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淮河生态经济带绿色城镇化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以淮南市为例
1
作者 尹建设 沈相应 《绥化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10,共4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淮河以其固有的地理位置,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特别是淮河生态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后,区域内人口质量、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以及城乡协调等均有所提升,但差距依然十分明显。文章在分析淮河经...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淮河以其固有的地理位置,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特别是淮河生态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后,区域内人口质量、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以及城乡协调等均有所提升,但差距依然十分明显。文章在分析淮河经济带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淮河生态经济带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强人才发展和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提出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 生态经济带 绿色 城镇化
下载PDF
北京市绿化隔离地区空气负离子供给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刘晓娜 张继平 +1 位作者 乔青 杨宁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04-2213,共10页
为探析北京市绿化隔离地区(简称“绿隔地区”)空气负离子的供给时空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植被生长季空气负离子监测数据定量评估了绿隔地区空气负离子供给能力,并分析了气象因子、植物群落因子对其供给影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①绿隔... 为探析北京市绿化隔离地区(简称“绿隔地区”)空气负离子的供给时空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植被生长季空气负离子监测数据定量评估了绿隔地区空气负离子供给能力,并分析了气象因子、植物群落因子对其供给影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①绿隔地区植被生长季空气负离子浓度呈先降后升再降的日变化特征,在14:00左右达到峰值。2022年绿隔地区森林植物群落空气负离子供给量为3.02×10^(21)个,供给能力为0.51×10^(16)个/m^(2),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简称“二绿地区”)空气负离子供给能力和供给量均明显优于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简称“一绿地区”),主要与森林面积比例、植物群落因子差异有关。②空气负离子浓度主要受温度影响,并与温度呈显著负相关,二绿地区对温度响应更显著,但相对湿度对其影响不显著。③空气负离子浓度受植物群落因子影响显著,植被覆盖度、林分阶段、群落结构为主要影响因子,并均与空气负离子浓度呈显著正相关。不同植物群落因子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差异明显,在林分阶段上表现为近自然林>人工林,在林分类型上表现为混交林>纯林,在群落类型上表现为针阔混交林>阔叶林>针叶林,在群落结构上表现为乔灌草>乔灌>乔木>乔草。研究显示,乔灌草结构的针阔混交林的空气负离子供给能力最高,而乔草结构的针叶林供给能力最低,未来应重点加强近自然林营建,构建混交、复层、异龄、多功能森林群落,其中,一绿地区应重点进行林分类型和群落结构调整,二绿地区应重点关注群落类型和群落结构优化以及植被覆盖度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负离子 供给能力 植物群落 气象因子 城市森林 绿化隔离地区
下载PDF
北京绿化隔离地区村庄发展路径与困境——以崔各庄乡为例
3
作者 赵婷 贾家妹 钱云 《城市建筑》 2024年第2期123-126,共4页
在政策与规划推动建设下的城市绿带或绿化隔离地区往往位于城市边缘区,土地功能、社会和经济结构变化剧烈,政策强制力与市场推动力在绿隔地区的发展中交错作用,使绿隔村庄的发展状况和面临的问题十分复杂。文章以北京第二道绿化隔离地... 在政策与规划推动建设下的城市绿带或绿化隔离地区往往位于城市边缘区,土地功能、社会和经济结构变化剧烈,政策强制力与市场推动力在绿隔地区的发展中交错作用,使绿隔村庄的发展状况和面临的问题十分复杂。文章以北京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崔各庄乡为例,从政策和市场两个方面分别梳理影响绿隔地区建设的驱动力量,总结崔各庄中绿隔村庄的发展路径,分析绿隔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境。研究表明,近十年,崔各庄乡村庄有四种发展路径共存:企业主导的国有非建设用地开发型、村集体主导的村庄艺术绅士化型和集体土地合作开发型,以及村民主导的瓦片经济型。它们在政策、市场共同作用下出现,体现出当地规划尺度落位、人口集散等方面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驱动 市场驱动 北京二道绿隔 城市边缘区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与绿色低碳发展效率的耦合协调研究——以长江经济带城市为例
4
作者 詹成 冯银 +2 位作者 陈嘉浩 成鹏弘 成金华 《环境经济研究》 CSSCI 2024年第3期128-146,共19页
为探究新型城镇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效率耦合协调关系,基于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以上城市2012—2021年的面板数据,构建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计算各城市新型城镇化水平,采用EBM模型测算各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效率,并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全局Moran... 为探究新型城镇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效率耦合协调关系,基于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以上城市2012—2021年的面板数据,构建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计算各城市新型城镇化水平,采用EBM模型测算各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效率,并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全局Moran’s I指数和Dagum基尼系数等方法分析和刻画新型城镇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效率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化和空间差异特征。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水平总体是上升趋势,绿色低碳发展效率波动较大;二者耦合协调度持续提高,空间上呈现“东高西低”和“中心外围”分布特征,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长三角城市群是热点地区;耦合协调度的区域异质性特征明显,呈现从上游到下游递减的格局,超变密度是差异的主要来源。基于上述结论,从促进新型城镇化均衡发展、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效率和打造协同发展格局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助力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和绿色发展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绿色低碳发展 耦合协调度 长江经济带 EBM模型
下载PDF
首尔绿带政策效力评价与建设启示
5
作者 王春磊 杨艳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24年第2期76-82,共7页
绿带规划通过确定城市周边的限制开发区域来达到控制城市蔓延、保护生态空间、优化城市结构的目的,但同时对城市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比如间接造成资源浪费、社会不公和抬高地价等。文章通过研究首尔绿带政策形成背景及演变历程... 绿带规划通过确定城市周边的限制开发区域来达到控制城市蔓延、保护生态空间、优化城市结构的目的,但同时对城市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比如间接造成资源浪费、社会不公和抬高地价等。文章通过研究首尔绿带政策形成背景及演变历程,总结其实施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在评价政策实施成效的基础上,提出政策推进需要关注绿带空间规划的科学性、法律和规章制度的连续性、完善的土地开发利用平衡机制,以及积极有效的人口调控政策等核心问题,并提出对我国城市绿带建设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带规划 限制开发区域 城市含容政策 首尔
下载PDF
绿色发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研究——基于PVAR与门槛模型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3
6
作者 辛金国 张虹虹 《调研世界》 CSSCI 2023年第2期3-12,共10页
本文在梳理绿色发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机理基础上,收集了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算出绿色发展水平、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并进行描述分析,利用PVAR模型对绿色发展与城乡融合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 本文在梳理绿色发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机理基础上,收集了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算出绿色发展水平、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并进行描述分析,利用PVAR模型对绿色发展与城乡融合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进一步构建绿色发展门槛模型对其非线性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各地区绿色发展水平均有所提升,但地区发展并不均衡,有从长江经济带东部向中部、西部辐射的态势;(2)各地区城乡融合水平整体波动上升,但局部存在较大差异,且该差异可能有扩大趋势;(3)绿色发展对城乡融合发展表现出正向促进作用,且该影响存在阶段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 城乡融合 长江经济带 PVAR模型 门槛效应
下载PDF
韧性视角下中国超大城市绿带破碎化与连通性测度分析——以北京、西安及成都为例 被引量:7
7
作者 龚阳春 周亮 +1 位作者 孙东琪 陈志杰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95-1205,共11页
城市绿带是阻止城市蔓延、提高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手段。为了探究不同时段不同城市绿带随城市发展的非线性变化,研究基于韧性城市建设视角,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景观格局指数等定量方法,测度分析2000—2020年北京、西安和成都3个... 城市绿带是阻止城市蔓延、提高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手段。为了探究不同时段不同城市绿带随城市发展的非线性变化,研究基于韧性城市建设视角,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景观格局指数等定量方法,测度分析2000—2020年北京、西安和成都3个典型环状超大城市绿带破碎化与连通性。研究表明:(1)2000—2020年3个城市扩张模式以外延式扩张为主,绿带不断遭到城市建设用地的侵占,绿带及缓冲带内耕地分布范围自中心向外围显著缩小,草地和森林分布范围扩大且呈现破碎分散的特征。(2)城市绿带内建设用地面积占比持续上升,建设用地快速扩张对北京绿带内生态用地侵占最为显著,其次是西安和成都,侵占面积占比分别为44.09%、43.21%和37.02%;建设用地面积占比从绿带及其缓冲带内部到外部呈现先下降后趋于平缓的趋势,耕地面积占比呈现先上升后趋于平缓的趋势,森林、草地等其他生态用地呈现轻微波动。(3)2000—2020年3个城市绿带破碎化程度整体降低,北京绿带连通性逐渐降低,西安和成都绿带连通性呈现先降低后增强的“V”型变化趋势,然而不同城市绿带不同景观破碎度与连通性的变化显著不同,3个城市绿带内耕地破碎化程度增加,连通性降低,草地、水体和建设用地破碎化程度降低,连通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带 城市扩张 破碎化 连通性 韧性城市
下载PDF
Research and Experience Reference on London’s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8
作者 Renrui Wang Fuyuan Wang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23年第1期54-68,共15页
London’s approaches to tackling climate change after the 21st century are multifaceted and relatively systematic.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paper is to analyse London’s actions in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and to dra... London’s approaches to tackling climate change after the 21st century are multifaceted and relatively systematic.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paper is to analyse London’s actions in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and to draw out what valuable lessons London has for the world in terms of its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This paper provide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London’s policies and actions on climate mitigation in the areas of“greenhouse gas emissions”and“energy infrastructure”,and climate adaptation actions in the areas of“city green belt and urban afforestation”,“UHI and thermal crisis management”and“water suppl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rainage”.It then examines the positive aspects of these actions to determine what London has to say about climate change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and other cities.This paper also discovers that to effectively mitigate and adapt to climate change,London has not only established carbon reduction targets,but also created a large academic research network,represented by the LCCP.At the same time,London has developed a scientific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planning framework(P2R2)that focuses on four key areas:Economic,environmental,health,and infrastructure sectors,and three types of risks:Flooding,heat,and water supply,and emphasizes the dynamics and flexibility of each adaptation strate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eenhouse gas reduction urban green belts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Water supply Sustainable drainage
下载PDF
城市道路绿化建设中的问题思考和建议——以杭州为例 被引量:6
9
作者 张军 吴普英 刘肖红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8-81,共4页
以城市道路绿化建设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杭州城市道路绿化,并思考绿化建设中的问题,分析由于道路断面设计、市政设施排布不合理等而影响道路绿化种植和良好道路绿化景观形成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同时提出重视道路绿化与周边环境的融... 以城市道路绿化建设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杭州城市道路绿化,并思考绿化建设中的问题,分析由于道路断面设计、市政设施排布不合理等而影响道路绿化种植和良好道路绿化景观形成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同时提出重视道路绿化与周边环境的融合、树种选择及配置、提升园林人的专业素养等问题,尽量减少道路工程中影响道路绿化的不利因素,为道路绿化植物创造合理的生长空间,更好地服务于道路功能,以期为今后城市道路绿化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道路绿化 行道树 分车绿带
下载PDF
特大城市集群绿色发展与生态足迹关联特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彭贺 杨灵芝 +4 位作者 陈义忠 郝灿 高田源 颜鹏东 卢宏玮 《中国环境管理》 CSSCI 2023年第2期73-85,共13页
本文以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解析不同空间尺度下绿色发展与生态足迹时空变化特征,并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探究绿色发展与生态足迹的关联特征。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城市群2000... 本文以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解析不同空间尺度下绿色发展与生态足迹时空变化特征,并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探究绿色发展与生态足迹的关联特征。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城市群2000—2015年绿色发展水平逐年提升,约16.44%的城市达到较高水平,空间上呈现“东部高、西部低”的特征。人均三维生态足迹增长逐渐趋缓,成渝城市群达到峰值(5.21hm^(2))后逐年稳定下降。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与生态足迹处于良好协调状态,绿色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耦合协调度的提高。绿色发展与生态足迹存在倒“U”形EKC曲线关系,由于自然资源基础和产业结构差异,成渝城市群(拐点出现在2008年)绿色发展与生态足迹协调关系好转早于中下游城市群(拐点分别在2019年、2012年)。四川、安徽应作为降低资源消耗的重点对象,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拉动周围城市提高绿色发展水平。研究成果能为区域绿色发展与生态环境协同管理提供思路与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特大城市群 绿色发展 生态足迹 关联特征
下载PDF
北京二绿地区都市农业多功能评价与发展模式探究
11
作者 马金禹 魏菲宇 杨子茹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35-45,共11页
在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如何塑造首都特色田园乡村风貌已成为北京市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而发展都市农业则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和有效途径。为更好促进北京二道绿隔地区都市农业的发展,依托前人研究经... 在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如何塑造首都特色田园乡村风貌已成为北京市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而发展都市农业则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和有效途径。为更好促进北京二道绿隔地区都市农业的发展,依托前人研究经验,从4个角度构建了都市农业多功能评价体系,对二道绿隔地区的都市农业发展现状做出评估,依据二道绿隔地区都市农业各项功能发展水平存在的差异,运用K-means聚类法将都市农业划分为5种都市农业发展模式,为实现二道绿隔地区都市农业多功能发展提出了有效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道绿隔 都市农业 发展模式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绿色城镇化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多维城镇化视角
12
作者 张泽义 周玉琴 杜家廷 《中国环境管理》 CSSCI 2023年第4期121-129,共9页
本文引入资源和环境因素,以城镇化综合指数为期望产出,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测算了2010—2020年长江经济带112个地级市(州)的绿色城镇化效率,并采用空间面板模型和地理探测器对绿色城镇化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 本文引入资源和环境因素,以城镇化综合指数为期望产出,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测算了2010—2020年长江经济带112个地级市(州)的绿色城镇化效率,并采用空间面板模型和地理探测器对绿色城镇化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绿色城镇化效率整体水平不高,下游地区绿色城镇化效率高于上游和中游地区,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是效率损失的主要来源;绿色城镇化效率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热点—次热点—次冷点—冷点自东向西的带状分布格局,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政府财政支出对绿色城镇化效率产生负向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结构对提升绿色城镇化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三者的影响具有地区差异性;市场力因素有利于绿色城镇化效率的提高。邻近城市间绿色城镇化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明显,且空间溢出效应是长江经济带绿色城镇化效率空间差异的最主要因素,各因素的影响具有协同增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城镇化效率 空间差异 长江经济带 SBM方向性距离函数
下载PDF
城市绿色发展对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的协同影响——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数据检验
13
作者 李卓 《开发研究》 2023年第3期48-60,共13页
城市绿色发展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资源协调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契机。以协同发展为研究视角,基于2010—2020年长江经济带省级面板数据,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究了城市绿色发展对区域“经济-社会-生态”协同发展的影响及其内在... 城市绿色发展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资源协调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契机。以协同发展为研究视角,基于2010—2020年长江经济带省级面板数据,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究了城市绿色发展对区域“经济-社会-生态”协同发展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结果发现,城市绿色发展对区域“经济-社会-生态”协同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但在长江经济带不同区域,其影响效果存在显著差异,中游驱动效果最强,下游次之,上游驱动效果不显著;上游地区城市绿色发展模式未能真正促进区域高质量协同发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提高经济发展效率,加大民生保障投入是上游地区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的关键;中游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对区域协同发展的驱动效果最佳,着重推动生产绿色化、生活绿色化和生态绿色化转型,进一步贯彻绿色发展战略是中游地区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生态”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关键;下游地区的主导驱动因素为政府投资和城市绿色发展双重驱动模式,因此下游地区应重视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产业投资,利用政府绿色投资和城市绿色发展转型的双重驱动机制,来促进下游地区“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色发展 区域协同发展 长江经济带 DEA-BBC模型
下载PDF
城市带状绿地结构类型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14
作者 朱春阳 纪鹏 李树华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24,共7页
选择北京典型城市带状绿地——西四环旁侧4种不同垂直结构及5种不同郁闭度的带状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小尺度定量测定的方法,研究城市带状绿地结构类型与空气负离子浓度、空气含菌量间的关系。每天8:00—18:00,每2 h分别对带状绿地和对... 选择北京典型城市带状绿地——西四环旁侧4种不同垂直结构及5种不同郁闭度的带状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小尺度定量测定的方法,研究城市带状绿地结构类型与空气负离子浓度、空气含菌量间的关系。每天8:00—18:00,每2 h分别对带状绿地和对照处的空气负离子、空气含菌量进行同步测定,连续测定7 d。结果表明:(1)当绿地垂直结构为乔-草、乔-灌-草时,绿地的空气负离子效应显著;当绿地垂直结构为乔-草时,绿地的抑菌作用显著(绿地宽度42 m,p<0.05)。(2)当郁闭度超过0.44时,绿地的空气负离子效应显著(p<0.05),绿地的抑菌作用明显;当郁闭度超过0.67时,抑菌作用明显且趋于稳定(绿地宽度42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带状绿地 垂直结构 郁闭度 空气负离子浓度 空气含菌量
下载PDF
城市机动车道颗粒污染物扩散对绿化隔离带空间结构的响应 被引量:22
15
作者 蔺银鼎 武小刚 +1 位作者 郝兴宇 韩翀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6561-6567,共7页
通过设置绿化隔离带以减少道路污染物的扩散是目前采用的道路生态防控措施之一。如何减少道路污染对机动车道行人的影响等问题则少有关注。基于对城市非机动车道行人生态安全的考虑,采取现场模拟方法研究道路绿化隔离带对道路中心颗粒... 通过设置绿化隔离带以减少道路污染物的扩散是目前采用的道路生态防控措施之一。如何减少道路污染对机动车道行人的影响等问题则少有关注。基于对城市非机动车道行人生态安全的考虑,采取现场模拟方法研究道路绿化隔离带对道路中心颗粒污染物向非机动车道扩散的影响。试验地点选择太原市城区,具体方法是在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之间设置遮阳网。通过增减遮阳网的层数调整模拟隔离带的宽度和疏透度,每50 cm间隔1层遮阳网。为了更接近实际的绿化隔离带和更利于调整疏透度,近机动车道一侧的遮阳网均匀捆扎新鲜的离体植物枝条。实验采用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设计方法,通过测定绿带两侧污染物含量的变化评价绿带对非机动车道的净化效应。结果表明,道路绿化隔离带对于减少道路颗粒污染物向非机动车道的扩散具有明显的作用。道路绿化隔离带的诸因子净化非机动车道环境的作用有明显的差异。其中疏透度和高度所起的作用较为显著。本试验中净化PM10过程中三因子的重要性排序依次为高度、疏透度、宽度。净化TSP过程中的重要性依次为疏透度、高度、宽度。三因子净化非机动车道颗粒污染物的最佳水平分别是:疏透度20%,高度350 cm,宽度250 cm,对TSP和PM10的净化百分率分别达到46.10%和42.94%。各因子不同水平的净化效应排序分别为:疏透度20%、30%、40%、10%,高度350 cm、250 cm、150 cm、50 cm,宽度250 cm、350 cm、150 cm、5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道路 绿化隔离带结构 颗粒污染物 扩散
下载PDF
上海城市绿地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呼吸及因子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梁晶 方海兰 +1 位作者 郝冠军 孙倩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2-31,共10页
用CFX-2开放式呼吸测定系统对上海城区9种植物群落进行了土壤呼吸速率的测定及其影响因子的探讨。结果表明:9种植物群落的土壤呼吸速率均呈明显季节变化,土壤呼吸速率最大值出现在6-9月,最小值出现在12-3月;但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有乔灌... 用CFX-2开放式呼吸测定系统对上海城区9种植物群落进行了土壤呼吸速率的测定及其影响因子的探讨。结果表明:9种植物群落的土壤呼吸速率均呈明显季节变化,土壤呼吸速率最大值出现在6-9月,最小值出现在12-3月;但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有乔灌木较平稳,草坪呈单峰曲线的趋势;9种植物群落平均土壤呼吸速率的总体差异极为显著(P<0.01),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草坪最高,为5.51μmol.m-.2s-1,是呼吸速率最低的紫荆Cercis sp.群落的2.76倍;9种植物群落的土壤呼吸速率与气温、5 cm地温和10 cm地温均呈极显著指数相关(P<0.01),但地温Q10(温度系数,温度每变化10℃,呼吸速率的相对变化)值高于气温,且5 cm和10 cm地温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较小;土壤易变碳的大小顺序为轻组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可溶性碳,但土壤呼吸速率受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可溶性碳的影响较大;草坪群落二氧化碳的年释放量最大,达到了33.18 t.hm-2.a-1,是乔木林的1.95倍,是灌木丛的2.1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学 城市绿地 土壤呼吸 植物群落 土壤温度 土壤含水率 易变碳 二氧化碳
下载PDF
城市有机废弃物对城市绿地土壤生态功能的维护作用 被引量:19
17
作者 梁晶 方海兰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92-298,共7页
在阐明城市绿地土壤具有提供植物生长载体、维护城市物质和能量循环、涵养城市水源等生态功能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城市绿地土壤普遍存在压实严重、通气性差、营养贫瘠和污染严重等现状。并根据城市绿地土壤生态功能的维护可与有机废... 在阐明城市绿地土壤具有提供植物生长载体、维护城市物质和能量循环、涵养城市水源等生态功能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城市绿地土壤普遍存在压实严重、通气性差、营养贫瘠和污染严重等现状。并根据城市绿地土壤生态功能的维护可与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相结合的原理,介绍了城市有机废弃物(包括城市污泥、矿化垃圾和绿化植物废弃物)有效利用能促进植物生长、改善土壤和提高雨水渗透能力等重要作用。最后,结合中国实际,提出应从加强政策扶持、制定技术指南和加强协调管理等3个方面,促进城市有机废弃物的有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土壤 生态功能 污泥 矿化垃圾 绿化植物废弃物 综述
下载PDF
城市化进程中上海植被的多样性、空间格局和动态响应(Ⅵ):上海外环林带群落多样性与结构特征 被引量:21
18
作者 张凯旋 车生泉 +2 位作者 马少初 王瑞 达良俊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4,74,共15页
以上海市外环林带为研究对象,采用群落学调查的方法调查植物群落177个,结果如下:共记录维管植物87科184属226种,但少数树种主导整个林带,在树种构成上具有明显的集聚性.并且乡土树种应用比例低,乡土树种和外来树种的比例达到了1∶3.群... 以上海市外环林带为研究对象,采用群落学调查的方法调查植物群落177个,结果如下:共记录维管植物87科184属226种,但少数树种主导整个林带,在树种构成上具有明显的集聚性.并且乡土树种应用比例低,乡土树种和外来树种的比例达到了1∶3.群落类型丰富,分为7种植被类型,67个群落类型,以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为主,但缺乏地带性植被类型.群落物种多样性低,乔木层的平均物种数为1.68,灌木层平均物种数为0.92.群落结构过于简单,多呈中间稀疏两头多的"哑铃型"特征,以"乔木+自然草本"模式最多,林带树木总体生长势一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森林 上海外环林带 群落结构 植物多样性
下载PDF
城市沿河不同垂直结构绿带四季温湿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纪鹏 朱春阳 李树华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56-463,共8页
选择北京北五环清河两侧不同垂直结构类型的绿地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小尺度定量测定技术方法,分析城市河流廊道绿地不同垂直结构绿地的温湿效应,为河流廊道绿带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春、夏、秋3季具有降温增湿效应,其中夏季降温... 选择北京北五环清河两侧不同垂直结构类型的绿地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小尺度定量测定技术方法,分析城市河流廊道绿地不同垂直结构绿地的温湿效应,为河流廊道绿带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春、夏、秋3季具有降温增湿效应,其中夏季降温增湿效应最强,春、秋2季降温增湿效应差别不大;绿地的降温增湿能力与环境温度相关,3季日间降温增湿效应最强时段均在环境温度最高时段的14:00-16:00。春、夏、秋3季不同结构绿地类型降温增湿幅度排序为乔-灌-草>乔-草>灌-草>草地,而冬季绿地除草地外,其余3种绿地均具有保温降湿效应,其中乔-灌-草绿地保温降湿效应最强,乔-草和灌-草型绿地差别不大;草地在冬季表现为降温增湿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河流 绿带 垂直结构 温湿效应 四季
下载PDF
城市带状绿地空气负离子水平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量:6
20
作者 朱春阳 李树华 李晓艳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CD 2012年第2期34-37,共4页
以北京市西四环旁侧城市带状绿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小尺度测定的方法,分析城市带状绿地空气负离子水平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城市带状绿地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日变化与季节变化均较明显;清晨时段负离子浓度较高,中午时段空气负离子浓度较... 以北京市西四环旁侧城市带状绿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小尺度测定的方法,分析城市带状绿地空气负离子水平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城市带状绿地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日变化与季节变化均较明显;清晨时段负离子浓度较高,中午时段空气负离子浓度较低;7月空气负离子浓度最高,12月最低;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温度分别呈显著负相关(4、7月)、显著正相关(12月),与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空气含菌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带状绿地 空气负离子浓度 温度 相对湿度 含菌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