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大气颗粒物生物毒性及二噁英呼吸暴露风险评价 被引量:6
1
作者 宋鹏程 陆书玉 +2 位作者 魏永杰 罗丽娟 陈哓倩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961-1969,共9页
使用Vibrio fischeri发光细菌法,评价了工业区和居民区大气颗粒物悬浮液的细菌毒性,并对颗粒物暴露后的老鼠毒性效应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应用HRGC-HRMS研究了工业区大气中二噁英浓度水平及组分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二噁英呼吸暴露风险... 使用Vibrio fischeri发光细菌法,评价了工业区和居民区大气颗粒物悬浮液的细菌毒性,并对颗粒物暴露后的老鼠毒性效应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应用HRGC-HRMS研究了工业区大气中二噁英浓度水平及组分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二噁英呼吸暴露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工业区大气颗粒物的细菌毒性要明显高于居民区,表明急性毒性结果与局地污染排放密切相关;不同粒径分布的大气颗粒物细菌毒性结果产生显著差异,证明毒性成分主要吸附在较细粒径的颗粒物上.强有力的证据表明,颗粒物暴露后的肺组织病理损伤与氧化性自由基过量产生有关,因此与自由基相关的毒理机制可作为下一步深入研究的路径.4个采样点主动采样、被动采样和大气沉降样品二噁英浓度范围分别为0.034~1.29pg/m^3、0.031~0.103pg/m^3和0.226~4.67pg/(m^2·d),平均值分别为0.366pg/m^3、0.063pg/m^3和1.82pg/(m^2·d);优势组分分别为2,3,4,7,8-Pe CDF、2,3,4,6,7,8-Hx CDF、1,2,3,6,7,8-Hx CDF和1,2,3,4,7,8-Hx CDF,2,3,4,7,8-Pe CDF、1,2,3,7,8-Pe CDD、2,3,7,8-TCDD和2,3,7,8-TCDF,2,3,4,7,8-Pe CDF、1,2,3,7,8-Pe CDD、2,3,4,6,7,8-Hx CDF和1,2,3,6,7,8-Hx CDF.成人和儿童呼吸暴露量最大值分别为9.74×10^(-2)pg/(kg·d)和1.28×10^(-1)pg/(kg·d),均低于0.4pg/(kg·d)(呼吸进入人体的每日允许摄入量),表明暴露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生物毒性 费氏弧菌 二噁英 呼吸暴露
下载PDF
费氏弧菌急性毒性微孔板检测方法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余露军 刘卫丽 +1 位作者 陈小曲 李建军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7期76-82,共7页
为优化费氏弧菌(Vibrio fischeri)急性毒性微孔板法测试条件,以发光强度或发光抑制率为指标,研究温度、盐度、p H、反应体系、稀释比例、传代次数对费氏弧菌新鲜菌液生物毒性测试的影响。结果表明:费氏弧菌适宜培养温度为15~20℃;检测... 为优化费氏弧菌(Vibrio fischeri)急性毒性微孔板法测试条件,以发光强度或发光抑制率为指标,研究温度、盐度、p H、反应体系、稀释比例、传代次数对费氏弧菌新鲜菌液生物毒性测试的影响。结果表明:费氏弧菌适宜培养温度为15~20℃;检测适宜温度为15℃,盐度为15‰~35‰,p H为5~10,检测体系为1∶10,传代次数不宜超过10代,不同稀释比例对新鲜培养的生长平台期费氏弧菌毒性测试无显著影响。基于优化后的方法,七水硫酸锌、氯化汞、十二烷基硫酸钠、苯酚对费氏弧菌急性毒性具有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表明该优化方法适用于上述物质的毒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氏弧菌 急性毒性 微孔板 影响因子
下载PDF
两种贝类养殖环境特征污染物的筛选方法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葛奇伟 徐永健 +1 位作者 孙彬 戴广谱 《生态科学》 CSCD 2011年第6期613-617,666,共6页
采用MicroToxModel 500发光细菌毒性检测仪,对Cu、Pb、Cd、Hg、As、Cr、Zn、石油类、DDT、甲基对硫磷农药(MP)等10种贝类养殖环境污染物进行发光细菌抑制试验。对己知污染物的浓度与其相对应的发光强度进行回归分析,建立相关方程,求出... 采用MicroToxModel 500发光细菌毒性检测仪,对Cu、Pb、Cd、Hg、As、Cr、Zn、石油类、DDT、甲基对硫磷农药(MP)等10种贝类养殖环境污染物进行发光细菌抑制试验。对己知污染物的浓度与其相对应的发光强度进行回归分析,建立相关方程,求出相对发光度为50%时所对应污染物的浓度,即EC_(50)值,将其定义为相对毒性系数(RT),该值越小,表示污染物毒性越大。结果显示,上述10种污染物的相对毒性(RT)大小顺序为DDT>Hg>Cu=Zn>Cd>Cr>Pb=石油类>MP>As;结合两种贝类对上述污染物的生物富集系数(BCF),以RT/BCF值作为最终绝对毒性大小比较的指标,比值越小,危害影响越大,污染物应优先被选择作为环境特征污染物进行监测。经试验分析,缢蛏和泥蚶的养殖环境特征污染物的优先检测顺序分别为,缢蛏:Hg>Cd>Zn>Cu>As>Cr>Pb(椒江口),Cd>Pb>Cu(舟山海域),Cu>Zn>Cr>Pb(长江口);泥蚶:Cd>Pb>Cu(宁波、舟山海域),Cu>Cd>Pb(温州海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歇尔弧菌 相对毒性系数(RT) 富集系数(BCF) 特征污染物 筛选
下载PDF
发光菌法测定松花江佳木斯江段水质生物毒性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健 李永亮 +2 位作者 李桂莲 赵丽杰 张春玲 《环保科技》 2013年第3期34-36,共3页
利用费希尔弧菌为菌种,设定温度20℃,在200 g/L氯化钠溶液中培养,通过测定抑制率(%)、修正系数(CF)、零时刻和测定时刻下菌种的发光量,测定松花江水的生物毒性。抑制率均值为-6.2%,修正系数均值为1.53,零时刻发光量为6 358 250,测定时... 利用费希尔弧菌为菌种,设定温度20℃,在200 g/L氯化钠溶液中培养,通过测定抑制率(%)、修正系数(CF)、零时刻和测定时刻下菌种的发光量,测定松花江水的生物毒性。抑制率均值为-6.2%,修正系数均值为1.53,零时刻发光量为6 358 250,测定时刻下发光量为6 628 288。水质样品中毒性物质浓度与发光量呈较好负相关,松花江水质质量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花江 水质 生物毒性 费歇尔弧菌 发光菌
下载PDF
克百威、镉和铜对费氏弧菌的联合毒性效应 被引量:10
5
作者 仇爱锋 王玉涛 +2 位作者 张树秋 彭强辉 陈子雷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69-875,共7页
通过费氏弧菌急性毒性实验,研究克百威、镉(Cd)和铜(Cu)三种受试样本及其混合样本(克百威-Cd和克百威-Cu的等毒性单位比为1∶1、1∶2、2∶1,克百威-Cd-Cu的等毒性单位比为1∶1∶1、1∶1∶2、1∶2∶1、2∶1∶1)对费氏弧菌15 min和30 min... 通过费氏弧菌急性毒性实验,研究克百威、镉(Cd)和铜(Cu)三种受试样本及其混合样本(克百威-Cd和克百威-Cu的等毒性单位比为1∶1、1∶2、2∶1,克百威-Cd-Cu的等毒性单位比为1∶1∶1、1∶1∶2、1∶2∶1、2∶1∶1)对费氏弧菌15 min和30 min的急性毒性效应,计算克百威、Cd和Cu的单一和混合样本的半数效应浓度(Median effective concentration,EC50)。克百威、Cd和Cu暴露15 min的EC50值分别为101.29、13.11、47.06 mg·L^(-1),暴露30 min的EC50值分别为107.88、11.17、39.73 mg·L^(-1)。利用毒性单位(Toxicity unit,TU)法、相加指数(Additive index,AI)法和混合毒性指数(Mixtures toxicity index,MTI)法对混合样本进行了定性评价,结果表明:克百威与Cu和Cd两种重金属二元和三元复合作用后主要表现为部分相加和协同作用,说明二元和三元复合毒性较单一毒性增强,且不同混合比例下,联合毒性效应具有差异。TU法与MTI法的评价结果一致,而AI法的结果略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百威 费氏弧菌 联合毒性
下载PDF
麻醉药对费氏弧菌毒性的2D-QSAR研究(英文)
6
作者 刘天宝 彭艳芬 汪新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24-1228,共5页
用DFT-B3LYP方法,在较高基组6-311G^(**)水平下,全优化计算36种麻醉药分子的量子化学参数,结合麻醉药对费氏弧菌的毒性数据(-1gEC_(50)),由线性回归方法建立QSAR模型。对训练集样本经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后,所建QSAR方程的复相关系数R^2及... 用DFT-B3LYP方法,在较高基组6-311G^(**)水平下,全优化计算36种麻醉药分子的量子化学参数,结合麻醉药对费氏弧菌的毒性数据(-1gEC_(50)),由线性回归方法建立QSAR模型。对训练集样本经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后,所建QSAR方程的复相关系数R^2及去一法交互检验复相关系数q^2分别为0.959和0.943,用预测集样本预测外部,所得外部预测样本复相关系数R_(pred)~2为0.982。结果表明:麻醉药的毒性主要由V、E_(HOMO)、E_(NHOMO)和E_T决定,V和E_(NHOMO)越大,化合物对费氏弧菌的毒性越大;E_T和E_(HOMO)越小,化合物毒性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药 2D-QSAR 费氏弧菌 DFT毒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