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藤类中药在骨科疾病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8
1
作者 袁涛 鲁俊山 马勇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9期118-120,共3页
藤类中药是传统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骨科疾病的防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文章回顾分析了近年藤类中药在骨科疾病中的应用现状,归纳总结临床应用经验,并对其药性、药效之间的关联性、可能的作用机制和应用发展方向做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藤类中药 骨科疾病 临床应用 综述
下载PDF
基于DNA条形码的藤类药材鉴定 被引量:3
2
作者 孙稚颖 张永清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005-2009,共5页
目的:对《中国药典》中记载的14种藤类药材进行分子鉴定。方法:以核基因ITS2片段作为DNA条形码,对研究材料进行PCR扩增并双向测序,所得序列经CodonCode Aligner拼接后,用软件MEGA4.0进行相关数据分析,并构建NJ(邻接)树。结果:14种藤类... 目的:对《中国药典》中记载的14种藤类药材进行分子鉴定。方法:以核基因ITS2片段作为DNA条形码,对研究材料进行PCR扩增并双向测序,所得序列经CodonCode Aligner拼接后,用软件MEGA4.0进行相关数据分析,并构建NJ(邻接)树。结果:14种藤类药材的ITS2序列长度为190-284 bp;各药材种内K2P遗传距离为0-0.053,远远小于种间K2P遗传距离(平均值为0.852,最小值为0.309);由所构建的系统聚类树图可以看出,本研究中具有不同产地来源样品的药材均表现出了单系性,同时又与其它药材明显分开。结论:ITS2序列作为条形码适用于鉴定《中国药典》中藤类药材,在中药材的鉴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类药材 DNA条形码 ITS2 分子鉴定
下载PDF
南京医院绿地园林植物调查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杨欣露 肖威 +1 位作者 张明娟 郝日明 《江苏林业科技》 2016年第3期29-33,共5页
以南京市区5所具代表性的重点三甲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南京市儿童医院、南京军区总医院和南京市明基医院为调查地点,分别统计了其园林植物的种类,并针对各类植物的应用情况进行重点分析,总结了医院主出入口、门诊部、急... 以南京市区5所具代表性的重点三甲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南京市儿童医院、南京军区总医院和南京市明基医院为调查地点,分别统计了其园林植物的种类,并针对各类植物的应用情况进行重点分析,总结了医院主出入口、门诊部、急诊部前绿地和住院部周边绿地植物配置特点。结果表明,南京医院绿地园林植物共计67科112属156种,芳香植物、保健植物应用较少,存在部分有毒致敏植物,园艺疗法开展不足;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为医院绿地植物景观的营造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绿地 植物应用 乔木 灌木 木质藤本 草本 南京
下载PDF
马大正运用藤类药治疗妇科病阐微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玮 马大正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4年第12期14-16,共3页
介绍马大正主任医师运用藤类药诊治妇科病经验。运用藤类药活血通络、补虚荣络、熄风通络、清热解毒、行气化湿及行气止痛之性治疗妇科病,疗效显著。并附验案1则。
关键词 藤类药 妇科病 名医经验 马大正
下载PDF
中药葛根与粉葛、葛根藤的表面性状和显微观察
5
作者 欧阳美子 《科技与健康》 2023年第1期90-93,共4页
研究了如何快速鉴定药食同源中药葛根与粉葛、葛根藤的表面性状及其显微差异和操作方法。选择药食同源代表中药葛根作为建立新鉴别方法的研究对象,通过体视显微镜和数码显微镜观察中药饮片表面的微性状特征和显微特征,借助数码显微成像... 研究了如何快速鉴定药食同源中药葛根与粉葛、葛根藤的表面性状及其显微差异和操作方法。选择药食同源代表中药葛根作为建立新鉴别方法的研究对象,通过体视显微镜和数码显微镜观察中药饮片表面的微性状特征和显微特征,借助数码显微成像技术和图片拼接技术获取清晰完整鉴别特征图像,与传统鉴别技术、物理化学分析技术相佐证,进而拟定快速鉴别中药的方法。研究发现,中药葛根与粉葛在外观形态上,表面性状和横切面特征为主要鉴别点;显微特征上,淀粉粒和晶纤维为主要鉴别点。葛根与葛根藤均来源于植物野葛,但入药部位不同,表面性状有细微颜色差异,且所含有效成分不同,具有鉴别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食同源 葛根 粉葛 葛根藤 数码显微成像
下载PDF
基于象思维探讨藤类药物在儿童过敏性紫癜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杨满翔 刘华 +1 位作者 任献青 胥晓琦 《中医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1643-1647,共5页
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发病及临床表现与络病关系密切,“络脉不通”贯穿始末,“通络”为其治疗关键。藤类药物外形似络脉,功效以通络见长,以藤通络在临床应用广泛。中药具“寒、热、温、凉”四性,藤类药物根据四性之不同分别具有祛风清热、... 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发病及临床表现与络病关系密切,“络脉不通”贯穿始末,“通络”为其治疗关键。藤类药物外形似络脉,功效以通络见长,以藤通络在临床应用广泛。中药具“寒、热、温、凉”四性,藤类药物根据四性之不同分别具有祛风清热、凉血止血、活血化瘀、利湿解毒等功效。从象思维角度看,藤药植物中叶面及藤茎部具绒毛者多可感受风邪而散络中之风;饮片切面具孔者多可给邪以通路,透络中之邪以外达;藤药多归属肝经,儿童过敏性紫癜主要病机为气机受阻损伤络脉,肝为风木之脏,肝气冲和条达不遏郁,则血脉得畅,肝藏血,主疏泄及调畅全身气机,故多选用归肝经药物疏通络脉,调畅气机;心主血脉,主行血,其色为赤,故红色药物多可入血分治疗血液疾病。综上,从象思维角度认识藤药,能更为客观、全面反映藤药的特性及功效,有利于全面发挥藤药治疗疾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过敏性紫癜 藤类药物 象思维 络病 通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