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nges in the soil microbial communities of different soil aggregations after vegetation restoration in a semiarid grassland,China 被引量:4
1
作者 Zhijing Xue Zhengchao Zhou Shaoshan An 《Soil Ecology Letters》 CAS 2021年第1期6-21,共16页
Soil aggregate fractions can regulate microb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after vegetation restoration.However,there has been less focus on the effects of soil aggregate fractions on the distributions of mic... Soil aggregate fractions can regulate microb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after vegetation restoration.However,there has been less focus on the effects of soil aggregate fractions on the distributions of microbial communities.Here,we used phospholipid fatty acid(PLFA)analysi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years of vegetation restoration(a 35-year-old Thymus mongolicus community(Re-35yrs)and a 2-year-old nongrazing grassland(Ug-2yrs))on microbial communities within different soil aggregate sizes(<0.25 mm,0.25–1 mm,1–2 mm,2–3 mm,3–5 mm and>5 mm).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mount of total PLFA in Re-35yrs was 10 times greater than that in Ug-2yrs.The soil aggregate stability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duration of vegetation restoration.In Re-35yrs,the total PLFA shown an increase as the soil aggregate size increased,and the highest values were observed in 3–5 mm.Ug-2yrs differed from Re-35yrs,the soil microbial diversity was higher in medium particle sizes(1–2 mm and 2–3 mm)and lower in microaggregates(<0.25 mm and 0.25–1 mm)and macroaggregates(3–5 mm and>5 mm).Soil microbial diversity was highest in large particle size aggregates,which resulted in low environmental stress and strong stability.The same tendency was observed in the high values of cyc/prec,S/M and soil organic matter,which indicated a lower turnover speed(F/B)of fungal energy utilization and a higher fixation rate.After years of natural restoration,the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generally transformed from nutrient-rich to heterotrophdominant,especially in microaggregates(reflected in the G^(+)/G^(–)rati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etation restoration Plant succession Phospholipid fatty acid(PLFA) soil aggregate fractions soil microorganism group
原文传递
黑龙滩水库消落带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2
作者 白芹菲 王艳琪 +3 位作者 鲍玉海 贺秀斌 罗鹏 韦杰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8-176,共9页
[目的]为阐明水库消落带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及其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以川中丘陵区黑龙滩水库消落带人工恢复与自然恢复植被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湿筛法测定分析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特征及其稳定性指标。[结果... [目的]为阐明水库消落带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及其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以川中丘陵区黑龙滩水库消落带人工恢复与自然恢复植被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湿筛法测定分析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特征及其稳定性指标。[结果]消落带土壤>0.25 mm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与未淹水对照相比降低4.21%,其中,自然恢复植被下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较对照下降12.27%,人工恢复植被下大团聚体含量较对照增加3.84%;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差异显著(p<0.05),人工恢复植被下土壤大团聚体含量(69.48%)显著高于自然恢复模式(43.20%);消落带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随水位高程增加而升高,团聚体稳定性指标>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R_(0.25))、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人工恢复模式下均大于自然恢复模式,团聚体分形维数(D)、土壤可蚀性因子(K)与团聚体破坏率(PAD)人工恢复模式小于自然恢复模式,表明人工恢复模式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土壤抗蚀性高于自然恢复模式。[结论]黑龙滩水库消落带在淹水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下降,但人工恢复模式能有效改善土壤团粒结构,研究结果可为黑龙滩水库消落带土壤结构稳定性评价及植被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中丘陵区 水库消落带 植被恢复 土壤水稳性团聚体 团聚体稳定性
下载PDF
白龙江流域不同植被类型修复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与边坡稳定性
3
作者 陈伯洲 胡建华 +2 位作者 吴威 刘橼锰 邓茹月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0-277,共18页
植被修复是边坡生态治理的有效手段。目前,植被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研究侧重在根系的锚固作用,而有关植被对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所导致的土体边坡稳定性的变化研究比较少。本研究以白龙江流域滑坡区植被修复林地、灌木-草地、草地与... 植被修复是边坡生态治理的有效手段。目前,植被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研究侧重在根系的锚固作用,而有关植被对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所导致的土体边坡稳定性的变化研究比较少。本研究以白龙江流域滑坡区植被修复林地、灌木-草地、草地与裸地为研究对象,测量了修复14年后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的基本物理化学特性与力学特性,主要分析了粒度、团聚体、土壤矿物等理化性质与抗剪强度的关系,并通过数值模拟软件综合对比了不同植被修复模式下土体的边坡稳定性。得到了以下结果:(1)植被修复可以显著改变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灌木-草地相对于其他两种修复模式可以明显提升细颗粒(黏粒、粉粒)和粘土矿物的含量,林地对土壤团聚体形成的促进效果最好。(2)土壤的平均重量直径越大,内摩擦角越大,细颗粒的含量与粘聚力呈高度拟合的指数关系(R2=0.99)。粘土矿物含量与土壤粘聚力呈正相关。(3)经过14年的修复,不同植被修复模式下土体的边坡稳定性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其中灌木-草地群落对土体边坡稳定性的加强效果最好。极端降雨条件下,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灌木-草地(3.20~2.58)、林地(3.03~2.44)、草地(2.91~2.41)、裸地(2.68~2.25)。本研究有助于加强对不同植被类型对土体边坡稳定性的作用机制的认识,也可为该区域植被修复模式提供一定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修复 抗剪强度 土壤粒度 团聚体 粘土矿物 边坡稳定性 白龙江流域
下载PDF
植被恢复对退化红壤团聚体稳定性及碳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39
4
作者 谢锦升 杨玉盛 +3 位作者 陈光水 朱锦懋 曾宏达 杨智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02-709,共8页
土壤有机碳对土壤团聚体的形成与稳定具有重要影响。研究了植被恢复对侵蚀退化红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有机碳在团聚体中的分布及有机碳与团聚体稳定性的关系。红壤侵蚀裸地大团聚体水稳定性程度低,植被恢复后大团聚体... 土壤有机碳对土壤团聚体的形成与稳定具有重要影响。研究了植被恢复对侵蚀退化红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有机碳在团聚体中的分布及有机碳与团聚体稳定性的关系。红壤侵蚀裸地大团聚体水稳定性程度低,植被恢复后大团聚体稳定性显著提高。裸地各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基本相似,植被恢复后,有机物质输入的增加促进了团聚体的形成,从而改变了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和分配比例。大团聚体对有机碳具有一定的富集作用,有机碳含量高于全土和微团聚体、粉粒及粘粒有机碳含量,大团聚体有机碳恢复速度也快于微团聚体以及粉粒与粘粒有机碳的恢复速度。植被恢复使裸地0-10 cm土层大团聚体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从15%左右增加到32%-42%。土壤中增加的有机碳约41%-51%储存在大团聚体中,24%-38%储存在微团聚体中,20%-31%储存在粉粒及粘粒中。团聚体稳定性的增强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密切相关,植被恢复时间越长,土壤有机碳含量越高,土壤团聚体水稳性程度也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团聚体 有机碳 植被恢复 退化红壤
下载PDF
子午岭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63
5
作者 赵世伟 苏静 +2 位作者 吴金水 杨永辉 刘娜娜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4-117,共4页
土壤有机碳是土壤团聚体形成的重要胶结剂之一,土壤团聚体分布影响有机碳含量及其稳定性。对子午岭植被恢复过程中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变化的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农田,植被恢复可增加土壤各个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同时增加不同层次土壤团... 土壤有机碳是土壤团聚体形成的重要胶结剂之一,土壤团聚体分布影响有机碳含量及其稳定性。对子午岭植被恢复过程中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变化的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农田,植被恢复可增加土壤各个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同时增加不同层次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就粒径而言,虽然各个植被下<0.25 mm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最低,植被类型变化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影响最大的是<0.25 mm粒径,辽东栎林地<0.25 mm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是农田<0.25 mm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的3倍;其次,植被类型对>5 mm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影响较大,辽东栎、早期森林、灌丛、草地和弃耕地土壤>5 mm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比农田土壤>5mm团聚体有机碳含量高149%,209%,104%,62%,10%。说明植被演替可增加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但首先是增加较大粒径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随着植被的进一步演替,小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也相应的增加,这部分有机碳是稳定的,说明植被恢复增强了土壤的碳汇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 有机碳 土壤团聚体 平均重量直径
下载PDF
植被恢复对黄土区煤矿排土场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43
6
作者 唐骏 党廷辉 +3 位作者 薛江 文月荣 徐娜 吴得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5067-5077,共11页
目前关于植被恢复对排土场土壤团聚性的影响还不清楚,以植被恢复下黄土区露天煤矿排土场为研究对象,采用湿筛法测定了排土场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研究了植被恢复类型(草地、灌木)和排土场地形(平台、边坡)对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影响。结... 目前关于植被恢复对排土场土壤团聚性的影响还不清楚,以植被恢复下黄土区露天煤矿排土场为研究对象,采用湿筛法测定了排土场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研究了植被恢复类型(草地、灌木)和排土场地形(平台、边坡)对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植被恢复促进了排土场水稳性团聚体的形成,平台0—20 cm土层水稳性大团聚体数量(R_(0.25))、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分别达到31.1%,0.70 mm和0.26 mm,边坡分别达到13.3%,0.37 mm和0.17 mm,均显著高于裸地,分形维数(D)在平台和边坡分别为2.91和2.96,均显著低于裸地;平台土壤团聚性要好于边坡,草地对于平台土壤团聚结构改良效果较好,而灌木对于边坡改良效果较好;排土场土壤有机碳和粘粒含量均与土壤团聚体指标有显著相关性。植被恢复提高了排土场土壤团聚性,植被恢复类型和地形对排土场土壤团聚体特征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 排土场 土壤团聚体 分形维数
下载PDF
红壤侵蚀裸地植被恢复及土壤有机碳对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85
7
作者 彭新华 张斌 赵其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2176-2183,共8页
植被恢复后土壤有机质提高 ,可能提高土壤团聚体稳定性 ,从而增强土壤抗蚀性 ,防止土壤退化。研究目的 :(1 )模拟自然条件下土壤团聚体破碎机制 ,研究不同恢复植被下团聚体稳定性的变化 ;(2 )确定不同恢复植被下土壤有机碳的积累与团聚... 植被恢复后土壤有机质提高 ,可能提高土壤团聚体稳定性 ,从而增强土壤抗蚀性 ,防止土壤退化。研究目的 :(1 )模拟自然条件下土壤团聚体破碎机制 ,研究不同恢复植被下团聚体稳定性的变化 ;(2 )确定不同恢复植被下土壤有机碳的积累与团聚体稳定性的关系 ,以期理解侵蚀裸地植被恢复过程及土壤有机碳对土壤结构性质的贡献。供试土壤采为侵蚀裸地、恢复 1 4 a的胡枝子和樟树林地、30~ 40 a树龄的稀疏马尾松林地以及菜园地等 5种土地利用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快速湿润是团聚体破碎的主要机制 ,其团聚体稳定性 (NMWD)次序为 :快速湿润 <湿润震荡 <慢速湿润。不同恢复植被对团聚体稳定性影响也表现不同 ,在快速湿润中 ,马尾松 >菜园地 >胡枝子 >樟树、裸地。湿润震荡处理后 ,其稳定性顺序是 :菜园地、马尾松 >裸地 >樟树 >胡枝子。而在慢速湿润中不同植被影响不明显。小团聚体的稳定性显著高于大团聚体的稳定性。快速湿润和湿润震荡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与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r=0 .82 **,r=0 .66*) ,但慢速湿润下其相关性很低 (r=0 .2 2 )。结果还表明与活性 Al2 O3 相比 ,活性 Fe2 O3 对团聚体稳定性作用更显著。土壤团聚体湿润破碎后 ,有机碳含量和 C/N比随着破碎团聚体粒级的增大而提高。研究结果说明植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退化 植被恢复 土壤有机碳 团聚体稳定性
下载PDF
亚热带侵蚀红壤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团聚体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23
8
作者 区晓琳 陈志彪 +2 位作者 陈志强 陈海滨 任天婧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56-1167,共12页
植被恢复过程中侵蚀退化地区土壤团聚体碳氮磷及其化学计量特征是反映土壤团聚体对养分固持能力以及土壤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关键环节,也是定量评价退化地植被恢复效应的重要途径。为深入了解侵蚀红壤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团聚体碳、氮、... 植被恢复过程中侵蚀退化地区土壤团聚体碳氮磷及其化学计量特征是反映土壤团聚体对养分固持能力以及土壤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关键环节,也是定量评价退化地植被恢复效应的重要途径。为深入了解侵蚀红壤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团聚体碳、氮、磷含量分配格局及其化学计量特征,以典型红壤侵蚀区福建省长汀县河田镇5个不同植被恢复年限的样地(分别为5a、10a、15a、30a、80a)以及1个未治理地(恢复0a)为对照坡地作为研究对象,测定0~20cm和20~40cm土层不同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并分析土壤与不同粒径团聚体养分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1)植被恢复过程中,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2.06~27.71 g·kg^(-1)、0.54~2.12g·kg^(-1)和0.034~0.189g·kg^(-1),团聚体C︰N、C︰P、N︰P变化范围分别为3.06~13.05、21.4~185.6、5.62~18.20。(2)随植被恢复年限增加,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及其C:N总体上显著增加,均表现为表土层(0~20 cm)高于底土层(20~40 cm),团聚体C︰P、N︰P随植被恢复年限增加表现为升高→降低→升高趋势,团聚体C︰P随土层加深而降低,团聚体N︰P在土层间无明显变化。(3)除恢复0 a外,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全磷和团聚体C︰N、C︰P随粒径减小总体上呈增加趋势,N︰P在各粒径间无显著差异。(4)土壤与团聚体中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之间以及团聚体有机碳、全氮与团聚体C︰N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团聚体有机碳与团聚体C︰P呈极显著正相关;团聚体全磷与团聚体N︰P呈极显著负相关。植被恢复降低土壤侵蚀,明显增加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提高团聚体碳氮"汇"功能,且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团聚体中P元素成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限制性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计量特征 团聚体养分 植被恢复 侵蚀红壤
下载PDF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提高大于0.25mm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在土壤增碳中的作用 被引量:26
9
作者 于寒青 李勇 +1 位作者 金发会 孙丽芳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76-883,共8页
本研究选择陕北黄土高原绥德、吴旗、宜川3个地区,调查分析了不同植被恢复类型(草、灌、乔)下0—5cm表层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粒径分布及其有机碳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均显著提高了>2 mm和2~0.25 mm两个粒级的水稳性... 本研究选择陕北黄土高原绥德、吴旗、宜川3个地区,调查分析了不同植被恢复类型(草、灌、乔)下0—5cm表层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粒径分布及其有机碳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均显著提高了>2 mm和2~0.25 mm两个粒级的水稳性团聚体及其有机碳(SOC)的含量,但不同植被恢复类型的作用在3个地区有所不同。与农地相比,在绥德,油松和柠条分别使>2 mm和2~0.25 mm粒级的水稳性团聚体中的SOC含量提高了99%~153%和219%~350%,但苜蓿没有明显作用;在吴旗,苜蓿和沙棘分别使>2 mm和2~0.25 mm水稳性团聚体中SOC含量提高了28%~30%和85%~130%,而刺槐对>2 mm水稳性团聚体没有作用,而使2~0.25mm粒级的水稳性团聚体SOC含量提高了210%;在宜川,白草、羊胡草、狼牙刺和油松使>2 mm和2~0.25 mm粒级的水稳性团聚体中的SOC含量提高了405%~932%和724%~1130%。植被恢复土壤增碳主要是提高了2~0.25 mm和>2 mm两个粒级的水稳性团聚体中SOC的含量,提高值分别为514%和470%,占土壤有机碳库增量的49%和43%,而对其它粒级水稳性团聚体中SOC含量的贡献小于16%。以上研究结果说明,植被恢复稳定土层结构、促进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中SOC的形成,可能在黄土丘陵侵蚀景观土壤固碳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 水稳性团聚体 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 土壤碳储量
下载PDF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有机碳分子结构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10
作者 张勇 胡海波 +4 位作者 黄玉洁 李土生 周子贵 郭晓平 高海力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70-1878,共9页
为揭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有机碳分子结构及其稳定性的影响机理,分别在浙江凤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石梁岙和凤阳湖设置样地,采用13C核磁共振技术分析常绿阔叶林与杉木林、柳杉林与针阔混交林全土和不同粒级(0~0.5、〉0.5~2.0、... 为揭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有机碳分子结构及其稳定性的影响机理,分别在浙江凤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石梁岙和凤阳湖设置样地,采用13C核磁共振技术分析常绿阔叶林与杉木林、柳杉林与针阔混交林全土和不同粒级(0~0.5、〉0.5~2.0、〉2.0~5.0、〉5.0 mm)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的质量分数及其分子结构特征.结果表明:①常绿阔叶林0~20 cm层全土w(有机碳)(12.84 g/kg)显著高于杉木林(9.98 g/kg),柳杉林(13.93 g/kg)显著高于针阔混交林(11.54 g/kg)(P〈0.05).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团聚体w(有机碳)总体上均随着粒径的增大呈降低趋势.②与杉木林相比,常绿阔叶林全土有机碳中w(烷氧碳)较高,w(烷基碳)、w(芳香碳)、w(烷基碳)/w(烷氧碳)、w(疏水碳)/w(亲水碳)则较低,显示常绿阔叶林全土有机碳稳定性较差;与针阔混交林相比,柳杉林全土有机碳中w(烷基碳)、w(烷基碳)/w(烷氧碳)、w(疏水碳)/w(亲水碳)较高,w(烷氧碳)则较低,显示柳杉林全土有机碳稳定性较好.与0~20 cm层相比,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20~40 cm层全土w(烷氧碳)均明显降低,w(烷基碳)、w(烷基碳)/w(烷氧碳)、w(疏水碳)/w(亲水碳)均明显升高,有机碳稳定性变好.③随着粒径的增大,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团聚体的w(烷基碳)、w(烷基碳)/w(烷氧碳)、w(疏水碳)/w(亲水碳)均呈降低趋势,w(烷氧碳)均呈升高趋势,说明团聚体结合的有机碳稳定性逐渐变差.研究显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的不同树种组成是影响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及其分子结构、稳定性差异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团聚体 核磁共振 植被恢复模式 分子结构 稳定性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中不同粒级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特征 被引量:57
11
作者 安韶山 张玄 +1 位作者 张扬 郑粉莉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9-113,共5页
对黄土丘陵区土壤有机碳在不同粒级团聚体中的分布特征及其对植被恢复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覆盖条件下,土壤有机碳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表聚性,0~20 cm土层中有机碳的含量均高于20~40 cm中有机碳的含量,... 对黄土丘陵区土壤有机碳在不同粒级团聚体中的分布特征及其对植被恢复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覆盖条件下,土壤有机碳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表聚性,0~20 cm土层中有机碳的含量均高于20~40 cm中有机碳的含量,不同植被群落下有机碳的含量大小为:大针茅群落〉长芒草群落〉铁杆蒿群落〉百里香群落;(2)同一深度土壤各粒级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分布特征是:0.5~0.25 mm与1~0.5 mm两个粒级中有机碳的含量最高,〉1 mm的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含量有随粒级增大而减小的趋势;(3)恢复年限对不同粒级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含量影响很大,有机碳的含量随恢复年限的增加总体呈上升趋势。黄土高原沟壑区土壤有机碳的积累与土壤团聚体的粒级和植被恢复的类型、年限等有明显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团聚体 有机碳 黄土丘陵区 植被恢复
下载PDF
三峡库区紫色土植被恢复过程的土壤团粒组成及分形特征 被引量:22
12
作者 王轶浩 耿养会 黄仲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5493-5499,共7页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方法,研究了三峡库区紫色土植被恢复过程的土壤团粒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与撂荒地相比,柏木新造林、幼龄林和中龄林表层土壤的5—2 mm干筛团聚体分别增加6.03%、10.32%和10.97%,而<0.25 mm干筛团聚体明显减少;各层土...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方法,研究了三峡库区紫色土植被恢复过程的土壤团粒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与撂荒地相比,柏木新造林、幼龄林和中龄林表层土壤的5—2 mm干筛团聚体分别增加6.03%、10.32%和10.97%,而<0.25 mm干筛团聚体明显减少;各层土壤的≥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均随植被恢复进程而明显增加,但其分形维数明显减小;紫色土水稳性团聚体的平均质量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均与≥5 mm团聚体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与<0.25 mm团聚体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反地,分形维数与<0.25 mm团聚体呈极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三峡库区植被恢复能有效改善紫色土土壤团粒结构,且随植被恢复年限增加而增强,但是,对郁闭度过大的柏木中龄人工林,应适当抚育间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团聚体 分形维数 植被恢复 紫色土 柏木
下载PDF
植被恢复对亚热带侵蚀红壤团聚体养分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5
13
作者 区晓琳 陈志彪 +3 位作者 姜超 陈志强 任天婧 陈海滨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30-238,共9页
为深入了解不同植被恢复年限下土壤团聚体养分分布特征,以典型红壤侵蚀区福建省长汀县河田地区恢复年限分别为0,5,10,15,30,80a的坡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对0—20cm和20—40cm土层不同粒径团聚体养分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了它们与不同团... 为深入了解不同植被恢复年限下土壤团聚体养分分布特征,以典型红壤侵蚀区福建省长汀县河田地区恢复年限分别为0,5,10,15,30,80a的坡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对0—20cm和20—40cm土层不同粒径团聚体养分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了它们与不同团聚体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06-27.71g/kg,0.54-2.12g/kg,0.034-0.171g/kg,2.20-6.89g/kg,0.31-3.30mg/kg和7.35-85.71g/kg;(2)有机碳、全氮、全磷和速效磷含量随着团聚体粒径的减小总体上表现出显著升高趋势(P〈0.05),全钾和速效钾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3)随植被恢复年限增加,各粒径团聚体中有机碳、全氮、全磷、速效磷含量总体上呈显著升高趋势(P〈0.05),全钾含量先升高后降低,而速效钾含量表现出波动增加趋势;(4)恢复初期(0a和5a)不同土层间团聚体养分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其它恢复年限0—20cm土层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20—40cm土层(P〈0.05);(5)团聚体对土壤养分的贡献率表现为(〉5mm)〉(2-5mm)〉(0.5-1mm)〉(1-2mm)〉(0.25-0.5mm)〉(〈0.25mm),〉2mm粒径养分贡献率达34.18%-49.93%,土壤养分含量与〉0.25mm粒径相关性较强(P〈0.01)。植被恢复在降低土壤侵蚀的同时,土壤团聚体养分含量明显增加,土壤结构得以改善,养分固持能力得到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 土壤团聚体 养分分布 红壤侵蚀区
下载PDF
子午岭林区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有机碳变化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马帅 赵世伟 +2 位作者 李婷 李晓晓 曾宪芳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4-98,154,共6页
研究了子午岭林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含量、团聚体有机碳分布以及不同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0—100 cm剖面上有机碳含量加权平均值随植被恢复年限逐渐升高,坡耕地0—10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加权平均... 研究了子午岭林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含量、团聚体有机碳分布以及不同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0—100 cm剖面上有机碳含量加权平均值随植被恢复年限逐渐升高,坡耕地0—10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加权平均值为3.54 g/kg,弃耕地、草地、灌木和乔木阶段分别比坡耕地提高6.8%,36.6%,41.5%和73.6%;0—2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植被恢复的提高幅度明显高于20 cm以下土层;0—5和5—10 cm土层土壤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随植被恢复年限逐渐增加,并有向大粒级(>2 mm)团聚体中富集的趋势,10—20 cm土层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随植被恢复变化不明显;弃耕地、草地、灌木和乔木阶段0—20 cm土层>5,5~2和2~1 mm粒级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高于坡耕地,说明植被恢复0—20 cm土层土壤增加的有机碳更多地固定在>1 mm粒级团聚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 团聚体有机碳 团聚体 有机碳贡献率
下载PDF
川南坡地不同退耕模式对土壤腐殖质及团聚体碳和氮的影响 被引量:17
15
作者 王景燕 龚伟 胡庭兴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5-160,164,共7页
通过对川南坡地进行退耕试验,研究坡地退耕成慈竹林、杂交竹林、桤木+慈竹林和弃耕地对土壤腐殖质及团聚体碳和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坡地退耕5年后土壤腐殖质(胡敏酸、富里酸和胡敏素)、活性腐殖质(活性胡敏酸和活性富里酸)及团聚体碳和... 通过对川南坡地进行退耕试验,研究坡地退耕成慈竹林、杂交竹林、桤木+慈竹林和弃耕地对土壤腐殖质及团聚体碳和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坡地退耕5年后土壤腐殖质(胡敏酸、富里酸和胡敏素)、活性腐殖质(活性胡敏酸和活性富里酸)及团聚体碳和氮含量、胡敏酸与富里酸比值和胡敏酸E4/E6值,以及可浸提腐殖质(胡敏酸和富里酸)、活性腐殖质及>0.25mm各粒径团聚体碳和氮分配比例均增加,并呈现出慈竹林>杂交竹林>桤木+慈竹林>弃耕地>农耕地的变化规律。土壤团聚体有机碳(氮)含量及其分配比例随土壤团聚体粒径的增加呈现出"V"形变化,其最小值分别出现在2~1mm和0.5~0.25mm粒径。说明川南坡地退耕对增加土壤腐殖质及团聚体碳和氮含量、改善土壤肥力状况和促进土壤碳固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模式 植被恢复 土壤腐殖质 团聚体 有机碳和氮
下载PDF
湘西北小流域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养分库效应 被引量:8
16
作者 漆良华 周金星 +2 位作者 张旭东 彭镇华 朱平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8-41,共4页
研究了湘西北女儿寨小流域马尾松天然林(Ⅰ)、杉木人工林(Ⅱ)、杜仲人工林(Ⅲ)、油桐人工林(Ⅳ)、润楠次生林(Ⅴ)、毛竹杉木混交林(Ⅵ)及荒草灌丛(Ⅶ)等7种典型植被恢复模式土壤养分库含量、养分库有效性指数以及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和... 研究了湘西北女儿寨小流域马尾松天然林(Ⅰ)、杉木人工林(Ⅱ)、杜仲人工林(Ⅲ)、油桐人工林(Ⅳ)、润楠次生林(Ⅴ)、毛竹杉木混交林(Ⅵ)及荒草灌丛(Ⅶ)等7种典型植被恢复模式土壤养分库含量、养分库有效性指数以及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和平均重量直径对养分库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养分库表聚效应明显,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全氮、水解氮质量分数为0.57×10-3~2.52×10-3、29.63×10-6~134.40×10-6,全磷、速效磷为0.02×10-3~0.12×10-3、0.93×10-6~14.55×10-6,速效钾为21.38×10-6~202.23×10-6;润楠次生林全氮、全磷、速效磷质量分数最高,杉木人工林水解氮质量分数最高,油桐人工林速效钾质量分数最高;森林植被模式下土壤养分库有效性指数均高于荒草灌丛,排序为EⅥ(1.2981)>EⅣ(1.2855)>EⅤ(1.2322)>EⅡ(1.2141)>EⅢ(1.2011)>EⅠ(1.1986)>EⅦ(1.1746);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与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均呈负相关,且与速效钾的相关关系达到显著水平(α=0.10);平均重量直径与碱解氮、速效磷为负相关,与速效钾为弱正相关,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分形维数与速效钾之间线性回归关系极显著(R2=0.4901,p=0.0053),分形维数、平均重量直径与碱解氮、速效钾之间的通用线性方程也达到极显著(R2=0.6644,p=0.0014)和较显著(R2=0.4091,p=0.04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模式 土壤养分库 土壤团聚体 小流域
下载PDF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对土壤团聚体特征及腐殖质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5
17
作者 朱秋莲 程曼 +1 位作者 安韶山 薛志婧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47-251,257,共6页
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宁南山区植被恢复对土壤团聚体大小、分布和稳定性的影响,并对土壤团聚体中腐殖质的分布加以研究。结果表明,干筛法测定得到的R0.25在53.2%~71.3%之间,MWD在1.98~2.59之间,GMD在0.96~1.14之间,分... 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宁南山区植被恢复对土壤团聚体大小、分布和稳定性的影响,并对土壤团聚体中腐殖质的分布加以研究。结果表明,干筛法测定得到的R0.25在53.2%~71.3%之间,MWD在1.98~2.59之间,GMD在0.96~1.14之间,分形维数在2.70~2.83之间;湿筛法测定的R0.25、MWD、GMD均为天然草地最大,25年柠条、15年柠条次之,坡耕地最小。不同植被恢复措施下土壤的腐殖质碳含量在0.53~2.67g/kg之间变化,1~0.25mm大小的团聚体腐殖质碳含量相对高于其他粒级团聚体。逐步回归表明,影响团聚体大小分布和水稳性的因素是1~0.25mm大小的团聚体中腐殖质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 团聚体稳定性 腐殖质 宁南山区
下载PDF
关中平原高速公路边坡不同植被恢复年限土壤团聚体分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爱霞 高照良 +2 位作者 李永红 王天伟 郭文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19-223,237,共6页
选取14个关中平原高速公路路堤边坡样地,分析了不同植被恢复年限下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特征。结果表明:(1)随年限延长,>1mm大团聚体表层含量基本大于亚表层含量;<1mm团聚体则相反;<0.25mm微团聚体含量呈现出先增大后又减小的趋... 选取14个关中平原高速公路路堤边坡样地,分析了不同植被恢复年限下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特征。结果表明:(1)随年限延长,>1mm大团聚体表层含量基本大于亚表层含量;<1mm团聚体则相反;<0.25mm微团聚体含量呈现出先增大后又减小的趋势,而>5mm团聚体含量则先减小后增大。(2)研究区阳面边坡分形维数为2.45~2.79,阴面边坡分形维数为2.48~2.70,变化幅度较小;表层分形维数小于亚表层。(3)分形维数与<0.25mm团聚体含量显著正相关,与有机质、全氮显著负相关。(4)因子分析可简化多因子问题的研究,从15个因子中确定:有机质、全氮、硝态氮、速效磷和1~0.5,0.5~0.25,<0.25mm是影响团聚体分形维数的主要因子。植被恢复促进团聚体均匀分布,使土壤分形维数降低,改善土壤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稳性团聚体 植被恢复 分形维数 关中平原高速公路
下载PDF
石漠化区植被恢复过程凋落叶分解特征及其对土壤有机碳/氮的影响——以重庆中梁山为例 被引量:11
19
作者 胡宁 马志敏 +4 位作者 蓝家程 伍宇春 傅瓦利 袁红 娄露玲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39-549,共11页
运用凋落物分解袋及样品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石漠化脆弱生态区植被恢复不同阶段主要建群种凋落叶分解及有机碳、氮释放动态及其与土壤团聚体有机碳、氮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各植被恢复阶段凋落叶分解系数介于0.73~1.33之间,不... 运用凋落物分解袋及样品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石漠化脆弱生态区植被恢复不同阶段主要建群种凋落叶分解及有机碳、氮释放动态及其与土壤团聚体有机碳、氮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各植被恢复阶段凋落叶分解系数介于0.73~1.33之间,不同阶段之间表现为,草地〈灌丛〈乔木林〈灌乔林,人工樟树林介于乔木林与灌乔林之间。(2)各植被恢复阶段凋落叶有机碳、氮净释放率介于58.5%~72.9%与21.2%~63.9%之间,有机碳在分解期间表现为净释放,有机碳、氮释放率随植被恢复年限的延长呈增加的趋势。(3)凋落叶分解与养分释放对土壤有机碳、氮含量的提高有促进作用。其中,凋落叶分解系数与0.25~1mm、〈0.25mm粒径团聚体轻组有机碳、氮之间关系密切。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凋落叶分解速率及有机碳、氮释放率随恢复年限延长而呈增加趋势,凋落叶分解对土壤有机碳、氮有重要影响,轻组有机碳、氮优先向小粒径团聚体输入,小粒径团聚体在土壤有机碳、氮积累中有重要作用。凋落叶分解一方面能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同时也促进土壤有机质的形成与积累,植被恢复过程中应加强水土保持、提高土壤层的养分保蓄与抗水土流失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叶分解 团聚体有机碳/氮 土壤有机碳/氮积累 植被恢复过程 石漠化
下载PDF
植被恢复对重金属污染土壤有机质及团聚体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徐磊 周俊 +5 位作者 张文辉 崔红标 刘海龙 刘创慧 梁家妮 周静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94-199,204,共7页
采用田间原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植被恢复3年对重金属污染土壤有机碳及团聚体结构和稳定性的影响,评价了不同植物修复效果的差异,为农田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合理选择植被类型,以及建立评价标准提供理论依据。在某Cu,Cd重度污染农田建立... 采用田间原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植被恢复3年对重金属污染土壤有机碳及团聚体结构和稳定性的影响,评价了不同植物修复效果的差异,为农田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合理选择植被类型,以及建立评价标准提供理论依据。在某Cu,Cd重度污染农田建立田间小区,施加钝化材料石灰(对照除外)后种植海州香薷(ME),伴矿景天(MS)和巨菌草(MP)3种植物,3年的田间原位修复试验后,分析各处理下土壤有机质含,>0.25 mm机械稳定性团聚体(DR_(0.25))和水稳定性(WR_(0.25))团聚体含量,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团聚体稳定率(AR,%)和分形维数(D)等团聚体稳定性指标。结果表明,3年植被恢复后,3种植被处理均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幅度为2.89%~5.39%,并提高了>0.25mm机械稳定性团聚体(DR_(0.25))和水稳定性(WR_(0.25))团聚体含量,提高幅度分别为2.89%~5.39%,6.64%~10.40%和13.34%~17.48%。3种植物处理均可以显著提高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的平均质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其中以巨菌草处理提高幅度最大。在团聚体稳定性方面,3种植物处理均可以提高团聚体的稳定率(AR,%),以海州香薷处理提高幅度最大;植物处理可以显著降低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的分形维数(D),但对水稳定性团聚体的分形维数没有明显的影响。综上所述,采用钝化加原位植物修复可以提高重金属重度污染农田的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改善土壤结构,可以在重金属重度污染土壤修复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污染 植被恢复 有机质 团聚体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