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心室流出道频发室性早搏的临床特点及冷盐水灌注导管与常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比较 被引量:4
1
作者 曾国良 张忠栋 +3 位作者 陈良川 孟素荣 许顶立 彭健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74-1076,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右心室流出道(RVOT)频发室性早搏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对比冷盐水灌注导管与常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情况。方法60例RVOT频发室性早搏患者,就其临床表现、起源部位、心电图特征、冷盐水灌注导管与常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效果及安... 目的回顾性分析右心室流出道(RVOT)频发室性早搏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对比冷盐水灌注导管与常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情况。方法60例RVOT频发室性早搏患者,就其临床表现、起源部位、心电图特征、冷盐水灌注导管与常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平均随访(36±24)个月。结果(1)男20例,女40例,男∶女=1∶2,平均年龄(36±12)岁。(2)心电图特征:Ⅱ,Ⅲ,aVF导联QRS波呈单向R波,aVL导联和aVR导联呈QS型,均为左束支阻滞图形,额面电轴向下。间隔部43例Ⅰ导联主波向下或呈qr,qrs,qs等低振幅多相形态,aVL导联QS振幅多≥aVR;胸前导联R/S移行慢,V4~V5才呈现R/S>1;游离壁17例Ⅰ导联呈R形态主波向上(振幅多≥0.5mV),aVL导联QS振幅多<aVR;胸前导联R/S移行快,V3或更早就R/S>1。(3)均为起搏标测消融,即时治疗成功率100%,即时消融后早搏消失,无并发症。常规导管组(40例)8例复发(2~30d),4例再次消融未见复发,另4例因早搏较术前明显减少,不同意再次手术。冷盐水灌注组(20例)1例复发,但早搏明显减少,症状基本消失,无再消融。结论(1)RVOT频发室性早搏主要见于青壮年,多见于女性。(2)射频消融治疗能安全、有效根治RVOT频发室性早搏,冷盐水灌注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彻底,复发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室性早搏 心室流出道
下载PDF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护理 被引量:5
2
作者 周晓舟 靳晨亭 陈丽璇 《现代临床护理》 2007年第3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2例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患者,采用射频消融治疗,并给予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结果52例均完成了射频消融治疗。随访2—60个月,根治率92.3%(48/52),有效率98.1%... 目的探讨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2例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患者,采用射频消融治疗,并给予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结果52例均完成了射频消融治疗。随访2—60个月,根治率92.3%(48/52),有效率98.1%(51/52)。结论合理、细致的护理可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提高手术耐受性,且能及早发现和防治并发症,增加手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 护理
下载PDF
三维电解剖标测左右流出道室性早搏射频消融治疗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于宏颖 潘震华 +3 位作者 伊红艳 任明霞 刁秀娟 黎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33-1035,共3页
目的了解移行于V3导联流出道室性早搏(室早)心电图和三维激动标测图临床特点。方法回顾行分析17例流出道室早患者,根据消融结果分为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组,左室流出道(LVOT)组,比较两组心电图和三维激动标测图特点。结果心电图,V2导... 目的了解移行于V3导联流出道室性早搏(室早)心电图和三维激动标测图临床特点。方法回顾行分析17例流出道室早患者,根据消融结果分为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组,左室流出道(LVOT)组,比较两组心电图和三维激动标测图特点。结果心电图,V2导联R波时间指数RVOT(间隔)与LVOT起源室早比较[0.32(0.23~0.42)比0.48(0.3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激动标测图,10 m内激动区域RVOT(间隔)面积和周长明显小于LVOT[面积:1.2(0.5~2.2)比3.3(2.3~3.8),P<0.05],[周长4.3(2.8~5.8)比7.9(7~9.5),P<0.05];且10 m内激动区域RVOT(间隔)呈纵轴大于横轴,与LVOT长轴/短轴比例[1.04(0.96~1.12)比0.49(0.42~0.56),P<0.05]。结论对于移行于V3导联流出道室早,心电图V2导联R波时间指数与三维激动标测图10 ms激动区域形状,面积,周长均有助于于判断位置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出道室性早搏 三维标测系统
下载PDF
运用右胸导联心电图鉴别流出道室性早搏的左右室起源 被引量:2
4
作者 陆振钧 陈灿曦 +4 位作者 邓国法 杨希 贾月贞 徐健 程典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8年第6期397-400,共4页
目的评价右胸导联心电图鉴别流出道室性早搏(室早)起源部位的价值。方法选取连续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85例流出道室早患者,平均(46. 28±14. 70)岁,根据起源部位分为右室流出道(RVOT)组64例、左室流出道(LVOT)组21例。术前分别记录... 目的评价右胸导联心电图鉴别流出道室性早搏(室早)起源部位的价值。方法选取连续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85例流出道室早患者,平均(46. 28±14. 70)岁,根据起源部位分为右室流出道(RVOT)组64例、左室流出道(LVOT)组21例。术前分别记录标准12导联及右胸导联(V_(3R)、V_(4R)、V_(5R))心电图。回顾性分析室早时右胸导联的R波、S波振幅以及R波振幅比率,建立一种基于右胸导联的心电图新算法。将术中成功消融的靶点定义为室早的起源部位。结果室早时,RVOT组V3R导联R波振幅比率明显小于LVOT组[(0. 26±0. 21)vs.(0. 77±0. 33),P <0. 001]; V3R导联R波振幅比率的曲线下面积(AUC) 0. 849大于V_(4R)导联R波振幅比率的AUC(0. 781)及V_(5R)导联R波振幅比率的AUC(0. 697)。V3R导联R波振幅比率以0. 41为界值,鉴别室早左右室起源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1. 4%和83. 3%。结论术前右胸导联心电图能初步判定室早的左右室起源,有助于指导手术方式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出道室性早搏 右胸导联 心电图算法 起源部位
下载PDF
体表心电图鉴别流出道室性早搏的左右起源
5
作者 庞阳 赵健 +1 位作者 楚扬 张家友 《现代科学仪器》 2022年第6期40-43,共4页
分析室早患者心电图特点,总结能否在消融术前有效预测室早起源。方法:选取55例室早射频消融术的患者,右室流出道组(RVOT)39例,左室流出道组(LOVT)16例,术前均完善心电图检查,对多项指标测量分析,将术中成功消融靶点认为是室早起源。回... 分析室早患者心电图特点,总结能否在消融术前有效预测室早起源。方法:选取55例室早射频消融术的患者,右室流出道组(RVOT)39例,左室流出道组(LOVT)16例,术前均完善心电图检查,对多项指标测量分析,将术中成功消融靶点认为是室早起源。回顾性分析并计算室早患者基线资料,V2移行指数、移行区指数、SV2/RV3指数。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未见差异,三种标测方法均能在术前预测室早起源,其测量值两组有显著差异,移行区指数和SV2/RV3较V2移行指数在预测RVOT室早特异性更佳。结论术前根据心电图预测室早左右室起源能够更好帮助术者在术中判定室早起源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早流出道左右起源 室性早搏 V2移行指数 移行区指数
下载PDF
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的性别、年龄和临床特点 被引量:6
6
作者 陈刚 张奎俊 +7 位作者 陈新 姚焰 马坚 楚建民 方丕华 贾玉和 王方正 张澍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0年第3期189-191,共3页
目的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室性早搏(室早)是指不伴有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的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的室速/室早。对478例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室速/室早患者进行系统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性别、年龄和临床特点。方法478... 目的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室性早搏(室早)是指不伴有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的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的室速/室早。对478例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室速/室早患者进行系统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性别、年龄和临床特点。方法478例患者,平均年龄(39.8±13.8)岁,在过去的15年里,先后因特发性室速/室早在我院住院治疗,并都接受了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治疗。这478例患者室速/室早的射频消融靶点均位于右心室流出道。结果在478例患者中,女性288例(60.3%),男性190例(39.7%),女性/男性比为1.52。出现症状的年龄女性为(41.2±12.7)岁,男性为(37.6±15.0)岁(P〈0.05),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悸症状,478例患者中,67例(14.2%)曾出现过黑噱症状,13例(2.7%)曾经出现晕厥。263例(55%)患者在接受射频消融术前,接受过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不成功。结论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室速/室早患者女性较男性多,女性出现临床症状的平均年龄较男性大,对于这一现象的研究有助于揭示这种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慌症状,有的患者甚至出现黑噱、晕厥。因此对于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室速/室早应当更加积极地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早搏 右心室流出道 性别 年龄 临床特点
原文传递
不同昼夜节律流出道室性早搏患者自主神经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淑 尹晓盟 +6 位作者 常栋 董颖雪 夏云龙 高连君 杨延宗 刘利 张树龙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6年第6期490-494,508,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昼、夜节律的流出道室性早搏(OT-PVC)自主神经活性的变化特点,为临床针对不同昼、夜节律表现的室性早搏(室早)选择适当的治疗策略提供线索。方法选择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OT-PVC患... 目的探讨不同昼、夜节律的流出道室性早搏(OT-PVC)自主神经活性的变化特点,为临床针对不同昼、夜节律表现的室性早搏(室早)选择适当的治疗策略提供线索。方法选择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OT-PVC患者53例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所有患者按照昼(8:00~20:00)夜(20:00-8:00)室早负荷不同分为A组(日间室早负荷为主型)、B组(夜间室早负荷为主型)及C组(昼、夜室早负荷均衡型)3个亚组,其中昼、夜室早负荷均衡定义为昼、夜室早负荷差值的绝对值≤10%室早总负荷。并与71例正常对照组比较临床资料、心率变异性(HRV)各参数及24h正常窦性RR间期总体标准差(SDNN)趋势的差异。结果室早组各HRV参数[SDNN、每5min节段窦性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差值超过50ms的RR间期所占百分数(PNN50)、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各组24h各时段SDNN水平趋势图中,对照组SDNN在1d中基本趋于稳定.其值在4组间表现出最低水平:C组24h SDNN有大幅度波动,但总体在4组间呈现出较高水平;A组SDNN水平在24h中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与C组总体趋势保持一致,但不及C组波动幅度大;B组SDNN水平在日间段有小范围波动,总体趋势与正常对照组保持一致.但在夜间段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日间室早负荷为主型的OT-PVC可能为交感神经介导,其自主神经活性无论昼、夜较常人均升高;夜间室早负荷为主型的OT-PVC可能为迷走神经介导,其自主神经活性在白天与正常人无异,但在夜间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早搏 流出道 自主神经系统 心率变异性
原文传递
频发流出道室性早搏患者左心室壁应力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吴勇 武艳玲 +3 位作者 王德国 张奇 丁丁 张凤祥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8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频发流出道室性早搏(简称室早)患者左心室壁应力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从而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频发流出道室早患者139例;心脏超声测量并计算周收缩末期室壁应力(cESS)。根据cESS中位数115kd... 目的探讨频发流出道室性早搏(简称室早)患者左心室壁应力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从而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频发流出道室早患者139例;心脏超声测量并计算周收缩末期室壁应力(cESS)。根据cESS中位数115kdyne/cm^2将入选的室早患者分成2组:(cESS≥115kdyne/cm2为A组及cESS<115kdyne/cm2为B组)。比较两组间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指标、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心脏超声相关参数。结果两组间高血压病、血钾、血镁、及脑钠肽氨基酸前体(NT-ProBNP)水平、室早QRS波宽度、室早数、室早负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cESS与饮酒、高血压史、血钾、血镁、NT-proBNP、QT间期、室早QRS波宽及室早负荷成显著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发现,仅室早QRS波宽度、室早负荷及饮酒史是cESS增高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部分频发流出道室早患者左室壁应力增高,室早QRS波宽度、室早负荷及饮酒史是其独立相关因素。有效控制室早负荷及戒酒对频发室早患者可能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室性早搏性心肌病 流出道 心室壁应力 室性早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