效驱动城乡共同富裕,且对... 数字政府的全面布局与纵深发展为城乡共同富裕注入新动能。文章基于2012—2021年中国26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多维度考察数字政府建设对城乡共同富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政府建设可有效驱动城乡共同富裕,且对共享子维度的驱动作用明显高于共建和共富,这一结果在经历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证实,新型城镇化、要素市场化、产业数字化在数字政府建设驱动城乡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异质性检验结果证实,相比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及高级城市而言,数字政府建设对东部地区、一般城市城乡共同富裕的推动效应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政府 城乡共同富裕 要素市场化 产业数字化
下载PDF
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对县域市场活力的影响研究:基于企业进入视角
19
作者 李超 周玉龙 张珂涵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3-73,共11页
研究目的:基于企业进入视角,关注推进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建设的作用效果,系统考察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对县域市场活力的影响。研究方法:将工商企业注册和土地出让微观数据集与县域经济数据结合,基于因果推断的反事实框架,使用多期双... 研究目的:基于企业进入视角,关注推进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建设的作用效果,系统考察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对县域市场活力的影响。研究方法:将工商企业注册和土地出让微观数据集与县域经济数据结合,基于因果推断的反事实框架,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进行政策效果检验并进行机制分析。研究结果:(1)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显著提升了县域市场活力,该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2)改革通过作用于供地规模与供地价格,对政府规制产生了弱化效应,推动了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对工业与商住用地价格偏移具有矫正效应;(3)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土地的产出效率,形成效能提升,增强市场活力。研究结论:深化土地要素的市场化配置,进一步扩大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范围,完善集体土地入市流程和市场化交易机制,增强土地要素市场提振县域市场活力的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建设用地入市 企业进入 县域市场活力 土地市场化改革 城乡融合
下载PDF
生产要素下乡的障碍性因素及破解之策——基于S县J农业项目的调查研究
20
作者 李建兴 陈锦富 +1 位作者 陈藻 孙晓艳 《资源与产业》 2024年第3期171-179,共9页
城乡要素的双向有序流动是在我国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之下,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而城乡融合则是建立在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的基础之上的,但是当前我国的城乡要素却只呈现出由乡村向城市的单向流动,从城市向乡村的流动还存在... 城乡要素的双向有序流动是在我国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之下,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而城乡融合则是建立在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的基础之上的,但是当前我国的城乡要素却只呈现出由乡村向城市的单向流动,从城市向乡村的流动还存在着障碍。为了深入研究生产要素下乡的障碍性因素,本文采取案例分析法,通过对S县J农业项目落地过程的考察和分析,研究发现阻碍生产要素下乡的主要障碍性因素为:由于在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政策、运行机制之中均存在着与现代农业及乡村旅游业发展不相适应的成分,因而由此引发的农用地供地障碍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供地障碍。为了破解生产要素下乡的障碍性因素,本文提出如下建议:1)我国应以土地确权为基础,积极开展对农用地经营权的股份化改革,从而可以将农用地经营权“化零为整”集中管理,最终以达到解决农用地规模化流转困难的目的。2)我国应通过重新研究制定乡镇的行政区划标准,来进行相应的调整改革,从而以打破土地流转的行政壁垒。3)我国应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空间置换机制进行深入改革,并完善相应的土地入市机制,从而可以将农村分散、闲置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整合利用,并可以为生产要素下乡提供足够的空间载体。4)我国应优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促使其可以充分发挥出集聚产业要素、保障社会服务、促进文化发展等诸多功能,进而以形成主城区与区域中心镇相结合的空间格局,并可以为生产要素下乡提供畅通的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要素流动 生产要素下乡 集体建设用地入市 集体土地流转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