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Comparative Study of Politenes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1
作者 刘琳 《海外英语》 2016年第24期237-240,共4页
Politeness is a universal phenomenon, for it can be observed in all languages and cultures.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human communication: it helps establish, maintain or consolidate harmonious interpersonal relat... Politeness is a universal phenomenon, for it can be observed in all languages and cultures.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human communication: it helps establish, maintain or consolidate harmoniou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facilitate social interactions. Politeness as an observable phenomenon is something not only express by behaviors, but also by language. However,it's a reflection of culture rather than a independent part in the world. Therefore, we need to consider the feature of different culture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politeness. The whol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 including the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The introduction deals with the definition of politeness, the importance of the study and the politeness rules. Part two reviews the studies of politeness by the Western and Chinese scholars, which serves a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the whole thesis. It introduces the main ideas of two important theories of politeness proposed by three western linguists and five Chinese scholars.It involves Leech's Politeness Principle, Brown and Levinson's Face Theory, and Gu Yueguo's Chinese politeness principle and so on. Part two and part three contain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politeness rules and its repesentation in daily interactions. Part three discuss the causes of these differences in three aspects: value, morality, and custom. And the final part talk about th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f politenes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Finally, the paper come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major difference is a matter of orientation rather than degree. Negative politeness orientation is in English culture and more positive politeness orientation is in Chinese cul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iteness rules western culture chinese culture POLITENESS culture differences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林 《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 2024年第1期28-41,共14页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先进性和文明性、实践性和人民性,符合人类法治文明发展的普遍规律、共同价值和科学理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应当高度重视并大力加强对有关国家和地区对中华...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先进性和文明性、实践性和人民性,符合人类法治文明发展的普遍规律、共同价值和科学理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应当高度重视并大力加强对有关国家和地区对中华法系以及域外法律文化转化融合经验的比较研究,走出一条“借鉴”与“双创”相结合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构建之路;应当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法治基本原理同中国法治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相结合,推进“中医法学”与“西医法学”有机融合,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法治文明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法治文明 中华法系 “中医法学” “西医法学”
下载PDF
“法治中国”如何吸收和融通西方制度文化资源 被引量:6
3
作者 魏治勋 汪潇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9-68,共10页
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程也是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国的法治建设必须充分汲取包括西方制度文化在内的一切优秀资源。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对西方制度文化秉持清醒的反思批判意识,吸收和融通其中优秀的、符合时代要求且与现代意识相... 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程也是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国的法治建设必须充分汲取包括西方制度文化在内的一切优秀资源。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对西方制度文化秉持清醒的反思批判意识,吸收和融通其中优秀的、符合时代要求且与现代意识相适应的制度文化资源,在中国建立起以基本法律价值为基础、贯彻规则主义、体现公民精神的现代政治法律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中国 西方制度文化资源 吸收和融通 现代性 中国性
下载PDF
城市空间与社会生活变迁 被引量:2
4
作者 洪亮平 潘宜 《新建筑》 1999年第6期65-67,共3页
论述了中西方城市空间观念的差异以及城市空间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
关键词 城市空间 社会生活 城市设计 中西文化
下载PDF
社会转型需要中西文化融合的共享价值体系
5
作者 葛茂林 齐引敬 苗瑞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45-50,共6页
科学融合西方文化,是后发国家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国要实现向公民社会和法治国家顺利转型,应继承和弘扬中国优良传统文化,提升国民的自律能力和人生智慧,汲取西方先进文化要素,培养社会民主法治秩序和公平正义信仰,建构融合中西文... 科学融合西方文化,是后发国家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国要实现向公民社会和法治国家顺利转型,应继承和弘扬中国优良传统文化,提升国民的自律能力和人生智慧,汲取西方先进文化要素,培养社会民主法治秩序和公平正义信仰,建构融合中西文化的共享价值观体系,促进人与社会的科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中西文化 民主法治 公平正义
下载PDF
从误读到对话:美国汉学视域中夏志清的中国古典小说研究
6
作者 李勇 《唐都学刊》 2020年第2期107-112,共6页
20世纪60年代,美国汉学界的明清小说研究实现了范式转换,华裔学者夏志清在此过程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异域的学术背景与理论视野使夏志清形成了“以西律中”的研究思路:以欧洲小说及其理论为参照,对明清白话长篇章回小说的叙事特征... 20世纪60年代,美国汉学界的明清小说研究实现了范式转换,华裔学者夏志清在此过程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异域的学术背景与理论视野使夏志清形成了“以西律中”的研究思路:以欧洲小说及其理论为参照,对明清白话长篇章回小说的叙事特征与主题模式进行分析。“以西律中”的单向阐发研究存在着曲解明清小说的倾向,毕竟中西小说出自于两个截然不同的叙事传统。在“误读”的过程中,夏志清逐步探索出了文类学与思想史两大研究范式,为美国汉学的明清小说研究开辟出全新的学术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志清 美国汉学 白话长篇章回小说 以西律中
下载PDF
重新认识汉字 推动语文教学现代化
7
作者 钱增兴 《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102-106,共5页
本文旨在为方块汉字正名 ,一是对 2 0世纪中搞了大半个世纪的汉字拉丁化运动及其遗留的“汉字落后论”给予批判 ;二是从语音、词汇及造句规则诸方面分析方块汉字对汉语的适应性及其特征。
关键词 拉丁化运动 汉字 汉字落后论 语文教学 语音
下载PDF
中西文化视野中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共性规律观略 被引量:1
8
作者 郭小利 《郑州师范教育》 2017年第4期6-12,共7页
从跨文化视角分析中西方现代学校音乐教育的思想基础、历史起源、学科内容、教学方法、价值诉求、发展趋势以及终极目标等方面的共性规律:中西方具有悠久的音乐教育传统;近代学校音乐教育均起源于宗教属性的学校,是宗教教化的产物;20世... 从跨文化视角分析中西方现代学校音乐教育的思想基础、历史起源、学科内容、教学方法、价值诉求、发展趋势以及终极目标等方面的共性规律:中西方具有悠久的音乐教育传统;近代学校音乐教育均起源于宗教属性的学校,是宗教教化的产物;20世纪"唱歌"课更名为"音乐"课,表明了教学内容的不断丰富、课堂形式的多样化发展、科技媒体的充分利用;通过乐谱学习唱歌基本达到业内共识,主要分歧在于究竟是使用"固定唱名法"还是"首调唱名法";世界各国学校音乐教育普遍存在国家主义价值倾向;20世纪以来注重"音乐创造"成为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通过音乐实践培养学生终身音乐爱好,彰显人文学科的学科关怀是学校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文化视野 学校音乐教育 共同规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