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Cultivation Techniques for Vernonia anthelmintica Willd
1
作者 Nurbolat Aidarhan Abulimiti Yili +2 位作者 Haibaier Huojiaaihemaiti Chunfang LU Haji Akber Aisa 《Medicinal Plant》 CAS 2020年第4期64-65,共2页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and harvesting of Vernonia anthelmintica Willd.At present,the domestic cultivation of V.anthelmintica Willd has not formed a scale,characterized with low seed yield a...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and harvesting of Vernonia anthelmintica Willd.At present,the domestic cultivation of V.anthelmintica Willd has not formed a scale,characterized with low seed yield and high harvesting cost.Therefore,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arry out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and yield improvement of V.anthelmintica Wil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nonia anthelmintica willd Medicinal value Chemical composition Pharmacological action Cultivation technique
下载PDF
驱虫斑鸠菊不同提取物组分注射液对正常小鼠血清铜、锌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曹丽蒙 李红健 +3 位作者 尚靖 于鲁海 孙力 徐建国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01年第12期711-712,共2页
目的 :研究驱虫斑鸠菊不同提取物组分注射液对正常小鼠血清铜、锌含量的影响。方法 :取驱虫斑鸠菊不同提取物组分B、C、C′按急性毒性试验量的1/10、1/30、1/50给予不同组小鼠腹腔连续注射7天 ,取血测定铜、锌含量。结果 :不同组小鼠血... 目的 :研究驱虫斑鸠菊不同提取物组分注射液对正常小鼠血清铜、锌含量的影响。方法 :取驱虫斑鸠菊不同提取物组分B、C、C′按急性毒性试验量的1/10、1/30、1/50给予不同组小鼠腹腔连续注射7天 ,取血测定铜、锌含量。结果 :不同组小鼠血清铜、锌水平不同 (P<0.05)。结论 :不同提取物组分注射液对正常小鼠血清中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虫斑鸠菊注射液 小鼠 维医
下载PDF
驱虫斑鸠菊血清药物化学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晓东 闫明 +1 位作者 张兰兰 霍仕霞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6期713-715,共3页
目的对维药驱虫斑鸠菊进行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探讨驱虫斑鸠菊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在建立驱虫斑鸠菊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的基础上,通过比较驱虫斑鸠菊水提取物、驱虫斑鸠菊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HPLC指纹图谱的差异,确定驱虫斑... 目的对维药驱虫斑鸠菊进行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探讨驱虫斑鸠菊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在建立驱虫斑鸠菊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的基础上,通过比较驱虫斑鸠菊水提取物、驱虫斑鸠菊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HPLC指纹图谱的差异,确定驱虫斑鸠菊血中移行成分。结果在驱虫斑鸠菊含药血清中发现了9种入血成分,其中5种为原型成分,其余4种可能为原型成分的代谢产物。结论9种入血成分可能是驱虫斑鸠菊的体内直接作用物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助于阐明驱虫斑鸠菊的药效物质基础及药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虫斑鸠菊 药物化学 代谢产物 色谱法 高效液相 指纹图谱
下载PDF
驱虫斑鸠菊提取物抑制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增殖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李红健 李琳琳 +1 位作者 孙力 尚靖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驱虫斑鸠菊提取物对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的增殖以及对其酪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含量的影响。方法四甲基噻唑氮蓝比色法测定对A375细胞抑制作用;显微法观察细胞形态;比色法测定酪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含量。结果在一定质量浓度范... 目的探讨驱虫斑鸠菊提取物对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的增殖以及对其酪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含量的影响。方法四甲基噻唑氮蓝比色法测定对A375细胞抑制作用;显微法观察细胞形态;比色法测定酪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含量。结果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1~40mg.L-1)内随着驱虫斑鸠菊提取物质量浓度增加可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驱虫斑鸠菊提取物质量浓度小于10mg.L-1,对酪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合成抑制有增加的趋势;大于20mg.L-1时,显示一定的细胞毒性作用。结论驱虫斑鸠菊提取物能显著抑制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的增殖,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1~40mg.L-1)有浓度依赖关系(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虫斑鸠菊提取物 黑色素瘤 A375细胞 增殖抑制作用
下载PDF
驱虫斑鸠菊不同提取部位对小鼠B16细胞黑素合成及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姚莉 李茜 尚靖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10期1191-1193,1197,共4页
目的观察驱虫斑鸠菊不同提取部位对体外培养的小鼠B16细胞黑素合成和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方法由驱虫斑鸠菊得到3种不同部位提取物,分别为母液(Q1)、乙酸乙酯提取物(Q2)及萃取后物质(Q3)。以体外培养的小鼠B16黑素瘤细胞为模型,以3个色... 目的观察驱虫斑鸠菊不同提取部位对体外培养的小鼠B16细胞黑素合成和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方法由驱虫斑鸠菊得到3种不同部位提取物,分别为母液(Q1)、乙酸乙酯提取物(Q2)及萃取后物质(Q3)。以体外培养的小鼠B16黑素瘤细胞为模型,以3个色素合成途径中的关键点为多靶点评价体系,其中采用MTT法测定提取物对B16小鼠黑素瘤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L-DOPA氧化法测定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采用NaOH裂解法检测黑素含量。结果 3种提取部位对B16细胞都有一定的增殖作用,其中Q1、Q2促进增殖作用明显(P<0.01),Q3有轻微的促进增殖的作用。Q1、Q3对酪氨酸酶有不同程度的激活作用并促进黑素的合成,其中Q3在20~80μg/ml范围内促进B16细胞黑素合成作用明显(P<0.05或P<0.01),且Q3以浓度依赖方式上调酪氨酸活性。结论驱虫斑鸠菊残留的水溶性部分是稳定的调节B16细胞黑素合成的活性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素合成 小鼠B16细胞 驱虫斑鸠菊 活性部位
下载PDF
维药驱虫斑鸠菊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晓东 闫明 刘发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877-2880,共4页
驱虫斑鸠菊是维吾尔医的常用药材,具有激活酪氨酸酶活性、增加皮肤光敏作用、改善白癜风病灶部位皮肤微循环、调节免疫及补充微量元素等功能;尚有清除异常粘液质、驱虫、消肿、散寒止痛等作用。用于治疗湿寒性胃痛、肝病、白癜风等病症... 驱虫斑鸠菊是维吾尔医的常用药材,具有激活酪氨酸酶活性、增加皮肤光敏作用、改善白癜风病灶部位皮肤微循环、调节免疫及补充微量元素等功能;尚有清除异常粘液质、驱虫、消肿、散寒止痛等作用。用于治疗湿寒性胃痛、肝病、白癜风等病症。治疗白癜风有突出的疗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对白癜风的治疗可能经多途径、多靶点发挥作用。该文从驱虫斑鸠菊的生药学、化学成分、现代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虫斑鸠菊 维吾尔药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评价驱虫斑鸠菊软膏治疗白癜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7
作者 朱卫江 韩启明 +1 位作者 曹丽蒙 蒋玉凤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8年第4期297-298,共2页
目的:运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评价驱虫斑鸠菊软膏治疗白癜风的疗效。方法:寻常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57例在驱虫斑鸠菊软膏治疗前采取皮损部位的图像并储存,治疗后4周、12周,再次采取皮损部位的图像储存,对治疗前后白斑的大小、治疗效果与... 目的:运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评价驱虫斑鸠菊软膏治疗白癜风的疗效。方法:寻常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57例在驱虫斑鸠菊软膏治疗前采取皮损部位的图像并储存,治疗后4周、12周,再次采取皮损部位的图像储存,对治疗前后白斑的大小、治疗效果与治疗时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7例患者,治疗4周后,显效21例,进步33例,无效3例,有效率36·8%;治疗12周后,显效24例,进步31例,无效2例,有效率42·1%;两者有效率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15,P=0·70)。驱虫斑鸠菊软膏治疗白癜风4周后,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4周后的皮损面积减少值与治疗12周后的皮损面积减少值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驱虫斑鸠菊软膏治疗白癜风的疗效可提供客观科学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 驱虫斑鸠菊 白癜风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在驱虫斑鸠菊不同提取工艺对比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刘晓东 闫明 +1 位作者 霍仕霞 张兰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8期794-798,共5页
目的:驱虫斑鸠菊是治疗白癜风的常用药材,其化学成分复杂。文中建立并优化驱虫斑鸠菊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HPLC-FP)的色谱条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同提取工艺的对比研究。方法:通过保留时间及各共有峰的相对峰面积建立并优化分析... 目的:驱虫斑鸠菊是治疗白癜风的常用药材,其化学成分复杂。文中建立并优化驱虫斑鸠菊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HPLC-FP)的色谱条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同提取工艺的对比研究。方法:通过保留时间及各共有峰的相对峰面积建立并优化分析驱虫斑鸠菊组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HPLC-FP),进行不同提取工艺的对比研究。结果:建立了驱虫斑鸠菊最优的HPLC-FP分离条件,得到19个指纹图谱共有峰,经对比得知驱虫斑鸠菊85%乙醇提取物与半仿生提取物的指纹图谱比较相似,而与驱虫斑鸠菊水提物指纹图谱差异较大,其中1、4、6、11、12、14、16-19峰为驱虫斑鸠菊85%乙醇提取物及驱虫斑鸠菊半仿生提取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特有峰,而20-30峰则为驱虫斑鸠菊水提取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特有峰。结论:实验为驱虫斑鸠菊入血成分、制剂工艺及药效学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虫斑鸠菊 高效液相色谱 指纹图谱 工艺对比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维药驱虫斑鸠菊中4个黄酮类成分含量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加利 袁将 +2 位作者 全庆华 姬瑞芳 刘永刚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8期43-45,共3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维药驱虫斑鸠菊中圣草酚、紫铆查耳酮、紫铆素和异鼠李素含量的方法,为完善驱虫斑鸠菊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以圣草酚、紫铆查耳酮、紫铆素和异鼠李素为对照品,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4.6 mm×...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维药驱虫斑鸠菊中圣草酚、紫铆查耳酮、紫铆素和异鼠李素含量的方法,为完善驱虫斑鸠菊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以圣草酚、紫铆查耳酮、紫铆素和异鼠李素为对照品,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为流动相A,0.2%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10 nm,流速1.0 m L·min-1,柱温25℃,测定驱虫斑鸠菊药材中这4个黄酮类成分的含量。结果:本法中圣草酚、紫铆查耳酮、紫铆素和异鼠李素的进样量分别在13.44~107.52、30.24~241.92、9.60~76.80、6.25~49.97 n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8、0.9999、0.9991、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n=9)在99.70%~100.56%,RSD小于2.0%。结论:本法简单、快速、重现性好,可为评价驱虫斑鸠菊药材的质量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虫斑鸠菊 圣草酚 紫铆查耳酮 紫铆素 异鼠李素 黄酮类化合物 含量测定
下载PDF
驱虫斑鸠菊化学成分及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加利 潘纪红 +4 位作者 袁将 姬瑞芳 全庆华 高简 刘永刚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833-1837,共5页
目的:研究驱虫斑鸠菊的化学成分,并探讨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驱虫斑鸠菊80%乙醇提取物通过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方法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技术鉴定各单体化合... 目的:研究驱虫斑鸠菊的化学成分,并探讨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驱虫斑鸠菊80%乙醇提取物通过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方法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技术鉴定各单体化合物的结构。采用蘑菇酪氨酸酶多巴速率氧化法,考察分离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对酪氨酸酶抑制活性作用。结果:从驱虫斑鸠菊的果实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N-乙酰基吲哚-3-甲醛(1)、1-乙基吲哚-3-甲酸(2)、豆甾醇(3)、圣草酚(4)、芹菜素(5)、紫铆查尔酮(6)、紫铆素(7)、异鼠李素(8)、硫黄菊素(9)、木犀草素(10)、咖啡酸(11)、原儿茶酸(12)、3,5-二咖啡酰奎宁酸甲酯(13)、3,4-二咖啡酰奎宁酸甲酯(14)。化合物9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活性最强,IC50=0.424 mmol/L。结论:其中,化合物1、2、9、12~1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9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9可作为一种潜在的天然酪氨酸酶抑制剂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虫斑鸠菊 化学成分 黄酮 酪氨酸酶 抑制作用
下载PDF
综合评分法优选驱虫斑鸠菊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1
11
作者 于鲁海 孙力 +2 位作者 李燕菊 尚靖 徐建国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73-375,共3页
目的优选驱虫斑鸠菊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紫铆素含量、总黄酮含量及浸膏得率为指标,考察影响提取的因素。结果驱虫斑鸠菊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入10倍量水,浸泡1 h,煎煮1 h,共3次。结论该工艺可提高驱虫斑鸠菊的提取率。
关键词 驱虫斑鸠菊 正交试验 综合评分法 提取工艺
下载PDF
驱虫斑鸠菊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分离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晓东 闫明 +1 位作者 张兰兰 霍仕霞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01-103,共3页
目的建立驱虫斑鸠菊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HPLC-FPs)分离的优化条件。方法采用HPLC法,用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水溶液,检测波长为220nm,柱温为30℃,考察驱虫斑鸠菊水提取物在不同梯度洗脱条件下的分离... 目的建立驱虫斑鸠菊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HPLC-FPs)分离的优化条件。方法采用HPLC法,用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水溶液,检测波长为220nm,柱温为30℃,考察驱虫斑鸠菊水提取物在不同梯度洗脱条件下的分离情况。结果优选出的驱虫斑鸠菊HPLC-FPs分离条件,可使驱虫斑鸠菊水提物中各组分达到较佳分离,稳定性、精密度、重现性好。结论该色谱分离条件可用于建立驱虫斑鸠菊药材HPLC-FPs的分离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虫斑鸠菊 高效液相色谱 指纹图谱 分离条件
下载PDF
驱虫斑鸠菊注射液辅助治疗硅沉着病Ⅰ期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须玉红 杨荣 +2 位作者 金露 聂利平 刘桂桃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5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讨驱虫斑鸠菊注射液雾化吸入辅助治疗硅沉着病Ⅰ期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10月收治100例硅沉着病Ⅰ期患者采用双盲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分别采用氨茶碱和驱虫斑鸠菊注... 目的探讨驱虫斑鸠菊注射液雾化吸入辅助治疗硅沉着病Ⅰ期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10月收治100例硅沉着病Ⅰ期患者采用双盲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分别采用氨茶碱和驱虫斑鸠菊注射液进行氧驱动雾化吸人,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喘息、肺部哮鸣音、肺部湿哕音缓解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治疗后PaO: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有1例心动过速,停药后缓解。对照组有2例心动过速、2例喘憋加重。结论在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驱虫斑鸠菊注射液雾化吸入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硅沉着病Ⅰ期患者喘息、气促,改善缺氧症状,缩短住院时间,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虫斑鸠菊注射液 雾化吸入 硅沉着病I期 肺部感染
下载PDF
UPLC-LTQ-Orbitrap-MS快速识别驱虫斑鸠菊中多酚类化合物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加利 田婧鋆 +5 位作者 顾娟 孙倩倩 郭晓宇 张伽妹 王春国 刘永刚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9年第7期881-887,共7页
目的:对驱虫斑鸠菊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组合式高分辨质谱(UPLC-LTQ-Orbitrap-MS)联用技术,总结驱虫斑鸠菊中黄酮类和咖啡酰奎宁酸类化合物的质谱裂解规律,建立其乙醇... 目的:对驱虫斑鸠菊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组合式高分辨质谱(UPLC-LTQ-Orbitrap-MS)联用技术,总结驱虫斑鸠菊中黄酮类和咖啡酰奎宁酸类化合物的质谱裂解规律,建立其乙醇提取物中多酚类成分的快速识别方法,并对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识别。结果:从其乙醇提取物中初步鉴定出43种多酚类化合物,其中包括30种黄酮类成分和13种酚酸类成分。结论:有26种化合物是首次在驱虫斑鸠菊中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虫斑鸠菊 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组合式高分辨质谱 多酚类成分
下载PDF
应用选择性反应/多反应监测技术(SRM/MRM)对驱虫斑鸠菊黄酮成分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雯 王红娟 康晓静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731-736,共6页
目的对驱虫斑鸠菊种子类黄酮物质进行定量分析。方法采用选择性反应/多反应监测技术(SRM/MRM),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及MRM质谱分析,对驱虫斑鸠菊种子类黄酮物质进行定量分析,并结合KEGG数据库,对驱虫斑鸠菊种子类黄酮化合物的参与的主要... 目的对驱虫斑鸠菊种子类黄酮物质进行定量分析。方法采用选择性反应/多反应监测技术(SRM/MRM),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及MRM质谱分析,对驱虫斑鸠菊种子类黄酮物质进行定量分析,并结合KEGG数据库,对驱虫斑鸠菊种子类黄酮化合物的参与的主要分子生物学过程进行分析。结果测定驱虫斑鸠菊种子总黄酮类物质含量为0.97 g/100g,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及MRM质谱分析,共获得36种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前5位的化合物为:圣草酚(12650.98 ng/100g)、异槲皮苷(7293.86 ng/100 g)、木樨草素(4503.38 ng/100 g)、紫铆素(4320.83 ng/100 g)和柚皮素(3390.59 ng/100 g),而异黄酮化合物芒柄花黄素和异黄酮化合物黄豆素含量最少,仅占1.07 ng/100 g和1.81 ng/100 g。驱虫斑鸠菊种子类黄酮组分涉及的生物合成过程主要包括类黄酮生物合成、黄酮和黄酮醇生物合成、异黄酮生物合成、泛醌和其它萜类生物合成及酪氨酸代谢等。结论本研究应用SRM/MRM技术,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准确性高,适用于对特定复合物组分进行有针对性地、特异性地检测与分析,并可获得目标化合物的绝对定量结果,也为驱虫斑鸠菊化学成分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虫斑鸠菊 类黄酮 化合物 选择性反应/多反应监测技术
下载PDF
指纹图谱在驱虫斑鸠菊澄清工艺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于鲁海 徐建国 +2 位作者 李燕菊 孙力 尚靖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7年第6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建立驱虫斑鸠菊的澄清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HPLC指纹图谱色谱峰的变化为指标,应用多指标试验公式评分法考察驱虫斑鸠菊的澄清条件。结果:驱虫斑鸠菊水提取液的澄清条件为:在ZTC1+1澄清剂加入前先调节驱虫斑鸠菊提取... 目的:探讨建立驱虫斑鸠菊的澄清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HPLC指纹图谱色谱峰的变化为指标,应用多指标试验公式评分法考察驱虫斑鸠菊的澄清条件。结果:驱虫斑鸠菊水提取液的澄清条件为:在ZTC1+1澄清剂加入前先调节驱虫斑鸠菊提取液的pH=7.0,澄清剂的加入顺序为先加入0.5%(g/mL)澄清剂B溶液再加入1.0%(g/mL)澄清剂A溶液,澄清剂B和A的最佳用量分别为2.0%(V/V)和0.5%(V/V),反应温度分别为(80±1)℃和(60±1)℃,反应时间分别为2h。结论:该工艺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虫斑鸠菊 正交试验 HPLC指纹图谱 多指标试验:公式评分法:澄清工艺
下载PDF
驱虫斑鸠菊粗提物促进人皮肤组织黑色素合成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蔡洁 吴华丽 +1 位作者 吕金鹏 尚靖 《中南药学》 CAS 2016年第6期590-594,共5页
目的建立组织培养人皮肤模型并探讨驱虫斑鸠菊提取物[Vernonia anthelmintica(L.)extract,AVE]在该模型下对人皮肤组织黑色素合成功能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HE染色法观察不同培养条件对组织培养的人皮肤形态的影响,HE染色法... 目的建立组织培养人皮肤模型并探讨驱虫斑鸠菊提取物[Vernonia anthelmintica(L.)extract,AVE]在该模型下对人皮肤组织黑色素合成功能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HE染色法观察不同培养条件对组织培养的人皮肤形态的影响,HE染色法和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不同浓度AVE对人皮肤组织毒性的影响,NaOH裂解法、L-Dopa氧化法检测AVE对人皮肤组织黑色素含量及酪氨酸酶活力的影响,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观察AVE对组织培养的人皮肤S100和黑色素合成关键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以William’s E培养基为基础培养的人皮肤组织结构完整,形态良好。在组织培养的人皮肤模型中,AVE剂量依赖性的促进黑色素合成和酪氨酸酶活性。AVE能够上调黑色素合成关键调控因子MITF及相关蛋白(TYR、TRP-1和TRP-2)与S100的表达。结论 AVE通过上调MITF及其调控的黑色素合成相关蛋白表达与黑色素细胞的增殖促进人皮肤组织的黑色素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虫斑鸠菊提取物 人皮肤组织培养模型 黑色素合成 酪氨酸酶
下载PDF
山奈酚减轻人角质形成细胞氧化应激损伤 被引量:9
18
作者 邹雪莲 胡雯 +4 位作者 雷子贤 王红娟 徐晨 哈丽娜·海若拉 康晓静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1年第8期1103-1108,共6页
目的探究驱虫斑鸠菊成分山奈酚(KP)在人角质形成细胞系(HaCaT)中的抗氧化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用选择性反应/多反应监测技术定量分析驱虫斑鸠菊种子黄酮类物质。将HaCaT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用2,2-偶氮二(2-甲基丙基咪)二盐酸盐(AAPH... 目的探究驱虫斑鸠菊成分山奈酚(KP)在人角质形成细胞系(HaCaT)中的抗氧化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用选择性反应/多反应监测技术定量分析驱虫斑鸠菊种子黄酮类物质。将HaCaT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用2,2-偶氮二(2-甲基丙基咪)二盐酸盐(AAPH)处理HaCaT细胞,构建氧化应激模型]、不同浓度山奈酚干预组;CCK-8法检测增殖;RT-qPCR检测Nrf2、HO-1、NQO1、GCLC和GCLM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rf2蛋白表达。结果1)驱虫斑鸠菊种子中总黄酮类物质含量为0.97 g/100 g,共获得36种黄酮类化合物,其中KP含量为62.96 ng/100 g。2)构建氧化应激模型的AAPH最适浓度为25 mmol/L;KP浓度为0~40μmol/L时,未见明显细胞毒性。3)低剂量KP可增加HaCaT细胞内Nrf2、HO-1和GCLC mRNA的表达,其中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表达变化最为显著。4)KP可呈浓度依赖性增加各组细胞内Nrf2蛋白表达。结论驱虫斑鸠菊成分KP减轻人角质形成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其作用机制与上调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虫斑鸠菊 山奈酚 白癜风 氧化应激 角质形成细胞
下载PDF
民族药驱虫斑鸠菊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2
19
作者 付瑾 王贝贝 +3 位作者 赵爽 董洁 冀娇娇 刘永刚 《中国处方药》 2015年第10期26-27,共2页
目的建立民族药驱虫斑鸠菊的质量标准,测定驱虫斑鸠菊中绿原酸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进行测定,以乙腈-0.4%磷酸(10∶90)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为327 nm。结果本法所采用的绿原酸的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0.06~1.2μg。平均回收率为100.78%,... 目的建立民族药驱虫斑鸠菊的质量标准,测定驱虫斑鸠菊中绿原酸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进行测定,以乙腈-0.4%磷酸(10∶90)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为327 nm。结果本法所采用的绿原酸的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0.06~1.2μg。平均回收率为100.78%,RSD为1.78%(n=6)。结论本文所建立的方法简便、灵敏、专属性强,为民族药驱虫斑鸠菊的质量评价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虫斑鸠菊 绿原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维药驱虫斑鸠菊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蔡良谟 霍仕霞 +3 位作者 林娟 吴培培 闫明 凯赛尔.阿不都克热木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159-2161,共3页
目的研究驱虫斑鸠菊的化学成分。方法驱虫斑鸠菊醇提物通过硅胶、sephadex LH-20反复柱层析、分离纯化,用有机波谱方法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甘草素(1)、异甘草素(2)、紫铆亭(3)、紫铆花素(4)。结论化合物1~2均... 目的研究驱虫斑鸠菊的化学成分。方法驱虫斑鸠菊醇提物通过硅胶、sephadex LH-20反复柱层析、分离纯化,用有机波谱方法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甘草素(1)、异甘草素(2)、紫铆亭(3)、紫铆花素(4)。结论化合物1~2均为首次从驱虫斑鸠菊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虫斑鸠菊 化学成分 黄酮 查尔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