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srupted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of default mode network and executive control network in patients with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
1
作者 Tan Zhao Jianping Jia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Neuroscience》 2017年第3期39-48,共10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within default mode network (DMN) and ex-ecutive control network (ECN) in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 (VCIND). Methods: Twenty-eight VCIND pati...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within default mode network (DMN) and ex-ecutive control network (ECN) in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 (VCIND). Methods: Twenty-eight VCIND patients and sixteen healthy controls were recruit-ed. A seed-based connectivity analysis was performed us-ing data from 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 Based on previous fndings, posteriorcingulate cortex (PCC) and 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 (DLPFC) were chosen as regions of interest to study these networks.One-sample t-test and two-sample t-test were us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controls, the VCIND group exhibited increased functional activity in such DMN regions as the left inferior temporal gyrus, parahippocampal gyrus, and medial frontal gyrus. The VCIND group had decreased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of DMN at right superior frontal gyrus, left mid-cingu-late area, the medial part of left superior frontal gyrus, and bilateral medial frontal gyrus. The VCIND group also showed decreased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of ECN pri-marilyat left inferior parietal gyrus, right angular gyrus, right middle occipital gyrus, and right middle frontal cor-tex. Conclusions: Increased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with-in DMN and decreased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within ECN suggested dysfunction of these two networks, which mightbe associated with the cognitive defcitsin patients with VCIND. These fndingsmay help usunderstandthe pathogenesis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VCI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VCI) VCI no dementia (vcind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de-fault mode network executive control network
下载PDF
活血化痰方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罗家祺 胡慧菁 范华昌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76-478,共3页
目的观察活血化痰方对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例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双益平治疗,治疗组患者使用活血化痰方治疗,并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对患者进行... 目的观察活血化痰方对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例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双益平治疗,治疗组患者使用活血化痰方治疗,并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对患者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同时对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清脂蛋白a、凝血酶时间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较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凝血酶时间水平明显延长(P<0.05)。结论活血化痰方可以明显改善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其原因可能与活血化痰方改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凝血酶时间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活血化痰方 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
下载PDF
音乐疗法对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和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孟涛 张敏 +5 位作者 马骞 贺曦 杨柳 王进平 张艳 黄艳玲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18年第4期198-201,共4页
目的:观察音乐疗法对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40例非痴呆型V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采用常规治疗... 目的:观察音乐疗法对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40例非痴呆型V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采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音乐治疗,观察两组的总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治疗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青(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明显高于入院时(P〈0.05)、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MMsE、MoCA、Barthel评分均高于入院时(P〈0.05),经治疗后治疗组MoCA、MMSE、Barthet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7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病例。结论,音乐疗法可改善菲痴呆型VCI患者的认知功能,同时对日常生活能力也有提高作用,安全、经济、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 音乐疗法 血管性 认知功能
下载PDF
五脏俞麦粒灸对无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MoCA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宋涛 李丽萍 《新中医》 CAS 2018年第9期188-191,共4页
目的:观察五脏俞麦粒灸对髓海不足型无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患者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评分的影响。方法: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麦粒灸组、西药组,有效纳入患者共60例(麦粒灸组脱落1例),每组30例。麦粒灸组取心俞、肾俞穴分别... 目的:观察五脏俞麦粒灸对髓海不足型无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患者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评分的影响。方法: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麦粒灸组、西药组,有效纳入患者共60例(麦粒灸组脱落1例),每组30例。麦粒灸组取心俞、肾俞穴分别施麦粒灸,配穴取顶中线、额中线、顶旁1线、足三里、三阴交、悬钟、太溪,配穴采取常规针刺方法,每天治疗1次,每周连续治疗5天;西药组予吡拉西坦片口服;2组均以4周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MoCA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MoCA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麦粒灸组MoCA总评分升高较西药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麦粒灸组患者语言、视空间与执行能力、记忆与延迟记忆、定向能力评分较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而命名、注意、抽象等项目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变化不大(P>0.05)。西药组视空间与执行能力、记忆与延迟记忆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其余各项评分治疗前后变化不大(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麦粒灸组患者语言评分升高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五脏俞麦粒灸治疗VCIND可有效改善患者MoCA评分,且对患者语言能力改善效果优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 髓海不足 麦粒灸 心俞 肾俞 MoCA评分
下载PDF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认知康复训练在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杨泉 罗津宁 +5 位作者 陈敬君 李芳 刘翔 刘惠宇 鲍晓 谢冬玲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11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认知康复训练在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50例,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两组患者常规药物:控制血压、血糖、调脂、改善微循环,营养脑神经等治疗... 目的探讨分析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认知康复训练在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50例,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两组患者常规药物:控制血压、血糖、调脂、改善微循环,营养脑神经等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认知康复训练,给予研究组患者认知康复训练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干预,对两组患者认知功能,ADL能力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给予两组患者不同干预模式之后,研究组患者MMSE评分(23.9±3.42)分、MoCA评分(21.4±2.13)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评估ADL)(69.2±4.1)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19.5±2.61)分,(19.12±2.48)分,(61.7±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在MoCA评分中的注意力、视空间与执行能力、延迟回忆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改善其认知功能及提升日常生活能力;给予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认知康复训练干预模式,能够更显著改善患者认知能力,提升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认知康复训练 非痴呆型 血管性认知障碍
下载PDF
从痰瘀论治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屹 史红星 +2 位作者 李青丽 黄松 刘丽娜 《河南中医》 2015年第11期2589-2590,共2页
老年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之痰浊证以虚为本,以痰浊为标,属虚中挟实的病理特点,虽正气虚弱是痰浊内生之因,但不祛痰则正气难以得到补益,消痰即所以补正也。故治痰时消补结合,以消为主。严格掌握"健脾化痰、补肾化痰、温阳化... 老年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之痰浊证以虚为本,以痰浊为标,属虚中挟实的病理特点,虽正气虚弱是痰浊内生之因,但不祛痰则正气难以得到补益,消痰即所以补正也。故治痰时消补结合,以消为主。严格掌握"健脾化痰、补肾化痰、温阳化痰、益气化痰、滋阴化痰"等补虚法的适应证,以防妄事补益而致气血壅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障碍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vcind 活血化痰法
下载PDF
温阳通脉方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朱家艳 《中国医药导刊》 2016年第4期381-382,共2页
目的:探讨温阳通脉方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80例VCIND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调脂、降压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再口服尼莫地平,每次30mg,每日3次;观察组再给予温阳通脉方治... 目的:探讨温阳通脉方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80例VCIND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调脂、降压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再口服尼莫地平,每次30mg,每日3次;观察组再给予温阳通脉方治疗,1日1剂,分别于上午、下午、晚上温服。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及中医症候疗效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Mo CA评分、ADL评分、MMSE评分改善情况更为明显(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P300潜伏期、波幅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同型半胱氨酸均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0.04,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温阳通脉方可明显改善VCIND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缩短ERP-P300潜伏期,升高其波幅,降低Hcy,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阳通脉方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临床疗效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基于MoCA量表分析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被引量:7
8
作者 梁岚 王凌雪 +2 位作者 李双阳 徐萍 白雪 《河南中医》 2020年第8期1258-1261,共4页
目的:分析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心脑病科住院患者,按照病例纳入标准与病例排除标准筛选出12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MoCA量表评... 目的:分析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心脑病科住院患者,按照病例纳入标准与病例排除标准筛选出12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MoCA量表评估患者认知功能,总分为30分,24~30分为正常组,20~23分为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VCIND)组,0~19分为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组。对各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结果:正常组MoCA评分高于VCIND组和Va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患者以髓海不足证常见,VCIND组及VaD组以痰浊蒙窍证多见。122例患者中,有38例患者出现复合证型,其中VaD组25例(65.8%)、VCIND组10例(26.3%)、正常组3例(12.0%),VaD组和VCIND组复合证型出现率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CI的中医证型以痰浊蒙窍证、脾肾两虚证、髓海不足证为主;复合证型主要出现在VaD组中,以痰浊蒙窍证、脾肾两虚证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血管性痴呆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MOCA量表 髓海不足证 毒损脑络证 脾肾两虚证 心肝火旺证 气血亏虚证 痰浊蒙窍证 瘀阻脑络证
下载PDF
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损害患者P300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玲 刘桂成 +2 位作者 何银志 杨运旗 何颖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10年第5期286-288,292,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病变部位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of non-dementia,VCIND)患者的P300,研究其神经心理学损害特征及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同时探讨P300对早期血管性认知损害(VC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 目的:观察不同病变部位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of non-dementia,VCIND)患者的P300,研究其神经心理学损害特征及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同时探讨P300对早期血管性认知损害(VC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皮质下缺血性VCIND患者、20例皮质缺血性VCIND患者及15例正常对照(NC)进行P300检测.结果:与NC组比较,皮质下缺血性VCIND组患者P300潜伏期延长[(366.85±26.43)ms vs(288.33±28.97)ms,P〈0.05],波幅降低[(9.46±1.47)μV vs (13.51±1.30)μV,P〈0.05] 与皮质缺血性VCIND组比较,皮质下缺血性VCIND组患者P300潜伏期延长[(366.85±26.43)ms vs(344.55±23.07)ms,P〈0.05],波幅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皮质下缺血性VClND组患者P300异常更为突出,与其神经心理学特征有关 P300潜伏期可能作为早期VCI的诊断参考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痴呆血管性认知损害(vcind) P300
下载PDF
不同针刺留针时间对无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同型半胱氨酸和叶酸的影响 被引量:25
10
作者 李丽萍 包烨华 +1 位作者 楚佳梅 曾友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61-564,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不同留针时间对无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和叶酸的影响。方法:选取104例中医辨证属于髓海不足证的VCIN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A组(头皮针留针30min)35例,治疗B组(头皮针留针1h)34例,治疗C组(头皮针留针10... 目的:观察针刺不同留针时间对无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和叶酸的影响。方法:选取104例中医辨证属于髓海不足证的VCIN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A组(头皮针留针30min)35例,治疗B组(头皮针留针1h)34例,治疗C组(头皮针留针10h)35例。均在针刺的基础上口服吡拉西坦片,每次1片,每日3次,连续治疗8周,并进行一般康复训练。评测3组在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MOCA评分,检测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叶酸含量。结果:认知功能MOC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各组治疗后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C组优于其他两组(P<0.05)。各组治疗后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C组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各组叶酸含量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C组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针刺能提高VCIND患者MOCA评分,显著改善其认知功能。降低VCIND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提高叶酸含量。头皮针长时间久留针效果尤为明显。针刺可能通过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叶酸含量而起到治疗VCIND患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 针刺疗法 留针时间 同型半胱氨酸 叶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