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唯识宗对“异熟”概念的阐发
1
作者 释净智 《普陀学刊》 2023年第2期107-120,338-339,共16页
异熟是佛教重要的法相概念,唯识宗在继承传统佛教异熟理论的基础上,依于自宗的唯识无境、阿赖耶识、业种熏习、亲因缘等学说,对异熟色、异熟命根、异熟受、异熟识、异熟生、异熟习气等概念进行了重新诠释。本文试图通过对不同文献的对... 异熟是佛教重要的法相概念,唯识宗在继承传统佛教异熟理论的基础上,依于自宗的唯识无境、阿赖耶识、业种熏习、亲因缘等学说,对异熟色、异熟命根、异熟受、异熟识、异熟生、异熟习气等概念进行了重新诠释。本文试图通过对不同文献的对比与分析,厘清唯识宗与说一切有部、经部等异熟学说的差异及背后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识宗 阿赖耶识 异熟 异熟生 异熟习气
下载PDF
“心王”与“禅定”:佛教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被引量:6
2
作者 彭彦琴 张志芳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7-131,共5页
佛教心理学有着严密的理论体系和构架。佛教以"心"为要,佛教心理学研究凸显心理背后的隐微心理,对深层心理作系统剖析,认为心法由深至浅可分为心、意、识三个层次;禅定及体证是佛教心理学最重要、最具特色的研究方法,是对传... 佛教心理学有着严密的理论体系和构架。佛教以"心"为要,佛教心理学研究凸显心理背后的隐微心理,对深层心理作系统剖析,认为心法由深至浅可分为心、意、识三个层次;禅定及体证是佛教心理学最重要、最具特色的研究方法,是对传统思辨与实证方法的双重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心理学 心王 阿赖耶识 禅定 体证
下载PDF
阿赖耶识、真如空性与如来藏心——大乘唯识学与如来藏思想辨微 被引量:4
3
作者 吴可为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4-70,共7页
如来藏概念相应于印度如来藏思想的三个发展阶段,可以区分为佛性如来藏、空性如来藏与识性如来藏三种不同而又有着本质关联的意义,其中识性如来藏与唯识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如来藏思想根本不存在所谓实体化倾向,它与唯识学的主要区... 如来藏概念相应于印度如来藏思想的三个发展阶段,可以区分为佛性如来藏、空性如来藏与识性如来藏三种不同而又有着本质关联的意义,其中识性如来藏与唯识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如来藏思想根本不存在所谓实体化倾向,它与唯识学的主要区别乃是解释学的原则和角度之不同。正是基于这一区别,识性如来藏与唯识虽然同样以第八识为依止,却开演成两种有重大区别的理论体系。同时,也由于两者之区别的根源只是解释学和方法论上的,则这两种看似正相对立的思想体系之间倒正隐含着一种建设性的互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识 如来藏 空性 阿赖耶识
下载PDF
1921年前后关于柏格森哲学与佛学关系论辩之始末 被引量:1
4
作者 姚彬彬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4-88,154,共5页
在1921年前后,柏格森哲学风靡中国学界,期间出现了柏格森哲学与佛学相关性的系列论辩,章太炎、吕澂、梁漱溟、黎锦熙等人先后参与其中。章太炎、黎锦熙等认为柏格森哲学与佛学相通,以"直觉"、"生命冲动"等范畴相合... 在1921年前后,柏格森哲学风靡中国学界,期间出现了柏格森哲学与佛学相关性的系列论辩,章太炎、吕澂、梁漱溟、黎锦熙等人先后参与其中。章太炎、黎锦熙等认为柏格森哲学与佛学相通,以"直觉"、"生命冲动"等范畴相合于唯识学的阿赖耶识等观念,而吕澂、梁漱溟则对此持反对意见。通过考掘相关原始文献材料,可以将这一论辩之始末梳理出来。事实上,这两种对立的看法,也代表了中国思想界百余年来对待"中西比较"问题的两种不同典型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觉 生命冲动 唯识学 阿赖耶识
下载PDF
废名佛教哲学思想研究初探——《阿赖耶识论》解读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振国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0年第1期33-40,共8页
本文分析了废名与熊十力关于佛教哲学论争的问题,对废名的《阿赖耶识论》一文中的心与物、理智与因果、阿赖耶识种子与意识等关系作了阐述。
关键词 废名 阿赖耶识
下载PDF
《泰帝利耶奥义书》“五藏说”义解 被引量:1
6
作者 党素萍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7-133,共7页
“五藏说”是奥义书中探讨自我的两种重要学说之一。目前学界对“五藏说”中的第三重和第四重自我存在多种指称,内涵不清,不易辨识。本文依据梵文注释,对关键概念进行辨析和厘定,提出二者可理解为“心意构成的自我”和“智识构成的自我... “五藏说”是奥义书中探讨自我的两种重要学说之一。目前学界对“五藏说”中的第三重和第四重自我存在多种指称,内涵不清,不易辨识。本文依据梵文注释,对关键概念进行辨析和厘定,提出二者可理解为“心意构成的自我”和“智识构成的自我”。在祭火坛堆垛仪式背景下,每一重自我仿照鸟形祭坛,各包含五部分,其中ātman指“躯干”。“五藏说”中的瑜伽意指冥想定境,即维持“智识所成我”的主要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藏说 MANAS vijnana atman 瑜伽
原文传递
佛教心灵哲学重构之我见
7
作者 高新民 胡水周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5-35,共11页
佛教有自己的心灵哲学这已得到了西方哲学的普遍认可,但对如何用标准而规范的心灵哲学框架爬梳其要点、重组其结构、揭示其实质和精要、挖掘其现代意义,却莫衷一是。佛教心灵哲学的核心是一心二门论,围绕它建构起了博大精深的、即使... 佛教有自己的心灵哲学这已得到了西方哲学的普遍认可,但对如何用标准而规范的心灵哲学框架爬梳其要点、重组其结构、揭示其实质和精要、挖掘其现代意义,却莫衷一是。佛教心灵哲学的核心是一心二门论,围绕它建构起了博大精深的、即使与今日西方心灵哲学相比也毫不逊色的思想体系。其内容和方法相对于世问心灵哲学来说,既有其共性,又有其个性。所关注的许多问题和思想即使在今天仍有闪光之处。其创新及尚未被超越之处在于,它有三大重要“发现”,即发现了隐藏于常见心理现象之后的真心,比西方人所说的无意识还要深细的末那、阿赖耶识乃至第九识、第十识,具有现象学性质的真心和妄心。它对广泛心灵哲学问题尤其是真心、末那识和阿赖耶识等深层心灵样式、相状、特点和功能的探讨,既展示了它的深邃和服务于学理及人生解脱的双重意义,又为当代心灵哲学对心灵的本体论等根本性问题的进一步探究提供了思想源泉和灵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心二门 真心 妄心 心理地理学 识精
原文传递
印顺与牟宗三的真谛学判释之比较研究
8
作者 姜明泽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9-89,共11页
牟宗三将真谛"阿摩罗识自性清净心"解释为"心本清净",以此为核心观念,将其溯源至弥勒学,并综合真谛译著,赋予"阿摩罗自性清净心"以"本觉"义,最终将真谛学定位为"善绍弥勒学,而向真心派走&... 牟宗三将真谛"阿摩罗识自性清净心"解释为"心本清净",以此为核心观念,将其溯源至弥勒学,并综合真谛译著,赋予"阿摩罗自性清净心"以"本觉"义,最终将真谛学定位为"善绍弥勒学,而向真心派走"。印顺对牟宗三的真谛学判释做了回应,以"赖耶通真妄"一观念为真谛学之底里,将真谛学定位为"糅合如来藏学与瑜伽学";之后则明确拒绝将"阿摩罗自性清净心"视为"本觉"心、反对将其作《大乘起信论》式的解读,坚持真谛之基本立场为唯识学。印顺与牟宗三两位大师的真谛研究,是在"创造的诠释学"之"当谓"与"必谓"层次上的诠释活动,他们各自站在自身立场与教相判释的基础上,做融会贯通的工作,并提出了新课题,为我们呈现出真谛学的新面貌。比较印顺与牟宗三真谛学之判释,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拓宽真谛学的研究理路,寻求诠释真谛学的新路径;亦可以帮助我们考察两位重要学者的立场与方法在创造性诠释中所具有的具体诠释效果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摩罗识 自性清净心 真谛学 唯识学 判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