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oleaching and biosorption behavior of vanadium-bearing stone coal by Bacillus mucilaginosus
1
作者 Yingbo Dong Shijia Chong Hai L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2期283-292,共10页
The recovery of vanadium(V)from stone coal by bioleaching is a promising method.The bioleaching experiments and the biosorption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aiming to explore the ad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Bacillus... The recovery of vanadium(V)from stone coal by bioleaching is a promising method.The bioleaching experiments and the biosorption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aiming to explore the ad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Bacillus mucilaginosus(B.mucilaginosus)on the surface of vanadium-bearing stone coal,and the related mechanisms have been investigated.After bioleaching at 30℃ for 28 d,the cumulative leaching rate of V reached 60.2%.The biosorption of B.mucilaginosus on stone coal was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When the pH value of leaching system is 5.0,strong electrostatic attraction between bacteria and stone coal promoted biosorption.Bacteria in the logarithmic growth phase had mature and excellent biosorption properties.The initial bacterial concentration of 3.5×10^(8) CFU/mL was conducive to adhesion,with 38.9%adsorption rate and 3.6×10^(7) CFU/g adsorption quantity.The adsorption of B.mucilaginosus on the stone coal conformed to the Freundlich model and the pseudo-second-order kinetic model.Bacterial surface carried functional groups(-CH_(2),-CH_(3),-NH_(2),etc.),which were highly correlated with the adsorption behavior.In addition,biosorption changed the surface properties of stone coal,resulting in the isoelectric point(IEP)approaching the bacteria.The results could provide an effective reference for the adsorption laws of bacteria on miner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illus mucilaginosus vanadium-bearing stone coal BIOLEACHING BIOSORPTION
下载PDF
Bioleaching of vanadium from barren stone coal and its effect on the transition of vanadium speciation and mineral phase 被引量:3
2
作者 Xin Wang Hai Lin +1 位作者 Ying-bo Dong Gan-yu L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3期253-261,共9页
This study determined the optimal conditions required to obtain maximum vanadium extraction and examined the transition of mineral phases and vanadium speciation during the bioleaching process. Parameters including th... This study determined the optimal conditions required to obtain maximum vanadium extraction and examined the transition of mineral phases and vanadium speciation during the bioleaching process. Parameters including the initial p H value, initial Fe^(2+) concentration, solid load, and inoculum quantity were examined.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48.92 wt% of the vanadium was extracted through bioleaching under optimal conditions. Comparatively, the chemical leaching yield(H_2SO_4, pH 2.0) showed a slower and milder increase in vanadium yield. The vanadium bioleaching yield was 35.11 wt% greater than the chemical leaching yield. The Community Bureau of Reference(BCR) sequential extraction results revealed that 88.62 wt% of vanadium existed in the residual fraction. The bacteria substantially change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vanadium speciation during the leaching process, and the residual fraction decreased to 48.44 wt%. The X-ray diffraction(XRD)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 results provided evidence that the crystal lattice structure of muscovite was destroyed by the bacter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LEACHING stone coal BCR-sequential extraction VANADIUM SPECIATION minerAL phase
下载PDF
基于工业分析的石煤发热量计算方法研究
3
作者 陈绍龙 吴爱军 +5 位作者 成丽波 饶华 刘瑞 吴林星 钱港 鄢晓忠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年第14期155-159,共5页
当前的燃煤发热量计算公式不适用于石煤,通过对1500余种石煤发热量的计算对比,其误差都在20%以上。该文根据石煤的成因及特点,分析石煤中原生矿物质成分、挥发份及固定碳对发热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原生矿物质使实测可燃物的单位发热量低... 当前的燃煤发热量计算公式不适用于石煤,通过对1500余种石煤发热量的计算对比,其误差都在20%以上。该文根据石煤的成因及特点,分析石煤中原生矿物质成分、挥发份及固定碳对发热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原生矿物质使实测可燃物的单位发热量低于真实可燃物的单位发热量。实测挥发份少,不可燃气体在实测挥发份中占的比例越多,则单位实测挥发份的发热量少;石煤中原生矿物质发生热效应分解时的吸热量与放热量大体相当。由此提出基于石煤工业分析成分的我国石煤发热量的计算方法。经千余种石煤的验算,计算值与真实值误差5%以内达64%,完全能满足工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煤 工业分析 发热量 计算方法 矿物质
下载PDF
石煤提钒低温硫酸化焙烧矿物分解工艺 被引量:27
4
作者 刘万里 王学文 +2 位作者 王明玉 胡健 张力萍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43-948,共6页
针对石煤提钒常压硫酸浸出能耗高、作业周期长的缺陷,提出石煤低温硫酸化焙烧矿物分解新工艺。以贵州凯里石煤为原料,对石煤低温硫酸化焙烧的时间、焙烧温度、硫酸加入量以及焙砂水浸工艺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先对石煤进行低温硫酸... 针对石煤提钒常压硫酸浸出能耗高、作业周期长的缺陷,提出石煤低温硫酸化焙烧矿物分解新工艺。以贵州凯里石煤为原料,对石煤低温硫酸化焙烧的时间、焙烧温度、硫酸加入量以及焙砂水浸工艺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先对石煤进行低温硫酸化焙烧处理,再将焙砂按液固比1.2mL/g加水于100℃下搅拌浸出2h,钒的浸出率可达78.2%;而在相同酸矿比和固液比的条件下,采用常压直接酸浸石煤时,在100℃下搅拌浸出48h后,钒的浸出率只有67.8%。石煤通过低温硫酸化焙烧可有效强化矿物分解过程,缩短提钒作业周期,提高酸的利用率及钒的浸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煤 矿物分解 硫酸化焙烧
下载PDF
石煤氢氟酸浸钒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何东升 瞿燕华 +1 位作者 冯其明 张国范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0-92,共3页
采用氢氟酸作为浸出剂浸出石煤矿石中钒,考查了矿样细度、氢氟酸浓度、浸出时间、浸出温度和液固比对钒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钒浸出率有显著影响,适宜的浸出条件为矿样-0.074 mm含量占75%、氢氟酸浓度3.5 mol/L、浸出时间8 ... 采用氢氟酸作为浸出剂浸出石煤矿石中钒,考查了矿样细度、氢氟酸浓度、浸出时间、浸出温度和液固比对钒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钒浸出率有显著影响,适宜的浸出条件为矿样-0.074 mm含量占75%、氢氟酸浓度3.5 mol/L、浸出时间8 h、浸出温度60℃、液固比3∶1、搅拌转速600 r/min,在此条件下,钒浸出率可达到97.91%。氢氟酸能取得较好浸钒指标的原因是其能溶解矿样中的含硅矿物,破坏矿样的晶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煤 浸出 含钒矿物
下载PDF
陕西某石煤钒矿的新型选矿工艺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佳鹏 孙伟 +2 位作者 王丽 刘新运 张明明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8-63,共6页
针对陕西某低品位石煤钒矿,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擦洗脱泥—浮选的工艺技术方案,分别对擦洗脱泥以及浮选过程进行了工艺技术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74μm占25.15%、水玻璃用量为2.0 kg/t、强擦洗时的矿浆浓度为25... 针对陕西某低品位石煤钒矿,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擦洗脱泥—浮选的工艺技术方案,分别对擦洗脱泥以及浮选过程进行了工艺技术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74μm占25.15%、水玻璃用量为2.0 kg/t、强擦洗时的矿浆浓度为25%、搅拌速度为420 r/min的情况下,擦洗脱泥效果达到最优;在脱泥的前提下,沉砂再磨,在磨矿细度为-74μm占85%、捕收剂十二烷氧基正丙基醚用量为150 g/t时,浮选指标达到最优;通过全流程闭路试验最终获得V2O5品位为2.02%、回收率为72.82%的钒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煤 黏土矿物 钒云母 擦洗脱泥 浮选
下载PDF
某石煤钒矿的选矿与提钒试验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邢学永 万洪强 +1 位作者 宁顺明 佘宗华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3-47,共5页
对某石煤矿的提钒工艺研究结果表明,该石煤矿的最佳提钒工艺路线为预脱碳活化—浓酸熟化—水浸法提钒,但矿区中石煤矿的最高发热值仅为3 450 k J/kg,不能满足脱碳焙烧设备对燃料发热值的最低要求(燃料热值≥4 200 k J/kg)。本研究根据... 对某石煤矿的提钒工艺研究结果表明,该石煤矿的最佳提钒工艺路线为预脱碳活化—浓酸熟化—水浸法提钒,但矿区中石煤矿的最高发热值仅为3 450 k J/kg,不能满足脱碳焙烧设备对燃料发热值的最低要求(燃料热值≥4 200 k J/kg)。本研究根据矿山中钒资源主要分布于两个区域,且一个矿区钒资源储量少(占资源量的25.5%),矿石含钒含碳均较低,另一个区域钒资源储量高(占资源量的74.0%),矿石含钒含碳均较高的实际情况,对含钒含碳均较低的矿石进行选矿处理,得到了V2O5含量为1.69%,热值为5 920 k J/kg的碳精矿,将其作为高热值燃料与含钒含碳较高的矿石配制成热值≥4 200 k J/kg的混合料后作为提钒原料,顺利解决了脱碳焙烧设备对燃料热值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煤 选矿 脱碳活化 提钒
下载PDF
某石煤型钒矿选矿新工艺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志强 罗传胜 刘超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14年第4期254-257,共4页
针对江西某石煤型钒矿中的钒主要赋存于钒云母、含钒云母及褐铁矿中,且部分含钒矿物具有弱磁性的特点,采用磁-浮联合工艺,浮选中使用高效抑制剂抑制GZS及胺类捕收剂TAN回收钒.在给矿钒品位为0.86%的条件下,获得钒品位1.41%、回收率84.01... 针对江西某石煤型钒矿中的钒主要赋存于钒云母、含钒云母及褐铁矿中,且部分含钒矿物具有弱磁性的特点,采用磁-浮联合工艺,浮选中使用高效抑制剂抑制GZS及胺类捕收剂TAN回收钒.在给矿钒品位为0.86%的条件下,获得钒品位1.41%、回收率84.01%的钒精矿,为冶金提钒预先抛弃了50.80%的脉石矿物,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有效地提高了钒资源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煤 含钒矿物 抑制剂 磁浮联合流程
下载PDF
某含炭低品位石煤钒矿选矿工艺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丽敏 《湖南有色金属》 CAS 2015年第6期10-14,20,共6页
某含炭低品位石煤钒矿,嵌布粒度细、共生关系复杂,选矿富集钒难度大,直接冶炼生产成本高。在矿石性质研究基础上,进行了选矿方案试验,经对比确定采用炭浮选-钒浮选的工艺流程对钒进行选矿富集,最终闭路试验获得的钒精矿产率为35.92%,抛... 某含炭低品位石煤钒矿,嵌布粒度细、共生关系复杂,选矿富集钒难度大,直接冶炼生产成本高。在矿石性质研究基础上,进行了选矿方案试验,经对比确定采用炭浮选-钒浮选的工艺流程对钒进行选矿富集,最终闭路试验获得的钒精矿产率为35.92%,抛尾率达到64.08%,钒总精矿V2O5品位为1.87%,总回收率为86.05%。成本估算结果 1 t原矿选矿成本为45.897元/t,仅为冶炼成本的15%左右,但可降低冶炼处理量64%以上,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煤 选矿 炭浮选 钒浮选
下载PDF
利用石煤提钒酸浸渣烧制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匡洪生 颜文斌 +3 位作者 华骏 高峰 蔡俊 何新波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78-1083,共6页
采用石煤提钒酸浸渣为原料烧制硅酸盐水泥熟料,分别设计了11组熟料组成在1350℃、1400℃和1450℃下进行煅烧,通过差热分析解析酸浸渣配料煅烧熟料的形成过程,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熟料的矿物组成以及水泥水化产物组成,采用扫描电镜分析了... 采用石煤提钒酸浸渣为原料烧制硅酸盐水泥熟料,分别设计了11组熟料组成在1350℃、1400℃和1450℃下进行煅烧,通过差热分析解析酸浸渣配料煅烧熟料的形成过程,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熟料的矿物组成以及水泥水化产物组成,采用扫描电镜分析了矿物的晶体形态。实验表明:利用提钒酸浸渣配料能提高熟料的易烧性,促进熟料矿物的形成。提钒酸浸渣掺量为20%时,所生产的熟料的有利氧化钙含量小于1.0%,矿物形成良好,水泥的水化热达到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煤提钒酸浸渣 硅酸盐熟料 矿物形成 水化热
下载PDF
敦煌平台山石煤钒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白哲 韩跃新 +2 位作者 靳建平 李艳军 孙永升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9-115,共7页
为了对敦煌平台山石煤钒矿提钒研究提供原矿性质参考,对矿石化学组成、矿物组成、矿石结构构造、煤质特性及矿物嵌布特征等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矿石V_(2)O_(5)品位为0.93%,含钒矿物主要为云母、电气石和褐铁矿,其钒的分布率分别为... 为了对敦煌平台山石煤钒矿提钒研究提供原矿性质参考,对矿石化学组成、矿物组成、矿石结构构造、煤质特性及矿物嵌布特征等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矿石V_(2)O_(5)品位为0.93%,含钒矿物主要为云母、电气石和褐铁矿,其钒的分布率分别为68.58%、16.19%和13.33%。其中大量钒分布在细粒绢云母中(54.29%),且品位较低(0.78%)。其它矿物主要为石英、碳质和白云石等;煤质分析表明,矿石属于一种超高灰分、特低固定碳的低热值无烟煤,不适宜作为燃料;另外,矿样中V(Ⅲ)含量为82.88%,主要以类质同象存在于含钒白云母-绢云母晶格中。云母、电气石、石英和碳质等紧密共生,嵌布关系复杂。且含钒矿物主要以细粒嵌布为主,各粒级钒品位相差不大。基于此,建议该矿全粒级进入分选作业,先脱碳焙烧产生疏松孔道,再高温焙烧破坏含钒云母晶格结构,进而达到改善提钒作业回收率、提高浸出效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煤钒 含钒页岩 工艺矿物学 矿物组成 嵌布特征
下载PDF
江西上饶县上村钒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丁根 周先军 +1 位作者 王平 胡振 《上海国土资源》 2019年第1期101-105,共5页
上饶上村钒多金属矿赋存于寒武系荷塘组底部石煤层中,受地层、岩性、岩相古地理及古构造条件控制。矿石类型有含钒石煤矿石,含钒硅质岩矿石,含钒炭(硅)质板岩矿石等,主要含钒矿物为含钒水云母。钒的成矿与成岩是同时进行的,同时叠加了... 上饶上村钒多金属矿赋存于寒武系荷塘组底部石煤层中,受地层、岩性、岩相古地理及古构造条件控制。矿石类型有含钒石煤矿石,含钒硅质岩矿石,含钒炭(硅)质板岩矿石等,主要含钒矿物为含钒水云母。钒的成矿与成岩是同时进行的,同时叠加了生物地球化学成矿作用和海底热水喷流成矿作用。矿床成因类型可归为海相生物和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形成,并有喷流热水参与的同生沉积矿床。通过对上村钒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的总结分析,指出了江西寻找石煤型钒矿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地质 钒多金属矿 石煤型钒矿 矿床成因 找矿方向
下载PDF
石煤钒矿提精五氧化二钒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董建华 杨芝兰 冯冀燕 《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105-110,共6页
通过实验,提出从石煤钒矿中提取精五氧化二钒的工艺流程及技术条件.并对伴生元素铀、磷在工艺过程的富集程度与去向作了考查.
关键词 石煤 钒矿物 精五氧化二钒
下载PDF
湘西北湖田溶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含钒石煤地质特征及成矿环境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克营 李岩 蔡宁波 《煤炭技术》 CAS 2019年第1期72-74,共3页
基于湘西北湖田溶地区地质调查与理论研究,采用实验测试、元素分析及数学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区内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含钒石煤的地质特征及成矿环境。研究结果表明,区内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下段为主要的石煤赋存层位,石煤的厚度介于5.35~31.2 m... 基于湘西北湖田溶地区地质调查与理论研究,采用实验测试、元素分析及数学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区内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含钒石煤的地质特征及成矿环境。研究结果表明,区内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下段为主要的石煤赋存层位,石煤的厚度介于5.35~31.2 m,平均16.19 m,发育基本稳定;石煤平均发热量仅为4.04 MJ/kg,与灰分、挥发分、水分及硫含量均有关系;伴生钒矿V2O5最高品位可达1.2%,达到工业品位,可与石煤共采;含钒石煤为缺氧还原环境海底热液作用下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蹄塘组 下寒武统 含钒石煤 成矿环境
下载PDF
粤东麻布岗盆地277含煤砂岩型铀矿床矿化特征及成矿模式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继光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1期10-16,共7页
本文对粤东地区麻布岗盆地277含煤砂岩型铀矿床的矿体产状、含矿主岩、铀矿层内部结构、矿石的矿物成分、铀的存在形式、铀的分布状态及含矿主岩化学组分与铀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总结了277含煤砂岩型铀矿床的铀矿化特征,结合盆地演化、沉... 本文对粤东地区麻布岗盆地277含煤砂岩型铀矿床的矿体产状、含矿主岩、铀矿层内部结构、矿石的矿物成分、铀的存在形式、铀的分布状态及含矿主岩化学组分与铀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总结了277含煤砂岩型铀矿床的铀矿化特征,结合盆地演化、沉积相与成矿作用研究,提出了麻布岗盆地277含煤砂岩型铀矿床的三阶段成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煤砂岩型铀矿床 铀矿化特征 成矿模式 麻布岗盆地
下载PDF
石煤钒矿浸出过程研究与动力学分析
16
作者 赵明辉 成宝海 《湖南有色金属》 2022年第2期35-37,共3页
以湖南某地的石煤钒矿石为原料,进行空白氧化焙烧得到焙烧矿粉,使用H_(2)SO_(4)浸出以确定石煤钒矿中钒的含量。探讨了硫酸浓度、固液比、浸出时间、浸出温度对钒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4 mol/L的硫酸作为浸出剂,在温度为95℃、液固比... 以湖南某地的石煤钒矿石为原料,进行空白氧化焙烧得到焙烧矿粉,使用H_(2)SO_(4)浸出以确定石煤钒矿中钒的含量。探讨了硫酸浓度、固液比、浸出时间、浸出温度对钒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4 mol/L的硫酸作为浸出剂,在温度为95℃、液固比为4∶1的条件下进行浸出8 h,通过计算可得此时钒的浸出率为88.3%。石煤钒矿的浸出过程符合动力学模型,通过Arrhenius方程近似计算,得出Ea=43.23 kJ/mol,符合界面化学反应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煤 焙烧矿粉 浸出 动力学
下载PDF
石煤钒矿酸浸尾渣高温焙烧制备陶粒过程元素硫释放规律
17
作者 宋春光 张红玲 +4 位作者 董玉明 裴丽丽 刘宏辉 江军生 徐红彬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7-173,共7页
以石煤钒矿酸浸提钒过程产生的尾渣为原料制备陶粒是实现尾渣资源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陶粒最主要用途的轻集料对硫含量有严格限制(以SO3计,硫酸盐和硫化物含量≤1.0wt%)。尾渣含硫量通常远高于1.0wt%,故需深入研究尾渣制备陶粒过程... 以石煤钒矿酸浸提钒过程产生的尾渣为原料制备陶粒是实现尾渣资源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陶粒最主要用途的轻集料对硫含量有严格限制(以SO3计,硫酸盐和硫化物含量≤1.0wt%)。尾渣含硫量通常远高于1.0wt%,故需深入研究尾渣制备陶粒过程元素硫的释放规律。借助热重–红外联用分析了以尾渣为原料制备陶粒过程中的质量、热量变化以及气体释放规律,测试了不同温度焙烧所得样品的硫含量,表征了其物相,并结合热力学计算,讨论了尾渣中硫的释放机理。结果表明,随温度增加,尾渣中的含硫物质逐渐分解并释放出SO_(2)气体,样品的硫含量逐渐降低;1200℃下样品的硫含量可降低至0.44wt%,满足轻集料硫含量要求;尾渣中含有的SiO_(2),Fe_(2)O_(3),Al_(2)O_(3)等组分可促进硫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浸尾渣 石煤钒矿 陶粒 轻集料
原文传递
黑色岩系(石煤)钒矿矿物特征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田宗平 易晓明 +2 位作者 曹健 王干珍 朱丽琴 《中国冶金》 CAS 2016年第2期13-17,共5页
标准物质的研制对候选物的适应性、代表性、易复制性及候选物基体应和使用的要求相一致或尽可能接近等都有具体要求。通过对湖北、湖南、贵州3省5个黑色岩系(石煤)钒矿区矿石标本的岩矿鉴定,综合测试样品的X衍射测定、X荧光光谱测定、... 标准物质的研制对候选物的适应性、代表性、易复制性及候选物基体应和使用的要求相一致或尽可能接近等都有具体要求。通过对湖北、湖南、贵州3省5个黑色岩系(石煤)钒矿区矿石标本的岩矿鉴定,综合测试样品的X衍射测定、X荧光光谱测定、钒的价态测定、钒的物相测定等以及对比研究,查明了黑色岩系(石煤)钒矿的结构和构造特征、矿物组分和矿床共性,为黑色岩系(石煤)钒矿标准物质研制候选物矿床的选定提供了依据。最终确定了4处黑色岩系(石煤)钒矿标准物质候选物矿床,并分别从选定矿床的多个剖面采集了不同类型的矿石,按照一个矿区制备一个样品的原则,开展了对该系列标准物质的采集与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岩系(石煤) 钒矿 矿物特征 研究 应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