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rsonal Urbanities: Domesticating the Public Domain
1
作者 Jacopo Leveratto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6年第7期424-431,共8页
City and personality have never been easily associated. Historically, since classical antiquity, urban space has always been the reflection of a collective identity representing the natural inclination of human beings... City and personality have never been easily associated. Historically, since classical antiquity, urban space has always been the reflection of a collective identity representing the natural inclination of human beings to live in group. However, according to Lewis Mumford, the city has been the context in which another ideal arose--the concept of personality. This ideal, according to the official history of urban design, seems to have had a very marginal role, if not as a formal or functional analogous structure. Nevertheless, looking at the physical consistence of built space--as well as its ideal formulation--it is not difficult to find some evidence of Mumford's theory. Therefore, the paper, through an architectural overview ranging from classical street-side benches to contemporary digital cities, aims at outlining the progressive change in the representation of urban identities from a collective to a more personal dimension. It describes how public space design, especially during the last 30 years, has redefined its strategies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possibilities of personal intervention for users, and it focuses on the gradual shift of this discipline towards other scales, instruments and objectives, in a sudden disciplinary convergence with interior architecture and industrial design. Thus, showing how a pervasive process of domestication is nowadays transforming not only the use, but also the symbolic meaning that the public domain has traditionally h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hitecture urban image construction identity creation public spaces human scale
下载PDF
Research on Small-Scal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Vitality Space Driven by Multi-Source Sentiment Data:With “Xidan The New” and “Beijing Fun” in Beijing as Examples
2
作者 Zhang Ruoshi Gong Yao +2 位作者 Luo Yinjing Qian Fang(Translated) Lai Yuan(Proofread) 《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 2024年第4期44-54,共11页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urban regeneration,“reducing quantity and improving quality” has been the core demand for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in Beijing’s central urban areas,which appli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urba...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urban regeneration,“reducing quantity and improving quality” has been the core demand for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in Beijing’s central urban areas,which appli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vitality spaces of the city as well.In the meantime,in the digital age,users’ sentiment needs for urban spaces continuously increase,making it necessary to consider the sentiment connection between people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 when creating vitality spaces.This study uses two typical examples of urban regeneration vitality spaces in Beijing,“Xidan The New” and “Beijing Fun,” and uses the sentiment connection theory that is based on multiple disciplines as a lever to introduce the thinking,technology,and methods of data science,focusing on the lack of attention to small-scale built environment features in vitality space research.The study integrates the from-top-to-bottom sentiment connection scale data,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data,and the from-bottom-to-top big data sentiment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scale vitality space that can stimulate positive sentiment experiences for users and to bring the discussion of spatial vitality back to the human scale and real three-dimensional spatial experience.In the end,this study summarizes the elements of small-scale spatial vitality and constructs evaluation indicators for sentiment connection to vitality spaces.The goal is to expand and refine the research scope of urban vitality spaces,update corresponding design and evaluation methods,and ensure that the spatial expression of “vitality” truly reflects liveliness and responds to human n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vitality space small-scale space characteristics multi-source sentiment data sentiment connection between human and built environment
原文传递
地方品质、人力资本积累与城市经济增长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婷 陈健生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42,共18页
人力资本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城市通过提升地方品质来增加人力资本积累,对于促进城市经济增长至关重要。本文基于新空间经济学理论,利用全国284个城市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从人力资本的需求... 人力资本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城市通过提升地方品质来增加人力资本积累,对于促进城市经济增长至关重要。本文基于新空间经济学理论,利用全国284个城市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从人力资本的需求视角出发,分析地方品质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地方品质对城市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促进作用,在使用系统GMM和工具变量缓解内生性及多种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地方品质能够吸引劳动力流入,特别是高技能劳动力的流入,提高本地区创新型人才的集聚水平,促进城市人力资本积累。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城市特征方面,地方品质对大城市或者中心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更显著;在空间特征方面,地方品质对西部地区城市和国家级城市群内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更显著。本文从地方品质的视角切入来解释城市经济增长问题,为探讨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提供了经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品质 人力资本积累 城市经济增长 新空间经济学
下载PDF
人居视角下历史城区公共设施空间保护与更新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邵甬 刘昊翼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6-434,共9页
历史城区具有遗产性和生活性的双重属性,随着“遗产旅游”的兴起和人居环境的老化,历史城区面临生活功能减退的问题,这对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构成挑战.文章基于“人居视角”,强调历史城区作为遗产社区回归生活性的重要性,强调应关注与... 历史城区具有遗产性和生活性的双重属性,随着“遗产旅游”的兴起和人居环境的老化,历史城区面临生活功能减退的问题,这对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构成挑战.文章基于“人居视角”,强调历史城区作为遗产社区回归生活性的重要性,强调应关注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设施空间,探索更可持续和韧性的历史城区保护与更新方法.以平遥古城教育设施空间作为实证进行研究,文章分析平遥古城不同历史时期公共设施空间的演变特征,探索了人群和教育空间关系的演变动力机制,并提出了针对平遥古城公共设施空间的更新策略,旨在实现历史城区的活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视角 历史城区 公共设施空间 保护与更新 平遥古城
下载PDF
响应规划体系变革的“理工融合型”规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5
作者 朱佩娟 周国华 马恩朴 《高教学刊》 2024年第24期53-58,共6页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构背景下对规划类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亟需探索。该研究基于我国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发展与研究现状,针对人才培养理念与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不协调、传统专业能力培养体系与智能时代技术发展需求...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构背景下对规划类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亟需探索。该研究基于我国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发展与研究现状,针对人才培养理念与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不协调、传统专业能力培养体系与智能时代技术发展需求不协调和传统课程体系与国土空间规划综合创新性需求不协调等现实挑战,结合湖南师范大学的具体实践,提出以“学生中心,理工融合”为核心建设理念,围绕“专业素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三大能力构建目标,通过课程模块融合化、能力培养层级化、产学研赛一体化,校社政企协同化途径,着力在课程体系、能力培养体系、教学路径和培养建构环境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构建“1344”响应规划体系变革的“理工融合型”规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理工融合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与实践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下载PDF
我国老年人居服务设施体系研究进展与思考
6
作者 黄勇 张晗 左茜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33,共8页
在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转型的双重背景下,针对老年人的服务设施体系建设成为老年人居环境“以人为本”核心价值的重要体现。为揭示我国城市老年人居服务设施资源总量足配与设施空间错配矛盾的底层逻辑和作用机制,首... 在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转型的双重背景下,针对老年人的服务设施体系建设成为老年人居环境“以人为本”核心价值的重要体现。为揭示我国城市老年人居服务设施资源总量足配与设施空间错配矛盾的底层逻辑和作用机制,首先从养老服务供给模式、老年人行为特征、老年人居空间3个方面梳理老年人居服务理论基础的转变,其次总结我国老年人居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的适老化、均等化、体系化3种实践响应与面临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适应我国国情的老年人居服务设施体系“人—空间—服务”理论框架,以期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为老年友好的人居环境和设施支持体系提供学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规划 养老服务设施 人居环境 人—空间—服务
下载PDF
中国西部旅游城镇化与人居环境的时空耦合协调性及驱动力 被引量:5
7
作者 马梦瑶 唐健雄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3-473,共11页
本文在构建旅游城镇化与人居环境耦合协调理论框架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模型、空间引力模型、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实证分析2005-2019年中国西部旅游城镇化与人居环境的时空耦合协调性及驱动力。结果表明:①旅游城镇化与人居环境综合指数... 本文在构建旅游城镇化与人居环境耦合协调理论框架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模型、空间引力模型、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实证分析2005-2019年中国西部旅游城镇化与人居环境的时空耦合协调性及驱动力。结果表明:①旅游城镇化与人居环境综合指数均值呈上升态势,旅游城镇化发展水平增速快于人居环境,但人居环境指数整体高于旅游城镇化。②旅游城镇化与人居环境耦合协调度的中级协调区域居多,2017年以后演变为高级协调,耦合协调类型逐渐由旅游产业滞后型向同步发展型转变。③旅游城镇化与人居环境耦合协调度空间趋势极不均衡,空间联系强度呈现出以宁夏–陕西–重庆–贵州为主轴的链状式空间关联格局。④耦合协调度差异是不同驱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国际旅游收入是主导性驱动,人均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根本性驱动,A级景区数量是原生性驱动,其中国际旅游收入与A级景区的交互影响作用解释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城镇化 人居环境 空间引力模型 地理探测器 中国西部
下载PDF
城市公园绿地主客观植物多样性对居民健康行为的影响
8
作者 刘滨谊 常青 +1 位作者 张琳 殷雨婷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14,共9页
高密度城市中公园绿地的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健康福祉的影响已引起广泛关注。然而,由于主、客观生物多样性与可能引发的健康促进作用之间存在复杂影响,相关研究迄今仍未形成一致性的结论。大部分既有研究重点关注心理健康所受到的主、客观... 高密度城市中公园绿地的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健康福祉的影响已引起广泛关注。然而,由于主、客观生物多样性与可能引发的健康促进作用之间存在复杂影响,相关研究迄今仍未形成一致性的结论。大部分既有研究重点关注心理健康所受到的主、客观生物多样性影响,而针对体力活动等生理健康的研究则相对较少。以客观实际测量及人们主观感知的植物群落丰富度作为生物多样性指标,通过相关性分析、中介效应分析等数据分析方法,探讨了上海市6所公园绿地内客观和主观生物多样性对使用者健康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乔木、灌木和草本等植物群落的客观多样性与主观植物多样性呈显著相关,且二者均对人们在公园绿地内的健康行为产生积极影响。此外,主观植物多样性在公园绿地使用者健康行为与客观植物多样性之间产生了中介效应,即客观植物多样性通过影响主观植物多样性,提升了人们到访公园绿地的频次和时长。研究成果不仅进一步验证了生物多样性与人类健康的关系,还为在设计实践中推动植物多样性和居民健康水平的共同提升提供了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公园绿地 生物多样性 人本感知 健康行为 中介效应
下载PDF
包容共创视角下创意城市家具设计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丁伟 彭慧洁 +1 位作者 李雅璠 周洪涛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0-158,共9页
目的基于包容共创理念,探索创意城市家具设计介入城市空间的设计策略,提升城市空间的包容性和多样性,解决居民在公共空间休息娱乐时“没地方坐”“坐不下来”“不愿意坐”或“坐不出情趣”等现实问题。方法阐释微创新、包容共创与城市... 目的基于包容共创理念,探索创意城市家具设计介入城市空间的设计策略,提升城市空间的包容性和多样性,解决居民在公共空间休息娱乐时“没地方坐”“坐不下来”“不愿意坐”或“坐不出情趣”等现实问题。方法阐释微创新、包容共创与城市家具的内涵及关系,结合社区更新原则和包容共创设计提出创意城市家具共创设计策略。通过上海市奉浦街道家具设计案例研究及相关设计实践案例来印证其效用,并探讨创意城市家具在社区更新过程中的作用与研究路径。结果城市家具创新设计优化城市空间,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可以从情感疗愈、协同共创、模块组合、商业赋能、地域适应和智慧交互等设计方向,对创意城市家具设计路径进行探索实践。结论城市家具设计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因需设计的包容共创发展模式,才能引导城市家具的人性化设计及城市空间治理,真正地从人民共建走向人民共享,提高城市家具的包容性、交互性、娱乐性和可持续性,达成具有关怀温度的参与型城市发展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共创 微创新 城市家具 赋能空间
下载PDF
不同植被类型城市绿地声景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0
作者 岑渝华 王鹏 +7 位作者 黄飞 钟俊宏 叶梓轩 林声伟 胡珂 翁雷霆 胡志文 肖荣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6540-6553,共14页
城市绿地是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区域和居民主要的休闲游憩场所,掌握其声景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声景营造具有重要意义。前期的声景研究多聚焦于森林、自然保护区等自然植被区域的声景特征及其差异分析。然而... 城市绿地是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区域和居民主要的休闲游憩场所,掌握其声景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声景营造具有重要意义。前期的声景研究多聚焦于森林、自然保护区等自然植被区域的声景特征及其差异分析。然而,城市绿地内部存在的人为干扰可能会导致其呈现出不同于自然植被的声景时空特征,对于城市强干扰环境下不同植被类型的声景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研究还比较薄弱。选取广州白云山景区次生林、人工林和疏林草地3种不同植被类型,开展了为期28d的声景监测,基于6种声景指数和声景功率揭示绿地声景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随机森林模型和冗余分析研究环境因素和人为干扰对于声景时空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声学复杂度指数(ACI)的变化规律显著反映了鸟类的黎明(6:00—8:00)合唱现象,声学信号强度从人工林、次生林到疏林草地依次降低,表明适当的人为干扰提高了鸟类发声强度,过度的人为干扰限制鸟类发声;归一化差异声景指数(NDSI)显示了次生林和人工林的白天声景以生物声为主,疏林草地是人工声占主导地位;不同绿地的主导发声频段及其影响因素具有明显差异,次生林以中频生物声(4—8kHz)为主,主要受海拔(ALT)、灌木丰富度(SR)和树高多样性(THD)的正向影响;人工林多为低频生物声(2—4kHz)和高频生物声(8—11kHz)声音,其声景功率与坡度(SLO)正相关,与到硬化小道距离(DHP)负相关;疏林草地人工声(1—2kHz)较多,到硬化干道距离(DHMR)、到硬化小道距离(DHP)和非硬化小道距离(DNHP)均对其具有正向影响。研究揭示了不同植被类型的声景时空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城市绿地健康声景设计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景 城市绿地 时空特征 植被类型 人为干扰
下载PDF
基于空间产品一体化的山地步道城市家具设计研究
11
作者 孙磊 夏如松 吕嘉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432-442,共11页
目的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探讨适应山地步道空间系统的城市家具设计策略与方法,提升城市家具的空间适应性与趣味体验性。方法从人群差异、功能诉求、文化辨识三个方面出发对城市家具设计的影响因素与关键点进行分析,基于空间产品一体化理... 目的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探讨适应山地步道空间系统的城市家具设计策略与方法,提升城市家具的空间适应性与趣味体验性。方法从人群差异、功能诉求、文化辨识三个方面出发对城市家具设计的影响因素与关键点进行分析,基于空间产品一体化理论,提出将城市家具作为山地步道“空间状态”的共生共建设计策略模型,并运用于具体的设计实践中进行阐述。结论城市家具与山地步道的共生共建设计思路能够有效促进城市家具的系统性与在地性建构,并在“产品”与“空间”的一体化思考下,实现以城市家具重构空间活力、以城市家具设计提质受众的感知与体验。在满足本土居民与外地游客认同感的同时,为相关类型的城市家具升级提供了设计策略与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产品一体化 山地步道 城市家具 全域旅游 设计应用
下载PDF
浅析北京中心城区地下空间更新利用策略
12
作者 张明子 胡斌 郝冉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9-24,共6页
土地是城市发展的宝贵资源,不能无限扩大,必须在原有土地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潜能,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体现城市更新的价值。加强地下空间建设与地上更新之间的联系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不但能改善中心城区的环境,还可以发挥土地最大的商... 土地是城市发展的宝贵资源,不能无限扩大,必须在原有土地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潜能,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体现城市更新的价值。加强地下空间建设与地上更新之间的联系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不但能改善中心城区的环境,还可以发挥土地最大的商业价值与效益。在进行中心城地下空间开发和改造时,可将地上地下的交通、商业、市政等多功能整合为统一的、相互联系的整体。本文对北京中心城区3种典型的地下空间逐条分析,提出不同类型地下空间更新利用的迫切需求、原则和方式,从前期策划的视角寻求规划策略。总结为:提前策划分步实施、城市功能的补充和转移、结合现状差异化开发以及关注人的感受以共同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城市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城区 地下空间 更新利用 公共服务设施 人性化
下载PDF
环鄱阳湖城市群景观格局变化与人为干扰的关系研究
13
作者 彭锦臣 叶长盛 甘凤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1-611,共11页
探讨景观格局演变与人为干扰的关系,可为区域景观格局优化及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以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例,分析其2000—2020年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特征,并运用景观格局指数、人为干扰度模型、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方法探究人为... 探讨景观格局演变与人为干扰的关系,可为区域景观格局优化及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以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例,分析其2000—2020年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特征,并运用景观格局指数、人为干扰度模型、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方法探究人为干扰度时空变化规律及其与景观格局变化过程的空间耦合关系。结果显示:2000—2020年,环鄱阳湖城市群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林地为主,建设用地扩张迅速,面积增加18.85万hm^(2);斑块密度、香农多样性指数和分形维数呈上升趋势,平均斑块面积、蔓延度指数和聚合度指数呈下降趋势,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加。2000—2020年,环鄱阳湖城市群平均人为干扰度由0.4623增至0.4689,人为干扰较强的区域位于鄱阳湖平原,尤其以南昌市区、南昌县、鹰潭市区人为干扰较突出,且干扰度高值区范围不断扩大;干扰强度由中部向边缘逐渐减弱,低值区分布于鄱阳湖湖域,建设用地和耕地为干扰贡献主要类型;人为干扰度与斑块密度、蔓延度指数、香农多样性指数呈空间正相关,与平均斑块面积、聚合度指数呈空间负相关,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鄱阳湖城市群 景观格局 人为干扰 多尺度综合分析 空间耦合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的城市地下空间光热环境的节能设计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
14
作者 董莉莉 何雨峰 祁乾龙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6-103,共8页
城市地下空间节能设计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其光热环境的调控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目前已证实地下空间的光热环境具有巨大的节能潜力,但光热环境与节能设计之间的影响关系和结合途径尚未厘清。研究通过界定以人为本、取于... 城市地下空间节能设计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其光热环境的调控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目前已证实地下空间的光热环境具有巨大的节能潜力,但光热环境与节能设计之间的影响关系和结合途径尚未厘清。研究通过界定以人为本、取于自然、建筑节能等关键问题,深入解析城市地下空间设计对空间光热环境及能源消耗的影响,确定建筑节能的上下限,并提出地下空间光热环境节能的设计流程链,以期解决地下空间光热环境能耗高、碳排高的问题,为城市地下空间的能源使用效率与人居环境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下空间 光热环境 节能减碳 人居环境 设计流程链
下载PDF
数字技术辅助的城市公共空间体验研究进展与趋势
15
作者 董雯 戴冬晖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31,共12页
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公共空间对改善人居环境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从人本视角出发,探究空间如何被人所体验,其与环境特征有何复杂关系日益受到关注,新兴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新路径。针对传统研究存在的难点,梳理了数字... 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公共空间对改善人居环境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从人本视角出发,探究空间如何被人所体验,其与环境特征有何复杂关系日益受到关注,新兴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新路径。针对传统研究存在的难点,梳理了数字化技术在体验特征描述、空间关联解析和体验预测模拟三个方面提供的多样化支持路径和应用方式,揭示了整体耦合研究系统化、技术测度方法精细化、空间特征分析多元化、体验研究方式动态化的发展趋势,并从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内在机理三个方面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技术 城市公共空间 空间体验 以人为本 感知
下载PDF
城市公园垃圾箱智能化设计
16
作者 唐真 魏昌海 《设计》 2024年第5期107-110,共4页
探究一款适用于城市公园的智能垃圾箱,旨在减轻清洁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增强游客自主分类意识。将城市公园垃圾箱使用者分为清洁人员、游客两类人群,对两者进行观察、问卷访谈,运用kano模型挖掘2类用户亟须解决的痛点,为研发设计提供依... 探究一款适用于城市公园的智能垃圾箱,旨在减轻清洁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增强游客自主分类意识。将城市公园垃圾箱使用者分为清洁人员、游客两类人群,对两者进行观察、问卷访谈,运用kano模型挖掘2类用户亟须解决的痛点,为研发设计提供依据。从空间自适应调节、清洁提醒、垃圾分类投放引导三方面进行设计。垃圾箱空间自适应调节通过超声传感器、控制模块调节不同类别垃圾之间的空间比例;清洁提醒由手机移动端、垃圾箱屏幕标识实现;游客分类投放引导包括无接触感应投放口与动态标识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市家具 城市公园垃圾箱 智能化设计 用户体验 空间自适应调节
下载PDF
城市印象管理与社会融合的新趋向:国土空间战略驱动
17
作者 崔诣晨 崔亚娟 刘青玉 《上海国土资源》 2024年第2期69-74,共6页
城市印象管理是在城市所形成的内在文化环境中,城市各级政府通过推行和优化其管辖区域内各项制度和福利政策,促进城市居民普遍形成良好的城市印象,努力构建城市社会融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种新型城市管理思路。城市社会融合的矛盾对立统... 城市印象管理是在城市所形成的内在文化环境中,城市各级政府通过推行和优化其管辖区域内各项制度和福利政策,促进城市居民普遍形成良好的城市印象,努力构建城市社会融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种新型城市管理思路。城市社会融合的矛盾对立统一,实质是城市居民之间的平均社会距离:这种社会距离愈大,城市各阶层离心分化的不利趋势则愈加明显。国土空间战略驱动是契合新时代居民向往美好生活的生态文明城市价值观,也是有效弥合城市居民相互之间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平均社会距离“空间黏结剂”。将国土空间战略驱动引入城市印象管理与城市社会融合,走出“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语境主义困境,灵活选择法律法规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微观层面分别入手,全面优化调整城市居民之间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分配比例格局,建立城市居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促进城市印象管理与城市社会融合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努力使城市社会融合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国土空间战略驱动下协同进化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印象管理 社会融合 国土空间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顺义滨河森林公园林内小气候及人体舒适度效应分析
18
作者 律江 李新宇 +5 位作者 段敏杰 孟祥雪 刘京宇 赵英波 闫琛玮 刘秀萍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7066-7072,共7页
为探究城市绿地调节小气候、缓解城市热岛作用,以顺义滨河森林公园绿地为对象,选择硬质铺装为对照,于2022年3—11月,对不同植物群落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进行实地监测,研究不同植物群落间小气候及人体舒适度的改善提升效应。结果表... 为探究城市绿地调节小气候、缓解城市热岛作用,以顺义滨河森林公园绿地为对象,选择硬质铺装为对照,于2022年3—11月,对不同植物群落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进行实地监测,研究不同植物群落间小气候及人体舒适度的改善提升效应。结果表明:春季降温效果最好(2.74℃),其次是夏季(2.05℃),一天内在14:00前时段降温效果最为显著;夏季增湿效果最高(6.88%),其次是秋季(5.62%);在减弱风速效果中春季幅度最高(0.2 m/s),其次是夏季(0.07 m/s),上午时间段内减弱风速程度较大。春夏秋三季均能不同程度提高人体舒适度,其中夏季最高(1.54),其次是春季(0.54),夏季全天及春季、秋季的12:00—14:00可为人们提供一个较为舒适的环境。可见植物群落优化提升对于提高城市绿地生态效益发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均有着重要的作用,研究结果可为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结构优化提升、经营管理及市民休闲出行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顺义滨河森林公园 植物群落 小气候 人体舒适度
下载PDF
环境行为学视角下的城市公共空间场所研究
19
作者 朱雪芬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1期77-80,共4页
城市公共空间是一座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面貌的反映,是市民和旅游者体验城市文化的主要地方。具有鲜明地方历史特征的城市公共空间对一座城市而言是特别重要的。以荆州古城东门景区为例,结合环境行为学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内涵,对公共空间... 城市公共空间是一座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面貌的反映,是市民和旅游者体验城市文化的主要地方。具有鲜明地方历史特征的城市公共空间对一座城市而言是特别重要的。以荆州古城东门景区为例,结合环境行为学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内涵,对公共空间环境与人的行为进行分析,进一步从地标、城市景观、步行街和广场等方面探讨了荆州古城东门景区作为荆州市城市公共活动场所的形成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空间 环境行为学 人的行为
下载PDF
城市街头绿地景观的人性化设计——以泉州市新延街头绿地景观设计工程为例
20
作者 周叶舟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23期136-138,共3页
以泉州市新延街头绿地景观设计工程为研究背景,从使用者的生理、心理行为特征出发,研究营造人性化景观空间的方法,对项目中的人性化设计进行总结和思考,提出城市街头绿地景观空间的人性化设计构想,为城市街头绿地景观提供设计思路。
关键词 城市街头绿地 景观设计 人性化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