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inite Element Modelling of Car Seat with Hyperelastic and Viscoelastic Foam Material Properties to Assess Vertical Vibration in Terms of Accelera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Purnendu Mondal Subramaniam Arunachalam 《Engineering(科研)》 2020年第3期177-193,共17页
Primary objective of automobile seats is to offer adequate level of safety and comfort to the seated human occupant, primarily against vibration. Ideally, any sort of automotive seat is constructed by mechanical frame... Primary objective of automobile seats is to offer adequate level of safety and comfort to the seated human occupant, primarily against vibration. Ideally, any sort of automotive seat is constructed by mechanical framework, cushion, backrest and headrest. The frame structures are made of metallic alloys, while the cushion, backrest and headrest are made of polyurethane foam material. During the design phase of automotive seat, the greatest challenge is to assign realistic material properties to foam material;as it is non-linear in nature and exhibit hysteresis at low level stress. In this research paper, a car seat has been modelled in finite element environment by implementing both hyperelastic and viscoelastic material properties to polyurethane foam. The car seat has been excited with the loads due to car acceleration and human object and the effects of vibration in terms of vertical acceleration at different locations have been measured. The aims of this simulation study are to establish a car seat with the foam material properties as accurately as possible and provide a finite element set up of car seat to monitor the vertical acceleration responses in a reasonable way. The RMS acceleration values for headrest, backrest and cushion have been found to be 0.91 mm/sec2, 0.54 mm/sec2 and 0.47 mm/sec2, respectively, which showed that the car seat foam can effectively be modelled through combined hyperelastic and viscoelastic material formulations. The simulation outputs have been validated through real life testing data, which clearly indicates that this computerized simulation technique is capable of anticipating the acceleration responses at different car seat segments in a justified w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 SEAT HYPERELASTIC MATERIAL VISCOELASTIC MATERIAL Finite Element vertical acceleration vertical vibration
下载PDF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railway vehicle vertical dynamic behavior by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passenger-carbody coupling vibration
2
作者 Yuewei Yu Leilei Zhao Changcheng Zho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ling, Simulation, and Scientific Computing》 EI 2019年第5期58-81,共24页
In order to reflect the vertical random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ailway vehicles more truly and effectively,this paper regards the human body as a single-degree-of-freedom system attached to the bottom of the car... In order to reflect the vertical random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ailway vehicles more truly and effectively,this paper regards the human body as a single-degree-of-freedom system attached to the bottom of the carriage,and establishes a vertical dynamic model of railway vehicles by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coupling vibration effect between the passenger and the car body.The correctness of the model is verified by the real vehicle test.Then,the influence of the passengers on the vertical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ailway vehicles is analyzed,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railway vehicle vibration on the vertical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assengers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The research made in this paper can provide an effective model reference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vertical random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ailway vehicles and passengers,and for the optimization design of the suspension system parame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ilway vehicle passenger-carbody coupling vibration car body elastic vibration vertical dynamic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原文传递
基于实车试验的大跨度桥梁轨道静态长波高低不平顺验收标准验证
3
作者 李国龙 孙宪夫 +3 位作者 高彦嵩 杨飞 高芒芒 柯在田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28,共9页
由于温度、施工偏差、二期恒载等因素影响,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成桥线形与设计线形存在较大差异,且矢距差法不适用于大跨度桥梁和地基大面积沉降等区域的轨道线形验收。针对速度为250 km/h的高速铁路有砟轨道大跨度桥梁,基于轨道高低不... 由于温度、施工偏差、二期恒载等因素影响,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成桥线形与设计线形存在较大差异,且矢距差法不适用于大跨度桥梁和地基大面积沉降等区域的轨道线形验收。针对速度为250 km/h的高速铁路有砟轨道大跨度桥梁,基于轨道高低不平顺不同弦测值与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之间的相关性,提出高低不平顺60 m弦测值与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而给出桥上轨道静态高低长波不平顺60 m中点弦测值10 mm的验收限值建议,最后在某主跨为672 m的高速铁路斜拉桥上预设“四峰三谷”形式的轨道高低不平顺并进行实车验证,证明此限值建议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对于速度为250 km/h的高速铁路,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与不平顺60 m弦测值之间呈线性关系;大跨度桥梁温度变形显著,整体表现为桥面高程与温度成反相关关系,但桥梁温度变形主要表现为长波不平顺;预设的60 m余弦波形式的轨道高低不平顺主要影响行车舒适性,对安全性影响较小,且列车速度在275 km/h及以下时,产生的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最大值为0.98 m/s2,舒适性指标最大为2.47,评价为“优秀”,接近优秀/良好分界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 预设不平顺 实车试验 轨道静态长波高低不平顺 60 m中点弦测法 车体垂向加速度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轨道不平顺与车体垂向加速度映射模型
4
作者 何庆 利璐 +2 位作者 李晨钟 汪健辉 王平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6-113,共8页
高速列车在长期服役条件下,其车辆悬挂系统等参数与设计值差异较大。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难以模拟真实运营环境,且计算效率较低。为更加准确、快速地评价各种轨道结构以及不平顺激励下车体的垂向振动响应,根据实测轨道不平顺与车体垂向... 高速列车在长期服役条件下,其车辆悬挂系统等参数与设计值差异较大。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难以模拟真实运营环境,且计算效率较低。为更加准确、快速地评价各种轨道结构以及不平顺激励下车体的垂向振动响应,根据实测轨道不平顺与车体垂向加速度的时空数据传递特征,建立一种卷积长短期记忆组合模型,该模型将轨道不平顺与列车运行速度作为输入,实现对车体垂向加速度的预测。结果表明,卷积长短期记忆模型预测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值为5.64%,相比动力学仿真模型减少3.57%。在预测一段3 km长线路的垂向车体加速度时,动力学仿真模型需要花费约53 s,而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只需要花费约1.6 s,预测效率提升3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轨道不平顺 车体垂向加速度 深度学习 卷积长短期记忆组合模型
下载PDF
考虑弹性振动的城市轨道车辆频变吸振器减振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文永蓬 徐硕 董昊亮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35-42,113,共9页
车体轻量化设计是城市轨道车辆技术发展趋势,然而轻量化后的车体可能会引起车辆的弹性振动加剧,导致运行过程中车辆平稳性和乘坐舒适性下降问题。为了有效抑制城市轨道车辆弹性车体的垂向振动、提高车辆乘坐舒适性,利用变刚度机构的系... 车体轻量化设计是城市轨道车辆技术发展趋势,然而轻量化后的车体可能会引起车辆的弹性振动加剧,导致运行过程中车辆平稳性和乘坐舒适性下降问题。为了有效抑制城市轨道车辆弹性车体的垂向振动、提高车辆乘坐舒适性,利用变刚度机构的系统频率呈非线性变化的特点,建立包含频变吸振器的城市轨道车辆弹性车体垂向动力学模型,提出利用频变吸振器抑制弹性车体垂向振动的减振方法,分析不同速度、不同位置安装频变吸振器的减振效果,指明频变吸振器的优点。通过对比频变吸振器与传统被动式吸振器的减振效果,对频变吸振器抑制车体振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频变吸振器在不同速度、不同位置均能有效抑制车辆刚性与弹性振动;频变吸振器的优点在于一定程度上能够拓宽被动式吸振器的减振频带,提升吸振器在复杂工况下的减振能力。该工作为利用频变吸振器在城市轨道车辆上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向振动 弹性车体 频变 吸振器 Sperling指标
下载PDF
不同波段高低不平顺与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关系分析
6
作者 闫子权 李再帏 孙林林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8-172,共5页
保证高速列车运行的平稳性与舒适性,是高速铁路运营的核心问题;高低不平顺作为车体垂向振动的主要激励源,其与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的关系是基础性科学问题。为有效地构建高低不平顺与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映射关系,首先,分析轨检数据的时... 保证高速列车运行的平稳性与舒适性,是高速铁路运营的核心问题;高低不平顺作为车体垂向振动的主要激励源,其与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的关系是基础性科学问题。为有效地构建高低不平顺与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映射关系,首先,分析轨检数据的时域波形特点,利用二进制小波分析获取不同频段下高低不平顺与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的时频分布特征;其次,引入分形维数计算方法,采用变差法计算高低不平顺与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的分形维数;最后,利用线形回归分析方法构建两者间的映射关系。结果表明:高低不平顺与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在时域波形极值处有一定的对应性;两者的分形维数随着波长的增加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在波长大于8 m的区段的定量化映射关系明确;分形维数可为解决车体振动加速度超限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建议进一步地进行相关深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高低不平顺 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 小波分析 分形维数
下载PDF
长波高低不平顺与车体垂向加速度关联模型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牛留斌 刘金朝 王卫东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5-79,共5页
轨道不平顺是车辆振动的主要激励源,随着车辆运营速度的增加,引起车辆振动加剧的不利波长也在变化。本文利用谱分析方法对0号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到高速条件下长波高低不平顺和车体垂向加速度在空间频域上的分布规律,... 轨道不平顺是车辆振动的主要激励源,随着车辆运营速度的增加,引起车辆振动加剧的不利波长也在变化。本文利用谱分析方法对0号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到高速条件下长波高低不平顺和车体垂向加速度在空间频域上的分布规律,分别采用非参数模型和ARX模型构建长波高低不平顺与车体垂向加速度之间的关联关系,并利用系统辨识技术对两种模型的传递函数进行估计。通过将两种关联模型分别与长波高低不平顺结合,实现车体垂向加速度的预测;并与实测车体垂向加速度进行相关性和相干性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均能较好反映长波高低不平顺与车体垂向加速度之间的传递关系。通过比较,ARX模型比非参数模型更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波高低不平顺 车体垂向加速度 相干函数 非参数模型 ARX模型
下载PDF
减振轨道对地铁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周华龙 蒋建政 +2 位作者 周昌盛 王小韬 袁玄成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3-58,共6页
为研究地铁A型车辆在不同等级减振轨道上行车时的动力学特性,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以深圳地铁某线路实际铺设的不同等级减振轨道为研究对象,建立考虑不同等级减振轨道的地铁A型车辆-轨道垂向耦合动力学模型,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 为研究地铁A型车辆在不同等级减振轨道上行车时的动力学特性,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以深圳地铁某线路实际铺设的不同等级减振轨道为研究对象,建立考虑不同等级减振轨道的地铁A型车辆-轨道垂向耦合动力学模型,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分析不同等级减振轨道下车辆-轨道耦合系统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相对于铺设其他两种等级减振轨道,铺设高等和特殊减振轨道时车体的垂向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值增幅超过30%,车体垂向Sperling平稳性指标增幅超过5%;钢轨垂向位移增加明显且钢轨垂向位移的标准差增加了约3倍。主要结论为:采用高等级减振轨道会一定程度恶化车辆动力学性能和乘客乘车环境,在实际选取不同等级减振轨道时应综合考虑地铁车辆的行车动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减振轨道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 钢轨位移 车体加速度
下载PDF
高速列车弹性车体垂向振动与悬挂参数设计 被引量:5
9
作者 曹辉 张卫华 缪炳荣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75-779,共5页
高速铁道客车车体受轨道激扰力的作用产生弹性振动,影响客车运行平稳性。为了分析车体弹性振动与车体悬挂参数关系,基于刚柔耦合动力学原理,建立了客车垂向动力学模型,根据共振理论及模态叠加原理计算了系统固有频率和响应功率谱,分析... 高速铁道客车车体受轨道激扰力的作用产生弹性振动,影响客车运行平稳性。为了分析车体弹性振动与车体悬挂参数关系,基于刚柔耦合动力学原理,建立了客车垂向动力学模型,根据共振理论及模态叠加原理计算了系统固有频率和响应功率谱,分析了车辆系统悬挂参数和运行参数对振动的影响。仿真发现弹性车体振动响应大于刚性车体,车体一阶垂弯振动对弹性振动的贡献最大。在满足结构条件下,适当降低一、二系悬挂垂向阻尼、一系悬挂垂向刚度可减小车体弹性共振,系统各个部件自振频率控制、车体垂向悬挂阻尼控制可实现整车模态及局部有害模态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道客车 弹性车体 垂向振动 悬挂参数 模态
下载PDF
双层集装箱平车重车垂向振动加速度值偏大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程海涛 胡洪涛 王多军 《铁道车辆》 2004年第9期1-4,共4页
针对双层集装箱平车重车垂向振动加速度值偏大的实际情况 ,根据线路运行测试结果 。
关键词 双层集装箱平车 垂向振动加速度 垂向弯曲振动
下载PDF
基于垂向运行平稳性的高速列车参数设计
11
作者 曹辉 张卫华 +1 位作者 缪炳荣 石磊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3-47,共5页
针对高速列车车体结构等效载荷与结构模态之间的强耦合特性使车体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弹性振动,影响客车运行平稳性问题,基于柔刚耦合动力学原理,建立了客车垂向动力学模型,计算了系统响应功率谱,分析了车辆悬挂参数和运行参数对振动的影... 针对高速列车车体结构等效载荷与结构模态之间的强耦合特性使车体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弹性振动,影响客车运行平稳性问题,基于柔刚耦合动力学原理,建立了客车垂向动力学模型,计算了系统响应功率谱,分析了车辆悬挂参数和运行参数对振动的影响。仿真发现弹性车体振动响应大于刚性车体,车体1阶垂弯振动对弹性振动的贡献最大,速度越高,对1阶垂弯频率要求越高,提高车体结构阻尼和1系垂向阻尼、适当降低2系垂向阻尼可提高车体垂向运行平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弹性车体 垂向振动 平稳性指标
下载PDF
二系刚度对矿用宽轨机车垂向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史青录 梁俊杰 +1 位作者 李幸人 王宇 《煤矿机械》 2021年第9期78-81,共4页
建立某型六轴宽轨电力机车的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研究机车在60~140 km/h运行速度内和AAR5级轨道谱的激励下,二系橡胶堆刚度对其垂向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二系橡胶堆刚度变化一定时,后司机室的垂向平稳性指标变化幅值要明显低于前... 建立某型六轴宽轨电力机车的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研究机车在60~140 km/h运行速度内和AAR5级轨道谱的激励下,二系橡胶堆刚度对其垂向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二系橡胶堆刚度变化一定时,后司机室的垂向平稳性指标变化幅值要明显低于前司机室。一定范围内降低二系垂向刚度可提高六轴宽轨机车垂向动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轴宽轨电力机车 二系橡胶堆刚度 车体振动加速度 平稳性指标 垂向动荷系数
下载PDF
城市轨道车辆车体复合吸振器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5
13
作者 孙倩 文永蓬 +1 位作者 纪忠辉 邹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203-210,共8页
以降低城市轨道车辆的车体刚性振动和弹性振动为目的,利用模态的正交性,将车体等效为均质等截面Eluer梁,建立了考虑车体弹性的车-轨-复合吸振器垂向动力学耦合模型,提出了适用于该模型的复合吸振器的设计方法。针对城市轨道车辆运行工况... 以降低城市轨道车辆的车体刚性振动和弹性振动为目的,利用模态的正交性,将车体等效为均质等截面Eluer梁,建立了考虑车体弹性的车-轨-复合吸振器垂向动力学耦合模型,提出了适用于该模型的复合吸振器的设计方法。针对城市轨道车辆运行工况,通过解析求解出复合吸振器刚度、质量参数和目标频率的函数关系式,遍历复合吸振器两振子质量,从而获得与之匹配的刚度参数。利用建立的车体振动能量的评价指标,对不同参数设计复合吸振器的减振性能进行评价,获得车体振动能量最小时的复合吸振器的参数设计。最后,结合车辆的平稳性指标对复合吸振器的减振效果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吸振器存在两固有频率,对其进行参数的设计时,应首先保证两固有频率与车体浮沉固有频率和一阶弹性频率相谐调,建立的车体振动能量评价指标可以用于对不同设计的吸振器减振性能进行综合评价。复合吸振器的安装,对车体刚性和弹性振动都有较好的减振效果,有利于车辆的运行品质的提升。为利用复合吸振器以降低车辆垂向振动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体减振 弹性振动 垂向振动 复合吸振器 平稳性
下载PDF
基于SIMPACK缩小比例实验车建模分析
14
作者 王兆华 杜艳平 +2 位作者 杨建伟 姚德臣 张媛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17年第8期39-43,共5页
为了解决在营业线路上进行实车运行试验难度大的问题,在对某型号电力机车进行SIMPACK建模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缩小比例实验车SIMPACK模型。通过调节实验车模型刚度阻尼等参数,进而得到在同等激励下输出参数相同的两组动力学模型。实验... 为了解决在营业线路上进行实车运行试验难度大的问题,在对某型号电力机车进行SIMPACK建模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缩小比例实验车SIMPACK模型。通过调节实验车模型刚度阻尼等参数,进而得到在同等激励下输出参数相同的两组动力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对比实验车模型与实车模型在美国五级谱激励下,以不同速度运行时的输出参数,实验车均表现出较好的跟随性,能较好地模拟实车垂向动力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机车 车体垂向振动 模型实验 缩尺比例
下载PDF
高速铁路动车组车体抖动问题分析与整治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永乾 《中国铁路》 2020年第3期88-96,共9页
针对某高速铁路动车组车体抖动问题,采集不同线路工况下车体振动加速度及平稳性数据、不同磨耗车轮踏面及打磨前后钢轨廓形,研究不同线路工况、车轮踏面和钢轨廓形对动车组车体振动特征影响,研究镟轮后不同时期车轮踏面和打磨前后钢轨... 针对某高速铁路动车组车体抖动问题,采集不同线路工况下车体振动加速度及平稳性数据、不同磨耗车轮踏面及打磨前后钢轨廓形,研究不同线路工况、车轮踏面和钢轨廓形对动车组车体振动特征影响,研究镟轮后不同时期车轮踏面和打磨前后钢轨廓形匹配下轮轨几何接触关系。同时,采用实际线路及动车组车辆参数,基于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建立包含实测车轮踏面和钢轨廓形的车辆-轨道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计算车轮镟修和钢轨打磨对车辆关键动力学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高速铁路动车组车体抖动主要发生在隧道工况内,体现为垂向和横向的综合异常振动;随车轮踏面磨耗增加,实测车体振动加速度逐渐增大,轮轨接触关系逐渐恶化,与未廓形打磨钢轨匹配时尤为明显;钢轨打磨可以有效抑制等效锥度随车轮踏面磨耗增加的不断增大,有效改善轮轨接触关系。车轮镟修和钢轨廓形打磨均可降低等效锥度,有效整治高速铁路动车组车体抖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车体抖动 车轮磨耗 钢轨廓形打磨 车体振动加速度 等效锥度
下载PDF
城市有轨电车轮缘承载式辙叉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司道林 张立军 +2 位作者 王树国 杨东升 王璞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3-106,共4页
针对有轨电车通过小号码辙叉时轮轨接触点产生跳跃,轮载无法在翼轨与心轨间平稳过渡的问题,设计了轮缘承载式辙叉。本文阐述了该辙叉的工作原理,继而建立有轨电车-轮缘承载式辙叉的动力学模型,分析辙叉结构参数对有轨电车轮轨动力学响... 针对有轨电车通过小号码辙叉时轮轨接触点产生跳跃,轮载无法在翼轨与心轨间平稳过渡的问题,设计了轮缘承载式辙叉。本文阐述了该辙叉的工作原理,继而建立有轨电车-轮缘承载式辙叉的动力学模型,分析辙叉结构参数对有轨电车轮轨动力学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有轨电车通过轮缘承载式辙叉时轮载需在踏面和轮缘间转换,在此过程中产生的轮轨冲击荷载经悬挂传至车体引发大幅度垂向振动,而对横向动力学指标的影响较小;随着行车速度提高,轮轨垂向力和车体垂向加速度大幅度增加,车体平稳性急剧恶化;日常运营时有轨电车通过轮缘承载式辙叉的速度不宜超过15 km/h,站场内对平稳性要求不高时行车速度可适当提高,但不应超过25 km/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轨电车 轮缘承载 动力学仿真 辙叉 垂向加速度 车体平稳性
下载PDF
基于空间状态辨识理论的高速铁路车体垂向加速度预测模型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怀志 牛留斌 +1 位作者 谷永磊 杨飞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0-115,共6页
轨道不平顺是引起车辆振动的主要激励源。深入分析轨道高低不平顺与车体垂向加速度关联关系动态,掌握轨道结构传递特性,对科学评价车辆、轨道的服役状态及精准指导线路养护维修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系统辨识理论,以我国高速综合检测列车... 轨道不平顺是引起车辆振动的主要激励源。深入分析轨道高低不平顺与车体垂向加速度关联关系动态,掌握轨道结构传递特性,对科学评价车辆、轨道的服役状态及精准指导线路养护维修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系统辨识理论,以我国高速综合检测列车车载检测系统在一高速铁路上的实测轨道不平顺及车体垂向加速度样本数据为基础,通过平均周期图谱法计算检测数据功率谱密度及其相干函数,用状态空间方法构建长波轨道高低不平顺与车体垂向加速度之间的传递模型,并用关联模型传递函数及实测数据对所建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的车体垂向加速度与相应实测数据有较强的线性相关性;利用合理阶数的状态空间模型,能够有效辨识长波轨道高低不平顺与车体垂向加速度之间的传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波轨道高低不平顺 车体垂向加速度 平均周期图谱法 功率谱密度 状态空间模型
下载PDF
轨道不平顺与车轨动力响应之间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扬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1期33-37,共5页
从时域和频域两个方面来研究轨道不平顺与车轨动力响应之间的关系。首先,利用轨道不平顺和轮轨动力学模型来计算轮轨间的动力荷载,加载到轨道有限元模型上得到一定运量下的道床变形和轨道不平顺分布;其次,利用傅立叶变换分别得到了一定... 从时域和频域两个方面来研究轨道不平顺与车轨动力响应之间的关系。首先,利用轨道不平顺和轮轨动力学模型来计算轮轨间的动力荷载,加载到轨道有限元模型上得到一定运量下的道床变形和轨道不平顺分布;其次,利用傅立叶变换分别得到了一定运量后轨道不平顺的里程-功率谱、平均功率谱及其拟合谱,分析了不同波长不平顺同道床沉降之间的相关性,并同现场数据相对照。再次,结合现场轨检车的测力轮对数据,包括轨道不平顺、轮载和车体振动加速度,分别从时域和频域两个方面对三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分析了轨道不平顺状态对车轨动力响应的影响程度;最后,认为道床沉降主要影响的是轨道长波不平顺,而对短波不平顺则影响不大,而且从时域和频域来看,轨道不平顺的分布与车体振动加速度的分布相类似,而与轮载分布不同,而且波长较长的轨道不平顺引起车体的振动,它是影响车体振动和车辆运行平稳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平顺 傅立叶变换 轮载 车体振动加速度 拟合谱
下载PDF
考虑车体弹性的车辆垂向振动特性优化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罗志翔 郭冰彬 +1 位作者 刘晓波 张波 《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 2021年第1期23-27,共5页
为了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垂向振动舒适性,文章以某快速地铁车辆的中间车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弹性车体模型,再采用动力学分析软件建立考虑车体弹性的车辆-轨道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以转向架悬挂参数和设备悬挂... 为了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垂向振动舒适性,文章以某快速地铁车辆的中间车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弹性车体模型,再采用动力学分析软件建立考虑车体弹性的车辆-轨道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以转向架悬挂参数和设备悬挂参数为优化对象,对车辆垂向振动特性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优化后的一组悬挂参数,车辆垂向振动特性得到了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 垂向振动 车体 悬挂参数 优化
下载PDF
一系悬挂刚度对六轴宽轨机车垂向动力学影响
20
作者 梁俊杰 梁永刚 +3 位作者 史青录 李幸人 武晨晨 邵晓森 《太原科技大学学报》 2022年第6期514-519,共6页
建立某型六轴宽轨电力机车的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研究机车在(60~160)km/h运行速度范围内和AAR5级轨道谱的激励下,一系悬挂刚度对其垂向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横向和纵向定位刚度对机车垂向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但垂向定... 建立某型六轴宽轨电力机车的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研究机车在(60~160)km/h运行速度范围内和AAR5级轨道谱的激励下,一系悬挂刚度对其垂向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横向和纵向定位刚度对机车垂向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但垂向定位刚度对机车垂向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较大。当机车追求舒适性时,需要匹配较大的垂向刚度,否则就必须限制其最高运行速度。当机车运行速度超过100 km/h时,随着刚度的增加,轮轨垂向力会一定程度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轴宽轨电力机车 一系悬挂刚度 车体振动加速度 平稳性指标 轮轨垂向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