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2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configuration mechanism of English and Chinese double-object construction for verbs of creation
1
作者 许宁云 韩丹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10年第5期39-46,共8页
Verbs of creation in English and Chinese demonstrate asymmetries in its projection to double-object construction. But underling the projection process there is a uniform operation mechanism, namely that the configurat... Verbs of creation in English and Chinese demonstrate asymmetries in its projection to double-object construction. But underling the projection process there is a uniform operation mechanism, namely that the configuration is affected b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Meaning Assignment Principle (MAP), the Distance Principle of Iconicity (DPI) and the Lexical Feature Constraints (LFC), among which MAP and DPI are inviolable due to its cross-linguistic universality. Once LFC is violated, there must be compensation on the part of DPI, otherwise, the verb of creation in question would be unacceptable to double-object constr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uble-object construction verbs of creation DOC formation operation mechanism
下载PDF
On the Modeling and Development of Verb-object Construction from the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to Jinwen Shangshu 被引量:1
2
作者 Ma Qinghua Li Weizheng 《宏观语言学》 2017年第2期1-37,共37页
关键词 甲骨文 动宾结构 语言学 历史
下载PDF
Chinese Liandong(Serial Verb) Construc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igure-Ground Relation
3
作者 刘鹏 《海外英语》 2011年第1X期253-254,256,共3页
Empty categories,which lack phonological form and hence are not visible in the phonetic representation of the sentence,have both syntactic and semantic properties.Null subjects PRO and pro are base-generated empty cat... Empty categories,which lack phonological form and hence are not visible in the phonetic representation of the sentence,have both syntactic and semantic properties.Null subjects PRO and pro are base-generated empty categories.This thesis,based on Chomsky's theory about empty categories and research achievements made by Chinese scholars,attempts to analyze the liandong(Serial Verb) construction from Figure and Ground perspec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 Liandong(Serial) verb construction FIGURE-GROUND
下载PDF
Construction Morphology Analysis of Compound Verbs in Igbo Language
4
作者 Jennifer Ujunwa Okoli Comfort Nwuka Ezebuilo Sopuruchi Christian Aboh 《宏观语言学》 2020年第1期18-35,共18页
This research analyses compound verbs in Igbo,using construction morphology theory.It seeks to identify compound verbs,analyse them using schemata structures,ascertain the structures and behaviours of tones,and examin... This research analyses compound verbs in Igbo,using construction morphology theory.It seeks to identify compound verbs,analyse them using schemata structures,ascertain the structures and behaviours of tones,and examine some inflected forms of compound verbs in Igbo language.The study adopts a descriptive method of data analysis to examine data collected through oral interviews,introspections(which are confirmed by two native speakers)and those obtained from journals and textbooks.The research discovers that some compound verbs do not obey the vowel harmony rule,and through the aid of the schema,it is observed that some transformational processes have occurred before a surface compound verb is formed.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tones also play a distinctive role in Igbo compound verbs.The research recommends further research in this area,to account for other aspects of compound verbs in Igbo that the current study could not cov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struction morphology verbS compound verbs IGBO
下载PDF
从编码角度看连动结构“单一事件”特征
5
作者 高增霞 《语言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3-164,共12页
一般认为连动结构表达一个“单一事件”,但也常因“单一事件”语义模糊、不可验证而遭受质疑。通过对20个《梨子的故事》汉语自然口语叙事体语篇讲述者对同一情景使用连动结构进行编码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倾向性进行观察,发现连动结构关... 一般认为连动结构表达一个“单一事件”,但也常因“单一事件”语义模糊、不可验证而遭受质疑。通过对20个《梨子的故事》汉语自然口语叙事体语篇讲述者对同一情景使用连动结构进行编码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倾向性进行观察,发现连动结构关注事件的过程层面,编码了事件的动作过程及性质属性、样貌特征、起点或终点等概念内容,将事件概念化为一个相对完整的过程,因而具有单一性。连动结构所表达的单一事件在汉语中表现为关系事件、伴随事件、包含事件、位移事件四种基本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动结构 单一事件 概念化 识解 自然口语叙事语篇
下载PDF
汉语连动构式建构机制及英译策略研究
6
作者 钟书能 孙彤 《外语教育研究》 2024年第2期31-40,共10页
汉语连动构式是包含两个(或以上)动词结构无连接词连用的特殊汉语句式,也是一种典型的构式。以构式语法理论为理论研究框架,重新探讨了汉语连动构式的句法语义特征、构式义及其形成机制,并联系构式义提出汉语连动构式的英译策略,认为汉... 汉语连动构式是包含两个(或以上)动词结构无连接词连用的特殊汉语句式,也是一种典型的构式。以构式语法理论为理论研究框架,重新探讨了汉语连动构式的句法语义特征、构式义及其形成机制,并联系构式义提出汉语连动构式的英译策略,认为汉语连动构式的构式义可以概括为“具有先后性即时义(sequential immediacy)的子事件接序发生(V_(1)+...+V_(n)[+有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连动构式 构式语法 有界vs.无界 心理扫描 翻译策略
下载PDF
动结式重动句的建构及其认知机制
7
作者 张翠英 李福印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73,共9页
动结式重动句的句法结构可表征为SVOVR(O’),本文从事件融合理论入手对动结式重动句的建构及其认知机制进行探究。研究发现:该句式对动宾结构中的宾语限制较少,动结式以强动结式为主,这些限制条件对动结式重动句的形成具有预测作用。该... 动结式重动句的句法结构可表征为SVOVR(O’),本文从事件融合理论入手对动结式重动句的建构及其认知机制进行探究。研究发现:该句式对动宾结构中的宾语限制较少,动结式以强动结式为主,这些限制条件对动结式重动句的形成具有预测作用。该句式事件融合程度低,事件语义关系较弱,表现为“典型因果关系—非典型因果关系—主观因果关系—主观结果”的连续统,也可概括为“客观—主观”连续统。动结式重动句的认知机制是事件融合,其操作过程主要体现在V的复现,O’的存在,VO和VR的共现,非预期义四个方面。同时,“动作对象”和“受影响角色”相分离是动结式重动句的本质特征;“V的复现”可增补为事件融合理论的一个重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结式重动句 事件融合 建构 认知机制
下载PDF
《现代汉语词典》零形使动词条研究
8
作者 杨旭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61,共9页
从构式网络角度对零形使动现象(如“端正态度”)进行考察,发现它与“使/令/让”字句、动补结构、“X化”和异干替代构成现代汉语的使动构式库,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得到不同表征;形式上又与作格用法、及物用法、应动用法等共享... 从构式网络角度对零形使动现象(如“端正态度”)进行考察,发现它与“使/令/让”字句、动补结构、“X化”和异干替代构成现代汉语的使动构式库,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得到不同表征;形式上又与作格用法、及物用法、应动用法等共享动宾结构,故需结合严格的形式、意义标准即“N_(客体)+V→N_(致使者)+V+N_(被致使者)或‘把/被’字句”进行区分。文章最后指出《现代汉语词典》零形使动词条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 使动 构式 零形使动
下载PDF
汉语南方方言中两类与事标记的再考察
9
作者 黄婷婷 《汉语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0-111,共12页
目前学界对于南方方言中普遍使用的持拿义与事标记(“把”“拿”“拨”“俾”等)和获得义与事标记(“得”)的来源仍存在争议。根据前人提出的双及物结构的演变规律,这两类与事标记是方言中通用给予义双及物结构的主要动词和与事标记结... 目前学界对于南方方言中普遍使用的持拿义与事标记(“把”“拿”“拨”“俾”等)和获得义与事标记(“得”)的来源仍存在争议。根据前人提出的双及物结构的演变规律,这两类与事标记是方言中通用给予义双及物结构的主要动词和与事标记结合的复合词省略与事标记的结果,不能等同于给予动词的语法化。根据共时和历时的方言语料,早期南方方言(非闽语)表达通用给予事件时,双及物结构的主要动词可构拟为持拿义动词或获得义动词。汉语方言中用做与事标记的“等”应该是“得”阳声化的结果。本文的讨论希望能深化对汉语方言与事标记的类型,以及对汉语方言给予事件的编码策略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与事标记 持拿义动词 获得义动词 “等”构式
下载PDF
2024年神经语言学前沿技术培训预通知
10
作者 本刊记者 《语言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4-164,共1页
为加快语言学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建设,培养中国神经语言学人才,切实提升脑成像技术在神经语言学中的应用能力,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将于2024年7月上旬在江苏省徐州市举办“神经语言学前沿技术培训”。本次培训面向国内神经... 为加快语言学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建设,培养中国神经语言学人才,切实提升脑成像技术在神经语言学中的应用能力,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将于2024年7月上旬在江苏省徐州市举办“神经语言学前沿技术培训”。本次培训面向国内神经语言学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及相关科研人员,拟邀请神经语言学、脑电技术、磁共振技术、颅内电记录、大模型技术应用等领域的权威专家进行授课,内容涵盖相关技术原理、基础数据分析、高级数据分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语言学 科研人员 脑成像技术 交叉学科 磁共振技术 数据分析 研究生 科学与艺术
下载PDF
构式的类推及重新分析与词义演变的关系
11
作者 仲林林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7-95,共9页
类推和重新分析不限于形态和句法层面,在汉语中句法语义结构也会发生类推和重新分析。构式的语义结构发生类推和重新分析往往会导致词义的演变,先秦汉语旁格动宾结构(构式)的类推和重新分析导致动词发生词义演变,并以“赖”“说(悦)”... 类推和重新分析不限于形态和句法层面,在汉语中句法语义结构也会发生类推和重新分析。构式的语义结构发生类推和重新分析往往会导致词义的演变,先秦汉语旁格动宾结构(构式)的类推和重新分析导致动词发生词义演变,并以“赖”“说(悦)”“病”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义演变 类推 重新分析 构式 旁格动宾结构
下载PDF
动词复制结构的特征和构造
12
作者 杨永忠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13,共13页
本文从句法角度对动词复制结构的句法特征、生成过程和生成限制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对动词复制结构进行多种理论的分析尝试之后,本文提出了VP1作主语、V2作谓语的分析模式,即动宾词组作主语。如果VP1含有逻辑主语,则可视为主谓词组作主... 本文从句法角度对动词复制结构的句法特征、生成过程和生成限制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对动词复制结构进行多种理论的分析尝试之后,本文提出了VP1作主语、V2作谓语的分析模式,即动宾词组作主语。如果VP1含有逻辑主语,则可视为主谓词组作主语。由于VP1是一个词组,而不是一个小句,因此其作主语时,其中的V1自然不可携带时体标记、补语标记和副词修饰语,以及被否定词否定。这一分析模式不仅合理解释了动词复制结构的时体标记、副词修饰语、否定词和补语的句法分布问题,而且合理解释了宾语不能复制的深层原因,尤其是动词复制结构的推导机制及其必须遵守的句法限制等诸多理论问题和经验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该模式同样适用于瓦塔语、希伯来语等语言的动词复制结构,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语言普遍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复制结构 V2作谓语 焦点化 时体标记 补语标记
下载PDF
句法环境与路径:布依语连动结构的语法化
13
作者 朱德康 杨美麒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26-132,共7页
通过对布依语连动结构中趋向动词ma1“来”和pai~1“去”、?au~1“拿”和ku?~6“做”以及“遭受”义动词te?~1和t?k~8进行系统考察后发现,布依语连动结构的语法化基本符合类型学上关于不对称型连动结构易“语法化”的特征。在语法化路... 通过对布依语连动结构中趋向动词ma1“来”和pai~1“去”、?au~1“拿”和ku?~6“做”以及“遭受”义动词te?~1和t?k~8进行系统考察后发现,布依语连动结构的语法化基本符合类型学上关于不对称型连动结构易“语法化”的特征。在语法化路径方面,有趋向标记、目的标记、完成体标记、处置标记、被动标记5种。其中,趋向标记、完成体标记、处置标记和被动标记为类型学的典型路径,目的标记或许是布依语特有的、非典型的语法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依语 连动结构 语法化
下载PDF
近代汉语时期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得)”用法研究
14
作者 田永苹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0-56,共7页
晚唐五代时期大多数“V得(不得)”依赖未然语境表达能性语义,少数“V得(不得)”可以用于具有现实性特征的惯常句中。宋、金、元时期“V不得”开始用于已然的事态句中,标志着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得)”彻底摆脱对未然语境的依赖,发展成... 晚唐五代时期大多数“V得(不得)”依赖未然语境表达能性语义,少数“V得(不得)”可以用于具有现实性特征的惯常句中。宋、金、元时期“V不得”开始用于已然的事态句中,标志着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得)”彻底摆脱对未然语境的依赖,发展成熟。近代汉语时期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得)”表达能力、条件可能、道义许可、认识可能四种语义。V可以是自主性动词,也可以是非自主性动词,宾语可以是简单的名词、代词,也可以是复杂的主谓、动宾、状中结构。宋、金、元时期出现“程度副词+V得”结构,程度副词为主观大量程度副词,表示人具有某种“强能力”,明清时期该结构增多,程度副词仍以主观大量程度副词为主,但极少数非主观大量程度副词也可以用于该结构,除表示人具有某种“强能力”义外,还可以表示经济状况。清后期,“V得(不得)”使用数量锐减,现在普通话中已很少使用,但保留在南方方言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汉语 能性述补结构 “V得(不得)”
下载PDF
现代汉语非常规动宾结构初探——以“拉+非受事宾语”为例
15
作者 胡家齐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8期18-23,共6页
汉语动宾结构具有较强的语义兼容能力,处所、目的、工具等外围语义成分常常占据表层宾语位置,形成大量“动词+非受事宾语”的非常规结构,其中高频动词“拉”所带宾语的语义角色尤为丰富,有必要展开深入研究。该文首先依据概念整合理论... 汉语动宾结构具有较强的语义兼容能力,处所、目的、工具等外围语义成分常常占据表层宾语位置,形成大量“动词+非受事宾语”的非常规结构,其中高频动词“拉”所带宾语的语义角色尤为丰富,有必要展开深入研究。该文首先依据概念整合理论将“拉+非受事宾语”结构划分为三个层级,并对其动宾语义关系和句法特征展开分析。随后该文从语义、语用两个角度探析该结构得以生成、推广的原因,结论如下:第一,语义显要程度的提高要求用句法位置凸显;第二,动宾双方通过转喻、隐喻机制进行语义互动和调整,进而完成组配;第三,语言经济性原则为结构的大量生成和扩散提供条件。最后,该文初步提炼出汉语非常规动宾结构的共有规律:受高频动词效应制约、非受事成分需提供足量的新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非受事宾语 非常规动宾结构 概念整合 语义凸显 隐喻 转喻 高频动词
下载PDF
汉语典型受事主语句:类型和基于力动态的句型分析
16
作者 李天宇 李福印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19,共11页
本文在归纳汉语典型受事主语句分类的基础上,运用力动态理论对其句型做出分析。通过在历时层面和共时层面梳理汉语受事主语句,本文总结并发现后接反身代词的光杆动词和施益体光杆动词可以充当受事主语句的谓语,同时细化了现代汉语受事... 本文在归纳汉语典型受事主语句分类的基础上,运用力动态理论对其句型做出分析。通过在历时层面和共时层面梳理汉语受事主语句,本文总结并发现后接反身代词的光杆动词和施益体光杆动词可以充当受事主语句的谓语,同时细化了现代汉语受事主语句中“受事+动词词组”的类型。在受事主语句句型分析方面,本文从力动态角度回答了受事前置做主语的动因和谓语后接宾语与否的原因。前者是因为在施事缺失的情况下,受事需前置充作形式上力的施发点。后者则取决力动态传递是否终结于谓语层面,从而决定是否需要宾语作为力的承受点。本文结论打破了受事主语句谓语必须是复杂谓语说,为受事主语句的句型结构提供了完整的认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事主语句 复杂谓语 光杆动词 句型分析 力动态
下载PDF
“动词+非核心论元宾语”构式的鉴定
17
作者 莫莉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51-156,共6页
“动词+非核心论元宾语”构式可以从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进行鉴定。形式上,“动词+非核心论元宾语”由动词和实现为宾语的非核心论元名词两个构件组成。意义上,“动词+非核心论元宾语”有“选择及排除”和“强事件弱动作”的构式意义。... “动词+非核心论元宾语”构式可以从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进行鉴定。形式上,“动词+非核心论元宾语”由动词和实现为宾语的非核心论元名词两个构件组成。意义上,“动词+非核心论元宾语”有“选择及排除”和“强事件弱动作”的构式意义。“选择及排除”构式义的浮现是由于宾语往往来自于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的语义场,语义场内成员互相对立的关系使“选择及排除”义得以浮现。“强事件弱动作”的构式义则是通过删略受事信息、添加事件背景信息得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非核心论元宾语 构式 鉴定
下载PDF
图形-背景理论视域下英语动词短语省略结构认知成因探析
18
作者 张媛媛 仇伟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37-142,共6页
英语动词短语省略结构常出现在并列句、附加疑问句或简单句中。从图形—背景理论研究视角出发,结合上述三个句式层面深究英语动词短语省略结构衍生的认知成因。研究发现,英语动词短语省略结构的概念化过程既与认知主体建构双层图形—背... 英语动词短语省略结构常出现在并列句、附加疑问句或简单句中。从图形—背景理论研究视角出发,结合上述三个句式层面深究英语动词短语省略结构衍生的认知成因。研究发现,英语动词短语省略结构的概念化过程既与认知主体建构双层图形—背景联结,又与认知主体的心理因素息息相关,只是于涓微之处略有差异。依托图形—背景理论不仅有利于查究英语动词短语省略结构的认知理据,更能彰显该理论强大的语言解释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背景理论 英语动词短语省略结构 认知成因
下载PDF
现代汉语隐喻运动事件构式的动词-构式关系研究
19
作者 李秀娟 《皖西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09-115,共7页
借鉴Talmy关于虚构运动事件及Goldberg构式定义,对隐喻运动事件构式进行界定。语料分析结果显示,汉语隐喻运动事件构式呈现出认知可及性、以动写静两大特征,包含自动式和他动式两大类型,且均为复合式运动事件构式。再者,本研究以构式语... 借鉴Talmy关于虚构运动事件及Goldberg构式定义,对隐喻运动事件构式进行界定。语料分析结果显示,汉语隐喻运动事件构式呈现出认知可及性、以动写静两大特征,包含自动式和他动式两大类型,且均为复合式运动事件构式。再者,本研究以构式语法理论和语法整合理论为基石,通过构建的整合-压制理论模型对隐喻运动事件构式中动词与构式关系进行分析,指出隐喻运动事件构式中动词与构式形成双向互动融合关系,需要兼顾构式对动词的压制作用和动词及其论元的语义潜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运动事件构式 动词 构式 论元 互动融合
下载PDF
基于构式框盒图的汉英叙实动词句法语义特征研究——以“知道(KNOW)”为例
20
作者 陈丛梅 杨柳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9期130-139,146,共11页
叙实动词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多数学者基于语料分析和对比,对叙实动词的句法语义特征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随着认知语言学和构式语法理论的发展,本研究在构式语法理论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建立汉英叙实构式,并以汉英叙实动词... 叙实动词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多数学者基于语料分析和对比,对叙实动词的句法语义特征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随着认知语言学和构式语法理论的发展,本研究在构式语法理论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建立汉英叙实构式,并以汉英叙实动词“知道(know)”为例对汉英叙实构式框盒图进行构建与分析,尝试从理论层面加深对汉英叙实动词句法、语义、语用等特征的刻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实动词 构式 参与者角色 论元角色 框盒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