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分裂症暴力攻击行为与P300成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赵丁 张杨骏 纪家武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期128-132,共5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其暴力攻击行为与事件相关电位P300成分的相关性。方法将2020年12月—2022年12月福建省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精神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根据其既往个人史及修改版外显攻击量表(modified overt aggression scales,M...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其暴力攻击行为与事件相关电位P300成分的相关性。方法将2020年12月—2022年12月福建省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精神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根据其既往个人史及修改版外显攻击量表(modified overt aggression scales,MOAS)评分划分暴力攻击组30例及对照组31例。对比2组一般资料、P300成分的波幅和潜伏期;以及P300成分的波幅和潜伏期与MOA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暴力攻击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所诱发的P300成分波幅和潜伏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暴力攻击组其P300成分波幅降低(2.818±0.643)μV,潜伏期延长(335.530±20.664)ms。经Pearson相关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所诱发的P300成分潜伏期与MOAS评分呈正相关(r=0.580,P<0.05),而其所诱发的P300成分波幅与MOAS评分呈负相关(r=-0.421,P<0.05)。结论具有暴力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更严重的脑认知功能损伤。本研究推测,事件相关电位P300成分的波幅和潜伏期可作为预测及评估精神分裂症暴力攻击行为的电生理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暴力攻击行为 MOAS评分 事件相关电位 P300成分 振幅 潜伏期
下载PDF
基于网络的伤医事件舆情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陈立富 王兰成 +1 位作者 苏龙 黄永勤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网络的暴力伤医事件特征、原因及其舆情特点。方法:从互联网新闻页面中获取数据,运用网络内容分析法,从事件的年度分布、地区分布、原因、人员伤亡及各网络主体态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基于网络的伤医事件由2003年的1件... 目的:探讨基于网络的暴力伤医事件特征、原因及其舆情特点。方法:从互联网新闻页面中获取数据,运用网络内容分析法,从事件的年度分布、地区分布、原因、人员伤亡及各网络主体态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基于网络的伤医事件由2003年的1件增至2012年的31件,主要分布全国18个省级区域,粤、京、川等地发生了6次以上;医务人员死伤105人,占93.69%;53%的伤医事件源于患方不满意医疗效果。结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信息传播更加方便与快捷,引发网络舆情的伤医事件有增多的趋势,且呈现出无征兆、直接对抗、泛医护人员伤亡等特点。在舆情方面,伤医事件易成为热点事件,负性影响大。医疗机构应注意防范伤医事件的发生,并积极引导舆情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医事件 网络舆情 医患关系 医疗纠纷 危机管理
下载PDF
突发群体性暴力事件无辜受伤者心理应激状况及心理干预 被引量:14
3
作者 孟新珍 张志斌 +6 位作者 周文勇 朱清 李素鹏 祝卓宏 王文忠 刘惠霞 李晶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429-431,共3页
目的 探讨突发群体性暴力事件无辜受伤者的心理应激反应、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干预效果. 方法 将突发群体性暴力事件无辜受伤者36例住院患者设为研究组,32例在门诊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研究组在受伤后1周内有针对性地进行个体及团体心... 目的 探讨突发群体性暴力事件无辜受伤者的心理应激反应、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干预效果. 方法 将突发群体性暴力事件无辜受伤者36例住院患者设为研究组,32例在门诊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研究组在受伤后1周内有针对性地进行个体及团体心理干预与辅导,每名伤者平均6次,每次时间≥30 min;对照组未进行心理干预.采用事件冲击量表、睡眠量表及90项症状清单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分析. 结果 突发群体性暴力事件中无辜受伤者事件冲击量表总分、各因子分及睡眠量表总分均显著高于正常范围;90项症状清单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及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中国常模(P<0.01).研究组事件冲击量表总分、各因子分及睡眠量表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90项症状清单总分、总均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 结论 突发群体性暴力事件无辜受伤者普遍存在严重的心理应激反应及心理问题,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与辅导,能有效地减轻心理应激反应,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群体性暴力事件 无辜受伤者 心理应激 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 心理干预 事件冲击量表 睡眠量表 90项症状清单
下载PDF
袭医事件特征与诱因研究——基于网络新媒体中132起热点事件的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段桂敏 余伟萍 李家伟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2期4535-4538,共4页
目的对热点袭医事件的特征与诱因进行分析,为医院及卫生管理部门提出对策建议。方法以2011年1月至2015年11月网络新媒体中引发热议的132起袭医事件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和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三甲医院成为袭医事件发生的... 目的对热点袭医事件的特征与诱因进行分析,为医院及卫生管理部门提出对策建议。方法以2011年1月至2015年11月网络新媒体中引发热议的132起袭医事件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和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三甲医院成为袭医事件发生的重灾区;急诊科、住院部、耳鼻喉科、儿科成为袭医事件高发区;医护人员成为袭击的主要对象;袭医事件诱因复杂,包括诊疗效果、医患沟通、医疗费用、响应速度、隐私保护和患者自身问题,诊疗效果未达预期成主因。结论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医患双向沟通;规范网络媒体报道;引导患者依法就医;回归公立医院公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矛盾 特征 诱因 袭医事件
下载PDF
暴力伤医事件的社会心理诱因及干预策略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冯辰 纪伟伟 +1 位作者 李海燕 李忠原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66-67,共2页
暴力伤医事件是我国医患矛盾尖锐的具体表现,严重干扰了医院正常诊疗秩序,并威胁着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以社会心理学理论为框架,剖析了暴力伤医事件的诱发机制,旨在为提出干预策略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关键词 暴力伤医事件 社会心理诱因 干预策略
下载PDF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营造良好医疗环境 被引量:9
6
作者 刘瑛 东光国 宗士香 《当代医学》 2016年第14期12-13,共2页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人们法律意识的日益增强,社会对医疗行业的要求逐渐增高。近年来,医疗纠纷明显增多,医患关系日趋紧张,逐渐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面对这种局面,医院以及医务人员应从自身做起,及时转变观念,规范医...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人们法律意识的日益增强,社会对医疗行业的要求逐渐增高。近年来,医疗纠纷明显增多,医患关系日趋紧张,逐渐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面对这种局面,医院以及医务人员应从自身做起,及时转变观念,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加强医患沟通,增进相互理解,化解医患矛盾,共同营造文明的医疗环境,切实维护双方的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如何构建和谐健康的医患关系是值得社会各界尤其是医院管理者研究的重大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关系 伤医事件 沟通 策略 医改
下载PDF
暴力伤医事件对医学生职业认同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丽娜 马晓玲 +1 位作者 张春杰 韩玉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0期145-147,共3页
目的:研究医学生的职业认同与全社会公共医疗服务和健康的关系,在暴力伤医社会背景下医学生职业认同研究的意义。方法:采用自编暴力伤医事件认识问卷对某医学院校医学生进行测查。结果:不同性别专业的医学生对目前医患关系的认识间... 目的:研究医学生的职业认同与全社会公共医疗服务和健康的关系,在暴力伤医社会背景下医学生职业认同研究的意义。方法:采用自编暴力伤医事件认识问卷对某医学院校医学生进行测查。结果:不同性别专业的医学生对目前医患关系的认识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1,P=0.590);不同专业、年级、实习经历的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的认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业=39.28,P=0.006;χ2级=65.86,P=0.000;χ2习=43.38,P=0.000);暴力伤医事件对不同性别医学生职业认同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1,P=0.680),对不同专业、年级、实习经历的医学生职业认同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业=27.00,P=0.003;χ2级=81.00,P=0.000;χ2习=53.46,P=0.000)。结论:暴力伤医事件对医学生职业认同存在一定的影响,医学教育工作者要合理引导医学生理性认识频发的暴力伤医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伤医事件 医学生 职业认同 影响
下载PDF
医院场所暴力伤医现状及法律对策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包桂丽 于学靖 《中国医院》 2017年第10期60-62,共3页
近年来,随着国内法制化进程的推进,人们的法律意识日益增强,但是,暴力伤医事件却呈现愈演愈烈之势。通过对2012-2016年国内暴力伤医相关研究的文献评阅,试图从法律角度和行业管理角度提出对策与建议,以期减少暴力伤医行为,为医师执业和... 近年来,随着国内法制化进程的推进,人们的法律意识日益增强,但是,暴力伤医事件却呈现愈演愈烈之势。通过对2012-2016年国内暴力伤医相关研究的文献评阅,试图从法律角度和行业管理角度提出对策与建议,以期减少暴力伤医行为,为医师执业和患者就医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为医疗卫生法律法规的完善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伤医 伤医事件 医院暴力 医患之间
下载PDF
基于突发事件:大型体育赛事中的情报需求分析与风险防控 被引量:24
9
作者 王聃 冯卫国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6-62,共7页
[目的/意义]大型体育赛事在给举办国或城市带来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凸显了对安全与风险管控的紧迫性。研究大型体育赛事中的突发事件及赛事情报信息,有助于有的放矢地控制赛事危机的发生,更好地保障赛事的顺利进行。[方法/过程... [目的/意义]大型体育赛事在给举办国或城市带来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凸显了对安全与风险管控的紧迫性。研究大型体育赛事中的突发事件及赛事情报信息,有助于有的放矢地控制赛事危机的发生,更好地保障赛事的顺利进行。[方法/过程]采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等,以大型体育赛事的历史突发事件流变、模式特征识别和阻断为切入点,分析大型体育赛事中突发事件的类型及特征。[结果/结论]研究结果得出影响大型体育赛事的突发事件因素主要源于恐怖组织的蓄意破坏以及人类暴力基因的唤醒。因此以期大型体育赛事的顺利进行,要充分利用情报的反恐防暴预警功能,通过预警系统的建立、情报机制的完善、情报交流的加强以及非政府组织的情报职能利用等方面的措施加大反恐防暴的力度。同时该文对潜在的突发事件风险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件 大型体育赛事 体育情报 暴力冲突 预警机制 风险防控
下载PDF
基于Agent的群体性暴力事件的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3
10
作者 党会森 广宽 卜凡亮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2期60-65,共6页
对群体环境下个体的犯罪行为选择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犯罪风险评估模型,通过对个体的不满度、冒险等级等因素的简化提取,再现了暴乱发展扩散的情形。仿真实验表明,警察的出现能够有效抑制暴乱时"破窗效应"的扩散,而人... 对群体环境下个体的犯罪行为选择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犯罪风险评估模型,通过对个体的不满度、冒险等级等因素的简化提取,再现了暴乱发展扩散的情形。仿真实验表明,警察的出现能够有效抑制暴乱时"破窗效应"的扩散,而人群中核心分子和易转化分子对暴乱的规模增长和扩散起到了重要作用。研究结果可以为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暴力事件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性暴力事件 风险评估 破窗效应 AGENT
下载PDF
昆明“3·1”暴恐事件中院前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云波 车颖华 +2 位作者 孙卉 罗茜 高银婷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5年第3期160-162,共3页
通过回顾分析昆明3·1暴恐事件中云南省急救中心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的做法,提出院前急救信息报告的特点,旨在总结经验教训,提高突发事件的院前急救和信息报告水平。
关键词 暴恐事件 院前急救 信息报告
下载PDF
论暴恐案件新特点和警察培训新课题——基于北京、昆明等地近期发生的暴恐事件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明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75-79,83,共6页
我国的恐怖主义犯罪具有跨地区作案、作案技术含量提升以及家族团伙、自杀式、国际背景、女性参与等十个新特点:我国警察反恐培训正面临着反恐意识、异地作案、常品管控、社会情报、信息倒查、基地追踪、国际恐怖、差别防范、家庭防范... 我国的恐怖主义犯罪具有跨地区作案、作案技术含量提升以及家族团伙、自杀式、国际背景、女性参与等十个新特点:我国警察反恐培训正面临着反恐意识、异地作案、常品管控、社会情报、信息倒查、基地追踪、国际恐怖、差别防范、家庭防范、交流沟通等十个迫切要求攻关的新课题;因此,我国警察反恐培训应置于国家安全之中、建立警察培训区划、考虑效应时限因素、根据警情含量分级、适应对策分层需要、借鉴适度打击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恐怖案件 作案新特点 培训新课题
下载PDF
工业群体暴力突发性事件的特征及成因分析——以吉林省工业群体暴力突发性事件为例
13
作者 李鸿 赵冰瑶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11期116-118,共3页
近年来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中较为突出的是工业群体暴力突发性事件的发生,它表现为规模大、后果严重,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提出工业群体暴力突发性事件的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工业群体 暴力性 突发事件
下载PDF
愤怒诱发干扰冲动性暴力犯行为抑制晚期阶段:来自ERP的证据
14
作者 毋嫘 赵晨光 +3 位作者 陈瀚强 刘天骄 康威 李昕雨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42-849,共8页
采用双选择oddball范式和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使用视频诱发愤怒情绪,考察冲动性暴力犯在愤怒状态下的行为抑制能力。行为结果发现,被试在愤怒状态下偏差刺激与标准刺激的反应时之差显著长于中性状态。脑电结果发现,对照组在愤怒状态... 采用双选择oddball范式和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使用视频诱发愤怒情绪,考察冲动性暴力犯在愤怒状态下的行为抑制能力。行为结果发现,被试在愤怒状态下偏差刺激与标准刺激的反应时之差显著长于中性状态。脑电结果发现,对照组在愤怒状态和中性状态下的P3波幅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冲动性暴力犯在愤怒状态下的P3波幅显著大于中性状态。结果表明,个体在愤怒状态下行为抑制存在困难,冲动性暴力犯组和对照组在愤怒状态下行为抑制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晚期P3成分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动性暴力犯 愤怒 行为抑制 ERP
下载PDF
严重暴力犯罪概念解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册辉 《辽宁警专学报》 2012年第6期44-48,共5页
与传统暴力犯罪相比,严重暴力犯罪已经危害公共安全,这是其本质特征。文章从"暴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突发公共事件"、"恐怖袭击事件"等易混淆的概念入手,从认识层面理清各自内涵属性,提... 与传统暴力犯罪相比,严重暴力犯罪已经危害公共安全,这是其本质特征。文章从"暴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突发公共事件"、"恐怖袭击事件"等易混淆的概念入手,从认识层面理清各自内涵属性,提出应从行为手段与危害公共安全二者的结合来界定突发事件的性质,认为是否内含"人为恶意破坏、危害公共安全"要素是严重暴力犯罪与一般暴力犯罪的根本差别。严重暴力犯罪案件作为突发事件中性质最为严重的一种,其发生、发展的控制不能寄刑罚手段一途,须动用特别手段紧急处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犯罪 严重暴力犯罪 突发公共事件 恐怖袭击事件 先期处置
下载PDF
新闻框架与中国国家形象建构——对美国三大报纸昆明暴力恐怖事件报道的比较研究
16
作者 陈勇 姚宝权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130-132,共3页
关于昆明暴力恐怖事件报道,《纽约时报》的报道最为负面,《华盛顿邮报》次之,《洛杉矶时报》的报道最为客观。不同的政治立场和消息来源选择是造成三大报纸报道框架差异的主要原因。中国媒体在报道重大突发事件时要注重对事件的分析,学... 关于昆明暴力恐怖事件报道,《纽约时报》的报道最为负面,《华盛顿邮报》次之,《洛杉矶时报》的报道最为客观。不同的政治立场和消息来源选择是造成三大报纸报道框架差异的主要原因。中国媒体在报道重大突发事件时要注重对事件的分析,学会讲述微观的故事以及多采访国外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暴力恐怖事件 纽约时报 华盛顿邮报 洛杉矶时报
下载PDF
警察人性化执法的合理定位及其有效保障——以袭警事件为视角
17
作者 黎慈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38-41,共4页
近几年来,我国各地发生了一系列暴力袭警事件,不仅严重危害了警察的人身安全,而且也是对警察执法权威和执法尊严的挑战,更是对国家法律尊严的藐视和挑衅。随着袭警事件的凸显.有关部门和学者在分析原因时认为。袭警事件频发与公安... 近几年来,我国各地发生了一系列暴力袭警事件,不仅严重危害了警察的人身安全,而且也是对警察执法权威和执法尊严的挑战,更是对国家法律尊严的藐视和挑衅。随着袭警事件的凸显.有关部门和学者在分析原因时认为。袭警事件频发与公安机关推出的“人性化”执法有关,应当叫停人性化执法。其实.正当的警察人性化执法非但不是袭警案件发生的原因,反而是消减该类案件发生的一项有效举措。当前,警察人性化执法之所以引起争议.并非其本身的问题,而是制度设计存在漏洞。因此,应当走出人性化执法的误区,完善警察人性化执法的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袭警事件 警察 人性化执法 定位 保障
下载PDF
2013-2016年网络报道伤医事件表现及诱因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方露 张新庆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8年第7期1053-1058,共6页
目的探讨网络报道的伤医事件的分布情况,基本特征以及发生原因等,以期为伤医事件的防范和干预提供方向。方法过检索互联网新闻,收集2013年至2016年报道的典型伤医事件,分析其时间和空间分布、医院科室分布、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后果等。结... 目的探讨网络报道的伤医事件的分布情况,基本特征以及发生原因等,以期为伤医事件的防范和干预提供方向。方法过检索互联网新闻,收集2013年至2016年报道的典型伤医事件,分析其时间和空间分布、医院科室分布、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后果等。结果报道的伤医事件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三甲医院和急诊科室;5~8月为高发期;伤医者主体为中青年男性;患者对治疗效果或医生态度的不满是伤医事件发生的主因。结论伤医事件的发生与地区、月份以及医院等级有关,通过分析事件发生的背景和诱因,可为伤医事件的防范和干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医事件 网络 医患关系 工作场所暴力
下载PDF
突发性群体暴力事件执勤官兵心理应激状况调查 被引量:7
19
作者 丁魁 林成宏 +1 位作者 孟新珍 张勇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30-131,146,共3页
目的探讨突发性群体暴力事件中执勤官兵的心理应激状况,为制定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参加突发性群体暴力事件执勤的某部145名执勤官兵采用军事群体心理应激预警检测工具进行测评分析。结果执勤官兵军事群体心理应激预警... 目的探讨突发性群体暴力事件中执勤官兵的心理应激状况,为制定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参加突发性群体暴力事件执勤的某部145名执勤官兵采用军事群体心理应激预警检测工具进行测评分析。结果执勤官兵军事群体心理应激预警检测工具的6个因子及附加项目2、3、4评分均显著低于中国军人常模(P〈0.05或0.01);义务兵与士官的因子1、2、3、4、6及附加项目1、3、4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义务兵与军官的因子2、3、4、5、6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士官与军官的因子5评分差异有湿著性(P〈0.05);医疗保障组与后勤保障组的因子2、5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医疗保障组与一线执勤组的6个因子及附加项目1、4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后勤保障组与一线执勤组的因子1、2、3、4、6及4个附加项目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执勤官兵的心理应激水平较低,心理干预应以职别低的义务兵和一线执勤官兵为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兵 突发性群体暴力事件 心理应激 心理健康 军事群体心理应激预警检测工具
下载PDF
突发性群体暴力事件执勤官兵应对方式调查 被引量:5
20
作者 丁魁 林成宏 孟新珍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41-243,共3页
目的探讨突发性群体暴力事件中执勤官兵的应对方式,为制定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将突发性群体暴力事件中某部145名执勤官兵设为研究组,同期随机抽取某部124名非执勤官兵设为对照组,于事件发生2周末,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 目的探讨突发性群体暴力事件中执勤官兵的应对方式,为制定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将突发性群体暴力事件中某部145名执勤官兵设为研究组,同期随机抽取某部124名非执勤官兵设为对照组,于事件发生2周末,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评定两组应对方式。结果研究组简易应对方式问卷消极应对维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O.01);军官与士官、军官与义务兵积极应对、消极应对维度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士官与义务兵消极应对维度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O.01);不同年龄官兵消极应对维度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不同军龄、文化程度官兵积极应对、消极应对维度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O.05或0.01);不同婚姻状况官兵积极应对、消极应对维度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执勤官兵的应对方式较为积极,职别低、年龄小、军龄小、文化程度低的官兵易采取消极应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勤官兵 突发性群体暴力事件 应对方式 心理健康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