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度小于30 m正常停钻V_(S30)预测公式精度分析
1
作者 聂利英 韩刘 +1 位作者 邵云澜 冯江江 《防灾减灾学报》 2024年第1期29-37,54,共10页
我国钻孔测速中在正常停孔条件下产生大量深度小于30 m的钻孔数据。由于正常停钻,我国几乎没有此类场地下深度超30 m的钻孔实测数据,故无法以同类场地大于30 m数据直接回归V_(S30)公式。国外区域数据建立的V_(S30)预测公式有区域性,其... 我国钻孔测速中在正常停孔条件下产生大量深度小于30 m的钻孔数据。由于正常停钻,我国几乎没有此类场地下深度超30 m的钻孔实测数据,故无法以同类场地大于30 m数据直接回归V_(S30)公式。国外区域数据建立的V_(S30)预测公式有区域性,其在场地特征类似才适用;针对我国深度小于30 m正常停孔下V_(S30)预测线性外插公式LEE为具有潜在可行性公式。因此,为了从已有公式中得到可靠的V_(S30)预测公式,基于地质宏观类比,在停钻深度没有到30 m数据条件下发展了对已有公式的精度分析方法。通过对平均剪切波速竖向分布特点的分析,提出“精度分析区间”;并在缺乏停钻深度到30 m直接验证数据的前提下,提出两种分析公式预测精度的方法:方法一中校核对象是实测数据,具有一定直接检验的特点,但仅适用于具有反算能力的公式;方法二是基于所有公式都具有的——换算深度越靠近30 m则V_(S30)预测越准确的特点提出的,适用范围广。以滇中引水工程为案例,应用两种方法于该工程中深度小于30 m的正常停钻数据,为该工程选出精度最高公式LE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_(s30)预测公式 深度小于30 m钻孔 精度分析 平均剪切波速
下载PDF
考虑地质条件的场地V_(S30)经验估计模型的选用——以新疆地区为例
2
作者 米欣雪 张雨婷 +2 位作者 任叶飞 王宏伟 温瑞智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87,共9页
新疆地区地震频发且强度较大,震害较为严重,因此对该区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很有必要。场地效应是影响危险性分析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场地条件对地震动的放大作用不同;常用的表征场地条件的重要参数有V_(S30),但在实际工程中通常由于... 新疆地区地震频发且强度较大,震害较为严重,因此对该区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很有必要。场地效应是影响危险性分析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场地条件对地震动的放大作用不同;常用的表征场地条件的重要参数有V_(S30),但在实际工程中通常由于经济等原因,钻孔深度无法达到30m,不能直接获取真实的V_(S30)值,因此选用合理的V_(S30)经验估计模型成为研究人员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得到更准确的V_(S30)估计值,本文共收集了新疆地区1 307个工程钻孔数据,针对目前常用的5种经验模型,基于地质图信息将钻孔场地划分为6类年代单元,采用相关系数检验法分析回归模型的系数,采用对数正态分布检验方法分析钻孔的分布特征,选取各类单元最适用的模型。结果表明,相关系数检验法在最适用模型评价方面是失效的,而通过比较对数正态分布检验下的峰度系数和偏度系数可选取出各类地质单元最适用模型。最后根据模型选取结果,计算得到全部工程钻孔的V_(S30)值,并利用克里金插值方法得出新疆地区V_(S30)值的分布结果,研究结果可为新疆地区V_(S30)的潜在使用者提供有价值的辅助信息,此分析方法也可为我国其他地区V_(S30)经验估计模型的选用提供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危险性 地质年代 v_(s30) 相关系数 对数正态检验
下载PDF
一种建筑工程场地参数V_(S30)的外推模型修正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大任 任叶飞 +3 位作者 张雨婷 冀昆 王宏伟 温瑞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共6页
为提高覆盖土层较浅工程场地上钻孔的外推V_(S30)值精度,选取日本KiK-net台站中符合一定条件的钻孔数据,利用相关系数矩阵排除共线性问题以确定可用于回归的3个体现钻孔剖面特性的参数,通过最优子集法建立常数外推V_(S30)残差与这3个参... 为提高覆盖土层较浅工程场地上钻孔的外推V_(S30)值精度,选取日本KiK-net台站中符合一定条件的钻孔数据,利用相关系数矩阵排除共线性问题以确定可用于回归的3个体现钻孔剖面特性的参数,通过最优子集法建立常数外推V_(S30)残差与这3个参数的优选函数关系,利用调整后R^(2)、贝叶斯信息准则和k倍交叉验证3种特征选择方法确定其中的最优关系。根据修正后预测V_(S30)与实际观测V_(S30)间残差均值和标准差的分布给出推荐的常数外推模型修正函数。结果表明,该V_(S30)的外推模型能够较好提高底部常速度模型的预测精度,并且在新疆地区具有一定适用性。提出的方法可以对中国不同地区的场地V_(S30)经验估计模型建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地参数v_(s30) 常数外推模型 修正方法 最优子集法 特征选择
下载PDF
一种场地V_(S30)经验估计最佳模型的选用方法--以新疆地区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米欣雪 张雨婷 +2 位作者 任叶飞 王宏伟 温瑞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8-292,共5页
在计算工程场地的V_(S30)值时常由于钻孔深度的限制需要依赖经验模型进行外推估计,大量学者进行了相关经验模型的研究,不同方法之间计算结果存在差异且有些方法具有区域依赖性,如何选用一个最适用于本地区的模型至今未有研究给出合理方... 在计算工程场地的V_(S30)值时常由于钻孔深度的限制需要依赖经验模型进行外推估计,大量学者进行了相关经验模型的研究,不同方法之间计算结果存在差异且有些方法具有区域依赖性,如何选用一个最适用于本地区的模型至今未有研究给出合理方法.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目前常用的5种经验外推模型,以新疆地区为例,利用钻孔深度超过30 m的工程钻孔数据计算各模型在不同深度处的回归系数;接下来,利用区域地质图划分出6个地质单元,基于相同地质条件下场地钻孔的岩性剖面具有相似分布的假设,通过对不同单元下的钻孔数据进行对数正态性检验,判断5种经验模型在不同地质单元下的适用性.得到以下结果:(1)地质年代为二叠纪及二叠纪之前的工程场地在外推模型选取上宜采用翠川三郎及野木淑裕提出的双剪切参数模型(MN15);(2)中生代场地对非线性(二次)对数外推模型表现出最显著的适用性(BEA11);(3)新生代场地采用非线性对数外推模型计算结果明显优于其它模型(BEA11).研究结果可为模型的潜在使用者提供有价值的辅助信息,也可以为我国其他地区V_(S30)外推经验模型的开发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年代 v_(s30) 模型评估 对数正态检验
下载PDF
An accessible strong-motion dataset(PGA,PGV,and site v_(S30))of 2022 M_(S)6.8 Luding,China Earthquake 被引量:2
5
作者 Jian Zhou Nan Xi +5 位作者 Chuanchuan Kang Li Li Kun Chen Xin Tian Chao Wang Jifeng Tian 《Earthquake Science》 2023年第4期309-315,共7页
A M_(S)6.8 earthquake occurred on 5th September 2022 in Luding county,Sichuan,China,at 12:52 Beijing Time(4:52 UTC).We complied a dataset of PGA,PGV,and site vS30 of 73 accelerometers and 791 Micro-Electro-Mechanical ... A M_(S)6.8 earthquake occurred on 5th September 2022 in Luding county,Sichuan,China,at 12:52 Beijing Time(4:52 UTC).We complied a dataset of PGA,PGV,and site vS30 of 73 accelerometers and 791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sensors within 300 km of the epicenter.The inferred v_(S30)of 820 recording sites were validated.The study results show that:(1)The maximum horizontal PGA and PGV reaches 634.1 Gal and 71.1 cm/s respectively.(2)Over 80%of records are from soil sites.(3)The v_(S30)proxy model of Zhou J et al.(2022)is superior than that of Wald and Allen(2007)and performs well in the study area.The dataset was compiled in a flat file that consists the information of strong-motion instruments,the strong-motion records,and the v_(S30)of the recording sites.The dataset is available at https://www.seismisite.n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ding earthquake PGA PGv v_(s30) Data
下载PDF
我国z<30 m正常停孔V_(s30)线性外插公式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聂利英 王康 +2 位作者 帅娇娇 冯江江 汪基伟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4-144,共11页
我国现行规范(GB 18306-2015)场地类别划分定义中覆盖土层的规定,导致我国钻孔测速中在正常停孔条件下产生大量深度小于30 m的钻孔数据。此类钻孔无法直接计算得到V_(s30),阻碍了我国借鉴和使用国外与V_(s30)相关的研究成果。观察我国... 我国现行规范(GB 18306-2015)场地类别划分定义中覆盖土层的规定,导致我国钻孔测速中在正常停孔条件下产生大量深度小于30 m的钻孔数据。此类钻孔无法直接计算得到V_(s30),阻碍了我国借鉴和使用国外与V_(s30)相关的研究成果。观察我国滇中引水工程深度小于30 m实测钻孔波速分布,得出z_(500)(即剪切波速第1次达到500 m/s土层位置)至终孔的平均剪切波速V_(sz)沿深度近似呈线性分布;进一步通过其与KiK-net台站中108组同类数据的线性相关性分析,建立了对数坐标下2个竖向深度处平均剪切波速V_(sz1)、V_(sz2)(z_(1)<z_(2)<30 m)线性外推V_(s30)的公式LEE。经验证,LEE公式z_(1)、z_(2)最小换算间距无严格要求,其为最小可能间距1 m时也有较好计算精度。由于我国正常停孔下,深度小于30 m钻孔和深度大于30 m的钻孔所对应的场地特征不同,因此以我国深度大于30 m的实测钻孔数据建立的V_(s30)预测公式会低估我国深度小于30 m钻孔的V_(s30),且计算深度越浅,低估现象越严重。由于KiK-net钻孔数据非我国直接代表性数据,且其记录方式相对粗糙,因此,文中的研究仅对我国未来V_(s30)线性外插公式的研究提供可行性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_(s30)预测公式 线性外推 钻孔 覆盖土层
下载PDF
基于地貌单元的北京地区场地V_(S30)分类研究
7
作者 孙佳珺 孟勇琦 +2 位作者 谭晓迪 赵帅 李占飞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46-252,共7页
工程场地30 m等效剪切波速(V_(s30))是衡量场地放大效应的一个重要参数。通过收集北京地区1:100 000精度地貌图、北京地区419个工程场地钻孔资料,统计了每一个实测孔的V_(s30)值。对每一类地貌下包含的钻孔资料,选取高程、地形坡度和到... 工程场地30 m等效剪切波速(V_(s30))是衡量场地放大效应的一个重要参数。通过收集北京地区1:100 000精度地貌图、北京地区419个工程场地钻孔资料,统计了每一个实测孔的V_(s30)值。对每一类地貌下包含的钻孔资料,选取高程、地形坡度和到山的距离3个因素作为影响一类地貌单元V_(s30)的因子,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不同地貌单元属性的区域性V_(s30)估算公式。根据估算值与实测值间的残差,通过插值得到区域性的残差分布结果。将残差分布结果与估算V_(s30)结果叠加,得到区域性V_(s30)修正结果。再根据美国国家减灾计划(NEHRP)的场地分类结果对基于回归模型的V_(s30)结果、修正后的V_(s30)结果分别进行场地分类,经对比认为修正后的场地分类结果正确率高于修正前的结果。该方法及得到的认识对于工程场地分类、地震动作用下场地放大效应的估计和震后地震灾害评估,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 地貌 场地分类 v_(s30) 多元线性回归
下载PDF
唐山地震高烈度区V_(s30)经验估计研究
8
作者 吴连斌 兰景岩 +1 位作者 蔡金豆 史庆旗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80-1286,共7页
以唐山地震高烈度区场地条件为背景,选取并整理其中701个实际钻孔的剪切波速测试资料,分别计算国际上较普遍采用的场地分类指标V_(se)和V_(s30),初步建立了适用于唐山地区V_(se)与V_(s30)的对应关系,利用Boore提出的速度梯度外推法,回... 以唐山地震高烈度区场地条件为背景,选取并整理其中701个实际钻孔的剪切波速测试资料,分别计算国际上较普遍采用的场地分类指标V_(se)和V_(s30),初步建立了适用于唐山地区V_(se)与V_(s30)的对应关系,利用Boore提出的速度梯度外推法,回归得到了唐山地区Vs30的经验模型与拟合参数,并与四个地区(北京、新疆乌鲁木齐、加利福尼亚、日本KiK-net)的经验公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场地分类指标V_(se)和V_(s30)之间具有强相关性,不同地区数据回归得到的经验公式能够得到很好的预测结果,也能对场地类别相近地区的剪切波速模型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山地区 v_(s30)估计 场地分类 等效剪切波速
下载PDF
日本熊本地区高频衰减参数κ与V_(s30)统计研究
9
作者 党鹏飞 夏松林 刘启方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00-206,共7页
地震工程学中高频衰减参数κ是一个重要的参数。距离为0 km处的参数κ_(0)在地震动模拟中最常用,其主要控制傅里叶谱在高频部分的衰减特征。计算了日本熊本地区矩震级M_(w)为5.0~7.1级且震中距小于250 km的81个台站水平方向的κ和V_(s3... 地震工程学中高频衰减参数κ是一个重要的参数。距离为0 km处的参数κ_(0)在地震动模拟中最常用,其主要控制傅里叶谱在高频部分的衰减特征。计算了日本熊本地区矩震级M_(w)为5.0~7.1级且震中距小于250 km的81个台站水平方向的κ和V_(s30)(距离地表30 m深度的平均剪切波速)。在不同矩震级和不同场地距离下,用线性拟合和二次拟合统计了κ与V_(s30)的关系,并与全球平均水平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κ与V_(s30)呈很强的负相关性,相关性随矩震级的增大而增大,且熊本地区的κ要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矩震级较小时,二次拟合的效果好于线性拟合,建议用二次拟合的经验关系式进行κ或V_(s30)的估计。近场情况下,κ总体要小于远场,线性拟合与二次拟合的效果差异不大。对C类场地,拟合的κ与全球平均水平较接近。对B类场地,拟合的κ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远场情况下,二次拟合的效果好于线性拟合,但对B类和C类场地,κ均小于全球平均水平。本文的研究结果既能在随机模拟方法中结合场地的地壳放大使用来达到提高模拟精度的目的,又能为只有钻孔信息的地区提供κ的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震级 高频衰减参数 v_(s30) 随机模拟
下载PDF
雄安新区剪切波速剖面V_(S30)估算模型研究
10
作者 张肖 张合 +1 位作者 云萌 汪飞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01-408,共8页
本文基于雄安新区起步区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435个钻孔剖面数据,选取其中300个钻孔剖面进行回归分析,利用剩余的135个钻孔剖面数据进行模型可靠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当钻孔剖面深度小于15 m时,Boore等模型明显低估了V_(S30);当深... 本文基于雄安新区起步区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435个钻孔剖面数据,选取其中300个钻孔剖面进行回归分析,利用剩余的135个钻孔剖面数据进行模型可靠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当钻孔剖面深度小于15 m时,Boore等模型明显低估了V_(S30);当深度小于10 m时,本研究中对数线性模型、对数二次模型、对数三次模型存在约3%的低估现象;对数三次模型相对误差、残差标准差均较小,因此,对数三次模型更适用于估算雄安新区缺乏钻孔资料或钻孔剖面深度未达30 m的V_(S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安新区 等效剪切波速 回归分析 估算模型 v_(s30) 估算
下载PDF
雄安新区v_(S30)经验估计研究
11
作者 张肖 张合 +1 位作者 刘思宇 刘书峰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60-1168,1184,共10页
选用国际最常见的v_(S30)经验估算模型(常速度外推模型、速度梯度外推模型、双深度参数模型),利用雄安新区435个剪切波速剖面达30 m的钻孔数据,计算估算值v_(SE30)和实测值v_(S30)的相关性、v_(SE30)的相对误差,验证经验估算模型的适用... 选用国际最常见的v_(S30)经验估算模型(常速度外推模型、速度梯度外推模型、双深度参数模型),利用雄安新区435个剪切波速剖面达30 m的钻孔数据,计算估算值v_(SE30)和实测值v_(S30)的相关性、v_(SE30)的相对误差,验证经验估算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双深度参数模型不需要对大量场地数据做回归分析,没有区域依赖性,准确度也有显著提高。该模型更适用于雄安新区工程建设中v_(S30)的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剪切波速 v_(s30)经验估算模型 适用性
下载PDF
山东地区场地剪切波速经验外推模型及其适用性
12
作者 李志恒 谢俊举 +6 位作者 李柯苇 温增平 李小军 王志才 许洪泰 赵晓芬 张娜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34-954,共21页
场地剪切波速是进行场地分类和定量估计场地对地震动影响的重要参数,在工程抗震设防和震后震害快速评估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文中利用山东地区1336个工程场地的剪切波速剖面数据,分别基于常速度外推方法、速度梯度外推方法和条件独立方... 场地剪切波速是进行场地分类和定量估计场地对地震动影响的重要参数,在工程抗震设防和震后震害快速评估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文中利用山东地区1336个工程场地的剪切波速剖面数据,分别基于常速度外推方法、速度梯度外推方法和条件独立方法建立了山东地区场地剪切波速V_(S20)和V_(S30)的经验外推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常速度外推方法对较浅的钻孔进行波速外推时会产生明显的低估,且预测误差较大。速度梯度外推方法的拟合结果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山东地区的V_(S30)预测结果与美国加州和北京平原地区的结果相比,总体上较为接近,但明显低于日本地区。综合考虑建立的3种区域外推模型的精度和预测误差,文中建议优先采用基于条件独立方法建立的山东地区的V_(S20)和V_(S30)经验外推模型,获得的波速外推结果可以较好地为山东地区场地分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地分类 外推模型 平均剪切波速 适用性 v_(s30)
下载PDF
区域场地分类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雨婷 任叶飞 +2 位作者 米欣雪 温瑞智 王宏伟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9-199,共11页
大量破坏性地震震害调查结果表明:松软土层场地上的震害情况要比坚硬岩石场地上的震害情况更加严重,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不同类型场地上震害差别也较大,因此场地放大效应及区域场地分类的研究逐渐成为地震工程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高... 大量破坏性地震震害调查结果表明:松软土层场地上的震害情况要比坚硬岩石场地上的震害情况更加严重,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不同类型场地上震害差别也较大,因此场地放大效应及区域场地分类的研究逐渐成为地震工程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高精度地形地貌数据及地理信息处理软件的逐步完善,区域场地分类方法的研究迅速发展。本文重点介绍了基于地形条件、地貌条件、地质条件及综合条件的场地分类方法,对各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探讨,并分析了其在使用时应注意的重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地类别 场地分类 v_(s30) 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
下载PDF
局部场地地震动高频衰减系数估计模型 被引量:2
14
作者 稂子平 俞瑞芳 +2 位作者 肖亮 傅磊 周健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19-928,共10页
采用随机有限断层法进行地震动模拟时,选用合理的参数描述特定局部场地近地表高频衰减特征,对评价地震动模拟结果的正确与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工程场址地震动参数预测中,如何快速确定参数的取值,是实际应用中亟需解决的问题.首先对... 采用随机有限断层法进行地震动模拟时,选用合理的参数描述特定局部场地近地表高频衰减特征,对评价地震动模拟结果的正确与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工程场址地震动参数预测中,如何快速确定参数的取值,是实际应用中亟需解决的问题.首先对场地高频衰减系数κ_(0)与平均剪切波速v_(S30)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然后,基于国内外学者计算得到的546个κ_(0)系数,采用一定时窗内的κ_(0)均方根值,讨论其随平均剪切波速v_(S30)增加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虽然κ_(0)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但其均方根值随着v_(S30)的增大呈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为了得到合理的κ0估计模型,分别采用线性函数、多项式函数、对数线性函数和双对数线性函数对κ_(0)均方根值与v_(S30)的关系进行初步拟合,结果表明,对数线性函数能够较好地描述κ_(0)与v_(S30)之间的关系.最后,基于筛选得到的477个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模型参数进行拟合,建立了适合工程应用的κ_(0)-v_(S30)模型.对模型适用性的分析表明,本研究所构建的κ_(0)估计模型能够合理估计地震动的高频衰减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模拟 高频衰减系数κ_(0) 平均剪切波速v_(s30) 最小二乘法
下载PDF
基于决策树考虑地形特征的场地参数估计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雨婷 任叶飞 +2 位作者 温瑞智 王大任 冀昆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98-710,共13页
发展基于地形特征的场地参数V_(S30)估计方法因其具有重要应用需求而成为研究热点.以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河北省的DEM数据和工程钻孔资料验证了基于决策树理论考虑地形特征的V_(S30)估计方法在我国的适用性,检验方法的准确性和对DEM... 发展基于地形特征的场地参数V_(S30)估计方法因其具有重要应用需求而成为研究热点.以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河北省的DEM数据和工程钻孔资料验证了基于决策树理论考虑地形特征的V_(S30)估计方法在我国的适用性,检验方法的准确性和对DEM数据精度的敏感性.得到如下结论:(1)基于决策树理论考虑地形坡度、表面纹理和局部凸度划分了两个地区的16类地形类别,建立了考虑这三项地形特征的V_(S30)预测模型;(2)经验证基于决策树理论考虑三项地形特征的V_(S30)估计方法具有普遍适用性,但同时存在区域依赖性,需要分区建立适用的V_(S30)预测模型;(3)发现引入了表面纹理和局部凸度两项地形特征后,较使用单一的地形坡度对V_(S30)预测的准确性有所提升;(4)地形分类对DEM数据精度存在敏感性,高精度数据对陡峭的山脉地区划分可能更为详细,而低精度数据则能够对平坦的平原地区识别可能更为充分,相比较而言900 m精度的DEM数据对于基于地形特征的V_(S30)估计方法相对较为实用.上述模型和方法可为发展我国区域场地分类图提供一种有效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树理论 地形坡度 地形特征 地形分类 场地参数 v_(s30)预测模型
下载PDF
地震动衰减模型在玛多M_(w)7.3级地震影响场快速评估中的应用
16
作者 王韶鹏 卢育霞 +3 位作者 石玉成 刘北 李韬 贺海浪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2-202,共11页
2021年5月22日青海省玛多县发生M_(w)7.3级地震。震后,根据初步估计的断层走向和破裂长度,基于YU15地震动衰减模型和三种NGA-West2(Next Generation Attenuation-West2)地震动衰减模型快速产出地震区震动图及理论烈度图。在获得强震记... 2021年5月22日青海省玛多县发生M_(w)7.3级地震。震后,根据初步估计的断层走向和破裂长度,基于YU15地震动衰减模型和三种NGA-West2(Next Generation Attenuation-West2)地震动衰减模型快速产出地震区震动图及理论烈度图。在获得强震记录和地表破裂长度信息后,对预测结果进行修正。通过比较理论烈度与调查烈度,并结合震动图分布形态以及衰减模型在2016年新疆呼图壁M_(w)6.0地震中的应用情况对四种地震动衰减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台网稀疏地区,基于地震动衰减模型可在震后快速获得地震动分布,并产出具有应用价值的地震影响场;NGA-West2模型在断层破裂较长的大震中表现优于YU15模型,而在中强地震中后者适用性更强;近实时强震动记录可用来检验模型的适用性并对预测结果进行修正;断层破裂尺度、震源机制和破裂过程等信息的准确估计可有效提高地震影响场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多地震 NGA-West2 v_(s30) 震动图 地震动衰减模型
下载PDF
陕西关中平原地区V_(s30)估算模型研究
17
作者 张炜超 孙昱 +3 位作者 田勤虎 任浩 韶丹 阮仕琦 《土工基础》 2022年第5期760-764,共5页
地表以下30 m深度的平均剪切波速(V_(s30))是评价场地条件及场地地震影响的一个重要参数,但我国存在大量深度小于30 m的钻孔数据,无法直接计算得到V_(s30),阻碍了我国借鉴和使用国外与V_(s30)相关的研究成果。基于陕西关中平原4城市590... 地表以下30 m深度的平均剪切波速(V_(s30))是评价场地条件及场地地震影响的一个重要参数,但我国存在大量深度小于30 m的钻孔数据,无法直接计算得到V_(s30),阻碍了我国借鉴和使用国外与V_(s30)相关的研究成果。基于陕西关中平原4城市590个孔深大于30 m的钻孔数据,采用常速度外推模型、速度梯度模型、双深度参数外推模型开展本地化V_(s30)估算模型研究,结果发现:常速度外推模型更适用于钻孔深度超过15 m时估算V_(s30)值;当钻孔的波速资料深度小于15 m且钻孔数据量大时,速度梯度外推模型中的线性模型更适用于估算V_(s30)值;考虑到双深度参数外推模型不需要通过大量钻孔数据统计得到经验关系且估算总误差较小,该模型适用于整个深度范围(10~28 m),应用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平原 平均剪切波速 v_(s30)外推模型 适用性
原文传递
Accounting for the uncertainties in the estimation of average shear wave velocity using VS-N correlations
18
作者 Jithin P ZACHARIAH Ravi S JAKKA 《Frontiers of Stru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21年第5期1199-1208,共10页
Site-specific seismic hazard analysis is crucial for designing earthquake resistance structures,particularly in seismically active regions.Shear wave velocity(V_(S))is a key parameter in such analysis,although the eco... Site-specific seismic hazard analysis is crucial for designing earthquake resistance structures,particularly in seismically active regions.Shear wave velocity(V_(S))is a key parameter in such analysis,although the economy and other factors restrict its direct field measurement in many cases.Various V_(S)-SPT-N correlations are routinely incorporated in seismic hazard analysis to estimate the value of V_(S).However,many uncertainties question the reliability of these estimated V_(S)values.This paper comes up with a statistical approach to take care of such uncertainties involved in V_(S)calculations.The measured SPT-N values from all the critical boreholes were converted into statistical parameters and passed through various correlations to estimate V_(S)at different depths.The effect of different soil layers in the boreholes on the V_(S)estimation was also taken into account.Further,the average shear wave velocity of the top 30 m soil coverV_(S30))is estimated after accounting for various epistemic and aleatoric uncertainties.The scattering nature of the V_(S)values estimated using different V_(S)-N correlations was reduc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ology.Study results further clearly demonstrated the potential of the approach to eliminate various uncertainties involved in the estimation of V_(S)30 using general and soil-specific correl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CERTAINTIES v_(S)-N correlations v_(s30) SPT data statistical methodolog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