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京津冀与珠三角协同创新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叶堂林 刘哲伟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34,共15页
围绕着以“研发—中介—应用”为核心群落的创新生态系统,依次构建了京津冀和珠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比较分析了京津冀和珠三角城市群在协同创新方面的特征与差异,结果显示:除中介群落外,京津冀创新群落并不具有规模优势;京津冀和珠... 围绕着以“研发—中介—应用”为核心群落的创新生态系统,依次构建了京津冀和珠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比较分析了京津冀和珠三角城市群在协同创新方面的特征与差异,结果显示:除中介群落外,京津冀创新群落并不具有规模优势;京津冀和珠三角均呈现创新核心城市和腹地城市的地位差距明显缩小、创新关联程度明显加强、腹地城市创新外向活跃度明显上升的趋势;但珠三角协同创新水平领先于京津冀。通过与珠三角的对比,总结了京津冀协同创新中存在的短板与问题,并从创新人才管理体制创新、推行新型科研模式、培育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构建承载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园区共同体、探索建设产业创新合作“双向飞地”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珠三角 城市群 协同创新 创新生态系统
下载PDF
城市蔓延对生态系统服务流的影响研究进展及对长江流域的启示
2
作者 官冬杰 和秀娟 周李磊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39,共10页
全面梳理城市蔓延对生态系统服务流的影响研究现状,有利于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综述了城市蔓延对生态系统服务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蔓延对生态系统服务流的影响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城市蔓延通过载体传递和流动路径两方... 全面梳理城市蔓延对生态系统服务流的影响研究现状,有利于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综述了城市蔓延对生态系统服务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蔓延对生态系统服务流的影响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城市蔓延通过载体传递和流动路径两方面改变了生态系统服务流的流量、流速和流向,导致生态系统服务流总量的减少和空间异质性的增加;城市蔓延的单项指标变化、城市蔓延的尺度以及城市蔓延的多情景模拟是探索城市蔓延对生态系统服务流影响过程的主要切入点;城市蔓延过程中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流扩散效应主要源于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和人类居住模式的改变。已有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城市蔓延对生态系统服务流的影响,但在揭示影响机理、剖析影响过程、评估影响效应以及探索生态系统服务流合理分配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研究还存在较大空白。在此前提下,未来应基于“机理揭示-影响模拟-效应评估”的研究思路,建立长江流域城市蔓延对生态系统服务流影响研究框架,探索长江流域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系统服务流的合理分配方案,实现长江流域生态保护与社会发展的协同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长江流域 城市蔓延 生态系统服务流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群城市洪涝韧性与生态系统服务的耦合协调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嵇娟 陈军飞 +1 位作者 丁童慧 李远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72-2785,共14页
厘清城市洪涝韧性与生态系统服务之间耦合协调关系,可为城市防洪减灾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决策参考。综合运用基于麻雀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InVEST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在分析2000—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的城市洪涝韧性与水源涵养、水... 厘清城市洪涝韧性与生态系统服务之间耦合协调关系,可为城市防洪减灾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决策参考。综合运用基于麻雀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InVEST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在分析2000—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的城市洪涝韧性与水源涵养、水质净化、土壤保持和气候调节四种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格局基础上,尝试探索两者耦合协调关系及其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发现:(1)长三角城市群的城市洪涝韧性水平呈现“N”型增加趋势,并呈现“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的空间格局,表明经济水平越高的城市展现出更强的洪涝韧性,经济是影响城市洪涝韧性波动的主要因素,而自然韧性成为城市洪涝韧性提升的关键短板;(2)生态系统服务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高植被覆盖的南部地区提供了更高的生态系统服务,从时间维度看其空间分布是稳定的,水源涵养和水质净化服务总体呈向好趋势,土壤保持服务整体呈现倒“N”型增加,气候调节服务呈现微弱的下降趋势;(3)城市洪涝韧性与生态系统服务的耦合协调度在研究期内较为稳定,且与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变化趋于一致,呈现“南高北低、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弱”的趋势,生态系统服务较高的城市,表现出更好的耦合协调性,且随着生态系统服务的增加而改善。因此,长三角城市群有必要从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角度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促进城市洪涝韧性与生态系统服务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洪涝韧性 生态系统服务 耦合协调度 长三角城市群
下载PDF
北京中心地区河流生态系统服务绩效提升优先度研究
4
作者 钟誉嘉 陈仁彪 +1 位作者 华锑钇 谭立 《中国名城》 2024年第4期46-53,共8页
城市河流在城市中具有复合功能,生态系统服务则为规划者提供了一种综合考察土地功能的视角。由于城市中心的河流受社会环境影响大,居民对于河流规划管理的满意度评价则尤为重要。北京中心城区人口密集,有多条重要的城市河流,居民对河流... 城市河流在城市中具有复合功能,生态系统服务则为规划者提供了一种综合考察土地功能的视角。由于城市中心的河流受社会环境影响大,居民对于河流规划管理的满意度评价则尤为重要。北京中心城区人口密集,有多条重要的城市河流,居民对河流建设管理的诉求是指导城市蓝绿空间发展的重要参考。研究基于河流生态系统服务的12个子功能,通过问卷调研获取数据,以IPA(重要性-绩效表现分析)和改善指数综合评估了北京中心地区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的优先度。评估基于空间差异和群体背景的差异,对比“中心地区-行政分区”两层级的空间差异和“普通居民、河流高频接触者和专业人士”群体背景的差异,为北京市中心地区城市河流服务功能改善的优先度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河流 生态系统服务 重要性-绩效表现分析 优先度 北京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区域生态系统变化与城市化发展权衡协同关系研究
5
作者 杨悦 许小娟 +3 位作者 林达义 刘冬 徐梦佳 孙杰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34-1143,共10页
开展长江三角洲(长三角)区域生态系统变化与城市化发展权衡协同关系研究,对于厘清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变化规律,并提出差异化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发展建议具有重要意义。基于MOD17A3 NPP和夜间灯光数据集(PANDA)数据,利用相关系数法... 开展长江三角洲(长三角)区域生态系统变化与城市化发展权衡协同关系研究,对于厘清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变化规律,并提出差异化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发展建议具有重要意义。基于MOD17A3 NPP和夜间灯光数据集(PANDA)数据,利用相关系数法和变化趋势情景组合综合分析长三角区域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和灯光强度的时空变化趋势及两者之间的权衡协同关系。结果表明,长三角区域生态质量整体向好,区域NPP从2000年的447.19 g·m^(-2)·a^(-1)增加到2020年的529.92 g·m^(-2)·a^(-1);长三角区域城市化发展持续上升,灯光强度由2000年的436.79上升到2020年的1012.06,呈增加趋势的区域面积占总面积的91.79%,空间分布上呈现各地市中心城区向四周扩散降低,随着距城市中心距离减少而逐渐增加的集聚效应。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高质量协同发展成为长三角区域的主要趋势,灯光强度和NPP同步明显增加的区域面积占总面积的33.93%,两者呈协同关系的区域面积占其面积的比例为61.44%,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平原的城市周边;呈权衡关系的区域较少,其面积占总面积的4.67%,主要表现为灯光强度显著增加而NPP显著降低,主要位于上海、苏锡常都市圈等城市化发展迅速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生态系统 灯光强度 NPP 长三角区域
下载PDF
城镇河道综合整治研究
6
作者 文应 蔡俊辉 +1 位作者 郑代炳 江康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7期137-139,共3页
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河道环境质量亟须改造升级,以提高城市美感与品质。文章调查了城镇河道内水系的现状,针对问题提出综合治理思路—政企联合推进河道治理、水系连通、生态驳岸、生态修复、水生动植物景观、运维管理等,旨在持续... 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河道环境质量亟须改造升级,以提高城市美感与品质。文章调查了城镇河道内水系的现状,针对问题提出综合治理思路—政企联合推进河道治理、水系连通、生态驳岸、生态修复、水生动植物景观、运维管理等,旨在持续改善水环境条件,实现净化率高、自动循环调控的目标,为类似古镇河道水系治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河道 水环境 河道治理 水生态系统
下载PDF
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与城市化时空交互作用分析——以黄河宁夏段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肖芳 魏文颖 周斌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3-100,共8页
分析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与城市化的关系有助于精准化制定流域可持续发展政策。以黄河流域宁夏段为例,量化了1980~2020年粮食产量、产水量、土壤保持、碳固存和生境质量等关键生态系统服务,分析了城市化变化特征,并结合双变量空间自相... 分析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与城市化的关系有助于精准化制定流域可持续发展政策。以黄河流域宁夏段为例,量化了1980~2020年粮食产量、产水量、土壤保持、碳固存和生境质量等关键生态系统服务,分析了城市化变化特征,并结合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模型解析了生态系统服务与城市化之间的时空交互作用。结果表明:1980~2020年,宁夏粮食产量持续增加,土壤保持、产水量、NPP和生境质量呈增加-减少-增加的变化特征。宁夏城市化水平有所提升,呈现南北高、中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1990~2020年,生态系统服务与城市化之间在全局尺度存在着空间正相关向空间负相关转变的特征,并且在局部尺度上以低-低集聚和高-低集聚为主。研究结果可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城市发展规划提供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城市化 时空变化 交互作用 黄河流域
下载PDF
广州市城市河流低水位运行生态修复理念与实践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明 陈文龙 吴琼 《中国水利》 2023年第9期31-35,共5页
在系统分析城市河流治理突出难题的基础上,研究了低水位运行下底泥污染物生化降解机理及河流生态构建原理,创新提出了城市河流低水位运行生态修复理念。相对于高水位,低水位运行使河道水体光照、溶解氧、水温和水动力等条件明显改善,显... 在系统分析城市河流治理突出难题的基础上,研究了低水位运行下底泥污染物生化降解机理及河流生态构建原理,创新提出了城市河流低水位运行生态修复理念。相对于高水位,低水位运行使河道水体光照、溶解氧、水温和水动力等条件明显改善,显著提升泥-水界面好氧硝化效率,快速消除底泥黑臭,并驱动底泥深层厌氧反硝化效应,实现污染底泥碳、氮、硫等耗氧物质同步去除,从而将底泥从污染“源”转变为“汇”,有助于上覆水体净化。此外,低水位运行有利于营造洲-滩-槽多样化生境,构建更为复杂的河流生态系统,显著提升城市河流污染“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水位运行 城市河流 污染底泥 自然修复 生态系统
下载PDF
城市滨水河岸带生态功能认知及河流景观偏好度 被引量:1
9
作者 梁美玥 陈永生 +1 位作者 王对翔 张前进 《中国城市林业》 2023年第5期138-144,共7页
近年来城市河岸带的保护管理和河流景观的提升日益受到重视。以合肥市南淝河作为研究区域,选取上游合肥植物园、中游环城公园环北景区和下游施口村的滨水河岸带为调查点,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南淝河周边的居民对河岸带... 近年来城市河岸带的保护管理和河流景观的提升日益受到重视。以合肥市南淝河作为研究区域,选取上游合肥植物园、中游环城公园环北景区和下游施口村的滨水河岸带为调查点,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南淝河周边的居民对河岸带生态功能的认知程度及河流景观的偏好情况。结果表明:受访者对河岸带生态功能的平均认知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生态栖息地>净化污染>稳定土壤>固堤防洪>调节流域微气候>水温调节>控制侵蚀;受访者中不同职业群体对河岸带生态功能的认知情况各不相同,且对河岸带的河流景观偏好度也存在较大差异,大部分受访者偏好林带缓冲带、土质河道、自然蜿蜒的河堤和自然化的河岸;南淝河河流周边居民对河岸带生态功能认知的全面性和深度有待提高;河流景观中偏好度高的景观类型具有偏自然化和有利于亲水活动的特征。因此,建议制定合理、切实可行的有关河岸带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政策,使市民主动参与河岸带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工作;同时采取相应优化策略,打造清水常流、景观怡人的城市河流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滨水河岸带 生态功能认知 河流生态系统 景观偏好度 南淝河
下载PDF
城市特征河流水质提升及健康水生态系统构建——以常熟市枫泾河为例
10
作者 邵一奇 严敏哲 +5 位作者 忻飞 杨宇挺 张鹏 戈萍燕 杨棠武 安树青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3年第6期25-29,共5页
枫泾河地处常熟市繁华老街区,属典型城市特征河流,水环境状况始终不稳定。文章依托枫泾河水质提升工程,总结典型城市特征河道治理思路。通过现状水文、水环境和水生态问题分析,提出枫泾河污染源治理、生态系统构建和水动力提升的治理措... 枫泾河地处常熟市繁华老街区,属典型城市特征河流,水环境状况始终不稳定。文章依托枫泾河水质提升工程,总结典型城市特征河道治理思路。通过现状水文、水环境和水生态问题分析,提出枫泾河污染源治理、生态系统构建和水动力提升的治理措施。经过理论计算,工程措施实施后,NH_(3)-N、COD、TP削减率分别达到23.79%、22.96%和22.96%,枫泾河水生动植物丰富度明显提高,城市河道整体风貌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河道 污染源治理 生态系统构建
下载PDF
黄河下游地区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系统服务耦合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路昌 王雨晴 +1 位作者 刘晓丽 杨忠学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5-92,共8页
通过探究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系统服务耦合协调交互作用和空间关联度,对其时空耦合关系进行分析,以期为促进黄河下游地区人地协调、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综合效益提升提供依据。以黄河下游166个县级行政单元为研究区,分别测算2005-2015年新型... 通过探究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系统服务耦合协调交互作用和空间关联度,对其时空耦合关系进行分析,以期为促进黄河下游地区人地协调、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综合效益提升提供依据。以黄河下游166个县级行政单元为研究区,分别测算2005-2015年新型城镇化水平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运用耦合协调度及空间自相关模型对二者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关联格局进行分析,进而揭示其空间依赖性程度的分布规律。黄河下游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整体呈持续上升趋势,总体为“东西高、中部低”的分布特征,地域差异明显;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区域差异较为明显,表现为“东西高、中部低”的空间格局,整体呈上升态势;耦合协调度由失调阶段向过渡、磨合阶段逐步提升,具有较高的空间集聚性,但空间自相关性逐渐降低且存在一定规律,显著高-高区与显著低-低区空间聚集性较强,显著低-高区与显著高-低区数量较少。黄河下游地区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系统服务耦合关系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生态系统服务 耦合协调度 空间自相关 黄河下游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城市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耦合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卢辞 李明鸿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3年第6期20-26,共7页
城市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本研究基于2000-2018年黄河三角洲社会经济和土地利用数据,运用熵权法、耦合协调模型来测定黄河三角洲2000-2018年城市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1)黄河三角洲2000-2... 城市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本研究基于2000-2018年黄河三角洲社会经济和土地利用数据,运用熵权法、耦合协调模型来测定黄河三角洲2000-2018年城市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1)黄河三角洲2000-2018年城市化综合水平呈“V”型变化趋势,人口、经济和空间社会化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2)黄河三角洲2000-2018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上升趋势,增幅为19.19%,表明研究期间黄河三角洲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明显提升。(3)黄河三角洲2000-2018年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耦合度协调度等级从2008年的轻度失调上升至2018年达到优质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耦合协调度 黄河三角洲
下载PDF
森林特色小镇:文献回顾与案例分析——基于河南省的实践个案
13
作者 刘小龙 《中国林业经济》 2023年第5期103-107,共5页
立足国内视角,对森林特色小镇在基本内涵、建设实践及成效、建设要求、影响因素以及对策建议等方面已经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与述评。以河南省作为典型案例,对河南省森林特色小镇在建设背景、必要性及具体实践、经验启示等方面进行... 立足国内视角,对森林特色小镇在基本内涵、建设实践及成效、建设要求、影响因素以及对策建议等方面已经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与述评。以河南省作为典型案例,对河南省森林特色小镇在建设背景、必要性及具体实践、经验启示等方面进行了个案分析,阐述了我国典型地区开展森林特色小镇建设的基本情况,也通过案例研究为其他地区森林特色小镇建设提供了经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特色小镇 森林城市 黄河流域 新型城镇化 森林生态系统
下载PDF
综合指标法评价城市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被引量:19
14
作者 王琳 宫兆国 +1 位作者 张炯 李永昌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7-100,共4页
探讨了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和评价方法。针对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建立了综合指标评价体系,运用层次综合法评价了济南市玉绣河广场东沟和西沟的健康状况。结果表明,东沟整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西沟整体处于健康状态。因此,改善水质、修复... 探讨了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和评价方法。针对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建立了综合指标评价体系,运用层次综合法评价了济南市玉绣河广场东沟和西沟的健康状况。结果表明,东沟整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西沟整体处于健康状态。因此,改善水质、修复水生物栖息环境是玉绣河后期治理的重点,还应加强东沟河滨带的休闲空间和景观生态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河流生态系统 健康状况 综合指标体系 层次综合评价模型
下载PDF
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初探 被引量:184
15
作者 赵彦伟 杨志峰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9-355,共7页
健康的河流生态系统已经成为公认的河流管理目标,采用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理论来研究城市河流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在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概念内涵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包含水量、水质、水生生物、物理结构与河岸带5大要素的指... 健康的河流生态系统已经成为公认的河流管理目标,采用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理论来研究城市河流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在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概念内涵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包含水量、水质、水生生物、物理结构与河岸带5大要素的指标体系及其"很健康、健康、亚健康、不健康、病态"5级评价标准,建立了模糊层次综合评价程序与模型。并以宁波市河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明确各河流的健康状况及限制因子,为其保护、维育与修复提供了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生态系统健康 模糊层次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宁波市
下载PDF
丽娃河受损退化生态系统的近自然恢复工程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静文 施文 +3 位作者 余丽凡 罗虹 达良俊 沈昆根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5-43,66,共10页
以丽娃河为例,针对其富营养化现状及河道特征,在传统环境工程治理基础上,构建立体植物群落和动物群落,实施近自然恢复工程,通过比较丽娃河在工程前后的水质和动植物群落的变化来验证近自然恢复工程的效果.研究表明,近自然恢复工程实施... 以丽娃河为例,针对其富营养化现状及河道特征,在传统环境工程治理基础上,构建立体植物群落和动物群落,实施近自然恢复工程,通过比较丽娃河在工程前后的水质和动植物群落的变化来验证近自然恢复工程的效果.研究表明,近自然恢复工程实施一年后,总氮和总磷分别降至0.41mg/L和0.03mg/L;叶绿素a降至7.86μg/L,水质从原来的Ⅴ类降至Ⅱ类标准(GB3838-2002),水质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改善.除此之外,近自然恢复工程通过直接引入滤食藻类的底栖动物和鲢鱼鳙鱼,在调控藻类生物量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动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实践证明,近自然恢复工程在丽娃河案例中是行之有效的,且耗资少,可以在城市生态系统近自然恢复实践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自然恢复 城市河流 生态系统构建 食物链重建
下载PDF
城市河流生态系统修复 被引量:13
17
作者 陈风琴 耿福源 +1 位作者 赵莹 史秀娟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365-367,共3页
城市河流生态系统的退化已被公认是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盲目填占河流、减少水面,盲目硬质化衬砌,大量工业、生活污水及面源污染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等使城市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降低或丧失。因此,如何对城市受损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修... 城市河流生态系统的退化已被公认是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盲目填占河流、减少水面,盲目硬质化衬砌,大量工业、生活污水及面源污染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等使城市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降低或丧失。因此,如何对城市受损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修复,使河流重新回到健康状态已经成为人类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河流 城市河流生态系统 城市河流生态系统修复
下载PDF
沈阳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周林飞 左建军 孙中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54-257,共4页
考虑反映城市河流生态系统的水量、水质、河岸带、水生生物与物理结构等5个方面的因素,构建了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各指标权重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根据评价指标的选... 考虑反映城市河流生态系统的水量、水质、河岸带、水生生物与物理结构等5个方面的因素,构建了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各指标权重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根据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选取8个评价指标,提出了5级评价标准,对浑河沈阳段2009年的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浑河沈阳段处于不健康状态。通过对比模型计算,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河流 生态系统健康 评价 指标体系
下载PDF
城市河流生态系统修复刍议 被引量:24
19
作者 赵彦伟 杨志峰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9-93,共5页
解释了城市河流生态系统修复概念的内涵,认为其修复应是一种重建或改造活动,包括河流本体与社会经济两方面含义。提出了以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健康为最终目标的多目标整体修复思想,界定了河流生态系统修复活动须遵循的原则。建立了“控源... 解释了城市河流生态系统修复概念的内涵,认为其修复应是一种重建或改造活动,包括河流本体与社会经济两方面含义。提出了以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健康为最终目标的多目标整体修复思想,界定了河流生态系统修复活动须遵循的原则。建立了“控源、截污、清淤、增容、拓岸、筑绿、造景、营栖”的城市河流生态系统修复模式,总结了修复的技术途径,包括河道外、河道内、栖息地与鱼道、物理形态结构修复4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河流生态系统 健康 修复
下载PDF
城市河湖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以北京市“六海”为例 被引量:67
20
作者 张凤玲 刘静玲 杨志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3019-3027,共9页
健康的城市河湖才能发挥生态环境功能,体现景观和人文价值。城市河湖健康评价是城市河湖科学管理和生态恢复的前提和基础。对城市河湖生态系统健康概念和内涵进行了探讨,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以北京“六海”为例,对各子湖的... 健康的城市河湖才能发挥生态环境功能,体现景观和人文价值。城市河湖健康评价是城市河湖科学管理和生态恢复的前提和基础。对城市河湖生态系统健康概念和内涵进行了探讨,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以北京“六海”为例,对各子湖的健康状况进行比较评价。结果表明,中海和南海处于不健康向临界转化的状态,其余4个湖均处于不健康状态;水环境质量、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以及水滨空间结构是影响“六海”健康水平的制约因素;除南海外,各湖的健康程度都处于很差的级别。中海和南海的整体生态环境好于其余4湖,对健康和临界状态的隶属度之和接近0.6,可恢复程度处于中等水平;其余4湖对健康和临界状态的隶属度之和均小于0.3,恢复困难。对“六海”的生态恢复和科学管理提出建议:①控制点源、面源污染,改善入湖和湖水水质;②改善“六海”的水文条件;③恢复水生态系统结构和水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河湖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指标体系 北京“六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