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view of immunological responses to porcine coronaviruses and implications on population based control strategies in epidemic and endemic infections
1
作者 Elsa Kanner-Acerbo James Lowe 《World Journal of Immunology》 2016年第1期60-66,共7页
Five major porcine coronaviruses (COVs) have been identifed which cause severe gastrointestinal (GI) and respiratory disease in pigs. They include transmissiblegastroenteritis (TGEV), 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 Five major porcine coronaviruses (COVs) have been identifed which cause severe gastrointestinal (GI) and respiratory disease in pigs. They include transmissiblegastroenteritis (TGEV), 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 porcine deltacoronavirus, porcine respiratory coronavirus, and porcine hemagglutinating encephalo-myelitis. These diseases, especially TGEV and PEDV, have caused epidemics in Europe, Asia, and the Ameri-cas over the past 50 years, causing signifcant economic losses to swine producers. As pigs are a major protein source worldwide there is great interest in understanding, controlling, and preventing these diseases. These disea-ses have no cure, and current vaccines are not fully protective. On-farm prevention and biosecurity are difficult to enforce and have not stopped the spread of these diseases between herds. Recent advances in the immunology of porcine COVs has revealed that the immune response to porcine COVs shares many similarities with the response to human COVs, leading to increased interest in pigs as models for human disease. Highlights of these advances include the key role of local antigen presenting cells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in stimulating a protective immune response. This understanding has lead to new proposed vaccines. Advances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ways the viruses evade and degrade the host immune system have also lead to novel proposed therapies. Many of these therapies are in the early development stages, as resear-chers attempt to create effcacious, cost-effective, and practical therapies for these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MUNOLOGY PORCINE Corona viruses Population control ZOONOTIC EPIDEMIC
下载PDF
Farmers’ Knowledge of Potato Viruses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in the Western Highlands of Cameroon
2
作者 Temfack Deloko Dély Carlos Achiangia Patrick Njukeng +4 位作者 Anoumaa Mariette Chofong Gilbert Nchongboh Djomo Simé Hervé Lontsi-Demano Michel Fonkou Théophile 《Open 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s》 2021年第7期818-831,共18页
Potato (<i>Solanum</i> <i>tuberosum</i> L.), important staple food and a source of income to small-scale farmers, is mostly cultivated in Cameroon in the Western Highlands. Production constrain... Potato (<i>Solanum</i> <i>tuberosum</i> L.), important staple food and a source of income to small-scale farmers, is mostly cultivated in Cameroon in the Western Highlands. Production constraints are exerted on this crop by many pathogens including viruses responsible for considerable yield losses. This study aimed at assessing the perception of farmers on the virus diseases that can affect potatoes, and to identify the control methods adopted against them. A semi-structured survey was carried out among 230 farmers in 24 villages of the Western Highlands zone of Cameroon. Out of these farmers, 80.87% had never heard of potato viruses. Those having pre-knowledge about potato viruses were 19.13%. Among the latter, 16.52% had heard of potato viruses and transmission mode during capacity building workshops while 2.61% didn’t know about the means of transmission. Insect control is essentially chemical (100%). However, few farmers use biological methods such as intercropping (7.39%) and application of plant extracts (4.78%) to control insects. Twelve plant species, belonging to nine families, were mentioned for insect control. In addition to plants, farmers also use wood ash and rabbit urine for insect control. These results show the knowledge gap possessed by farmers with respect to potato viruses and their transmission mode. It is thus speculated that this spans to other crops in Cameroon settings. This finding can serve as a base and a working document for policymaking to ameliorate teaching, research and devilment related to plant viruses for better sustainable food pro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rmers Knowledge virus control POTATO Cameroon
下载PDF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Multiplex One-Step Real-Time TaqManqRT-PCR Assays for Detec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Arboviral Encephalitis Viruses
3
作者 Donggen Zhou Jie Luo 《Advances in Microbiology》 2018年第7期519-557,共39页
Arboviral encephalitis is a group of animal and human illness that is mostly caused by several distinct families of viruses including orthobunya virus, phlebovirus, flaviviruses, and the alphaviruses. Although specifi... Arboviral encephalitis is a group of animal and human illness that is mostly caused by several distinct families of viruses including orthobunya virus, phlebovirus, flaviviruses, and the alphaviruses. Although specific signs and symptoms vary by the type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initial signs and symptoms are very similar. Therefore rapid immunologic and molecular tools for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arboviral encephalitis viruses are important for effective cas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the spread of encephalitis. The qRT-PCR assay, especially multiplex PCR, has the potential to produce considerable savings in time and resources in the laboratory detection. Meanwhile, the use of IC can prevent false negatives effectively by monitoring the processes of nucleic acid extraction and amplification. This report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a panel of internally controlled multiplex one-step real-time RT-PCR assays in which two virus specific-probe sets were used in the same reaction for the detection of 15 species arboviral encephalitis viruses: the comparative sensitivity of multiplex one-step qRT-PCR assays to single plex one-step qRT-PCR assays as well as one-step RT-PCR assays for detection of each viral species. And total of 150 human serum samples were detected to evaluate the multiplex one-step qRT-PCR assays. These multiplex one-step real-time RT-PCR assays with IC were evaluated in terms of sensitivity, linearity, precision, specificity, and also field samples including serum and vector. These assays can detect and differentiate arboviral encephalitis viruses by high throughput, sensitive, and specific way. It is useful for clinical management and outbreak control of arboviral encephalitis viruses and vector surveill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plex ONE-STEP REAL-TIME TaqManqRT-PCR Assays Arboviral ENCEPHALITIS viruses INTERNAL control
下载PDF
RP-HPLC测定银翘散抗流感病毒有效部位群中牛蒡子苷的含量 被引量:9
4
作者 石钺 石任兵 +2 位作者 陆蕴如 刘斌 杜力军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93-295,共3页
目的 采用RP HPLC对银翘散抗流感病毒有效部位群中活性成分牛蒡子苷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 选用YWGC18色谱柱 ( 2 5 0mm× 4.6mm ,10 μm) ,乙腈 水 ( 2 5∶75 )为流动相 ,紫外检测波长为 2 78nm ,室温下对牛蒡子苷进行含量测定。... 目的 采用RP HPLC对银翘散抗流感病毒有效部位群中活性成分牛蒡子苷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 选用YWGC18色谱柱 ( 2 5 0mm× 4.6mm ,10 μm) ,乙腈 水 ( 2 5∶75 )为流动相 ,紫外检测波长为 2 78nm ,室温下对牛蒡子苷进行含量测定。 结果 进样量在 0 .2 2~ 1.10 μg范围内 ,牛蒡子苷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 =0 .9998,n =5 ) ,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 0 .0 1% ;RSD为 0 .80 %。结论 本法简便、准确、快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P-HPLC测定 银翘散 抗流感病毒 有效部位 牛蒡子苷 含量
下载PDF
海洋病毒——一种新的、潜力巨大的赤潮防治工具 被引量:14
5
作者 杨小茹 郑天凌 +2 位作者 苏建强 俞志明 宋秀贤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51-656,共6页
概述了海洋病毒尤其是藻类病毒(包括原核藻类病毒和真核藻类病毒)的研究进展,以及赤潮发生的新态势和目前赤潮防治方法的不足,评析了海洋病毒与赤潮生物的关系,介绍了藻类病毒在赤潮控制方面所取得的一些成果,强调了海洋病毒在生态环境... 概述了海洋病毒尤其是藻类病毒(包括原核藻类病毒和真核藻类病毒)的研究进展,以及赤潮发生的新态势和目前赤潮防治方法的不足,评析了海洋病毒与赤潮生物的关系,介绍了藻类病毒在赤潮控制方面所取得的一些成果,强调了海洋病毒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利用病毒防治赤潮的可能性及有效性,展望了以病毒调控赤潮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病毒 藻类病毒 赤潮防治
下载PDF
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教学实验研究——以初中《计算机病毒与防治》单元为例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秋爽 钱松岭 董玉琦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35,共5页
该文对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的涵义及其理论基础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以初中《计算机病毒与防治》单元为例,对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从资源开发到教学实践展开了教学实验研究,以期对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内在价值、内容开发及其有效性进行... 该文对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的涵义及其理论基础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以初中《计算机病毒与防治》单元为例,对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从资源开发到教学实践展开了教学实验研究,以期对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内在价值、内容开发及其有效性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从而丰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理论与实践,彰显课程人文精神。该教学实验研究采取不等控制组设计,经过教学处理之后,实验组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程度得到显著提升。通过教学实验研究,我们认识到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的价值体现在"体验""反思性实践"、促进"开放、合作"的学习文化形成等方面;其内容开发向度在社会、学生与特定的"课程事实"三方面有其具体涵义;其教学不仅可行,而且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程 实验课程 计算机病毒与防治
下载PDF
低pH孵放法对人免疫球蛋白中病毒的灭活效果及制品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聂荣国 尹文杰 +6 位作者 杨红育 陈书亮 陈维金 郭岩 谢欣 李德琦 刘淑英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28-230,共3页
目的 :探讨低 pH孵放法对人免疫球蛋白制品中加入的指示病毒的灭活效果及对其主要质量指标的影响 ,以完善生产工艺 ,使制品更安全有效。方法 :取经低温乙醇法制备的人免疫球蛋白原液作样品 ,分为 2组 ,分别调 pH至 4 .1±s 0 .3和6.... 目的 :探讨低 pH孵放法对人免疫球蛋白制品中加入的指示病毒的灭活效果及对其主要质量指标的影响 ,以完善生产工艺 ,使制品更安全有效。方法 :取经低温乙醇法制备的人免疫球蛋白原液作样品 ,分为 2组 ,分别调 pH至 4 .1±s 0 .3和6.90±0 .10 ,经除菌 ,分别按与样品体积比 1∶9的比例加入Sindbis病毒 (滴度 8.5LogTCID·mL- 1)与VSV病毒 (滴度 8.67LogTCID·mL- 1)培养液 ,孵放 (2 4 .0± 1.0 )°C ,并于 0 ,7,14,2 1d取样检测 2种指示病毒滴度 ,同时检测制品单体 +二聚体含量、HBs抗体、白喉抗体效价、制品纯度及观察制品热稳定性。结果 :经低 pH孵放法〔pH 4 .1± 0 .3,(2 4 .0±1.0 )°C〕 ,孵放 2 1d)灭活 ,VSV病毒及Sindbis病毒滴度下降均达 6.5logTCID5 0·0 .1mL- 1以上 ,且制品主要几项质量指标未见影响。结论 :低 pH孵放法对人免疫球蛋白制品病毒灭活效果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类 病毒 质量控制 低pH孵放法
下载PDF
甲型流感病毒的进化及对流感防治的启示 被引量:12
8
作者 祁贤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21-1125,共5页
甲型流感病毒在自然界中有复杂的生态循环机制,感染人类可以引起流行和大流行,对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有重大的负面影响。本文从甲型流感病毒在自然生态中的动态进化、病毒跨种传播的机制和季节性流感病毒宿主体内进化与传播等方面,概述... 甲型流感病毒在自然界中有复杂的生态循环机制,感染人类可以引起流行和大流行,对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有重大的负面影响。本文从甲型流感病毒在自然生态中的动态进化、病毒跨种传播的机制和季节性流感病毒宿主体内进化与传播等方面,概述影响病毒进化的诸多因素;据此对流感的监测预警、预防控制和药物疫苗开发等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流感病毒 进化 防治
下载PDF
甘蔗花叶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王晓燕 李文凤 +2 位作者 黄应昆 卢文洁 罗志明 《中国糖料》 2009年第4期61-64,共4页
根据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综述了甘蔗花叶病的症状与危害、致病病毒、发病规律、病毒检测及防治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发展目标。
关键词 甘蔗 花叶病 致病病毒 发生与防治
下载PDF
图书馆局域网病毒的防范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柏冬 王清晨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9年第11期68-69,75,共3页
针对图书馆局域网环境下计算机系统的特点,简要地论述了计算机病毒的特征、种类、传播方式及危害性,并结合工作实践,探讨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局域网内计算机病毒几种防范措施。
关键词 图书馆 局域网 病毒 防范
下载PDF
计算机病毒免疫技术的新途径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立军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81-587,共7页
首先给出了计算机病毒免疫的严格定义,并在此定义下分析了它在同计算机病毒进行信息对抗中的作用与地位。同时,还给出了通过加强自主访问控制和设置磁盘禁写保护区来实现病毒免疫的基本构想。
关键词 计算机病毒 免疫 信息完整性 访问控制
下载PDF
动物源原料医疗器械病毒和传染因子携带风险的监控 被引量:9
12
作者 由少华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356-358,共3页
随着动物源器械日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动物组织原料病毒和传染因子的携带风险以及对人体的潜在危害已引起各方极大的关注。作者就动物源器械的范围、携带病毒和传染因子的风险评定和风险监控等作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 动物源医疗器械 病毒 传染因子 风险 监控 动物源原料
下载PDF
决策树特征基因选择方法对SVM有效性的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李霞 张田文 +1 位作者 李丽 郭政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6-72,共7页
基因芯片新兴生物技术为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疾病的发病机理和临床疾病诊断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其中特征基因选择是疾病模式识别诊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但不同的特征基因选择方法往往影响疾病模式分类方法的效能。本研究针对这一问题 ,结... 基因芯片新兴生物技术为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疾病的发病机理和临床疾病诊断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其中特征基因选择是疾病模式识别诊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但不同的特征基因选择方法往往影响疾病模式分类方法的效能。本研究针对这一问题 ,结合结肠癌基因表达谱数据分析 ,研究了递归决策树特征基因选择集成方法EFST ,对支持向量机 (SVM )模式分类器能力的影响。主要从特征基因选择前后分类器的性能、支持向量的吻合度、错分样本标识的吻合度、对样本均匀翻倍模式分类器的稳定性的影响等四个方面研究EFST特征选择算法对支持向量机模式分类方法的影响 ,同时考察了支持向量机模式分类器的泛化能力。结果表明 :基于决策树特征基因选择算法EFST明显地提高了支持向量机模式分类的效能 ,且支持向量机模式分类器具有很强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基因 支持向量机 模式分类 支持向量
下载PDF
基于访问控制和监控病毒动态行为的计算机病毒防护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永森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56-60,共5页
本文在分析微机病毒传染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访问控制和监控病毒动态行为的计算机病毒防护技术,并介绍了运用该项技术研制的微机安全卡。
关键词 计算机病毒 防护技术 访问控制 微机安全卡
下载PDF
含4种食源性病毒检测靶标多联装甲RNA的制备、纯化与定值 被引量:5
15
作者 姚琳 张奇 +5 位作者 李风铃 张媛 逄凤娇 江艳华 王联珠 翟毓秀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93-299,共7页
基于Qβ噬菌体装甲RNA制备平台构建同时含有诺如病毒(norovirus,NoV)、甲肝病毒(hepatitis Avirus,HAV)、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星状病毒(astrovirus,AstV)检测靶标RNA的多联装甲RNA(multiplexarmoredRNA,AR-MulV),并进行纯化与初步... 基于Qβ噬菌体装甲RNA制备平台构建同时含有诺如病毒(norovirus,NoV)、甲肝病毒(hepatitis Avirus,HAV)、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星状病毒(astrovirus,AstV)检测靶标RNA的多联装甲RNA(multiplexarmoredRNA,AR-MulV),并进行纯化与初步定值。结果表明,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表达产物大小约为14.1 kDa;制备的AR-MulV经纯化后无杂蛋白与残留重组质粒,电镜下可见大量结构形态完整的病毒样颗粒,大小约为25 nm。初步定值结果显示,AR-MulV中GⅠ型NoV、GⅡ型NoV、HAV、RV和AstV检测靶标RNA的含量分别为(1.24±0.2)×10~7、(2.54±0.6)×10~7、(2.24±0.3)×10~7、(2.96±0.5)×10~7 copies/μL和(3.19±0.4)×10~7 copies/μL。本研究基于Qβ噬菌体装甲RNA制备平台成功制备同时包含4种食源性病毒标准方法检测靶标的多联装甲RNA,为食源性病毒的分子检测以及多重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阳性质控样品的研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病毒 多联装甲RNA Qβ噬菌体 阳性质控样品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生物学特性及在猪肉生产中的防控措施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贺稚非 余思洁 +2 位作者 李洪军 李少博 李敏涵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99-304,共6页
非洲猪瘟是一种烈性外来疾病,不属于人畜共患病,但会造成大量猪死亡,自中国首次发现疫情以来,多个地区相继暴发疫情,扑杀大量生猪,给生猪养殖业带来巨大的损失。目前还没有针对非洲猪瘟的特效药和有效疫苗,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该文从... 非洲猪瘟是一种烈性外来疾病,不属于人畜共患病,但会造成大量猪死亡,自中国首次发现疫情以来,多个地区相继暴发疫情,扑杀大量生猪,给生猪养殖业带来巨大的损失。目前还没有针对非洲猪瘟的特效药和有效疫苗,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该文从非洲猪瘟病毒的生物学特性、防控难点以及在猪肉食品生产中的防控方法等方面进行概述,提出食品企业应做好应对措施,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全面防控,增强从业人员的防控意识,防止非洲猪瘟病毒通过猪肉产品在市场中传播,旨在为抑制非洲猪瘟的扩散和食品企业对非洲猪瘟病毒的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 生物技术 农产品 非洲猪瘟 预防与控制 生物学特性 猪肉食品
下载PDF
大型综合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安保分级管控体系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孔建芬 邵浙新 龚娜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20年第11期125-127,共3页
基于维护医疗秩序、控制院内感染的目标,研究了COVD-19疫情防控期间传染病风险区域的等级划分与分级防控策略,探讨了如何科学部署疫情期间交通和人员的应急管控措施,确保医疗秩序稳定,降低院内交叉感染风险,有效遏制疫情。
关键词 安全保障 应急管控 新型病毒 突发传染病
下载PDF
福州市入境发热人群部分病毒性传染病病原谱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建明 肖武 +3 位作者 王宇平 高博 陈亮 郑燕平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了解福州市入境发热人群病毒性传染病流行概况及病原谱构成。方法收集2009年5月-2011年5月福州市各主要口岸入境发热人群(体温≥37.5℃)的个案信息,同时采集咽拭子和/或血清标本,采用PCR和RT-PCR方法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共截获发热病... 目的了解福州市入境发热人群病毒性传染病流行概况及病原谱构成。方法收集2009年5月-2011年5月福州市各主要口岸入境发热人群(体温≥37.5℃)的个案信息,同时采集咽拭子和/或血清标本,采用PCR和RT-PCR方法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共截获发热病人192例,采集229份标本,进行主要常见呼吸道病毒和虫媒病毒检测,共检出阳性病例39例,阳性率为20.31%(39/192);检出的病毒包括流感、副流感、呼吸道合胞、登革、偏肺和腺病毒等。结论入境人群存在携带病毒入境的可能,应加强口岸卫生检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DNA 病毒 RNA 病毒 病毒性疾病 传染病 传染病控制 人群监测 福州
下载PDF
玉米矮花叶病研究概述 被引量:1
19
作者 闫彩清 李凌雨 +2 位作者 王学雄 董民堂 孙迪 《山西农业科学》 2014年第11期1230-1232,共3页
通过查阅大量有关玉米矮花叶病研究资料,结合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玉米抗病育种课题组多年研究结果,对玉米矮花叶病的主要病原、发病条件、发病症状、传播途径、病毒株系、抗病资源、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玉米矮花... 通过查阅大量有关玉米矮花叶病研究资料,结合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玉米抗病育种课题组多年研究结果,对玉米矮花叶病的主要病原、发病条件、发病症状、传播途径、病毒株系、抗病资源、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玉米矮花叶病的有效防治和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矮花叶病 病原 发病条件 症状 传播途径 病毒株系 抗病资源 防治方法
下载PDF
计算机网络病毒防治技术与黑客攻击防范策略
20
作者 罗琼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1年第12期119-119,共1页
本文阐述了电脑黑客与计算机病毒对抗的基本概念,就电脑黑客、病毒对抗与信息战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网络病毒 黑客 防治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