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剂量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静脉自控镇痛在下肢骨折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探讨
1
作者 李素美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8期58-61,共4页
目的分析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应用低剂量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2年5月—2023年9月相城人民医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按术后镇痛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舒芬太尼... 目的分析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应用低剂量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2年5月—2023年9月相城人民医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按术后镇痛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静脉自控镇痛;观察组给予低剂量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静脉自控镇痛。对比两组患者静脉自控镇痛按压次数以及麻醉药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静脉自控镇痛按压次数、麻醉药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65%(2/43),低于对照组的18.60%(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4,P<0.05)。结论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应用低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静脉自控镇痛,麻醉药用量少,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舒芬太尼 右美托咪定 静脉自控镇痛 下肢骨折 术后镇痛
下载PDF
氢吗啡酮替代吗啡改善术后镇痛的效能 被引量:28
2
作者 蔡哲 曾祥灵 +5 位作者 顾祥阳 贺云鹏 梁海洲 孙来保 陈竹梅 黃霖彦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79-584,共6页
【目的】调研氢吗啡酮应用于术后镇痛的效能。【方法】择期ASAⅠ-Ⅱ级肝胆或胃肠开腹手术120例,手术后随机双盲等分为4组,每组30例,根据术后镇痛方法分为静脉氢吗啡酮组(VH)、静脉吗啡组(VM)、硬膜外氢吗啡酮组(EH)、硬膜外吗啡组... 【目的】调研氢吗啡酮应用于术后镇痛的效能。【方法】择期ASAⅠ-Ⅱ级肝胆或胃肠开腹手术120例,手术后随机双盲等分为4组,每组30例,根据术后镇痛方法分为静脉氢吗啡酮组(VH)、静脉吗啡组(VM)、硬膜外氢吗啡酮组(EH)、硬膜外吗啡组(EM)。VH组首剂量生理盐水5 mL+氢吗啡酮0.4 mg,维持为生理盐水100 mL+氢吗啡酮3.6 mg;VM组首剂量生理盐水5 mL+吗啡2 mg,维持为生理盐水100 mL+吗啡18 mg;EH组首剂量0.25%罗派卡因5 mL+氢吗啡酮0.4mg,维持为0.125%罗派卡因100 mL+氢吗啡酮1.6 mg;EM组首剂量0.25%罗派卡因5 mL+吗啡2 mg,维持为0.125%罗派卡因100 mL+吗啡8 mg,所有镇痛泵速度2 mL/h,镇痛48 h。围术期监测呼吸、循环、镇静、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安返病房,术后镇痛满意度达98%,Ramsey镇静评分均为2~3分,属于满意镇静。VH组镇痛后12 h、24 h、48 h时与镇痛前SPO2比较下降,P〈0.05;VM组镇痛后2 h Sp O2较镇痛前下降,P〈0.05;VH组镇痛后48 h R-VAS评分较镇痛后6 h下降,P〈0.05;VH组镇痛后24 h、48 h M-VAS评分较镇痛后2 h、6 h下降,P〈0.05;VM组镇痛后6 h MVAS评分较镇痛后2 h下降,P〈0.05。EH组镇痛后2、6、12、24、48 h较镇痛前SBP下降,P〈0.05;EH组镇痛后12、24、48 h较镇痛前HR增快,P〈0.05;EH组镇痛后6、12、24、48 h较镇痛前SPO2下降,P〈0.05;EH组镇痛后48 h M-VAS评分较镇痛后2 h下降,P〈0.05。EH组镇痛后24 h、48 h时DBP较VH组下降,P〈0.05;VH组镇痛后12~48 h Sp O2较镇痛前下降,P〈0.05。四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硬膜外用药组瘙痒发生率均高于静脉用药组,P〈0.05;EM组和VH组嗜睡发生率均多于EH组,P〈0.05;EM组和VM组头晕发生率分别多于EH组和VH组,P〈0.05。【结论 】氢吗啡酮可以代替吗啡,无论静脉与硬膜外应用都能取得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氢吗啡酮的副作用相对少于吗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吗啡酮 术后镇痛 硬膜外 静脉
下载PDF
静脉自控镇痛用于治疗阿片药物耐受患者伴发中重度疼痛300例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谢广伦 陈雪梅 +2 位作者 郭大鹏 李志刚 刘畅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16期2669-2672,共4页
目的:探讨静脉自控镇痛用于治疗阿片药物耐受患者伴发中重度疼痛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因疼痛控制不佳而入院或转入我科的中重度癌痛患者300例,所有患者均在原所用止痛药基础上,加用静脉自控镇痛进行止痛。吗啡注射液加... 目的:探讨静脉自控镇痛用于治疗阿片药物耐受患者伴发中重度疼痛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因疼痛控制不佳而入院或转入我科的中重度癌痛患者300例,所有患者均在原所用止痛药基础上,加用静脉自控镇痛进行止痛。吗啡注射液加入自控镇痛泵,采取"背景输注+病人自控"模式输注,时间15~20分钟,常规背景输注为0.5~1 mg/h+病人自控0.5~1 mg/h。背景输注和自控剂量根据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调整,观察患者疼痛缓解情况、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300例患者中,267例患者在3日内达到镇痛目标,总有效率为89%,NRS评分显著降低。1月后随访结果显示:229例疼痛控制仍满意,17例由于疼痛加重再次入院,12例死亡,9例患者失访。恶心呕吐、便秘、尿潴留、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未见增加,未发生呼吸抑制和心动过缓。患者食欲、睡眠、精神、疲乏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静脉自控镇痛简便、安全、有效、迅速、稳定,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显著提高生活质量,适合阿片药物耐受患者伴发中重度疼痛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自控镇痛 阿片药物耐受 镇痛 疗效
下载PDF
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三叉神经痛患者微血管减压术后镇静镇痛 被引量:3
4
作者 马盼盼 张晓栋 +3 位作者 苏小军 李萌萌 郝建华 郭正纲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13期2101-2104,共4页
目的评估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三叉神经痛患者微血管减压术后镇静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附属第一医院择期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C组)和羟考酮复合右美... 目的评估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三叉神经痛患者微血管减压术后镇静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附属第一医院择期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C组)和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组(D组),每组30例。术后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C组采用羟考酮0.8 mg/kg+雷莫司琼0.6 mg;D组采用羟考酮0.8 mg/kg+右美托咪定0.05μg/(kg·h)+雷莫司琼0.6 mg,两组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 L。记录患者术后4 h、12 h、24 h和48 h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并进行疼痛、镇静、睡眠质量评分,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第3天评价患者满意度。结果 D组患者术后4 h、12 h、24 h和48 h的MAP分别为(85.8±4.8)mm Hg、(84.0±3.8)mm Hg、(82.1±4.0)mm Hg、(82.6±3.6)mm Hg,与C组[(89.1±6.2)mm Hg、(87.3±5.6)mm Hg、(85.2±5.9)mm Hg、(85.4±5.4)mm H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点的HR值D组分别为(66.5±6.5)次/min、(64.5±6.0)次/min、(64.8±5.6)次/min、(64.2±6.2)次/min,与C组[(70.9±8.4)次/min、(71.0±7.7)次/min、(69.8±7.5)次/min、(69.6±6.7)次/m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D组分别为(2.0±0.5)分、(1.4±0.6)分、(1.0±0.5)分、(0.7±0.5)分,与C组[(2.4±0.7)分、(1.8±0.8)分、(1.4±0.7)分、(1.1±0.6)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点Ramsay镇静评分D组分别为(3.1±0.6)分、(2.9±0.6)分、(2.3±0.5)分、(2.3±0.5)分,与C组[(2.2±0.6)分、(2.4±0.6)分、(2.0±0.5)分、(2.0±0.3)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48 h内睡眠质量评分D组0分比例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8例)比较,D组发生恶心、呕吐2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心动过缓、呼吸抑制及镇静过度。术后第3天随访D组患者对PCIA满意度为24例(80.0%),C组10例(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三叉神经痛患者微血管减压术后PCIA,可提供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降低恶心、呕吐发生率,提高围术期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右美托咪定 羟考酮 镇痛 镇静 患者自控镇痛
下载PDF
罗哌卡因与氟比洛芬酯用于淋巴静脉吻合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8
5
作者 盛崴宣 关雷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5-248,共4页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和氟比洛芬酯用于继发性上肢淋巴水肿患者淋巴静脉吻合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2014年10月~2016年3月,选择全麻淋巴静脉吻合术45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R组)、氟比洛芬酯预处理组(F_1组)和氟比洛芬酯后处理组(F_2组)各15例...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和氟比洛芬酯用于继发性上肢淋巴水肿患者淋巴静脉吻合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2014年10月~2016年3月,选择全麻淋巴静脉吻合术45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R组)、氟比洛芬酯预处理组(F_1组)和氟比洛芬酯后处理组(F_2组)各15例。R组在手术结束时应用0.2%罗哌卡因10 ml局部浸润麻醉切口,F_1组于麻醉诱导前5 min静注氟比洛芬酯100 mg,F_2组于手术结束前5 min静注氟比洛芬酯100 mg。记录术后1、2、6、12、24和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追加镇痛药的例数。结果术后2 h时R组静息痛和运动痛VAS均低于F_1组、F_2组[静息痛(3.4±0.7)分vs.(4.2±0.9)分vs.(4.1±1.0)分,F=3.741,P=0.032;运动痛(3.7±0.6)分vs.(4.6±0.9)分vs.(4.4±1.0)分,F=4.305,P=0.020];术后6 h时R组静息痛VAS低于F_1组、F_2组[(2.7±0.5)分vs.(3.4±0.5)分vs.(3.1±0.6)分,F=5.783,P=0.006]。术后2 h时R组需要使用镇痛药的患者例数少于F_1和F_2组(1例vs.7例vs.5例,χ~2=6.058,P=0.048)。结论淋巴静脉吻合术后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能取得较好的术后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静脉吻合术 氟比洛芬酯 罗哌卡因 术后镇痛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用于胸腹联合伤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小欢 纪春阳 +2 位作者 康新 王小周 袁小林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327-330,共4页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用于胸腹联合伤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renous analgesia,PCIA)的临床镇痛效果。方法选择胸腹联合伤术后患者84例,随机分为芬太尼组(A组)、氟比洛芬酯组(B组)、氟比洛芬酯联合高剂量芬...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用于胸腹联合伤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renous analgesia,PCIA)的临床镇痛效果。方法选择胸腹联合伤术后患者84例,随机分为芬太尼组(A组)、氟比洛芬酯组(B组)、氟比洛芬酯联合高剂量芬太尼组(C组)、氟比洛芬酯联合低剂量芬太尼组(D组),每组21例。A组,芬太尼0.5 mg+0.9%NaCl共100 mL;B组,氟比洛芬酯50 mg+0.9%NaCl共100 mL;C组,芬太尼0.5 mg+氟比洛芬酯50 mg+0.9%NaCl共100 mL;D组,芬太尼0.25 mg+氟比洛芬酯50 mg+0.9%NaCl共100 mL。分别观察各组患者术后3、6、12、24 h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amesay镇静评分、自控镇痛(PCIA)按压次数、镇痛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C和D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疼痛VAS、Ramesay评分使用次数略低于A和B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D组VAS、Ramesay镇静评分无明显差异,但自控镇痛(PCIA)按压次数明显减少(P<0.05)。C组和D组患者恶心、呕吐、嗜睡发生率均低于A组和B组。镇痛满意度C和D组则Ⅰ、Ⅱ级为多,A组和B组以Ⅲ、Ⅳ级居多。结论胸腹联合伤术后患者联合应用氟比洛芬酯和芬太尼的镇痛效果较单独应用阿片类(芬太尼)或非甾体类抗炎药(氟比洛芬醋)要好,同时可明显减少芬太尼的用量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芬太尼 胸腹联合伤 自控静脉镇痛
下载PDF
布托啡诺持续静脉输注用于全髋置换患者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翟东 周正清 +1 位作者 王莉琴 李宜淮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61-163,共3页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持续静脉输注镇痛(CVA)用于全髋置换手术后病人的临床效应及安全性。方法40例择期全髋置换术患者,术毕随机分为两组,使用一次性镇痛泵分别用布托啡诺(A组,n=20例)和吗啡(B组,n=20例)持续输注镇痛。观察术后各时间点患...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持续静脉输注镇痛(CVA)用于全髋置换手术后病人的临床效应及安全性。方法40例择期全髋置换术患者,术毕随机分为两组,使用一次性镇痛泵分别用布托啡诺(A组,n=20例)和吗啡(B组,n=20例)持续输注镇痛。观察术后各时间点患者的疼痛程度分布情况,完成术后镇痛48h内患者对镇痛治疗总体印象评分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A组与B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分布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48h内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是术后48h内B组出现不良反应比A组大(P<0.05)。结论布托啡诺CVA用于全髋置换手术后病人的镇痛效应与吗啡接近,不良反应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托啡诺 持续静脉输注镇痛 术后镇痛
下载PDF
胸段硬膜外镇痛对胸科手术患者凝血-纤溶动态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雷蕾 刘丹彦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74-1577,共4页
目的:用凝血-纤溶动态图(Coagulation-fibrinolysis dynamic-pattern,CF)观察胸段硬膜外镇痛(Thoracic epidural analgesia,TEA)对胸科手术患者凝血-纤溶动态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开胸手术(食管癌根治术和肺叶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 目的:用凝血-纤溶动态图(Coagulation-fibrinolysis dynamic-pattern,CF)观察胸段硬膜外镇痛(Thoracic epidural analgesia,TEA)对胸科手术患者凝血-纤溶动态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开胸手术(食管癌根治术和肺叶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镇痛(General-epidural anesthesia,GEA)组和全麻(General anaesthesia,GA)组(n=20)。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基础值)、关胸时、术后1、3 d晨空腹抽取前臂静脉血测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及凝血-纤溶动态描记图,并于术前及术后4~7 d分别行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查。结果:两组FIB、凝固启动时间(Concretion startup time,CST)、最大凝固程度(Maximum extent of coagulation,MC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关胸及术后,GEA组较GA组的凝血达峰值时间(Maximum coagulation time,MCT)明显延长(P<0.05),PLT明显减少(P<0.01),平衡时间(Balance time,BLT)和全反应时间(Whole time of fibrinolysis reaction,WFT)明显缩短(P<0.01);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TEA可抑制开胸手术后应激引起的凝血功能增强,改善术后纤溶抑制,维持体内凝血-纤溶功能的动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段硬膜外镇痛 凝血-纤溶动态平衡 凝血-纤溶动态图 开胸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利多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腰椎减压内固定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 被引量:4
9
作者 陈超 汪卫星 +4 位作者 胡四平 何焕钟 吴鹤芬 刘洋 余亮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4年第4期398-401,共4页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腰椎减压内固定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腰椎减压内固定术的老年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均采用静脉诱导静吸复合全身麻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30):...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腰椎减压内固定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腰椎减压内固定术的老年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均采用静脉诱导静吸复合全身麻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30):利多卡因+舒芬太尼(L+SF)组和舒芬太尼(SF)组。L+SF组于术后给利多卡因针50 mg/kg和舒芬太尼针150μg,SF组于术后给舒芬太尼针150μg,两组均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到300 ml,PCIA以LCP模式(负荷量4.0 ml+持续量4.0 ml/h+单次病人自控镇痛(PCA)量4.0 ml/次)给药,PCA均间隔20 min,术后48 h停用镇痛泵。结果两组在各时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相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23、0.46、0.22、0.33、0.26、0.41、0.22、0.17、0.07、0.61、1.11、1.10,P均>0.05);L+SF组术后24 h、48 h的PCIA按压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明显低于S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78、3.00、3.78、4.63,P均<0.05);L+SF组术后24 h、48 h内舒芬太尼的用量明显低于S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5.51、6.75,P均<0.05);术后L+SF组的呼吸抑制发生率和过度镇静发生率明显低于S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5.46、4.32,P均<0.05);两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1.93、2.03,P均>0.05)。结论利多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可以安全用于老年患者腰椎减压内固定术后静脉自控镇痛,镇痛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舒芬太尼 腰椎减压内固定术 静脉自控镇痛
下载PDF
诺扬与芬太尼应用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13
10
作者 宫建国 《黑龙江医学》 2006年第5期328-329,共2页
目的比较诺扬与芬太尼用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临床效应。方法选择40例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N组(诺扬组:n=20):诺扬8 mg、氟哌得多5 mg、0.9%生理盐水加至100 mL;F组(芬太尼组:n=20):芬太尼1.0 mg、氟哌得多5 mg、0.9%生理盐... 目的比较诺扬与芬太尼用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临床效应。方法选择40例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N组(诺扬组:n=20):诺扬8 mg、氟哌得多5 mg、0.9%生理盐水加至100 mL;F组(芬太尼组:n=20):芬太尼1.0 mg、氟哌得多5 mg、0.9%生理盐水加至100 mL。选择负荷剂量加维持剂量即微泵连续给药方式行静脉镇痛(持续注药速度为2.0 mL/h,单次PCA剂量为1 mL,锁定时间60 min)。结果诺扬组与芬太尼组相比,镇痛评分(VAS)、镇静评分、恶心呕吐、尿潴留发生均无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病人均无呼吸抑制发生。结论诺扬用于术后静脉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学 术后静脉镇痛 诺扬 芬太尼
下载PDF
低剂量静脉瑞芬太尼潜伏期镇痛联合水中分娩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
11
作者 陈新艳 房先杰 吕春华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第25期1-3,共3页
目的:观察自潜伏期静脉自控泵注低剂量瑞芬太尼联合水中分娩用于全程分娩镇痛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阴道分娩初产妇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四组,每组30例。A组患者未行镇痛处理,B... 目的:观察自潜伏期静脉自控泵注低剂量瑞芬太尼联合水中分娩用于全程分娩镇痛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阴道分娩初产妇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四组,每组30例。A组患者未行镇痛处理,B组单纯静脉自控泵注低剂量瑞芬太尼0.02μg/(kg·min),C组静脉自控泵注低剂量瑞芬太尼0.02μg/(kg·min)联合水中分娩,D组单纯静脉自控泵注瑞芬太尼0.04μg/(kg·min)。分别观察在给药前、宫口开至3 cm、5 cm及宫口开全(10 cm)时患者的宫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于上述各时间点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检测β-内啡肽(β-EP)的浓度,记录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Sp O2、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及产后2 h出血量、瑞芬太尼使用总量,记录新生儿出生后1、5、10 min的Apgar评分和四组新生儿的纳洛酮使用率。结果:三组分娩镇痛产妇的VAS评分均低于A组,外周静脉血β-内啡肽的浓度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产妇的会阴侧切率和产后2 h出血量均低于B组和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新生儿Apgar评分在胎儿娩出后1 min、5 min时有所下降,但四组新生儿Apgar评分在胎儿娩出后10 min时均>8分。结论:静脉泵注低剂量瑞芬太尼联合水中分娩能明显减少静脉分娩镇痛药的总使用剂量及产后出血,且不影响新生儿的Apgar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中分娩 瑞芬太尼 静脉分娩镇痛
下载PDF
术后PCIA对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12
作者 段立波 孙丽华 潘振祥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8年第9期1115-1117,共3页
目的观察术后持续静脉阵痛(PCIA)对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对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保护性作用。方法选择肺癌患者50例,随机分为Ⅰ组(PCIA)和Ⅱ组(对照组,根据病人术后疼痛情况给予间断肌注呱替啶),每组25例,均行全身麻醉。两... 目的观察术后持续静脉阵痛(PCIA)对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对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保护性作用。方法选择肺癌患者50例,随机分为Ⅰ组(PCIA)和Ⅱ组(对照组,根据病人术后疼痛情况给予间断肌注呱替啶),每组25例,均行全身麻醉。两组病人分别于麻醉前、术毕、术后24 h、48 h、168 h采血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百分率。计算CD4/CD8的值,测NK细胞及IL-2和IL-6的含量。两组病人在术后5 h、24 h行VAS评分。结果①Ⅰ组病人VAS评分均显著低于Ⅱ组病人(P<0.05)。②麻醉前两组病人所测的CD3、CD4、CD8、CD4/CD8,NKcell,IL-2和IL-6值无明显差别(P>0.05)。Ⅰ组病人术毕及术后24 h CD3、CD4、NK细胞含量较麻醉前下降(P<0.005),而CD8含量较麻醉前升高(P<0.005)。Ⅱ组病人术毕及术后24 h、48 h CD3、CD4、NK细胞含量较麻醉前下降(P<0.05),而CD8含量较麻醉前升高(P<0.005)。但术后24 h、48 hⅠ组病人CD3、CD4、NK细胞水平高于Ⅱ组病人(P<0.05),而CD8含量低于Ⅱ组病人(P<0.05)。Ⅰ组病人术毕及术后24 h IL-2含量较麻醉前降低(P<0.05),而IL-6含量较麻醉前升高(P<0.05)。Ⅱ组病人术毕及术后24 h、48 hIL-2含量较麻醉前降低(P<0.05),而IL-6含量较麻醉前升高(P<0.05)。但术后24 h、48 h①组病人IL-2含量高于Ⅱ组病人(P<0.05),而IL-6含量Ⅰ组病人低于Ⅱ组病人(P<0.05)。结论肺癌患者术后行PCIA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免疫抑制,对病人的免疫功能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患者 静脉术后镇痛(PCIA)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后对深静脉血栓的综合预防 被引量:23
13
作者 陈戬宏 息子龙 袁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642-2647,共6页
背景:全髋关节置换后深静脉血栓高发,对患者危害很大,因此全髋关节置换后有必要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方案来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危害。目的:观察综合预防方案对全髋关节置换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将102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 背景:全髋关节置换后深静脉血栓高发,对患者危害很大,因此全髋关节置换后有必要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方案来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危害。目的:观察综合预防方案对全髋关节置换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将102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观察组采用综合预防方案,由序贯、交叉的联用低分子肝素、间歇式充气压力治疗及持续股神经阻滞镇痛3个干预措施有机组成;对照组由医生根据临床经验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或者间歇式充气压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及分布情况,同时统计血小板和血红蛋白情况。结果与结论:观察组患者深静脉血栓阳性数3例,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6%;而对照组患者深静脉血栓阳性数11例,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22%,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发生深静脉血栓患者深静脉血栓在近、远端静脉分布构成比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置换后1 d血红蛋白值较置换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置换后1 d血小板值较置换前有所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置换后1 d和6 d之间的血红蛋白值及血小板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由序贯、交叉的联用低分子肝素、间歇式充气压力治疗及持续股神经阻滞镇痛3个干预措施组成的综合预防方案可显著降低全髋关节置换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且无严重并发症,效果确切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静脉血栓形成 肝素 镇痛 植入物 人工假体 深静脉血栓 全髋关节置换 综合预防方案
下载PDF
静脉右美托咪定对剖宫产术中镇静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影响评价 被引量:4
14
作者 付丽丽 章建兵 周文洁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216-217,共2页
目的评价静脉右美托咪定对剖宫产术中镇静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9月丽水市中医院收治的足月妊娠单胎拟行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手术的70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硬币法分为对照组(n=35)和实验组(n=35),对... 目的评价静脉右美托咪定对剖宫产术中镇静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9月丽水市中医院收治的足月妊娠单胎拟行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手术的70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硬币法分为对照组(n=35)和实验组(n=35),对照组应用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泵注,实验组应用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比较2组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右美托咪定可显著提高剖宫产术中镇静效果,减少术中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静脉右美托咪定 术中镇痛 不良反应
下载PDF
VATS术后不同镇痛方式对患者脑氧代谢、循环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乔庆勃 晋美 +3 位作者 张海颖 邓丽娜 李艳鸿 袁欣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电视辅助胸腔镜技术(VATS)不同镇痛方式对患者脑氧代谢、循环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6月收治的行VATS 92例,按镇痛方法分为胸膜外镇痛组和硬膜外镇痛组,每组46例。观察2组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 目的探讨电视辅助胸腔镜技术(VATS)不同镇痛方式对患者脑氧代谢、循环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6月收治的行VATS 92例,按镇痛方法分为胸膜外镇痛组和硬膜外镇痛组,每组46例。观察2组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脑氧代谢及循环功能指标,并统计2组术后辅助镇痛药物用量、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术后镇痛满意度。结果2组术后4、12、24、36、48 h静息时、运动时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2、24、48 h颈内静脉血乳酸、颈静脉血氧饱和度、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吗啡总量、氟比洛芬酯使用率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膜外镇痛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硬膜外镇痛组(P<0.05)。2组术后6、12、24、48 h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ATS术后胸膜外镇痛与硬膜外镇痛效果相当,但胸膜外镇痛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检查 麻醉和镇痛 胸膜外镇痛 疼痛 手术后 颈内静脉血乳酸 平均动脉压
下载PDF
联用曲马多和盐酸羟考酮对行剖宫产的产妇进行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探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骆华群 唐勇 贾飞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10期13-14,共2页
目的 :探讨联用曲马多注射液和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对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进行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近年来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75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根据用药方案的不同将这75例产妇分为参照组、联合... 目的 :探讨联用曲马多注射液和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对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进行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近年来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75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根据用药方案的不同将这75例产妇分为参照组、联合1组和联合2组,每组各有25例产妇。我院为参照组产妇单独使用曲马多注射液进行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为联合1组产妇联用曲马多注射液和舒芬太尼注射液进行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为联合2组产妇联用曲马多注射液和盐酸羟考酮注射液进行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然后比较三组产妇术后4h、6h、12h、24h、48h的VAS评分、BCS评分及镇痛的效果。结果 :联合1组与联合2组产妇术后4h、6h、12h、24h、48h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参照组产妇,其术后4h、6h、12h、24h、48h的BCS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产妇,组间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联合1组与联合2组产妇镇痛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参照组产妇,且联合2组产妇镇痛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联合1组产妇,组间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为行剖宫产的产妇使用曲马多注射液的基础上,联用舒芬太尼注射液或盐酸羟考酮注射液为其进行术后静脉自控镇痛均可取得很好的效果。但联用曲马多注射液和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对行剖宫产的产妇进行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地降低其VAS评分,提高其BCS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静脉自控镇痛 曲马多 盐酸羟考酮 舒芬太尼 效果
下载PDF
丁卡因、利多卡因联合透皮吸收促进剂对静脉留置针穿刺镇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阎位明 旷鹰 韦群梅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2080-2082,共3页
目的研究丁卡因、利多卡因联合透皮吸收促进剂应用于静脉留置针穿刺的镇痛效果。方法随机将132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择期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对照组在静脉穿刺前40min于肘部贵要静脉或头静脉处外敷丁卡因、利多卡因加透皮... 目的研究丁卡因、利多卡因联合透皮吸收促进剂应用于静脉留置针穿刺的镇痛效果。方法随机将132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择期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对照组在静脉穿刺前40min于肘部贵要静脉或头静脉处外敷丁卡因、利多卡因加透皮吸收促进剂氮酮等制成的止痛棉,观察组在静脉穿刺前40min于肘部贵要静脉或头静脉处外敷丁卡因、利多卡因加透皮吸收促进剂噻酮等制成的止痛棉。疼痛测评方法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法)。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穿刺时组间的VAS评分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穿刺后两组间的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生命体征在穿刺前、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两组镇痛维持时间达120min以上。结论利用高金噻酮等作丁卡因、利多卡因等的透皮吸收促进剂,其麻醉镇痛效果要优于氮酮等透皮吸收促进剂,为目前效果最好的促皮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卡因 利多卡因 透皮吸收促进剂 静脉留置针 镇痛
下载PDF
自制镇痛棉在手术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阎位明 旷鹰 韦群梅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16期74-75,共2页
目的观察自制镇痛棉应用于静脉留置针穿刺的镇痛效果。方法随机将68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择期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按传统法穿刺;观察组手术日去病房接患者时,选择静脉留置针穿刺的血管,向患者解释并在该处涂75... 目的观察自制镇痛棉应用于静脉留置针穿刺的镇痛效果。方法随机将68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择期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按传统法穿刺;观察组手术日去病房接患者时,选择静脉留置针穿刺的血管,向患者解释并在该处涂75%乙醇脱去皮脂,再敷上自制镇痛棉片保护膜密封。待患者接入手术室40min后揭去镇痛棉片,按常规行静脉穿刺。结果两组均一次穿刺成功;两组穿刺时及穿刺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穿刺后生命体征稳定;观察组未发现局部及全身不良反应;95.59%患者愿意使用镇痛棉。结论外敷镇痛棉再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其镇痛效果肯定,维持时间更长,有安全、操作简单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输液 静脉留置针 镇痛棉 镇痛
下载PDF
动静脉留置针连续臂丛阻滞及术后镇痛的体会
19
作者 何永消 谢国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6期95-96,共2页
目的:探讨动静脉留置针连续臂丛阻滞及术后镇痛的临床应用与效果。方法:上肢手术54例,全部采取肌间沟臂丛入路,其穿刺方法、无痛技术均与传统肌间沟阻滞一致,仅所用穿刺针不同。取22G头皮式留置针,入肌间沟获得异感后,退出针梗先给予局... 目的:探讨动静脉留置针连续臂丛阻滞及术后镇痛的临床应用与效果。方法:上肢手术54例,全部采取肌间沟臂丛入路,其穿刺方法、无痛技术均与传统肌间沟阻滞一致,仅所用穿刺针不同。取22G头皮式留置针,入肌间沟获得异感后,退出针梗先给予局麻药20ml(0.8%利多卡因+0.3%罗哌卡因混合液),然后再留管3M胶固定,视阻滞情况和手术时间追加5~10ml/次。术后镇痛48h。结果:全部病例取得良好麻醉效果,术后镇痛效果满意,无异常局部或全身不良反应。结论:肌间沟入路动静脉留置针连续臂丛阻滞及术后镇痛,既能满足临床麻醉的需要,而且还可延长臂丛阻滞时间,提高臂丛阻滞的可控性,且操作简便,取材方便,值得临床、尤其是基层医院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间沟 动静脉留置针 连续臂丛阻滞 术后镇痛
下载PDF
不同剂量地佐辛与芬太尼配伍对腰椎手术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凌英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年第20期13-15,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地佐辛与芬太尼配伍对腰椎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行腰椎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5组各20例。根据镇痛药物用量不同分为:芬太尼(F)组为芬太尼18μg/kg,配伍1(DF1)组...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地佐辛与芬太尼配伍对腰椎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行腰椎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5组各20例。根据镇痛药物用量不同分为:芬太尼(F)组为芬太尼18μg/kg,配伍1(DF1)组为地佐辛0.3mg/kg+芬太尼12μg/kg,配伍2(DF2)组为地佐辛0.45mg/kg+芬太尼9μg/kg,配伍3(DF3)组为地佐辛0.6mg/kg+芬太尼6μg/kg,地佐辛(D)组为地佐辛0.9mg/kg,每组泵中均加入昂丹司琼8mg和0.9%氯化钠溶液共配制成100ml,各组背景输注速率2ml/h。于术后2h、6h、12h、24h及48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价镇痛效果,并于入手术室后10min及术后2h、6h、24h采集静脉血测定血糖(Glu)及血浆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的浓度。结果与F、D组比较,DF1、DF2、DF3组术后2h、6h、12h及24h VAS评分和术后2h、6h及24h Glu、血浆Cor、E、NE浓度均降低(P<0.05或0.01);与DF1和DF3组比较,DF2组术后2h、6h、12h及24h VAS评分和术后2h、6h和24h Glu、血浆Cor、E、NE浓度降低(P<0.05)。结论地佐辛与芬太尼不同剂量配伍PCIA镇痛效果及减轻术后应激反应作用均优于二者单独应用,且以配伍2(DF2)组应激反应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芬太尼 静脉自控镇痛 应激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