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and Significance of Comprehensive Training in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n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Oral Health Staff
1
作者 Zijian Wu Manli Zhang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Nursing Research》 2023年第3期81-95,共15页
Background:Oral health staff have close contact with patients in the process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and it is inevitable for them to come into contact with patients’secretions.Therefore,oral health staff are at g... Background:Oral health staff have close contact with patients in the process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and it is inevitable for them to come into contact with patients’secretions.Therefore,oral health staff are at greater risk of infectious diseases in their daily work,and their psychological health is also greatly challenged.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and significance of comprehensive training in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n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oral health staff.Methods:We selected 400 oral health staff from a tertiary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in Guangzhou,China in this study.The respond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n intervention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After the first round of investigation,the intervention group received comprehensive training i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nfection for three months,while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no intervention.Results:The comprehensive training in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mproved the respondents’psychological health and job satisfaction.Further strengthening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raining for oral health staff will increase their self-confidence,improve their mental health,and increase their job satisfaction.Conclusion:For oral health staff,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formulate an effective and operable preventive and control training program and then implement it in a standardized mann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al health staff Infection prevention Infection control Psychological health Comprehensive training Job satisfaction
下载PDF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biosafety awareness of laboratory staff involved in the detection of pathogens in seven provincial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in China 被引量:2
2
作者 Yan Liu Yuanyuan Guo +3 位作者 Sisi Li Bo Liu Jing Wen Chihong Zhao 《Biosafety and Health》 CSCD 2021年第4期224-229,共6页
This study aims to evaluate the biosafety awareness of laboratory staff working on pathogens detection in seven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nd support these staff's biosafety management and trainin... This study aims to evaluate the biosafety awareness of laboratory staff working on pathogens detection in seven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nd support these staff's biosafety management and training.A total of 208 laboratory staff from seven provincial CDCs were chosen by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to undergo a self-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 survey.The collected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SPSS 22.0.The overall average biosafety awareness of the CDC laboratory staff involved in pathogen detection was 82.5 points.The average biosafety awareness score was the highest in health monitoring(92.63 points)and the lowest in risk assessment and control(41.6 points).Among the seven provincial CDCs,the Guizhou Provinci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laboratory staff showed the lowest average biosafety awareness score(74.3 points).The team who worked for 5–14 years were more likely to score above the passing score(≥88 points;corrected OR 0.400,95%CI:0.168–0.951)than the staff with less than five years of work experience.In addition,the mid-level and junior-level staff,as well as the lower position ones were more likely to score below the passing score(<88 points;junior level and lower:corrected OR 3.473,95%CI:1.028–11.737;mid-level:corrected OR 2.797,95%CI:1.027–7.618)compared with the senior-level staff.Among the surveyed team,66.3%identified a lack of specific funds related to work,61.5%identified a lack of designated personnel for the laboratory biosafety management.The biosafety awareness in CDC laboratory staff involved in pathogen detection is low,especially regarding risk assessment and control.The biosafety awareness in Guizhou and Guangxi Provincial CDC laboratory staff is also low.Laboratory funding,job title,and years of experience in a laboratory influence biosafety awareness in CDC laboratory staff.The biosafety knowledge,education,and training of CDC laboratory staff involved in pathogen detection need to improve by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content and coverage of biosafety training,exploring new training modalities,and increasing funding for activities related to biosafety in CD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Laboratory staff Biosafety awareness Biosafety knowledge
原文传递
对医护人员实施ICU感染防控管理的效果
3
作者 邱慧娟 周晓玲 肖卫军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12期77-79,83,共4页
目的分析对医护人员实施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感染防控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医院ICU病房工作的21名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22年1—12月(对照组)行常规管理,2023年1—12... 目的分析对医护人员实施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感染防控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医院ICU病房工作的21名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22年1—12月(对照组)行常规管理,2023年1—12月(观察组)行ICU感染防控管理。对比两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与感染控制措施执行评分。结果观察组医护人员医院感染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9.52%(2/21)。观察组环境控制评分为(95.43±2.23)分、物品消毒评分为(94.23±1.89)分、无菌操作评分为(95.13±3.87)分、手卫生评分为(95.09±3.9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90.34±3.14)分、(90.87±2.10)分、(90.11±2.87)分、(90.87±3.8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39、6.514、5.707、4.191,P均<0.05)。结论ICU感染防控措施能有效减少医院感染情况,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措施执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防控 医院感染 医护人员
下载PDF
基于JD-R模型的我国东北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职业认同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甄别 被引量:1
4
作者 诸葛瑞倩 吴群红 +3 位作者 李嘉程 王可欣 王群凯 王雨璇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4-468,共5页
目的:明晰东北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职业认同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疾控人才队伍建设和疾控事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方法:基于JD-R模型,对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各级的疾控中心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探究职业... 目的:明晰东北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职业认同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疾控人才队伍建设和疾控事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方法:基于JD-R模型,对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各级的疾控中心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探究职业认同感现状及驱动因素。结果:65.8%的调查对象对职业认同感评价较低。拥有较强的公共卫生专业能力(OR=3.348),避免工作倦怠(OR=1.196)和角色超载(OR=1.499),开展令人满意的岗位培训(OR=1.588),疾控人员的职业认同感将可能更高。此外,学历低(OR=1.331)、工作年限长(OR=1.492)、职业发展机会多(OR=1.161)、领导支持多(OR=1.084)、单位基础设施条件好(OR=1.065)、工作成就感高(OR=1.212)也是保持或提升职业认同感的促进因素。结论:为疾控人员提供高效的岗位培训、保障其工作回报、减轻其工作负荷、改善其工作条件、给予其组织支持是提升疾控人员职业认同感的有力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D-R模型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 职业认同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人员职业倦怠发生机制探析
5
作者 许平 方青 +4 位作者 邱五七 张娜 王丹蕾 郭黛瑶 鲜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0期120-125,共6页
目的探讨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人员职业倦怠的发生机制,对加强和改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相关支撑。方法2023年7月17日至20日,选取深圳市宝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服务中心、3家公共卫生服务街道分中心、1家社区医院、1家社区健康... 目的探讨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人员职业倦怠的发生机制,对加强和改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相关支撑。方法2023年7月17日至20日,选取深圳市宝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服务中心、3家公共卫生服务街道分中心、1家社区医院、1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1家社区健康服务站作为访谈单位,以目的抽样法在访谈单位中选取20名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人员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利用Nvivo11质性分析软件对访谈资料进行处理,通过扎根理论三级编码提炼相关概念和范畴。结果梳理出初始概念32个、范畴15个、主范畴7个,构建了包含管理机制、工作维度、个人维度、体系建设和社会地位5个核心类属在内的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人员职业倦怠发生机制模型。结论管理机制、工作维度、体系建设和社会地位直接或间接对个人维度产生影响,引起职业倦怠的综合反应。应稳步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健全疾病预防控制管理机制,加强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宣传普及,以缓解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职业倦怠,促进其职业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人员 职业倦怠 发生机制 扎根理论
下载PDF
基层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刘露 张态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18-421,共4页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与日俱增,心理负面事件常有报道,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基层医务人员作为疫情防控的关键力量,对其关注较少。从常用职业倦怠量表及基层医务人员的倦怠检出率、国内研究的...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与日俱增,心理负面事件常有报道,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基层医务人员作为疫情防控的关键力量,对其关注较少。从常用职业倦怠量表及基层医务人员的倦怠检出率、国内研究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职业倦怠对医务人员的危害及职业倦怠的预防策略四个方面进行综述,以促进卫生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倦怠 基层医务人员 检出率 量表 预防措施
下载PDF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学医院医护人员传染病健康素养现状分析
7
作者 陆飞宇 曾维德 +3 位作者 肖荣清 田红艳 庞雅琴 漆光紫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84-589,共6页
目的了解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学医院医护人员传染病健康素养现状,为制定相关卫生健康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广西百色市、河池市、崇左市各1家教学医院(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作为调查对象,填写《个人基本信息自... 目的了解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学医院医护人员传染病健康素养现状,为制定相关卫生健康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广西百色市、河池市、崇左市各1家教学医院(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作为调查对象,填写《个人基本信息自制问卷》和《中国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测评量表》。结果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学医院医护人员传染病健康素养评分情况为(31.62±4.34)分,传染病健康素养具备率为59.40%。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院龄、从事教学工作的时间和职称的增长,研究对象的传染病健康素养具备率呈现提高趋势(P<0.001);从事过传染病工作或接受过传染病知识等相关培训者的传染病健康素养具备率更高(P<0.05);医师的传染病健康素养具备率高于护士(P<0.05)。结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学医院医护人员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有待提高,因不同群体医护人员的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不同,应有针对性开展健康宣教等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医院 医护人员 传染病 健康素养 防控素养
下载PDF
护理人员传染病突发事件防控能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万雅莉 刘云访 +1 位作者 陈怿 李素云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6-128,F0003,共4页
介绍护理人员传染病突发事件防控能力的内涵及现状,其主要能力有临床实践能力、学习与教育能力、心理抗压能力;总结影响护理人员传染病突发事件防控能力的主要因素,包括个人因素(如性别、年龄、学历、参与培训的个人意愿等)、工作因素(... 介绍护理人员传染病突发事件防控能力的内涵及现状,其主要能力有临床实践能力、学习与教育能力、心理抗压能力;总结影响护理人员传染病突发事件防控能力的主要因素,包括个人因素(如性别、年龄、学历、参与培训的个人意愿等)、工作因素(如工作满意度、工作年限、职业角色、是否参加培训演练、是否具备相关救援经历等)及组织因素(如医院级别和组织支持等);采用的评估工具有葛森医院安全氛围量表、护士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能力调查问卷等。提出提升护理人员传染病突发事件防控能力的相关策略,以期为提升护理人员传染病突发事件防控能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人员 传染病突发事件 公共卫生事件 防控能力 传染病护理 护理管理 综述文献
下载PDF
某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调查与防控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邱月秀 周明霞 +1 位作者 蔡磊 黄红玉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4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了解某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现状,分析其发生原因及特点,探讨减少职业暴露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医务人员上报的血源性职业暴露资料,分析其发生的原因、暴露源、发生... 目的了解某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现状,分析其发生原因及特点,探讨减少职业暴露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医务人员上报的血源性职业暴露资料,分析其发生的原因、暴露源、发生场所及随访情况等。结果共发生114例血源性职业暴露,2022年实施干预后血源性职业暴露例次率为1.45%,低于干预前2019年—2021年的平均值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工作岗位主要为医师(42.98%),其次为护士(36.84%),男性为主(53.51%),以工龄<5年员工最多(62.28%),发生地点以手术室(57.90%)和病区(33.33%)为主。暴露方式主要为针刺或锐器割伤(86.84%)。暴露发生环节主要为术中操作(39.47%)。引起针刺或锐器割伤的器具主要为手术缝合针及刀片(50.51%)。暴露源病原体主要为乙型肝炎病毒(59.41%)。乙肝表面抗体阴性或抗体滴度低于10mIU/mL的医务人员占17.54%。所有医务人员经随访无暴露后感染发生。结论加强教育培训,规范操作规程,可以有效降低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医务人员应加强乙肝免疫接种。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后应规范暴露后处置流程,避免发生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源性职业暴露 病原体 感染追踪 医务人员 防控措施
下载PDF
基于循环管理法的质控管理对医务人员手卫生改善及医院感染预防的效果观察
10
作者 胡蝶 张久霞 +1 位作者 赵一 吴兰艳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22期3880-3884,共5页
目的观察基于循环管理法的质控管理对医务人员手卫生改善及医院感染预防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以江汉大学附属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基于循环管理法的质控管理实施前后进行比较,2023年1月至6月为实施前,2023年7月至12月为实施... 目的观察基于循环管理法的质控管理对医务人员手卫生改善及医院感染预防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以江汉大学附属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基于循环管理法的质控管理实施前后进行比较,2023年1月至6月为实施前,2023年7月至12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均为同一批医务人员,共30名。女23名、男7名;年龄21~47(33.27±3.15)岁;文化程度:大专2名、本科25名、硕士研究生3名。比较实施前后院内环境样本检测合格情况,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情况、感控知识掌握情况、卫生消毒技能掌握情况、管理质量、手卫生依从性。采用配对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实施后,使用中消毒液、随机物体表面的环境样本合格率均高于实施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医务人员接触患者前、接触患者后、清洁或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周围物品后、接触患者体液后手卫生合格率均高于实施前[96.67%(29/30)比70.00%(21/30)、90.00%(27/30)比60.00%(18/30)、56.67%(17/30)比26.67%(8/30)、93.33%(28/30)比70.00%(21/30)、96.67%(29/30)比76.67%(23/30)](均P<0.05);医务人员感控知识、卫生消毒技能评分均高于实施前[(87.56±5.24)分比(76.29±7.83)分、(91.27±3.11)分比(84.59±5.14)分](均P<0.05);医务人员环境管理质量、风险防范意识、安全识别能力评分均高于实施前[(88.35±4.05)分比(79.52±6.18)分、(87.43±3.72)分比(76.82±5.59)分、(91.35±2.47)分比(83.98±4.16)分](均P<0.05);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高于实施前[70.38%(221/314)比39.02%(119/305)](P<0.05)。结论基于循环管理法的质控管理可改善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和医院感染防控执行意识,提高医院感染防控工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手卫生 医院感染 循环管理法 质控管理 预防 效果
下载PDF
疫情防控工作对药学人员感控理念的影响
11
作者 蔡华晶 黄允玲 《海峡药学》 2024年第1期98-101,共4页
目的 了解参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对药学人员的影响,探索药学人员在感控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医疗机构内药学人员院感防控态度、知识、行为方面进行调查。结果 共223人参与问卷调查,疫情后药学人员的院感防控态度、... 目的 了解参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对药学人员的影响,探索药学人员在感控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医疗机构内药学人员院感防控态度、知识、行为方面进行调查。结果 共223人参与问卷调查,疫情后药学人员的院感防控态度、行为、知识各维度有显著提高,其中是否参与疫情防控督察工作在疫情后对院感防控行为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是否在发热门诊药房工作或者轮转、是否参与外派支援武汉或者泉州等地疫情防控一线工作在疫情前后对院感防控行为和感控整体情况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疫情后药学人员的感控观念有所增强,但仍存在短板,应鼓励药学人员参与到感控多学科协作中,以应对今后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疫情防控 药学人员 多学科协作
下载PDF
基于德尔菲法的医护人员医院感染防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12
作者 魏娟 陈维强 万菁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24期3051-3053,共3页
目的:通过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际情况,构建基于德尔菲法的医护人员医院感染防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培训与评估医护人员医院感染防控能力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依据我国医院院内评审等级标... 目的:通过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际情况,构建基于德尔菲法的医护人员医院感染防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培训与评估医护人员医院感染防控能力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依据我国医院院内评审等级标准及半结构式访谈,制定专家咨询问卷,确定医院医护人员医院感染防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果:通过多轮专家咨询与德尔菲法确定医护人员医院感染防控能力评价指标,包括个人特质、结果、日常工作质量3个一级指标,各指标分化为8个二级指标、19个三级指标。结论:构建基于德尔菲法的医护人员医院感染防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明确院内医护人员整体医院防控能力,确定后续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重点,有利于医院感染防控的完善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尔菲法 医护人员 医院感染防控能力 指标体系
下载PDF
分层管理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中的应用及效果研究
13
作者 张雪亮 黎杏如 陈爽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14期145-147,155,共4页
目的探讨分层管理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8月清远市清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68名工作人员作为传统组,实施传统管理模式;2023年9月—2024年4月将同一批工作人员作为探究组,实施分层管理,对比两组管... 目的探讨分层管理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8月清远市清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68名工作人员作为传统组,实施传统管理模式;2023年9月—2024年4月将同一批工作人员作为探究组,实施分层管理,对比两组管理效果。结果探究组职业倦怠感评分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探究组的管理质量评分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探究组的管理满意度为97.06%(66/68),高于传统组的86.76%(59/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47,P<0.05)。结论分层管理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升工作人员的个人成就感,降低情感耗竭和去人格化程度,提高管理质量和工作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管理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工作人员 效果评价 工作满意度 管理质量
下载PDF
介入目标管理模式对老年病科护理人员风险防控意识的影响
14
作者 周春香 肖斐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6期125-127,131,共4页
目的探究介入目标管理模式在老年病科护理人员风险防控意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长沙市第一医院老年医学科就职的13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于2021年1—12月实施常规管理模式(常规组),2022年1—12月开展介入... 目的探究介入目标管理模式在老年病科护理人员风险防控意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长沙市第一医院老年医学科就职的13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于2021年1—12月实施常规管理模式(常规组),2022年1—12月开展介入目标管理模式(观察组),探究不同管理模式下对护理人员风险防控意识、职业认同感及管理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观察组风险察觉(9.14±0.88)分、风险认知(9.21±0.65)分、风险评估(9.09±0.81)分、风险管控(9.02±0.71)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职业认同感及管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老年医学科护理人员管理中应用介入目标管理模式,可增强其风险防控意识、职业认同感及管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病科 护理人员 介入目标管理 风险防控意识 职业认同感 管理满意度
下载PDF
基于LSPI质量改进框架的压力性损伤临床防治国际指南的应用与评价
15
作者 王凡凡 庄敏 +2 位作者 胡三莲 马俊 苏怡芳 《现代临床护理》 2024年第4期60-66,共7页
目的分析基于LSPI[领导力(Leadership)、护士培训(Staff)、临床实践优化(Performance Improvement)和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质量改进框架的压力性损伤临床防治国际指南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促进相关防治实践指南向临床转化提... 目的分析基于LSPI[领导力(Leadership)、护士培训(Staff)、临床实践优化(Performance Improvement)和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质量改进框架的压力性损伤临床防治国际指南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促进相关防治实践指南向临床转化提供新方法。方法应用前-后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6月就诊于本院的住院患者101005例设为对照组,选择2020年7月—2021年6月就诊于本院的住院患者110824例设为试验组。比较实施前后院内压力性损伤首次风险评估及时率、首次风险评估准确率、高危患者预防措施落实率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结果首次风险评估及时率从干预前86.73%上升至干预后96.25%,首次风险评估准确率从干预前93.46%上升至干预后98.69%,高危患者预防措施落实率从干预前94.21%上升至干预后98.15%,院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从干预前0.77‰下降至干预后0.29‰,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LSPI质量改进框架的压力性损伤临床防治国际指南的应用可提高压力性损伤过程管理质量,从而降低院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促进实施以指南为依据的实践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损伤 领导力-护士培训-临床实践优化-信息技术质量改进 压力性损伤临床防治国际指南 护理管理 前-后对照研究
下载PDF
北京医护人员结核感染控制知晓情况调查 被引量:18
16
作者 洪峰 张炜敏 +2 位作者 贺晓新 夏耘 何广学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69-72,共4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结核病防治机构和综合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结核感染控制知晓情况。方法采用问卷对北京市3家结核病防治机构和4家医疗机构的1390名医护人员结核感染控制知晓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并进行分析。结果医务人员关于隔离、通风方面... 目的了解北京市结核病防治机构和综合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结核感染控制知晓情况。方法采用问卷对北京市3家结核病防治机构和4家医疗机构的1390名医护人员结核感染控制知晓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并进行分析。结果医务人员关于隔离、通风方面的知晓情况较好,正确知晓的医护人员数达98.2%(1365/1390)和98.1%(1363/1390);而对于个人防护及分诊[72.0%(1001/1390)]、消毒[54.0%(751/1390)]方面知晓情况较差。医生和护士在分诊[医生正确知晓人数比例68.1%(320/470),护士74.0%(681/920),χ2=5.374,P=0.020]、消毒[医生正确知晓人数比例46.0%(216/470),护士58.2%(535/920),χ2=18.608,P<0.01]、与疑似或确诊肺结核患者接触时是否佩戴口罩[医生正确知晓人数比例78.1%(367/470),护士87.5%(805/920),χ2=20.050,P<0.01],以及与疑似或确诊肺结核患者接触时选择佩戴口罩的类型[医生正确知晓人数比例34.9%(164/470),护士41.1%(378/920),χ2=5.053,P=0.025]等4个方面的知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护士的应答正确率高于医生。结论需要加强医护人员结核感染控制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学习,其重点内容为分诊、消毒和个人防护方面的口罩佩戴类型及其佩戴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预防和控制 传染病控制 医务人员 健康教育
下载PDF
结核病控制体系实验室人力资源分析 被引量:17
17
作者 姜广路 夏辉 +1 位作者 宋媛媛 赵雁林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290-294,共5页
目的了解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结核病实验室人力资源现状,为提高结核病实验室工作质量、加强结核病实验室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通过2009年实验室调查表获得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结核病实验室人员资料,对人员学历、职称、年龄、专业及专兼... 目的了解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结核病实验室人力资源现状,为提高结核病实验室工作质量、加强结核病实验室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通过2009年实验室调查表获得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结核病实验室人员资料,对人员学历、职称、年龄、专业及专兼职情况等人员基本构成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实验室人力状况极度不均衡,人员数量虽然基本满足现有涂片的工作需求,但是60.8%的县级实验室,41.8%地市实验室实验员仅为1人,专职人员所占比例不高,人员综合业务素质有待提高,难以适应将来开展培养或其他实验室诊断方法的需求。结论需要进一步加强结核病实验室人力资源建设,包括增加人员和培训,以满足将来工作更高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预防和控制 实验室 人员开发
下载PDF
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专业人员培训需求分析 被引量:18
18
作者 唐文革 杨小伶 李全乐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3893-3895,3896,共4页
[目的]了解我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专业人员的培训需求。[方法]问卷调查和电话核实相结合。[结果]96.28%的人员认为需要接受培训;89.41%的认为参加培训的主要原因是岗位工作需要;66.58%的认为合适的培训天数在7d内;57.15%的认为每年... [目的]了解我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专业人员的培训需求。[方法]问卷调查和电话核实相结合。[结果]96.28%的人员认为需要接受培训;89.41%的认为参加培训的主要原因是岗位工作需要;66.58%的认为合适的培训天数在7d内;57.15%的认为每年外出培训2~3次最合适;70.64%的认为实践操作是适宜的培训方法;培训需求位居前5位的具体内容为现场调查和处理能力、英语应用能力、常用统计软件应用、数据管理与分析、项目设计与管理;技能培训的大多具体内容培训需求与学历和工龄有关,专业培训的大多具体内容培训需求,还与单位级别和从事的具体专业有关。[结论]多采用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的培训方法。对不同单位级别、不同学历、不同工龄、不同具体专业的人员开展培训的内容应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预防控制 专业人员 培训需求
下载PDF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应急专业人员培训需求调查 被引量:7
19
作者 尤爱国 杨建华 +3 位作者 潘静静 郭大城 苏佳 许汴利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9期4125-4128,共4页
目的 了解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应急专业人员的培训需求,为制订培训工作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于2014年7月对参加2014年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卫生应急培训班的66名专业人员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培训内容、形式、时... 目的 了解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应急专业人员的培训需求,为制订培训工作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于2014年7月对参加2014年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卫生应急培训班的66名专业人员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培训内容、形式、时间、师资、考核形式和结业方式6个方面。结果 41名(62.12%)选择的培训内容为“各类突发事件的卫生应急处置”,培训形式为“案例分析”。不同性别、文化程度、职称、人员类别和供职机构人员选择不同“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的构成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2名(78.79%)认为每年培训1-2次比较合适,53名(80.30%)认为每次培训2-3d比较合适。选择“国内专家”担任培训老师的比例最高(56.06%),其次为“卫生应急管理干部”(34.85%)和“国外专家”(6.06%);选择“高校教授”的比例最低(3.03%)。71.21%(47名)选择“模拟处理实际问题”作为考核形式,71.21%(47名)选择“授予学分”作为结业方式。“性别”和“供职机构”为选择不同结业方式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卫生应急培训应以需求为导向,选择适当的培训内容和形式,以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提升专业人员的业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卫生应急 专业人员 培训需求
下载PDF
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认知情况及洗手行为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魏雪芳 杨琍琦 +2 位作者 何源沁 邵宜波 张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2-94,共3页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的认知情况及洗手行为现状。方法设计统一调查表对某省级医院医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及洗手行为问卷调查。结果医生和护士对医院感染定义、医院感染监控主要对象、医院感染传染源、医院感染发生的必要...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的认知情况及洗手行为现状。方法设计统一调查表对某省级医院医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及洗手行为问卷调查。结果医生和护士对医院感染定义、医院感染监控主要对象、医院感染传染源、医院感染发生的必要条件及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定义的知晓率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医生对医院感染危害、医院感染主要传播途径知晓率低于护士(P<0.05),而护士对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知晓率低于医生(P<0.05);对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基本知识的认知情况及对次氯酸钠主要消毒范围的知晓率,医生和护士差异无显著性,而对戊二醛灭菌作用时间的知晓率,护士高于医生(P<0.05);医生和护士的洗手行为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医疗活动中有许多医生还没有完全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结论需进一步加强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学习,提高医护人员的洗手依从性,加大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手/方法 医务人员 交叉感染/预防和控制 认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