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cute isolated vertigo with vertical up-beating nystagmus: A rare case of nucleus intercalatus of Staderini ischemia
1
作者 Francesco Comacchio Giacomo Talenti +1 位作者 Renzo Manara Chiara Briani 《Journal of Otology》 CAS CSCD 2023年第4期246-249,共4页
The role of intercalatus nucleus of Staderini(INS),the most caudal of the perihypoglossal nuclei,is much debated.Last research seems to suggest that this nucleus plays a role as a vertical eyes movements integrator.Th... The role of intercalatus nucleus of Staderini(INS),the most caudal of the perihypoglossal nuclei,is much debated.Last research seems to suggest that this nucleus plays a role as a vertical eyes movements integrator.The few clinical reports present in the literature that describe isolated lesions of the INS have described patients presenting in acute with up-beating vertical spontaneous nystagmus.Isolated acute lesion of INS is,in fact,much rare,and,without other neurological signs,is exceptional.We present a case of acute isolated vertigo with no other neurological signs or symptoms,due to INS ischemia provoked by vertebral artery stenosis.The patient presented with spontaneous vertical up-beating nystagmus that showed at videonystagmographic recording,a clear exponential decay of angular slow-phase velocity,that is considered a typical sign of neural integrator impairment.This case seems to represent a further confirm that INS is part,as a vertical-to-position neural integrator,of the neural circuit controlling the vertical eyes move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tigo Up-beating nystagmus Intercalatus nucleus Staderini vertebral artery occlusion Brainstem ischemia
下载PDF
灸刺放血联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急性发作期临床观察
2
作者 刘兰英 庄垂加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4期99-102,共4页
目的 观察灸刺放血联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灸刺放血结合组)和对照组(灸刺结合组),各35例。观察组予电子灸、普通针刺及刺络放血拔罐疗法,对照组给予电子... 目的 观察灸刺放血联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灸刺放血结合组)和对照组(灸刺结合组),各35例。观察组予电子灸、普通针刺及刺络放血拔罐疗法,对照组给予电子灸及普通针刺法联合治疗;于首次治疗前后行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脑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TCD)]测定及对眩晕程度进行评估对比。结果 治疗后,TCD显示2组患者收缩峰期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均降低(P<0.01),且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血管搏动指数(PI)、血管阻力指数(RI)无改善(P>0.05)。治疗后,2组眩晕程度均好转(P<0.01),且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灸刺放血结合疗法能够有效减慢椎动脉型颈椎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椎-基底动脉高血流速度、缓解眩晕程度,即时效果明显优于针刺艾灸结合组,可在各级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椎动脉型颈椎病 针灸疗法 放血疗法 中医外治法
下载PDF
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机制及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邓志军 杨文龙 +2 位作者 李典 赵斌 杨凤云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117-120,F0003,共5页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的颈椎病类型之一,以发作性眩晕、颈痛、恶心、耳鸣、耳聋等为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病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治疗上多以保守治疗为主。中医学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安全有效,常作为...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的颈椎病类型之一,以发作性眩晕、颈痛、恶心、耳鸣、耳聋等为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病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治疗上多以保守治疗为主。中医学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安全有效,常作为本病的主要治疗选择。本文结合同领域的前沿热点,就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机制、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潜在作用机制及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为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研究及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颈性眩晕 椎动脉 发病机制 中医
下载PDF
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2
4
作者 刘俊花 姜晓蕊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6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VBIV)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82例VBIV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盐酸倍他... 目的:探讨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VBIV)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82例VBIV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后眩晕症状[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高切全血黏度(HWBV)、血浆黏度(PV)及红细胞聚集指数(EAI)]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40/41),高于对照组的75.61%(3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眩晕、恶心呕吐消失时间及平衡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DHI评分及HWBV、PV、EA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VBIV患者效果显著,可加快症状缓解,减轻眩晕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效果优于单用倍他司汀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症 倍他司汀 天麻素注射液 血液流变学指标
下载PDF
椎动脉型颈椎病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的疗效分析
5
作者 艾义翔 刘俭涛 +7 位作者 郝定均 龚禧 朱以涵 李幸橼 张熙伟 王考 孙佳俊 张淑媛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7期670-675,共6页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CSA)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42例CSA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CSA)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42例CSA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5例,女17例;年龄30~74(53.9±11.0)岁。单节段病变18例,2个节段病变17例,3个节段病变7例。分别在术前和术后6个月时采用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听力及平衡委员会评分(Committee on Hearing and Equilibrium,CHE)、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和颈椎曲度Cobb角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4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0(14.0±5.2)个月;手术时间95~220(160.38±36.77)min,术中出血量30~85(53.60±18.98)ml。2例术后出现轻度吞咽困难,给予雾化吸入等对症处理后均好转。CHE评分由术前(4.05±0.96)分降低至术后6个月的(2.40±0.70)分(t=12.97,P<0.05)。术后6个月38例眩晕改善,改善率90.5%。NDI评分的由术前的(34.43±8.04)分降低至术后6个月的(20.76±3.91)分(t=11.83,P<0.05)。颈椎曲度Cobb角由术前的(8.04±6.70)°提高至术后6个月的(12.42±5.23)°(t=-15.96,P<0.05)。结论:ACDF术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突出,手术通过解除骨性压迫,重建颈椎曲度,可快速缓解患者的发作性眩晕症状。但需要严格把握手术指征,明确患者眩晕原因,对保守治疗无效的CSA患者,ACDF手术可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 颈性眩晕
下载PDF
中医正骨推拿联合温针灸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志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4期130-133,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正骨推拿联合温针灸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5月毕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 目的:探讨中医正骨推拿联合温针灸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5月毕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正骨推拿联合温针灸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流动力学、颈椎功能、眩晕症状、疼痛症状、日常生活能力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分中主观症状、临床体征、适应能力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评分、巴氏指数量表(BI)评分高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正骨推拿联合温针灸可提高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效果,纠正椎基底血流动力学,加快颈椎功能恢复,减轻眩晕、疼痛症状,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中医正骨推拿 温针灸 血流动力学 眩晕
下载PDF
参苓补肾桑萸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临床观察
7
作者 李爽 刘洪峰 党中勤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5期3056-3059,共4页
目的观察参苓补肾桑萸汤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2022年5月—2023年8月就诊的7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6例)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 目的观察参苓补肾桑萸汤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2022年5月—2023年8月就诊的7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6例)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36例)在此基础上使用参苓补肾桑萸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及中医症状积分变化,观察治疗前后采用TCD检测的椎-基底动脉血流情况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状评分及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椎-基底动脉血流显著提高(P<0.05)。结论参苓补肾桑萸汤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疗效确切,具有临床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参苓补肾桑萸汤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针刀联合正骨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8
作者 宋雪 居宇斌 +3 位作者 叶芊 严一成 曾翡翠 朱烱伟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7期1305-1311,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针刀联合正骨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为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决策提供循证参考。方法检索2013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期间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Sino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等数据库中收录的针刀联... 目的系统评价针刀联合正骨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为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决策提供循证参考。方法检索2013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期间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Sino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等数据库中收录的针刀联合正骨治疗颈性眩晕相关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分层筛选,将所纳文献行数据提取并予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Stata14.0统计学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27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共248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0001);观察组左、右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0001);观察组相较其他疗法能有效改善颈X线影像学指标(P<0.001);观察组在改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方面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针刀联合正骨相较其他疗法可显著提高临床有效率、改善其临床症状、疼痛程度、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及影像学指标,提示临床治疗颈性眩晕可优先采用针刀联合正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眩晕 椎动脉型颈椎病 正骨 针刀 META分析
下载PDF
丹葛汤加减结合温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症疗效及对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
9
作者 潘华 兰昊 郝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5-209,共5页
目的观察丹葛汤加减结合温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症(CV)的疗效及对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138例CV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温针灸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给丹葛汤加减治疗),每组69例... 目的观察丹葛汤加减结合温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症(CV)的疗效及对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138例CV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温针灸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给丹葛汤加减治疗),每组69例。连续治疗2周后评价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评分、临床疗效、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浆内皮素(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主症、次症及总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主症、次症及总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主症、次症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5%(66/69)高于对照组85.51%(59/69)(P<0.05)。观察组治疗1周、2周后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2周后的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的血浆ET-1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CGRP水平则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葛汤加减结合温针灸治疗CV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平衡血浆ET-1、CGRP水平,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葛汤 温针灸 颈性眩晕症 临床疗效 椎-基底动脉 血流速度
下载PDF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平衡功能的相关性及评估病情程度价值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敬 李锦 +2 位作者 王佳 纪叶 韩敬哲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140-146,共7页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平衡功能的相关性及对病情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117例BPPV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眩晕分级患者临床资料、椎—基底动...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平衡功能的相关性及对病情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117例BPPV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眩晕分级患者临床资料、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平均血流速度(MF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平衡功能[前庭症状指数(VSI)、Berg平衡量表(BBS)、计时平衡时间],分析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平衡功能的相关性及其对BPPV患者病情程度的评估价值。结果:随着BPPV患者眩晕分级加重,椎—基底动脉系统PSV、EDV、MFV、BBS评分、计时平衡时间下降,RI、PI及VSI指数升高(P<0.05)。BPPV患者椎—基底动脉系统PSV、EDV、MFV与VSI评分呈负相关关系,与BBS评分、计时平衡时间呈正相关关系,RI、PI与VSI评分呈正相关关系,与BBS评分、计时平衡时间呈负相关关系(P<0.05)。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参数评估BPPV患者病情程度AUC均>0.7。结论: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与BPPV患者平衡功能密切相关,监测上述参数变化情况可辅助临床判断病情程度,指导个性化治疗方案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椎—基底动脉系统 血流动力学 平衡功能 病情程度
下载PDF
吴氏手法配合温针灸治疗颈性眩晕患者的疗效及对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志芳 侯新聚 胡思彦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3期1864-1866,1871,共4页
目的探讨吴氏手法配合温针灸治疗颈性眩晕患者的疗效及对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8月该院收治的78例颈性眩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温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探讨吴氏手法配合温针灸治疗颈性眩晕患者的疗效及对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8月该院收治的78例颈性眩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温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吴氏手法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眩晕严重程度[眩晕评定量表(DARS)评分],以及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4周后,两组双侧椎动脉Vs、Vd比治疗前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DARS评分、DHI评分比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吴氏手法配合温针灸治疗颈性眩晕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减轻眩晕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眩晕 吴氏手法 温针灸 椎动脉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动留针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的疗效观察
12
作者 张鹏 豆江移 +2 位作者 向其兴 苟春雁 王毅刚(指导)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第5期834-837,共4页
目的 观察“动留针术”与普通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动留针术”治疗,对照组予普通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 目的 观察“动留针术”与普通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动留针术”治疗,对照组予普通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源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评分、颈椎动脉彩超,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眩晕症状均缓解,动留针术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80.00%。两组治疗前VAS评分与ESCV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的VAS评分与ESCV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 <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的双侧颈椎动脉彩超情况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改善(P <0.05),且治疗组颈椎动脉彩超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动留针术与普通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均有效,且动留针术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优于普通针刺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椎动脉型颈椎病 动留针术 针刺
下载PDF
养血清脑丸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观察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小倩 郭兰凯 张唯聪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10期23-26,共4页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丸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18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丸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18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养血清脑丸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PV)、全血黏度(WBV)、纤维蛋白原(Fib)]、双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52%,明显高于对照组72.8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V、WBV、Fib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PV、WBV、Fi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VA、BA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VA、BA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倦怠乏力、耳鸣耳聋、头重如蒙等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8%,对照组为11.8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血清脑丸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椎动脉血流速度及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后循环缺血 养血清脑丸 倍他司汀 血液流变学 椎动脉血流速度
下载PDF
银杏蜜环口服溶液联合前列地尔对颈性眩晕患者疗效及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玉华 杨璟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银杏蜜环口服溶液联合前列地尔对颈性眩晕患者疗效及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颈性眩晕患者11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前列地尔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银杏蜜环... 目的探讨银杏蜜环口服溶液联合前列地尔对颈性眩晕患者疗效及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颈性眩晕患者11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前列地尔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银杏蜜环口服溶液。比较2组临床疗效、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国际眩晕障碍调查量表(DHI)评分、晕眩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82%)高于对照组(8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基底动脉、左右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DHI、欧洲眩晕量表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17%(3/58)低于观察组3.45%(2/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蜜环口服溶液联合前列地尔较单独使用前列地尔可有效提高颈性眩晕患者疗效,提升基底动脉、双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降低DHI、欧洲眩晕量表得分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蜜环口服溶液 前列地尔 颈性眩晕 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
下载PDF
简论研究针灸推拿应用于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计进伟 宋芳芳 《中国伤残医学》 2023年第14期96-99,共4页
近些年,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颈椎退行性病变引起的一种颈椎病类型,此类型颈椎病是椎动脉受到压追引起的,如动力性、机械因素等,压迫椎动脉,在刺激性因素下造成血管狭窄,且血管长时间处于曲折状,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以提供给脑组织,使... 近些年,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颈椎退行性病变引起的一种颈椎病类型,此类型颈椎病是椎动脉受到压追引起的,如动力性、机械因素等,压迫椎动脉,在刺激性因素下造成血管狭窄,且血管长时间处于曲折状,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以提供给脑组织,使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的以眩晕为主的综合征。当前,人们节奏加快,电子产品如手机、电脑的长时间及广泛应用,保持同一个姿势时间太久,颈部活动减少,加之人的生活方式发生很大改变,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生率逐年上涨。由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病理机制很复杂,治疗措施也并不统一。近些年,医疗界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方面更依赖于中医治疗措施,很多学者致力于研究针灸和按摩的效果,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就针灸推拿应用于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为推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推拿 椎动脉型 颈椎病 眩晕 进展
下载PDF
冲击松解联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16
作者 黄毅勇 胡龙 +2 位作者 李芳 王立 付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期103-105,共3页
目的 探讨和分析冲击松解联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人数均等的参考1组、参考2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参考1组实施药物冲击松解治疗,参... 目的 探讨和分析冲击松解联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人数均等的参考1组、参考2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参考1组实施药物冲击松解治疗,参考2组实施普通针刺治疗,研究组实施药物冲击松解联合普通针刺治疗,对比分析3种方案的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FS-CSA)评分和总有效率。结果 3组治疗后FS-CSA评分与治疗前对比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P<0.01);各组间相互对比,研究组FS-CSA评分明显低于参考1组(P<0.01)。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5.0%(38/40),明显高于参考1组的90.0%(36/40)和参考2组的87.5%(35/4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此类患者的过程中,采用冲击松解联合针刺疗法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疗效,可大范围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椎动脉型颈椎病 冲击松解 针刺疗法
下载PDF
天麻钩藤饮联合针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金赢政 井睿智 李金江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22期53-58,共6页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联合针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肝阳上亢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PCIV肝阳上亢证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及针灸治疗组各49例。针灸治疗组给予针灸治疗,联合组给予天麻钩藤饮联合针灸治疗,2组均治...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联合针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肝阳上亢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PCIV肝阳上亢证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及针灸治疗组各49例。针灸治疗组给予针灸治疗,联合组给予天麻钩藤饮联合针灸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眩晕频率、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脑卒中风险程度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93.88%,高于针灸治疗组77.55%(P<0.05)。治疗后,2组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苦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联合组上述5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针灸治疗组(P<0.05)。2组眩晕频率及DH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联合组眩晕频率及DHI评分均低于针灸治疗组(P<0.05)。联合组脑卒中低危率61.22%,高于针灸治疗组34.69%(P<0.05)。2组基底动脉(BA)、右侧椎动脉(RVA)、左侧椎动脉(LVA)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联合组BA、RVA、LVA血流速度均高于针灸治疗组(P<0.05)。结论:在针灸基础上加用天麻钩藤饮治疗有利于提高PCIV肝阳上亢证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轻其临床症状,降低脑卒中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肝阳上亢证 天麻钩藤饮 针灸 脑卒中 椎动脉 基底动脉 血流速度
下载PDF
低频电刺激联合前庭康复训练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脑血流及眩晕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彦斐 李选民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2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联合前庭康复训练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脑血流及眩晕症状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7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7例.对照组进行前庭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 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联合前庭康复训练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脑血流及眩晕症状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7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7例.对照组进行前庭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低频电刺激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眩晕评定量表(DARS)、Berg平衡量表(BBS)、前庭症状指数(VSI)评分,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的DARA、BBS、VSI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DARS、VSI评分分别为(15.21±2.18)分、(18.25±4.1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8.23±2.74)分、(29.34±4.85)分,BBS评分为(50.24±5.41)分,高于对照组的(38.14±4.63)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LVA、RVA、BA血流速度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LVA、RVA、BA血流速度分别为(36.23±6.04)cm/s、(35.14±4.93)cm/s、(37.01±7.13)cm/s,均快于对照组的(33.24±6.85)cm/s、(33.13±4.71)cm/s、(34.02±5.81)cm/s,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49%,高于对照组的7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结合前庭康复训练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缓解眩晕症状,促进肢体平衡功能恢复,并能改善患者脑部血流灌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低频电刺激 前庭康复训练 肢体平衡功能 椎动脉超声
下载PDF
项七针配合升降穴刺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19
作者 丛安南 孙谊(指导) 《光明中医》 2023年第12期2352-2354,共3页
目的观察项七针配合升降穴刺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荣成市中医院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运用项七针配合升降穴刺法治疗,对照组运用常规穴位治疗并观察治疗前后... 目的观察项七针配合升降穴刺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荣成市中医院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运用项七针配合升降穴刺法治疗,对照组运用常规穴位治疗并观察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以及经颅多普勒超声的改变。结果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的差值经2个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经TCD检测基底动脉、左椎动脉、右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经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项七针配合升降穴刺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七针 升降穴刺法 椎动脉型颈椎病 眩晕
下载PDF
中药药氧干预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
作者 王青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28期137-139,共3页
目的:分析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应用中药药氧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9月徐州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 目的:分析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应用中药药氧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9月徐州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药药氧干预。比较两组眩晕程度及预后指标。结果:观察组无眩晕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干预后,观察组左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右椎动脉Vm、椎-基底动脉Vm高于对照组,阻力指数、眩晕障碍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采用中药药氧护理的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眩晕程度,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药氧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 阻力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