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中游城市群碳排放效率与产业结构优化的时空耦合分析
1
作者 张延飞 邵佳敏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24年第3期14-27,共14页
探究碳排放效率与产业结构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低碳协同发展提供参考。本文采用非期望产出SBM模型测算2010—2020年长江中游城市群31个城市的碳排放效率,并运用耦合协调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和灰色关联分析等方... 探究碳排放效率与产业结构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低碳协同发展提供参考。本文采用非期望产出SBM模型测算2010—2020年长江中游城市群31个城市的碳排放效率,并运用耦合协调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和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对碳排放效率与产业结构优化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长江中游城市群碳排放效率与产业结构优化的耦合协调度稳定在0.505~0.522之间,处于勉强协调状态,子城市群的耦合协调水平差异较大但均未突破初级协调界限;(2)长江中游城市群内部城市的耦合协调度分布不均衡,呈现环鄱阳湖城市群>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的空间分布格局,2017—2020年各城市间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且空间集聚程度在不断增强;(3)除科学技术预算支出外,其余指标因素与耦合协调度均具有强关联性,科技投入对碳排放效率与产业结构优化耦合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尚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效率 产业结构优化 耦合协调 时空演变 长江中游城市群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产业结构协同演化研究
2
作者 贺文华 肖功为 《金融理论与教学》 2024年第1期59-69,共11页
农村劳动力转移在释放人口红利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还伴随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的扩大,推动了农民市民化进程,加快了新型城镇化发展;另一方面则是农村劳动力转移释放了农村土地,为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变革农业生... 农村劳动力转移在释放人口红利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还伴随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的扩大,推动了农民市民化进程,加快了新型城镇化发展;另一方面则是农村劳动力转移释放了农村土地,为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变革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发展现代农业创造了条件,因而新时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变迁需要匹配新型职业农民。人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推动农业产业结构渐进式升级,城乡生产要素流动则推动新型城镇化与农业产业结构的协同演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业产业结构 协同演化 城乡融合发展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evolution and isomorphism in Central Asia
3
作者 KANG Lei LIU Yi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20年第11期1781-1801,共21页
This study undertakes a systematic examination of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industrial economies in Central Asia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industrial scale,structural rationality,industrial co... This study undertakes a systematic examination of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industrial economies in Central Asia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industrial scale,structural rationality,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and industrial isomorphism.The results show that industrial structures in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advanced,with certain differences among them 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evolution.Kazakhstan has long had a tertiary-secondary-primary industrial pattern,and productive services have played an increasingly promine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its tertiary industry.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Uzbekistan,from a secondary-tertiary-primary pattern at its independence from the Soviet Union to a tertiary-secondary-primary pattern,is apparent.Tajikistan's industrial structure has also changed significantly in recent times.Its secondary industries shrunk while tertiary industries developed rapidly.In Kyrgyzstan,the ratios of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to total industrial output have fluctuated significantly while considerable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service sector.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Turkmenistan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other countries,and Turkmenistan is the only country in the Central Asian region which still shows a tertiary-secondary-primary industrial pattern.The feasibility and competitiveness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s of these five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hav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Kazakhstan has structural advantages but lags in competitiveness,Uzbekistan is driven by both structural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s,Tajikistan enjoys structural advantages while Kyrgyzstan lags behind in competitiveness,and Turkmenistan has a competitiveness-driven economy.Furthermore,values of the similar coefficient index of the three industrial structures in these countries were mostly above 0.95,the coefficients of the secondary industrial subdivisions in some countries were below 0.85,and those of tertiary industrial subdivisions among most countries were above 0.89,indicating considerable similarities in industrial structure among them.These findings are important in the context of establishing an effectiv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improving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and upgrading industrial structures to achieve economic prosper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ustrial structure evolution industrial isomorphism shift-share analysis similar coefficient index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原文传递
河南省产业结构演变的城镇化响应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钱宏胜 杜霞 梁亚红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3-28,共6页
基于1978—2014年的统计数据,采用城镇化响应强度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了河南省产业结构演变城镇化响应的时间和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非农产业发展城镇化响应强度呈上升趋势,但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城镇化响应具有明显... 基于1978—2014年的统计数据,采用城镇化响应强度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了河南省产业结构演变城镇化响应的时间和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非农产业发展城镇化响应强度呈上升趋势,但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城镇化响应具有明显的差异,其中第二产业发展的城镇化响应强度呈现阶段性波动,第三产业发展城镇化响应强度呈"U"型曲线变化趋势;河南省城镇化响应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区域城镇化类型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趋势明显;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区域城镇化总体水平、城镇体系发育程度、区域人口承载能力、产业集聚能力、城市经济密度、土地利用强度是影响河南省产业结构演变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城镇化 演变 响应强度 河南省
下载PDF
河南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互动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刘勇 王莹 高建华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1-75,共5页
文章在分析河南省城市化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对城市化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变动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并用Arcgis9.3以"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系数"为指标绘制地图,反映了河南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之间作用... 文章在分析河南省城市化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对城市化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变动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并用Arcgis9.3以"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系数"为指标绘制地图,反映了河南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之间作用强弱的空间差异,分析表明,河南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存在严重偏差,原因在于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非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不合理发展;河南省的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呈现"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地理分布特征。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系数 河南省
下载PDF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过程、机制与趋势 被引量:31
6
作者 刘艳军 李诚固 +1 位作者 董会和 李如生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33-437,共5页
城市化响应产业结构演变是“东北再造”的重要路径选择。对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过程与特征进行了阐述,并对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驱动机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未来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城市化响应的变化趋势,认为产... 城市化响应产业结构演变是“东北再造”的重要路径选择。对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过程与特征进行了阐述,并对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驱动机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未来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城市化响应的变化趋势,认为产业结构升级与区域功能的重新定位、城市群(带)培育与区域增长平台搭建、大都市区构建与城市区域化推进、“典型地域”空间优化与聚合能力增强、“整合空间”培育与城乡互动、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化”与生态空间体系构建等是未来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主要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演变 城市化 响应 东北地区
下载PDF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空间效应 被引量:9
7
作者 刘艳军 李诚固 +1 位作者 王颖 张婧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0-35,共6页
通过对东北地区城市化与产业发展相互作用过程进行考察,可以发现城市化对东北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的响应空间形态主要表现为资源产业型城市与边境口岸型城市的发展、城市开发区(新区)的建设、产业整合区的空间发育、城市经济... 通过对东北地区城市化与产业发展相互作用过程进行考察,可以发现城市化对东北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的响应空间形态主要表现为资源产业型城市与边境口岸型城市的发展、城市开发区(新区)的建设、产业整合区的空间发育、城市经济体的形成以及交通经济带的发育等方面。并且,城市化响应形态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效应,通过建立相关分析模型,并进行区域比较,得出城市化形态对东北地区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上,但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空间形态的总体经济效应弱于全国整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演变 城市化响应 空间形态 响应效应 东北地区
下载PDF
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城市化响应研究 被引量:83
8
作者 李诚固 韩守庆 郑文升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1-36,共6页
认为从广义层面上看,产业结构升级是产业结构知识化、外向化、生态化、整合化有机结合的演变过程,并从城市空间扩展、城市新区开发、城市职能体系变化、城市化规模扩张等方面对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响应理论进行了系统分析。从长春市产业... 认为从广义层面上看,产业结构升级是产业结构知识化、外向化、生态化、整合化有机结合的演变过程,并从城市空间扩展、城市新区开发、城市职能体系变化、城市化规模扩张等方面对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响应理论进行了系统分析。从长春市产业与城市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出发,剖析了长春市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响应的限制性因素,对未来长春市产业结构的城市化响应进行了趋势分析,认为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性质的功能定位、城市功能地域空间结构的优化与整合、大都市区体系构建与区域城市化推进、县市域经济突破与城乡一体化、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整治等五个方面应是未来长春市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响应的战略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产业结构升级 城市职能 城市空间 基础设施建设 生态环境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城镇群产业结构演变的城镇空间响应强度 被引量:12
9
作者 陈伟莲 张虹鸥 +1 位作者 吴旗韬 陈凤桂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44-552,共9页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重要的转型时期,产业升级和空间优化成为城镇群地区跨越发展门槛、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的关键因素,研究产业发展与城镇空间的相互关系成为一项全新、紧迫的科学问题。文章从空间视角切入,提出"产业结构演变...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重要的转型时期,产业升级和空间优化成为城镇群地区跨越发展门槛、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的关键因素,研究产业发展与城镇空间的相互关系成为一项全新、紧迫的科学问题。文章从空间视角切入,提出"产业结构演变的城镇空间响应系数",定量分析了珠江三角洲不同产业的城镇空间响应强度时空特征,探讨了城镇空间响应强度与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内在关系。根据第二、第三产业的城镇空间响应强度,将珠三角各县(区)划分为一致响应型、偏R2(第二产业发展的城镇空间响应系数)响应型和偏R3(第三产业发展的城镇空间响应系数)响应型。经济发展水平、城镇人口集聚水平、区域政策和制度是影响珠三角城镇空间响应强度的主要因素,工业化进程越快,城镇空间响应强度越强。在不同工业化阶段,要采取差异化的调控措施,把产业结构演变与城镇空间优化相结合,建立土地利用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演变 城镇空间 响应强度 珠三角城镇群
下载PDF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机理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刘艳军 李诚固 +1 位作者 李如生 董会和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3-77,共5页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研究作为地理学新的研究领域,已经越来越成为理论界和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对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从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过程、强度、形态、机制以及变化趋势等几个方面系统分析...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研究作为地理学新的研究领域,已经越来越成为理论界和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对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从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过程、强度、形态、机制以及变化趋势等几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机理,并建立起理论体系,以期为区域产业结构与城市化的研究开拓新的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演变 城市化 响应机理
下载PDF
四川省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吴雪玲 邓伟 +2 位作者 谢芳婷 张继飞 杨勇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66-1073,共8页
通过四川省改革开放以来的产业结构演化及其城市化响应过程分析,揭示不同产业发展的城市化响应特征,为四川省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提出"第二产业发展的城市化响应系数R(2)"和"第三产业发展的城市化响应系数R(3)&qu... 通过四川省改革开放以来的产业结构演化及其城市化响应过程分析,揭示不同产业发展的城市化响应特征,为四川省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提出"第二产业发展的城市化响应系数R(2)"和"第三产业发展的城市化响应系数R(3)"2个概念,分析了四川省改革开放以来二者的变化特征,探讨了不同产业与城市化过程的内在联系。根据不同产业发展的城市化响应水平的关联情况,将四川省21个市州划分为3类:一致响应型、偏R(2)响应型、偏R(3)响应型。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逐步回归法确定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响应的主要关联因素,探究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城市经济密度、空间集聚能力、人口集聚能力和城镇体系水平是影响四川省产业结构演变的主要因素,据此对不同类型区域提出相应的调控对策:对一致响应型区域统筹城乡经济,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偏R(2)响应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应控制城市规模,加快第二产业发展;对偏R(3)响应型区域应调整城镇体系,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演变 城市化响应 四川省
下载PDF
城市化对产业结构演进的作用机理研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 被引量:17
12
作者 武春友 梁潇 房士吉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389-395,共7页
现有理论证明了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进间具有复杂的变化关系,但无法解释具体的作用机理。本文以城市化对产业结构影响为切入视角,以中国30个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中国1996-2007年之间城市化对产业结构的作用机理,并将... 现有理论证明了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进间具有复杂的变化关系,但无法解释具体的作用机理。本文以城市化对产业结构影响为切入视角,以中国30个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中国1996-2007年之间城市化对产业结构的作用机理,并将全国分为三大区域深入讨论。结果显示,城市化在人口、经济和社会领城引发了新的变革,对产业结构演变起到了显著的影响作用。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人口集聚效应是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力,提升居民消费水平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城市化对产业结构的推动作用随着城市化水平提高和产业结构高级化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产业结构演进 面板数据 作用机理 区域差异
下载PDF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机理与调控 被引量:104
13
作者 刘艳军 李诚固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3-166,共14页
首先提出了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概念,通过分析1953-2005年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过程与偏差,构建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强度系数模型、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机理模型,探讨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形态... 首先提出了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概念,通过分析1953-2005年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过程与偏差,构建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强度系数模型、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机理模型,探讨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形态及空间效应,并划分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地域类型。研究表明:1953-2005年东北地区城市化水平与产业结构变动整体呈波动性变化,城市化与非农产业发展存在一定的偏差;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系数不断增大,表明城市化对产业结构演变的响应强度在不断增大,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强度具有空间差异性;城市经济密度提高、城市人口密度和规模的扩大以及区域人口数量的增长是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动力因素;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形态包括各类开发区、都市经济区、城市产业整合体、交通经济带、资源型城市和口岸型城市等,各类形态的发育对产业结构演变发挥了重要的空间效应;东北地区可以划分为大城市地域、资源—加工地域、传统农业地域、边境口岸地域、生态环境脆弱地域五种地域类型,产业结构优化与城市空间的整合、协调是各地域类型的主要调控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演变 城市化 响应机理 地域类型 东北地区
下载PDF
滇中城市群产业演进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胡宗群 吴映梅 +2 位作者 张伟 杨静思 邓小威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5-69,共5页
滇中城市群作为云南省优先开发区,其产业结构近年来一直处于"二、三、一"的演进状态。在剖析滇中城市群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时空演进特征的基础上,运用以结构多元化系数和区位熵为主要指标体系的关联分析方法,对滇中城市群现... 滇中城市群作为云南省优先开发区,其产业结构近年来一直处于"二、三、一"的演进状态。在剖析滇中城市群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时空演进特征的基础上,运用以结构多元化系数和区位熵为主要指标体系的关联分析方法,对滇中城市群现代化进程中城市产业结构演进状态进行评价,并提出滇中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滇中城市群经济的稳定发展和功能区划的演进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演进 经济发展 滇中城市群
下载PDF
产业结构演进、城镇化质量与土地集约利用之间的关系及其时空演变特征 被引量:16
15
作者 范建双 周琳 虞晓芬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9-24,共6页
基于1997—2015年中国内地除上海、西藏以外的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方法研究产业结构演进、城镇化质量和土地集约利用的时空演变及关系。结果表明:(1)城镇化质量与土地集约利用总体上呈递增趋势;东部地区结构效应略优于东北... 基于1997—2015年中国内地除上海、西藏以外的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方法研究产业结构演进、城镇化质量和土地集约利用的时空演变及关系。结果表明:(1)城镇化质量与土地集约利用总体上呈递增趋势;东部地区结构效应略优于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而竞争效应变化不大且各地区间差异并不明显。(2)产业结构、城镇化质量和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差异主要源于区域内部差异,且东部地区区域内部差异最大。(3)土地集约利用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城镇化质量是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影响因素。全国样本中,产业结构演进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不显著;分区域样本中,东部地区构成效应存在显著负向影响,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竞争效应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而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效应均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城镇化质量 土地集约利用 时空演变
下载PDF
北京市城乡过渡地带产业结构演化研究 被引量:40
16
作者 宋金平 李丽平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0-26,共7页
城乡过渡地带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发展问题 ,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以北京市为例 ,探讨了北京市城乡过渡地带的产业结构现状 ,分析了其产业结构演化过程和社会经济特征 ,揭示出影响城乡过渡地带发展变化的社会、经济、文化因素以及内在... 城乡过渡地带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发展问题 ,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以北京市为例 ,探讨了北京市城乡过渡地带的产业结构现状 ,分析了其产业结构演化过程和社会经济特征 ,揭示出影响城乡过渡地带发展变化的社会、经济、文化因素以及内在机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过渡地带 产业结构 演化过程 北京
下载PDF
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路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章贤 张婧 李诚固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6-40,共5页
笔者在讨论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路径的概念与内涵基础上,对国外发达国家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主要路径进行梳理,分析了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过程与趋势,提出了未来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演变... 笔者在讨论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路径的概念与内涵基础上,对国外发达国家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主要路径进行梳理,分析了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过程与趋势,提出了未来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老工业基地 产业结构演变 城市化响应路径
下载PDF
现代物流业影响城市空间结构机理分析 被引量:25
18
作者 韩增林 郭建科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1-65,共5页
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广泛应用使现代物流业作为继资源和人力领域后的第三利润源,与信息化一起快速整合到所有产业形态中,并通过物流系统的优化和高效的物流服务对城市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从经济学和城市地理学角度分析现代物流业影响城市空... 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广泛应用使现代物流业作为继资源和人力领域后的第三利润源,与信息化一起快速整合到所有产业形态中,并通过物流系统的优化和高效的物流服务对城市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从经济学和城市地理学角度分析现代物流业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机理,指出现代物流业的产业特性使其具有特殊的企业组织与产业关联效应,不仅影响城市产业布局,而且通过由此产生的空间特性,即物流业区位偏好、物流园区建设以及网络化城市物流节点布局模式的构建参与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物流业 城市空间结构 演化 影响机理
下载PDF
人力资本结构演进与中国经济增长——来自省际层面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5
19
作者 程锐 马莉莉 陈璇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0-70,共11页
本文基于演化的视角考察人力资本结构演进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人力资本结构演进界定为互补匹配过程中各层级人力资本比重逐步动态调整并最终实现向高级化演变的过程,具体表现为人力资本结构的互补匹配性和动态演化两大特征。基于... 本文基于演化的视角考察人力资本结构演进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人力资本结构演进界定为互补匹配过程中各层级人力资本比重逐步动态调整并最终实现向高级化演变的过程,具体表现为人力资本结构的互补匹配性和动态演化两大特征。基于此,本文构建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指数以表征人力资本结构演进程度,通过1996-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并利用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这一外生冲击构建工具变量和中介效应检验法,实证检验了人力资本结构演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人力资本结构演进显著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并且通过推升技术进步引起产业升级和促进人口集聚形成城市化而实现经济增长。因此,为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各地不应脱离本地经济发展阶段而简单地增加高级人力资本比重,而应在遵循经济发展基本规律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基础上,注重不同技能人力资本的互补匹配性和不同层级人力资本比重的动态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结构演进 产业升级 城市化 经济增长
下载PDF
基于城镇化和产业结构的城乡收入差距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吴鹏 常远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1-45,共5页
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中国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也日趋合理化,但城乡收入差距却呈现出缩小-扩大-缩小的趋势。本文分析了城镇化水平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协同性,并运用中国1978年至2014年的数据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结构扭曲系... 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中国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也日趋合理化,但城乡收入差距却呈现出缩小-扩大-缩小的趋势。本文分析了城镇化水平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协同性,并运用中国1978年至2014年的数据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结构扭曲系数分析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双因素作用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发现第一产业结构扭曲系数与城乡收入差距呈U型,第三产业结构扭曲系数与城乡收入差距呈倒U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产业结构 城乡收入差距 结构扭曲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