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苎麻赤蛱蝶滞育和化性的地理变异 被引量:5
1
作者 薛芳森 朱杏芬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3期270-274,共5页
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较详细报道了苎麻赤蛱蝶VanessaindicaHerbst在南昌郊区(北纬28°46',东经115°50')的年生活史和蛰伏情况。该虫在该地1a发生2代,春季和秋季各1代,以滞育成虫越夏... 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较详细报道了苎麻赤蛱蝶VanessaindicaHerbst在南昌郊区(北纬28°46',东经115°50')的年生活史和蛰伏情况。该虫在该地1a发生2代,春季和秋季各1代,以滞育成虫越夏,以休眠状态的成虫越冬,少数年份能以少量幼虫越冬。第二部分报道了苎麻赤蛱蝶在我国滞育和化性的地理变异特点:(1)北纬28°~32°之间,该虫具有明显的夏季滞育,但无明显的冬季滞育现象,13发生2代;(2)北纬35°以北,该虫不存在夏季滞育,但可能出现明显的冬季滞育,1a发生2代或2代以上;(3)北纬25°~27°之间,部分个体在夏季进入滞,部分个体则能继续繁殖,1a发生3~5代,除以成虫越冬外,亦能以幼虫越冬;(4)北纬25°以南,夏季滞育消失,1a发生5代以上,除以成虫越冬外,尚能以幼虫和蛹越冬;(6)在高海拔地带该虫亦缺乏夏季滞育现象。因此,在一定海拔高度范围内,高海拔地该虫年发生的代数反比平地多;但随着海拔高度上升,冬季滞育开始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虫害 苎麻赤蛱蝶 滞育 化性 地理变异
下载PDF
苎麻赤蛱蝶生物学特性和有效积温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荣秀兰 周兴苗 +1 位作者 雷朝亮 谢联耀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3-146,共4页
在室内外分别对苎麻赤蛱蝶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观察;并在恒温条件下利用直线回归法对苎麻赤蛱蝶各虫态的有效积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0.8±0.25)℃,有效积温为(38.7±13.00)日度;幼虫的发... 在室内外分别对苎麻赤蛱蝶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观察;并在恒温条件下利用直线回归法对苎麻赤蛱蝶各虫态的有效积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0.8±0.25)℃,有效积温为(38.7±13.00)日度;幼虫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2.4±0.40)℃,有效积温为(186.7±6.50)日度;蛹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3.0±0.04)℃,有效积温为(78.2±0.29)日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赤蛱蝶 生物学特性 有效积温
下载PDF
20%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对两种苎麻蛱蝶的田间防治效果研究
3
作者 刘超华 王小平 +1 位作者 黄求应 雷朝亮 《华中昆虫研究》 2013年第1期139-142,共4页
2012年在湖北省咸宁地区进行了20%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不同浓度防治苎麻黄蛱蝶、苎麻赤蛱蝶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两种害虫低龄期,用20%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各浓度进行喷雾防治,药后1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4.43%~97.59%、87.27%~96.22%... 2012年在湖北省咸宁地区进行了20%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不同浓度防治苎麻黄蛱蝶、苎麻赤蛱蝶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两种害虫低龄期,用20%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各浓度进行喷雾防治,药后1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4.43%~97.59%、87.27%~96.22%,药后3~7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4.31%~98.56%、87.17%~97.12%,均明显优于对照药剂480g/L毒死蜱乳油,且速效性较好,持效期可达7天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 苎麻 苎麻黄蛱蝶 苎麻赤蛱蝶 防治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