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伊贝沙坦、缬沙坦和氯沙坦对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晓东 贾晨红 +2 位作者 扬智勇 曹乾 孙立平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3-5,共3页
目的:比较伊贝沙坦、缬沙坦和氯沙坦对高血压左室肥厚的疗效。方法:选择13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伊贝沙坦、缬沙坦和氯沙坦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 ST)、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PW T)、左室重量(LVM... 目的:比较伊贝沙坦、缬沙坦和氯沙坦对高血压左室肥厚的疗效。方法:选择13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伊贝沙坦、缬沙坦和氯沙坦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 ST)、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PW T)、左室重量(LVM)、左室重量指数(LVM I)的变化及24 h平均血压的变化。结果:三组治疗前后血压明显下降(P<0.01),IV ST、PW T、LVM和LVM I明显下降(P<0.01),三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伊贝沙坦、缬沙坦和氯沙坦均可有效的降低血压,并明显改善心室肥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并发症 高血压/药物疗法 肥大 左心室 联苯化合物/治疗应用 四唑类/治疗应用 缬氨酸/类似物和衍生物 洛沙坦/治疗应用
下载PDF
大剂量缬沙坦联合雷米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军辉 魏新平 王国立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5期3439-3441,共3页
目的:探讨大剂量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缬沙坦组(n=30)服用缬沙坦(valsartan)320 mg/d,联合组(n=30)服用雷米普利(Ramipril)10 mg/d联合缬沙坦... 目的:探讨大剂量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缬沙坦组(n=30)服用缬沙坦(valsartan)320 mg/d,联合组(n=30)服用雷米普利(Ramipril)10 mg/d联合缬沙坦160 mg/d,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24 h尿白蛋白、血钾、肾功能(BUN、Cr)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在治疗前后均能有效降低血压,联合组降舒张压优于缬沙坦组;治疗前后24 h尿白蛋白定量均有所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联合组效果更为明显;两组治疗前后血钾、肾功能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大剂量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安全,联合治疗双重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有叠加的减少尿蛋白及降血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药物疗法 四唑类 治疗应用 缬氨酸 类似物和衍生物 雷米普利/治疗应用 受体 血管紧张素/拮抗剂和抑制剂
下载PDF
缬沙坦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马树人 李江津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253-255,共3页
目的 :探讨缬沙坦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4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 (阿司匹林与倍他乐克 )和缬沙坦组 (常规治疗加缬沙坦 ) ,利用超声诊断仪检测肱动脉内皮依赖舒张性变化率 (FMD) ,并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 目的 :探讨缬沙坦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4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 (阿司匹林与倍他乐克 )和缬沙坦组 (常规治疗加缬沙坦 ) ,利用超声诊断仪检测肱动脉内皮依赖舒张性变化率 (FMD) ,并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浆中一氧化氮 (NO)、脂质过氧化物代谢产物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低密度脂蛋白 (LDL C)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常规治疗组相比 ,缬沙坦治疗后患者FMD明显增加 (P <0 .0 5 ) ;血清MDA水平显著降低 (P <0 .0 5 ) ,NO与SOD水平显著升高 (P <0 .0 5 ) ,LDL C浓度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缬沙坦通过增加冠心病患者血浆中NO水平并增加SOD产物而清除MDA ,从而提高NO的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冠心病 血管内皮功能 药物治疗
下载PDF
缬沙坦对CRP诱导的单核细胞IL-6合成的影响
4
作者 余兆新 陈学军 刘治晏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4年第8期1191-1192,共2页
目的 :通过研究缬沙坦对 C反应蛋白 (CRP)诱导的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合成白细胞介素 6 (IL - 6 )的影响 ,观察缬沙坦的抗炎作用。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观察 CRP刺激单核细胞产生 IL... 目的 :通过研究缬沙坦对 C反应蛋白 (CRP)诱导的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合成白细胞介素 6 (IL - 6 )的影响 ,观察缬沙坦的抗炎作用。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观察 CRP刺激单核细胞产生 IL - 6的时间及剂量效应 ,其峰值与缬沙坦抑制剂组比较。结果 :CRP刺激单核细胞 IL - 6合成呈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 ,2 0 mg/L CRP诱导 IL - 6合成开始的时间是 4 h,在 2 4 h达高峰 ,其峰值是 (90 4± 77) ng/L。仅高浓度缬沙坦 (10 - 3mol/L )能抑制 2 0 mg/L CRP诱导的单核细胞 IL - 6合成。结论 :缬沙坦并不适用于抗细胞因子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生物合成 单核细胞/代谢 C反应蛋白质 四唑类/药理学 缬氨酸/类似物和衍生物
下载PDF
缬沙坦对冠状动脉支架术后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5
作者 王欣 杨学萍 +5 位作者 王伟 李玉光 李吉林 曾欣 金红 王东明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2期2780-2781,共2页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冠状动脉支架术后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稳定性心绞痛及陈旧性心肌梗死行冠状动脉支架术患者,分为缬沙坦组(19例)及对照组(21例),缬沙坦组术前1个月至术后1周均服用缬沙坦80~160 mg/d,观察支...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冠状动脉支架术后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稳定性心绞痛及陈旧性心肌梗死行冠状动脉支架术患者,分为缬沙坦组(19例)及对照组(21例),缬沙坦组术前1个月至术后1周均服用缬沙坦80~160 mg/d,观察支架术前、术后24 h、术后72 h、术后1周的CRP水平。结果:手术前两组CRP无明显差别,术后24 h及72 h两组CRP均明显升高(P〈0.001),但缬沙坦组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两组CRP恢复正常,与术前比较均P〉0.05。结论:缬沙坦降低了冠状动脉支架术后CR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唑类/药理学 缬氨酸/类似物和衍生物/药理学 C反应蛋白/代谢/药物作用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人类
下载PDF
苯那普利与缬沙坦联用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水华 王群 高苹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7年第8期1028-1030,共3页
目的观察苯那普利和缬沙坦联合应用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成3组:苯那普利组,缬沙坦组和联合治疗组。观察治疗6个月前后各组患者的血压,24 h尿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 目的观察苯那普利和缬沙坦联合应用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成3组:苯那普利组,缬沙坦组和联合治疗组。观察治疗6个月前后各组患者的血压,24 h尿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 c)和血清胰岛素变化。结果单独用苯那普利或缬沙坦,和联合应用两药均可明显降低血压,减少UAER。尽管降低血压各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联合应用组降低UAER更明显(P均〈0.05)。各组治疗后血清胰岛素均有明显降低(P均〈0.05),而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无显著性变化。结论苯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较单独应用这两种药物能更有效地降低血压,减少UAER,阻止或延缓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发展,也可能通过降低血清胰岛素改善代谢而达到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治疗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治疗应用 缬氨酸/类似物和衍生物
原文传递
缬沙坦对左室舒张功能减低高血压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肖秀娟 刘晓飞 +3 位作者 张岩 魏海燕 李海朋 庞远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5期3540-3541,共2页
目的:探讨缬沙坦治疗对左室舒张功能减低高血压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42例左室舒张功能减低(E/A<1.0)而收缩功能正常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别于缬沙坦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行超声心动图、脉冲波组织多普勒成像及背向散射积分检查。... 目的:探讨缬沙坦治疗对左室舒张功能减低高血压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42例左室舒张功能减低(E/A<1.0)而收缩功能正常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别于缬沙坦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行超声心动图、脉冲波组织多普勒成像及背向散射积分检查。结果:缬沙坦治疗后E/A比值明显增高(P<0.01),E/Ea比值显著降低(P<0.01),循环周期变化幅度(CV-IBS)明显增加(P<0.01)。结论:缬沙坦治疗可以改善左室舒张功能减低高血压患者的心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药物疗法 高血压/病理生理学 四唑类/治疗应用 缬氨酸/类似物和衍生物 缬氨酸/治疗应用 心室功能 左/药物作用
原文传递
缬沙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脏功能和结构的影响
8
作者 环文英 王楚凤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4期3447-3449,共3页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心脏功能和结构的影响。方法100例MHD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后使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心脏结构指标:左房收缩末期内径(LADs)、左室舒...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心脏功能和结构的影响。方法100例MHD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后使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心脏结构指标:左房收缩末期内径(LA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d)、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d),左房内径指数(LAD、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相对室壁厚度(RWT);心脏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和晚期最大血流速度比(E/A)各项指标测定。结果治疗组MHD患者心脏结构指标:左房收缩末期内径(LA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d)、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d),左房内径指数(LAD、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相对室壁厚度(RWT)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心脏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和晚期最大血流速度比(E/A)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缬沙坦可以改善MHD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唑类 缬氨酸/类似物和衍生物 肾透析 心脏/药物作用
原文传递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缬沙坦降压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刚强 樊济海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868-870,873,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及缬沙坦治疗的疗效关系。方法应用直接测序方法对120例原发性高血压和60例正常人群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基因作SNP分型。结果男、女原发性高...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及缬沙坦治疗的疗效关系。方法应用直接测序方法对120例原发性高血压和60例正常人群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基因作SNP分型。结果男、女原发性高血压患者G8790A位点上G等位基因频率和正常人群中相比有统计学意义(X2=5.310,4.423,P〈0.05);其与用药前、后血压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基因的A1675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有关,携带G等位基因人群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相对较大,ACE2可作为原发性高血压的候选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代谢/遗传学/治疗 缬氨酸/类似物和衍生物/药理学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2/代谢/遗传学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