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BI患者经颅多普勒(TCD)转颈试验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叶海翠 许宏伟 +1 位作者 于湘军 尹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3481-3482,共2页
目的探讨转颈试验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8例经临床确诊的VBI患者行经颅多普勒(TCD)常规及转颈试验,并对检测前后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48例VBI患者TCD异常36例,异常率为75%,加转颈试验后异常率为92%,且转颈后... 目的探讨转颈试验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8例经临床确诊的VBI患者行经颅多普勒(TCD)常规及转颈试验,并对检测前后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48例VBI患者TCD异常36例,异常率为75%,加转颈试验后异常率为92%,且转颈后的VS值较转颈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转颈试验能判断椎基底动脉血液循环障碍的程度,增加病变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供血不足(vbi) 经颅多普勒(TCD) 转颈试验
下载PDF
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2
2
作者 刘俊花 姜晓蕊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6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VBIV)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82例VBIV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盐酸倍他... 目的:探讨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VBIV)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82例VBIV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后眩晕症状[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高切全血黏度(HWBV)、血浆黏度(PV)及红细胞聚集指数(EAI)]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40/41),高于对照组的75.61%(3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眩晕、恶心呕吐消失时间及平衡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DHI评分及HWBV、PV、EA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VBIV患者效果显著,可加快症状缓解,减轻眩晕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效果优于单用倍他司汀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症 倍他司汀 天麻素注射液 血液流变学指标
下载PDF
参苓补肾桑萸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临床观察
3
作者 李爽 刘洪峰 党中勤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5期3056-3059,共4页
目的观察参苓补肾桑萸汤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2022年5月—2023年8月就诊的7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6例)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 目的观察参苓补肾桑萸汤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2022年5月—2023年8月就诊的7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6例)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36例)在此基础上使用参苓补肾桑萸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及中医症状积分变化,观察治疗前后采用TCD检测的椎-基底动脉血流情况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状评分及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椎-基底动脉血流显著提高(P<0.05)。结论参苓补肾桑萸汤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疗效确切,具有临床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参苓补肾桑萸汤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中医体质与证候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张迈 程远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5期930-934,共5页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VBIV)的中医体质与证候的分布及相关性特点,为其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的调查,对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的中医体质、中医症状、舌相、脉象等数据进行了收集,并运用描述...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VBIV)的中医体质与证候的分布及相关性特点,为其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的调查,对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的中医体质、中医症状、舌相、脉象等数据进行了收集,并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对其主要症状、舌象、脉象、证素及中医体质的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①60例VBIV患者中,中医体质类型判定为:痰湿质者>阴虚质者>血瘀质者>气虚质者>阳虚质者。②60例VBIV患者中有眩晕症状者55例(91.6%),眩晕为主要症状,其次为盗汗(40%)、发热(30%)、呕吐(30%)、心悸(32%)、头疼(28%)、健忘(26%)、多梦(24%)等。③通过对症状、舌脉分析得到的VBIV中医证候主要为肝肾阴虚证、痰浊中阻证、瘀血阻窍证、气血亏虚证、风痰上扰证等。④主要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候的关系:痰湿质者易出现痰浊中阻证(P<0.05)、风痰上扰证(P<0.05);阴虚质者易出现肝肾阴虚证(P<0.05);血瘀质者易出现瘀血阻窍证(P<0.05);气虚质者易出现气血亏虚证(P<0.05)等。结论:该研究初步明确了VBIV患者的体质类型与证候具有明显相关性,为未来从中医体质与证候方面研究VBIV提供了理论及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中医体质 中医证候分析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的艾灸疗法干预中风高危状态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5
作者 唐农 邱石源 +2 位作者 雷龙鸣 胡跃强 伦轼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061-2063,共3页
目的:观察艾灸疗法对中风高危状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8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口服肠溶阿斯匹林及盐酸氟桂利嗪,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给予艾灸... 目的:观察艾灸疗法对中风高危状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8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口服肠溶阿斯匹林及盐酸氟桂利嗪,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给予艾灸疗法,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结果:(1)观察组临床治愈6例,显效24例,有效8例,无效2例。对照组临床治愈2例,显效8例,有效21例,无效9例。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艾灸疗法是干预中风高危状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 艾灸 治未病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与椎动脉MRA 被引量:15
6
作者 施国文 钱可久 +2 位作者 李磊 苟玉琦 朱彩霞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2年第6期333-335,共3页
目的:分析、探讨椎动脉核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诊断价值和意义。方法:共65患者,男33例,女32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56.85+11.07岁。符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标准,分别进行椎动脉MRA、TCD、BAEP及椎动脉... 目的:分析、探讨椎动脉核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诊断价值和意义。方法:共65患者,男33例,女32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56.85+11.07岁。符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标准,分别进行椎动脉MRA、TCD、BAEP及椎动脉超声等检查。结果:65例患者中椎动脉MRA异常35例(53.8%),TCD异常53例(81.5%),椎动脉B超异常33例(50.8%),BAEP异常30例(46.2%)。椎动脉MRA能清楚的显示血管病理形态,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椎动脉变细、粗细不均及血流信号降低。MRA异常率与病人的病程长短有关。结论:椎动脉MRA、TCD、BAEP、椎动脉超声4种方法合用,有助于全面客观诊断椎基动脉供血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椎动脉 MRA TCD 椎动脉超声 核磁共振血管造影 vbi 诊断
下载PDF
双支架植入治疗锁骨下动脉闭塞/狭窄伴相邻椎动脉起始部狭窄 被引量:4
7
作者 慕伟 刘玉娥 +5 位作者 张婧娴 申景 高峰 苏泽文 刘小军 王海燕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65-868,共4页
目的评估双支架植入治疗锁骨下动脉闭塞/狭窄伴相邻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锁骨下动脉闭塞/狭窄伴相邻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在锁骨下动脉和椎动脉分别植入支架,并于术后3-12个月随访。根据患者... 目的评估双支架植入治疗锁骨下动脉闭塞/狭窄伴相邻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锁骨下动脉闭塞/狭窄伴相邻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在锁骨下动脉和椎动脉分别植入支架,并于术后3-12个月随访。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结果等评价疗效。结果9例患者均成功植入2枚支架,手术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患者锁骨下动脉和椎动脉血流通畅。随访结果显示9例患者自觉症状显著改善,均无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彩超检查显示支架内无再狭窄、支架无移位。结论双支架植入术治疗锁骨下动脉闭塞/狭窄伴相邻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效果显著,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支架 锁骨下动脉 椎动脉
下载PDF
晕复静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90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怀珍 鲍远程 +3 位作者 杨兴涛 蔡永亮 张波 杨文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5年第12期1050-1051,共2页
目的观察晕复静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1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晕复静组)90例和对照组92例,用药14d,分别观察两组中医整治症状积分、临床疗效及检测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 目的观察晕复静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1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晕复静组)90例和对照组92例,用药14d,分别观察两组中医整治症状积分、临床疗效及检测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6.67%、93.30%,优于对照组的29.35%、76.09%,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改善治疗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晕复静治疗后起效多在3d内,较对照组迅速。结论晕复静可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改善中医临床症状,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治疗有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 供血不足 晕复静 中医症状评分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血小板参数及血液流变性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谭滢 王磊 +2 位作者 朱名安 李文斌 黄萍 《微循环学杂志》 2007年第1期44-45,共2页
目的:观察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血小板参数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及其意义。方法: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和全自动血液流变仪对1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VBI组)和1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检测其血小板参数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目的:观察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血小板参数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及其意义。方法: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和全自动血液流变仪对1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VBI组)和1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检测其血小板参数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VBI组与对照组比较,血小板数量下降,平均血小板体积增大;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均有不同程度增高,全血呈高粘滞状态。结论:血小板功能亢进及血液的高粘滞状态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是该疾病诊治的有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血小板参数 检测分析 血液流变性 缺血性脑血管病 血流动力学障碍 血液流变学指标 发病机制
下载PDF
从高血压角度认识头晕 被引量:5
10
作者 詹霞 迟相林 +1 位作者 毕建忠 许顺良 《医学争鸣》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0-24,共5页
近年来全国各地于神经内科、耳鼻喉科门诊就诊的头晕患者越来越多。由于头晕是一个复杂的临床症候群,其涉及的领域包括临床各科室,这就导致了临床误诊、漏诊率很高,并且人们在一些基本概念和分类上很难达成共识。本文基于高血压的病理... 近年来全国各地于神经内科、耳鼻喉科门诊就诊的头晕患者越来越多。由于头晕是一个复杂的临床症候群,其涉及的领域包括临床各科室,这就导致了临床误诊、漏诊率很高,并且人们在一些基本概念和分类上很难达成共识。本文基于高血压的病理生理特点,分析了高血压和血管性头晕的关系;并以高血压和头晕共病疾病(颈椎病、焦虑和抑郁、脑供血不足/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衔接点,提出了几个关于头晕诊断、定义上的新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头晕 焦虑 抑郁 颈椎病 脑供血不足/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下载PDF
椎动脉优势与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关系 被引量:9
11
作者 陆耀军 王云霞 +1 位作者 李旺俊 尤年兴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53-255,259,共4页
目的探讨椎动脉优势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VAIV)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收集经头颅MRA检查发现的椎动脉优势的VAIV患者41例为研究对象,以非椎动脉优势的患者36例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基底动脉情况及眩晕严重程度。将椎动脉优势组患者... 目的探讨椎动脉优势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VAIV)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收集经头颅MRA检查发现的椎动脉优势的VAIV患者41例为研究对象,以非椎动脉优势的患者36例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基底动脉情况及眩晕严重程度。将椎动脉优势组患者根据椎动脉直径差异分为轻度变异组(0.04~0.70mm)、中度变异组(0.70~1.17mm)、重度变异组(≥1.17mm)3组,比较3组患者的眩晕严重程度差异。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观察椎动脉优势与阳性事件发生(眩晕反复发作或发生后循环脑梗死)的关系。结果 (1)椎动脉优势组基底动脉形状异常率为70.73%(29/41),明显高于非椎动脉优势组33.33%(12/36)(χ2=10.77,P<0.01);(2)椎动脉优势组眩晕严重程度(3.3±1.2)高于非椎动脉优势组(2.3±0.6)(t=1.99,P<0.01);不同变异3组间两两比较,椎动脉优势重度变异组眩晕严重程度(4.0±1.1)大于轻度变异组(2.9±0.9)(t=2.07,P<0.05);(3)随访1年后,椎动脉优势组阳性事件发生率(65.85%)高于非优势组(30.56%)(χ2=9.56,P<0.01)。结论椎动脉优势的VAIV患者基底动脉异常率高,眩晕程度更严重,更容易反复发作眩晕或发生后循环脑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椎动脉优势 基底动脉异常
下载PDF
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5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养凤 周柏玉 任宇虹 《天津中医药》 CAS 2006年第6期465-466,共2页
[目的]观察天麻素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11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天麻素注射液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用药14d。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检测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 [目的]观察天麻素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11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天麻素注射液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用药14d。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检测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5%,优于对照组的77.5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改善治疗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天麻素注射液可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临床症状,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 供血不足 天麻素注射液 经颅多普勒(TCD)
下载PDF
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洁 赵晓琴 裘雅玲 《中国医药》 2013年第6期788-790,共3页
目的观察注射用长春西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5%葡萄糖或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加长春西汀注射液30mg,1次/d静脉... 目的观察注射用长春西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5%葡萄糖或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加长春西汀注射液30mg,1次/d静脉滴注。对照组患者给予5%葡萄糖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加丹参注射液20ml,1次/d静脉滴注。疗程均为10d。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治愈好转情况及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平均血液速度变化。结果观察组显效44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98.3%,对照组显效24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9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平均血液速度与治疗前比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观察组:(26±8)m/s比(23±7)m/s,(27±7)m/s比(24±7)m/s,(26±8)m/s比(23±7)m/s,对照组:(27±8)m/s比(24±7)m/s,(27±7)m/s比(24±6)m/s,(27±8)m/s比(26±8)m/s](P〈0.05),但2组治疗后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平均血液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长春西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 长春西汀
下载PDF
针刺头部穴区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脑干诱发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牟淑兰 孙秀兰 宋春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6-17,共2页
目的从电生理角度探讨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TIA)的作用机理,比较针刺头部经穴与头针分区的效应。方法对28例检测者(包括7例正常人和21例TIA患者)采用自体针刺前后对照,观察脑干诱发电位(BAEP)各波潜伏期值即刻效应变化。结果正... 目的从电生理角度探讨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TIA)的作用机理,比较针刺头部经穴与头针分区的效应。方法对28例检测者(包括7例正常人和21例TIA患者)采用自体针刺前后对照,观察脑干诱发电位(BAEP)各波潜伏期值即刻效应变化。结果正常人BAEP波潜伏期(晕听区I波除外)呈现生理范围内相对延迟,从穴与区比较,V波百会穴较晕听区延迟明显,而TIA患者各波潜伏期相对提前,尤其是I波针刺前后差异显著,但穴与区比较差别不大。结论针刺的作用是对机体状态的调整,病理状态下最有效。针刺对TIA患者BAEP的听神经传导(从耳蜗到中脑)主要起兴奋作用,对周围神经影响较之中枢更敏感。穴与区虽有相对特异性,但差别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百会穴 晕听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脑干诱发电位
下载PDF
前列地尔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肖有为 许彩芹 +1 位作者 庞燕 刘宇鹏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244-245,共2页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前列地尔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组(68例)和倍他司汀对照组(68例),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改善情况...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前列地尔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组(68例)和倍他司汀对照组(68例),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各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较对照组改善(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倍他司汀
下载PDF
“321”健康教育模式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苏春燕 陆敏智 +2 位作者 张静芳 董金华 沈凤娟 《西部中医药》 2015年第12期124-126,共3页
目的:探讨"321"健康教育模式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眩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12月就诊的40例VBI眩晕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选择2014年1~7月就诊的40例VBI眩晕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321"健康教育模式... 目的:探讨"321"健康教育模式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眩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12月就诊的40例VBI眩晕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选择2014年1~7月就诊的40例VBI眩晕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321"健康教育模式护理。比较2组护理前后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DIH、ADL评分护理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321"健康教育模式可以明显改善(VBI)眩晕患者眩晕障碍并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321”健康教育模式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杏丁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中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于兰芳 袁波 +4 位作者 黄晓春 周惠云 梁禀杰 杨琳 王娘娣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6年第20期2758-2759,2786,共3页
目的观察杏丁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中老年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中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急性发作期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胞二磷胆碱0.75 mg、杏丁20 mL分别加... 目的观察杏丁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中老年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中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急性发作期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胞二磷胆碱0.75 mg、杏丁20 mL分别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滴,1次/d;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20 mL加生理盐水250 mL静滴,1次/d。2组均连用14 d,记录2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血脂、血液流变学和经颅多普勒超声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73%)(P<0.05),且治疗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红细胞变形能力均有明显改善(P<0.05),收缩期和舒张期末血流速度明显加快(P<0.01)。结论胞二磷胆碱联合杏丁可有效控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急性发作,而且对血液流变学、血脂和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也有明显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二磷胆碱 杏丁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 血液流变学 血脂
下载PDF
CTA与DSA在椎动脉入口狭窄诊断中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保安 杨小民 赵宇新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503-505,共3页
目的:比较128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三维血管成像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椎动脉入口狭窄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7-01~2013-10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的脑梗死患者2 026例。由3名主任及副主任医师... 目的:比较128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三维血管成像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椎动脉入口狭窄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7-01~2013-10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的脑梗死患者2 026例。由3名主任及副主任医师对其中临床脑血管病患者786例共924根椎动脉入口分别进行CTA与DSA测量,以近心端和远心端的椎动脉作为参考。结果:CTA能清晰显示所有病例椎动脉的入口;而DSA能明确显示924根血管当中的837根椎动脉入口,另外87根椎动脉入口则显示不清晰。结论:CTA检查对椎动脉入口的显示明显优于DSA,可为椎动脉狭窄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直观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血管成像 椎动脉造影
下载PDF
针刺颈椎病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19
作者 蒋学余 付漫娣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9期70-73,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颈椎病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治疗组针刺以颈椎病穴为主穴,对照组针刺以颈夹脊穴为主穴;两组针刺得气后,均辨证取穴,接电针仪,中等刺激强度,每日1... 目的观察针刺颈椎病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治疗组针刺以颈椎病穴为主穴,对照组针刺以颈夹脊穴为主穴;两组针刺得气后,均辨证取穴,接电针仪,中等刺激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后,采用头晕症状评分量表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愈显率为85%,显著高于对照组50%(P<0.05);眩晕证候积分减少率,血流速度改变率,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颈椎病穴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流速度,提高临床愈显率方面较颈夹脊穴组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针刺颈椎病穴 临床观察
下载PDF
止眩宁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文金 伊璠 +4 位作者 冷玲 韩丹 何楠 阳浩 于树巍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603-1604,共2页
目的:观察止眩宁胶囊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简称TCD)的影响。方法:将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包括治疗组(止眩宁胶囊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组)30例。结果:... 目的:观察止眩宁胶囊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简称TCD)的影响。方法:将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包括治疗组(止眩宁胶囊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组)30例。结果:治疗组基底动脉(BA)、椎动脉(VA)脑血流速度平均值(Vm)改善率分别为86.7%、90.0%;对照组基底动脉(BA)、椎动脉(VA)脑血流速度平均值(Vm)改善率分别为63.3%、40.0%。结论:止眩宁胶囊对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双向调节作用明显优于盐酸氟桂利嗪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眩宁胶囊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 TCD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