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7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QTL detection and candidate gene analysis of grape white rot resistance by interspecific grape (Vitis vinifera L. × Vitis davidii Foex.) crossing 被引量:2
1
作者 Peng Li Xibei Tan +7 位作者 Ruitao Liu Faiz Ur Rahman Jianfu Jiang Lei Sun Xiucai Fan Jihong Liu Chonghuai Liu Ying Zhang 《Horticulture Research》 SCIE CSCD 2023年第5期236-246,共11页
Grape white rot,a devastating disease of grapevines caused by Coniella diplodiella(Speg.)Sacc.,leads to significant yield losses in grape.Breeding grape cultivars resistant to white rot is essential to reduce the regu... Grape white rot,a devastating disease of grapevines caused by Coniella diplodiella(Speg.)Sacc.,leads to significant yield losses in grape.Breeding grape cultivars resistant to white rot is essential to reduce the regular use of chemical treatments.In recent years,Chinese grape species have gained more attention for grape breeding due to their high tolerance to various biotic and abiotic factors along with changing climatic conditions.In this study,we employed whole-genome resequencing(WGR)to genotype the parents of‘Manicure Finger’(Vitis vinifera,female)and‘0940’(Vitis davidii,male),along with 101 F1 mapping population individuals,thereby constructing a linkage genetic map.The linkage map contained 9337 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markers with an average marker distance of 0.3 cM.After 3 years of phenotypic evaluation of the progeny for white rot resistance,we confirmed one stable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for white rot resistance on chromosome 3,explaining up to 17.9%of the phenotypic variation.For this locus,we used RNA-seq to detect candidate gene expression and identified PR1 as a candidate gene involved in white rot resistance.Finally,we demonstrated that recombinant PR1 protein could inhibit the growth of C.diplodiella and that overexpression of PR1 in susceptible V.vinifera increased grape resistance to the pathog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ite VITIS vinifera
下载PDF
葡萄VvWRKY13介导乙烯生物合成调控果实发育 被引量:1
2
作者 车永梅 陈慧婷 +4 位作者 张岁芳 惠梦玲 叶青 侯丽霞 刘新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9-105,共7页
果实发育是决定葡萄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时期,WRKY家族转录因子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环境适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乙烯是调控果实发育的重要植物激素,ACC合成酶是调节乙烯合成的关键酶。为研究葡萄WRKY家族转录因子VvWRKY13在果实发育过... 果实发育是决定葡萄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时期,WRKY家族转录因子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环境适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乙烯是调控果实发育的重要植物激素,ACC合成酶是调节乙烯合成的关键酶。为研究葡萄WRKY家族转录因子VvWRKY13在果实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乙烯之间的作用关系,以葡萄品种左优红、VvWRKY13过表达葡萄愈伤组织以及转VvWRKY13番茄株系为材料,利用植物生理生化方法及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葡萄果实发育早期VvWRKY13、ACC合成酶基因VvACS2和VvACS7表达量均显著上调;VvWRKY13过表达葡萄愈伤组织中VvACS7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VvACS2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酵母单杂交试验证明,VvWRKY13可与VvACS7启动子直接结合,与VvACS2无直接作用。同时,异源过表达VvWRKY13番茄中乙烯含量与合成酶基因ACS家族一些成员,如SlACS1b、SlACS4和SlACS6,表达量显著高于野生型,番茄开花—果实转色的时间比野生型缩短3~6 d。以上结果表明,VvWRKY13能够通过促进ACC合成酶基因表达调控乙烯合成,进而促进果实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VvWRKY13 VvACS7 乙烯 果实发育
下载PDF
不同节位修剪对‘夏黑’葡萄二次花芽分化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3
作者 王西成 王博 +4 位作者 陈震霄 王壮伟 闫莉春 强承魁 吴伟民 《河北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12-16,共5页
为研究‘促早+避雨’栽培模式下,不同节位修剪对葡萄二次成花及二次果果实品质的影响,以7 a生‘夏黑’葡萄为材料,分析留5芽、留7芽和留9芽(简称5芽、7芽、9芽)修剪对葡萄萌芽率、成花率、单果质量、穗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的影... 为研究‘促早+避雨’栽培模式下,不同节位修剪对葡萄二次成花及二次果果实品质的影响,以7 a生‘夏黑’葡萄为材料,分析留5芽、留7芽和留9芽(简称5芽、7芽、9芽)修剪对葡萄萌芽率、成花率、单果质量、穗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不同修剪方式对葡萄二次萌芽率和成花率均产生了一定影响。其中,5芽修剪萌芽率和成花率最高,9芽修剪则较低。在单果质量和穗重方面,5芽修剪二次果穗重最大,但不同节位修剪并未对单果质量和果形指数产生显著影响。5芽和7芽修剪二次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9芽修剪,5芽修剪二次果可滴定酸含量则显著低于9芽修剪,5芽修剪二次果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均显著高于9芽修剪,但不同节位修剪均未对蔗糖和花色苷含量产生较大影响。综上所述,3种修剪方法中留5芽修剪最适宜于‘夏黑’葡萄一年两熟栽培,其次为留7芽修剪,留9芽修剪则不太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修剪 花芽分化 一年两熟 二次果
下载PDF
不同葡萄种质果皮中香气物质含量及基因表达的差异分析
4
作者 徐梦雨 王佳洋 +5 位作者 王江波 唐雯 陈一恒 上官凌飞 房经贵 卢素文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635-2650,共16页
【目的】探究不同葡萄种质成熟期果皮中挥发性香气物质种类、含量及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差异,为葡萄挥发性香气物质代谢调控机制的解析及香气资源的充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13个葡萄种质... 【目的】探究不同葡萄种质成熟期果皮中挥发性香气物质种类、含量及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差异,为葡萄挥发性香气物质代谢调控机制的解析及香气资源的充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13个葡萄种质果皮中挥发性香气物质的种类和含量进行鉴定;通过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对其全基因组转录水平进行分析。【结果】13个葡萄种质中共检测出154种挥发性香气物质,主要包括醛类、酯类、萜类等化合物。果皮中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最高的种质是‘巨峰’,最低的种质是‘赤霞珠’。‘巨峰’和‘小味儿多’果皮中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最多的是酯类化合物,而其他种质果皮中含量最多的是醛类化合物。正己醛、辛酸乙酯、芳樟醇等12种特征香气物质对葡萄果皮香气贡献较大。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巨峰’‘无核白葡萄’‘红地球’与其他种质果皮中挥发性香气物质差异较大。转录组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种质间的差异表达基因数量存在较大差异。差异表达基因在亚油酸代谢、α-亚麻酸代谢、苯丙氨酸代谢、酪氨酸代谢和单萜生物合成等途径上显著富集。脂氧合酶(LOX)、醇酰基转移酶(AMAT)、脱氧-d-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酶(DXS)、乙醇脱氢酶(ADH)等基因的表达与香气化合物的含量高度相关。转录因子WRKY7、WRKY28、ARF4和ARF22是葡萄香气合成的潜在调控因子。【结论】不同葡萄种质果皮中香气物质含量及相关基因表达量差异较大,多组学联合分析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葡萄挥发性香气物质合成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果皮 香气 挥发性香气物质 代谢组 转录组
下载PDF
调控葡萄酒石酸生物合成基因VvbHLH79克隆及表达
5
作者 杨环齐 李梦涵 +3 位作者 王明慧 苏静 邵建辉 马春花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2-611,共10页
【目的】酒石酸不仅影响葡萄果实的味道,还决定葡萄酒的色泽、口感、微生物稳定性和陈酿潜力。探讨调控酒石酸生物合成的转录因子及其机制,通过生物技术调控葡萄内源酒石酸的积累或定向培育高酒石酸积累型优良酿酒葡萄品种具有重要价值... 【目的】酒石酸不仅影响葡萄果实的味道,还决定葡萄酒的色泽、口感、微生物稳定性和陈酿潜力。探讨调控酒石酸生物合成的转录因子及其机制,通过生物技术调控葡萄内源酒石酸的积累或定向培育高酒石酸积累型优良酿酒葡萄品种具有重要价值。【方法】研究以酿酒葡萄‘琼瑶浆’、‘马瑟兰’为试验材料,用PCR方法从中克隆到与酒石酸含量相关的VvbHLH79转录因子,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亚细胞定位分析;用HPLC和qRT-PCR技术测定葡萄果实在不同发育时期的酒石酸含量和VvbHLH79的表达量;并构建植物表达载体,用农杆菌介导的果梗侵染法瞬时转化葡萄幼果果实之后检测VvbHLH79的表达量和酒石酸含量。【结果】(1)通过RNA-seq测序筛选获得1个葡萄VvbHLH79基因,该基因CDS序列全长831 bp,编码277个氨基酸,分子质量为66.22 kD,理论等电点为5.15,属于无信号肽和跨膜结构的不稳定亲水性蛋白;氨基酸序列第147-232位含有bHLH-SF保守结构域,属于bHLH转录因子家族;亚细胞定位在细胞核。(2)葡萄VvbHLH79编码蛋白与河岸葡萄中的bHLH89编码蛋白(登录号:XP_034699340.1)序列一致性最高,达到99.64%。(3)VvbHLH79相对表达量随着‘琼瑶浆’果实发育降低,从坐果期到成熟期降低了67.25%;酒石酸积累主要在葡萄果实转色之前,转色之后酒石酸含量就快速下降。(4)VvbHLH79在低酒石酸葡萄果实中瞬时过表达后使酒石酸含量显著升高,而将VvbHLH79在高酒石酸葡萄果实中沉默后酒石酸含量显著下降,证实VvbHLH79基因正向调控酒石酸含量。【结论】VvbHLH79转录因子可能在葡萄酒石酸生物合成通路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VvbHLH79 转录因子 酒石酸 基因克隆
下载PDF
基于改进BiSeNet的葡萄黑麻疹病害程度分级预测
6
作者 白春晖 陈健 郜鲁涛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187-193,222,共8页
为了准确对葡萄(Vitis vinifera L.)黑麻疹病害程度进行分级预测,通过语义分割模型将叶片部分和病斑部分分割出来,以同一叶片上病斑面积与总叶面积的比值作为疾病严重程度分级的依据,对葡萄黑麻疹病害程度进行分级预测。精确标注了Plant... 为了准确对葡萄(Vitis vinifera L.)黑麻疹病害程度进行分级预测,通过语义分割模型将叶片部分和病斑部分分割出来,以同一叶片上病斑面积与总叶面积的比值作为疾病严重程度分级的依据,对葡萄黑麻疹病害程度进行分级预测。精确标注了PlantVillage公开数据库中的419张葡萄疾病图像,细分为背景、叶片和病斑3个类别,并应用了数据增强技术增加样本多样性。以BiSeNet作为基准模型,引入GhostNet作为上下文路径的主干提取网络,不仅保持了较小的模型参数量,而且在精度上实现了明显提升,满足病害程度分级预测的需求。提出了累加空洞空间金字塔池化(CASPP)模块,用来替换BiSeNet模型中单一的上下文嵌入模块,以增强BiSeNet模型的多尺度上下文信息提取能力,提高了模型的分割精度。经过测试,本研究模型在测试集中的平均交并比为94.11%,在对葡萄黑麻疹病害程度进行分级预测时,准确率达98.21%,能够精确地对葡萄黑麻疹病害程度进行分级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SeNet 深度学习 语义分割 病害程度 分级预测 葡萄(Vitis vinifera L.) 黑麻疹
下载PDF
低温胁迫下褪黑素对葡萄悬浮细胞生长及生化特性的影响
7
作者 王调叶 梁靖 +3 位作者 刘雅诗 王鑫 毛娟 褚明宇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76-1385,共10页
【目的】分析低温胁迫下褪黑素(MT)对葡萄悬浮细胞生长、生化特性及冷响应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筛选适宜MT浓度,探究MT增强葡萄耐冷性的作用机制。【方法】以‘黑比诺’葡萄悬浮细胞为试材,在低温(4℃)胁迫下,考察不同浓度MT[0(CK),50(T_... 【目的】分析低温胁迫下褪黑素(MT)对葡萄悬浮细胞生长、生化特性及冷响应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筛选适宜MT浓度,探究MT增强葡萄耐冷性的作用机制。【方法】以‘黑比诺’葡萄悬浮细胞为试材,在低温(4℃)胁迫下,考察不同浓度MT[0(CK),50(T_(1)),100(T_(2)),200(T_(3)),300μmol/L(T_(4))]处理对悬浮细胞生长、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及T_(2)处理冷响应相关的基因表达变化趋势。【结果】(1)在低温胁迫下,各MT处理悬浮细胞干重在培养周期内均呈先增加再减少最后趋于平稳或降低的趋势,在处理末期均明显高于CK。(2)各处理悬浮细胞MDA和Pro含量均随处理时间延长表现为先升后降,在24 h或48 h时达到峰值;各MT处理MDA含量均显著低于CK,Pro含量则显著高于CK,并均以T_(2)处理最低或最高;(3)各MT处理细胞抗氧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同期CK,并均以T_(2)处理最高;随着时间延长,各处理的POD和CAT活性先升后降,SOD和APX活性则先降后升,且分别在24 h或6 h时达最高。(4)T_(2)处理悬浮细胞冷响应相关基因(VvCBFs、VvICE1、VvRD29B和VvKIN-2)相对表达量在不同时间均较相应CK极显著上调。【结论】在低温胁迫下,适宜浓度(100μmol/L)MT可通过提高葡萄悬浮细胞抗氧化酶活性和冷响应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增加Pro含量,降低MDA含量,最终增强葡萄悬浮细胞低温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悬浮细胞 褪黑素 低温胁迫 抗氧化酶 冷响应基因
下载PDF
欧亚种葡萄(Vitis vinifera L.)的驯化及分类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军 段长青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43-1654,共12页
欧亚种葡萄是世界上广泛栽培的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果树。一般认为欧亚种葡萄栽培亚种是由其野生亚种驯化而来,这个驯化过程包括对色泽引人的大果穗、含糖量高、两性花类型的选择和无性繁殖技术的发现,欧亚种葡萄的驯化问题主要涉及驯化... 欧亚种葡萄是世界上广泛栽培的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果树。一般认为欧亚种葡萄栽培亚种是由其野生亚种驯化而来,这个驯化过程包括对色泽引人的大果穗、含糖量高、两性花类型的选择和无性繁殖技术的发现,欧亚种葡萄的驯化问题主要涉及驯化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数量。本文综述了欧亚种葡萄的驯化和生态地理起源与分布分类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亚种葡萄 起源 驯化 生态地理分类
下载PDF
圆叶葡萄和欧亚种葡萄叶片提取物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作用
9
作者 郭泽西 韦淑梅 +6 位作者 李旭东 刘露露 潘凤英 孙大运 尹玲 黄羽 曲俊杰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5-191,共7页
为了明确不同抗性葡萄的叶片提取物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作用,以对葡萄霜霉病免疫的圆叶葡萄品种Noble及感病的欧亚种葡萄品种赤霞珠的幼叶和成龄叶乙醇提取物(叶片经干燥、粉碎后,以95%乙醇进行超声提取)为试材,设置不同浓度梯度,检测其... 为了明确不同抗性葡萄的叶片提取物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作用,以对葡萄霜霉病免疫的圆叶葡萄品种Noble及感病的欧亚种葡萄品种赤霞珠的幼叶和成龄叶乙醇提取物(叶片经干燥、粉碎后,以95%乙醇进行超声提取)为试材,设置不同浓度梯度,检测其对葡萄霜霉病菌(Plasmopara viticola,葡萄生单轴霉)孢子囊和游动孢子萌发的影响,同时测定其对霜霉病的室内防治作用。结果表明,两种抗性葡萄的叶提取物对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和游动孢子的萌发均具有抑制作用。1 mg/mL叶片提取物处理下孢子囊萌发率即显著低于对照(无菌水和5%乙醇),而且叶片提取物浓度从10 mg/mL增加到50 mg/mL时孢子囊萌发率显著下降。在10 mg/mL叶片提取物处理下游动孢子萌发率即显著低于对照。两种抗性葡萄幼叶和成龄叶提取物浓度为10、25和50 mg/mL时,仅10 mg/mL“赤霞珠”成龄叶提取物对葡萄霜霉病的室内防治效果为95.0%,其余处理均为100.0%。“Noble”和“赤霞珠”叶提取物具有抑制霜霉病菌孢子囊和游动孢子萌发的作用,其室内防治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霜霉病 叶片提取物 圆叶葡萄 欧亚种葡萄 预防
下载PDF
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4
10
作者 闫玥 王晓静 +2 位作者 牛艳 陈翔 王劲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254-255,259,共3页
宁夏酿酒葡萄与葡萄酒产业是自治区政府大力发展和培育的“六特”产业之一。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下,对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区的自然资源优势、酿酒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现状及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为促进酿酒葡萄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 宁夏酿酒葡萄与葡萄酒产业是自治区政府大力发展和培育的“六特”产业之一。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下,对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区的自然资源优势、酿酒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现状及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为促进酿酒葡萄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产业 现状 对策 贺兰山东麓
下载PDF
琐琐葡萄多糖对Aβ_(1-42)诱导HT22细胞氧化损伤的改善作用
11
作者 马心念 高培 +3 位作者 吴妍 陈财 井维鑫 袁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304-1312,共9页
目的:探讨脱蛋白后琐琐葡萄多糖(DVTP)对Aβ_(1-42)诱导的阿尔兹海默症细胞模型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将HT22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Aβ_(1-42))及Aβ_(1-42)+DVTP(20、40、80μg/mL)组,使用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在光镜、透射电镜下观察... 目的:探讨脱蛋白后琐琐葡萄多糖(DVTP)对Aβ_(1-42)诱导的阿尔兹海默症细胞模型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将HT22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Aβ_(1-42))及Aβ_(1-42)+DVTP(20、40、80μg/mL)组,使用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在光镜、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和线粒体结构变化,DCFH-DA和JC-10荧光探针法测定细胞中活性氧(ROS)及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同时利用RT-qPCR和Western blot分析Keap1、Nrf2、HO-1、NQO1、GCLC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存活率下降,细胞形态及线粒体结构损伤程度较高;ROS水平升高,线粒体膜电位下降;Keap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Nrf2、HO-1、NQO1、GCLC表达水平降低。同模型组相比,DVTP预处理后细胞存活率显著提升,细胞形态及线粒体结构损伤程度较低;ROS水平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升高;Keapl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下降,Nrf2、HO-1、NQO1、GCLC表达水平升高。结论:DVTP可通过调节抗氧化酶的表达水平改善Aβ_(1-42)诱导的氧化损伤,有望成为一种治疗AD的候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琐琐葡萄 多糖 阿尔兹海默症 氧化应激
下载PDF
GA_(3)和CPPU对新疆药用琐琐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12
作者 肖丽 陈鹏飞 +3 位作者 薛婧 陈亚楠 梁威 周龙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432-2441,共10页
为研究赤霉酸(GA_(3))和氯吡苯脲(CPPU)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琐琐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并筛选适宜新疆吐鲁番地区琐琐葡萄品质提升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类型和配比浓度,以清水处理为对照(CK),分别在盛花后3和15 d使用不同浓度的GA_(3)和CPPU... 为研究赤霉酸(GA_(3))和氯吡苯脲(CPPU)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琐琐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并筛选适宜新疆吐鲁番地区琐琐葡萄品质提升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类型和配比浓度,以清水处理为对照(CK),分别在盛花后3和15 d使用不同浓度的GA_(3)和CPPU对琐琐葡萄进行处理,对果实生长指标、外观形态和内在品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与CK相比,果实生长指标、外观形态和内在品质整体以25 mg·L^(-1)GA_(3)+10 mg·L^(-1)CPPU处理提升最大,且在成熟期时,25 mg·L^(-1)GA_(3)+10 mg·L^(-1)CPPU处理下的果穗长宽度、果穗质量、果粒横纵径和果粒质量等外观形态指标分别提升0.20、0.68、2.62、0.66、0.75和1.00倍;固酸比、葡萄糖、维生素C、单宁和总酚含量分别增加0.28、0.48、0.44、1.89和4.82倍。综合来看,在盛花后3和15 d喷施25 mg·L^(-1)GA_(3)+10 mg·L^(-1)CPPU处理对改善琐琐葡萄综合品质效果最好。本研究结果为琐琐葡萄品质提升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琐琐葡萄 赤霉酸(GA_(3)) 氯吡苯脲(CPPU) 果实品质
下载PDF
Effects of mesoclimate and microclimate variations mediated by high altitude and row orientation on sucrose metabolism and anthocyanin synthesis in grape berries
13
作者 Haining Yin Zhaoxiang Wang +3 位作者 Lin Wang Jianhong Cao Jiakui Wang Zhumei Xi 《Horticultural Plant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3期713-731,共19页
Climate change and extreme weather pose significant challenges to the traditional viticulture regions.Emerging high-altitude grape-producing regions with diverse orientations have shown great potential in coping with ... Climate change and extreme weather pose significant challenges to the traditional viticulture regions.Emerging high-altitude grape-producing regions with diverse orientations have shown great potential in coping with this challenge.Stable,high-quality wine grape production may be achieved by synchronizing the meso-and microclimate.To clarify the role of high altitude and row orientation in meso-and microclimate and the response of berries to it,we evaluated seven years(2012-2018)of climate data,two years of basic grape(Cabernet Sauvignon,Vitis vinifera L.)quality,and one-year microclimate from veraison to harvest.By comparing two locations(Sidon 2047 m,Sinon 2208 m)in Yunnan Province,China,we found that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has been stable at approximately 15℃ for seven years,with no extreme weather or,noticeable global warming.The light intensity(LI)in the north-south(NS)was more balanced than the east-west(EW)direction,and the east-west to the south(EW-S)canopy side was almost higher than the other sides.High LI was associated with high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PAR),ultraviolet(UV),and infrared(IR)light and vice versa.The north-south to the east(NS-E)and east-west to the north(EWN)sid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lower LI and higher UV and IR light,and higher total anthocyanin content.Most anthocyanin synthesis-related genes,for example,VvF3'H and VvF3'5'H,were highly expressed in NS-E from veraison to maturity.Perhaps UV and IR light induced their expression.This study provides new insights on the role of differently orientated rows in controlling grape quality due to varied light quality.The findings are globally significant,particularly in the context of climate change,and offer fresh insights into berry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and decision-making for the management of existing vineyar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tis vinifera L. Orientated rows Berry composition SUGAR PHENOLIC Light quality Solar radiation
下载PDF
硫华菊混种葡萄对两种植物镉积累的影响
14
作者 金鑫 张地莲 +5 位作者 戴真 张熙 李婉 刘幸林 张诗翌 林立金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8期30-33,共4页
为降低果树镉积累,采用盆栽试验,将观赏型镉富集植物硫华菊(Cosmos sulphureus)和葡萄(Vitis vinifera L.)混种在镉污染的土壤上,研究了硫华菊混种葡萄对2种植物镉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硫华菊混种葡萄提高了硫华菊植株的生物量和镉含量... 为降低果树镉积累,采用盆栽试验,将观赏型镉富集植物硫华菊(Cosmos sulphureus)和葡萄(Vitis vinifera L.)混种在镉污染的土壤上,研究了硫华菊混种葡萄对2种植物镉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硫华菊混种葡萄提高了硫华菊植株的生物量和镉含量,分别较硫华菊单种提高8.63%和22.40%;降低了葡萄植株的生物量和镉含量,分别较葡萄单种降低6.74%和34.84%。硫华菊混种葡萄提高了硫华菊植株的镉积累量,降低了葡萄植株的镉积累量,其中,混种的硫华菊植株镉积累量较其单种提高33.00%,而混种的葡萄植株镉积累量较其单种降低39.21%。此外,2种植物的整株生物量与整株镉含量、整株镉积累量、富集系数均呈负相关,整株镉含量与整株镉积累量、富集系数呈正相关,整株镉积累量与富集系数也呈正相关。因此,硫华菊混种葡萄能促进硫华菊对镉的积累、降低葡萄对镉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华菊(Cosmos sulphureus) 混种 葡萄(Vitis vinifera L.) 镉积累
下载PDF
阳光玫瑰葡萄丰产种植技术
15
作者 杨杰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10期121-122,125,共3页
阳光玫瑰葡萄种植时,其产量、质量和栽培技术密切相关,为实现阳光玫瑰葡萄丰产的目标,推广应用丰产栽培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定远县为例,着重对阳光玫瑰葡萄丰产栽培技术要点展开了深入探析。
关键词 阳光玫瑰葡萄 栽培技术 定远县
下载PDF
葡萄(Vitis vinifera L.)试管繁殖中芽增殖能力衰减的原因及其防治方法的研究
16
作者 范子南 肖华山 曾焕泰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4期74-79,共6页
以20个葡萄品种试管苗作为实验材料,经四年、四十多代的继代培养反复对比实验发现:在葡萄试管繁殖中,连续恒温(25±1℃)条件下培养或只采用固体培养方法,不适期进行继代培养均会导致芽增殖能力的衰减,根据生物统计分析,当继代培养超... 以20个葡萄品种试管苗作为实验材料,经四年、四十多代的继代培养反复对比实验发现:在葡萄试管繁殖中,连续恒温(25±1℃)条件下培养或只采用固体培养方法,不适期进行继代培养均会导致芽增殖能力的衰减,根据生物统计分析,当继代培养超过16~17代后,芽增殖能力即随着继代培养次数的增加而逐渐下降,采取变温培养、变换培养方法、适期继代培养或在增殖培养基中附加适量的椰子乳汁等方法均可防治芽增殖能力的哀减,保持高的芽增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组织培养 芽增殖
下载PDF
养分综合管理模式对葡萄产量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17
作者 李火良 韩科峰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608-613,共6页
为了研究生物有机肥和葡萄专用水溶肥在葡萄上的施用效果,连续2 a(2020年和2021年)采用小区试验,以常规施肥为对照(FP处理),分别设置了施用生物有机肥(SR处理)和施用生物有机肥+专用水溶肥(ISSM处理),研究其对葡萄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的... 为了研究生物有机肥和葡萄专用水溶肥在葡萄上的施用效果,连续2 a(2020年和2021年)采用小区试验,以常规施肥为对照(FP处理),分别设置了施用生物有机肥(SR处理)和施用生物有机肥+专用水溶肥(ISSM处理),研究其对葡萄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2 a试验ISSM处理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分别为11985和10939 kg·hm^(-2),与FP比,ISSM处理增产效果最明显,增幅分别为2550和2528 kg·hm^(-2),增产率达到了27.03%和30.05%。在葡萄园地土壤养分含量方面,ISSM处理对提高土壤pH值、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交换性钙镁含量效果显著,但对提高土壤全氮含量和有机质含量效果不明显。在土壤养分含量与葡萄产量相关性方面,2 a的葡萄产量与土壤速效钾含量和交换性钙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综合分析,生物有机肥配施专用水溶肥(ISSM处理)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葡萄 产量 土壤养分含量
下载PDF
葡萄VvERF655基因响应可可毛色二孢的表达模式及VvERF655与VvWRKY75的互作
18
作者 董梦迪 邢启凯 +3 位作者 周悦妍 郜雨晴 张圆梦 韩彦卿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23,68,共9页
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引起的葡萄溃疡病是葡萄上的主要枝干病害之一,对葡萄生产造成巨大影响。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葡萄VvWRKY75负调控葡萄溃疡病的发生,共表达网络分析表明,VvERF655基因与VvWRKY75共表达。为明确VvERF... 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引起的葡萄溃疡病是葡萄上的主要枝干病害之一,对葡萄生产造成巨大影响。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葡萄VvWRKY75负调控葡萄溃疡病的发生,共表达网络分析表明,VvERF655基因与VvWRKY75共表达。为明确VvERF655是否参与葡萄对葡萄溃疡病的调控过程,本研究克隆了VvERF655,运用生物信息学对VvERF655的理化性质等进行分析,并通过RT-qPCR对VvERF655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VvERF655响应L.theobromae侵染并明显受脱落酸、水杨酸激素诱导。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分析发现,VvWRKY75与VvERF655在酵母中存在互作关系。以上结果表明,VvERF655可能参与寄主对可可毛色二孢的侵染以及激素调控过程。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葡萄VvERF655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葡萄溃疡病 可可毛色二孢 酵母双杂交 表达模式
下载PDF
氟菌唑及其代谢物在葡萄中的动态残留分析及膳食风险评估
19
作者 张霞 王琳琳 +3 位作者 江曾杰 李玲玉 卢竹阳 邵彪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7期74-82,共9页
目的探究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在葡萄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并评估膳食摄入风险。方法葡萄园内选3个试验小区内不同时期的葡萄,经乙腈提取、盐析、CaptivaEMR-GPF净化后,利用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多重反应离子监测模式进行定性定量分... 目的探究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在葡萄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并评估膳食摄入风险。方法葡萄园内选3个试验小区内不同时期的葡萄,经乙腈提取、盐析、CaptivaEMR-GPF净化后,利用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多重反应离子监测模式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氟菌唑及其代谢物残留量及消解动态实验,并进行摄入膳食风险评估。结果氟菌唑及其代谢物在葡萄中的检出限为0.001 mg/kg,平均回收率为82.1%~90.4%,相对标准偏差2.04%~3.96%。氟菌唑及其代谢物在葡萄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1~1.2 d和1.9~2.9 d。不论以低剂量还是高剂量,施药后30d,氟菌唑及其代谢物在葡萄样品中最终残留量均低于0.3mg/kg。膳食风险评估表明,施药15 d后,不同人群膳食摄入风险概率均小于100%。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葡萄中氟菌唑及其代谢物的残留检测。最终结果表明,葡萄中氟菌唑及其代谢物的残留量未超过标准规定临时限量,施药15 d后产生的膳食风险可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菌唑及其代谢物 葡萄 消解动态 残留 膳食风险评估
下载PDF
温度对巨峰葡萄节间和带节茎段导水特性的影响
20
作者 王瑞庆 周晋浩 +2 位作者 程远东 刘文玲 张莉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63-869,共7页
[目的]研究旨在明确巨峰葡萄枝条木质部导水能力与温度的量化关系,探索节对水分运输效率与安全性的影响。[方法]以巨峰葡萄1年生枝条为材料,在0.5~40℃温度范围,利用低压液流计法测试节间和带节茎段的导水率、比导率及导水率损失(PLC)... [目的]研究旨在明确巨峰葡萄枝条木质部导水能力与温度的量化关系,探索节对水分运输效率与安全性的影响。[方法]以巨峰葡萄1年生枝条为材料,在0.5~40℃温度范围,利用低压液流计法测试节间和带节茎段的导水率、比导率及导水率损失(PLC)随温度的变化,分析节与节间茎段导水特性的差异。[结果]巨峰葡萄茎段导水率和比导率均与温度呈极显著的线性关系。当温度从0.5℃升高至40℃,节间茎段的初始导水率、最大导水率、初始比导率、最大比导率分别升高154%、198%、157%和200%。节间茎段的导水率和比导率显著大于带节茎段,且差异随着温度升高呈增大趋势。节间茎段的PLC显著大于带节茎段,而带节茎段的导水率和比导率受温度的影响小于节间茎段。利用线性回归方程可对不同温度下的导水率和比导率进行预测。导水率和比导率与各温度下水的粘滞系数进行权衡后,各温度下的权衡导水率和权衡比导率没有明显差异。[结论]葡萄茎段导水率和比导率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节对水分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有权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峰葡萄 温度 导水率 比导率 木质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