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1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9
1
作者 傅建辉 孙一忞 +2 位作者 耿昌明 汪柳霞 洪震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54-256,共3页
目的总结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减少该病误诊率及死亡率。方法对2003年-2005年住院的16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影像学特征,治疗经过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中,13例临床表现为非特异性... 目的总结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减少该病误诊率及死亡率。方法对2003年-2005年住院的16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影像学特征,治疗经过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中,13例临床表现为非特异性的头痛。确诊前有10例发生误诊,误诊率高达62.5%。15例患者行头颅磁共振成像及磁共振静脉血管显影检查,明确诊断为静脉窦血栓形成者12例,阳性率80%。12例行数字减影血管显影检查的患者,均证实有静脉窦血栓形成。所有患者均行降颅压及抗凝治疗,9例好转,1例无明显改变,6例死亡。结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确诊有赖于影像学检查,抗凝治疗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临床表现 误诊 影像学特征 抗凝
下载PDF
29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刘君 陈亚亮 王新高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521-523,共3页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早期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男11例、女18例)CVST患者的发病年龄、发病形式、首发症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脑脊液检查结果及预后情况。结果CVST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多数为急性或...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早期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男11例、女18例)CVST患者的发病年龄、发病形式、首发症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脑脊液检查结果及预后情况。结果CVST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多数为急性或亚急性发病;早期表现以头痛为主26例(89.66%)、以呕吐为主16例(55.17%),伴或不伴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或癫痫发作;影像学表现为静脉窦闭塞伴局限性脑梗死15例(52%),其中伴有渗血或血肿7例(24%);脑脊液压力明显增高者22例,蛋白正常17例(65.4%),增高9例(34.6%),白细胞正常20例,轻度增高6例;同型半胱氨酸增高5例(17%),均为男性患者;29例患者中,22例好转出院(75.86%),痊愈2例(6.95%),均为应用尿激酶局部静脉窦溶栓治疗患者。有4例因病情危重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有效率为82.81%,死亡1例(3.4%)。其中10例好转患者随访半年,6例仍有不同程度的颅内高压症状。结论对于急性发病的头痛、呕吐、伴或不伴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或癫痫发作的青壮年患者,应高度怀疑CVST,及时行CT、MRI、磁共振动脉成像(MRA)、磁共振静脉成像(MRV)等检查,必要时行数控减影血管成像(DSA)检查。一旦诊断明确,应尽早选用肝素类抗凝药物治疗,并且要长时间足疗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窦血栓形成 颅内 临床诊断
下载PDF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与治疗(附1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卢正娟 徐运 +4 位作者 王翀 管得宁 黄嵘 赵辉 朱文斌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8年第2期134-136,共3页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男6例,女9例)CVST患者的发病年龄、形式、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脑脊液检查结果及治疗与预后情况。结果:CVST好发于中青年患者,多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早期主要...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男6例,女9例)CVST患者的发病年龄、形式、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脑脊液检查结果及治疗与预后情况。结果:CVST好发于中青年患者,多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早期主要表现头痛伴呕吐(83.3%),伴或不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53.3%)及癫痫发作(33.3%);脑脊液压力明显增高;影像学表现为静脉窦闭塞伴脑实质损害;15例患者,11例行肝素抗凝治疗,9例好转,2例死亡,3例行经静脉接触性溶栓治疗,2例痊愈,1例好转。结论:对急性起病的主要表现头痛等颅高压症状的中青年患者,头颅CT示出血性脑梗死,而患者无卒中危险因素时,应高度怀疑CVST,及早行MRI+MRV检查,必要时DSA检查,一旦确诊CVST,及早行抗凝或溶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临床诊断 抗凝 溶栓
下载PDF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及非手术治疗 被引量:4
4
作者 何玉祥 刘洋 +5 位作者 王默 韩宗霖 周华 袁海 金星 吴学君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16年第2期104-107,123,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和非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等非特异性胃肠道症状,经多普勒超声及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血管造影...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和非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等非特异性胃肠道症状,经多普勒超声及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血管造影(CTA)检查确诊后给予抗凝、溶栓治疗。结果本组共有16例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后治愈出院,治愈率88.9%,住院12~17 d,平均14 d。2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腹膜炎体征加重的情况,转入外科行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本组共随访18例患者,随访时间3个月~2年,3例患者在出院后未规律服用抗凝药物而复发入院,随访期内其余患者均未再出现血栓复发。结论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病死率高,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对于存在明显诱因的可疑患者,应结合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作出早期诊断。以抗凝、溶栓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有效避免血栓蔓延导致的肠坏死。但是如果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腹膜炎体征加重,需及时行剖腹探查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早期诊断 抗凝 溶栓
下载PDF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2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彭明强 林兴建 +2 位作者 夏成才 陈道文 徐俊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6期428-431,共4页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CVST)形成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分析20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多为亚急性起病13例(65%);病因以非感染因素13例为主(65%),头痛17例(85%)、视乳头水肿12例(60%)、血浆D-二聚体增高14例(...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CVST)形成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分析20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多为亚急性起病13例(65%);病因以非感染因素13例为主(65%),头痛17例(85%)、视乳头水肿12例(60%)、血浆D-二聚体增高14例(70%),行磁共振静脉成像(MRV)的19例均阳性(100%);累及最多上矢状窦18/42支(42.8%),累及2支以上12例(60%)。及时抗凝治疗预后良好。结论 CVST是神经系统急症,临床表现复杂,医师考虑病人为CVST应及时做MRV多可明确诊断,抗凝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临床特点 诊断 磁共振静脉成像
下载PDF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于晓春 彭彪 吴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年第1期23-24,共2页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病因,早期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影像学特征,治疗经过及预后。结果早期的主要表现是,头痛11例,头痛伴呕吐5例,伴视力减...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病因,早期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影像学特征,治疗经过及预后。结果早期的主要表现是,头痛11例,头痛伴呕吐5例,伴视力减退5例。能查找到病因的7例(58.3%)。11例患者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R I)及磁共振血管显影(MRA)检查,诊断为静脉窦血栓形成者10例,阳性率83%。2例行数字减影血管显影检查(DSA),均确诊为静脉窦血栓形成。所有患者均行抗凝治疗,部分患者脱水降颅压治疗,2例脑疝形成患者开颅手术治疗。其中9例好转,1例无变化,2例死亡,死亡率16.7%。结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病因复杂,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有赖于影像学检查。抗凝,降颅压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临床表现 影像学特征 抗凝治疗
下载PDF
颅内静脉窦血栓的治疗策略 被引量:5
7
作者 巩守平 许刚 《西部医学》 2018年第6期781-784,共4页
抗凝治疗目前仍是颅内静脉和静脉窦血栓(CVST)的一线治疗方案,需要根据病因进行对症治疗。新型抗凝药物可增加血管再通率并改善预后,但仍需大样本研究证实。随着神经介入材料及技术的发展,静脉窦接触性溶栓、机械取栓、CVST的死亡率逐... 抗凝治疗目前仍是颅内静脉和静脉窦血栓(CVST)的一线治疗方案,需要根据病因进行对症治疗。新型抗凝药物可增加血管再通率并改善预后,但仍需大样本研究证实。随着神经介入材料及技术的发展,静脉窦接触性溶栓、机械取栓、CVST的死亡率逐渐下降,但规范化的治疗还需要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对于有脑疝风险的患者可以考虑行去骨瓣减压手术以挽救生命。本文就CVST的诊治策略做一述评,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指导临床医生的规范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窦血栓 抗凝 溶栓 介入治疗 减压手术
下载PDF
14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高萍 钱传忠 恽文伟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第4期300-303,共4页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男性2例,女性12例;年龄15-55岁,平均年龄32±5岁。12例有明确病因,多数以急性、亚急性起病。首发症状以头痛多见,临床表现以颅高压...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男性2例,女性12例;年龄15-55岁,平均年龄32±5岁。12例有明确病因,多数以急性、亚急性起病。首发症状以头痛多见,临床表现以颅高压三主征及皮层功能损害的局灶症状体征为主。缓慢起病者确诊时间延长。疾病易误诊为单纯的脑出血、脑梗死等。影像学表现为静脉窦闭塞及以皮质为主的梗死或水肿,可伴出血。治疗以抗凝、脱水为主。4例治愈,5例好转,5例死亡。结论 CVST患者临床差异较大,缺乏特异性,需要综合分析避免漏诊和误诊,及早行MR I+MRV检查,及早抗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临床特点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行介入溶栓、抗凝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9
作者 赵振林 赵思蓉 +2 位作者 刘康峰 黄富 肖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14期197-200,共4页
目的对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行介入溶栓、抗凝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07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92例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 目的对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行介入溶栓、抗凝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07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92例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行抗凝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行介入溶栓联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凝血指标(PT、APTT、FBG)、D-二聚体(D-D)、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相应的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PT、APTT及FBG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并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D-D、RDW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并且观察组患者下降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行介入溶栓、抗凝联合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凝血指标,降低D-D、RDW水平,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静脉窦血栓 介入溶栓 抗凝 D-D RDW
下载PDF
临床药师参与1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伴蛛网膜下腔出血妊娠患者抗凝治疗实践 被引量:2
10
作者 施超 陈霞 舒德忠 《中国药业》 CAS 2021年第12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特殊患者抗凝治疗管理中的用药监护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颅内静脉血栓形成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妊娠患者的抗凝治疗,通过药学循证,对患者的常规抗凝方案和围术期抗凝方案提出建议,并于治疗全程实施药学监护。结果...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特殊患者抗凝治疗管理中的用药监护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颅内静脉血栓形成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妊娠患者的抗凝治疗,通过药学循证,对患者的常规抗凝方案和围术期抗凝方案提出建议,并于治疗全程实施药学监护。结果医师采纳临床药师建议,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治疗过程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临床药师参与特殊患者抗凝治疗个体化用药方案的制订和用药监护,可有效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静脉血栓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临床药师 妊娠 人工流产 围术期 抗凝治疗 药学监护
下载PDF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特征及血管内机械取栓+溶栓联合抗凝治疗 被引量:7
11
作者 叶原森 李成林 +2 位作者 林锦才 梁上男 吴炎宇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0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分析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特征,探讨应用血管内机械取栓+溶栓联合抗凝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茂名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2例CVST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观察其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其中22例患者接受血管内机械取栓+溶栓联合... 目的分析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特征,探讨应用血管内机械取栓+溶栓联合抗凝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茂名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2例CVST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观察其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其中22例患者接受血管内机械取栓+溶栓联合抗凝治疗(联合治疗组),另20例患者仅行持续抗凝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抗凝治疗3个月后mRS评分0~1分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1例评分为3分的患者出现瘫痪但达到出院条件。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血栓再通率40.00%,治疗组为86.3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VST患者多存在脑实质损害,临床表现以头痛、瘫痪位置,采取血管内取栓+溶栓联合抗凝治疗的治疗方式可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静脉窦血栓 血管内取栓 溶栓 抗凝
下载PDF
近期流产后并发脑静脉窦血栓形成12例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熊琼 周荣向 孙成玲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47-850,共4页
目的:探讨近期流产后(流产后2周内)并发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短期预后。方法:收集CVST患者22例,根据是否近期流产分为近期流产组(RM-CVST组,12例)和近期无流产组(NM-CVST组,10例),从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短... 目的:探讨近期流产后(流产后2周内)并发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短期预后。方法:收集CVST患者22例,根据是否近期流产分为近期流产组(RM-CVST组,12例)和近期无流产组(NM-CVST组,10例),从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短期预后等方面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1 RM-CVST组患者的病程时间(3.59±6.14天)短于NM-CVST组(14.57±20.49天),而急性起病患者比例(66.7%)高于NM-CVST组(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M-CVST组临床表现中癫痫发作、发热、视力障碍的比例高于NM-CVS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头部CT平扫检出率仅50.0%,头部低场强磁共振脑静脉窦血管成像(MRV)和影像学检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出率达100.0%;RM-CVST组头部MRI平扫检出率(90.0%)高于NM-CVST组(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RM-CVST组治疗的有效率和Rankin量表短期预后评分良好的比例与NM-CVST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期流产后发生CVST的患者病程短、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MRV和DSA检查对CVST患者有较高诊断率,近期有流产的CVST患者MRI检出率更高;经及早诊断、规范化治疗近期有流产CVST患者可获得与近期无流产患者一样的良好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近期流产 临床特征 诊断 预后
下载PDF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2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永清 李鹏龙 杨晓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8期60-61,共2页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CVST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影像学特征、治疗经过及预后。结果:26例中,早期表现以头痛为主20例。脑脊液压力增高者24例,脑脊液蛋白和白细胞...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CVST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影像学特征、治疗经过及预后。结果:26例中,早期表现以头痛为主20例。脑脊液压力增高者24例,脑脊液蛋白和白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升高;典型病例颅脑CT可见到血栓局部条索状高密度影或伴有出血和水肿。MRI平扫可见病变静脉窦异常血栓信号。MRV和DSA可见病变静脉窦显影不良或不显影。经降颅压、抗凝及对症治疗,部分病例行溶栓治疗,18例好转出院(69.2%);痊愈3例(11.54%),DSA显示静脉窦完全再通;死亡1例(3.85%);另有4例患者因病情危重,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总有效率80.8%。结论:CVST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有赖于影像学检查,抗凝溶栓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临床表现 影像学 抗凝
下载PDF
脑静脉血栓形成 被引量:6
14
作者 赵兵 杨华 +1 位作者 刘健 程吉勇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5年第7期513-519,共7页
脑静脉血栓形成(CVT)在临床上相对少见,但却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致残率较高。CVT的危险因素很多,临床症状多样化且缺乏特异性。神经影像学检查,特别是MRI联合MR血管造影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早期确诊和治疗能够明显改善预后。肝素抗凝治... 脑静脉血栓形成(CVT)在临床上相对少见,但却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致残率较高。CVT的危险因素很多,临床症状多样化且缺乏特异性。神经影像学检查,特别是MRI联合MR血管造影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早期确诊和治疗能够明显改善预后。肝素抗凝治疗仍然是首选治疗方法。抗凝治疗无效者,可行局部溶栓、血管内治疗或外科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血栓形成 诊断 抗凝 溶栓疗法 血管内治疗 神经影像学检查 MR血管造影 临床症状 治疗方法 抗凝治疗
下载PDF
脑静脉血栓形成的解剖学与临床特点 被引量:1
15
作者 文薇 庞爱兰 孟步亮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1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脑静脉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T)的解剖和临床特点,以提高早期临床确诊,并及时给予治疗,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确诊为CVT的患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46例,年龄30-50岁,平均(35.6±4.6)岁.登... 目的探讨脑静脉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T)的解剖和临床特点,以提高早期临床确诊,并及时给予治疗,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确诊为CVT的患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46例,年龄30-50岁,平均(35.6±4.6)岁.登记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影像学、治疗情况和预后.结果脑静脉系统患者的发病年龄较轻,多为中青年,头痛、恶心、呕吐等高颅压症状多为首发症状.引起CVT的常见病因依次为:高凝状态、感染.右侧CVT的临床症状较左侧严重,且颅内高压的症状重,左侧多表现认知功能的下降.治疗上多为扩容、降低颅内压、抗凝治疗(急性期应用低分子肝素、恢复期应用华法令).应用头颅MRV一般可以明确诊断,CE-MRV的敏感性更高,对于皮层静脉血栓需要行DSA检查,以明确诊断.结论CVT的病因多,症状复杂,发病年龄轻,尽早诊断并给予治疗,预后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解剖特点 临床特点 抗凝
下载PDF
16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与影像资料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毕敏 童绥君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及治疗与预后。方法回顾分析16例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患者中,围产期4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1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1例,肾病综合征2例,副鼻窦炎1例,另外7例原因不...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及治疗与预后。方法回顾分析16例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患者中,围产期4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1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1例,肾病综合征2例,副鼻窦炎1例,另外7例原因不明;临床表现丰富多样,颅高压为其主要症状;CT表现普遍性脑水肿,脑室变小;磁共振静脉血管造影(MRV)、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可显示颅内静脉窦病变的部位及范围。采用降颅压、扩容、抗凝及溶栓等治疗,10例痊愈,4例好转,1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结论围产期高发,血液成分改变、感染与本病发生有关;影像学检查为确诊该病主要手段;溶栓、抗凝、扩容等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窦血栓 影像检查 临床表现 颅内静脉 血栓形成 血管造影
下载PDF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郭志勇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年第7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男8例,女13例)CVST患者的发病年龄、形式、临床表现、影象学特征、脑脊液(CSF)检查结果及治疗与预后的情况。结果CVST好发于中青年患者,多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早...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男8例,女13例)CVST患者的发病年龄、形式、临床表现、影象学特征、脑脊液(CSF)检查结果及治疗与预后的情况。结果CVST好发于中青年患者,多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早期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85%),伴或不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体征(55%)及癫发作(35%),脑脊液压力明显增高,影象学表现为静脉窦闭塞伴脑实质损害。21例患者,17例应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治疗,13例好转;4例患者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3例好转。结论对急性起病的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等颅高压症状的中青年患者,头颅CT示出血性脑梗死,而患者无卒中危险因素时,应高度怀疑CVST,及早行MRI+MRV检查,必要时行DSA检查,一旦确诊CVST,及早进行抗凝或溶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临床诊断 抗凝 溶栓
下载PDF
核磁诊断脑静脉窦血栓的临床刍议 被引量:2
18
作者 高军 高戈 段明明 《中外医疗》 2019年第28期186-188,共3页
目的探讨核磁诊断脑静脉窦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方便选择2015年1月—2019年1月该院54例脑静脉窦血栓患者,对照组:采用CT诊断;观察组:采用核磁共振诊断。对两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并将两种诊断方法的影像学表现情况记录下来。结果两组在... 目的探讨核磁诊断脑静脉窦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方便选择2015年1月—2019年1月该院54例脑静脉窦血栓患者,对照组:采用CT诊断;观察组:采用核磁共振诊断。对两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并将两种诊断方法的影像学表现情况记录下来。结果两组在诊断准确率方面进行比较,观察组96.30%优于对照组8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34,P<0.05)。CT影像结果:对患者头部实施CT扫描后,有6例患者平扫中无异常情况发生,有11例患者的静脉窦部有不清晰的界限,而且受到条片状高密度影响;4例患者在高密度影像位置在窦汇、上矢状窦、直窦、横窦;有4例患者实施增强扫描后,静脉窦内没有造影剂充盈情况,显示低密度,并有血栓影像。核磁共振影像结果:对27例患者实施核磁共振扫描,得出:上矢状窦位置有10例,在窦汇4例,横窦6例,直窦4例,乙状窦3例。多数患者在短T1与短T2变化,血管成像是条样,低信号充盈缺损;少数患者的右侧横窦内血栓以微T1短T2,静脉血管成像后右侧横窦受压有变细情况。结论针对脑静脉窦血栓患者应用核磁共振诊断临床价值高,不仅诊断准确率高,对疾病的敏感性也较高,符合临床需求,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窦血栓 核磁 诊断 临床观察
下载PDF
重症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血管内溶栓抗凝治疗 被引量:1
19
作者 谭显红 《检验医学》 CAS 2016年第B09期302-304,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溶栓抗凝治疗重症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治疗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重症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10例进行研究,采用血管内介入溶栓抗凝治疗,观察疗效。结果采用静脉接触性溶栓的患者有8例,进... 目的探讨血管内溶栓抗凝治疗重症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治疗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重症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10例进行研究,采用血管内介入溶栓抗凝治疗,观察疗效。结果采用静脉接触性溶栓的患者有8例,进行颈内动脉溶栓的患者有2例,患者尿激酶的使用量范围为60~120万IU,总使用量小于700万IU,采用静脉接触性溶栓的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为1.3天,进行颈内动脉溶栓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为1.2天。所有患者在手术中以及术后都没有发生相关的并发症。结论血管内介入溶栓抗凝治疗治疗重症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可以显著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脑静脉窦血栓 血管内溶栓抗凝治疗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治成效与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艳 赵新利 +2 位作者 任玉琴 吴新艳 谭军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3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治成效与临床意义。方法:对34例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近期痊愈3例(8.8%),另有26例(76.5%)因病情好转出院,仅有1例(2.9%)患者死亡,其余4例均因病情持续恶化而放弃治疗自行... 目的:探讨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治成效与临床意义。方法:对34例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近期痊愈3例(8.8%),另有26例(76.5%)因病情好转出院,仅有1例(2.9%)患者死亡,其余4例均因病情持续恶化而放弃治疗自行出院。结论:早期的诊断与治疗可在一定程度降低CVST的致残致死率,尿激酶局部静脉窦溶栓治疗可能成为提高CVST临床治愈率的一种有效且可靠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静脉窦血栓形成 早期诊治 临床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