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atiotemporal Differentiation of Urban Spatial Form and Carbon Emissions in Poyang Lake City Group
1
作者 LUO Xiaolin LI Zhi CHU Xi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24年第2期87-92,共6页
In response to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s of low-carbon land spatial planning in Jiangxi Province and the lack of existing research,this paper explored the mechanism of spatial form elements of Poyang Lake urban agglom... In response to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s of low-carbon land spatial planning in Jiangxi Province and the lack of existing research,this paper explored the mechanism of spatial form elements of Poyang Lake urban agglomeration on urban carbon emissions.Based on generalized linear regression and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 models,this paper analyzed the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 emissions,the spatiotemporal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form index and carbon emissions,and the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f the intensity of dominant factors from 63 county-level administrative units in the Poyang Lake city group from 2005 to 2020.The results showed that:①The carbon emissions of urban agglomerations around Poyang Lake are generally increasing,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arbon emissions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value concentration in the middle and low-value agglomeration in pieces;②The main driving factor for the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carbon emissions was the expansion of built-up area;③Improving urban compactness and optimizing urban form could effectively reduce urban carbon emissions.The results showcas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urban spatial landscape pattern and the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carbon emissions,which could make the low-carbon land spatial planning in the Poyang Lake city group more reasonable and practic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emissions urban spatial form the poyang lake city group Landscape pattern index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
下载PDF
Tourism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Poyang Lake Eco-economic Are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ial Cluster
2
作者 严宽荣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0年第3期67-70,共4页
As a regional tourism development strategy, tourism industrial cluster can promot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tourism industry in advantageous regions and the great-leap-forward development of regions with less-devel... As a regional tourism development strategy, tourism industrial cluster can promot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tourism industry in advantageous regions and the great-leap-forward development of regions with less-developed tourism industry. The conditions of forming tourism industrial cluster in Poyang Lake Eco-economic Area was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tourism indus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ial cluster was put forwa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ustrial cluster poyang lake Eco-economic Area Tourism industry
下载PDF
环鄱阳湖城市群“三生”用地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其地形梯度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丁孝媛 叶长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5-326,共12页
[目的]准确评估“三生”用地转型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可为国土空间优化和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环鄱阳湖城市群2000年、2010年、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使用土地转移矩阵、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地形分布指数等方法,分... [目的]准确评估“三生”用地转型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可为国土空间优化和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环鄱阳湖城市群2000年、2010年、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使用土地转移矩阵、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地形分布指数等方法,分析了“三生”用地转型过程、生态环境效应及其梯度分异特征。[结果](1) 2000—2020年环鄱阳湖城市群生活用地大幅增长(1 063.45 km^(2)),生态用地持续减少(997.41 km^(2)),生产用地总体上保持稳定,主要的用地转型模式为城镇生活用地和工矿生产用地对农业生产用地和林地生态用地的侵占。(2)时序变化上,2000—2010年,随着工矿生产用地和城乡生活用地的扩张,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由1.428下降至1.424;2010—2020年,伴随着生态用地的恢复以及城镇生活用地和工矿生产用地内部格局的不断优化,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由1.424升至1.447。(3)空间分布上,整体上呈现“东西高、中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形成了以南昌大都市圈为中心的中部生态环境质量低值区和以宜春市、景德镇市、上饶市为中心的东西部生态环境质量高值区。(4)随着地形梯度的上升,低质量区的分布指数下降,高等级质量区逐渐呈优势分布;2000—2020年,低质量区趋向于向高地形梯度转移,较高质量区和高质量区的下移趋势明显。[结论]20年间研究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向好,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土地利用转型导致了用地属性及其空间格局的双重变化,建议在布局各类用地时,既要注重对生产、生活用地的“总量控制”,又要保证生态用地的完整性和连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转型 生态环境质量 梯度分异 环鄱阳湖城市群
下载PDF
环鄱阳湖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及权衡协同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马舒意 黄小兰 黄晶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1-400,共10页
[目的]量化和分析环鄱阳湖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时空变化,探讨其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权衡协同关系,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提供决策参考。[方法]以环鄱阳湖城市群2000年、2010年和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为依据,采用ESV当量因子法... [目的]量化和分析环鄱阳湖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时空变化,探讨其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权衡协同关系,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提供决策参考。[方法]以环鄱阳湖城市群2000年、2010年和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为依据,采用ESV当量因子法、生态贡献率以及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度模型等方法,探讨环鄱阳湖城市群ESV时空变化以及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权衡协同关系。[结果](1) 2000年、2010年和2020年环鄱阳湖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为4 163.50亿元、4 219.53亿元、4 202.93亿元,整体呈先增后减的变化特征。研究期间各地类中林地的ESV最大,在单项服务功能中水文调节的ESV最大。(2) ESV空间分布格局较为稳定,中高值格网分布于大型湖泊水库以及水系主干道,低值格网分布于城镇建成区和耕地开发程度高的乡村聚集区。ESV增加的区域主要为鄱阳湖外围,ESV减少的区域为南昌市区、九江市东北部、鹰潭市等区县的城镇建成区。(3)水域对ESV变化的贡献率最大,是影响环鄱阳湖城市群ESV增减变化的主要因素。(4)研究时段内协同关系为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主导关系,权衡关系集中存在于水资源供给、净化环境、水文调节与其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之间。[结论]修复和保护水域和林草地、严格管控建设用地扩张是维护环鄱阳湖城市群ESV良性增长和生态安全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时空演变 贡献率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度 环鄱阳湖城市群
下载PDF
环鄱阳湖城市群土地利用功能转型及其驱动机制
5
作者 丁孝媛 叶长盛 +2 位作者 胡海平 肖蔚 刘金花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98-308,共11页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推进土地利用高质量转型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协同发展的重要路径。该研究基于土地利用主导功能,运用综合指数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eographically and tempor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TWR)等方法...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推进土地利用高质量转型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协同发展的重要路径。该研究基于土地利用主导功能,运用综合指数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eographically and tempor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TWR)等方法,分析了环鄱阳湖城市群土地利用功能转型的时空演变特征、耦合协调水平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2000—2020年,环鄱阳湖城市群土地利用功能指数从0.20上升到0.55,持续优化提升,但总体上处于中低水平,土地利用功能水平表现为阶段性的变化特征;土地利用功能指数逐渐呈现出中西高、东部低的空间格局。2)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及生产-生活功能的协调度指数持续上升,其余耦合度及协调度指数均呈波动发展的趋势,耦合协调度指数呈现中部和西南部高、东北和西北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以低质量转型为主,平均占比约为50%,功能转型质量有所提升,中西部区县的土地利用功能转型质量要明显优于北部和东部区县。3)不同影响因子的驱动作用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人口密度和城镇化水平的正向驱动作用持续增强,二三产业占比的负向驱动作用增强,人均GDP、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均粮食产量的影响力趋于减弱。应根据各区县土地利用功能的转型阶段,实行差别化的发展政策,补齐区县发展短板,提升功能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度。研究结果可为提高区域用地效率,促进土地利用多功能协同发展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功能转型 时空格局 耦合协调关系 驱动机制 环鄱阳湖城市群
下载PDF
环鄱阳湖城市群景观格局变化与人为干扰的关系研究
6
作者 彭锦臣 叶长盛 甘凤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1-611,共11页
探讨景观格局演变与人为干扰的关系,可为区域景观格局优化及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以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例,分析其2000—2020年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特征,并运用景观格局指数、人为干扰度模型、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方法探究人为... 探讨景观格局演变与人为干扰的关系,可为区域景观格局优化及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以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例,分析其2000—2020年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特征,并运用景观格局指数、人为干扰度模型、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方法探究人为干扰度时空变化规律及其与景观格局变化过程的空间耦合关系。结果显示:2000—2020年,环鄱阳湖城市群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林地为主,建设用地扩张迅速,面积增加18.85万hm^(2);斑块密度、香农多样性指数和分形维数呈上升趋势,平均斑块面积、蔓延度指数和聚合度指数呈下降趋势,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加。2000—2020年,环鄱阳湖城市群平均人为干扰度由0.4623增至0.4689,人为干扰较强的区域位于鄱阳湖平原,尤其以南昌市区、南昌县、鹰潭市区人为干扰较突出,且干扰度高值区范围不断扩大;干扰强度由中部向边缘逐渐减弱,低值区分布于鄱阳湖湖域,建设用地和耕地为干扰贡献主要类型;人为干扰度与斑块密度、蔓延度指数、香农多样性指数呈空间正相关,与平均斑块面积、聚合度指数呈空间负相关,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鄱阳湖城市群 景观格局 人为干扰 多尺度综合分析 空间耦合
下载PDF
环鄱阳湖城市群土地利用碳排放传导效应及预测
7
作者 胡宜之 余敦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2-353,共12页
[目的]量化地类转化视角下土地利用碳传导效应,预测环鄱阳湖城市群未来土地利用碳排放趋势,并为区域低碳土地利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基于2000—2020年环鄱阳湖城市群土地利用碳排放变化结果,构建碳传导效应测度模型揭示土地利用... [目的]量化地类转化视角下土地利用碳传导效应,预测环鄱阳湖城市群未来土地利用碳排放趋势,并为区域低碳土地利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基于2000—2020年环鄱阳湖城市群土地利用碳排放变化结果,构建碳传导效应测度模型揭示土地利用转移内部碳排放变化情况,并借助FLUS-Markov模型和GM-Markov模型对未来土地利用碳排放进行了预测。[结果]2000—2020年环鄱阳湖城市群共有1.01×10^(4)km^(2)土地发生转化,耕地与林地间的相互转化以及耕地转为建设用地最为活跃。2000—2020年环鄱阳湖城市群土地利用净碳排放由8.79×10^(6)t增至3.63×10^(7)t,碳源/碳汇比值逐年上升,其中,建设用地为主要碳源,林地为主要碳汇。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碳传导效应均表现为碳排放,且呈先增后减态势,研究期间共产生4.05×10^(7)t碳排放,主要由耕地、林地和水域向建设用地转化引致。2025年、2030年、2035年环鄱阳湖城市群土地利用碳排放预测结果为4.13×10^(7)t,4.69×10^(7)t和5.39×10^(7)t。[结论]未来环鄱阳湖城市群土地利用碳排放仍会持续增加,减排重心应集中在减少建设用地碳源和增加林地碳汇两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碳排放 碳传导效应 FLUS-Markov模型 GM-Markov模型 环鄱阳湖城市群
下载PDF
环鄱阳湖城市群生态安全时空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
8
作者 江戈平 孟丽红 +2 位作者 刘友存 何楷南 王宁波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30,共9页
探讨城市群生态安全时空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可为当地可持续发展提供新视角,同时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以环鄱阳湖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PSR模型构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灰色关联度法对研究区2010、2013、... 探讨城市群生态安全时空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可为当地可持续发展提供新视角,同时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以环鄱阳湖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PSR模型构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灰色关联度法对研究区2010、2013、2016、2019年生态安全格局时空分布格局及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环鄱阳湖城市群生态安全格局总体相对稳定,2013年生态安全指数最高,2016年生态安全指数最低;(2)空间上,以九江、宜春为主的增长极在该城市群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变化较为显著,其他城市相对稳定;(3)城镇污水处理率、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生活无害化处理率是环鄱阳湖城市群生态安全的主要驱动力。基于以上研究,提出了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因地制宜规划生态建设,调整种植和产业结构、提高公众生态保护意识等相关对策与建议,确保形成健康稳固的生态安全总体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鄱阳湖城市群 生态安全 驱动力 指标体系
下载PDF
环鄱阳湖城市群县域数字乡村空间分异及障碍因子识别
9
作者 李峥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5期236-239,244,共5页
数字乡村建设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途径之一。基于2020年县域数字乡村指数从数字乡村建设的基础设施、乡村经济、乡村治理和乡村生活数字化4个维度刻画了环鄱阳湖城市群县域数字乡村发展的空间分异格局,并利用障碍度模型剖析了环鄱阳湖... 数字乡村建设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途径之一。基于2020年县域数字乡村指数从数字乡村建设的基础设施、乡村经济、乡村治理和乡村生活数字化4个维度刻画了环鄱阳湖城市群县域数字乡村发展的空间分异格局,并利用障碍度模型剖析了环鄱阳湖城市群县域数字乡村发展的主导障碍维度和障碍指标,提出了促进区域数字乡村发展的差异化路径。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全面强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数字金融投入、释放区域数字消费潜力是推动环鄱阳湖城市群县域数字乡村发展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 空间分异 关联特征 障碍因子 环鄱阳湖城市群
下载PDF
环鄱阳湖城市群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及其空间格局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海铃 叶长盛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4-234,共11页
[目的]分析环鄱阳湖城市群生态保护重要区域的空间变化特征和空间聚集特征,为区域划定“三区三线”、合理规划国土空间提供基础依据,为促进大湖流域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协同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环鄱阳湖城市群为... [目的]分析环鄱阳湖城市群生态保护重要区域的空间变化特征和空间聚集特征,为区域划定“三区三线”、合理规划国土空间提供基础依据,为促进大湖流域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协同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例,2000,201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借助InVEST模型、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和GIS空间分析方法,选取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和水质净化等生态服务类型以及水土流失敏感性和水环境敏感性识别研究区生态保护重要区域,分析其空间变化特征。[结果]①2000,2010,2020年,研究区生态保护重要区域面积分别为6.34×10^(4),6.35×10^(4),6.28×10^(4)km^(2),地类以林地和水域为主,呈现“两边高,中间低”分布特征;②在2 km×2 km格网尺度下,环鄱阳湖城市群生态保护重要性在空间上显著聚集,高高聚集区主要分布在东西部山区等人为活动较少、生态保护良好的区域;低低聚集区主要分布在环鄱阳湖平原区,该区人类活动密集,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态系统本身的某些功能与结构受损;③2000—2020年,生态保护重要性变化稳定区位于怀玉山区和鄱阳湖平原,增强区位于浮梁县、婺源县和鄱阳湖区,减弱区位于宜春市、萍乡市和鹰潭市。[结论]对于极重要和高度重要区域,稳定森林覆盖率和提升森林质量是首要任务,其次,应采取措施有效促进湿地恢复和自然保护区建设,以达到遏制生境退化的目的。对于中等重要、一般重要和不太重要区域,应处理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人类活动较为密集的区域,应提高城市绿地覆盖率,在城市周边建立生态缓冲区,以此缓解生态空间生存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VEST模型 生态保护重要性 空间自相关 环鄱阳湖城市群
下载PDF
环鄱阳湖城市群耕地面源污染时空演变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肖蔚 叶长盛 +1 位作者 甘凤 蔡鑫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48-1653,1659,共7页
为提供合理的区域环境和耕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研究2005-2020年环鄱阳湖城市群耕地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面源污染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时间上看,环鄱阳湖城市群COD、TN排放总量分别由2005年的50.56万、13.51... 为提供合理的区域环境和耕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研究2005-2020年环鄱阳湖城市群耕地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面源污染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时间上看,环鄱阳湖城市群COD、TN排放总量分别由2005年的50.56万、13.51万t下降至2020年的46.14万、13.26万t,而TP排放总量由2.65万t增加至2.74万t;COD排放强度由2005年的258.22 kg/hm^(2)下降至2020年的248.97 kg/hm^(2),而TN、TP排放强度分别由69.00、13.53 kg/hm^(2)增加至71.55、14.79 kg/hm^(2)。3类指标的主要污染源均是畜禽养殖。(2)空间上看,耕地面源污染程度高的地方主要集中在西南部地区、南昌市区及崇仁县,污染程度较低的地方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东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面源污染 时空演变 环鄱阳湖城市群
下载PDF
生态安全约束下环鄱阳湖区城市经济韧性的空间关联网络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硕硕 刘耀彬 骆康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5-102,共8页
经济韧性是社会经济稳定的重要前提,而生态环境往往制约经济韧性的各个维度。构建环鄱阳湖区生态安全约束下城市经济韧性测度指标和方法,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对其空间关联网络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城市经济韧性表现出... 经济韧性是社会经济稳定的重要前提,而生态环境往往制约经济韧性的各个维度。构建环鄱阳湖区生态安全约束下城市经济韧性测度指标和方法,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对其空间关联网络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城市经济韧性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空间分布大体上呈现由环湖核心区向环湖外围区递减的环湖分布特征,表明生态安全约束下的湖域地区社会经济稳定性在增强,而空间分布差异显著。(2)研究区城市经济韧性空间关联网络整体特征呈现一主多次的分布格局,成员联系愈加紧密,网络密度呈上升趋势,但中心城市核心地位逐渐减弱,次核心地位逐渐上升,表明生态安全约束下环湖地区城市经济韧性的“核心边缘模式”在逐渐减弱。(3)生态安全约束下环湖地区城市经济韧性空间关联网络具有地域分异特征,并呈现出“抱团取暖”的动态联系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约束 城市经济韧性 空间关联网络 环鄱阳湖区 社会网络分析
下载PDF
夜光遥感技术支持下的环鄱阳湖城市群发展轨迹分析
13
作者 胡干新 谢民民 夏益强 《长江信息通信》 2023年第7期23-25,共3页
利用NPP/VIIRS夜光遥感影像,结合统计数据提取城市建成区范围的基础上,通过城市重心点和城市标准差椭圆的变化轨迹及方向,分析了环鄱阳湖城市群发展轨迹与空间分布方向变化。结果表明:通过比对重心迁移轨迹和标准差椭圆的分布方向可知,... 利用NPP/VIIRS夜光遥感影像,结合统计数据提取城市建成区范围的基础上,通过城市重心点和城市标准差椭圆的变化轨迹及方向,分析了环鄱阳湖城市群发展轨迹与空间分布方向变化。结果表明:通过比对重心迁移轨迹和标准差椭圆的分布方向可知,城市分布方向与重心迁移的方向具有较高的方向一致性;城市群内大部分城市的分布方向为西南-东北方向,且城市分布方向与行政区划的分布情况以及地理位置具有一定的关联;南昌市作为环鄱阳湖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城市群的最大增长极,也是带动环鄱阳湖城市群周边均衡发展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光遥感 城市扩张 环鄱阳湖城市群 发展轨迹
下载PDF
鄱阳湖流域洪水变化特征及气候影响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刘剑宇 张强 +2 位作者 顾西辉 肖名忠 孔冬冬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34-1242,共9页
为探讨鄱阳湖流域洪水过程的变化特征和规律,系统分析流域洪水量级、频率、发生时间的变化特征,利用核密度估计分析洪水发生率的非平稳性,运用月频率法评价洪水集聚性特征,并探讨低频气候因子对洪水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①鄱阳湖流域... 为探讨鄱阳湖流域洪水过程的变化特征和规律,系统分析流域洪水量级、频率、发生时间的变化特征,利用核密度估计分析洪水发生率的非平稳性,运用月频率法评价洪水集聚性特征,并探讨低频气候因子对洪水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①鄱阳湖流域各水文站点年、秋季和冬季最大洪水及POT超阈值洪水以增加趋势为主。②洪水发生率年内集聚性显著,主要集中在4~7月;年际洪水发生次数呈现非平稳泊松分布,洪水发生率出现明显的年际集聚性特征。③ENSO、IOD对下年洪水量级及洪水发生次数有明显影响,洪水发生次数与年最大洪水量级异常现象通常是ENSO和IOD协同作用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特征 洪水发生率 集聚性 气候指标 鄱阳湖流域
下载PDF
基于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的鄱阳湖流域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及污染源分析 被引量:24
15
作者 李艳红 葛刚 +2 位作者 胡春华 刘雪莹 周晓岚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60-365,共6页
从2011~2015年对鄱阳湖丰、枯水期湖区、出湖口及流入鄱阳湖的5大支流进行采样,测定各项水质指标,运用聚类分析法分析水质时空变化特征,采用因子分析法定性识别了流域水质污染的主要污染源。结果表明,鄱阳湖整体水质呈下降趋势,... 从2011~2015年对鄱阳湖丰、枯水期湖区、出湖口及流入鄱阳湖的5大支流进行采样,测定各项水质指标,运用聚类分析法分析水质时空变化特征,采用因子分析法定性识别了流域水质污染的主要污染源。结果表明,鄱阳湖整体水质呈下降趋势,总氮、总磷含量逐渐上升,鄱阳湖枯水期各项水质指标高于丰水期,枯水期污染更加严重;出湖口、赣江南支以及饶河入湖口污染相对严重,修水入湖口水质较好;因子分析结果表明,造成鄱阳湖流域水质污染的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市政污水、化学工业废水、天然污染源、采砂作业和湖上养殖,丰水期农业生产引起的农业非点源排放以及暴雨径流引起的非点源排放也占有一定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流域 水质 聚类分析 因子分析 时空变化 污染源识别
下载PDF
基于“湖泊效应”的城市经济影响区空间分异模型及应用——以环鄱阳湖区为例 被引量:21
16
作者 刘耀彬 王鑫磊 刘玲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80-685,共6页
基于"湖泊效应"假设与城市空间结构理论,提出了湖泊影响周围城市经济的理论模型,并以环鄱阳湖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显示,在鄱阳湖影响下,环鄱阳湖区城市分布密度和交通网络密度都随距湖距离变化而呈现出先逐渐增大继而逐... 基于"湖泊效应"假设与城市空间结构理论,提出了湖泊影响周围城市经济的理论模型,并以环鄱阳湖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显示,在鄱阳湖影响下,环鄱阳湖区城市分布密度和交通网络密度都随距湖距离变化而呈现出先逐渐增大继而逐渐减小的趋势,但随距离进一步增加,城市分布密度和交通网络密度又呈增大趋势,由此根据极值原理和专题属性将环鄱阳湖区划分为3个城市经济影响区。可见,该模型不仅可以从理论上解释湖泊如何影响周围城市经济区空间分异,而且可以提供一个定量分析模型加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效应 城市经济影响区 缓冲区分析:湖泊影响模型 环鄱阳湖区
下载PDF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体功能分区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刘滨 陈美球 +3 位作者 罗志军 蔡海生 黄宏胜 朱再昱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5-60,共6页
研究目的: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划进行主体功能分区为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引导空间开发秩序和均衡发展提供决策支持。研究方法:根据《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所确定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利用资源环境承... 研究目的: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划进行主体功能分区为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引导空间开发秩序和均衡发展提供决策支持。研究方法:根据《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所确定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利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三个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研究结果与结论: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9个基本单元区划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政府应根据区划结果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主体功能分区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聚类分析法
下载PDF
鄱阳湖地区耕地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 I.耕地数量及空间变化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序 陈美球 +2 位作者 陈文波 黄靓 肖志豪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09-312,共4页
依据鄱阳湖地区1949~2002年耕地面积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分析耕地面积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近53年里,鄱阳湖地区耕地面积经历了快速增长(1949~1957年)、大幅减少(1957~1978年)、缓慢减少(1978~1995年)、波动变化(1995~1999年)和迅... 依据鄱阳湖地区1949~2002年耕地面积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分析耕地面积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近53年里,鄱阳湖地区耕地面积经历了快速增长(1949~1957年)、大幅减少(1957~1978年)、缓慢减少(1978~1995年)、波动变化(1995~1999年)和迅速减少(1999~2002年)五个阶段.而在空间变化上,不同县市的变化率相差很大,通过聚类分析将20个县市分为四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地区 耕地变化 聚类分析
下载PDF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演变 被引量:7
19
作者 文玉钊 钟业喜 +1 位作者 蒋梅鑫 史焱文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5-50,共6页
合理有序的空间结构可以助推区域实现空间效益最大化。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采用"自下而上"的城市等级及腹地划分方法以及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城市等级、腹地、网络3个角度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演变特征进行研... 合理有序的空间结构可以助推区域实现空间效益最大化。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采用"自下而上"的城市等级及腹地划分方法以及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城市等级、腹地、网络3个角度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演变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等级结构特征明显;南昌、九江周边区域空间邻近效应显著;城镇网络的"核心-边缘"结构特征趋向明显;南昌市对东部区域辐射能力持续偏弱;城市等级划分出现中心城市等级与行政级别"错位耦合"的现象;城市腹地划分"边界效应"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等级 城市腹地 城镇网络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下载PDF
基于系统多层次灰色模型的洪灾风险综合评价方法——以鄱阳湖流域为例 被引量:9
20
作者 徐镇凯 黄海鹏 +1 位作者 魏博文 刘成林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0-23,共4页
洪水灾害风险评价是一个多因素协同影响效应的系统过程。在分析洪水风险系统的基础上,并从洪水风险评估的角度,综合考虑了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的相关因素,构建了洪水灾害风险综合评价体系,融合灰色聚类法与层次分析的数据处理优势... 洪水灾害风险评价是一个多因素协同影响效应的系统过程。在分析洪水风险系统的基础上,并从洪水风险评估的角度,综合考虑了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的相关因素,构建了洪水灾害风险综合评价体系,融合灰色聚类法与层次分析的数据处理优势,提出了适应洪水灾害风险预测的系统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方法。以鄱阳湖流域为例,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对鄱阳湖流域洪水风险系统进行了综合评价,为流域内洪水灾害风险综合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风险 综合评价 层次分析 灰色聚类法 定性 定量 鄱阳湖流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