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语动词重叠与俄语带前缀по-的方式限制动词对比
1
作者 王红厂 钟晓雯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1-154,共4页
把汉语动词重叠与俄语方式限制动词进行了对比,发现二者除了所表示的语法意义相同之外,还在构成的语义特征限制、时体、体词化、语体等方面相同,验证了汉语Vv是一种形态,属于完成态(体),解释了汉语Vv表示习惯性、可能性意义的原因,并指... 把汉语动词重叠与俄语方式限制动词进行了对比,发现二者除了所表示的语法意义相同之外,还在构成的语义特征限制、时体、体词化、语体等方面相同,验证了汉语Vv是一种形态,属于完成态(体),解释了汉语Vv表示习惯性、可能性意义的原因,并指出了二者的主要不同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重叠 方式限制动词 语法意义
下载PDF
汉哈动词重叠式对比
2
作者 丁瑞婷 成世勋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4年第4期30-33,共4页
在汉语和哈萨克语中,动词重叠式的使用都较为频繁并且意义多样。本文从汉语和哈萨克语动词重叠式的构成形式、句法功能、语用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两种语言的异同,从而更方便对两种语言动词重叠式进行更准确的互译,意在帮助语言学习者能... 在汉语和哈萨克语中,动词重叠式的使用都较为频繁并且意义多样。本文从汉语和哈萨克语动词重叠式的构成形式、句法功能、语用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两种语言的异同,从而更方便对两种语言动词重叠式进行更准确的互译,意在帮助语言学习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更为深入地学习,也希望可以辅助译者能够更为准确地处理动词重叠式的翻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哈萨克语 动词重叠式 对比
下载PDF
从地理类型学角度分析汉语方言短时体结构的语法特征
3
作者 刘博洋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8-163,共16页
文章通过考察中国境内的十大方言(共645个方言点),从地理类型学的角度分析归纳汉语方言短时体结构的句法类型及其分布特征。初步确定汉语方言中主要有四种指示短时体的结构类型(七种次类型):类型I-a“Ⅴ-(一)-Ⅴ”的使用范围最为广泛;类... 文章通过考察中国境内的十大方言(共645个方言点),从地理类型学的角度分析归纳汉语方言短时体结构的句法类型及其分布特征。初步确定汉语方言中主要有四种指示短时体的结构类型(七种次类型):类型I-a“Ⅴ-(一)-Ⅴ”的使用范围最为广泛;类型I-b“Ⅴ-Ⅴ-(儿)”发现于晋语和部分中原官话;类型Ⅱ-a“Ⅴ-(一)-下”主要发现于湘语、赣语和客家话;类型Ⅱ-b“Ⅴ-给-下”主要分布于晋语、中原官话和兰银官话;此外,类型Ⅲ“Ⅴ-(Ⅴ)-者”主要用于闽南话,而类型Ⅳ-a“圪-Ⅴ-圪-Ⅴ”和类型Ⅳ-b“圪-Ⅴ-一-下”主要用于晋语。依据汉语方言短时体的主要结构类型及其分布特征,我们将汉语方言划分为东北地区(类型I-a),中部过渡地区(类型Ⅱ-a),西南、东南和远南地区(类型Ⅰ-a和Ⅱ-a)以及西北地区(类型Ⅱ-a和Ⅱ-b)。此分区旨在明确汉语方言南北差异的基础上,强调汉语方言的东西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方言 短时体 地理类型学 动词重叠 动补结构 西部官话
下载PDF
温州话动词重叠式分析 被引量:22
4
作者 池昌海 王纯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49-157,共9页
温州话里的动词重叠形式丰富 ,句法功能也相当复杂 ,能充当主语、谓语等各种成分。动词重叠式在紧缩句和话题句里出现频率较高 ,主要是因为其口语色彩较浓和动作性强。重叠式多以肯定形式出现 ,也有少量的否定形式。动词重叠式的语用功... 温州话里的动词重叠形式丰富 ,句法功能也相当复杂 ,能充当主语、谓语等各种成分。动词重叠式在紧缩句和话题句里出现频率较高 ,主要是因为其口语色彩较浓和动作性强。重叠式多以肯定形式出现 ,也有少量的否定形式。动词重叠式的语用功能也比较丰富 ,可以用作祈使、叙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话 动词重叠 形式特征 功能
下载PDF
汉语重叠动词内在句法结构的分布式形态学解释 被引量:8
5
作者 邓梦林 韩景泉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8-49,共12页
本文在分布式形态学框架下探讨现代汉语重叠动词的内在句法构造及其生成方式,认为现代汉语重叠动词的生成涉及两个单音词根A或双音词根AB的并列,派生出一个以隐性功能性并列成分Coordinator(Co)为中心语的词根复合体,即CoP。CoP再与定... 本文在分布式形态学框架下探讨现代汉语重叠动词的内在句法构造及其生成方式,认为现代汉语重叠动词的生成涉及两个单音词根A或双音词根AB的并列,派生出一个以隐性功能性并列成分Coordinator(Co)为中心语的词根复合体,即CoP。CoP再与定类语素v合并生成AA和ABAB两种重叠动词形式。重叠动词形成一个构词语段,定类语素v界定其局域边界。狭义句法操作完成后,通过特征引入机制在AA中间插入虚义"一"进行装饰性调整产生的"A(一)A"结构也属于重叠动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叠动词 分布式形态学 词根合并 语段
下载PDF
汉语方言单音节动词重叠式比较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付欣晴 胡海金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3-150,共8页
虽然大部分汉语方言中的单音节动词都普遍存在二次重叠现象,但综合比较语音、语义与语法功能三方面的特点,可以发现,它们其实是同形异构的三种形式:重叠后表示情状、用如状态形容词的VV1;表示动作反复多次,不能单独作谓语,后续成分必须... 虽然大部分汉语方言中的单音节动词都普遍存在二次重叠现象,但综合比较语音、语义与语法功能三方面的特点,可以发现,它们其实是同形异构的三种形式:重叠后表示情状、用如状态形容词的VV1;表示动作反复多次,不能单独作谓语,后续成分必须出现的VV2;表示动作时短量小,能单独作谓语,也能带宾语的VV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音节动词 二次重叠式 同形异构 汉语方言
下载PDF
动词重叠研究概述 被引量:32
7
作者 于江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5-39,共5页
本文结合动词重叠研究现状 ,分别就动词重叠的范围、意义、条件等作一概述。认为目前吸收并利用方言、近代汉语、语用学诸方面的现有成果 。
关键词 动词 重叠 概述 展望
下载PDF
汉语方言的“动词重叠式+补语”结构 被引量:5
8
作者 汪国胜 付欣晴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8-34,95-96,共7页
闽语和吴语里普遍存在动词重叠式带补语的现象,但看似相同的结构形式其实并不尽相同。与闽语不同,吴语中包含两种不同来源的动词重叠式,它们形式上的相近与长期共存的局面导致方言中表量小的重叠式也能带补语。
关键词 动词重叠式 补语 共现
下载PDF
动词重叠AABB式的语法化 被引量:19
9
作者 胡孝斌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8-25,共8页
动词重叠AABB式既有动词性,也具有形容词重叠AABB式的形式和功能。本文认为,现代汉语中动词重叠AABB式正处在向形容词性的AABB式演变的过程当中,并对其演变规律进行了预测。同时指出,动词重叠AABB式不应该被视为双音节动词的重叠,而应... 动词重叠AABB式既有动词性,也具有形容词重叠AABB式的形式和功能。本文认为,现代汉语中动词重叠AABB式正处在向形容词性的AABB式演变的过程当中,并对其演变规律进行了预测。同时指出,动词重叠AABB式不应该被视为双音节动词的重叠,而应该看成是单音节动词重叠AA式和BB式的叠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重叠 单音节 语法化 词汇化
下载PDF
谈韵律、语体对汉语表短时体的动词重叠的制约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永娜 《语言科学》 CSSCI 2008年第6期636-646,共11页
文章分析了韵律、语体对汉语表短时体动词VV重叠的制约。在韵律上,动词词长会影响重叠的能力和重叠的形式,单音节动词和双音节动词可以重叠,重叠形式分别为A.A和A.BA.B,三音节及以上的动词无法重叠;由于普通重音的作用,部分动宾式双音... 文章分析了韵律、语体对汉语表短时体动词VV重叠的制约。在韵律上,动词词长会影响重叠的能力和重叠的形式,单音节动词和双音节动词可以重叠,重叠形式分别为A.A和A.BA.B,三音节及以上的动词无法重叠;由于普通重音的作用,部分动宾式双音节动词在普通重音的作用下扩词为语,具有短语的性质而只能按照单音节动词的重叠方式重叠为A.AB,但当普通重音不作用于双音节动词的第二个音节之上时,只能重叠为A.BA.B。在语体上,动词重叠由于具有"轻松随便"的意味以及口语的韵律特征而归属于口语非正式语体,由于口语非正式语体单位不能在正式场合下运用,所以词的语体色彩会影响其重叠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重叠 词长 普通重音 韵律 语体
下载PDF
汉语表短时体的动词重叠的韵律机制和语体动因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永娜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5-75,共11页
汉语表短时体的动词重叠,形式上遵循韵律语法规则,使用上则遵循语体语法规则。汉语表短时体的"V.一.V"和"V.V"是在韵律的作用下由[V+[一V]]vp经过句法的运作而产生的。两种格式形成之后,成为表达"短时体"... 汉语表短时体的动词重叠,形式上遵循韵律语法规则,使用上则遵循语体语法规则。汉语表短时体的"V.一.V"和"V.V"是在韵律的作用下由[V+[一V]]vp经过句法的运作而产生的。两种格式形成之后,成为表达"短时体"的一种形态,其重叠形式遵循了韵律语法规则,具体表现为对词长的选择限制、对"重音调整原则"的遵循以及核心重音对其重叠形式的影响。在语体上,表短时体的动词重叠是一种非正式语体的语法形式,这是由它具有将动作具体时空化的功能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重叠 音步 普通重音 口语非正式语体
下载PDF
能动获知义句式的结构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明辉 王虎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7-62,共6页
口语中存在着动词重叠式后面加"看"类句式。这类句式中的动词重叠式本身不表示尝试义,只表示动作的能动过程,而"看"则不仅具有尝试义,而且具有评判体验的含义。这类句式表示行为者通过一定的能动过程进行尝试、体... 口语中存在着动词重叠式后面加"看"类句式。这类句式中的动词重叠式本身不表示尝试义,只表示动作的能动过程,而"看"则不仅具有尝试义,而且具有评判体验的含义。这类句式表示行为者通过一定的能动过程进行尝试、体验并加以判断,从而获取某种认知,最终表现出行为者得出的认识与说话者的认识之间的赞同、反对、回答等关系。总体上这类句式的意义可概括为:能动获知义,同时我们也详细分析了"能动获知义句式"的结构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重叠 能动获知 结构类型
下载PDF
汉语方言中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和功能的差别 被引量:16
13
作者 石毓智 《汉语学报》 2007年第4期59-63,共5页
方言的动词重叠是明显有别于普通话的,然而不论在方言还是普通话中,动词重叠式的形式、意义和功能之间都存在着规律性的制约关系:凡是第二个动词为轻声的,皆表达时量短或者动量小的语法意义,且能够带宾语;凡第二个动词仍为重读音的,皆... 方言的动词重叠是明显有别于普通话的,然而不论在方言还是普通话中,动词重叠式的形式、意义和功能之间都存在着规律性的制约关系:凡是第二个动词为轻声的,皆表达时量短或者动量小的语法意义,且能够带宾语;凡第二个动词仍为重读音的,皆表达连续或者量大的意思,且不能够在其后带宾语。本文还探讨了形成这种现象的历史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 动词重叠 动补结构 历史语法
下载PDF
从东巴文“重叠”造字看语言重叠式的语法意义——兼论汉语动词重叠问题 被引量:1
14
作者 曾小鹏 武晓丽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2期47-53,共7页
纳西语多重叠。从造字法中的重叠现象归纳出一些典型的类别和意义,与词法和句法重叠中的语法意义进行比较,以人类认知的视角考察重叠带来的意义。
关键词 重叠 造字结构 语法意义 动词重叠
下载PDF
“动_叠+补”结构及其相关问题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文浩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6-43,共8页
汉语动词重叠式在其发展历程中,语法意义经历了从"量增"到"量减"的根本性转变。南方方言中的动词重叠式发展得相对不充分,其语法意义在许多情形下仍表现为"量增",使得早期汉语中的"动叠+补"组... 汉语动词重叠式在其发展历程中,语法意义经历了从"量增"到"量减"的根本性转变。南方方言中的动词重叠式发展得相对不充分,其语法意义在许多情形下仍表现为"量增",使得早期汉语中的"动叠+补"组合得以延续并留存至今;北方方言的动词重叠式总体上已经由"量增"演变为"量减",导致"动叠+补"组合逐渐萎缩直至淘汰;普通话中诸如"说说清楚"等零星的"动叠+补"现象系从南方方言引进,用于语用委婉语,目前仍表现为熟语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重叠 补语 量增 量减
下载PDF
动词重叠式的源流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李文浩 《汉语学报》 2007年第4期64-70,共7页
现代汉语表示量减的动词重叠的源头是古代汉语表示量增的动词重叠(即动词重复),其根本动因是汉语的双音化趋势。但是这种从量增到量减的转变是缓慢的,而且不具备能产性。15世纪后受体标记系统的格式类推,表示量减的动词重叠才普遍运用... 现代汉语表示量减的动词重叠的源头是古代汉语表示量增的动词重叠(即动词重复),其根本动因是汉语的双音化趋势。但是这种从量增到量减的转变是缓慢的,而且不具备能产性。15世纪后受体标记系统的格式类推,表示量减的动词重叠才普遍运用。其间,一部分动量组合"V一V"在语法化过程中由于"一"的省略,直接加入到表示量减的动词重叠的队伍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重叠 量增 量减 语法化 双音化
下载PDF
与“动_叠+补”组合相关的若干类型学参项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文浩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52,共9页
本文从类型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与"动叠+补"组合相关的四个方言类型学参项,考察现代汉语中动词重叠与补语的共现情况以及"动叠+补"组合在南方诸方言中的具体表现,初步揭示"动叠+补"组合蕴藏的具有方言类型... 本文从类型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与"动叠+补"组合相关的四个方言类型学参项,考察现代汉语中动词重叠与补语的共现情况以及"动叠+补"组合在南方诸方言中的具体表现,初步揭示"动叠+补"组合蕴藏的具有方言类型特征的某些倾向性规律。这四个参项是:(1)动词重叠与补语是否共现;(2)"动叠+补"组合中补语的语义类型;(3)"动叠+补"组合中动词重叠的语义量级;(4)与"动叠+补"相关的几种格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重叠 补语 量增 量减 类型学
下载PDF
汉语动词重叠翻译研究:语料库型式分析视角 被引量:2
18
作者 许家金 乔伟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102-110,共9页
动词重叠是汉语中的常见现象,其在英语中无对等形式,给汉英翻译造成潜在困难。基于600万字/词的TED英汉平行口语语料库及2亿字的原生汉语口语语料库,从平行语料库中的汉语译文入手,对翻译汉语和原生汉语中的典型动词重叠现象进行句法语... 动词重叠是汉语中的常见现象,其在英语中无对等形式,给汉英翻译造成潜在困难。基于600万字/词的TED英汉平行口语语料库及2亿字的原生汉语口语语料库,从平行语料库中的汉语译文入手,对翻译汉语和原生汉语中的典型动词重叠现象进行句法语义对比,并与平行语料库中动词重叠对应的英文原文对照,认为动词重叠更偏向于口语化体裁,尝试采用英汉口语平行语料库和可比语料库开展动词重叠翻译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重叠 语料库型式分析 语料库翻译研究
下载PDF
试论《元曲选》中的动词重叠 被引量:7
19
作者 殷晓明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3-68,共6页
本文对《元曲选》中的动词重叠作了充分考察,并着重和现代汉语中的动词重叠作比较,运 用历时的观点,对以下三个目前尚存在争议的动词重叠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探讨:(1)“VV”式和“V—V”式的 关系;(2)“V1V1V2V2”式的来源;(3)动词重叠的... 本文对《元曲选》中的动词重叠作了充分考察,并着重和现代汉语中的动词重叠作比较,运 用历时的观点,对以下三个目前尚存在争议的动词重叠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探讨:(1)“VV”式和“V—V”式的 关系;(2)“V1V1V2V2”式的来源;(3)动词重叠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曲选》 动词 重叠
下载PDF
动词重叠的使用模式与表义机制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邓川林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6-33,共8页
动词重叠具有表示短时动作、惯常状态和祈命语气等多种用法,其共性在于均蕴含"小量重复"的概念语义,其个性体现在情状类型、短语结构、话语功能等。动词重叠的共时系统背后蕴含着同质且辩证的语义引申机制,并受到语用推理和... 动词重叠具有表示短时动作、惯常状态和祈命语气等多种用法,其共性在于均蕴含"小量重复"的概念语义,其个性体现在情状类型、短语结构、话语功能等。动词重叠的共时系统背后蕴含着同质且辩证的语义引申机制,并受到语用推理和使用频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重叠 基于使用的模型 语用推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