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的效果
1
作者 戚江丽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4期94-97,共4页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VBIV)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12月该院收治的82例VBIV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VBIV)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12月该院收治的82例VBIV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动脉[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38/41),高于对照组的75.60%(3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眩晕、面色㿠白、肢麻体颤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VA、RVA、BA血流速度均大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V、FIB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VBIV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加快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降低血液黏稠度,效果优于单纯盐酸氟桂利嗪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黄色素注射液 盐酸氟桂利嗪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血液流变学 动脉血流速度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镇肝熄风汤联合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效果观察
2
作者 杨茜 孙文燕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1期33-36,共4页
目的研究镇肝熄风汤以及丁咯地尔联用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月府谷县中医医院收治的8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两组均使用镇静、氟桂利嗪和胞二磷胆碱等常规... 目的研究镇肝熄风汤以及丁咯地尔联用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月府谷县中医医院收治的8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两组均使用镇静、氟桂利嗪和胞二磷胆碱等常规的支持疗法。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静脉滴注剂量为0.2 g的丁咯地尔,1次/d;观察组联合服用镇肝熄风汤。比较两组基底动脉以及椎动脉的血管搏动指数、平均血流速度,评估眩晕障碍调查表以及眩晕评估量表评分,检测血液流变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基底动脉以及椎动脉的血管搏动指数明显降低(P<0.05),平均血流速度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基底动脉以及椎动脉的血管搏动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眩晕障碍调查表以及眩晕评估量表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的眩晕障碍调查表以及眩晕评估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血细胞压积和全血黏度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的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血细胞压积和全血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镇肝熄风汤联合丁咯地尔对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具有较好效果,能明显增加血流速度,降低患者的血液黏度,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液循环障碍和眩晕症状,恢复脑部的供血,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肝熄风汤 丁咯地尔 血流动力学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下载PDF
镇肝熄风汤加减辅助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效果
3
作者 韦丽杏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7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镇肝熄风汤加减辅助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眩晕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VBI眩晕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接受长春西汀联合天... 目的:探讨镇肝熄风汤加减辅助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眩晕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VBI眩晕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接受长春西汀联合天麻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眩晕情况、血液流变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治疗后,观察组椎动脉、基底动脉的血管搏动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平均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两组眩晕评估量表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全血黏度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镇肝熄风汤加减辅助治疗VBI眩晕,不仅能够改善眩晕症状及脑部血流情况,还可降低血液黏度,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 镇肝熄风汤
下载PDF
“321”健康教育在VBI眩晕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吴小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2期190-192,共3页
目的探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眩晕中“321”健康教育模式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实施“... 目的探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眩晕中“321”健康教育模式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实施“321”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情况以及护理前后眩晕情况、日常生活能力。结果研究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护理后DHI、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各项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眩晕患者护理中实施“321”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健康教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21”健康教育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眩晕 生活能力 眩晕障碍量表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健康教育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平曼 潘培炎 米东华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12期1418-1428,共11页
目的系统评价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vertigo,PCIV)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自建库至2022年7月,纳... 目的系统评价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vertigo,PCIV)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自建库至2022年7月,纳入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PCIV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试验组为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对照组为临床常用抗眩晕药物。利用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工具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使用RevMan5.4.3软件对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PCIV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后脑血流速度、血液黏度指标等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项RCT,1545例患者(试验组785例,对照组760例)。meta分析表明,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OR 4.03,95%CI 2.90~5.61,P<0.001)高于对照组;左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加权平均差(weighted mean difference,WMD)4.81,95%CI 2.91~6.71,P<0.001]、右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WMD 4.70,95%CI 2.80~6.60,P<0.001)、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WMD 5.05,95%CI 3.07~7.03,P<0.001)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能够改善PCIV的临床疗效,且能有效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 后循环缺血 眩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META分析
下载PDF
倍他司汀联合氟桂利嗪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李飞虎 李芳芳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1702-1706,共5页
目的:探讨倍他司汀片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VBI性眩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予以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观察组在... 目的:探讨倍他司汀片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VBI性眩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予以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倍他司汀片。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氧化应激、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功能、脑血流灌注量等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凝血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基底节区血流速度(CBF)、脑血流量(CBV)均高于对照组,丙二醛(MDA)、血液流变学指标、内皮素-1(ET-1)、平均通过时间(MTT)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倍他司汀片与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VBI性眩晕症患者效果较佳,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氧化应激指标、血管内皮功能及脑血流灌注情况,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倍他司汀片 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椎-基底动脉 供血不足性眩晕症 血流动力学 凝血功能 氧化应激指标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and utility of combined duplex color-coded ultrasonography in the cervical rotational position with head MRI and MRA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apogeotropic direction-changing positional nystagmus 被引量:1
7
作者 Tessei Kuruma Mariko Arimoto Yasushi Fujimoto 《Journal of Otology》 CSCD 2023年第2期85-90,共6页
Objective:To determine whether cervical ultrason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an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are useful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etiology and understanding the pathophysiology... Objective:To determine whether cervical ultrason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an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are useful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etiology and understanding the pathophysiology in cases of apogeotropic direction-changing positional nystagmus(DCPN).Methods:Thirty patients with apogeotropic DCPN were classified into 11 cases of central disease,seven cases of mixed central and peripheral disease,and 12 cases of peripheral disease by differential diagnosis based on various balance function,neuro-otological,and imaging tests.Cervical ultrasonography using the cervical rotation method and MRI and MRA of the head and neck were performed in most patients with apogeotropic DCPN.We reviewed the presence of abnormal imaging findings according to the disease etiology.Results:Of the 30 patients with apogeotropic DCPN,23 showed vascular abnormalities or central lesions on imaging.Vascular lesions were found in six of the 12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disease.Cervical ultrasonography with cervical rotation detected blood flow disturbance in the vertebral artery in eight patients in whom the disturbance could not be detected by MRI or MRA of the head and neck.Discussion:We hypothesize that the causative disease of apogeotropic DCPN may be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circulatory insufficiency of the vertebrobasilar and carotid arteries,and that impaired blood flow in these vessels may affect peripheral vestibular and central function.In patients with apogeotropic DCPN,examinations of vestibular function,central nervous system symptoms,and brain hemodynamics are valuable for differential diagn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ogeotropic direction changing positional NYSTAGMUS vertebrobasilar artery 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vbi) ULTRASONOGRAPHY MRI MRA
下载PDF
后循环脑梗死临床误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邢海辉 高玉华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4期22-26,共5页
目的分析后循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鉴别诊断要点、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2022年4月收治的初诊误诊为多种疾病的后循环脑梗死15例临床资料。结果15例均以头晕、眩晕为主诉就诊,4例因主要表现为头晕、共济失调、视... 目的分析后循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鉴别诊断要点、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2022年4月收治的初诊误诊为多种疾病的后循环脑梗死15例临床资料。结果15例均以头晕、眩晕为主诉就诊,4例因主要表现为头晕、共济失调、视力障碍、头痛,听诊有颈动脉血管杂音,行颈动脉超声发现椎基底动脉轻度狭窄,初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4例主要临床表现为眩晕、耳鸣、恶心呕吐、平衡障碍、听力减退及眼球震颤,初诊为梅尼埃病;7例因主要临床表现为眩晕、耳鸣、恶心呕吐,且眩晕与体位改变有一定关系,初诊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15例按误诊疾病予相应治疗后症状改善不明显,入我院后经详细询问病史,仔细神经系统查体,并予床旁头脉冲-眼震-眼偏斜试验及头颅MRI血管成像,确诊为后循环脑梗死,梗死部位:脑桥7例、枕叶4例、小脑3例、延髓1例。误诊时间2~5 d。确诊后予对症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随访3个月症状均消失,尚未发现后遗症。结论后循环解剖和生理结构复杂,导致后循环脑梗死症状体征具有复杂多样性,且早期影像学检查阴性率高,易误诊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多种疾病;接诊医生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熟知头晕或眩晕性疾病的病因学诊断流程,详细询问病史,细致行神经系统查体,及时恰当地选择影像学检查项目,必要时可多次复查,以及早确诊并治疗,进而改善患者预后及降低本病早期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误诊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梅尼埃病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颈动脉超声 MRI血管成像 鉴别诊断
下载PDF
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配合注射用胞磷胆碱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致眩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9
作者 杨眉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17期161-163,168,共4页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致眩晕患者实施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和注射用胞磷胆碱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2月山东省鄄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VBI致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致眩晕患者实施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和注射用胞磷胆碱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2月山东省鄄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VBI致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盐酸倍他司汀与胞磷胆碱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眩晕评定量表的评分系统、眩晕障碍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盐酸倍他司汀与胞磷胆碱治疗VBI致眩晕患者,可有效调节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水平,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 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 注射用胞磷胆碱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血管性眩晕患者脑DSA结果的病因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郑少微 巩付华 +5 位作者 展淑琴 吴海琴 张桂莲 张茹 孙宏 王虎清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根据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结果,探讨导致血管性眩晕的病因。方法选择神经内科住院治疗并行脑DSA检查的血管性眩晕患者211例。收集临床资料后,根据脑DSA结果分析血管性眩晕的病因以及椎动脉V1段... 目的根据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结果,探讨导致血管性眩晕的病因。方法选择神经内科住院治疗并行脑DSA检查的血管性眩晕患者211例。收集临床资料后,根据脑DSA结果分析血管性眩晕的病因以及椎动脉V1段迂曲的关系。结果脑DSA结果异常94例,包括血管狭窄(狭窄率≥30%)85例(40.3%),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5例(2.4%),烟雾病2例(0.9%),动脉瘤9例(4.3%),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0.5%),动静脉瘘1例(0.5%)。椎动脉V1段迂曲180例(85.3%),且与性别、年龄、高血压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血脂、2型糖尿病、冠心病、脑梗死、TIA及DSA异常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颈部血管狭窄、TIA是血管性眩晕的常见病因,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烟雾病、动静脉瘘是血管性眩晕的少见病因;椎动脉迂曲导致后循环血液动力发生改变,可出现血管性眩晕。椎动脉迂曲与代谢性疾病尚不相关,而女性、老龄、高血压病史是椎动脉迂曲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眩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DSA 椎动脉V1段 迂曲
下载PDF
椎动脉优势与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关系 被引量:9
11
作者 陆耀军 王云霞 +1 位作者 李旺俊 尤年兴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53-255,259,共4页
目的探讨椎动脉优势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VAIV)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收集经头颅MRA检查发现的椎动脉优势的VAIV患者41例为研究对象,以非椎动脉优势的患者36例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基底动脉情况及眩晕严重程度。将椎动脉优势组患者... 目的探讨椎动脉优势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VAIV)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收集经头颅MRA检查发现的椎动脉优势的VAIV患者41例为研究对象,以非椎动脉优势的患者36例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基底动脉情况及眩晕严重程度。将椎动脉优势组患者根据椎动脉直径差异分为轻度变异组(0.04~0.70mm)、中度变异组(0.70~1.17mm)、重度变异组(≥1.17mm)3组,比较3组患者的眩晕严重程度差异。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观察椎动脉优势与阳性事件发生(眩晕反复发作或发生后循环脑梗死)的关系。结果 (1)椎动脉优势组基底动脉形状异常率为70.73%(29/41),明显高于非椎动脉优势组33.33%(12/36)(χ2=10.77,P<0.01);(2)椎动脉优势组眩晕严重程度(3.3±1.2)高于非椎动脉优势组(2.3±0.6)(t=1.99,P<0.01);不同变异3组间两两比较,椎动脉优势重度变异组眩晕严重程度(4.0±1.1)大于轻度变异组(2.9±0.9)(t=2.07,P<0.05);(3)随访1年后,椎动脉优势组阳性事件发生率(65.85%)高于非优势组(30.56%)(χ2=9.56,P<0.01)。结论椎动脉优势的VAIV患者基底动脉异常率高,眩晕程度更严重,更容易反复发作眩晕或发生后循环脑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椎动脉优势 基底动脉异常
下载PDF
平肝熄风和血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12
作者 梅莎莎 宋恩峰 项琼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191-193,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100例符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盐酸氟桂嗪和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100例符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盐酸氟桂嗪和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自拟方平肝熄风和血汤口服。两组连续治疗1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有效率及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平肝熄风和血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肝熄风和血汤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疗效
下载PDF
重心动摇平衡检查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60例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津存 王卫东 +3 位作者 万琪 王玮 夏峰 韩军良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31-633,共3页
目的 :探讨人体重心动摇平衡检查在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使用重心动摇平衡仪、颈部血管B超、经颅多普勒 (transcraniaiDoppler,TCD)对服用西比灵治疗前、后的 60例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进... 目的 :探讨人体重心动摇平衡检查在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使用重心动摇平衡仪、颈部血管B超、经颅多普勒 (transcraniaiDoppler,TCD)对服用西比灵治疗前、后的 60例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进行检查 ,并选择 5 0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进行比较 .结果 :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治疗前重心动摇类型主要表现出弥散型的特点 ,闭眼状态下更为明显 ;采用西比灵治疗后 ,患者重心动摇平衡检查各参数除重心中心移位外均有显著性变化 .其中重心动摇面积和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关系最为密切 .与颈部血管B超、TCD的结果改变相符 .结论 :在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治疗过程中 ,重心动摇平衡检查可用于评价患者的病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 重心动摇平衡仪 颈动脉/超声检查 经颅多普勒
下载PDF
针刺项八穴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观察 被引量:29
14
作者 郎伯旭 金灵青 《上海针灸杂志》 2014年第10期890-892,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项八穴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15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针刺1组、针刺2组、药物组,每组50例。针刺1组以针刺项八穴治疗,针刺2组以针刺百会、风池、天柱等穴治疗,药物组以口服西比灵... 目的观察针刺项八穴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15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针刺1组、针刺2组、药物组,每组50例。针刺1组以针刺项八穴治疗,针刺2组以针刺百会、风池、天柱等穴治疗,药物组以口服西比灵治疗。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TCD变化。结果治疗后针刺1组优良率为82.0%,针刺2组为62.0%,药物组为52.0%,针刺1组优良率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CD检查结果显示针刺1组对两侧椎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及动脉搏动指数(PI)均有明显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结论针刺项八穴可明显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穴位 头颈部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
下载PDF
经方为主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郭建队 袁有才 刘淑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6期1259-1260,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观察,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84例,分为2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mg天/口服,川芎嗪120mg天/静滴;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中医...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观察,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84例,分为2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mg天/口服,川芎嗪120mg天/静滴;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给予中药治疗。观察2周。结果:治疗组显效28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6.19%。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优于单独西医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眩晕康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90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洪永敦 刘友章 +2 位作者 冯存伟 高庆通 吴辉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0-42,共3页
目的:观察眩晕康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0例,以眩晕康治疗;对照组30例,以尼莫通(现改名为尼膜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椎-基底动脉血... 目的:观察眩晕康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0例,以眩晕康治疗;对照组30例,以尼莫通(现改名为尼膜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椎-基底动脉血平均流速、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8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治疗组椎-基底动脉血平均流速、血液流变学指标、ET、NO、LPO、SOD等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眩晕康是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有效中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康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35例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小荣 杨涛 《西部中医药》 2013年第12期95-96,共2页
目的:观察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予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对照组30例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 目的:观察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予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对照组30例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结果:治疗组治愈13例,显效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1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治疗后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 半夏白术天麻汤 盐酸倍他司汀
下载PDF
盐酸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常嵘 杜芳 +1 位作者 赵钢 葛斯华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537-539,共3页
目的探讨盐酸倍他司汀粉针剂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发眩晕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发眩晕的患者给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10d。于治疗前后应用TCD观察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血管搏动指数(PI)... 目的探讨盐酸倍他司汀粉针剂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发眩晕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发眩晕的患者给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10d。于治疗前后应用TCD观察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血管搏动指数(PI)、血管阻力指数(RI),与用丹参治疗的对照组45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后TCD显示血流速度有明显改善。PI及RI值显著低于治疗前,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盐酸倍他司汀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发的眩晕有显著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倍他司汀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
下载PDF
彩超对先天性椎动脉发育不良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9
作者 皮永前 潘永寿 《华夏医学》 CAS 2013年第2期270-272,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对先天性椎动脉发育不良所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诊断价值。方法:用CDUS对200例诊断为VBI患者的椎动脉颅外段的走行、内径、管壁及血流动力学进行观测。结果:200例患者中22例单侧椎动脉内径均匀性...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对先天性椎动脉发育不良所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诊断价值。方法:用CDUS对200例诊断为VBI患者的椎动脉颅外段的走行、内径、管壁及血流动力学进行观测。结果:200例患者中22例单侧椎动脉内径均匀性偏细,患侧椎动脉内径及Vs、Ved、Vm、Q与健侧比较较低,RI较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彩超为临床诊断先天性椎动脉发育不良致VBI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可作为椎动脉发育不良首选及常规筛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先天性椎动脉发育不良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盛力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年第12期1056-1057,1063,共3页
目的观察定眩活血汤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予以定眩活血汤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56例单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3%,明显优于对照... 目的观察定眩活血汤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予以定眩活血汤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56例单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3%,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在增加脑血流速度、降低血黏度等指标方面均有效(P<0.05或P<0.01),但治疗组对上述各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定眩活血汤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能明显提高治疗眩晕症状的疗效,降低全血黏度及纤维蛋白原,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循环,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