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ractions between water-land resources and oasis urban development at the northern slopes of the Tianshan Mountains,Xinjiang,China 被引量:9
1
作者 Jun LEI Wen DONG +2 位作者 Yu YANG Jie LU Thomas STERR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2012年第2期221-229,共9页
Urban development in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is largely constrained by fragile physical environ- men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urban settlement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other regions of China. This paper anal... Urban development in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is largely constrained by fragile physical environ- men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urban settlement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other regions of China.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oupling characteristics and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for oasis urban development and water-land resources at the northern slopes of the Tianshan Mountains b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a coupling degree model.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degree and change in regional use of water and land resources are different among the studied cities/counties during their development. The built-up areas of these cities/counties have changed little with increasing populations and urbanization levels, which well reflects that the urban development in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is limited by oasis areas. Per capita amount of water supplied, however, presented a trend of slowed growth with increasing levels of urbanization. Water consumption gradually increased with urban development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accompanied by enhanced water use efficiency.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can be assessed through the coupling degree between oasis urban development and the use of water and land resources. A high coupling degree represents a high level of comprehensive urban devel- opment and use of water-land resources. Alternatively, a low coupling degree denotes a low level of urban devel- opment and water-land resource u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asis urban development water-land resources coupling factors coupling degree northern slopes of the TianshanMountains
下载PDF
广东省城市化对植被生长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2
作者 周颖禧 关艳炜 +2 位作者 曹峥 吴志峰 俞方圆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7063-7073,共11页
全球城市化进程的不可逆及快速发展严重影响了城市植被的生长,城市植被生长状况代表了区域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区分城市化对植被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并进行定量的区域分析对深入理解城市化对植被生长的影响机制和推动区域绿色可持续发展... 全球城市化进程的不可逆及快速发展严重影响了城市植被的生长,城市植被生长状况代表了区域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区分城市化对植被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并进行定量的区域分析对深入理解城市化对植被生长的影响机制和推动区域绿色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以广东省为研究对象,基于MODIS13A1产品中增强型植被指数和不透水路面数据,运用slope趋势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量化研究2000—2018年广东省这一区域尺度下城市化对植被生长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8年广东省植被生长状态较为稳定且随着时间的变化有所增强。(2)广东省植被指数与城市化强度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在城市化过程中,除了负面的直接影响,还存在消极和积极的间接影响。(3)间接影响的占比随着城市化强度的增加,呈现出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积极的间接影响的占比最大值出现时,城市化强度约达0.9。可为广东省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数据积累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生长 直接和间接影响 城市化 增强型植被指数 slope趋势分析
下载PDF
天山北坡城市群国土空间格局识别与时空变化分析
3
作者 许金花 阿里木江·卡斯木 +2 位作者 徐晗 如克亚·热合曼 魏柏浩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7-246,共10页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大环境下,探索国土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及其规律对进一步缓和绿洲地区人地矛盾有着重要的意义。以天山北坡城市群为例,选取2000、2010年和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及DEM数据,基于“三生”空间理论对天山北坡城市群国土空...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大环境下,探索国土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及其规律对进一步缓和绿洲地区人地矛盾有着重要的意义。以天山北坡城市群为例,选取2000、2010年和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及DEM数据,基于“三生”空间理论对天山北坡城市群国土空间结构数量与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 a间天山北坡城市群“三生”空间类型面积呈不同程度的增减,其中水域和林地生态空间的转出量最多,牧草和其他生态空间两者间相互的转换数量最大;(2)研究区除阜康市、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奇台县、石河子市及乌鲁木齐市的国土空间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呈小幅度增加和递减外,其他县域呈逐年提高趋势;(3)生产空间的核密度高值区呈东南-西北条带状,连片分布于研究区的中部,而生态空间的核密度高值区则分布于研究区外围;生活空间的核密度高值区以乌鲁木齐市为中心呈点状分布,周围衍生出许多零碎的中值点,总体分布较为破碎,空间连接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北坡城市群 三生空间 国土空间 核密度
下载PDF
天山北坡城市群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
4
作者 张望 阿里木江·卡斯木 安瓦尔·买买提明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254-263,共10页
基于人居环境自然和人文综合要素,构建了人居环境综合适宜性指数(HSCI),以天山北坡城市群为研究区,分析其2022年的空间分异规律。结果表明:(1)天山北坡城市群自然环境的空间适宜性受地形起伏度和温湿指数影响显著,整体为一般适宜区集中... 基于人居环境自然和人文综合要素,构建了人居环境综合适宜性指数(HSCI),以天山北坡城市群为研究区,分析其2022年的空间分异规律。结果表明:(1)天山北坡城市群自然环境的空间适宜性受地形起伏度和温湿指数影响显著,整体为一般适宜区集中连片分布、高度适宜区零星分布在天山北坡山麓地带的绿洲。其中胡杨河市和乌鲁木齐县的自然环境适宜性最好;(2)人文环境的空间适宜性受夜间灯光指数和基础服务指数的影响较大,整体形成以乌鲁木齐市和石河子市为中心的“双核”空间特征,并有向周围递减的趋势;(3)天山北坡城市群人居环境综合适宜性指数最好的地方人口分布最多,充分体现了乌鲁木齐市作为区域极核的地位;(4)人居环境适宜性指数与天山北坡城市群的人口、经济和土地匹配程度不足。高质量和较高质量区土地面积仅占总量的2.62%,经济则占总量的54.69%,人口高达总量的59.06%。说明天山北坡城市群地区人口与经济在适宜性方面具有高度匹配性,但人居适宜性指数较高的土地存在过度集中和利用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环境 空间分异特征 综合适宜性评价 天山北坡城市群
下载PDF
天山北坡城市群高质量测度与障碍因子诊断研究
5
作者 王梦杰 胡江玲 张赛赛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246-253,共8页
通过熵权TOPSIS方法,测度2020年天山北坡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并采用障碍因子模型和耦合协调模型,判定影响高质量发展的障碍因子和城市内部协调度。结果表明:高质量综合得分排名为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石河子市>吐鲁番市>... 通过熵权TOPSIS方法,测度2020年天山北坡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并采用障碍因子模型和耦合协调模型,判定影响高质量发展的障碍因子和城市内部协调度。结果表明:高质量综合得分排名为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石河子市>吐鲁番市>五家渠市>昌吉市>阜康市;影响乌鲁木齐市主要障碍因子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每万人图书馆数量、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建成区排水管道密度;其余城市的主要障碍因子是进出口贸易额、城市GDP、每万人专利授予量、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乌鲁木齐市属于轻度失调,石河子市、克拉玛依市和昌吉市属于严重失调,吐鲁番市、五家渠市和阜康市属于极度失调。天山北坡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与内部耦合协调水平低且呈非均衡的空间分布格局,未来应充分发挥各市的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着力补齐短板,注重全方位协调发展,提升发展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北坡城市群 高质量发展 熵权-TOPSIS 障碍因子 协调度
下载PDF
城市道路路堑高边坡设计与防护
6
作者 周大勇 黎婧 《建筑技术开发》 2024年第10期113-115,共3页
城市道路有时经过浅山区域或浅山体,造成挖方边坡较深。边坡防护与加固形式有自身的特点。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边坡设计中的关键问题。通过对高边坡稳定性的分析,研究了边坡土体特性、地质构造和外部荷载等因素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合工... 城市道路有时经过浅山区域或浅山体,造成挖方边坡较深。边坡防护与加固形式有自身的特点。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边坡设计中的关键问题。通过对高边坡稳定性的分析,研究了边坡土体特性、地质构造和外部荷载等因素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合工程设计实践,介绍了高边坡设计的案例分析,展示了高边坡设计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合理的高边坡设计和防护措施能够显著提高边坡的稳定性,确保工程的安全与可持续性,为今后设计工作中遇到城市道路高边坡的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道路 路堑 高边坡
下载PDF
生态护坡技术在城市砂土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
7
作者 刘洋 柳卓 +1 位作者 张宗伟 余辰洋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24年第3期48-51,共4页
岸坡防护是河道防洪、水土流失控制、河道整体景观改善的关键措施。与传统岸坡防护相比,生态护坡能更好地将岸坡防护与河道生态环境改善结合在一起,更有利于保持和恢复河流的自然属性。砂土质岸坡稳定性差,易遭雨水侵蚀,因此需要有针对... 岸坡防护是河道防洪、水土流失控制、河道整体景观改善的关键措施。与传统岸坡防护相比,生态护坡能更好地将岸坡防护与河道生态环境改善结合在一起,更有利于保持和恢复河流的自然属性。砂土质岸坡稳定性差,易遭雨水侵蚀,因此需要有针对性地提出岸坡防护方案。以浉河三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中生态岸坡防护为例,分析了现状河道岸坡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多种生态岸坡防护技术,以期为类似河道岸坡防护提供工程实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护坡 城市河道 砂土质岸坡 河道治理
下载PDF
城市库岸边坡孤石稳定性分析与数值模拟研究
8
作者 李磊 杨俊杰 +1 位作者 周拥军 胡一舟 《重庆建筑》 2024年第S01期27-30,共4页
城市库岸边坡孤石稳定性涉及城市安全建设和防灾减灾能力提升,以两江四岸工程范围内嘉陵江岸边巨型孤石文物为案例,就自然环境和工程活动对孤石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定性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对孤石所处地形地貌... 城市库岸边坡孤石稳定性涉及城市安全建设和防灾减灾能力提升,以两江四岸工程范围内嘉陵江岸边巨型孤石文物为案例,就自然环境和工程活动对孤石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定性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对孤石所处地形地貌、形态特征、结构特性、岩土侵蚀、工程活动等内外在因素进行定性分析,给出了孤石处于基本稳定状态的初步评价;然后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进行计算,通过三维高精度激光扫描得到孤石的三维模型,并建立孤石-边坡模型,模拟其在重力、水流、周期荷载等多种库岸边坡特有工况下的变形情况。模拟结果表明,各种工况及其综合作用下孤石最大位移均较小,且未发生倾覆现象。综合定性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对孤石做出了整体处于稳定状态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石 边坡 稳定性分析 数值模拟 城市安全
下载PDF
Creation and Analysis of Earth’s Surface Roughness Maps from Airborne LiDAR Measurements in Downtown Urban Landscape
9
作者 Fahmy F. F. Asal 《Journal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2019年第2期212-238,共27页
The Earth’s surface roughness constitutes an important parameter in terrain analysis for studying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problems. Authors gave different definitions and measures for the earth’s sur... The Earth’s surface roughness constitutes an important parameter in terrain analysis for studying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problems. Authors gave different definitions and measures for the earth’s surface roughness that usually depend on exploitation of digital elevation data for its reliable determination. This research aimed at exploring the different approaches for defining and extraction of the Earth’s surface roughness from Airborne LiDAR Measurements. It also aimed at evaluating the effects of the window size of the standard deviation filter on the created roughness maps in downtown landscapes using three known approaches namely;standard deviation filtering of the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 standard deviation filtering of the slope gradient model and standard deviation filtering of the profile curvature model. In this context, different roughness maps have been created from Airborne LiDAR measurements of the City of Toronto, Canada using the three filtering approaches with varying window sizes. Visual analysis has shown color tones of small roughness values with smooth textures dominate the roughness maps from small window sizes of the standard deviation filter, however, increasing the window sizes has produced wider variations of the color tones and rougher texture roughness maps. The standard deviations and ranges of the roughness maps from LiDAR DEM have increased due to increasing the filter window size while the skewness and kurtosis have decreased due to increasing the window size, indicating that the roughness maps from larger window sizes are statistically more symmetrical and more consistent. Thus, kurtosis has decreased by 53% and 82% due to increasing the window size to 7 × 7 and 15 × 15 respectively. The standard deviations of the roughness maps from the slope gradient model have increased due to increasing the window size till 15 × 15 while they have decreased with more increases. However, skewness has decreased due to increasing the window size till 15 × 15 and the kurtosis has decreased with higher rate till window size of 11 × 11. In the roughness maps from the profile curvature model, the ranges and skewness have decreased by 93.6% and 82.6% respectively due to increasing the window size to 15 × 15 while, kurtosis has decreased by 58.6%, 76.3% and 93.76% due to increases in the filter window size to 5 × 5, 7 × 7 and 15 × 15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ace ROUGHNESS urban Landscape Airborne LiDAR DSM/DEM/DTM slope Gradient Profile CURVATURE Standard Deviation Filtering Spatial ANALYSIS
下载PDF
干旱区绿洲城市群地表温度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以天山北坡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10
10
作者 梁洪武 阿里木江·卡斯木 +2 位作者 张雪玲 赵永玉 如克亚·热合曼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650-3664,共15页
基于2005—2019年的MYD11A2时间序列LST遥感数据,首先采用均值标准差法对LST进行分级,分析了天山北坡城市群的LST空间分布格局;其次利用Sen′s斜率分析法、Mann-Kendal趋势检验法和Hurst指数揭示了天山北坡城市群LST在2005—2019年和未... 基于2005—2019年的MYD11A2时间序列LST遥感数据,首先采用均值标准差法对LST进行分级,分析了天山北坡城市群的LST空间分布格局;其次利用Sen′s斜率分析法、Mann-Kendal趋势检验法和Hurst指数揭示了天山北坡城市群LST在2005—2019年和未来的变化趋势;最后借助地理探测器模型并综合考虑地表覆盖、气候、社会经济和地形因素分析了多空间尺度下LST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天山北坡城市群的吐鲁番市是高温(HT)和极高温(EHT)的主要集聚地;白天和夜间的LST格局差异大,在绿洲区域表现为典型的“昼冷岛,夜热岛”特征。(2)LST在白天和夜间的变化率分别为0.04℃/a和0.03℃/a,白天的升温幅度强于夜间;在乌鲁木齐市、昌吉回族自治州、石河子市和五家渠市LST表现出显著的升高趋势,且在未来也具有相同的趋势。(3)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LST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同;从整个天山北坡城市群来看气候因素和地形因素是LST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在在石河子市、五家渠市和奎屯市LST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温度 干旱区 天山北坡 城市群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天山北坡城市群生态承载力演变与生态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魏柏浩 阿里木江·卡斯木 +1 位作者 如克亚·热合曼 赵永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99-1411,共13页
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造成了各种生态环境问题,对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探讨城市群土地利用变化、生态承载力演变特征及生态敏感性分析,是推动城市群生态环境优化,提升城市群土地利用管理方式的重要理论依据。以天... 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造成了各种生态环境问题,对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探讨城市群土地利用变化、生态承载力演变特征及生态敏感性分析,是推动城市群生态环境优化,提升城市群土地利用管理方式的重要理论依据。以天山北坡城市群为研究区,基于土地利用数据对天山北坡城市群2000—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采用生态足迹模型对研究区的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进行推算,并结合植被覆盖度、坡度、人口密度、土地利用类型、高程5个生态敏感性因子,对天山北坡城市群进行多因子综合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表明:2000—2020年天山北坡城市群内建设用地和耕地转入量较大,分别增长107.79%和46.45%,林地和水域面积逐步减少,反映了天山北坡城市群在研究期内处于快速城镇化阶段,城市建成区的不断扩大对部分生态生产用地构成一定的威胁。在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天山北坡城市群人均生态足迹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生物资源生态赤字问题仍然存在,能源为主的其他资源的生态盈余呈现缩小趋势。生态敏感性高值区域主要分布在天山北坡城市群各城市的周边地区,中度敏感地区环绕在敏感高值区周围,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11.21%和35.18%。在未来发展中天山北坡城市群需要进行区域生态敏感性的评价,针对不同的生态敏感性分区提出不同的保护和利用策略,同时需要发挥区域内各个城市的生产优势,扬长避短,实现天山北坡城市群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及生态与社会及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北坡城市群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敏感性分析
下载PDF
基于GIS的天山北坡城市群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永玉 阿里木江·卡斯木 +1 位作者 高鹏文 梁洪武 《生态科学》 CSCD 2023年第5期84-93,共10页
以GIS为平台,使用5 km×5 km栅格单元为基本单位,选择土地覆被、地形起伏度、气候适宜度、水文条件以及土地沙化适宜度等自然因子结合社会经济数据,对天山北坡不同地区的人居环境适宜性进行探讨,揭示了天山北坡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 以GIS为平台,使用5 km×5 km栅格单元为基本单位,选择土地覆被、地形起伏度、气候适宜度、水文条件以及土地沙化适宜度等自然因子结合社会经济数据,对天山北坡不同地区的人居环境适宜性进行探讨,揭示了天山北坡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的空间分布格局,并进一步探讨其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天山北坡城市群的人居环境指数(HEI)介于10.72—80.19之间,地形起伏度、水文条件以及土地沙化适宜度为天山北坡城市群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限制因素,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整体呈现“屋脊式”空间结构特征,具体表现为以乌鲁木齐市-奎屯市为中轴线逐渐向两侧递减的态势,并出现以石河子市、奎屯市为“双核心式”的空间差异特征。其中一般适宜区域分布面积最广,占天山北坡城市群总面积的39.79%;比较适宜区次之,占25.2%,分布着研究区43.87%的人口;然后是临界适宜区,占18%;不适宜区域占研究区总面积10.8%;高度适宜区最小,仅为研究区总面积的6.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 HEI模型 GIS 天山北坡城市群
下载PDF
坡地住区外部公共空间更新策略探究——以大连市文萃轩小区为例
13
作者 赵梓航 赵剑峰 《城市建筑空间》 2023年第12期69-71,共3页
坡地住区外部公共空间的更新具有一定特殊性与复杂性。以大连市文萃轩小区为例,梳理其外部公共空间特征,从外部公共空间的衍生与重塑、道路交通、停车空间、景观环境、无障碍与适老化方面提出更新策略,以期为同类型坡地住区外部公共空... 坡地住区外部公共空间的更新具有一定特殊性与复杂性。以大连市文萃轩小区为例,梳理其外部公共空间特征,从外部公共空间的衍生与重塑、道路交通、停车空间、景观环境、无障碍与适老化方面提出更新策略,以期为同类型坡地住区外部公共空间更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坡地住区 公共空间 适老化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调线调坡设计思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世泽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7-252,共6页
调线调坡设计工作承上解决土建结构的施工误差,启下为铺轨及设备安装提供良好的条件,是轨道交通铺轨前的最后一道工序。经过系统的调整线路中线和坡度,能使列车运行于良好的三维空间。结合石家庄地铁3号线调线调坡设计经验,总结调线调... 调线调坡设计工作承上解决土建结构的施工误差,启下为铺轨及设备安装提供良好的条件,是轨道交通铺轨前的最后一道工序。经过系统的调整线路中线和坡度,能使列车运行于良好的三维空间。结合石家庄地铁3号线调线调坡设计经验,总结调线调坡设计原则、调线调坡过程及注意事项,剖析具体方法技巧及实际案例,为工程顺利通车提供良好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线路设计 调线调坡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模型的城市地下隧道施工边坡支护技术创新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文胜 《粘接》 CAS 2023年第10期158-161,共4页
为保证城市地下隧道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某地区的城市地下隧道工程为例,提出基于边坡开挖支护技术的城市地下隧道施工方法。采用ADINA有限元软件构建城市地下隧道边坡有限元模型,依据模型的多面体计算边坡位移和隧道变形,以此分析... 为保证城市地下隧道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某地区的城市地下隧道工程为例,提出基于边坡开挖支护技术的城市地下隧道施工方法。采用ADINA有限元软件构建城市地下隧道边坡有限元模型,依据模型的多面体计算边坡位移和隧道变形,以此分析边坡在支护结构支护下的受力、沉降以及位移等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边坡土层位移,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最大位移结果分别为9.22 mm和6.54 mm,可极大程度降低沉降发生,避免对周围环境和构筑物造成影响,最大剪切应变结果在1.854E+01~2.006e+01内,并且分布均匀,保证边坡施工的稳定性,确保隧道施工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开挖 支护技术 城市地下隧道 施工方法 剪切应变 土层位移
下载PDF
调坡顶升技术在竖曲线段高架桥改造中的应用
16
作者 周建华 高欣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3年第3期245-248,M0023,共5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城市区域外围扩展,早期建设的城市高架桥在部分地段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发展、更新的需求,高架桥梁改造采用调坡顶升先进技术是一种发展趋势和潮流,有着更为宽广的应用场景。通过对某高架桥改造工程的实例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城市区域外围扩展,早期建设的城市高架桥在部分地段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发展、更新的需求,高架桥梁改造采用调坡顶升先进技术是一种发展趋势和潮流,有着更为宽广的应用场景。通过对某高架桥改造工程的实例分析,介绍高架桥梁调坡顶升的总体设计思路、桥梁上下部结构顶升改造的关键技术问题,并提出了相关解决方案,对以后类似工程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高架桥 竖曲线 调坡顶升 千斤顶
下载PDF
盐城市区串场河整治工程重难点分析及效果评价
17
作者 李悦 杨晓飞 杨亮 《海河水利》 2023年第3期46-48,共3页
串场河是纵贯盐城地区中部的重要区域性骨干河道。串场河市区段位于盐城市区第Ⅲ防洪区,已64 a未进行全面疏浚整治。河道内坝梗阻隔,污水管道随意排放,严重影响了河流的水安全、水环境,亟需整治提升。串场河整治工程历时70 d施工后全线... 串场河是纵贯盐城地区中部的重要区域性骨干河道。串场河市区段位于盐城市区第Ⅲ防洪区,已64 a未进行全面疏浚整治。河道内坝梗阻隔,污水管道随意排放,严重影响了河流的水安全、水环境,亟需整治提升。串场河整治工程历时70 d施工后全线通水运行,取得了良好经济、社会、生态效益。针对主城区城市河道的特点,分析实施过程中的重难点及应对措施,并对工程后续效果进行跟踪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整治 城市河道 边坡支护 施工组织设计 串场河
下载PDF
月亮湾段拼装式防洪墙与缓坡堤防的应用
18
作者 胡金辉 国小龙 +1 位作者 孙颖娜 庞傲璇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6-159,共4页
传统的土堤和钢筋混凝土防洪墙阻隔了城市和滨水区域,已经无法满足大众的需求。为满足人民群众对亲水性的需求,将铝合金防洪墙引入到月亮湾防洪改造过程中,并提出拼装式防洪墙与生态缓坡相结合的改造方案,改造后该项目运行效果良好,不... 传统的土堤和钢筋混凝土防洪墙阻隔了城市和滨水区域,已经无法满足大众的需求。为满足人民群众对亲水性的需求,将铝合金防洪墙引入到月亮湾防洪改造过程中,并提出拼装式防洪墙与生态缓坡相结合的改造方案,改造后该项目运行效果良好,不仅消除了堤防对城市空间的压迫感,更是将城市景观空间不间断的延续到水边,形成完整统一的景观界面,既能确保防洪安全,又能营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滨水景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城市堤防 拼装式防洪墙 生态缓坡
下载PDF
城市高架桥调坡顶升改造技术要点
19
作者 郁超 《北方交通》 2023年第1期5-10,共6页
城市快速路网建设中常涉及到新老高架连接处落地段如何改造的问题,为既避免资源浪费、缩短工期、节约投资,桥梁整体调坡顶升应运而生。整体调坡顶升涉及反力基础、千斤顶合理配置、随动顶的使用、限位装置布设等关键技术,详细介绍了城... 城市快速路网建设中常涉及到新老高架连接处落地段如何改造的问题,为既避免资源浪费、缩短工期、节约投资,桥梁整体调坡顶升应运而生。整体调坡顶升涉及反力基础、千斤顶合理配置、随动顶的使用、限位装置布设等关键技术,详细介绍了城市高架桥调坡顶升改造技术要点,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高架桥 整体调坡顶升 角速度 限位装置
下载PDF
城市化进程对贾鲁河径流变化的影响分析
20
作者 魏怀斌 孙志航 刘静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6-18,共3页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城市水系径流量发生较大变化。为进一步研究城市化所带来的径流量变化趋势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对累积斜率变化率法在水文变化分析的应用中进一步创新,从人类活动因素中分离出下垫面对径流...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城市水系径流量发生较大变化。为进一步研究城市化所带来的径流量变化趋势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对累积斜率变化率法在水文变化分析的应用中进一步创新,从人类活动因素中分离出下垫面对径流量变化的贡献率,并以贾鲁河流域郑州段为例结合Mann-Kendall检验法,求出气候变化因素和下垫面因素及其他人类活动因素对径流量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980~2019年实测径流量呈上升趋势,并在2008年发生突变。在对径流量的影响分析中,下垫面变化和其他人类活动为主要影响因素,其贡献率分别为69.76%、56.19%。针对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原因主要为下垫面硬化使产汇流增大及人口增多排放量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径流量 人类活动 Mann-Kendall检验法 累积斜率变化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