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4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nvisioning the Profile of Chinese Cultur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ocial Value Theory
1
作者 Pang Jingjun Xiang Jiwei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17年第5期118-127,共10页
For a few decades China has undergone an enduring, drastic and complicated transformation. The structure and form of Chinese culture has been profoundly shaped and re-shaped during this process. With careful analysis ... For a few decades China has undergone an enduring, drastic and complicated transformation. The structure and form of Chinese culture has been profoundly shaped and re-shaped during this process. With careful analysis of the history and the actualities, this paper presents a sketch of Chinese culture that highlights three significant traits; an elegant temperament featuring both classicality and novelty, an intrinsic value focusing on nature and freedom, and an encompassing structure marked by harmonious diversity. A new Chinese culture has already revealed her profile against the sunglow at the dawn of the new era. Beautiful and promising as it is, Chinese people believe that she deserves being heartily applauded, warmly welcomed, and boldly embrac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file of Chinese culture social value theory classicality and novelty freedom and nature harmonious diversity
下载PDF
Literary Signs:A Social Practice
2
作者 Han-wen Fang Yuan-hui Shi 《Language and Semiotic Studies》 2018年第1期50-59,共10页
This paper argues that literature is a social practical mode of production, as Marx argued.Besides, the paper continues to demonstrate that the tools of literary production, namely linguistic signs, are actually refle... This paper argues that literature is a social practical mode of production, as Marx argued.Besides, the paper continues to demonstrate that the tools of literary production, namely linguistic signs, are actually reflections of social life, which distinguish literature from other spiritual productions.Finally, the paper presents some further thoughts about the practice of literary signs, looking into the understandings of literature by Croce and Stolovi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ial practical nature of literature social practice linguistic signs literary signs OBJECTIFICATION
原文传递
国有企业ESG实践与共享价值创造——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朱金凤 白思祺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24年第2期181-187,共7页
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践行ESG理念对于引领国企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构建了国有企业ESG实践与共享价值创造的理论框架,分析了ESG行为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作用机制。以中... 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践行ESG理念对于引领国企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构建了国有企业ESG实践与共享价值创造的理论框架,分析了ESG行为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作用机制。以中央企业华润电力为案例对象,通过对华润电力文本和数据资料的编译研究,研究证实:华润电力基于服务国家战略、回应用户诉求和探索商业机会三个履责动因,从环境管理、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三方面践行ESG理念,从而影响利益相关者选择,在这一过程中既创造了社会价值,又实现了商业价值,实现了共享价值创造。丰富了企业ESG行为经济后果的研究,为国有企业推进低碳转型,创造共享价值,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案例证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根理论 企业社会责任 国有企业 ESG实践 共享价值创造
下载PDF
社会企业介入社区居家养老的路径探索
4
作者 袁媛 刘奕 《北方经贸》 2024年第1期66-70,共5页
在生育率下降和老龄化程度加深的背景下,缓解养老服务供给失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社会企业兼具“经济-福利”的双重价值、结合“竞争-合作”两股力量,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供给。但由于中国社会企业发展得... 在生育率下降和老龄化程度加深的背景下,缓解养老服务供给失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社会企业兼具“经济-福利”的双重价值、结合“竞争-合作”两股力量,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供给。但由于中国社会企业发展得不成熟,在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方面存在资源短缺、身份矛盾和地位尴尬的现实问题,需要通过政府主导、放松规制与健全法律的路径加以改善,以期进一步培育和发展社会力量,破解养老难题,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企业 社区居家养老 价值意蕴 实践困境 发展路径
下载PDF
劳模精神引领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
5
作者 杨淑萍 苏超举 朱星辰 《职业教育研究》 2024年第10期36-40,共5页
劳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辉煌历程中形成的伟大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优秀劳动品质在劳动模范身上的生动写照。劳模精神引领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有利于彰显劳动教育的思想性,培养高职学生形... 劳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辉煌历程中形成的伟大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优秀劳动品质在劳动模范身上的生动写照。劳模精神引领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有利于彰显劳动教育的思想性,培养高职学生形成“四最”劳动价值观;有利于把握劳动教育的实践性,培养高职学生积极投身劳动实践的精神;有利于突出劳动教育的社会性,培养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服务意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应重视劳模精神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中的作用,实现劳模精神对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教师队伍培养和校园劳动文化建设的引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模精神 高职院校 劳动教育 社会实践 劳动价值观
下载PDF
唯物史观视域下习近平文化思想人民性的生成
6
作者 曾平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2-17,共6页
人民性是习近平文化思想鲜明的理论特质。习近平文化思想人民性的生成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理论的人民性思想、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人民性,源自习近平对当前社会存在某些忽视“文化建设服务人民”现象的... 人民性是习近平文化思想鲜明的理论特质。习近平文化思想人民性的生成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理论的人民性思想、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人民性,源自习近平对当前社会存在某些忽视“文化建设服务人民”现象的社会根源的反思,源自习近平从政以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工作实践。因此,深入探究习近平文化思想人民性,有助于更加深刻领悟其思想内涵,有助于科学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人民性 思想渊源 社会根源 实践来源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贡献
7
作者 陈学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且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主要表现在: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更鲜明的人民性;揭示绿色化蕴含着新的经济...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且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主要表现在: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更鲜明的人民性;揭示绿色化蕴含着新的经济增长点,强化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生态经济学”内涵;把生态环境作为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因素,超越了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生产力理论;将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自然资源的社会价值与人类财富联系在一起,突破了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价值观和财富观;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和新发展观,创新了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方式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政治经济学 生态生产力 自然资源的社会价值 绿色发展方式
下载PDF
“两个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
8
作者 杨金卫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53,共9页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一百多年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奋斗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地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发展了科学社...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一百多年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奋斗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地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新路,用一系列重大成就书写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中国篇章”。纵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伟大历史进程,蕴涵贯穿着极其深刻的理论创新逻辑、历史发展逻辑、实践探索逻辑、目标导向逻辑、价值追求逻辑,极大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规律性认识,更加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价值旨归。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始终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坚持以“两个结合”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奋力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辉煌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创新逻辑 历史发展逻辑 实践探索逻辑 目标导向逻辑 价值追求逻辑
下载PDF
开展儿童社会情感学习课程建设的价值与现实意义
9
作者 王虎 《科教文汇》 2024年第5期131-134,共4页
儿童社会情感学习课程致力于自我认知、自我管理、社会认知、人际交往和做负责任决策5项核心技能的培养。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儿童的社会认知能力,使儿童的社会问题行为明显减少。儿童在学前期具备良好的学业准备,有利于其进入正规学校教育... 儿童社会情感学习课程致力于自我认知、自我管理、社会认知、人际交往和做负责任决策5项核心技能的培养。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儿童的社会认知能力,使儿童的社会问题行为明显减少。儿童在学前期具备良好的学业准备,有利于其进入正规学校教育后,取得更为良好的学业成绩。儿童社会情感学习课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幼儿园进行实践,可以对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社会情感 价值 实践意义
下载PDF
困境与应对:医务社工开展志愿者管理的伦理实践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锦霞 章秀兰 +3 位作者 叶小云 陈维娅 邬一莹 沈科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37-842,共6页
医院志愿者管理是医务社工的主要工作之一,在实际工作中常因一些伦理难题而处于两难境地,制约着医院志愿者组织的科学化发展。以浙大二院“广济之舟”志愿服务联盟一线医务社工经验为基础,同时调查其他公立医院,归纳整理伦理问题,分析... 医院志愿者管理是医务社工的主要工作之一,在实际工作中常因一些伦理难题而处于两难境地,制约着医院志愿者组织的科学化发展。以浙大二院“广济之舟”志愿服务联盟一线医务社工经验为基础,同时调查其他公立医院,归纳整理伦理问题,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提出改进策略。医院的志愿服务伦理困境主要是人情与规范的双重关系冲突、激励机制与非酬价值观的冲突、参与动机与组织目标的冲突。医院志愿者管理中的伦理困境归咎于尚未形成标准化的实务操作体系。就上述伦理困境,结合公立医院志愿服务发展经验,提出合理化应对策略,为医院志愿服务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社工 志愿者管理 价值观冲突 伦理困境 社会工作实务
下载PDF
论实践理性自然法之不证自明性
11
作者 胡悦 史彤彪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78,157,共11页
面对近代事实与价值二分法对自然法理论的冲击,当代自然法学家约翰·菲尼斯试图以自然法不证自明性跨越自然法认识论困境。然而,菲尼斯所提出的自然法不证自明性概念既继承了中世纪典范自然法学家托马斯·阿奎那的自明性传统,... 面对近代事实与价值二分法对自然法理论的冲击,当代自然法学家约翰·菲尼斯试图以自然法不证自明性跨越自然法认识论困境。然而,菲尼斯所提出的自然法不证自明性概念既继承了中世纪典范自然法学家托马斯·阿奎那的自明性传统,又包含了现代希尔伯特几何公理的自明性概念,二者在形而上学实在论立场上相互对立。这使菲尼斯的自然法不证自明性概念面临着本体论实在论与非实在论之间的张力,其对事实与价值二分法的回应以及自然法伦理学的构建也因此受到质疑。一种对自然法不证自明性的自洽理解可以从理论理性判断与实践理性判断的同一性之中得出,自然法原则作为理论理性判断是可推导的,但作为实践理性判断是无源出且不证自明的,这种理解也为弥合事实与价值之间的鸿沟提供了一种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法认识论 不证自明性 事实与价值二分法 实践理性 人性
下载PDF
科学论证:多维能力模型与育人价值表征
12
作者 张景璐 于海波 吕艳坤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4-131,共8页
科学论证是一项重要的科学实践活动,兼具认知实践、社会实践和话语实践的特征,与科学探究、科学推理以及批判性思维等科学实践或高阶思维活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科学论证的能力模型可以从观念态度、认知以及社会与情感等维度加以建构,同... 科学论证是一项重要的科学实践活动,兼具认知实践、社会实践和话语实践的特征,与科学探究、科学推理以及批判性思维等科学实践或高阶思维活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科学论证的能力模型可以从观念态度、认知以及社会与情感等维度加以建构,同时,这些能力维度也表征了科学论证的育人价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交织论证实践的认知与情感、创设论证课堂的规范与文化、联动论证测评的过程与结果等途径实现科学论证的育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论证 观念态度 社会情感 科学实践 育人价值
下载PDF
融合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基于卢曼社会系统理论的分析
13
作者 史仁民 王吉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59,共8页
融合教育是保证教育公平而有质量的关键要素,是解决教育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有效路径。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发展,学者们日益关注如何有效实施融合教育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融合教育的发展经历了隔离教育时期、部分融... 融合教育是保证教育公平而有质量的关键要素,是解决教育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有效路径。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发展,学者们日益关注如何有效实施融合教育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融合教育的发展经历了隔离教育时期、部分融合时期和完全融合时期的演变过程,体现出社会对融合教育的理解与认可是逐渐深化的。融合教育涉及多样性、平等、质量、权利等相关概念,具有追求教育公平切实实现、尊重个体差异多元发展、促进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价值意蕴。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从社会结构和功能分化角度出发,将教育作为现代社会系统的重要子系统,为融合教育提供了三方面实践路径,即增强共通性价值认同、建立包容性学习环境和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教育 价值意蕴 实践路径 社会系统理论
下载PDF
基层社会矛盾化解的创新实践分析——基于三个典型案例的考察
14
作者 曾志伟 覃颖玲 《行政与法》 2024年第1期119-128,共10页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化解基层社会矛盾是维持国家稳定的关键。基层社会需求、矛盾治理短板、国家制度供给共同驱动着基层社会矛盾化解创新实践的探索,由此应运而生的四川“诉源治理”、浙江“矛调中心”、陕西“两说一联”成为创...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化解基层社会矛盾是维持国家稳定的关键。基层社会需求、矛盾治理短板、国家制度供给共同驱动着基层社会矛盾化解创新实践的探索,由此应运而生的四川“诉源治理”、浙江“矛调中心”、陕西“两说一联”成为创新实践典范,并在提升矛盾化解质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树立品牌经验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对这三个中国本土案例的考察,发现中国基层经验不仅在理论上丰富了新公共服务理论、敏捷治理理论、社会冲突理论的内涵,在实践上还提供了可供借鉴与推广的经验范本:“诉源治理”构建追本溯源与未然防范的感知机制、“矛调中心”搭建部门集成与功能协作的灵活机制、“两说一联”创建集体动员与主体协同的回应机制,整体性视角下的三项机制融合,均为基层社会矛盾化解带来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社会矛盾化解 创新实践 典型案例 实践价值
下载PDF
马克思的社会关系概念及其现实意义
15
作者 章道德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9-26,共8页
社会关系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基础概念之一。在马克思的不同时期,社会关系概念具有不同的界定,但从思想逻辑来看,社会关系一般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生产过程中人们所结成的关系。广义的社会关系包括生产关系在内的诸多其他... 社会关系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基础概念之一。在马克思的不同时期,社会关系概念具有不同的界定,但从思想逻辑来看,社会关系一般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生产过程中人们所结成的关系。广义的社会关系包括生产关系在内的诸多其他关系。马克思的社会关系概念与实践密切相关。实践决定、形成社会关系,而社会关系又是人们开展实践过程的前提。社会关系的展开离不开辩证法的前提批判和原则高度,而辩证法只有与社会关系相互结合,才能避免流疏与空洞。社会关系的价值归宿是为了人的本质和发展。社会关系不仅是人的本质,也为人的发展奠定基础。理解与诠释社会关系,对于把握社会治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关系 实践 辩证法 人的本质 社会治理
下载PDF
无居民海岛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评估研究
16
作者 张文主 吴彬 陈哲华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4年第7期71-78,共8页
无居民海岛作为国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评估是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无居民海岛的重要内容。文章以无居民海岛为研究对象,基于自然资源资产概念将无居民海岛自然资源资产的价... 无居民海岛作为国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评估是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无居民海岛的重要内容。文章以无居民海岛为研究对象,基于自然资源资产概念将无居民海岛自然资源资产的价值分为私人物品属性价值(经济价值)和公共物品属性价值(社会生态价值)。基于两类价值的特征,分析无居民海岛各类价值货币化的路径,提出实现无居民海岛生态资本与经济资本有机统一的思路,总结无居民海岛价值的评估方法,以期为建立无居民海岛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评估方法体系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居民海岛 自然资源资产 社会生态价值 价值评估
下载PDF
新时代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哲学意蕴
17
作者 付臻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24年第1期17-22,共6页
“获得感”具有统摄客观获得和主观感受的双重特性,需要依托外在衡量和内在评判的双向标准来把握,基于哲学角度理解和探究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内在意蕴极富意义。从自身的基本需求满足到他者间交互性社会承认,从外在的物质保障到内在的精... “获得感”具有统摄客观获得和主观感受的双重特性,需要依托外在衡量和内在评判的双向标准来把握,基于哲学角度理解和探究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内在意蕴极富意义。从自身的基本需求满足到他者间交互性社会承认,从外在的物质保障到内在的精神追求,从自然的个体存在到价值的自为发展,“获得感”体现出自然基础、社会交往、情感活动、价值实现等多维哲学属性。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背景下持续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极大拓展丰富了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哲学意蕴,使其具备了各维度全面立体展现的基础和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感 自然基础 社会交往 情感活动 价值实现
下载PDF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论生成、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18
作者 王莹 袁修雨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也是回答当代中国“生态文明何去何从”的答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在继承中华文明中的生态智慧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了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化进程中处理生态环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也是回答当代中国“生态文明何去何从”的答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在继承中华文明中的生态智慧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了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化进程中处理生态环境问题的经验,在反思西方现代化发展模式与解决中国生态问题的统一中形成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实现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完善了现代化理论体系的生态蕴涵,解决了人与自然对立冲突的大难题,夯实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生态基础。站在新的时代方位,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需形成低碳发展模式、健全生态治理制度体系、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强化全民绿色文化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国式现代化 理论生成 价值意蕴 实践路径
下载PDF
能力责任担当的培育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
19
作者 葛乃庆 陈娟 《未来与发展》 2024年第10期94-98,共5页
能力责任担当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鲜明特征,是新时代新任务对人才的迫切需要,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社会价值目标。落实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形式,并牢牢抓住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主体,解决教师的“知”“信... 能力责任担当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鲜明特征,是新时代新任务对人才的迫切需要,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社会价值目标。落实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形式,并牢牢抓住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主体,解决教师的“知”“信”“行”问题,切实保障实践教学的顺利有效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 实践教学 社会价值目标 能力责任担当
下载PDF
“工业设计史”课程思政价值本源与教学实践
20
作者 周月 王圆圆 《设计艺术研究》 2024年第5期131-135,共5页
旨在探讨“工业设计史”课程思政价值本源及教学实践,以“文献查阅+文物考察+历史情景”为教学方法,以“物是+创物+物感”为学科理论构建,采取“网络平台+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的教学手段,对工业设计史课程思政价值的深入剖析,结合教学... 旨在探讨“工业设计史”课程思政价值本源及教学实践,以“文献查阅+文物考察+历史情景”为教学方法,以“物是+创物+物感”为学科理论构建,采取“网络平台+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的教学手段,对工业设计史课程思政价值的深入剖析,结合教学实践案例,充分挖掘工业设计历史内容与当代社会价值的内在联系,既从宏观层面构建“工业设计史”的价值体系,又从微观层面揭示历史事件与工业设计的深层关联,深化学生对工业设计本质与思想的理解,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双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设计史 思政价值 教学实践 社会责任感 创新精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