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Workable Solution for Reducing the Large Number of Vehicle and Pedestrian Accidents Occurring on a Yellow Light
1
作者 Pranav Gupta Silki Arora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2024年第1期82-87,共6页
Traffic intersections are incredibly dangerous for drivers and pedestrians. Statistics from both Canada and the U.S. show a high number of fatalities and serious injuries related to crashes at intersections. In Canada... Traffic intersections are incredibly dangerous for drivers and pedestrians. Statistics from both Canada and the U.S. show a high number of fatalities and serious injuries related to crashes at intersections. In Canada, during 2019, the National Collision Database shows that 28% of traffic fatalities and 42% of serious injuries occurred at intersections. Likewise, the U.S. 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Administration (NHTSA) found that about 40% of the estimated 5,811,000 accidents in the U.S. during the year studied were intersection-related crashes. In fact, a major survey by the car insurance industry found that nearly 85% of drivers could not identify the correct action to take when approaching a yellow traffic light at an intersection. One major reason for these accidents is the “yellow light dilemma,” the ambiguous situation where a driver should stop or proceed forward when unexpectedly faced with a yellow light. This situation is even further exacerbated by the tendency of aggressive drivers to inappropriately speed up on the yellow just to get through the traffic light. A survey of Canadian drivers conducted by the Traffic Injury Research Foundation found that 9% of drivers admitted to speeding up to get through a traffic light. Another reason for these accidents is the increased danger of making a left-hand turn on yellow.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ssociation (NHTSA), left turns occur in approximately 22.2% of collisions—as opposed to just 1.2% for right turns. Moreover, a study by CNN found left turns are three times as likely to kill pedestrians than right turns. The reason left turns are so much more likely to cause an accident is because they take a driver against traffic and in the path of oncoming cars. Additionally, most of these left turns occur at the driver’s discretion—as opposed to the distressingly brief left-hand arrow at busy intersections. Drive Safe Now proposes a workable solution for reducing the number of accidents occurring during a yellow light at intersections. We believe this fairly simple solution will save lives, prevent injuries, reduce damage to public and private property, and decrease insurance co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ffic accidents Yellow Light Traffic Light Signals INTERSECTION Crashes collision Traffic Fatalities Traffic Injuries vehicles SAFETY Speed Limit Driving Pedestrians Bicyclists MOTORCYCLISTS Caution Line Yellow Light Dilemma Left Hand Turn on Yellow Distance Smart Road Technology Signs Signage Autonomous vehicles AVs Road Safety IoT Internet of Things Infrastructure accident Reduction Driving Habits Stop Line Red Light Jumping Pedestrian Safety Caution Light Stopping at Intersection Safety at Intersections
下载PDF
基于PC-Crash软件的多车碰撞事故再现研究
2
作者 李俭 张仕帆 +5 位作者 易先中 易军 刘航铭 贺育贤 吴霁薇 张佐 《汽车实用技术》 2024年第1期32-38,共7页
近三年来,全国交通事故的年均发生数量在20万次以上,多车碰撞事故的数量也逐年攀升。文章根据车辆碰撞时间的先后顺序将一则复杂的交通碰撞事故,等效成多个简化的碰撞事故,且每个碰撞过程只包含两个事故参与方。通过对事故现场中驾驶员... 近三年来,全国交通事故的年均发生数量在20万次以上,多车碰撞事故的数量也逐年攀升。文章根据车辆碰撞时间的先后顺序将一则复杂的交通碰撞事故,等效成多个简化的碰撞事故,且每个碰撞过程只包含两个事故参与方。通过对事故现场中驾驶员进行损伤验证,以及事故车辆进行痕迹勘验,分析人体损伤程度、各个车辆的碰撞形式和碰撞前的运动速度,运用PC-Crash软件进行事故仿真并验证其真实性。结果表明,仿真得到的人体损伤情况与实际情况相符;事故参与方的最终停止位置、碰撞速度与实际勘验数据相比,误差均小于10%,说明仿真结果与实际勘验的结果相吻合。此方法对复杂的交通碰撞事故能够进行模拟,并且仿真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为交通管理部门进行事故责任认定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故仿真 多车碰撞事故 痕迹勘验 PC-Crash软件
下载PDF
加装传统AEB后的未避免事故典型碰撞场景与事故特征
3
作者 邹铁方 刘前程 魏亮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62-1072,共11页
为了解车辆装备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后的典型人车碰撞场景及事故特征,在再现187例事故并采集碰撞前参数后,运用联合仿真技术评估传统AEB系统的效果,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未避免的73例事故(39%),获得6类典型的未避免人车碰撞场景。研究发... 为了解车辆装备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后的典型人车碰撞场景及事故特征,在再现187例事故并采集碰撞前参数后,运用联合仿真技术评估传统AEB系统的效果,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未避免的73例事故(39%),获得6类典型的未避免人车碰撞场景。研究发现,未避免事故中:事故主要发生在照明条件良好、路面干燥的非路口,且95.88%案例中碰撞速度低于40 km/h;人车碰撞损伤均显著降低,但不同场景中降幅有差异;人地碰撞损伤降低方面存在不确定性,典型场景中61.9%的案例中人地碰撞损伤有增加风险,损伤增加比例随碰撞场景变化而不同。进一步分析发现,人地碰撞损伤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EB降低车速后行人落地顺序改变、人体下肢与车辆前端再次接触、人车碰撞位置改变等。研究成果不仅能为智能车主、被动安全研究中的实验设计提供边界条件,还能为设计更安全的AEB系统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车碰撞 自动紧急制动系统 事故再现 事故场景 人地碰撞损伤
下载PDF
汽车与电动两轮车碰撞典型场景下的AEB纵横向触发策略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韩勇 袁小宾 +1 位作者 卢明 谈笑天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01-509,共9页
在汽车与电动两轮车碰撞事故中,自动紧急制动(autonomous emergency breaking,AEB)系统的横向触发固定宽度是避撞失效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提高汽车AEB系统的避撞可靠性,本文在分析了汽车与电动两轮车碰撞临界工况的纵横向TTC(time to c... 在汽车与电动两轮车碰撞事故中,自动紧急制动(autonomous emergency breaking,AEB)系统的横向触发固定宽度是避撞失效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提高汽车AEB系统的避撞可靠性,本文在分析了汽车与电动两轮车碰撞临界工况的纵横向TTC(time to collision)差值范围的基础上,建立了AEB纵横向触发TTC差值模型。基于PreScan、Matlab/Simulink和CarSim仿真平台建立2种典型的汽车碰撞电动两轮车事故场景,并与横向触发宽度固定为1.75和3.75 m的AEB策略对比。结果表明:提出的AEB纵横向触发TTC差值模型在避撞率中表现更优,在汽车速度低于54 km/h时均能实现避撞。在典型场景1中避撞率为88.9%(45例),未避撞事故碰撞平均速度从70.6下降到29.7 km/h;在典型场景2中避撞率为80%(30例),未避撞事故汽车平均碰撞速度从66降低为18.2 km/h。AEB纵横向触发TTC差值模型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鲁棒性,提高了汽车与电动两轮车道路安全性,为汽车主动安全系统开发提供重要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碰撞事故 电动两轮车 纵横向触发TTC差值模型 AEB 碰撞典型场景
下载PDF
基于CART决策树的车辆与行人碰撞中头部损伤风险预测
5
作者 韩勇 罗金镕 +3 位作者 何勇 吴贺 林旭洁 蔡鸿瑜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36-543,共8页
为快速预测汽车碰撞行人头部损伤风险,建立了一种基于多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方法和分类回归决策树(CART)的预测模型。参考欧洲新车评价规程(Euro-NCAP),开发了具有精细化刚度特征的车辆前部结构多体模型;以行人尺寸、初始车辆速度和行人... 为快速预测汽车碰撞行人头部损伤风险,建立了一种基于多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方法和分类回归决策树(CART)的预测模型。参考欧洲新车评价规程(Euro-NCAP),开发了具有精细化刚度特征的车辆前部结构多体模型;以行人尺寸、初始车辆速度和行人速度、人车碰撞位置、相对角度为变量,通过全因子设计试验方法,建立了4500组多体仿真模型;采用CART模型,挖掘变量与动力学响应参数的关联性。结果表明:车辆初始碰撞速度是影响行人头部动力学响应的关键因素;该模型对于碰撞速度和头部损伤准则(HIC15)值的预测精度分别为87.5%和86.8%,平均预测耗时为42.7ms,两者均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决策能力。该结果可为制定行人头部损伤风险评估实验和损伤防护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安全 碰撞事故 头部损伤准则(HIC) 车辆前部结构 决策树预测模型 头部动力学响应 分类回归决策树(CART)
下载PDF
考虑过街行人运动轨迹不确定性的人-车碰撞概率预测方法
6
作者 韩勇 谈笑天 +3 位作者 潘迪 金钱钱 李永强 吴贺 《交通信息与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40,共11页
为了准确预测人-车冲突中的碰撞风险,研究了利用碰撞概率评估人-车碰撞风险的预测方法。基于车辆运动特征建立车辆运动学模型,通过采集行人实际过街运动轨迹并提取不确定性特征,采用一阶马尔科夫模型和高斯白噪声建立行人随机运动模型,... 为了准确预测人-车冲突中的碰撞风险,研究了利用碰撞概率评估人-车碰撞风险的预测方法。基于车辆运动特征建立车辆运动学模型,通过采集行人实际过街运动轨迹并提取不确定性特征,采用一阶马尔科夫模型和高斯白噪声建立行人随机运动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人-车冲突距离模型;运用蒙特卡洛抽样,提取行人过街过程中的人-车最短距离和碰撞时间(time to collision,TTC)分布特征,通过拟合这些特征来估算最短距离和TTC的概率密度函数,建立人-车碰撞概率预测模型;结合2起人-车深度事故案例和3种不同制动特性的自动紧急制动(automatic emergency braking,AEB)系统,对比验证人-车碰撞概率预测模型的有效性。结果显示:建立的行人随机运动模型,其模拟的行人运动速度的均值和标准差与实际值的绝对误差在2%以内,模型精度较高;在事故案例仿真中,车辆与行人在发生碰撞时刻对应的碰撞概率为100%;在车辆加装AEB的仿真中,激进型AEB,法规型AEB以及保守型AEB在触发时刻对应的碰撞概率分别为超过了80%,在30%~40%之间,以及不足5%,这表明人-车碰撞概率预测模型可有效预测2起真实案例中行人和车辆在不同时刻的碰撞风险,且与使用固定触发阈值的AEB相比,建立的人-车碰撞概率预测模型能够更加准确直观地反应人-车碰撞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人-车碰撞 碰撞概率 蒙特卡洛 不确定性 深度事故
下载PDF
汽车-两轮车事故中抛距与速度的关系判定研究
7
作者 桑新浩 何宇桐 赵山林 《道路交通科学技术》 2023年第1期18-23,共6页
通过对汽车碰撞两轮车事故的力学分析,运用动力学与运动学定律得到汽车碰撞时速的计算公式,从中确定影响车速计算精度的参数。结合149起真实事故案例,使用SPSS软件对影响参数与碰撞车速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同时,使用PC-Crash软件将事故再... 通过对汽车碰撞两轮车事故的力学分析,运用动力学与运动学定律得到汽车碰撞时速的计算公式,从中确定影响车速计算精度的参数。结合149起真实事故案例,使用SPSS软件对影响参数与碰撞车速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同时,使用PC-Crash软件将事故再现,分析确定参数对碰撞车速的影响度。从149起事故案例中获得相应的影响参数取值,以影响参数为输入,以汽车碰撞车速为输出,使用SPSS回归拟合出车速的计算模型。最终,对该模型进行误差分析,并与国内外其它的类似汽车碰撞车速预测模型进行比较,以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及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碰撞两轮车 汽车碰撞车速 骑行者抛距 两轮车抛距 计算模型
下载PDF
冰雪天气下人车碰撞事故严重程度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王招贤 毕紫辉 杨泽森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23年第4期155-158,共4页
为降低冰雪天气下行人与机动车碰撞事故的严重程度,保障行人在恶劣天气下的出行安全,文中以美国北卡罗来纳州2010-2020年间发生的1462起冰雪天气下人车碰撞事故为研究对象,按照事故记录从人、车、道路、环境和事故属性5个方面选择22个变... 为降低冰雪天气下行人与机动车碰撞事故的严重程度,保障行人在恶劣天气下的出行安全,文中以美国北卡罗来纳州2010-2020年间发生的1462起冰雪天气下人车碰撞事故为研究对象,按照事故记录从人、车、道路、环境和事故属性5个方面选择22个变量,采用多项逻辑模型建立行人伤害严重程度分析模型,对冰雪天气下的事故受损程度与影响因素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并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行人年龄、行人性别、行人是否饮酒、驾驶员年龄、车道数量、光线条件、是否高峰期、发生区、是否有救援这9个变量对冰雪天气下事故严重程度有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影响。研究结果可为交管部门针对冰雪天气下提出科学有效的事故防治措施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雪天气 人车碰撞事故 多项logit模型
下载PDF
车对车碰撞事故计算机模拟再现方法 被引量:7
9
作者 黄靖 金先龙 +2 位作者 张晓云 亓文果 陆玉凯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449-1451,1456,共4页
研究了车对车碰撞的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依据对车辆停止位置进行优化的方法反推车辆碰撞前的运动状态,结合使用Pc-Crash软件来实现车对车碰撞事故在计算机上的模拟再现.通过该方法在具体事故案例中的应用,验证了其对于车对车碰撞事故... 研究了车对车碰撞的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依据对车辆停止位置进行优化的方法反推车辆碰撞前的运动状态,结合使用Pc-Crash软件来实现车对车碰撞事故在计算机上的模拟再现.通过该方法在具体事故案例中的应用,验证了其对于车对车碰撞事故类型分析的有效性,从而为该类事故的分析鉴定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及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碰撞 车对车碰撞 交通事故 事故再现 计算机模拟
下载PDF
基于车身变形的汽车碰撞事故再现方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郭磊 金先龙 +1 位作者 张晓云 刘军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34-1337,1343,共5页
研究了采用变形/能量原理进行汽车碰撞事故再现的方法.该方法根据碰撞后汽车的车身变形量计算车辆的碰撞速度和运动过程,并在一起真实的两车碰撞事故中进行了应用.仿真结果表明,车身碰撞变形与实际变形情况吻合,再现了两车碰撞后的运动... 研究了采用变形/能量原理进行汽车碰撞事故再现的方法.该方法根据碰撞后汽车的车身变形量计算车辆的碰撞速度和运动过程,并在一起真实的两车碰撞事故中进行了应用.仿真结果表明,车身碰撞变形与实际变形情况吻合,再现了两车碰撞后的运动过程,验证了其对于缺少制动印迹的汽车碰撞事故再现分析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碰撞事故 再现 变形
下载PDF
基于片断摆线擦痕的车速估计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成 李一兵 +1 位作者 祝军 何明科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0-53,34,共5页
从两车侧刮交通事故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在可能出现的各种相对速度情况下,该类型事故中一 车轮胎在另一车车身上刮擦产生的痕迹。提出并推导出了依据轮胎上任一点在车身上遗留的片断摆线擦痕估计 两车相对速度的方法和计算步骤。... 从两车侧刮交通事故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在可能出现的各种相对速度情况下,该类型事故中一 车轮胎在另一车车身上刮擦产生的痕迹。提出并推导出了依据轮胎上任一点在车身上遗留的片断摆线擦痕估计 两车相对速度的方法和计算步骤。突破了以往同类型事故分析中对刮擦痕迹利用的诸多严格限制。最后给出了 在交通事故处理中应用的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身 车速 轮胎 摆线 车轮 交通事故处理 事故分析 相对速度 严格 实际
下载PDF
车对车碰撞事故再现系统的参数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陈涛 魏朗 +1 位作者 龚标 周维新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71-776,共6页
为研究事故再现系统参数对汽车碰撞事故车速计算值的影响,分析了车对车碰撞3个阶段的影响因素,建立了敏感性分析模型,并通过具体的事故案例分析了这些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碰撞前后阶段,主要的影响参数是路面摩擦因数和轮胎模型... 为研究事故再现系统参数对汽车碰撞事故车速计算值的影响,分析了车对车碰撞3个阶段的影响因素,建立了敏感性分析模型,并通过具体的事故案例分析了这些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碰撞前后阶段,主要的影响参数是路面摩擦因数和轮胎模型参数;而在碰撞阶段,主要的影响参数是碰撞点、车辆碰撞方位角和车辆质量;当两车的碰撞夹角在170°~190°时,影响最大的参数是碰撞方位角,且质量较小的车辆对碰撞夹角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车对车碰撞 事故再现 敏感性分析
下载PDF
汽车-行人碰撞事故再现自动优化方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申杰 金先龙 +1 位作者 张晓云 陈建国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66-271,共6页
为了提高事故鉴定的效率和客观性,提出基于数值仿真的汽车-行人碰撞事故再现的自动优化方法。该方法基于汽车-整体行人假人碰撞的多刚体动力学仿真,通过将仿真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自动调整仿真输入,得到最优的碰撞初始条件,从而再现整... 为了提高事故鉴定的效率和客观性,提出基于数值仿真的汽车-行人碰撞事故再现的自动优化方法。该方法基于汽车-整体行人假人碰撞的多刚体动力学仿真,通过将仿真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自动调整仿真输入,得到最优的碰撞初始条件,从而再现整个事故的全过程。针对不同类型事故的优化问题,分析相应的优化模型,提出以汽车碰撞速度或制动延迟时间为优化变量,以人体损伤为约束条件,利用行人和汽车的停止位置信息构成目标函数。由于采用序列线性规划法为优化算法,同时兼顾了基于人车停止位置和人体损伤的事故再现方法,所以能较好地适应人车碰撞事故再现的非线性特点。利用商业化优化工具,应用上述方法对一起真实案例进行再现分析。并且,通过比对人体损伤的法医鉴定结果,以及目标函数响应面分析,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故再现 人车碰撞 优化 多刚体仿真
下载PDF
道路交通事故中行人事故碰撞地点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建军 董大伟 +3 位作者 黄海波 李平飞 张志勇 张诗波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2-166,共5页
阐述了碰撞地点的确定对人车碰撞交通事故再现和事故责任划分的重要性。比较分析了传统的公式推理法和利用PC-Crash软件计算这两种方法的差异,提出利用软件进行事故再现应结合传统方法进行辅助验证。在此基础上,用一例行人参与的人车碰... 阐述了碰撞地点的确定对人车碰撞交通事故再现和事故责任划分的重要性。比较分析了传统的公式推理法和利用PC-Crash软件计算这两种方法的差异,提出利用软件进行事故再现应结合传统方法进行辅助验证。在此基础上,用一例行人参与的人车碰撞交通事故进行了两种分析方法的讨论。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对事故碰撞地点及车速确定具有一致性,通过结合传统的方法,利用计算机仿真能达到对行人碰撞地点的确定,且更具有事故再现的直观可视性,可用于交通事故再现及司法鉴定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碰撞地点 交通事故 行人 车速
下载PDF
基于逻辑回归的二轮车-汽车碰撞事故深度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胡林 方胜勇 +1 位作者 黄晶 陈强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88-1293,共6页
以中国交通事故深入研究(CIDAS)数据库的二轮车-汽车碰撞事故为样本案例,运用PC-Crash软件进行事故重建,获得碰撞信息;对事故案例进行深度分析,得出质量比、保险杠高度、保险杠宽度、碰撞速度、碰撞类型与骑乘人员损伤程度等事故特征... 以中国交通事故深入研究(CIDAS)数据库的二轮车-汽车碰撞事故为样本案例,运用PC-Crash软件进行事故重建,获得碰撞信息;对事故案例进行深度分析,得出质量比、保险杠高度、保险杠宽度、碰撞速度、碰撞类型与骑乘人员损伤程度等事故特征参数的统计分布;利用逻辑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二轮车骑乘人员损伤程度与质量比、保险杠高度、保险杠宽度、碰撞速度和碰撞类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城市道路环境的碰撞事故中,质量比大于20;汽车的碰撞速度大于40km/h;二轮车速度为20~30km/h;保险杠高度为0.4~0.5m;前端碰撞情况下造成骑乘人员受致命伤的概率最大。此结果可为制定有利于二轮车骑乘人员损伤保护的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轮车-汽车碰撞 CIDAS 事故深度分析 骑乘人员损伤 逻辑回归分析
下载PDF
基于人体损伤特征信息的人车碰撞事故车速分析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袁泉 李一兵 郭榕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79-983,共5页
综合国内外的相关实验、仿真与统计研究进展,基于人体损伤与碰撞速度之间的关系特点,对人车碰撞事故的车速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根据交通事故人体损伤的特点,构建了人体损伤特征参数及其描述模型,将损伤分为脏器损伤和骨折两部分进行描述... 综合国内外的相关实验、仿真与统计研究进展,基于人体损伤与碰撞速度之间的关系特点,对人车碰撞事故的车速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根据交通事故人体损伤的特点,构建了人体损伤特征参数及其描述模型,将损伤分为脏器损伤和骨折两部分进行描述及评分。利用统计、再现等方法探寻头部的MAIS值、HIC值与车辆碰撞速度三者之间的相关性联系,构建了MAIS-HIC-v综合模型,以此为基础建立了车速分析模型,开发了人车碰撞事故车速分析模块,可根据事故现场信息特点选择适当的计算方法,结合人体损伤信息进行车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损伤 人车碰撞事故 撞击车速分析 交通事故 计算机
下载PDF
用于交通事故分析的汽车碰撞模型 被引量:10
17
作者 方锡邦 郑月楠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23-426,共4页
随着汽车总量的增长,我国已成为交通事故发生频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根据事故现场痕迹结合汽车碰撞规律判定汽车碰撞前车速,已成为事故鉴定和汽车安全性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分别在动力学和刚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维碰撞的速度模型,阐... 随着汽车总量的增长,我国已成为交通事故发生频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根据事故现场痕迹结合汽车碰撞规律判定汽车碰撞前车速,已成为事故鉴定和汽车安全性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分别在动力学和刚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维碰撞的速度模型,阐述了二维碰撞运动模型,并通过对一个正面碰撞案例的验证说明了刚度分析法的合理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碰撞 速度 碰撞模型 事故再现
下载PDF
汽车交通事故碰撞速度多值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许洪国 高蔚 +2 位作者 苏键 高延令 陈礼番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87-93,共7页
交通事故碰撞速度的判断是事故再现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交通事故的复杂性和各干扰因素出现的偶然性,通常在事故现场可能找到若干个能用于再现事故的证据,需要专家去判断取舍。本研究提出一个综合评判计算方法,来推算碰撞速度,可以... 交通事故碰撞速度的判断是事故再现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交通事故的复杂性和各干扰因素出现的偶然性,通常在事故现场可能找到若干个能用于再现事故的证据,需要专家去判断取舍。本研究提出一个综合评判计算方法,来推算碰撞速度,可以避免按单一方法计算,因参数选择或计算错误所起的影响,并可间接校验某些事故现场遗留痕迹的真伪,剔除个别含有假象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交通事故 碰撞速度 综合评判
下载PDF
基于撞痕重合的汽车碰撞事故分析方法 被引量:11
19
作者 张健 张鑫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95-599,共5页
对于某些难以确定碰撞地点的汽车碰撞事故,无法应用传统方法进行分析.为此,根据撞痕及最终停车位置等基本勘查信息,应用撞痕重合法再现事故车碰撞时相互啮合的状态.以最终停车位置反推碰撞后事故车质心可能的滑行轨迹,再用优化理论确定... 对于某些难以确定碰撞地点的汽车碰撞事故,无法应用传统方法进行分析.为此,根据撞痕及最终停车位置等基本勘查信息,应用撞痕重合法再现事故车碰撞时相互啮合的状态.以最终停车位置反推碰撞后事故车质心可能的滑行轨迹,再用优化理论确定事故车碰撞位置.对一起汽车碰撞事故的分析表明,与根据常规二维碰撞理论计算的结果相比,用基于撞痕重合的方法计算的车速误差小于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二维碰撞 事故 撞痕重合 优化
下载PDF
基于真实事故形态分析的行人探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孔春玉 杨济匡 聂进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77-983,共7页
以长沙市汽车碰撞行人事故形态分析为基础,研究在汽车主动避撞系统的响应时间内,行人被感应器及时探测到的概率。具体地,从长沙IVAC数据库的389起车辆碰撞行人事故中,挑选出F1和F2两种最常见的事故形态类型,且能估算其行驶速度的案例分... 以长沙市汽车碰撞行人事故形态分析为基础,研究在汽车主动避撞系统的响应时间内,行人被感应器及时探测到的概率。具体地,从长沙IVAC数据库的389起车辆碰撞行人事故中,挑选出F1和F2两种最常见的事故形态类型,且能估算其行驶速度的案例分别为65和64起。结合车辆和行人运动轨迹、运动速度等参数,对F1和F2事故案例建立了行人探测模型。针对给定的感应器探测半角(15°、30°和45°),分别计算出了行人的探测概率。结果显示,当探测半角≥30°时,94%以上的行人能被及时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汽车碰撞行人事故形态 行人探测模型 主动避撞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