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用主义概念的多重“身份” 被引量:9
1
作者 顾红亮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26,共10页
自百年前杜威访华以来,"实用主义"思潮在汉语世界里声名远播。中国学者在使用"实用主义"概念时,在不同的语境里,对其有不同的用法。汉语"实用主义"概念呈现出大约六种含义。第一,指以黄炎培为代表的中国... 自百年前杜威访华以来,"实用主义"思潮在汉语世界里声名远播。中国学者在使用"实用主义"概念时,在不同的语境里,对其有不同的用法。汉语"实用主义"概念呈现出大约六种含义。第一,指以黄炎培为代表的中国本土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第二,指以杜威、胡适为代表的美国哲学流派及其中国的应用。第三,指以杜威、陶行知、陈鹤琴等为代表的教育思想流派。第四,指注重工具价值的工具主义价值观学说,它肯定物质生产的价值。第五,指以边沁为代表的功利主义伦理学说。第六,指唯利是图的利己主义思想。这六种含义相当于"实用主义"在汉语世界里的六个"身份",即作为本土教育思潮的实用主义、作为实验主义哲学的实用主义、作为平民主义教育思想的实用主义、作为工具主义的实用主义、作为功利主义的实用主义、作为利己主义的实用主义。这六个"身份"可视为对实用主义的不同的中国化解读,其背后有中国思想元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用主义 实验主义 功利主义 工具主义 利己主义
下载PDF
超理性创新动机与攀西试验区创新人才集聚 被引量:4
2
作者 王一涵 焦秀君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6-75,共20页
全面提升攀西战略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对保障我国战略矿产资源安全、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攀西地区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及加快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创新人才匮乏是制约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利用... 全面提升攀西战略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对保障我国战略矿产资源安全、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攀西地区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及加快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创新人才匮乏是制约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利用的关键瓶颈之一。以功利性创新动机为基础的现行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人才政策,加剧了地方政府和企业与创新人才的利益博弈,强化了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自然地理条件、产业集聚、人才福利保障等方面与周边地区的差距,消解了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在促进创新人才集聚方面的种种努力,固化了其创新人才集聚困境。超理性创新人才是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创新人才集聚的基石,超理性创新人才集聚是破解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创新人才集聚困境的突破口。当代创新的基本特点是追求个人名利之外需求满足的超理性创新动机逐步取代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功利性创新动机成为驱动创新的主导型动机。由于对个人名利不敏感,并更看重创新本身和个人肩负的创新使命,不仅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自然地理条件、产业集聚、人才福利保障等因素对超理性创新人才集聚的制约作用大大降低,而且以超理性人才为基石的人才集聚稳定性大大增强,人才集聚正面效应更易发挥。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跳出政府与创新人才利益博弈困境、化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对创新人才集聚的制约作用、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高效运行、充分发挥创新人才集聚正效应、实现颠覆性创新突破、完成国家战略资源战略用途开发任务都迫切需要引进、培养大量超理性创新人才。目前,超理性创新人才集聚主要有自由理念导引的硅谷模式和责任意识导引的三线建设模式等两种模式。借鉴这两种模式优点,讲好攀西开发故事以激发创新责任意识,建设自由创新俱乐部以涵养自由创新环境,重用、尊重、关爱超理性创新人才,建立适应其特点的人才评价制度,培育、弘扬超理性创新文化是促进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超理性创新人才集聚的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理性 创新动机 功利性动机 攀西试验区 创新人才 硅谷模式 三线建设模式
下载PDF
功利主义在无人驾驶设计中的道德算法困境 被引量:8
3
作者 隋婷婷 张学义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2-117,共6页
无人驾驶的发展伴随着算法设计的诸多道德争议。电车难题是其面临的关键道德困境之一。功利主义作为电车难题中最为大多数所接受的选择,是最受期待的算法之框架。但根据伯尼法等学者的调查,功利主义尽管最符合大众偏好,在购买调查中,使... 无人驾驶的发展伴随着算法设计的诸多道德争议。电车难题是其面临的关键道德困境之一。功利主义作为电车难题中最为大多数所接受的选择,是最受期待的算法之框架。但根据伯尼法等学者的调查,功利主义尽管最符合大众偏好,在购买调查中,使用该算法的无人驾驶车却乏人问津。究竟是被试的道德偏好有所转变,抑或是道德偏好独立于选择偏好之外?电车难题的功利主义偏好是否应成为算法设计的依据?针对以上疑问,我们设置了选择与道德接受度并行的三情境实验,发现被试的选择与道德偏好并不构成连动关系,电车难题的既有偏好不足以作为无人驾驶采取功利主义算法的支持论据。根据现有算法的种种局限,无人驾驶算法的未来方向应当是跳出功利主义与利己主义框架,且能够兼容应然与实然需求的第三种方向的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驾驶 电车难题 道德算法 功利主义 实验哲学
原文传递
辩护格林式实验伦理学的规范性价值
4
作者 李晓哲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5-30,共6页
辨析关于格林式实验伦理学的规范性价值的批评,可以发现,这些批评不仅是无效的:关于大脑信息加工方式、道德判断类型与大脑区域三者无法稳定对应的批评是无效的;而且批评的方式也不正确:平行论证被过度使用、“可靠”被过度理解、格林... 辨析关于格林式实验伦理学的规范性价值的批评,可以发现,这些批评不仅是无效的:关于大脑信息加工方式、道德判断类型与大脑区域三者无法稳定对应的批评是无效的;而且批评的方式也不正确:平行论证被过度使用、“可靠”被过度理解、格林式实验伦理学的论证被割裂或关键信息被忽略。该事实反而说明,基于批评者难以否认的道德直觉构造出的论证,可以证成格林式实验伦理学具有规范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式实验伦理学 义务论 功利主义 规范性价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