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抗凝时长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伴Cockett综合征支架植入患者支架畅通率及Villalta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沆 严骏 +3 位作者 雷云宏 林君垚 林隆辉 黄烽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第30期26-30,共5页
目的:对比不同抗凝时长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伴Cockett综合征支架植入术后的作用。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0年12月福建省立医院诊治的15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伴Cockett综合征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髂静脉支架植入术,根据术后抗凝时间分为... 目的:对比不同抗凝时长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伴Cockett综合征支架植入术后的作用。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0年12月福建省立医院诊治的15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伴Cockett综合征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髂静脉支架植入术,根据术后抗凝时间分为常规抗凝组(对照组,n=75,抗凝时间6个月)和延长抗凝组(观察组,n=75,抗凝时间>6个月),对比两组支架畅通率、血栓清除率、Villalta评分和肢体周径差,以及凝血功能和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6、12个月支架畅通率和血栓清除率、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个月,两组小腿周径差和大腿周径差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但两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个月,两组症状、体征和Villalta总评分、D-二聚体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较治疗前均延长,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伴Cockett综合征支架植入患者术后抗凝时间,可减轻临床症状,对支架畅通度、血栓清除效果和肢体周径差无明显改善,且未增加出血事件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COCKETT综合征 支架置入 支架畅通度 villalta评分 凝血功能
下载PDF
下肢浅静脉曲张射频消融联合泡沫硬化术治疗的47例报告 被引量:2
2
作者 谢辉煌 刘威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2期106-111,共6页
目的评价下肢浅表静脉曲张的下肢经超声引导下行大隐静脉主干射频消融术联合小腿表浅静脉泡沫硬化术后的疗效。方法对2019年1—10月47例非继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共64条患肢的大隐静脉主干均采用超声引导下射频静脉闭合系统治疗,64条... 目的评价下肢浅表静脉曲张的下肢经超声引导下行大隐静脉主干射频消融术联合小腿表浅静脉泡沫硬化术后的疗效。方法对2019年1—10月47例非继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共64条患肢的大隐静脉主干均采用超声引导下射频静脉闭合系统治疗,64条小腿属支浅表曲张静脉使用泡沫硬化治疗,采用临床-病因-解剖-病理生理学分类系统(CEAP分类系统)、Villalta量表、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表(venous clinical severity score,VCSS)进行术前、术后评分。结果随访6~15个月,平均(9.87±2.37)个月。所有患肢CEAP临床分级、Villalta、VCSS评分术后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848、-6.964、-6.771,P均<0.01)。结论大隐静脉主干射频消融联合小腿浅表曲张静脉泡沫硬化剂治疗,短期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闭合术 下肢静脉曲张 泡沫硬化 临床-病因-解剖-病理生理学分类系统表(CEAP分类系统) villalta量表 静脉疾病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CSS评分表) 膨胀液
下载PDF
CDT和ST对下肢PTS发生率的影响
3
作者 韩金刚 马微 +2 位作者 张雪 马莉娜 王世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17期62-64,共3页
目的观察外周静脉系统溶栓和导管接触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对比哪种治疗方式能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发生率。方法将6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导管接触溶栓组和外周静脉系统溶栓组,分别给予经导... 目的观察外周静脉系统溶栓和导管接触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对比哪种治疗方式能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发生率。方法将6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导管接触溶栓组和外周静脉系统溶栓组,分别给予经导管接触溶栓和外周静脉系统溶栓治疗,计算CDT组和ST组治疗前、后大腿周胫差及小腿周胫差,6个月后统计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发生例数,计算两组患者PTS的发生率。结果 CDT组治疗前、后大腿周径差大于ST组(t=2.215,P <0.05),小腿周径差也大于外周静脉溶栓组(t=2.012,P <0.05);导管接触溶栓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发生率低于外周静脉系统溶栓组。结论导管接触溶栓能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髂股静脉血栓 外周静脉系统溶栓 导管接触溶栓 villalta评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发生率
下载PDF
舒洛地特联合草木犀流浸液片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汤广恩 李志萍 +2 位作者 黄楷 郑嘉富 黎晔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6年第4期487-489,共3页
目的探讨口服舒洛地特联合草木犀流浸液片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门急诊接诊门急诊应用舒洛地特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的患者共42例。最后,共34例患者纳入研究,将18例口服舒洛地特联... 目的探讨口服舒洛地特联合草木犀流浸液片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门急诊接诊门急诊应用舒洛地特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的患者共42例。最后,共34例患者纳入研究,将18例口服舒洛地特联合草木犀流浸液片的患者设定为观察组,而单用草木犀流浸液片的16例为对照组,并按Villalta’s评分项目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观察组对患者的下肢主观症状包括症状性疼痛、感觉异常(下肢沉重,麻木,骚痒症等不适)改善的有效率相对于对照组显示出了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症状性疼痛:14/77.78%vs 6/37.5%,P=0.016;感觉异常:14/77.78%vs 7/43.75%,P=0.040)。但客观性指标仅有下肢发红或腓肠肌压痛显示出了显著的效果(15/83.33%vs 4/25%,P<0.001)。结论舒洛地特联合草木犀流浸液片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治疗效果是可靠且相对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洛地特 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 villalta’s 评分
下载PDF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置管溶栓治疗与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魏立春 侯培勇 +4 位作者 李祺熠 苏奕明 郑毅 罗长志 许太福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4期306-310,共5页
目的评价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并分析术后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我科收治的300例急性下肢DVT患者置管溶栓治疗的临床资料。通过静脉彩超联合... 目的评价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并分析术后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我科收治的300例急性下肢DVT患者置管溶栓治疗的临床资料。通过静脉彩超联合造影术计算血栓溶解率评价手术早期疗效;通过6~24个月的静脉彩超联合造影术综合随访,分析患肢深静脉通畅率及Villalta评分测定PTS发生率及严重度,评价DVT经CDT治疗后与PTS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300例患者有效溶解率(≥50%)为88.3%。术后3、6、12及24个月深静脉通畅率分别为95.0%、90.0%、85.0%及82.3%,术后12个月PTS发生率为15.0%。影响PTS发生的因素为DVT分型和分期:DVT中央型(OR=2.98)、混合型(OR=4.13);3天内(OR=3.05)、3天至2周(OR=2.72)。无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CDT治疗急性下肢DVT疗效显著且安全,可以显著提高深静脉通畅率并降低PTS发生率;3天内的中央型DVT经CDT治疗疗效最好,基本上能够完全避免PTS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深静脉血栓 下肢 villalta评分 导管接触溶栓 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下载PDF
利伐沙班对机械性血栓清除联合支架置入术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远期通畅率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巩海文 王克华 +2 位作者 康小明 田博文 高锋利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1年第4期397-400,共4页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对机械性血栓清除(PMT)联合支架置入术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远期通畅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治疗的95例急性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所有患者术前和术后1个月的Vil...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对机械性血栓清除(PMT)联合支架置入术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远期通畅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治疗的95例急性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所有患者术前和术后1个月的Villalta评分,术后3、6、9、12、24个月支架通畅率,术后24个月不同服药时间的患者支架内血栓发生率。结果术后1个月,95例患者的Villalta评分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9、12、24个月时的一期通畅率为97.9%、92.6%、87.2%、86.1%、85.1%。服用利伐沙班,67例≥6个月,27例<6个月;服用时间≥6个月患者的通畅率高于服用时间<6个月患者通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MT联合支架置入术后急性下肢DVT患者远期通畅率较好,术后Villalta评分明显改善,同时长期服用利伐沙班可降低支架内血栓形成,应当重视患者术后药物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支架置入 villalta评分 利伐沙班
下载PDF
髂静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7
作者 苏兴旺 袁土养 +3 位作者 徐孝友 刘永东 何山 孙立伶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1期77-80,共4页
目的对髂静脉支架治疗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收治的68例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支架治疗组(40例)和保守... 目的对髂静脉支架治疗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收治的68例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支架治疗组(40例)和保守治疗组(28例)。支架治疗组行髂静脉球囊扩张成型支架置入术治疗,保守治疗组行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Villalta评分、血管通畅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illalt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Villalta评分较术前均降低,且支架治疗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Villalta评分(10.81±2.97)分、(8.62±2.68)分均低于保守治疗组的(12.54±3.81)分、(9.81±1.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3、2.089,P均<0.05)。支架治疗组患者治疗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血管通畅率80.00%(32/40)、90.00%(36/40)和95.00%(38/40)均高于对照组的57.14%(16/28)、67.86%(19/28)、75.00%(2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髂静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下肢静脉闭塞性疾病可以提高术后静脉血管通畅率,减轻下肢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静脉支架置入 下肢静脉闭塞性疾病 villalta评分 血管通畅率
下载PDF
血栓后综合征评估工具的研究及应用
8
作者 郜一静 田凌云 +2 位作者 杨海帆 谭欣 李映兰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11期1730-1733,共4页
血栓后综合征(PTS)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常见远期并发症,本文通过对成人PTS发病率、危险因素及评估工具(Villalta评分、Ginsberg评分、Brandjes分级、CEAP分级、VCSS、Widmer分级等)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成人PTS评估工具的研制... 血栓后综合征(PTS)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常见远期并发症,本文通过对成人PTS发病率、危险因素及评估工具(Villalta评分、Ginsberg评分、Brandjes分级、CEAP分级、VCSS、Widmer分级等)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成人PTS评估工具的研制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后综合征 深静脉血栓 villalta评分 Ginsberg评分 Brandjes分级 临床-病因-解剖-病理生理学分级 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 Widmer评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