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4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evolutionary model of urban bus transport network based on B-space 被引量:2
1
作者 朱振涛 周晶 +1 位作者 李平 陈星光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8期2874-2880,共7页
In this paper, an evolutionary model of bus transport network in B-space is developed. It includes the effect of the overlapping ratio of new route on network performance and overcomes the disadvantage, i.e. lack of e... In this paper, an evolutionary model of bus transport network in B-space is developed. It includes the effect of the overlapping ratio of new route on network performance and overcomes the disadvantage, i.e. lack of economic consideration, in the evolutionary bus transport network model in P-space proposed by Chen et al (2007). The degree distribution functions are derived by using the mean-field method and the master equation method, separate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ew stop ratio of a route, λ, and the error in exponential of degree distribution function from the mean-field method is developed as ASlope= λ/(1 -λ) + ln(1-λ). Finally, the bus transport networks of Hangzhou and Nanjing are simulated by using this model,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some characteristic index values of the simulated networks are closer to the empirical data than those from Chen's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lex networks urban bus transport network B-space master equation method
下载PDF
URBAN GROWTH, TRANSPORTATION SYSTEM AND COMMERCIALNETWORK OF BEIJING
2
作者 Yang Wuyang(Department of Geography,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1995年第3期15-31,共17页
In this afticle, three uopt problems on the developlnent and plabong of Beijing metropolis are expounded (1) Having analyzed the process of urbanlzation dunng 45 years, the autihor divides it into three Stages :city e... In this afticle, three uopt problems on the developlnent and plabong of Beijing metropolis are expounded (1) Having analyzed the process of urbanlzation dunng 45 years, the autihor divides it into three Stages :city expansion, qrban sprawl and fonmation of centnpotal urban nngr. Then a rank-number-size law is pLif fotward to predict the development and allocation of satellite towns (2) Having looked back on the change of urban transpoftation nforork, the atlthor points out its merits and demerits.According to the increases of traffic flow, improving measures for the urban road systems are demonstrated. (3) Having reviewed the llistory of commercial distnbution and referred to previous lnodels, the author roprds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business as a combined network from central place and idealized stnucture of lnetropolitan area. The trade and service orgaluzation in n1ain urban area and peripheral zone can be planned with defferent ways. The atlthor predicts a rational network of commerce and service of Beijing with a strong BCD Which is accepted by some trade author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growth central place theory transportation system commercial network
下载PDF
Numerical Approach of Network Problems in Optimal Mass Transportation
3
作者 Lamine Ndiaye Babacar Mbaye Ndiaye +1 位作者 Pierre Mendy Diaraf Seck 《Applied Mathematics》 2012年第5期457-466,共10页
In this paper, we focus on the theoretical and numerical aspects of network problems. For an illustration, we consider the urban traffic problems. And our effort is concentrated on the numerical questions to locate th... In this paper, we focus on the theoretical and numerical aspects of network problems. For an illustration, we consider the urban traffic problems. And our effort is concentrated on the numerical questions to locate the optimal network in a given domain (for example a town). Mainly, our aim is to find the network so as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population position and the network is minimized. Another problem that we are interested is to give an numerical approach of the Monge and Kantorovitch problems. In the literature, many formulations (see for example [1-4]) have not yet practical applications which deal with the permutation of points. Let us mention interesting numerical works due to E. Oudet begun since at least in 2002. He used genetic algorithms to identify optimal network (see [5]). 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 a new reformulation of the problem by introducing permutations . And some examples, based on realistic scenarios, are sol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MAL MASS transportATION network urban TRAFFIC Monge-Kantorovich Problem Global Optimization
下载PDF
Exploring the Multi-Layer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the Bus-Subway Transportation Network of Shanghai
4
作者 Shiyu Tang Hong Zhang Caiwei Liu 《Journal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2023年第2期223-243,共21页
Buses and subways are essential to urban public transportation systems and an important engine for activating high-quality urban development. Traditional multi-modal transportation networks focus on the structural fea... Buses and subways are essential to urban public transportation systems and an important engine for activating high-quality urban development. Traditional multi-modal transportation networks focus on the structural feature mining of single-layer networks or each layer, ignoring the 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multi-layer networks. In this paper, we examined the multi-layer structural property of the bus-subway network of Shanghai at both global and nodal scales. A dual-layer model of the city’s bus and subway system was built. Single-layer complex network indicators were also extended. The paper also explored the spatial coupling properties of the city’s bus and subway system and identified its primary traffic nodes. It was found that 1) the dual-layer network increased the network’s connectivity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broke through the spatial limitation in terms of physical structure, mak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ny two locations more direct. 2) The dual-layer network changed the top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nsit network, increasing the centrality value and bit order in degree centrality, betweenness centrality, and closeness centrality to different degrees, and making each centrality tend to converge to the city center in spatial distribution. Enhancing the management of critical network nodes would help the integrated public transportation system operate more effectively and provide higher-quality serv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transportation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ual-Layer network CENTRALITY
下载PDF
Preliminary Study on Selling Tickets in Reason for Last Trains on Beijing Rail Transit Network
5
作者 Yang Wang Jie Xu +4 位作者 Limin Jia Jianyuan Guo Ping Liang Bo Wang Jinxin Xie 《Journal of Intelligent Learning Systems and Applications》 2013年第4期254-260,共7页
With the increase of Beijing urban rail transport network, the structure of the road network is becoming more complex, and passengers have more travel options. Together with the complex paths and different timetables,... With the increase of Beijing urban rail transport network, the structure of the road network is becoming more complex, and passengers have more travel options. Together with the complex paths and different timetables, taking the last train is becoming much more difficult and unsuccessful. To avoid losses, we propose feasible suggestions to the last train with reasonable selling tickets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urban RAIL transport network Automatic TICKETING System The LAST Train Transfer
下载PDF
城市水灾下交通路网基础设施(群)韧性研究综述 被引量:3
6
作者 熊文 张大牛 +1 位作者 马小龙 蔡春声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9-345,共17页
从韧性研究角度出发,结合水动力模型与交通流理论,对城市水灾下交通路网基础设施(群)分析理论、运行机制、模型构建、安全管控、恢复提升等进行分析与阐述.首先,运用文献计量法,分析水灾下路网韧性研究概况与发展历程,明晰城市水灾下路... 从韧性研究角度出发,结合水动力模型与交通流理论,对城市水灾下交通路网基础设施(群)分析理论、运行机制、模型构建、安全管控、恢复提升等进行分析与阐述.首先,运用文献计量法,分析水灾下路网韧性研究概况与发展历程,明晰城市水灾下路网分析方向热点与演进历程;其次,从城市水淹计算与水灾交通路网2个角度,系统梳理城市雨洪场景与设施交互的计算理论;进而,分别从交通路网基础设施与城市水灾之间的相互影响、地上立交枢纽与地下交通设施水灾分析以及水灾下城市交通路网韧性分析与度量出发,阐述城市水灾与交通路网基础设施交互机制;然后,从灾前预防、灾中调度以及灾后恢复3个阶段,说明城市路网水灾处置与性能恢复策略.最后,归纳既有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并从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的智能调度、计入垂向尺度的交通设施抗水分析、面向实际场景的高精度恢复模型等方面,对极端气候下城市交通路网基础设施(群)韧性研究未来方向进行研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灾 韧性 交通基础设施 城市路网
下载PDF
考虑互补效应的城市群多模式客运网络鲁棒性 被引量:1
7
作者 马飞 委笑琳 +2 位作者 孙启鹏 刘擎 苟慧艳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8-398,共11页
为了分析城市群客运网络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从多种交通模式互补视角,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城市群多模式客运网络模型,应用引力模型建立节点失效后网络性能计算的规则,对城市群多模式客运网络的鲁棒性进行测度.引入基于鲁棒性的动态... 为了分析城市群客运网络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从多种交通模式互补视角,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城市群多模式客运网络模型,应用引力模型建立节点失效后网络性能计算的规则,对城市群多模式客运网络的鲁棒性进行测度.引入基于鲁棒性的动态互补强度指标,对客运网络间的互补效应(CE)进行量化.对是否考虑CE时的鲁棒性进行对比,分析CE对鲁棒性的提升程度.以关中平原城市群为例进行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在城市群多模式客运网络中,普铁网应对突发事件时的鲁棒性最强,公路网最弱.无论在何种攻击策略下,考虑CE时,城市群多模式客运网络的鲁棒性均有明显的提升,高铁网、普铁网和公路网的敏感度分别下降了19.1%、29.3%和2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多模式客运网络 复杂网络理论 鲁棒性 互补效应
下载PDF
考虑出行阻抗的城市群综合客运网络可达性
8
作者 李成兵 吴鹏 李云飞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2-189,共8页
为阐明城市群综合客运交通网络的多层空间结构并丰富网络的功能属性,以耦合这一全新视角提出考虑城市交通换乘的城市群综合客运网络模型,并从出行费用与出行时间出发分析节点与网络的可达性。首先,基于复杂网络理论Space-P建模方法,将... 为阐明城市群综合客运交通网络的多层空间结构并丰富网络的功能属性,以耦合这一全新视角提出考虑城市交通换乘的城市群综合客运网络模型,并从出行费用与出行时间出发分析节点与网络的可达性。首先,基于复杂网络理论Space-P建模方法,将城市群中的客运站点抽象为网络中的节点并进行编号,以票价与出行时间标定边权,分别构建公路客运子网、铁路客运子网。其次,划设城市群中的各城市中心城区为独立的交通小区,将有城市公共交通、步行等换乘方式连接的节点间添加耦合边,构建耦合子网。再次,将两类客运子网通过耦合子网组合叠加为综合网络,改进传统网络效率指标,构建加权的阻抗效率指标评估节点与网络的阻抗可达性。最后,以成渝城市群为实例研究,构建成渝城市群综合客运网络并分析公路、铁路、综合网络的阻抗可达性。结果表明:多个节点的耦合使得这些节点的阻抗可达性较好,因此在研究城市群综合客运交通网络时,城市交通换乘是不可忽略的因素;综合网络的阻抗可达性相较于公路子网、铁路子网分别提升了83.4%,28.5%,公路与铁路客运子网的耦合提高了城市群客运交通网络的阻抗可达性;推进站点间、多种运输方式间的耦合协调,继而构建更加便捷顺畅的城市群综合客运交通网络,是降低旅客的出行成本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交通可达性 复杂网络 城市群 多模式交通网络 出行阻抗
下载PDF
不确定环境下医疗废物回收网络鲁棒优化研究
9
作者 李昌兵 梁琴 伍凌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9-561,共13页
针对医疗废物回收网络的不确定性,选取医疗废物量和运输成本作为关键变量,构建有多个不确定参数的多目标非线性整数规划模型,并引入鲁棒优化来处理不确定因素。结合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MOPSO)和遗传算法(GA)求解该模型,外层GA负责选... 针对医疗废物回收网络的不确定性,选取医疗废物量和运输成本作为关键变量,构建有多个不确定参数的多目标非线性整数规划模型,并引入鲁棒优化来处理不确定因素。结合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MOPSO)和遗传算法(GA)求解该模型,外层GA负责选址决策,内层MOPSO针对选址结果进行配送路径优化,并以国内某城市为实证对象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遗传算法,所提算法总成本降低了10.37%,总风险减少了1.86%,工作量偏差缩减了50.18%;敏感性分析表明,医疗废物量的不确定性对目标函数的影响更为显著。所提模型使得决策者可根据风险偏好调整不确定参数,以获得最佳的医疗废物回收网络优化方案,为进一步的医疗废物回收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运输经济学 医疗废物 回收网络 鲁棒优化 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
下载PDF
基于互联互通的市域铁路网络节点模式选择
10
作者 余攀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12,共7页
研究目的:采用系统性方法探讨互联互通条件下市域铁路网络节点模式的选择方法,以上海市域铁路网络为例,旨在实现市域铁路网络的高效运行和区域的有机连接。本文研究集中于互联互通节点的功能定位、枢纽等级、位置选择及其与近沪城市的... 研究目的:采用系统性方法探讨互联互通条件下市域铁路网络节点模式的选择方法,以上海市域铁路网络为例,旨在实现市域铁路网络的高效运行和区域的有机连接。本文研究集中于互联互通节点的功能定位、枢纽等级、位置选择及其与近沪城市的有效衔接,以期提供一种优化市域铁路网络规划和建设的科学方法。研究结论:(1)互联互通节点的合理选择和布局对于提升市域铁路网络的运行效率和区域连接性具有决定性意义;(2)互联互通节点的功能定位、枢纽等级和位置选择是实现市域铁路网络高效运行的关键因素;(3)通过系统性研究和分析上海市域铁路网络,提出的节点模式选择方法可为其他城市的市域铁路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市域铁路 互联互通 节点模式选择 网络规划
下载PDF
基于改进浮动单元的城市职住平衡时间尺度估计——以广州市为例
11
作者 孙泽彬 陈子睿 +2 位作者 熊思敏 陈传禹 吴蔚 《城市交通》 2024年第2期74-85,共12页
已有研究对城市职住平衡的测度往往存在可塑性面积单元问题,且忽略了交通网络在职住联系中的媒介作用。提出一种改进的浮动单元法,构建基于道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数据集,以时间为职住分析尺度生成浮动单元,运用手机信令数据对职住平... 已有研究对城市职住平衡的测度往往存在可塑性面积单元问题,且忽略了交通网络在职住联系中的媒介作用。提出一种改进的浮动单元法,构建基于道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数据集,以时间为职住分析尺度生成浮动单元,运用手机信令数据对职住平衡进行测度。以广州市为例,对就业中心和居住区的职住平衡时间尺度进行估计。研究发现:广州市中心城区职住平衡时间尺度分布呈圈层式空间特征,职住平衡时间尺度从一级就业中心向外围先减小再增大;城市轨道交通缩小了就业中心的职住平衡时间尺度;一级、二级(不处于一级就业中心的辐射范围内)和三级就业中心的职住平衡时间尺度分别为32~40 min、14~28 min和10~20 min,而居住组团的职住平衡时间尺度主要依附于就业中心且受到城市轨道交通的影响。最后,提出在合适的时间尺度下对职住空间结构进行评估和优化住房和就业等资源配置,并重视城市轨道交通对职住空间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规划 职住平衡 时间尺度 浮动单元 交通网络 可达性 城市轨道交通 手机信令数据 广州市
下载PDF
基于加边策略的城市群客运网络韧性优化
12
作者 乔栋 李成兵 +1 位作者 王佳琳 李鑫涛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5期530-539,共10页
研究城市群客运网络韧性及韧性优化的问题有助于提高城市群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以韧性城市和复杂网络理论构建考虑城市群客运网络吸收、适应、恢复3种能力的模型,以呼包鄂乌城市群路网数据为基础,利用不同攻击策略与加边策略考虑城市... 研究城市群客运网络韧性及韧性优化的问题有助于提高城市群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以韧性城市和复杂网络理论构建考虑城市群客运网络吸收、适应、恢复3种能力的模型,以呼包鄂乌城市群路网数据为基础,利用不同攻击策略与加边策略考虑城市群客运网络韧性的优化问题,借助Python分析,找到最佳的加边策略。结果表明:不同的攻击方式对城市群客运网络韧性的影响不同,按低度数加边对韧性提升较为显著,为之后城市群韧性的提高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交通 城市群 客运网络 网络韧性优化 加边策略
下载PDF
基于两阶段中立型交叉效率和Shannon熵的公交服务效益评价:利益相关者视角
13
作者 刘盟 张春勤 王萌萌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27-942,共16页
为了获得高区分度、更准确的公交服务效益评价结果,提出了一种基于两阶段中立型交叉效率和Shannon熵集结模型的组合评价方法。基于网络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得到两阶段中立型交叉效率模型中的自评结果,在此基础上测算出互评结果,利用Shanno... 为了获得高区分度、更准确的公交服务效益评价结果,提出了一种基于两阶段中立型交叉效率和Shannon熵集结模型的组合评价方法。基于网络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得到两阶段中立型交叉效率模型中的自评结果,在此基础上测算出互评结果,利用Shannon熵集结模型将自评与互评结果集结得出最终交叉效率值。从公交企业、公众和政府三方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构建了公交服务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对2011~2016年间“长三角”地区案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公交企业的运营状况均不佳,但综合效益总体上在缓慢提升;服务过程评价结果显著优于生产过程评价结果;小型规模公交企业综合效益最高,其次是中型规模企业,而大型规模企业最低;政府大量的补贴和公交企业过量的资源投入会对效益产生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交通 网络数据包络分析 两阶段中立型交叉效率 Shannon熵 利益相关者
下载PDF
基于层间关联性的复合公共交通网络布局优化策略
14
作者 刘志勇 李文帅 +1 位作者 李思奇 姚恩建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91,共9页
针对地铁与公交网络耦合问题,基于北京市公共交通线网数据开展实证分析,解析地铁网络与公交网络耦合形成的地铁-公交复合网络结构性能,探究复合公共交通网络布局优化策略.首先,构建地铁拓扑网络和公交拓扑网络,根据换乘走行距离设置耦... 针对地铁与公交网络耦合问题,基于北京市公共交通线网数据开展实证分析,解析地铁网络与公交网络耦合形成的地铁-公交复合网络结构性能,探究复合公共交通网络布局优化策略.首先,构建地铁拓扑网络和公交拓扑网络,根据换乘走行距离设置耦合规则,构建地铁-公交复合网络.其次,围绕单层网络、双层网络分别测算拓扑指标(平均最短路径长度、平均聚类系数、全局效率和局部效率等)与韧性指标(最大双连通子图规模和割点数目等),分析双层复合公共交通网络结构性能.再次,提出基于Kendall秩相关系数的复合网络层间关联性指标,量化复合网络的耦合强度.最后,提出4种层间关联性提升策略,并开展“公交线路生成实验”,验证各策略对于网络拓扑和韧性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复合公共交通网络层间关联性呈现正相关关系,“薄弱环节优先”的层间关联性提升策略表现最佳,预期能够实现全局效率提高3.89%、局部效率提高25.62%、网络割点减少33.84%的目标,为进一步优化城市公共交通网络规划布局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交通 复合网络 拓扑分析 韧性分析 层间关联性
下载PDF
多模式城市交通网络容量模型及实例研究
15
作者 江筱薇 周建坤 +1 位作者 单晓峰 杜牧青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16-124,共9页
网络容量是衡量交通运输系统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用于量化交通网络可以承载的最大出行需求。针对多模式城市交通运输系统提出一种用于评价网络容量的方式划分与交通分配组合(combined mode split and traffic assignment, CMSTA)的模型... 网络容量是衡量交通运输系统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用于量化交通网络可以承载的最大出行需求。针对多模式城市交通运输系统提出一种用于评价网络容量的方式划分与交通分配组合(combined mode split and traffic assignment, CMSTA)的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出行者的路径选择和模式选择,并考虑了不同交通工具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路径重叠问题。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演示了交通规划管理方案实施对多模式交通运输网络容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交通网络容量的下降表现为网络利用率的降低;增加新模式一般可以提高网络容量;鼓励公共交通与新建轨道交通将有助于提升城市综合交通网络的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多模式 网络容量 模式选择 实例研究
下载PDF
改进潜能模型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可达性测度方法——以成都市中心城区为例
16
作者 章震 刘刚 何敬 《时空信息学报》 2024年第1期85-93,共9页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主要为城市居民提供高效出行服务,故其可达性情况将直接影响城市的稳定运行。针对传统的潜能模型对居民的交通站点选择影响因素考虑较少的问题,本研究使用改进潜能模型对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可达性进行度量研究。首先,...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主要为城市居民提供高效出行服务,故其可达性情况将直接影响城市的稳定运行。针对传统的潜能模型对居民的交通站点选择影响因素考虑较少的问题,本研究使用改进潜能模型对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可达性进行度量研究。首先,利用复杂网络理论,考虑公共交通线路和站点的度中心性、介数中心性和接近中心性构建出一种综合中心性度量指标;其次,引入潜能模型并考虑人口空间分布,建立顾及人口空间异质性的改进潜能模型,进而结合综合中心性度量指标提出一种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可达性测度方法;最后,为评价方法的有效性,以成都市中心城区为例,对融合地面公交网络和地铁网络的公共交通网络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武侯区和锦江区的公共交通可达性较优,成华区和金牛区的可达性较差;可达性的高值区域主要分布在城市几何中心处和武侯区与锦江区的交界处。研究结果较好地反映了成都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系统的可达性情况,可为进一步评价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可达性提供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可达性 潜能模型 城市公共交通
下载PDF
城市空中交通动态空域垂直起降飞行器路径优化
17
作者 周航 赵风旸 胡小兵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95-308,共14页
针对目前城市空中交通动态空域航线优化方法难以保证最优性和计算效率上不足,以及对市区与市郊混合运行场景覆盖的缺陷,首先,提出一种适用于市郊和市区运行的城郊结合路网构建方法;其次,基于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飞行动力学模型,... 针对目前城市空中交通动态空域航线优化方法难以保证最优性和计算效率上不足,以及对市区与市郊混合运行场景覆盖的缺陷,首先,提出一种适用于市郊和市区运行的城郊结合路网构建方法;其次,基于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飞行动力学模型,提出准确的eVTOL功率消耗模型优化飞行路径;最后,基于涟漪扩散算法(RSA)提出适用于动态空域中的动态加权路网(RSA-DWRN)算法。通过构建包含时变气流和障碍区影响的城郊结合路网结构,以优化路径耗电量、飞行时间、计算时间和匹配度为指标,比较RSA-DWRN和传统动态路径优化算法DPO-A*在5种场景下600次实验优化效果。仿真结果表明:RSA-DWRN算法在4类指标下效果最好,且当动态空域环境因素越复杂时,RSA-DWRN表现越优;当空域中存在移动障碍物时,DPO-A*算法无法预测其运动轨迹且需频繁更新路网状态,大量提高了路径规划计算成本,而RSA-DWRN算法在相同情景下与动态环境变化过程协同进化,得到同时保证优化结果和计算效率的最优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输 城郊结合路网 涟漪扩散算法 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 动态空域 路径优化
下载PDF
线网规划级绿色城轨理论框架体系研究
18
作者 李岩辉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3,共13页
为贯彻“交通强国”“双碳目标”要求,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绿色城轨发展行动方案》为指导,从城市空间、综合交通、轨道交通3个层面探讨线网规划阶段的绿色低碳分析与评价方法,系统性搭建了从宏观到微观层面的理论框架。分析过程采用建... 为贯彻“交通强国”“双碳目标”要求,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绿色城轨发展行动方案》为指导,从城市空间、综合交通、轨道交通3个层面探讨线网规划阶段的绿色低碳分析与评价方法,系统性搭建了从宏观到微观层面的理论框架。分析过程采用建立模型、空间计量学、地理分析、客流预测等研究方法,通过“定量+定性”建立轨道交通绿色低碳效果理论架构。研究提出一种“城市-交通-轨道”三位一体绿色发展的框架,形成以定量分析为主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有效落实并提升绿色出行占比的目标,在承接上位规划的同时,结合轨道交通自身特征,指导下阶段绿色城轨的实施、相关研究专题编制。研究结果表明,将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涉及的各要素与城市、综合交通结合,能全面、有效、量化反映绿色发展的要求,最终形成各指标计算方法,具备可实施性、可操作性、可对比性,不但能落实国土空间、综合交通规划的要求与目标,也能对后续建设规划、工可、初设等阶段的绿色发展提供指导,与轨道交通全过程规划设计流程较为匹配,分析结论与建议也能够较好地反馈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确保规划一张蓝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绿色轨道 双碳目标 城市空间 综合交通 线网规划
下载PDF
基于复杂网络的盐城市区公交系统研究
19
作者 顾彩慧 《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47-52,共6页
城市交通系统是一个动态、开放的复杂系统。交通堵塞和交通事故频发会对现代化城市建设和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合理安排交通线路及站点无疑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基于复杂网络的基本理论,建立了盐城市区公交站点的网络模型,并分析其拓扑性质... 城市交通系统是一个动态、开放的复杂系统。交通堵塞和交通事故频发会对现代化城市建设和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合理安排交通线路及站点无疑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基于复杂网络的基本理论,建立了盐城市区公交站点的网络模型,并分析其拓扑性质;根据盐城市公交网络实际数据,利用所建网络模型计算公交网络特征参数,验证了该模型的小世界性和无标度性;构建评价指标,对实际采集数据进行仿真和分析,结果表明:盐城市区公交网络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系统 复杂网络 小世界性 无标度性 鲁棒性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复杂特性及鲁棒性研究
20
作者 于景飞 张倩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4年第6期74-80,共7页
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结构特性对轨道运营过程中的维护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复杂网络理论,采用Space-L建模方法构建重庆市轨道交通网络拓扑结构,实证分析该网络的复杂特性;选取网络效率和最大连通子图比例两项指标,仿真分析网络... 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结构特性对轨道运营过程中的维护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复杂网络理论,采用Space-L建模方法构建重庆市轨道交通网络拓扑结构,实证分析该网络的复杂特性;选取网络效率和最大连通子图比例两项指标,仿真分析网络面临攻击的剩余功能,进而评估其鲁棒性。结果表明:重庆市轨道交通网络属于无标度网络和小世界网络模型,面临突发运营事件具有一定的鲁棒性,但在蓄意攻击状态下的鲁棒性较差;要重视网络中度值较大、介数较大站点风险防范措施的建设。研究结果可为重庆市轨道交通日常运营维护工作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Space-L模型 仿真分析法 复杂特性 鲁棒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