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骶神经调控术对神经源性膀胱疗效的Meta分析
1
作者 苏宇航 亓文强 史本康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53-358,362,共7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骶神经调控术(SNM)对神经源性膀胱(NB)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关于NB治疗选择的参考。方法通过检索PubMed及知网数据库,收集国内外2010年1月—2022年12月有关SNM治疗NB的文献,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骶神经调控术(SNM)对神经源性膀胱(NB)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关于NB治疗选择的参考。方法通过检索PubMed及知网数据库,收集国内外2010年1月—2022年12月有关SNM治疗NB的文献,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提炼数据后采用Review Manager 5.3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4项研究、60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示:SNM对NB患者的排尿次数(WMD=4.30,95%CI:2.84~5.77,P<0.01)、每日尿失禁发作次数(WMD=2.92,95%CI:2.76~3.07,P<0.01)、单次排尿量(WMD=-113.93,95%CI:-159.91~-67.98,P<0.01)、最大尿流率(WMD=-3.23,95%CI:-4.04~-2.42,P<0.01)、残余尿(WMD=111.79,95%CI:79.93~143.64,P<0.01)、最大膀胱容量(WMD=-65.63,95%CI:-84.38~-46.88,P<0.01)以及膀胱顺应性(WMD=-4.65,95%CI:-8.75~-0.55,P=0.03)有显著改善。结论SNM治疗NB的有效性较好,但需要更多随机对照试验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神经调控术 神经源性膀胱 下尿路功能障碍 下尿路症状 排尿次数 每日尿失禁发作次数 单次排尿量 最大尿流率 残余尿 最大膀胱容量 膀胱顺应性
下载PDF
国产图迈手术机器人用于尿路修复重建手术7例报道
2
作者 董传江 刘新峰 +1 位作者 许朋 闫道先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33-135,共3页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行国产图迈手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尿路修复重建手术患者7例,其中输尿管狭窄段切除再吻合3例,肾盂成型3例,膀胱瓣输尿管成型术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腹腔镜及开放手术。无Clavien≥Ⅱ级并发症发生,无器械相关不良事...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行国产图迈手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尿路修复重建手术患者7例,其中输尿管狭窄段切除再吻合3例,肾盂成型3例,膀胱瓣输尿管成型术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腹腔镜及开放手术。无Clavien≥Ⅱ级并发症发生,无器械相关不良事件发生,充分说明了国产图迈手术机器人在尿路修复重建手术中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外科手术 泌尿道
下载PDF
前列腺增生合并组织学炎症患者临床及尿动力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庞然 高筱松 +2 位作者 卢建新 李理 杨志强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BPH)合并组织学前列腺炎(HP)患者的临床及尿动力学特征。方法:将189例BPH接受经尿道逆行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患者,依据病理诊断分为单纯BPH组和BPH合并HP组,在匹配年龄、体重指数和前列腺体积后,每组38例;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BPH)合并组织学前列腺炎(HP)患者的临床及尿动力学特征。方法:将189例BPH接受经尿道逆行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患者,依据病理诊断分为单纯BPH组和BPH合并HP组,在匹配年龄、体重指数和前列腺体积后,每组38例;比较两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最大膀胱容量、残余尿量、最大逼尿肌压力和最大尿道压力等尿动力学指标,以及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发生率间的差异。结果:与单纯BPH组相比,BPH合并HP组具有更高的IPSS总分和IPSS储尿期评分(P<0.05),较小的最大膀胱容量(P<0.001)和更高的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的发生率(P<0.05)。结论:合并HP会加重BPH患者的储尿期症状,导致尿动力学中最大膀胱容量的降低和逼尿肌过度活动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炎 逼尿肌过度活动 储尿期症状
下载PDF
尿沉渣miRNA甲基化状态诊断膀胱癌价值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潘大庆 徐从云 +5 位作者 牛三强 林垚 沈洲 许言 刘治 肖峻 《安徽医学》 2017年第7期827-830,共4页
目的检测尿沉渣中尿路上皮细胞miR-193a、miR-3189、miR-22、miR-34a、miR-124-1甲基化状态,评估用于诊断膀胱癌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安徽省立医院泌尿外科96例术前膀胱癌和62例正常对照组患者中段晨尿50~100 m L... 目的检测尿沉渣中尿路上皮细胞miR-193a、miR-3189、miR-22、miR-34a、miR-124-1甲基化状态,评估用于诊断膀胱癌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安徽省立医院泌尿外科96例术前膀胱癌和62例正常对照组患者中段晨尿50~100 m L并提取尿沉渣尿路上皮细胞DNA,利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尿沉渣尿路上皮细胞DNA中miR-193a、miR-3189、miR-22、miR-34a、miR-124-1甲基化状态,对比膀胱癌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尿成渣miRNA甲基化状态差异。结果miR-193a、miR-3189、miR-22、miR-34a、miR-124-1在膀胱癌患者尿沉渣中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88.54%、80.21%、60.42%、36.46%、42.71%,正常对照组分别为9.68%、14.52%、29.03%、22.58%、27.42%;miR-193a诊断膀胱癌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54%、90.32%,联合miR-3189、miR-22、miR-34a、miR-124-1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97.92%、74.19%。结论联合检测miR-193a、miR-3189、miR-22、miR-34a、miR-124-1在膀胱癌患者尿沉渣中的甲基化状态能提高膀胱癌诊断的敏感性,可能成为膀胱癌无创诊断的潜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微小RNA 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 尿沉渣尿路上皮细胞
下载PDF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与肾移植后尿路梗阻患者的肾功能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新涛 戴澄 张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8期3247-3254,共8页
背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不被肾小管分泌和重吸收,近年来被认为是一种非常理想的评价肾小球滤过率的指标。目的:探讨肾移植后输尿管狭窄患者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水平变化及其在肾功能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4月至2... 背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不被肾小管分泌和重吸收,近年来被认为是一种非常理想的评价肾小球滤过率的指标。目的:探讨肾移植后输尿管狭窄患者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水平变化及其在肾功能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4月至2011年4月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及广州华侨医院泌尿外科行肾移植并于移植后发生输尿管狭窄伴肾功能不全的患者18例作为病例组,同时纳入同期年龄性别与病例组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63名作为对照组。分别于输尿管狭窄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测定患者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肌酐、尿素氮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输尿管狭窄治疗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均显著增高(P<0.01);治疗后1个月,病例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肾移植后输尿管狭窄患者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水平与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呈正相关。提示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可作为肾移植后肾功能恢复情况的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肾移植 肾功能不全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输尿管狭窄 尿路梗阻 诊断 肌酐 尿素氮
下载PDF
部分无管化与留置造瘘管经皮肾镜治疗肾及上段尿路结石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周浴 张少峰 +2 位作者 贾洪涛 甘伟 罗茂华 《医学综述》 2014年第8期1510-1512,共3页
目的探讨部分无管化与传统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肾及上段尿路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2008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上尿路结石并拟行PCNL治疗的上尿道结石患者109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采用部... 目的探讨部分无管化与传统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肾及上段尿路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2008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上尿路结石并拟行PCNL治疗的上尿道结石患者109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采用部分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术(MPCNL)者57例(MPCNL组),传统留置造瘘管PCNL者52例(PCNL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术后镇痛药的使用、术后并发症率及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 MPCNL组和PCNL组平均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CNL组术后第1天疼痛评分以及术后镇痛药需要量、住院天数均少于PCNL组(P<0.05)。结论 MPCNL治疗肾及上段尿路结石具有安全性高,术后疼痛轻、术后并发症少以及患者恢复较快等诸多优势,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基础上,提倡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无管化 传统经皮肾镜取石术 造瘘管 尿路结石 气压弹道碎石
下载PDF
肾移植受者与普通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的比较 被引量:5
7
作者 陈思腾 于立新 +3 位作者 邓文锋 苗芸 刘如敏 叶桂荣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1-207,共7页
目的:分析肾移植受者与普通患者泌尿系统感染(UTI)的不同,探究肾移植受者UTI的合理诊治方案。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14年8月在南方医院确诊UTI的肾移植受者和普通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UTI特点。结果:49例肾移植受者共... 目的:分析肾移植受者与普通患者泌尿系统感染(UTI)的不同,探究肾移植受者UTI的合理诊治方案。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14年8月在南方医院确诊UTI的肾移植受者和普通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UTI特点。结果:49例肾移植受者共发生69次UTI,401例普通UTI患者共发生443次UTI;肾移植受者和普通UTI患者均以女性居多(63.3%和58.6%),大肠埃希菌感染频率均最高(37.7%和34.1%);两组UTI患者其他病原体易感性不一致:肾移植受者肺炎克雷伯杆菌频率高于普通患者(11.6%与3.2%,P=0.001),而白色念珠菌频率低于普通患者(1.5%与11.3%,P=0.008);肾移植受者尿路刺激征更多见,更易发生抗生素耐药,感染复发率更高(38.8%与16.7%,P〈0.001);肾移植受者发生UTI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百分率高于普通患者[(72.65±1.90)%与(68.59±0.73)%,P=0.048],淋巴细胞百分率[(17.73±1.29)%与(21.28±0.61)%。P=0.037)]和血小板计数[(187.64±10.84)×10^9/L与(240.76±5.26)×10^9/L,P〈0.01]均低于普通患者。结论:肾移植受者与普通患者UTI的特点不尽相同,早期行中段尿培养、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时调整免疫抑制剂剂量对于肾移植受者UTI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泌尿道感染/微生物学 泌尿道感染/预防和控制 免疫抑制 剂投药和剂量 回顾性研究 对比研究
下载PDF
提肛肌训练在改善前列腺电切术后下尿路症状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7
8
作者 韦华清 李燕琴 +3 位作者 黄健怡 方静 姚冬梅 吴清国 《微创医学》 2017年第5期648-651,共4页
目的探讨提肛肌训练在改善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下尿路症状中的效果。方法对100例行前列腺电切术并拔除尿管后仍存在下尿路症状患者,采取不同的姿势,每天训练提肛肌3次,每次连续缩肛40次以上,每次收紧会阴部肌肉5~10 s。观察术前及术后不... 目的探讨提肛肌训练在改善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下尿路症状中的效果。方法对100例行前列腺电切术并拔除尿管后仍存在下尿路症状患者,采取不同的姿势,每天训练提肛肌3次,每次连续缩肛40次以上,每次收紧会阴部肌肉5~10 s。观察术前及术后不同时点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分及术前、拔尿管后1、2、3个月的尿动力学指标。结果患者IPSS评分、ICI-Q-SF评分、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残余尿量随时间延长而降低(P<0.01),最大尿流率随时间延长而升高(P<0.01),且随时点延长改善越明显,以拔尿管后第60天时改善最显著。术后尿管的第15天后患者IPSS评分、ICI-Q-SF评分各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拔尿管第15天后各时点与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肛肌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下尿路症状,提高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症 提肛肌训练 前列腺电切术 下尿路症状
下载PDF
ESWL治疗尿路结石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国定 赵美珍 任宗琅 《河北医学》 CAS 1999年第5期35-36,共2页
目的与方法:采用国产NE-V碎石机在“B”超定位下治疗尿路结石1303例;结果与结论:肾结石467例,粉碎率为97.6%,1个月和3个月的排净率为64.0%和93.7%;输尿管结石671例,原位粉碎率为96.8%,1... 目的与方法:采用国产NE-V碎石机在“B”超定位下治疗尿路结石1303例;结果与结论:肾结石467例,粉碎率为97.6%,1个月和3个月的排净率为64.0%和93.7%;输尿管结石671例,原位粉碎率为96.8%,1个月和3个月排净率分别为77.9%和92.8%;膀胱结石65例,粉碎率为100%,1个月排净率为100%。共失败32例(结石未粉碎或击碎后未排出),占2.6%,均改行开放性手术取石。作者对肾结石的ESWL治疗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震波破石 泌尿道结石 治疗
下载PDF
上海周浦地区2016年至2020年尿路感染者病原体分布情况及耐药性检测 被引量:2
10
作者 孔娜娜 张培燕 +2 位作者 杨德平 金慧敏 郑江花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1期93-97,共5页
目的:分析本地区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 UTI)患者病原体的构成分布及其耐药特征,为提高临床UTI的诊治水平、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6年7月至2020年6月我院UTI患者送检的晨起清洁中段尿进行... 目的:分析本地区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 UTI)患者病原体的构成分布及其耐药特征,为提高临床UTI的诊治水平、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6年7月至2020年6月我院UTI患者送检的晨起清洁中段尿进行分离培养,确定病原体分布情况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结果:收集的3 543份清洁中段尿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体810株,检出率为22.9%,其中革兰阴性菌558株(68.9%);革兰阳性球菌113株(14.0%);支原体128株(15.8%);真菌11株(1.4%)。细菌以大肠埃希菌(337株,41.6%)和肺炎克雷伯菌(67株,8.3%)为主,而在检出的支原体中,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有86株(10.6%)。大肠埃希菌的占比从2016年的34.9%上升至2020年的57.3%,占比逐年上升。大肠埃希菌和变形杆菌对氨基糖苷类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性较强,耐药率均低于5%;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曲松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58.3%和55.2%;屎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全耐药,均高于粪肠球菌对以上这些抗生素的耐药率,粪肠球菌对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73.3%和64.4%;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对磺胺类、糖肽类及常用广谱抗生素敏感,耐药率均低于5%;UU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为69.9%,但对米诺环素和强力霉素敏感。结论:上海周浦地区UTI患者所分离出的病原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大肠埃希菌占比逐年升高;所有分离病原体对目前临床常用的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需引起临床注意;定期对本地区UTI病原体进行监测,对指导临床用药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 病原体 抗生素 耐药性
下载PDF
输尿管息肉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8
11
作者 叶琴 薛恩生 +3 位作者 梁荣喜 王艳 林学英 吴丽足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04-708,共5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输尿管息肉(ureteral polyps,UP)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5例UP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并与104例输尿管尿路上皮癌(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UTUC)患者的超声表现进行对...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输尿管息肉(ureteral polyps,UP)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5例UP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并与104例输尿管尿路上皮癌(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UTUC)患者的超声表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UP组与UTUC组的超声定位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2.1%(78/95)、80.8%(84/104),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9.2%(54/78)、90.5%(76/84)。UP组病灶处输尿管壁与周边组织分界均清晰,而UTUC组分界常不清,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6);UP常无血流信号显示,而UTUC大部分有血流信号显示,且以少量或中量为主,UP组与UTUC组在Adler血流分级情况及血流信号显示率间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灵活的操作手法,可较为清晰地显示梗阻端的输尿管内部结构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血流信号分布情况,对UP术前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査 输尿管息肉 输尿管尿路上皮癌
原文传递
ICU质量核查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旭明 朱建军 +1 位作者 张明霞 刘励军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5762-5764,共3页
目的探讨使用ICU每日质量核查单强化医疗质量管理,对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为预防ICU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将综合ICU患者分为两组,使用每日质量核查单的2012年1-11月患者591例作为干预组,未使用检查单的2011年1-11月患者553例作为对... 目的探讨使用ICU每日质量核查单强化医疗质量管理,对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为预防ICU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将综合ICU患者分为两组,使用每日质量核查单的2012年1-11月患者591例作为干预组,未使用检查单的2011年1-11月患者55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及预后的变化。结果干预前后两组间性别、年龄及APACHEII评分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感染发生率及每千导管日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感染率及每千导管日感染率由15.55%、24.14‰降至干预后的9.98%、16.35‰(χ2=8.00、98.13,P<0.05);虽然两组间28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ICU住院时间由干预前平均15.6d降至干预后平均12.2d(P<0.05)。结论通过实行每日质量核查,可有效减少综合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同时减少ICU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导尿管相关性感染
原文传递
社区获得性泌尿系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β-内酰胺酶基因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常燕子 李巧云 +3 位作者 裘莉佩 徐炜烽 张顺 蔡挺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1319-1321,1511,共4页
目的:分析引起社区获得性泌尿系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常见β-内酰胺酶基因携带情况。方法:收集39株从社区泌尿系感染病人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体外测试其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情况,用PCR方法扩增CTX-M、TEM、SHV、DHA、EBC、CIT等6种β-... 目的:分析引起社区获得性泌尿系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常见β-内酰胺酶基因携带情况。方法:收集39株从社区泌尿系感染病人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体外测试其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情况,用PCR方法扩增CTX-M、TEM、SHV、DHA、EBC、CIT等6种β-内酰胺酶基因,并进行相应的序列测定。结果:在39株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菌株有21株(53.8%)。ESBL阳性菌株除对常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外,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超过70%,约为ESBL阴性菌株的2倍。所有菌株均未发现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替坦、亚胺培南和卡那霉素耐药。在受试菌株中,TEM基因的检出率最高(64.1%),其次为CTX-M(28.2%),SHV、CIT、EBC、DHA的检出率分别为2.6%、10.3%、7.7%、5.1%。CTX-M基因只见于ESBL阳性菌株(11/21,52.4%),而TEM基因在ESBL阳性和阴性菌株的检出率无差异(13/21,61.9%和12/18,66.7%,P>0.05),且均为TEM-1亚型。另外,ESBL阳性和阴性菌株的β-内酰胺酶基因型分布有所不同,ESBL阳性菌株以单TEM阳性(4/21,19%)、单CTX-M阳性(3/21,14.3%)或TEM、CTX-M双阳性(4/21,19%)基因型为主,而ESBL阴性菌株则以单TEM阳性(11/18,61.1%)为主。结论:在引起社区获得性泌尿系感染的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菌株所占比例已超过一半,TEM和CTX-M基因则是这些菌株携带的主要β-内酰胺酶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 泌尿系感染 大肠埃希菌 耐药性 Β-内酰胺酶基因
原文传递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廷基 郝通利 +1 位作者 崔士琦 陈淑琴 《男性学杂志》 CSCD 1995年第2期76-77,共2页
应用间接血球凝集法对60例泌尿外科患者做了溶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的抗体检测,其中慢性前列腺炎35例,各种原因引起的尿路感染25例。检测结果表明:溶脲脲原体抗体阳性14例(23%),其中慢性前列腺炎及尿路感染的发病率分... 应用间接血球凝集法对60例泌尿外科患者做了溶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的抗体检测,其中慢性前列腺炎35例,各种原因引起的尿路感染25例。检测结果表明:溶脲脲原体抗体阳性14例(23%),其中慢性前列腺炎及尿路感染的发病率分别为25.7%和20%;人型支原体抗体阳性1例(1.6%)为慢性前列腺炎者。本文认为间接血球凝集试验主要反映血清中IgM抗体的水平,较病原分离更为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 前列腺炎 尿路感染 间接血球凝集法
原文传递
女性生殖器畸形合并泌尿系统畸形临床处理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剑锋 王泽华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69-771,共3页
不对称生殖道畸形合并泌尿系统畸形发生率较高,其中以阴道斜隔最常见,常合并有斜隔侧肾脏缺如。女性生殖器畸形合并泌尿道畸形的处理主要是解决患者的生殖器畸形,有意识的保护泌尿系统功能。
关键词 女性生殖器畸形 泌尿道畸形 阴道斜隔 肾缺如
原文传递
Fangjihuangqi Tang improved lower urinary tract dysfunction in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rats model 被引量:3
16
作者 Guangliang Chen Haipeng Liu Fang Che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3期349-354,共6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Fangjihuangqi Tang (FHT) on lower urinary tract dysfunction induced by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 in rats. METHODS: Male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Fangjihuangqi Tang (FHT) on lower urinary tract dysfunction induced by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 in rats. METHODS: Male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even groups: normal, model, finasteride (0.5 mg/ kg), terazosin (0.5 mg/kg), and FHT (10, 5, 2.5 g/kg). Rats were administered testosterone (0.5 mg sc) for 6 weeks after orchiectomy, excluding the normal group. All rats were intragastrically administered assigned drugs for 4 weeks from the third week. Urodynamics were assessed in rats under anesthesia. Serum dihydrotestosterone (DHT) and prostatic acid phosphatase (PAP) were measured. The prostate index (PI), bladder index (BI), and pathological detection were evaluated. RESULTS: In the model group, the PI, BI, serum DHT, serum PAP, threshold pressure (TP), micturition pressure (MP), and residual urine volume (RV)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Moreover, inter-micturition duration (IMD)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and the prostatic and bladder showed obvious pathological changes. The IMD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while BI, TP, MP, and RV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and bladder pathological changes were alleviated in the FHT (10, 5 g/kg), finasteride, and terazosin groups. The PI, DHT, and PA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finasteride group, but they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in the FHT (10, 5, 2.5 g/kg) and terazosin groups. CONCLUSION: FHT could relieve symptoms of lower urinary tract dysfunction in BPH rats but with no apparent effect on reducing the volume of the enlarged prostate itsel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static hyperplasia Lower urinarytract symptoms Medicine Chinese traditional Fangjihuangqi Tang
原文传递
泌尿外科门诊老年男性患者下尿路症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佳文 王新昊 +4 位作者 孟令峰 张威 刘晓东 马天明 张耀光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22年第6期1061-1064,共4页
目的调查我国泌尿外科门诊老年男性患者下尿路症状(LUTS)的现况,探讨LUTS症状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我国22个城市115家医院的3217例60岁以上男性泌尿外科门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问卷分析。调查问卷包括一般情况问卷表和... 目的调查我国泌尿外科门诊老年男性患者下尿路症状(LUTS)的现况,探讨LUTS症状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我国22个城市115家医院的3217例60岁以上男性泌尿外科门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问卷分析。调查问卷包括一般情况问卷表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问卷表。通过IPSS评分评估LUTS症状的严重程度。结果共有2860例(89%)患者存在中重度LUTS症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0.001)、吸烟(P=0.033)、支付方式(P=0.013)为老年男性重度LUTS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LUTS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年龄、吸烟和支付方式独立相关。我国老年男性LUTS患者就诊意识低、就诊时间晚,需加强国内LUTS的宣教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尿路症状 老年人 男(雄)性
原文传递
经尿道组合式硬管镜与体外碎石治疗无积水上尿路结石的比较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深泉 吴保忠 +4 位作者 刘明建 杨帝宽 刘玉简 张伟健 胡志雄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6期18-21,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组合式硬管镜经自然通道治疗无积水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4年6月至2016年9月肇庆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94例无积水的上尿路结石患者,其中47例接受组合式硬管镜碎石术治疗,47例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 目的初步探讨组合式硬管镜经自然通道治疗无积水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4年6月至2016年9月肇庆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94例无积水的上尿路结石患者,其中47例接受组合式硬管镜碎石术治疗,47例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的碎石效果。结果 37例患者均顺利通过组合镜上镜并一期完成手术,手术平均时间(56±19)min,其中3例输尿管狭窄患者行球囊扩张后顺利取石,2例留置双J管术后第3天行ESWL,4例留置双J管2周后行二期组合镜碎石,1例患者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处理。术中无大出血、输尿管撕脱及输尿管穿孔等并发症发生,拔除双J管后输尿管狭窄1例,术后高热患者1例,术后间歇性血尿2例。组合镜组一次性取尽无残石率65.9%(31/47),平均住院天数为(8.4±3.5)d。ESWL组一次性取尽结石42.5%(20/47),与ESWL组比较,组合镜组清石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组合式硬管镜治疗无积水上尿路结石疗效确切,具有损伤少、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式硬管镜 无积水 上尿路结石 体外碎石
原文传递
尿沉渣联合干化学法检测在泌尿系统肿瘤患者尿路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会平 肖胜霞 周红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4年第6期654-656,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尿沉渣联合干化学法检测在泌尿系统肿瘤患者尿路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间收治的84例泌尿系肿瘤患者,其中膀胱癌49例,前列腺癌14例,肾癌11例,肾盂输尿管肿瘤10例。采用UF-100和干化学分析仪检测所... 目的探讨分析尿沉渣联合干化学法检测在泌尿系统肿瘤患者尿路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间收治的84例泌尿系肿瘤患者,其中膀胱癌49例,前列腺癌14例,肾癌11例,肾盂输尿管肿瘤10例。采用UF-100和干化学分析仪检测所有患者清洁中段尿中的白细胞、细菌、白细胞酯酶(LEU)及亚硝酸盐(NIT)。84例患者均进行尿细菌培养,比较结果。结果定量尿细菌培养阳性率为58.3%(49/84)。干化学法检测特异性为93.2%,敏感性为31.2%,与尿细菌培养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F-100尿沉渣分析结果阳性52例,灵敏度为81.8%,特异度为73.3%。尿沉渣分析联合尿干化学法检查结果为阳性44例,阴性40例,特异度为71.9%,灵敏度为93.6%。定量尿细菌培养阳性49例,阴性39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F-100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联合尿干化学分析仪使用可作为肿瘤患者尿路感染诊断的重要辅助指标,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沉渣 干化学法 细菌培养 泌尿系肿瘤
原文传递
经腹途径与腹膜后途径下根治性肾输尿管全切术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岩 徐新宇 +2 位作者 董坚 杨春 冯宁翰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20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比较经腹途径与腹膜后途径下根治性肾输尿管全切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6年4月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肾输尿管全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时间顺序分为经腹腹腔镜根治性肾输尿管全切术(TLNU)18例和腹膜后腹腔镜... 目的:比较经腹途径与腹膜后途径下根治性肾输尿管全切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6年4月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肾输尿管全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时间顺序分为经腹腹腔镜根治性肾输尿管全切术(TLNU)18例和腹膜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输尿管全切术(RLNU)17例,收集统计所有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围手术期资料。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者。TLNU组和RLNU组在患者年龄、性别、BMI、肿瘤患侧及肿瘤位置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2.8±1.7)d和(2.0±1.4)d,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6.7±2.1)d和(5.6±1.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118.2±24.3)min vs.(109.3±31.8)min]、手术估计出血量[(125.6±45.2)mL vs.(111.9±43.6)mL]、引流管拔除时间[(3.5±1.9)d vs.(3.6±2.0)d]、导尿管拔除时间[(6.9±2.8)d vs.(7.2±3.1)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和腹膜后腹腔镜途径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是安全、有效的。相对于经腹途径,腹膜后途径有着更短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上尿路尿路细胞癌 根治性肾输尿管全切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