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暴力视频游戏中不同攻击动机对玩家攻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施桂娟 高雪梅 李娟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12-615,共4页
分别采用词汇按键反应任务和EAST范式测查了攻击性认知的流畅性和内隐攻击性评价,旨在考察游戏中攻击动机对攻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暴力视频游戏的影响效应不仅与暴力内容有关,还受制于攻击动机和玩家的暴力游戏经验;且长期玩暴力游戏... 分别采用词汇按键反应任务和EAST范式测查了攻击性认知的流畅性和内隐攻击性评价,旨在考察游戏中攻击动机对攻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暴力视频游戏的影响效应不仅与暴力内容有关,还受制于攻击动机和玩家的暴力游戏经验;且长期玩暴力游戏会使被试对暴力产生脱敏,表现为攻击性认知的流畅性低,对攻击的评价更积极。本研究表明,暴力视频游戏对个体攻击性的影响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视频游戏 攻击动机 游戏经验 内隐攻击性
下载PDF
长期接触暴力电子游戏对大学生攻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范丽恒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90-94,共5页
探讨长期接触暴力电子游戏对青少年攻击性的影响,采用2(性别:男性,女性)×2(暴力电子游戏接触程度:长期,短期)的组间实验设计,对122名符合实验研究之大学生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长期接触暴力电子游戏的学生会表现出更强的攻击性倾向... 探讨长期接触暴力电子游戏对青少年攻击性的影响,采用2(性别:男性,女性)×2(暴力电子游戏接触程度:长期,短期)的组间实验设计,对122名符合实验研究之大学生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长期接触暴力电子游戏的学生会表现出更强的攻击性倾向,而且在性别上出现内隐和外显攻击性影响的分离,即:女性群体中,长期接触者的外显攻击性显著高于短期接触者;在男性群体中,长期接触者的内隐攻击性显著高于短期接触者。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在文末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电子游戏 大学生 接触程度 内隐攻击性 外显攻击性
下载PDF
暴力视频游戏中的叙事因素对男性游戏者攻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立言 赵亮 +1 位作者 彭越 雷秀雅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0-196,共7页
目的:探究暴力视频游戏中的叙事因素对男性游戏者攻击性的影响。方法:以60名男性大学生为被试,采用辣酱范式、状态敌意量表、眼区心理状态阅读测试以及内隐联想测试探究了暴力视频游戏中的叙事因素对男性游戏者外显攻击性和内隐攻击性... 目的:探究暴力视频游戏中的叙事因素对男性游戏者攻击性的影响。方法:以60名男性大学生为被试,采用辣酱范式、状态敌意量表、眼区心理状态阅读测试以及内隐联想测试探究了暴力视频游戏中的叙事因素对男性游戏者外显攻击性和内隐攻击性的影响。结果:对于外显攻击性而言,有叙事组辣酱范式的得分显著高于无叙事组(F=19.89,P<0.001),有叙事组敌意情绪的得分显著低于无叙事组(F=147.38,P<0.001);对于内隐攻击性而言,有叙事组非一致性任务的反应时显著短于无叙事组(t=-4.30,P<0.001)。结论:相比于无叙事暴力游戏,男性游戏者进行有叙事暴力游戏时攻击行为更高,但攻击情绪更低;游戏中的叙事因素会影响男性游戏者的内隐攻击评价。相关人员可以通过优化暴力视频游戏中的叙事因素降低暴力视频游戏的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视频游戏 叙事因素 外显攻击性 内隐攻击性 男性游戏者
下载PDF
暴力视频游戏对不同年龄女性内隐攻击性的短时效应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元 周宗奎 +2 位作者 张从丽 魏华 陈武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2011年第2期157-159,共3页
目的:探讨暴力视频游戏对两个不同年龄段的女性的内隐攻击性的短时效应的影响。方法:采用2×2完全随机设计,以119名女性在校学生为被试,其中中学生62人(年龄为14-18岁),大学生57人(年龄为19-22岁),用IAT对内隐攻击性进行测量。结果... 目的:探讨暴力视频游戏对两个不同年龄段的女性的内隐攻击性的短时效应的影响。方法:采用2×2完全随机设计,以119名女性在校学生为被试,其中中学生62人(年龄为14-18岁),大学生57人(年龄为19-22岁),用IAT对内隐攻击性进行测量。结果:①短时间接触暴力视频游戏会增加个体的内隐攻击性。②性别和游戏存在交互作用:对于女中学生来说,暴力视频游戏对她们的内隐攻击性没有显著影响;对于女大学生,暴力视频游戏增加了她们的内隐攻击性。结论:短时间接触暴力视频游戏对不同年龄女性内隐攻击性影响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视频游戏 内隐攻击性 短时效应 女性
原文传递
游戏暴力合理性对攻击性的影响:一个有中介的调节模型 被引量:9
5
作者 衡书鹏 周宗奎 +1 位作者 孙丽君 李俊一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9-57,共9页
本研究基于道德推脱和道德自我调节理论,以62名大学生为被试,通过实验探讨了游戏暴力合理性对个体攻击性的影响,并考察了内疚感的中介作用以及游戏经验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游戏经验调节了游戏暴力合理性对内疚感和攻击性的影响。对无... 本研究基于道德推脱和道德自我调节理论,以62名大学生为被试,通过实验探讨了游戏暴力合理性对个体攻击性的影响,并考察了内疚感的中介作用以及游戏经验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游戏经验调节了游戏暴力合理性对内疚感和攻击性的影响。对无经验的被试来说,不合理暴力条件下的内疚感显著高于合理暴力条件,攻击性显著低于合理暴力条件;而对有经验的被试来说,合理与不合理暴力条件下的内疚感和攻击性均无显著差异。同时,研究还发现了有中介的调节作用模型,内疚感在暴力合理性对攻击性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而游戏经验是有中介的调节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视频游戏 暴力合理性 游戏经验 内疚感 攻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