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cale-free Structure of Town Road Network in Southern Jiangsu Province of 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SU Weizhong YANG Guishan +1 位作者 YAO Shimou YANG Yingbao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07年第4期311-316,共6页
From the viewpoint of Graph Theory this paper builds a town road network graph of regional scale, and proposes numerical vertex degree (Di), rank vertex degree (Dr) and population size vertex degree (Dp) on the ... From the viewpoint of Graph Theory this paper builds a town road network graph of regional scale, and proposes numerical vertex degree (Di), rank vertex degree (Dr) and population size vertex degree (Dp) on the base of vertex degree (D). Then the indicators of Di, Dr, Op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methods are applied to investigating scale-free structure of town road networks in the southern Jiangsu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Oi does not exhibit scale-free properties, but Dr and Dp do. Additionally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Dp and Di is only 0.569, but the spatial correlation between Dp and Dr is very evident on the base of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spatial analysis of GIS. The mutual mechanism between Dp and Dr spatially represents a "Core-Belt" model of town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scale. The town development model is open and clustered, and beneficial to both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then we suggest that Suzhou City, Wuxi City, Changzhou City and Wujin City control towns' high-density pattern by conducting centralization and consolidation policies, and properly controlling and planning higher rank roads; whereas Nanjing City, Zhenjiang City, Jintan City and Liyang City must strengthen the development of towns along higher rank roa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wn road network vertex degree scale-free structure southern jiangsu Province (Sunan)
下载PDF
苏南“森林乡镇”生态空间优化提升——以无锡洛社镇为例
2
作者 王昆 王秋杨 《小城镇建设》 2024年第4期40-47,共8页
“森林乡镇”建设是响应绿色发展战略、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首先,本文提出“森林乡镇”生态空间建设需要由只重绿量增长向量质兼顾的生态模式转化,由推动乡镇生态环境建设向全面提高乡镇宜居性转变。其次,以典型苏南乡镇—江... “森林乡镇”建设是响应绿色发展战略、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首先,本文提出“森林乡镇”生态空间建设需要由只重绿量增长向量质兼顾的生态模式转化,由推动乡镇生态环境建设向全面提高乡镇宜居性转变。其次,以典型苏南乡镇—江苏无锡洛社镇作为案例,分析其建设“森林乡镇”面临的生态空间格局破坏、空间组织方式混乱无序、生态要素质量快速下降的主要空间问题。最后,提出复合生态视角下洛社“森林乡镇”生态空间优化提升策略,提出重点关注3个空间层面的问题,即宏观层面构建健康稳定的“森林乡镇”生态网络格局,中观层面构建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产、居、野高度融合的空间模式,微观层面强化“森林乡镇”生态惠民、生态空间要素复合价值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乡镇 复合生态 生态空间 苏南乡镇 无锡洛社镇
下载PDF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实践探索——以江苏省宜兴市太华镇为例
3
作者 王双双 《建设科技》 2024年第1期66-69,73,共5页
传统村落作为农耕文明的重要产物,是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江苏以省级传统村落作为重要抓手,探索适应本省实际的保护发展实践工作。文章基于江苏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地方实践,以宜兴市太华镇为例,从村落分布、选址与格局以及物质资... 传统村落作为农耕文明的重要产物,是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江苏以省级传统村落作为重要抓手,探索适应本省实际的保护发展实践工作。文章基于江苏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地方实践,以宜兴市太华镇为例,从村落分布、选址与格局以及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三个方面阐释其境内分布的传统村落特征,并针对目前存在的“管报不管保”“单个村落保护弊端”以及“保护与发展矛盾”等问题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传统村落 太华镇 传统村落特征 保护发展建议
下载PDF
苏南水乡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机制及修复传承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晓颖 张赟乐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1-98,共8页
传统村落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与外化表现,是文化传承与旅游开发的中介,研究其动态变化并据此探究有效传承策略有利于保护与挖掘其文化价值。以苏南水乡聚落为例,立足地理学景观基因理论,运用特征解构提取法对其进行基因识别,... 传统村落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与外化表现,是文化传承与旅游开发的中介,研究其动态变化并据此探究有效传承策略有利于保护与挖掘其文化价值。以苏南水乡聚落为例,立足地理学景观基因理论,运用特征解构提取法对其进行基因识别,在此基础上进行景观基因变异特征分析并梳理提出其变异机制,归纳总结苏南地区传统村落的变异趋势。最后,从生物学基因变异角度将其概括为传承型变异、替换型变异、融合型变异、缺失型变异四种类型,并针对不同变异类型提出相应的修复传承策略,为现有传统村落保护的理论认知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苏南水乡 景观基因变异 变异机制 修复传承
下载PDF
陕南村镇文化墙设计现状与提升策略——以商洛地区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余鑫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3年第2期93-95,共3页
文化墙是将文化内容借用墙体进行呈现的艺术形式,是开展社会公益宣传、绿化环保宣传、新农村文化宣传的有效手段,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文化墙设计能够提升村民的文化素养,振兴新农村文化建设。针对当前陕南地域乡村文化墙建设的现状,... 文化墙是将文化内容借用墙体进行呈现的艺术形式,是开展社会公益宣传、绿化环保宣传、新农村文化宣传的有效手段,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文化墙设计能够提升村民的文化素养,振兴新农村文化建设。针对当前陕南地域乡村文化墙建设的现状,研究其表现内容、表现特征、表现形式、创作手法和宣传手段,总结美丽乡村建设中,文化墙在理论和实施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和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陕南村镇 文化墙设计
下载PDF
苏南旅游小城镇“三生”空间韧性评价
6
作者 郑皓 秦瑜 邱德华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7-23,共7页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旅游小城镇成为我国特色小城镇中的重要类型之一。同时,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作为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的物质投影,成为旅游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然而,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苏南旅游小城镇“三生”...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旅游小城镇成为我国特色小城镇中的重要类型之一。同时,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作为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的物质投影,成为旅游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然而,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苏南旅游小城镇“三生”空间呈现失调问题,文章尝试运用韧性理论,构建“三生”空间韧性评价体系,根据评价结果分类施策,推动“三生”空间有序发展,进而更好地实现旅游小城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理论 旅游小城镇 “三生”空间 韧性评价 苏南
下载PDF
地域文化景观视角下苏南传统村落发展策略研究
7
作者 李晓颖 赵静 《园林》 2023年第9期66-73,共8页
乡村振兴战略为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复兴提供了政治语境。引入地域文化景观研究视角和分类标准,结合中国传统村落的特征和认定标准,将传统村落划分为5个类别:生态型、生产型、生活居住型、文化型、复合多元型,同时在分类的基础上对苏南... 乡村振兴战略为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复兴提供了政治语境。引入地域文化景观研究视角和分类标准,结合中国传统村落的特征和认定标准,将传统村落划分为5个类别:生态型、生产型、生活居住型、文化型、复合多元型,同时在分类的基础上对苏南传统村落的文化景观进行空间特征解读,进一步挖掘其资源现状。通过对苏南传统村落的研究,总结其目前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基于村落文化景观类型特点的发展策略:保护绿水青山,推行共治共享的生态型村落发展策略;明晰产业定位,严格规划利用的生产型村落发展策略;落实分级分类,贯穿以人为本的居住生活型村落发展策略;尊重传承主体,重构传承语境的文化型村落发展策略及共建多元一体,助力乡村振兴的复合多元型村落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景观 传统村落 分类 乡村振兴 苏南地区
下载PDF
苏南传统村落秋季植物景观色彩研究
8
作者 胡慧 苏同向 《园林》 2023年第12期131-136,共6页
植物的色彩是乡村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乡村景观风貌特色。秋季色叶植物色彩表现突出,反映出乡村色彩强烈的地域化特征。以苏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村落秋季植物景观色彩为研究对象,根据地理学的“三生”空间概念,运用MATLAB图像... 植物的色彩是乡村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乡村景观风貌特色。秋季色叶植物色彩表现突出,反映出乡村色彩强烈的地域化特征。以苏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村落秋季植物景观色彩为研究对象,根据地理学的“三生”空间概念,运用MATLAB图像处理编码提取色彩信息,通过色彩多样性、色彩均匀度等色彩因子计算,对秋季植物色彩特征进行总结归纳,以期对乡村植物景观色彩风貌特征的保护与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研究表明:研究区秋季植物色彩变化区间范围为H3~H7,集中分布在暖色调色相区间;秋季植物色彩以银杏和水稻的黄色、槭属树种的红色、柑橘属果树的橙黄色为主要色彩,而香樟、枇杷及松柏类的常绿植物则为传统村落提供了背景色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秋季植物景观 植物色彩 色彩量化 苏南地区
下载PDF
“乡评不可掩”——宋元变革视域下的南宋地方社会
9
作者 王瑞来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8-25,共8页
宋元变革社会转型在南宋开启,士人流向呈现出多元化的势态。较之走出乡里,向上流动,士人更注重在地方上的横向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犹如作用于政治场的士论,地域社会的乡评,对士人、士大夫的名誉、地位乃至家族利益都产生着重要影响... 宋元变革社会转型在南宋开启,士人流向呈现出多元化的势态。较之走出乡里,向上流动,士人更注重在地方上的横向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犹如作用于政治场的士论,地域社会的乡评,对士人、士大夫的名誉、地位乃至家族利益都产生着重要影响。乡评的性质为何?谁握有乡评的话语权?乡评的影响是否仅仅局限于乡里?透过南宋中期宰相周必大的乡评书写,可以获得清晰的具现。从而可以进一步捕捉到的是,作为明清时代乡绅的前身南宋士人、士大夫在地域社会建构活动之一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宋元变革 乡评 地域社会 周必大
下载PDF
苏南小城镇居民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丁海勇 刘志民 +1 位作者 虞重干 丁燕华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0-14,共5页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 ,对苏南小城镇居民的体育活动现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 ,苏南地区经济的发达 ,为居民的体育活动奠定了基础 ;苏南小城镇居民体育锻炼持续时间仅为 10min ;
关键词 城镇居民 体育活动 现状 调查 苏南地区
下载PDF
苏南水乡村镇传统建筑景观的保护与创新 被引量:21
11
作者 孙斐 沙润 周年兴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3-96,共4页
苏南水乡地区是吴文化的中心地带。这里优越的自然条件、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创造了体现“天人合一”思想的建筑景观。该建筑景观的独特性体现在 :顺应水势的空间布局 ;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建筑环境 ;简远清秀的建筑风格。然而 ... 苏南水乡地区是吴文化的中心地带。这里优越的自然条件、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创造了体现“天人合一”思想的建筑景观。该建筑景观的独特性体现在 :顺应水势的空间布局 ;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建筑环境 ;简远清秀的建筑风格。然而 ,近年来 ,苏南许多水乡地区的经济和城市化进程发展迅猛 ,水乡村镇不断扩张 ,在实际建设中又缺乏长远的、综合的规划 ,从而造成传统的历史文化遗存和传统建筑景观面临困境。同时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宏观背景下形成的文化趋同现象也导致了村镇传统建筑景观多元化的丧失。因此 ,在此基础上 ,本文从精神、制度和物质三个层面分析了苏南水乡村镇传统建筑景观特征形成的文化背景 ,初步探讨了水乡村镇传统建筑景观的保护、继承与创新问题 ,提出传统建筑景观的保护原则 (保护与人们生活的改善提高相结合的原则 ;对传统建筑景观分等定级的原则 ;积极保护与有效利用相结合的原则 ) ,进而提出文化发展观 ,倡导创造有苏南水乡特色的绿色田园建筑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南水乡村镇 传统建筑景观 吴文化 创新
下载PDF
苏南宗族型传统村落建筑景观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李元媛 王浩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98-205,共8页
在地域特性与宗法制度等因素的影响下,苏南宗族型传统村落中的建筑景观在类型、布局、形制等级,以及细部装饰等方面体现出鲜明的特征。文章选取了九个苏南宗族型传统村落作为样本,对村落中与宗族相关的建筑的类型和风格特征进行研究,并... 在地域特性与宗法制度等因素的影响下,苏南宗族型传统村落中的建筑景观在类型、布局、形制等级,以及细部装饰等方面体现出鲜明的特征。文章选取了九个苏南宗族型传统村落作为样本,对村落中与宗族相关的建筑的类型和风格特征进行研究,并分析探讨其形成的原因,以期为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和村落景观风貌修复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南 宗族 传统村落 建筑景观 装饰设计
下载PDF
区域旅游发展的“竞合模式”探索:以苏南三镇为例 被引量:200
13
作者 陶伟 戴光全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9-33,共5页
本文以苏南三个水乡古镇的旅游发展为例 ,以提高区域旅游发展的整体吸引力为目标 ,提出主导旅游资源相似的临近地域旅游发展的“竞合模式” (C C模式 ) ,试图对协调旅游空间竞争和空间合作的关系作一探讨。文章分析了竞合模式的内涵及... 本文以苏南三个水乡古镇的旅游发展为例 ,以提高区域旅游发展的整体吸引力为目标 ,提出主导旅游资源相似的临近地域旅游发展的“竞合模式” (C C模式 ) ,试图对协调旅游空间竞争和空间合作的关系作一探讨。文章分析了竞合模式的内涵及其实施条件 ,并在论证苏南三镇实施竞合模式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 ,提出了其实施竞合模式的三大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旅游 竞合模式 苏南三镇
下载PDF
陕南乡村聚落体系的空间分析 被引量:47
14
作者 李瑛 陈宗兴 《人文地理》 CSSCI 1994年第3期13-21,共9页
本文从宏观整体、村庄个体、住户单元三个层次分析了陕南乡村聚落体系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探讨了其各层次的演变规律.并通过对乡村聚落演变方向的预测,为陕南村镇合理建设与改造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陕南 乡村聚落 空间结构 村镇建设
下载PDF
苏南新农村建设村庄绿化民意调查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黄利斌 张敏 +2 位作者 朱惜晨 詹顺龙 李冬林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11-416,共6页
通过抽样问卷调查方法,研究分析了苏南地区农民对村庄绿化建设的认知态度和参与性特征。结果表明:①90%以上农民喜欢在房前屋后植树,并愿意为村庄绿化建设义务投劳。72%的村民认为植树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和美化生活环境。在村庄绿化树... 通过抽样问卷调查方法,研究分析了苏南地区农民对村庄绿化建设的认知态度和参与性特征。结果表明:①90%以上农民喜欢在房前屋后植树,并愿意为村庄绿化建设义务投劳。72%的村民认为植树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和美化生活环境。在村庄绿化树种选择上比较喜欢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桂花Osmanthus fragrans等常绿阔叶树种或花灌木,在建设内容上首先关注与自己居住、出行等活动密切相关的道路、庭园等环境的绿化和美化。②有近一半的农民对村庄绿化的现状持满意态度。农民希望政府对新村绿化建设提供的帮助首先是经费补助,其次为提供绿化苗木。③不同地区、年龄、学历层次和从事职业的农民对村庄绿化的认知态度和参与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各地农村的风俗习惯、地理特点和经济实力情况,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类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学 苏南地区 村庄绿化 满意度 参与性 民意调查 新农村建设
下载PDF
低碳城市建设背景下的苏南小城镇公共绿地与生态经济一体化设计——以常州市嘉泽镇镇区滨水公共绿地为例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清宇 黄耀志 +1 位作者 周颖 蒋过幸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1-195,共5页
公共绿地具有承载居民休闲活动和自然生态功能的双重属性,是低碳生态城市发展中压缩能耗和吸收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手段之一。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融合生态网络功能、产业发展以及创造城镇特色等因素进行一体化规划设计,是一个值得探索... 公共绿地具有承载居民休闲活动和自然生态功能的双重属性,是低碳生态城市发展中压缩能耗和吸收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手段之一。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融合生态网络功能、产业发展以及创造城镇特色等因素进行一体化规划设计,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首先,小城镇公共绿地需要深化与延伸上一层次生态网络的格局,充分体现镇区在低碳建设区域分工中的生态职能;其次,镇区公共绿地必须与该板块农业产业布局相融合,实现清洁生产,发展生态经济。在嘉泽镇区公共绿地实践中,从构建网络化的绿地系统格局入手,通过产业化的经营思想和低碳生态化的布局手法进行滨水绿地设计,配以本地花卉苗木与景观小品,最终形成特色化的滨水公共绿地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绿地 低碳城市 生态经济 苏南小城镇
下载PDF
江苏省乡镇企业的现状评价及发展途径 被引量:3
17
作者 崔大树 段学军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8-72,共5页
本文基于江苏省乡镇企业的现状,评价了江苏省乡镇企业的发展态势,分析了制约今后发展的若干因素,
关键词 江苏 乡镇企业 调控
下载PDF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苏南传统村落农耕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以常州为例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浩 解薇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96-102,共7页
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根与魂,在中华文明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对常州传统村落农耕文化遗产进行了分类,大致分为遗址类农耕文化遗产、工程类农耕文化遗产、工具类农耕文化遗产、民俗类农耕文化遗产、技术类农耕文化遗产。对... 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根与魂,在中华文明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对常州传统村落农耕文化遗产进行了分类,大致分为遗址类农耕文化遗产、工程类农耕文化遗产、工具类农耕文化遗产、民俗类农耕文化遗产、技术类农耕文化遗产。对常州农耕文化遗产历史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科技价值、旅游价值进行的深入分析,发现常州农耕文化遗产具有独一无二、稀缺无比、形式多样、价值重大等特点。通过调研找出常州农耕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常州农耕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发展模式:农耕文化博物馆模式、创意农耕文化体验园、生态农耕文化观光园、农耕文化主题公园模式等。最后提出常州传统村落农耕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乡村 苏南传统村落 农耕文化遗产 保护与开发
下载PDF
苏南大型集镇空间规划与土地利用结构模式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冯健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9-45,共7页
90年代以来 ,苏南的集镇规划达到高潮。大型集镇 ,作为苏南一种较为普遍的集镇类型 ,其规划的功能布局与土地利用结构模式相对复杂 ,客观上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总结。该文选取苏、锡、常地区的 6个集镇规划样本 ,从集镇性质、规模定位和主... 90年代以来 ,苏南的集镇规划达到高潮。大型集镇 ,作为苏南一种较为普遍的集镇类型 ,其规划的功能布局与土地利用结构模式相对复杂 ,客观上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总结。该文选取苏、锡、常地区的 6个集镇规划样本 ,从集镇性质、规模定位和主导产业选择、路网设计和交通规划、公共用地布局以及功能布局与集镇土地利用结构模式等方面对苏南大型集镇的空间规划进行系统的理论总结。最后 ,就规划实践中的若干共性问题和新的尝试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南 大型集镇 空间规划 土地利用结构模式
下载PDF
基于城乡统筹理念的村镇规划改进措施探讨--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17
20
作者 赵虎 王兴平 《规划师》 2008年第10期10-13,共4页
村镇规划与城乡统筹的对接点在于:统筹考虑镇域要素,创新制度,同时注重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为应对城乡统筹理念,村镇规划的改进措施包括:理顺村镇规划编制体系、充实乡(镇)域规划的内容,加强村镇特色研究,寻找适用技术和积极探索相关... 村镇规划与城乡统筹的对接点在于:统筹考虑镇域要素,创新制度,同时注重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为应对城乡统筹理念,村镇规划的改进措施包括:理顺村镇规划编制体系、充实乡(镇)域规划的内容,加强村镇特色研究,寻找适用技术和积极探索相关的体制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镇规划 城乡统筹 江苏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