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胃管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血氧状态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1
作者 郭小霞 谢秀春 +2 位作者 吴夏颖 王苗 李静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9期83-87,共5页
目的分析经胃管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血氧状态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择取2017年2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60例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2017... 目的分析经胃管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血氧状态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择取2017年2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60例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2017年2月至2019年8月)和观察组(2019年9月至2022年3月),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联合NCPAP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经胃管微创注入PS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的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吸入氧浓度(Fi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aO_(2)高于对照组,PaCO_(2)及FiO_(2)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及白细胞计数(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RP、IL-18水平及WB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呼吸系统阻力(Rrs)、肺动态顺应性(Cr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Rrs低于对照组,Crs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胃管微创注入PS联合NCPAP可减轻NRDS患儿的炎症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肺功能及血氧状态恢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管微创注入 肺表面活性物质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血氧状态 炎症反应
下载PDF
侧卧位徒手气道开放置胃管法在重症脑卒中患者的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刘岩 高力频 王晓艳 《护理学报》 2013年第12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适用于重症急性脑卒中昏迷伴舌后坠、颅内压增高患者的胃管置入方法。方法将90例重症急性脑卒中昏迷患者分为3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侧卧位徒手开放气道法,对照1组采用侧卧位置管法,对照2组采用侧卧位拉舌法,比较3组患者1次置管... 目的探讨适用于重症急性脑卒中昏迷伴舌后坠、颅内压增高患者的胃管置入方法。方法将90例重症急性脑卒中昏迷患者分为3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侧卧位徒手开放气道法,对照1组采用侧卧位置管法,对照2组采用侧卧位拉舌法,比较3组患者1次置管成功情况、不良反应程度和舌损伤情况。结果1次置管成功率,观察组高于对照1组(P<0.01),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程度,观察组低于对照2组(P<0.01),与对照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舌损伤情况,观察组低于对照2组(P<0.05),与对照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卧位徒手气道开放置胃管法,用于重症脑卒中昏迷伴舌后坠、颅内压增高患者,成功率高、刺激小、损伤轻,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管置入 脑卒中 侧卧位 徒手气道开放
下载PDF
经鼻留置胃管时不同体位胃管走行路径的影像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晓容 戴贵东 +1 位作者 冯晓兰 舒健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4年第7期2353-2355,共3页
[目的]分析经鼻留置胃管不同体位下胃管路径的影像变化,为改良经鼻留置胃管技术提供影像解剖依据。[方法]26例需留置胃管的病人以垫肩颈仰头体位经鼻留置胃管后,分别取垫肩颈仰头体位及平卧位行CT扫描,通过多平面重组(MPR)及最大密度投... [目的]分析经鼻留置胃管不同体位下胃管路径的影像变化,为改良经鼻留置胃管技术提供影像解剖依据。[方法]26例需留置胃管的病人以垫肩颈仰头体位经鼻留置胃管后,分别取垫肩颈仰头体位及平卧位行CT扫描,通过多平面重组(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后处理观察胃管走行路径,在正中矢状位测量各观察指标。[结果]垫肩颈仰头位时:鼻尖至食管入口连线长度(A1)(118.71±6.66)mm,寰椎前弓至A1的垂直距离(A2)(42.35±7.81)mm,颚骨上缘与第2颈椎椎体后缘的角度(A3)(91.17±7.90)°及颚骨上缘与第5颈椎椎体后缘的角度(A4)(97.99±8.79)°;平卧位时:A1为(114.58±9.07)mm,A2为(38.72±7.44)mm,A3为(95.15±8.78)°,A4为(94.42±10.58)°。[结论]垫肩颈仰头仰卧位留置胃管技术具有明显的解剖学优势,使胃管走行曲度变大,更有利于临床置管并减轻病人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置胃管 计算机断层成像 垫肩颈仰头体位 平卧位
下载PDF
鼻饲管位置验证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欢 杨蓉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07年第10期2638-2640,共3页
介绍了国内外关于鼻饲管位置验证方法及其各种方法局限性的研究进展,以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的安全性。
关键词 鼻饲管 位置 验证方法
下载PDF
超极低出生体重儿不同口胃管置管长度测量方法的临床价值
5
作者 黄海燕 温景莲 +1 位作者 陈彩云 胡飞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87-88,共2页
目的:探讨超极低出生体重儿不同口胃管置管长度测量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71例超极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测量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测量方法进行胃管测量,观察... 目的:探讨超极低出生体重儿不同口胃管置管长度测量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71例超极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测量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测量方法进行胃管测量,观察组采用公式计算方法测量胃管,以X线摄片确定胃管位置,比较两组患儿胃管在胃内的位置和置管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胃管达到胃底部者占77.14%(27/35),高于对照组的58.33%(21/36)(χ~2=8.094,P=0.004);观察组患儿发生恶心呕吐、返流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1.43%(4/35),低于对照组的47.22%(17/36)(χ~2=10.916,P=0.001)。结论:超极低出生体重儿采用公式计算法计算胃管长度,可提高胃管达到胃底部的比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儿舒适度,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胃管置管 超极低出生体重儿 长度测量方法 胃管位置
下载PDF
改良体位与导丝引导置管法联合应用价值
6
作者 余淑贤 陈丽东 张雪慧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第12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体位加导丝引导置管法在ICU 人工气道患者留置胃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 年1 月—2018 年9 月的68 例ICU 人工气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胃管留置法,观察组给予改良体位加导丝引... 目的探讨改良体位加导丝引导置管法在ICU 人工气道患者留置胃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 年1 月—2018 年9 月的68 例ICU 人工气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胃管留置法,观察组给予改良体位加导丝引导置管法,各34 例,且对两组患者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置管前后的生命体征,无改变(P > 0.05);对照组置管前后的生命体征,发生改变(P < 0.05)。结论改良体位加导丝引导置管法应用于ICU 人工气道患者留置胃管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有利于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及保证生命体征的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体位 导丝引导置管法 ICU 人工气道 胃管 一次性置管成功率 生命体征
下载PDF
护士胃管定位方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冯丽梅 沈梅芬 +4 位作者 梅彬彬 王雯婷 崔飞飞 张磊 顾丽华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8,共4页
目的了解管饲期间护士胃管定位方法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根据AACN(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ritical-Care Nurses)实践警报,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957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管饲期间护士胃管定位的时间选择存在差异,291人... 目的了解管饲期间护士胃管定位方法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根据AACN(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ritical-Care Nurses)实践警报,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957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管饲期间护士胃管定位的时间选择存在差异,291人(32.08%)选择在管饲饮食前+交接班时;胃管定位的方法选择中,497人(51.93%)通过听诊腹部气过水声定位,564人(58.93%)回抽胃内容物定位,而AACN推荐的最简单直观的胃管刻度确定法和pH值测试法,仅393人(41.06%)和31人(3.24%)总是使用。不同医院级别、是否ICU护士选择胃管刻度确定法及不同医院级别、护龄、学历、职称、是否专科护士选择pH值测试法存在差异(P<0.05,P<0.01)。结论管饲期间护士胃管定位方法的选择与实践警报推荐存在一定差距。护士应转变观念,加强相关理论知识学习和进行积极地循证护理实践,以更准确有效地实施临床护理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士 鼻胃管 管饲 胃管定位 刻度确定法 pH值测试法
下载PDF
两种方法判定成人胃管置入位置的效果分析
8
作者 曾德兰 庞莹 梁敏容 《大众科技》 2021年第11期96-99,共4页
目的:探讨两种方法判定成人胃管置入的效果分析。方法:将92例需胃管置入的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均于全身麻醉成功后,按照《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标准》鼻饲管置入操作流程置入胃管,胃管经鼻腔置入至测定长度后,判定胃管置入... 目的:探讨两种方法判定成人胃管置入的效果分析。方法:将92例需胃管置入的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均于全身麻醉成功后,按照《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标准》鼻饲管置入操作流程置入胃管,胃管经鼻腔置入至测定长度后,判定胃管置入是否在胃内,对照组采用注射器判定,观察组采用负压引流器判定,观察判定置入胃管位置效果、耗时和护理人员满意度的相关性。结果:两组判定胃管置入成功的总有效率比对无差异性,但观察组胃管置入总耗时为4.23±0.85 min,低于对照组的6.75±2.45 min;观察组在判定胃管耗时为0.58±0.29 min,低于对照组的0.75±0.26 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对两组判定方法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引流器判定成人胃管成功留置,减少操作环节,提升工作效率,降低耗材成本支出,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胃管 位置 判定效果
下载PDF
胃管与输液器联用加体位干预对克隆恩病患者灌肠效果的观察及护理
9
作者 宋玉芝 伊洪莉 赵文兴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20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一次性胃管与输液器联合使用加体位干预对克隆恩病患者灌肠的治疗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08年3月至2011年10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和济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克隆恩病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一次性胃管与输液器联合使用加体位干预对克隆恩病患者灌肠的治疗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08年3月至2011年10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和济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克隆恩病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在给予规范药物治疗的同时,观察组患者采用一次性胃管与输液器联合使用加体位干预灌肠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灌肠方法。治疗2周后,对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以及肠镜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在黏液脓血便、腹痛、腹泻以及其他症状缓解方面和结肠镜检查结果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一次性胃管与输液器联合使用加体位干预解决了普通灌肠法对克隆恩病患者达不到治疗效果的问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胃管 输液器 体位干预 克隆恩病 灌肠
下载PDF
改良体位在ICU人工气道患者留置胃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范惠 李萍 丁会娥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CSCD 2015年第5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体位(抬颌仰额)加导丝引导置管法在ICU人工气道患者留置胃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实施人工气道的180例ICU住院患者按留置胃管顺序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体位加导丝引导置管法留置胃管,观察组采用... 目的探讨改良体位(抬颌仰额)加导丝引导置管法在ICU人工气道患者留置胃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实施人工气道的180例ICU住院患者按留置胃管顺序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体位加导丝引导置管法留置胃管,观察组采用改良体位加导丝引导置管法,观察两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留置胃管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置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采用抬颌仰额位加导丝引导置管法能有效提高ICU人工气道患者留置胃管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缩短置管时间,进而减轻对患者食管损伤,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重危患者 人工气道 留置胃管 改良体位 抬颌仰额
下载PDF
体位护理结合导丝引导置管在人工气道患者留置胃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谭琴 孔丽仪 +2 位作者 林春媚 黄春燕 彭智棋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年第5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讨体位护理结合导丝引导置管在人工气道患者留置胃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人工气道患者15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置管,观察组应用体位护理结合导丝引导置管。比... 目的:探讨体位护理结合导丝引导置管在人工气道患者留置胃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人工气道患者15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置管,观察组应用体位护理结合导丝引导置管。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用时、置管前后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及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置管后血压、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家属对护士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人工气道患者留置胃管中应用体位护理结合导丝引导置管,可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能率,有效缩短置管用时,且不良反应较少,从而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气道 留置胃管 体位护理 导丝引导置管
下载PDF
经胃管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技术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 被引量:13
12
作者 高志礼 《中国民康医学》 2020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观察经胃管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LISA)技术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RDSN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研究组(45例)。对照组予气管插... 目的:观察经胃管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LISA)技术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RDSN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研究组(45例)。对照组予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INSURE)治疗,研究组予LISA技术联合NCPAP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O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CO2和FiO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8.89%,低于对照组的2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ISA技术联合NCPAP治疗RDSN效果较好,可改善患儿血气和呼吸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胃管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摘除术中预氧非正压通气诱导插管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妮荣 吉宗民 《实用医药杂志》 2015年第7期588-589,593,共3页
目的探讨预氧非正压通气全麻诱导插管技术在腹腔镜胆囊摘除术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笔者所在医院择期经腹腔镜胆囊摘除手术的患者48例,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观察组(G)和对照组(D),每组患者为24例。G组应用预氧非正压通气技术诱导插管,... 目的探讨预氧非正压通气全麻诱导插管技术在腹腔镜胆囊摘除术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笔者所在医院择期经腹腔镜胆囊摘除手术的患者48例,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观察组(G)和对照组(D),每组患者为24例。G组应用预氧非正压通气技术诱导插管,D组应用传统的胃管置入结合正压通气诱导插管。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入院时(T1)、诱导前5min(T2)、插管时(T3)、插管毕(T4)、插管后5min(T5)等5个时点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2),记录T4、T5两个时点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评估胃胀情况。结果 T2时点,D组HR、SBP、DBP变化明显,组间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组T4时PetCO2点明显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3、T4、T5时点HR、SBP、DBP与组内T1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胃胀情况发生。结论应用预氧非正压通气技术全麻醉诱导插管,在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氧非正压通气 全身麻醉 胃管 腹腔镜胆囊手术
下载PDF
LISA技术与INSURE技术联合N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丽丽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9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用经胃管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LISA)技术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与用经气管插管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INSURE)技术联合N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汕尾市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 目的:探讨用经胃管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LISA)技术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与用经气管插管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INSURE)技术联合N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汕尾市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为观察组患儿采用LISA技术联合NCPAP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儿采用INSURE技术联合NCPAP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吸入氧浓度(FiO_(2))、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FiO_(2)、PaC0_(2)均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Pa0_(2)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采用INSURE技术联合NCPAP相比,用LISA技术联合N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患儿的血气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胃管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技术 经气管插管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技术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口服农药中毒患者插胃管失败23例处理体会
15
作者 李克力 束翠香 谢宏炯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0年第6期466-467,共2页
目的:提高口服农药中毒患者插胃管洗胃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0月口服农药中毒患者行洗胃术,插胃管失败患者2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采取不同措施,全部插胃管成功,洗胃得以顺利完成。结论:分析插胃管失败原因,... 目的:提高口服农药中毒患者插胃管洗胃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0月口服农药中毒患者行洗胃术,插胃管失败患者2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采取不同措施,全部插胃管成功,洗胃得以顺利完成。结论:分析插胃管失败原因,针对性采取相应对策有利于提高置胃管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中毒 洗胃术 插胃管
下载PDF
儿童鼻胃管末端位置判断的循证实践
16
作者 方继红 朱晶 +3 位作者 王利敏 张美英 武凤芹 朱秀秀 《中国护理管理》 2024年第8期1136-1140,共5页
目的:将儿童鼻胃管末端位置判断的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并评价其应用效果,为规范儿科护士鼻胃管末端位置判断方法,提升导管专科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遵循复旦大学循证护理中心的证据转化模式,总结儿童鼻胃管末端位置判断的相关证据,制... 目的:将儿童鼻胃管末端位置判断的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并评价其应用效果,为规范儿科护士鼻胃管末端位置判断方法,提升导管专科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遵循复旦大学循证护理中心的证据转化模式,总结儿童鼻胃管末端位置判断的相关证据,制定相应的临床审查指标、分析实施过程中的障碍因素与促进因素,构建并实施证据应用策略,比较证据应用前后鼻胃管末端位置判断准确率、鼻胃管脱管发生率,以及护士对审查指标的执行率和鼻胃管相关操作及位置判断知识的知晓率。结果:共制定了5条审查指标,循证实践后护士对审查指标的执行率和鼻胃管末端位置判断及相关操作知识的知晓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鼻胃管末端位置判断准确率从54.5%提高至97.1%,鼻胃管脱管发生率从24.2%降低至2.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鼻胃管末端位置判断循证实践的实施为临床决策提供了参考,提高了护理人员循证知识水平和证据应用依从性,有效提高了患儿鼻胃管末端位置判断精准率,降低了患儿鼻胃管脱管发生率,促进了儿科专科护理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鼻胃管 鼻饲 位置 循证实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