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羞耻感教育 被引量:13
1
作者 燕良轼 王小凤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9-134,共6页
对青少年进行羞耻感教育是当前品德教育的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也是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步骤。羞耻感教育的价值在于:它是是非观形成的基础,是自尊心的表征,是抵御不良诱惑的精神力量,是道德教育的起点。... 对青少年进行羞耻感教育是当前品德教育的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也是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步骤。羞耻感教育的价值在于:它是是非观形成的基础,是自尊心的表征,是抵御不良诱惑的精神力量,是道德教育的起点。羞耻感可以通过是非观、自尊心、荣誉感和责任心等方面加以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羞耻感 自尊心 羞耻感教育 责任心 “八荣八耻”
下载PDF
多维视野下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专题讨论)——社会主义荣辱观: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要求的精辟概括 被引量:12
2
作者 吴潜涛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7-49,共3页
吴潜涛认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要求的精辟概括,并对之进行了详细论证;刘云章认为,马克思主义荣辱观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值得深入探讨;杨丽坤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的社会调控机制进行了解... 吴潜涛认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要求的精辟概括,并对之进行了详细论证;刘云章认为,马克思主义荣辱观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值得深入探讨;杨丽坤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的社会调控机制进行了解析,认为研究社会调控机制对于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非常重要;冯秀军对荣辱观教育中的情感机制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荣辱情感是荣辱观形成的基础,荣辱观教育需要诉诸情感才能真正抵达心灵并见诸行为;刘建军从理论依据与时代内涵的角度对“以辛勤劳动为荣”进行了详细阐述;黄岩对孟子的“荣辱观”进行了解读,认为认真研究孟子的荣辱观思想对于我们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邹秀春对洛克的道德法思想进行了探计,认为其道德法思想中关于道德观念建设的有益规律和方法,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有很大的启发意义;郑小九对古希腊的荣誉观念进行了评述,认为古希腊文化中关于荣辱的思想对于深入理解和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独特的启示意义;范笑仙则认为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学术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伦理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八荣八耻” 荣辱观 思想道德建设
下载PDF
社会转型期体育荣辱观的反思 被引量:3
3
作者 许斌 戴永冠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0-22,共3页
分析了社会转型期体育领域出现的荣辱现象,认为:社会转型期,体育领域"辱"的现象是社会经济、制度、文化以及自身素质等多方面原因的综合反映;正确的体育荣辱观和体育法律制度相结合是规范体育行为的有效途径;树立正确的体育... 分析了社会转型期体育领域出现的荣辱现象,认为:社会转型期,体育领域"辱"的现象是社会经济、制度、文化以及自身素质等多方面原因的综合反映;正确的体育荣辱观和体育法律制度相结合是规范体育行为的有效途径;树立正确的体育荣辱观将会促进中华体育精神的影响深度,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一份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荣辱观 体育法律制度 社会转型期
下载PDF
中国传统荣辱观的现代价值认同 被引量:2
4
作者 于伟峰 商植桐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6-10,共5页
传统荣辱观的现代价值主要表现在:首先,传统荣辱观中所阐发的美德思想、美德典范,有助于唤起人们的道德良知,激发人的进取向上精神,由此而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精神动力;其次,传统荣辱观所倡导的历代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是促进... 传统荣辱观的现代价值主要表现在:首先,传统荣辱观中所阐发的美德思想、美德典范,有助于唤起人们的道德良知,激发人的进取向上精神,由此而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精神动力;其次,传统荣辱观所倡导的历代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是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的积极因素;第三,传统荣辱观中涉及的一些伦理思想,存在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相一致的合理内容,与构建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一定渊源关系,应该采取批判性继承的科学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荣辱观 现代价值 伦理 道德
下载PDF
论耻感的哲学意蕴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新汉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1-28,共8页
"人不可以无耻",耻感文化在中国传统中有宝贵的资源。"耻"、"羞"、"辱"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耻感的形成离不开个体自我评价活动,而个体自我评价活动的进行又往往要以耻感作为评价标准。耻感... "人不可以无耻",耻感文化在中国传统中有宝贵的资源。"耻"、"羞"、"辱"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耻感的形成离不开个体自我评价活动,而个体自我评价活动的进行又往往要以耻感作为评价标准。耻感的产生以对善的把握为前提,不过是以否定的方式来把握善的。正是耻感中所体现的人的本体的自由或自我意识使人"成为人"。意志以善和耻感作为内在环节。耻感以恶为对象,恶是丑的,但耻感却是美的。慎独固然与要"成为人"的执着联系在一起,但更与对于"耻"的畏惧联系在一起。荣可以正面地引领社会风尚,但无耻则无荣,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对恶的耻感和厌恶,没有对恶和耻的惩罚,就既没有耻感,也没有荣感。一个无耻的社会最可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耻感 荣感 无耻
下载PDF
庄子的耻观及其对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荣辱观的启示 被引量:4
6
作者 吴全兰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5期41-45,共5页
庄子一生反对追求名利,更不谈如何追求名声、荣誉。庄子的耻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丧失人格尊严和自由是最大的耻辱;贫困不可耻,没有立身行世的原则才可耻,自以为是救世主却扰乱社会如儒者、墨者是一种无耻。庄子的耻观对培养当代大学... 庄子一生反对追求名利,更不谈如何追求名声、荣誉。庄子的耻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丧失人格尊严和自由是最大的耻辱;贫困不可耻,没有立身行世的原则才可耻,自以为是救世主却扰乱社会如儒者、墨者是一种无耻。庄子的耻观对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正确荣辱观有颇多启示:以自尊自爱为荣,以丧失人格尊严为辱;以学业、品德不如人为耻,不以家庭的贫困为耻;以促进社会和谐为荣,以扰乱社会秩序为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耻观 尊严 大学生 荣辱观
下载PDF
耻恶荣善——道德心理学视野中的荣辱观 被引量:4
7
作者 曾建平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35-38,共4页
从道德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荣是道德主体对善的一种积极情感反应,辱是道德主体对恶的一种消极情感反应。羞耻感是随着社会发展,在客观条件与主观心理认同基础上发生的自我谴责,是保有人之为人的道德底线,耻的对象是恶。荣誉心是人们对外... 从道德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荣是道德主体对善的一种积极情感反应,辱是道德主体对恶的一种消极情感反应。羞耻感是随着社会发展,在客观条件与主观心理认同基础上发生的自我谴责,是保有人之为人的道德底线,耻的对象是恶。荣誉心是人们对外在规范践履而得到社会肯定的满足感,是提升人的道德境界的内驱力,是推动人之为高尚之人的道德崇高,荣的内容是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羞耻感 荣誉心 荣辱观 道德心理
下载PDF
论超越的荣辱观及其文化创新功能 被引量:3
8
作者 谢阳举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5-12,共8页
荣辱观有创新的荣辱观,有非创新的荣辱观。文章通过马斯洛的超越理论和道家批判的荣辱观,来揭示超越的荣辱观的内涵、性质。超越的荣辱观是创造性的荣辱观,对我国建设创新型社会具有重大作用。
关键词 荣辱 荣辱观 马斯洛 超越理论 道家荣辱观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荣辱观 被引量:1
9
作者 季芳桐 周姗珊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12-15,共4页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划分道德与不道德的重要尺度,是对于古代传统伦理道德的批判继承,也是对于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的继承与发展。胡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的荣辱观与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论有着内在的联系,体现了理论上的一个完善与丰富。
关键词 荣辱观 儒家道德 科学发展观 和谐社会
下载PDF
耻感教育,作为底线伦理之拯救 被引量:3
10
作者 余治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3期61-67,共7页
“八荣八耻”所涵摄的内容其实是为人做事的基本操守,是人之为人的道德底线。它为人们找回了那种久违了的社会正气与正义。显然,社会主义荣辱观至少在涉及祖国、劳动两个方面与共产主义境界还存在一定距离。先秦诸子对“耻”及耻之于人... “八荣八耻”所涵摄的内容其实是为人做事的基本操守,是人之为人的道德底线。它为人们找回了那种久违了的社会正气与正义。显然,社会主义荣辱观至少在涉及祖国、劳动两个方面与共产主义境界还存在一定距离。先秦诸子对“耻”及耻之于人之为人重要意义早有论述。孟子主张,羞耻是人类告别自身的动物性而与其他动物相区分的第一标准。荀子强调,道德实践积累到一定程度,荣辱便随之而来。各种耻感中,性耻意识埋藏得最深,与道德、伦理法则的连动性也最强。但在现代性浓烈和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里,性耻意识却遭受有史以来最彻底的解构。最伟大的教育总开始于最微小的细节。在汲取过去思想政治工作教训的基础上,借鉴儒家做法,注重道德养成教育,努力把共产主义的道德理念与价值要求溶化到青年人的日常生活中,提高道德规范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耻感 八荣八耻 荣辱观 性耻意识 底线伦理 德性养成
下载PDF
“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定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建华 冯昊青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94-97,共4页
胡锦涛关于“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定位是:它是对优秀传统伦理文化的现代弘扬,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伦理的新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的理论指南。
关键词 胡锦涛 “八荣八耻” 社会主义荣辱观 定位
下载PDF
顾炎武的“耻德”观与当代荣辱观建设 被引量:1
12
作者 姚才刚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8-11,共4页
顾炎武是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他较少谈论"上达天德"之类的高妙话头,而是致力于探讨"耻德",认为它是做人、立身之本。顾炎武还提出了一系列培养"耻德"的方法。顾炎武的"耻德"观对当代荣辱观... 顾炎武是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他较少谈论"上达天德"之类的高妙话头,而是致力于探讨"耻德",认为它是做人、立身之本。顾炎武还提出了一系列培养"耻德"的方法。顾炎武的"耻德"观对当代荣辱观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炎武 “耻德”观 荣辱观
下载PDF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高校德育工作
13
作者 姚静 刘晓燕 周世兵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年第4期27-28,共2页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为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高校应以传承先进道德文化为己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谱写德育工作新篇章。
关键词 社会主义荣辱观 高校 德育工作
下载PDF
论大学生知耻教育与正确荣辱观的树立
14
作者 洪恩强 梁妍 龙溪虎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23-26,共4页
知耻是大学生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当前大学生中存在一些荣辱标准颠倒的现象,以不耻为耻,以耻为不耻。知耻教育可以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知荣辱,辨是非,明美丑,有所不为,模范践行"八荣八耻"精神。
关键词 大学生 荣辱观 知耻教育
下载PDF
集体与个体之间——“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解读
15
作者 陈士军 谈家水 《德州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66-68,74,共4页
集体与个体的关系是社会的重要关系。个体依赖集体,集体则代表着个体的利益。“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深刻地体现了集体和个体的这种辩证关系。它的基本精神是倡导集体主义价值观,其提出是时代的要求,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 集体与个体的关系是社会的重要关系。个体依赖集体,集体则代表着个体的利益。“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深刻地体现了集体和个体的这种辩证关系。它的基本精神是倡导集体主义价值观,其提出是时代的要求,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共产主义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1个体 荣辱观
下载PDF
“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核
16
作者 曹永鹏 张宏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2期29-30,共2页
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推进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动力。“八荣八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核心,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三大文明”建设的需要。
关键词 社会主义 荣辱观 八荣八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关系
17
作者 刘孜勤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59-61,共3页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一个通俗而又系统的概括,它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本内容,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的本质要求,并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风尚的一面旗帜,也是检验...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一个通俗而又系统的概括,它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本内容,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的本质要求,并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风尚的一面旗帜,也是检验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功用的一个最为有效的标准。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不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一项体系工程,社会主义荣辱观则是具体的行为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荣辱观 道德体系 关系
下载PDF
浅析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18
作者 穆静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12期6-8,共3页
荣辱观是以文化为根基的道德观念,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应挖掘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文化内涵,强化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意义,拓宽大学生荣辱观培养的文化路径,拓展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途径,增强教育效果,... 荣辱观是以文化为根基的道德观念,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应挖掘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文化内涵,强化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意义,拓宽大学生荣辱观培养的文化路径,拓展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途径,增强教育效果,为高校培养合格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人力资源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主义荣辱观 文化路径 人力资源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