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aticanol(B,Cand G) ,α-Viniferin和Hopeaphenol体外抑制小鼠骨髓生成的肥大细胞介质释放(英文)
1
作者 刘保林 Yoshihiro Inami +3 位作者 Hiroyuki Tanaka Naoki Inagaki Munekazu Iinuma Hiroichi Nagai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76-183,共8页
目的 :α viniferin ,vaticanol(B ,CandG)和hopeaphenol是白黎芦醇的低聚体 ,具有抗肿瘤和抗氧化等活性 ,而这些化学保护作用是与其抗炎作用有联系。本文研究旨在了解这些化合物对小鼠骨髓分化肥大细胞 (BMMC)组织胺、肿瘤坏死因子和... 目的 :α viniferin ,vaticanol(B ,CandG)和hopeaphenol是白黎芦醇的低聚体 ,具有抗肿瘤和抗氧化等活性 ,而这些化学保护作用是与其抗炎作用有联系。本文研究旨在了解这些化合物对小鼠骨髓分化肥大细胞 (BMMC)组织胺、肿瘤坏死因子和白三烯介质释放的影响 ,并观察对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ERK)的激活作用。方法 :分离小鼠骨髓细胞 ,培养 4~ 5周 (RPMI 16 4 0 ,IL 310ng/ml) ,抗 DNPIgE致敏 ,以DNP BSA( 30ng/ml)刺激释放反应。在非免疫刺激释放实验中 ,A2 3187作为刺激剂。结果 :所试化合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BMMC释放反应的作用。这些化合物对IgE刺激的TNF α和LTs释放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 ,而对IgE刺激的组织胺释放反应 ,只有vaticanolB和vaticanolC具有抑制作用 ( 10 0μmol/L)。在A2 3187介导的非免疫刺激释放反应中 ,vaticanol(B ,C和G)和hopeaphenol对组织胺释放表现出明显的对抗作用 ,大多数所试化合物有效地抑制了TNF α和LTs的释放 ,唯vaticanolC和vaticanolG对LTs的释放无明显影响。α viniferin和vaticanolC有效地抑制了IgE刺激的ERK酶的激活。结论 :α viniferin ,vaticanol(B ,C和G)和hopeaphenol能有效地抑制肥大细胞的炎性介质的释放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黎芦醇 α-viniferin VaticanolB VaticanolC VaticanolG 骨髓生成 肥大细胞 介质释放 肿瘤坏死因子A
下载PDF
( + )-cis-ε-Viniferin的结构确证(英文) 被引量:1
2
作者 何跃华 寺岛健二 +1 位作者 高谷芳明 丹羽正武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2期90-92,共3页
用光化学沟通方法确证了从葡萄科植物Vitisthunbergii(Vitaceae)中分离得到的 (+)- cis-ε-viniferin的结构 ;并纠正了文献核磁共振氢谱 (1H NMR)
关键词 蘡薁 葡萄科 (+)-cis-ε-viniferin 中药材 化学结构 核磁共振氢谱
下载PDF
白藜芦醇二聚体δ-viniferin及其乙酰化物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马丁 王芍 +1 位作者 孔德宁 尉亚辉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48-352,共5页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白藜芦醇二聚体δ-viniferin及其乙酰化物对微循环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腹腔内给药的方式,记录血流速度、输入管径、输出管径、每秒血流量及毛细血管开放量,对比前后差值。结果白藜芦醇二聚体δ-viniferin及其乙酰化...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白藜芦醇二聚体δ-viniferin及其乙酰化物对微循环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腹腔内给药的方式,记录血流速度、输入管径、输出管径、每秒血流量及毛细血管开放量,对比前后差值。结果白藜芦醇二聚体δ-viniferin及其乙酰化物能明显增大正常小鼠耳廓微细动静脉口径,增加毛细血管开放量,增加血流速度。结论白藜芦醇二聚体δ-viniferin及其乙酰化物能明显改善微循环,对微循环障碍可发挥积极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白藜芦醇二聚体δ-viniferin 乙酰化白藜芦醇二聚体δ-viniferin 微循环
原文传递
Pharmacokinetics,bioavailability,metabolism and excretion of δ-viniferin in rats
4
作者 Ping Mao Yinping Lei +3 位作者 Tingting Zhang Chen Ma Bo Jin Tong Li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3期243-252,共10页
A highly rapid and sensitive liquid chromatographic–electrospray ionization tandem mass spectrometric(LC–ESI-MS/MS) method was developed and validat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rans-δ-viniferin(Rs-1) in rat plasma,... A highly rapid and sensitive liquid chromatographic–electrospray ionization tandem mass spectrometric(LC–ESI-MS/MS) method was developed and validat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rans-δ-viniferin(Rs-1) in rat plasma, urine and feces. All biological samples were prepared by liquid–liquid extraction and hesperetin was included as an internal standard(IS). Chromatographic separation was achieved on a shim-pack XR-ODS column using a gradient mobile phase. MS/MS detection was performed by negative ion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The method was sensitive with a lower limit of quantification of 1.42 ng/m L and linear over the range of 1.42–2172 ng/m L in all matrices. The method was applied to study the pharmacokinetics, bioavailability, metabolism, and excretion of Rs-1 in rats following a single oral or intravenous dose. Two metabolites, Rs-1 glucuronide and Rs-1 sulfate, were detected in plasma and in urine after administration of Rs-1. The absolute oral bioavailability of Rs-1 was2.3%, and the total absorption rose to 31.5% with addition of its glucuronide and sulfate metabolites. Only0.09% of the gavaged dose, including Rs-1 and metabolites, was excreted in the urine, while 60.3% was found in the feces in unchanged form.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both poor absorption and extensive metabolism were th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led to the poor bioavailability of Rs-1, which can provide a basis for further studies on structural modification and dosage form desig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niferin PHARMACOKINETICS EXCRETION METABOLISM BIOAVAILABILITY LC–MS/MS
原文传递
Synthesis of the Active Stilbenoids by Photooxidation Reaction of trans-e-Viniferin
5
作者 姚春所 林茂 王映红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1350-1355,共6页
Two new stilbenoids, cis-e-viniferin (3) and 2b,14b-dehydro-bisresveratrol (4) were synthesized by photooxida-tion reaction of trans-e-viniferin (2) prepared from trans-resveratrol (1). Pentamethoxyl trans-e-viniferin... Two new stilbenoids, cis-e-viniferin (3) and 2b,14b-dehydro-bisresveratrol (4) were synthesized by photooxida-tion reaction of trans-e-viniferin (2) prepared from trans-resveratrol (1). Pentamethoxyl trans-e-viniferin (5) and pentamethoxyl cis-e-viniferin (6) were also obtained by methylation of trans-e-viniferin (2) with (MeO)2SO2.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on the basis of spectral evidence. Compounds 3 and 4 showed potent inhibition of TNF-a at concentrations of 10-5 molL-1 with inhibitory ratios of 51.43% and 36.64%,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TOOXIDATION cis-e-viniferin 2b 14b-dehydro-bisresveratrol STILBENOID tumor necrosis factor in-hibitory activity
原文传递
白藜芦醇代谢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娅宁 尉亚辉 +1 位作者 郝浩永 姬婧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52-857,共6页
白藜芦醇是一些植物在受到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时产生的一种植物抗毒素.它在植物体内会迅速被代谢而生产紫檀芪、云杉新苷、viniferins等代谢物.这些代谢物与白藜芦醇一样具有抗菌、消炎、抗血小板凝集、防止细胞癌变等一系列的生物活性,... 白藜芦醇是一些植物在受到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时产生的一种植物抗毒素.它在植物体内会迅速被代谢而生产紫檀芪、云杉新苷、viniferins等代谢物.这些代谢物与白藜芦醇一样具有抗菌、消炎、抗血小板凝集、防止细胞癌变等一系列的生物活性,且有些代谢物的选择性、稳定性远远大于白藜芦醇.本文对白藜芦醇代谢物中几种主要代谢物的合成途径、生物活性、代谢调控、检测方法等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代谢物 紫檀芪 云杉新苷 viniferins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葡萄叶中5种芪化物 被引量:18
7
作者 王琴飞 马丽艳 +3 位作者 黄绵佳 王蕾 罗葵 李景明 《分析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59-1363,共5页
建立了同时检测葡萄叶片中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云杉苷(piceide,PD)、ε-葡萄素(ε-viniferin)、δ-葡萄素(δ-viniferin)、紫檀芪(pterostilbene,PS)5种芪化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采用At-lantisC18色谱柱(250mm×4.6m... 建立了同时检测葡萄叶片中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云杉苷(piceide,PD)、ε-葡萄素(ε-viniferin)、δ-葡萄素(δ-viniferin)、紫檀芪(pterostilbene,PS)5种芪化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采用At-lantis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为306nm;流速1mL/min;柱温30℃,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5种芪化物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在0.9990~0.9996之间;精密度、稳定性的RSD都低于5%;平均回收率为90.3%~114.0%,检出限为0.01~0.05mg/L。本方法前处理简单、快速。应用本方法测定了葡萄叶片紫外诱导后5种芪化物的含量变化,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云杉苷 葡萄素 紫檀芪 高效液相色谱 葡萄叶
下载PDF
葡萄植株中白藜芦醇及葡萄素含量动态积累规律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谢红旗 刘发宝 +2 位作者 杨星星 刘薇 曾建国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79-1083,共5页
对葡萄生长期间不同部位中主要活性成分白藜芦醇和葡萄素含量进行了分析,探索了活性成分代谢积累规律。以湖南省境内的主要葡萄品种红地球的主藤、侧藤、支藤、根、叶、叶柄为研究对象,从2010年4月到2011年1月考察了白藜芦醇与葡萄素含... 对葡萄生长期间不同部位中主要活性成分白藜芦醇和葡萄素含量进行了分析,探索了活性成分代谢积累规律。以湖南省境内的主要葡萄品种红地球的主藤、侧藤、支藤、根、叶、叶柄为研究对象,从2010年4月到2011年1月考察了白藜芦醇与葡萄素含量的动态变化,采用超声波辅助甲醇提取法对实验材料进行白藜芦醇和葡萄素提取,以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白藜芦醇和葡萄素含量测定来考察白藜芦醇和葡萄素在葡萄植株中动态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葡萄植株中不同部位白藜芦醇和葡萄素含量差异显著,主藤>侧藤>支藤>根>叶片≈叶柄;各部位白藜芦醇和葡萄素在生长期含量变化趋势是先升后降,尤其是葡萄素变化趋势很明显,白藜芦醇变化趋势较小,各部位芪化物含量在9~10月含量处于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白藜芦醇 葡萄素 动态积累
下载PDF
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白藜芦醇衍生物的诱导合成 被引量:6
9
作者 王琴飞 王蕾 +2 位作者 李景明 潘秋红 黄绵佳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8年第5期557-561,共5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直接进样、梯度洗脱的分析方法,对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Vitis viniferva L. cv. Cabernet Sauvignon)果实发育过程中5种主要芪化物的紫外(UV)诱导性合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葡萄果实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白藜芦醇(Res...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直接进样、梯度洗脱的分析方法,对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Vitis viniferva L. cv. Cabernet Sauvignon)果实发育过程中5种主要芪化物的紫外(UV)诱导性合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葡萄果实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白藜芦醇(Resveratrol)和白藜芦醇的2种二聚体(ε-viniferin和δ-viniferin)呈上升趋势;经紫外诱导后,白藜芦醇、白藜芦醇糖苷(Piceid)、白藜芦醇二聚体都大量积累,白藜芦醇、白藜芦醇二聚体在葡萄花后50d为积累的最高峰,且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白藜芦醇糖苷的含量变化与白藜芦醇、白藜芦醇二聚体均呈现负相关。实验样品中均未检测到紫檀芪(Pterostilbe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葡萄素 白藜芦醇糖苷 高效液相色谱 葡萄 紫外处理
下载PDF
紫外处理对酿酒葡萄果皮中白藜芦醇及其二聚体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新荣 高丽萍 夏涛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1期56-61,共6页
本文研究了紫外线辐射对酿酒葡萄品种蛇龙珠果皮中白藜芦醇及其二聚体合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紫外线辐射300 s,在35℃下黑暗中贮存24 h后,可明显提高果皮中白藜芦醇及其二聚体含量。紫外线辐射对不同发育期果皮中白藜芦醇及其二聚体... 本文研究了紫外线辐射对酿酒葡萄品种蛇龙珠果皮中白藜芦醇及其二聚体合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紫外线辐射300 s,在35℃下黑暗中贮存24 h后,可明显提高果皮中白藜芦醇及其二聚体含量。紫外线辐射对不同发育期果皮中白藜芦醇及其二聚体含量的影响并不相同,对白藜芦醇含量来说,果实转色期时紫外诱导效果最好;对白藜芦醇二聚体而言,不同时期的紫外诱导效果差异不显著。紫外线辐射均能提高苯丙氨酸裂解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且苯丙氨酸裂解酶活性与果皮中白藜芦醇的形成之间存在相关性,过氧化物酶活性与果皮中白藜芦醇二聚体的形成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葡萄蛇龙珠 紫外线处理 果皮 白藜芦醇及其二聚体 酶活性
下载PDF
漆酶诱导北美沙地葡萄抗毒素Res合成及代谢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常小丽 龚国淑 +4 位作者 廖建霞 戴浩 郑晓琴 崔永亮 张翠苹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5-113,共9页
为明确真菌漆酶(laccase)对北美沙地葡萄Vitis rupestris抗毒素白藜芦醇(Resveratrol)合成及代谢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白腐菌云芝漆酶与白藜芦醇的体外催化反应条件及产物进行研究;并通过病原菌harpin蛋白预诱导抗病沙地... 为明确真菌漆酶(laccase)对北美沙地葡萄Vitis rupestris抗毒素白藜芦醇(Resveratrol)合成及代谢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白腐菌云芝漆酶与白藜芦醇的体外催化反应条件及产物进行研究;并通过病原菌harpin蛋白预诱导抗病沙地葡萄细胞悬浮系后,采用漆酶处理或非处理,检测白藜芦醇合成及代谢情况。试验结果显示,漆酶在醋酸缓冲液pH 4.5、25℃、150r·min-1、黑暗条件下,与白藜芦醇催化反应2h,可将白藜芦醇氧化形成二聚体葡萄素(δ-viniferin)。漆酶作为一种真菌致病因子能诱导Vitis rupestris细胞合成反式白藜芦醇(trans-resveratrol),并迅速将其氧化为抗性更强的δ-viniferin。同时,漆酶能与病原菌致病蛋白harpin协同诱导葡萄白藜芦醇合成及代谢,以提高沙地葡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酶 沙地葡萄 白藜芦醇 HPLC 葡萄素 HARPIN蛋白
下载PDF
网脉葡萄中的低聚芪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文武 李伯刚 陈耀祖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28-31,共4页
从网脉葡萄(VitiswilsonaeVeith.)中分离得到4个低聚,经波谱鉴定为gnetinA,(+)εvineferin,ampelopsinE和vitisinA.VitisinA通过二维核磁共振波谱对各... 从网脉葡萄(VitiswilsonaeVeith.)中分离得到4个低聚,经波谱鉴定为gnetinA,(+)εvineferin,ampelopsinE和vitisinA.VitisinA通过二维核磁共振波谱对各氢和碳的化学位移作了归属,这些低聚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脉葡萄 低聚Di 化学成分
下载PDF
α-维尼非林经线粒体凋亡途径诱导K562细胞凋亡 被引量:3
13
作者 龚福恺 王晓琴 +2 位作者 李照雪 孔庆军 张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91-395,共5页
目的旨在研究α-维尼非林(α-viniferin)对人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K562的作用与相关机制。方法 MTT法评价α-viniferin对K562细胞的细胞毒活性。采用细胞形态学和生物化学方法检测细胞凋亡。通过化学荧光法对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caspas... 目的旨在研究α-维尼非林(α-viniferin)对人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K562的作用与相关机制。方法 MTT法评价α-viniferin对K562细胞的细胞毒活性。采用细胞形态学和生物化学方法检测细胞凋亡。通过化学荧光法对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caspase-9、caspase-3活性分析。通过半定量RT-PCR表达分析来确定Bcl-2家族相关基因在α-viniferin诱导K56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结果α-viniferin能抑制K562细胞增殖,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IC50为13.61 mg · L-1。α-viniferin引起K562细胞出现死亡并伴随有染色质聚集、核破碎、凋亡小体等典型的凋亡形态学特征;此外还伴随有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caspase-9、caspase-3活性升高等现象;α-viniferin(2~32 mg·L-1)引起K562细胞caspase-3 mRNA表达持续升高,Bax、Bad、Bim、Bid促凋亡基因mRNA表达增加,而Bcl-2、Bcl-xL抗凋亡基因mRNA表达持续下降。结论α-viniferin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K562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维尼非林 凋亡 Bcl-2家族基因 caspase活性 K562细胞 线粒体凋亡途径
下载PDF
水溶液中白藜芦醇稳定性及降解产物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屹东 周景文 堵国成 《工业微生物》 CAS CSCD 2016年第5期17-22,共6页
白藜芦醇是一种具有较强抗氧化和防癌、抗癌等生理活性的植物天然产物,其功能与生产是当前的研究热点;然而,白藜芦醇的光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较差。在微生物发酵生产及存储过程中需要采取特殊的工艺,以防止其降解,使得发酵及存储工艺复杂化... 白藜芦醇是一种具有较强抗氧化和防癌、抗癌等生理活性的植物天然产物,其功能与生产是当前的研究热点;然而,白藜芦醇的光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较差。在微生物发酵生产及存储过程中需要采取特殊的工艺,以防止其降解,使得发酵及存储工艺复杂化,增加了成本。本研究对发酵及存储过程中的各类条件,如温度、pH、培养基成分及大肠杆菌对白藜芦醇的降解情况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使用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对白藜芦醇的降解产物进行了分析。本研究可作为基础资料,为降低发酵生产及存储过程中白藜芦醇的降解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降解 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 白藜芦醇二聚体
下载PDF
维尼非林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龚福恺 孔庆军 +2 位作者 王晓琴 李照雪 张波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14-922,共9页
维尼非林(viniferin)是白藜芦醇寡聚体的总称,其作为植保素存在于豆科、蓼科、葡萄科、毛茛科和龙脑香科等植物中,并承担抗菌、抗真菌和病毒侵染以及紫外损伤等生理功能。维尼非林具有抗氧化、抗病原微生物、抗炎和抗肿瘤等药理活性,且... 维尼非林(viniferin)是白藜芦醇寡聚体的总称,其作为植保素存在于豆科、蓼科、葡萄科、毛茛科和龙脑香科等植物中,并承担抗菌、抗真菌和病毒侵染以及紫外损伤等生理功能。维尼非林具有抗氧化、抗病原微生物、抗炎和抗肿瘤等药理活性,且对心脑血管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具有改善和防治作用。本文对近年维尼非林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其药物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尼非林 药理作用
下载PDF
不同产地葡萄藤茎中白藜芦醇和ε-葡萄素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2
16
作者 宋菲 贺凌霜 +4 位作者 孙华庚 赵艳敏 刘丹 付山 刘岱琳 《武警医学》 CAS 2019年第7期599-602,共4页
目的探讨测定不同产地玫瑰香葡萄藤茎中白藜芦醇和ε-葡萄素的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葡萄藤中白藜芦醇和ε-葡萄素的含量,并做加样回收率实验。色谱柱为COSMOSIL 5C18-MS-Ⅱ(4. 6ID×250 mm);流动相为甲醇... 目的探讨测定不同产地玫瑰香葡萄藤茎中白藜芦醇和ε-葡萄素的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葡萄藤中白藜芦醇和ε-葡萄素的含量,并做加样回收率实验。色谱柱为COSMOSIL 5C18-MS-Ⅱ(4. 6ID×250 mm);流动相为甲醇-醋酸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254 nm和310 nm。结果白藜芦醇在1. 76~17. 6μg质量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 9999);ε-葡萄素在2. 75~27. 5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 9999)。利用该方法测定10个样品中的白藜芦醇的含量范围在1. 94~5. 96μg/g,含量的变异系数为40. 64%;ε-葡萄素的含量范围在8. 74~15. 41μg/g,含量的变异系数为17. 67%。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可作为控制葡萄藤质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藤 高效液相色谱 白藜芦醇 ε-葡萄素
下载PDF
不同前处理方法对鲜葡萄枝蔓中茋类化合物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谢红旗 杨星星 曾建国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3553-3558,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前处理方法对鲜葡萄Vitis vinifera枝蔓茋类化合物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葡萄枝蔓中活性成分白藜芦醇和ε-葡萄素,对新剪枝的葡萄枝蔓进行不同方式的干燥处理:阴干、烘干、冷藏;对葡萄枝蔓采取整枝、切片和粉碎3... 目的研究不同前处理方法对鲜葡萄Vitis vinifera枝蔓茋类化合物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葡萄枝蔓中活性成分白藜芦醇和ε-葡萄素,对新剪枝的葡萄枝蔓进行不同方式的干燥处理:阴干、烘干、冷藏;对葡萄枝蔓采取整枝、切片和粉碎3种方式处理,考察干燥过程中葡萄枝蔓中白藜芦醇和ε-葡萄素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新鲜葡萄枝蔓中白藜芦醇和ε-葡萄素的量均较低,采用整枝阴干的前处理方式,白藜芦醇随着阴干时间的延长而发生显著变化,由初始的0.063 mg/g上升至7.175 mg/g,ε-葡萄素也由初始的0.838 mg/g上升至4.225 mg/g;二者均随时间延长达到一定程度后又呈现下降的趋势。而对于采用将葡萄枝蔓进行切片阴干、切片冷藏、粉碎阴干、粉碎冷藏和不同温度快速烘干处理,白藜芦醇和ε-葡萄素变化不明显。结论不同的处理方式能影响到剪枝后葡萄枝蔓中的白藜芦醇和ε-葡萄素量的变化。采取整枝阴干处理,白藜芦醇和ε-葡萄素随时间的延长均呈现先显著升高再下降的变化趋势,白藜芦醇和ε-葡萄素在一定阶段能达到可开发利用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枝蔓 茋类化合物 白藜芦醇 ε-葡萄素 前处理方法
原文传递
不同果胶酶和酵母菌对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及其二聚体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蕾 刘行之 +1 位作者 王琴飞 李景明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41-44,共4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直接进样分析,测定了3种果胶酶处理、4种酵母发酵的葡萄酒中res、ε-viniferin、δ-viniferin等葡萄主要芪化物的含量。结果表明:7种葡萄酒中都含有较多的res、ε-viniferin和δ-viniferin,不同果胶酶、酵母的选用均能...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直接进样分析,测定了3种果胶酶处理、4种酵母发酵的葡萄酒中res、ε-viniferin、δ-viniferin等葡萄主要芪化物的含量。结果表明:7种葡萄酒中都含有较多的res、ε-viniferin和δ-viniferin,不同果胶酶、酵母的选用均能影响到葡萄酒中的res、ε-viniferin和δ-viniferin的浸出效果。Ultrazyme Premium果胶酶酒样中ε-viniferin含量为2.187mg/L,而Ex-v酒样中为1.926mg/L,796酵母酒样中res含量为1.193mg/L,而CMS酒样仅为0.682mg/L,δ-viniferin在D254酵母酒样中的含量为2.297mg/L,而在OnefermColor酒样中仅为1.850mg/L。Ultrazyme Premium果胶酶和D254、796酵母对果皮中上述芪化物的浸提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ε-葡萄素 δ-葡萄素 葡萄酒 果胶酶
原文传递
ε-葡萄素抑制bFGF诱导血管新生作用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景磊 陈韩英 +3 位作者 王晓琴 陈虹 龚福恺 张波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64-168,共5页
目的:葡萄素(viniferin)是一类寡聚芪类物质,存在于葡萄等植物中,本文探讨ε-葡萄素(ε-viniferin)对血管新生是否具有抑制作用.方法:MTT比色法测定ECV304细胞密度5×104/mL条件下ε-viniferin浓度分别为0,10,20,30,40,50 μm... 目的:葡萄素(viniferin)是一类寡聚芪类物质,存在于葡萄等植物中,本文探讨ε-葡萄素(ε-viniferin)对血管新生是否具有抑制作用.方法:MTT比色法测定ECV304细胞密度5×104/mL条件下ε-viniferin浓度分别为0,10,20,30,40,50 μmol·L^-1时24 h和48 h的增殖抑制率;体外模型以0.5,1,5,10 mol·L^-1ε-葡萄素的含药血清组和空白血清组培养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用细胞划痕法和重建基底膜法测定药物对细胞迁移作用和内皮细胞拟管腔形成的影响;体内模型,用含5,10 mol· L^-1ε-葡萄素的基质胶,Matrigel plug法测定药物对bFGF诱导体内新生血管的影响;通过酶联反应法(ELISA法)检测5,10,20 mol·L^-1药物处理24 h的黑色素瘤细胞系(B16F10)培养上清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bFGF浓度.结果:20 μmol· L^-1以上的ε-葡萄素能有效抑制ECV304细胞的增殖,0.5 ~10μmol· L^-1的ε-葡萄素能抑制bFGF诱导的ECV304细胞迁移,在1~ 10 μmol· L^-1ε-葡萄素的作用下均可抑制bFGF诱导的ECV304细胞管腔形成,5 ~ 10 μmol· L^-1ε-葡萄素在体内Matrigel Plus模型也表现出抑制血管新生的活性.5~20 μmol·L^-1的ε-葡萄素能抑制黑色素瘤细胞B16F10细胞分泌bFGF和VEGF,其抑制能力强于紫檀芪.结论:ε-葡萄素可以抑制血管的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ε-葡萄素 血管新生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籽瓜汁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倩楠 田丽萍 +2 位作者 王金辉 冯世秀 薛琳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对籽瓜汁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反复硅胶柱色谱和羟丙基葡聚糖凝胶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核磁共振氢谱、碳谱技术和质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共分离鉴定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5-二甲氧基-苄醇-4-O-β-D-吡... 目的:对籽瓜汁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反复硅胶柱色谱和羟丙基葡聚糖凝胶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核磁共振氢谱、碳谱技术和质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共分离鉴定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5-二甲氧基-苄醇-4-O-β-D-吡喃葡萄糖苷(1),2,6-二甲氧基-4-羟基-苯酚-1-O-β-D-吡喃葡萄糖苷(2),1-O-对香豆酰基甘油酯(3),松柏苷(4),cucumegastigmanes II(5),linarionoside C(6),δ-葡萄素(7),山柰酚-3-O-葡萄糖基1-O-β-D-葡萄糖-6-O-α-L-鼠李糖苷(8)。结论: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籽瓜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籽瓜 δ-葡萄素 linarionosid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