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锯缘青蟹卵黄发生期卵母细胞和卵泡细胞之间的结构变化 被引量:28
1
作者 成永旭 李少菁 +2 位作者 王桂忠 陈学雷 林琼武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0-92,共13页
通过电镜研究了锯缘青蟹二次卵巢发育过程中卵黄发生期 (分为初期和后期 )卵母细胞表面的结构和胞质的变化。卵黄发生初期分为 :内源性卵黄发生阶段和有卵泡细胞直接参与的外源性卵黄合成阶段。前者特征为 :在卵母细胞中充满了内质网泡 ... 通过电镜研究了锯缘青蟹二次卵巢发育过程中卵黄发生期 (分为初期和后期 )卵母细胞表面的结构和胞质的变化。卵黄发生初期分为 :内源性卵黄发生阶段和有卵泡细胞直接参与的外源性卵黄合成阶段。前者特征为 :在卵母细胞中充满了内质网泡 ,在泡内有不同程度的卵黄物质合成 ,此时在卵母细胞的表面区域 ,可见很多卵泡细胞向卵母细胞表面迁移 ,并包围卵母细胞。后者其特征是在卵母细胞的表面 ,有大量的胞饮小泡出现在卵膜的内面 ,随着两细胞表面膜的逐步融合和胞饮作用加强最后形成链锁状结构。胞质中靠近卵质周围有卵黄体的积极合成和大量的脂肪滴积累 ,在此阶段的后期 ,卵泡细胞质已基本吸收完毕 ,卵泡细胞膜和卵母细胞膜融合 ,某些界面已无膜结构卵黄发生后期在亲蟹孵出幼体后的第 11d至第 2 7d基本结束。此期也主要以外源性卵黄发生为主。在卵母细胞的周围 ,卵泡细胞迅速扩大 ,其间分布着大量的大小不同的囊泡和线粒体 ,在接近卵母细胞表面 ,还常可见大量的脂肪滴存在。卵泡细胞与卵母细胞间其膜结构完全消失 ,从而可使滤泡大片细胞质直接融入卵母细胞中。以后随着卵黄发生的进一步发展 ,卵母细胞与卵泡细胞的交界面逐步形成一个网状的膜结构屏障 ,同时在卵巢中可见正在降解的卵母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锯缘青蟹 卵黄发生初期 卵黄发生后期 超微结构 卵泡细胞 卵母细胞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卵黄形成的研究 被引量:43
2
作者 堵南山 赖伟 +2 位作者 陈鹏程 成永旭 南春容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1期88-92,共5页
中华绒螯蟹的卵黄形成也受各种相关内分泌激素的调控。卵黄的来源显然是双重的 ,一方面在蟹卵内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生产卵黄原 ,然后卵黄原再融合成为卵黄体。另一方面 ,蟹卵以胞吞方式直接从血淋巴中接纳卵黄原 ,同时又通过指状小道由... 中华绒螯蟹的卵黄形成也受各种相关内分泌激素的调控。卵黄的来源显然是双重的 ,一方面在蟹卵内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生产卵黄原 ,然后卵黄原再融合成为卵黄体。另一方面 ,蟹卵以胞吞方式直接从血淋巴中接纳卵黄原 ,同时又通过指状小道由卵泡细胞间接接纳卵黄原。肝胰腺可能会产生卵黄原 ,这些卵黄原随即进入血淋巴内 ,再直接或间接被蟹卵接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卵黄原 卵黄形成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卵母细胞卵黄发生的超微结构 被引量:13
3
作者 姜永华 颜素芬 宋振荣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3-141,共9页
利用电镜研究凡纳滨对虾卵母细胞卵黄发生的全过程。结果表明 :凡纳滨对虾卵黄的发生是双源性的。卵黄发生早、中期是内源性卵黄大量合成的阶段 ,卵黄发生中、后期则以外源性卵黄的合成为主。内源性卵黄主要由内质网、线粒体、核糖体、... 利用电镜研究凡纳滨对虾卵母细胞卵黄发生的全过程。结果表明 :凡纳滨对虾卵黄的发生是双源性的。卵黄发生早、中期是内源性卵黄大量合成的阶段 ,卵黄发生中、后期则以外源性卵黄的合成为主。内源性卵黄主要由内质网、线粒体、核糖体、溶酶体、高尔基器等多种胞器活跃参与形成。其中数量众多的囊泡状粗面内质网是形成内源性卵黄粒的最主要的细胞器 ;部分线粒体参与卵黄粒的合成并自身最终演变为卵黄粒 ;丰富的游离核糖体合成了大量致密的蛋白质颗粒并在卵质中直接聚集融合成无膜的卵黄粒 ;溶酶体通过吞噬、消化内含物来形成卵黄粒和脂滴 ,且方式多样 ;高尔基器不直接参与形成卵黄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 外源性 内质网 溶酶体 线粒体 吞噬 脂滴 卵黄 凡纳滨对虾 卵质
下载PDF
锯缘青蟹卵母细胞的卵黄发生 被引量:17
4
作者 颜素芬 李少菁 上官步敏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430-436,共7页
锯缘青蟹(Scyllaserrata)卵母细胞的卵黄粒形成是通过多种胞器的共同作用完成的。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是参与卵黄粒和脂滴形成的主要胞器,其演化方式复杂多样:高尔基液泡和胞溶酶体不同程度参与卵黄粒的形成;卵黄粒还... 锯缘青蟹(Scyllaserrata)卵母细胞的卵黄粒形成是通过多种胞器的共同作用完成的。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是参与卵黄粒和脂滴形成的主要胞器,其演化方式复杂多样:高尔基液泡和胞溶酶体不同程度参与卵黄粒的形成;卵黄粒还可直接在胞质中聚集形成,此外.微吞饮颗粒可参与卵黄合成表明部分卵黄物质也来源于卵母细胞之外.中文讨论了上述结构在卵黄发生中的变化特点和作用。还描述了卵黄粒内一种类似“微管”的微细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锯缘青蟹 卵黄发生 卵黄粒 卵母细胞
下载PDF
罗氏沼虾卵母细胞细胞器与卵黄发生的关系 被引量:15
5
作者 王玉凤 堵南山 赖伟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4-28,98-100,共5页
作者研究了罗氏沼虾卵母细胞细胞器与卵黄发生的关系。细胞核物质通过核孔与细胞质进行物质交换,由核仁而来的核糖体前体物在细胞质中形成大量的核糖体。一部分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囊泡的膜上,形成粗糙型内质网。粗糙型内质同囊泡具有... 作者研究了罗氏沼虾卵母细胞细胞器与卵黄发生的关系。细胞核物质通过核孔与细胞质进行物质交换,由核仁而来的核糖体前体物在细胞质中形成大量的核糖体。一部分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囊泡的膜上,形成粗糙型内质网。粗糙型内质同囊泡具有合成和运输卵黄物质的功能。一部分核糖体是游离的,它们可在细胞质中合成致密蛋白质小颗粒,随后这些颗粒逐渐聚集融合成致密的卵黄粒。溶酶体可吞噬这些由游离核糖体形成的蛋白质颗粒团或其它膜状物,并将它们消化、融合,从而形成大的卵黄粒。部分线粒体参与了卵黄粒的合成并最终演变成卵黄体。微丝也参与了卵黄粒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沼虾 卵母细胞 细胞器 卵黄发生
下载PDF
中华鳖卵子发生与卵黄形成特征 被引量:7
6
作者 黑乃楠 刘海丽 +2 位作者 包慧君 韩向琨 陈秋生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56-662,共7页
动物卵子形成及卵黄发生的研究多集中于鱼类和两栖类,而对其他动物的实验报道则比较少。不同种类的动物,其卵子发生的形态变化过程存在较大差异。关于爬行动物卵子形成的研究,有鳞目的蜥蜴类和蛇类已有报道,但对龟鳖目卵黄发生的过... 动物卵子形成及卵黄发生的研究多集中于鱼类和两栖类,而对其他动物的实验报道则比较少。不同种类的动物,其卵子发生的形态变化过程存在较大差异。关于爬行动物卵子形成的研究,有鳞目的蜥蜴类和蛇类已有报道,但对龟鳖目卵黄发生的过程描述则很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鳖 卵子发生 卵黄形成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卵黄发生期卵母细胞和卵泡细胞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7
7
作者 杨筱珍 吴旭干 +2 位作者 成永旭 于智勇 南天佐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1-177,共7页
通过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中华绒螯蟹第二次卵巢发育过程中卵巢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1)中华绒螯蟹第二次卵巢发育过程中卵黄发生期可分为初期和后期;(2)卵黄发生初期(雌蟹第一次排卵后的16d内),卵黄生成以卵母细胞内源性合成为主,... 通过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中华绒螯蟹第二次卵巢发育过程中卵巢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1)中华绒螯蟹第二次卵巢发育过程中卵黄发生期可分为初期和后期;(2)卵黄发生初期(雌蟹第一次排卵后的16d内),卵黄生成以卵母细胞内源性合成为主,此时卵母细胞胞质中存在大量内质网囊泡、高尔基体和线粒体,这些细胞器参与胞内卵黄物质的合成。内源性合成后期,卵母细胞膜形态多样,呈现触手状、波浪状和断裂状,为外源合成期做准备。此期卵泡细胞还未向卵母细胞靠近,两类细胞间存在着由淋巴细胞吐出的絮状物;(3)卵黄发生后期,首先为卵泡细胞与卵母细胞的结合阶段(排卵后16-21d),此后,卵泡细胞胞质中含有大量内质网囊泡、卵黄颗粒和脂滴,卵母细胞与卵泡细胞膜变为链珠状便于物质交换,卵母细胞的卵黄合成能力减少,转由卵泡细胞进行外源性物质吸收和卵黄物质合成(21-36d);(4)卵黄发生结束后,双层卵膜形成,卵黄体和脂肪滴均匀分布在卵母细胞胞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鳌蟹 卵黄发生 卵母细胞 卵泡细胞 超微结构
下载PDF
细鳞鱼的卵黄发生 被引量:8
8
作者 徐革锋 陈松波 牟振波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7-382,共6页
从发育生物学—卵黄发生角度,通过光镜和透射电镜对细鳞鱼(Brachymystax lenok)卵黄发生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细鳞鱼的卵黄发生主要集中在初级卵母细胞阶段完成,可分为4个特征时期:初级生长期,皮质泡期,卵黄积累期,卵黄积累完成期。当卵... 从发育生物学—卵黄发生角度,通过光镜和透射电镜对细鳞鱼(Brachymystax lenok)卵黄发生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细鳞鱼的卵黄发生主要集中在初级卵母细胞阶段完成,可分为4个特征时期:初级生长期,皮质泡期,卵黄积累期,卵黄积累完成期。当卵母细胞进入初级生长早期,卵子发生特征物——类核周体出现;进入皮质泡期,其主要特征是皮质泡、卵黄外膜和巴尔比亚尼体结构;处于卵黄积累期,位于其外周细胞质附近会出现卵黄颗粒;进入卵黄积累完成期,卵黄颗粒不断融合增大,占据细胞绝大部分。以上结果为细鳞鱼的卵巢发育分期提供了理论基础,并深入探讨其发育的规律性、特殊性和复杂性,从而指导细鳞鱼的人工繁殖、选育种工作及野生群体的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鳞鱼 卵巢 卵黄发生
下载PDF
蝗虫微孢子虫对东亚飞蝗卵黄原蛋白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陈建新 沈杰 +2 位作者 宋敦伦 张龙 严毓骅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0-174,共5页
采用免疫学方法 ,对东亚飞蝗Locustamigratoriamanilensis感染蝗虫微孢子虫Nosemalocustae后体内卵黄蛋白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感病蝗虫与对照健虫相比 ,卵黄发生有严重障碍 ,脂肪体和卵巢中卵黄原蛋白或卵黄蛋白含量极低 ... 采用免疫学方法 ,对东亚飞蝗Locustamigratoriamanilensis感染蝗虫微孢子虫Nosemalocustae后体内卵黄蛋白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感病蝗虫与对照健虫相比 ,卵黄发生有严重障碍 ,脂肪体和卵巢中卵黄原蛋白或卵黄蛋白含量极低 ,导致感病雌虫丧失产卵能力。脂肪体中卵黄原蛋白含量最高峰健虫为 18 7mg mL ,而病虫只有 4 7mg mL ;血淋巴中卵黄原蛋白含量最高峰健虫为 7 6mg mL ,而病虫只有 2 6mg mL ;卵巢中卵黄蛋白含量最高峰健虫为 73 4mg mL ,而病虫只有 4 9mg 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蝗虫微孢子虫 东亚飞蝗 卵黄原蛋白 含量 卵黄发生 卵黄蛋白
下载PDF
东方扁虾卵子发生的超微结构 被引量:11
10
作者 朱冬发 王桂忠 李少菁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9-445,共7页
根据卵细胞的形态、内部结构特征及卵母细胞与滤泡细胞之间的关系,东方扁虾的卵子发生可划分为卵原细胞、卵黄发生前卵母细胞、卵黄发生卵母细胞和成熟卵母细胞等四个时期。卵原细胞胞质稀少,胞器以滑面内质网为主。卵黄发生前卵母细胞... 根据卵细胞的形态、内部结构特征及卵母细胞与滤泡细胞之间的关系,东方扁虾的卵子发生可划分为卵原细胞、卵黄发生前卵母细胞、卵黄发生卵母细胞和成熟卵母细胞等四个时期。卵原细胞胞质稀少,胞器以滑面内质网为主。卵黄发生前卵母细胞核明显膨大,特称为生发泡;在靠近核外膜的胞质中可观察到核仁外排物。卵黄发生卵母细胞逐渐为滤泡细胞所包围;卵黄合成旺盛,胞质中因而形成并积累了越来越多的卵黄粒。东方扁虾卵母细胞的卵黄发生是二源的。游离型核糖体率先参与内源性卵黄合成形成无膜卵黄粒。粗面内质网是内源性卵黄形成的主要胞器。滑面内质网、线粒体和溶酶体以多种方式活跃地参与卵黄粒形成。卵周隙内的外源性物质有两个来源:滤泡细胞的合成产物和血淋巴携带、转运的卵黄蛋白前体物。这些外源性物质主要通过质膜的微吞饮作用和微绒毛的吸收作用这两种方式进入卵母细胞,进而形成外源性卵黄。内源性和外源性的卵黄物质共同参与成熟卵母细胞中富含髓样小体的卵黄粒的形成。卵壳的形成和微绒毛的回缩被认为是东方扁虾卵母细胞成熟的形态学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扁虾 卵子发生 卵黄发生 超微结构
下载PDF
龟纹瓢虫卵黄蛋白的分子特性及发生动态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恺 张天澍 +2 位作者 张丽莉 王斌 王群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75-980,共6页
研究了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ca(Thunberg)卵黄蛋白的基本特性以及卵黄发生过程中卵黄蛋白的动态变化。PAGE和SDS-PAGE实验表明,龟纹瓢虫卵黄蛋白分子量为294.81±40.70kD,并由分子量分别为144.68±0.03kD和51.23±0.27k... 研究了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ca(Thunberg)卵黄蛋白的基本特性以及卵黄发生过程中卵黄蛋白的动态变化。PAGE和SDS-PAGE实验表明,龟纹瓢虫卵黄蛋白分子量为294.81±40.70kD,并由分子量分别为144.68±0.03kD和51.23±0.27kD的两种亚基组成。对卵黄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和含量分析发现,其必需氨基酸总量占57.48%,略高于非必需氨基酸,其中谷氨酸(Glu)含量最高,为15.26%;色氨酸(Trp)和蛋氨酸(Met)含量较低,分别为0.50%和0.11%。采用间接竞争ELISA法,系统测定了龟纹瓢虫成虫期脂肪体、血淋巴和卵巢中卵黄蛋白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脂肪体是卵黄原蛋白合成的场所,卵黄原蛋白的合成始于羽化后第2天;脂肪体、血淋巴和卵巢中卵黄原蛋白的滴度在羽化后第4天开始迅速上升,至成虫期的第8天左右达到高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纹瓢虫 卵黄蛋白 性质 卵黄发生
下载PDF
两组不同饲料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卵巢发育及卵黄发生的激素调控 被引量:9
12
作者 陆剑锋 常国亮 +3 位作者 吴旭干 杨筱珍 赵维信 成永旭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5-512,共8页
甲壳动物的卵巢发育及卵黄发生受到体内各种内分泌激素的调控。本文研究了两组不同饲料—脂类营养平衡组(A组,含有磷脂和HUFA)和不平衡组(B组,缺乏磷脂和HUFA)对中华绒螯蟹卵巢发育及卵黄发生的激素调控,运用放射免疫法和放射化学法分... 甲壳动物的卵巢发育及卵黄发生受到体内各种内分泌激素的调控。本文研究了两组不同饲料—脂类营养平衡组(A组,含有磷脂和HUFA)和不平衡组(B组,缺乏磷脂和HUFA)对中华绒螯蟹卵巢发育及卵黄发生的激素调控,运用放射免疫法和放射化学法分别测定了处于不同卵黄发生期的中华绒螯蟹的肝胰腺、卵巢、血淋巴中孕酮(PG)、雌二醇(E2)的含量及中华绒螯蟹大颚器(MO)合成与分泌甲基法尼酯(MF)的速率。结果表明:1)中华绒螯蟹体内三种组织(肝胰腺、卵巢和血淋巴)中均存在PG和E2,PG可能为E2的前体;2)早熟蟹的MO合成MF速率远远大于正常发育的幼蟹,MF的大量合成与分泌是促使早熟蟹产生的主要内分泌因素;3)B组饲料(含猪油)喂养的河蟹其MO合成MF的速率均高于A组饲料(含鱼油),且B组饲料的早熟蟹转化PG速度比B组饲料的早熟蟹快;4)PG和E2的脂类结合部位能结合外源性卵黄蛋白原(Vg),通过血淋巴的运输被卵泡细胞胞吞,最终与卵母细胞内的内源性Vg结合,共同形成卵黄体;5)多不饱和脂肪酸(如EPA和DHA)可能会抑制类固醇激素的产生。研究表明,MF是中华绒螯蟹的促性腺激素,具有促使PG合成和E2转化的作用,它们共同诱导河蟹卵巢发育及卵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卵巢发育 卵黄发生 早熟 孕酮 雌二醇 甲基法尼酯
下载PDF
长薄鳅的卵巢发育和卵子发生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志坚 殷江霞 张耀光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39,共8页
采用组织学、组织化学、电镜等方法研究了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e)的卵巢发育和卵子发生。结果表明:长薄鳅卵巢1个,根据形态、色泽、成熟系数等将发育过程分为5个时期,成熟系数最大达20.22%。第Ⅰ时相,卵原细胞位于生殖上皮内,成团... 采用组织学、组织化学、电镜等方法研究了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e)的卵巢发育和卵子发生。结果表明:长薄鳅卵巢1个,根据形态、色泽、成熟系数等将发育过程分为5个时期,成熟系数最大达20.22%。第Ⅰ时相,卵原细胞位于生殖上皮内,成团分布,核质比大,核膜双层,清晰,核位于细胞中央。第Ⅱ时相,产卵板、卵黄核和滤泡细胞出现。第Ⅲ时相,卵子体积增加明显,卵黄泡出现,卵黄开始沉积,滤泡细胞2层。第Ⅳ时相,卵黄颗粒充满卵母细胞,核膜破裂,细胞核向动物极发生偏移,滤泡层分为3层。第Ⅴ时相,卵母细胞体积达最大,卵黄颗粒聚集成卵黄小板,核膜完全破裂,核向动物极移动。组织化学染色显示,随着卵母细胞的发育,糖类、蛋白质、脂肪等物质不断增加,卵子成熟时达到积累的顶点,而DNA、RNA由明显到不明显。电镜观察显示线粒体等多种细胞器参与了卵黄的合成;线粒体形态多样,在卵黄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主要作用;卵黄小板有4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e) 卵巢发育 卵子发生 卵黄形成
下载PDF
中华稻蝗卵子卵黄发生期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奚耕思 窦向梅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7-211,共5页
利用透射电镜研究了中华稻蝗Oxyachinesis卵子发生中卵黄发生期的超微结构。卵黄发生初期 ,滤泡上皮细胞胞质内出现大量粗面内质网及线粒体等细胞器 ,可能与为卵母细胞提供营养有关。卵黄发生期卵母细胞胞质内卵黄球逐渐增多 ,它也许有... 利用透射电镜研究了中华稻蝗Oxyachinesis卵子发生中卵黄发生期的超微结构。卵黄发生初期 ,滤泡上皮细胞胞质内出现大量粗面内质网及线粒体等细胞器 ,可能与为卵母细胞提供营养有关。卵黄发生期卵母细胞胞质内卵黄球逐渐增多 ,它也许有多种来源。观察到环形片层结构 ,并讨论了其可能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稻蝗 卵黄发生 超微结构 卵子 个体发育
下载PDF
泥螺卵黄发生过程中线粒体的变化 被引量:12
15
作者 应雪萍 杨万喜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79-382,T001-T002,共6页
利用透射电镜 (TEM)技术研究了泥螺卵黄发生过程中线粒体的形态结构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 ,从卵黄发生早期到晚期 ,卵母细胞内线粒体经历了从外部形态到内部结构的一系列变化。卵黄合成初期的卵母细胞内 ,线粒体多 ,结构典型 ,仅部分线... 利用透射电镜 (TEM)技术研究了泥螺卵黄发生过程中线粒体的形态结构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 ,从卵黄发生早期到晚期 ,卵母细胞内线粒体经历了从外部形态到内部结构的一系列变化。卵黄合成初期的卵母细胞内 ,线粒体多 ,结构典型 ,仅部分线粒体外膜破裂 ,嵴和内膜逐渐消失。卵黄发生中期 ,线粒体基质空泡化 ,嵴和内膜消失 ,腔内充满颗粒状物质 ,最后演变成卵黄颗粒。随着卵母细胞的发育 ,卵黄颗粒的数量和直径逐渐增加 ;卵黄发生后期 ,卵质中胞器不发达 ,细胞质中充满卵黄颗粒 ,在卵黄颗粒之间仅有少量线粒体存在 ,提供细胞代谢所需的能量。此外 ,对线粒体在卵黄形成中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螺 卵黄发生 线粒体 超微结构
下载PDF
泥蚶初级卵母细胞发育及卵黄发生的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顾海龙 林志华 +1 位作者 沈伟良 陈彩芳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9-53,共5页
利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泥蚶(Tegillarca granosa)初级卵母细胞发育期间各细胞器的特征及卵黄粒的形成过程。结果显示:泥蚶初级卵母细胞的发育过程可以分为卵黄合成前期、卵黄合成期及卵黄合成后期三个时期。在卵黄发生过程中,线粒体、... 利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泥蚶(Tegillarca granosa)初级卵母细胞发育期间各细胞器的特征及卵黄粒的形成过程。结果显示:泥蚶初级卵母细胞的发育过程可以分为卵黄合成前期、卵黄合成期及卵黄合成后期三个时期。在卵黄发生过程中,线粒体、高尔基体、粗面内质网、微吞饮泡等都参与了卵黄粒的形成,且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是形成卵黄粒的主要胞器。卵黄发生的原料以外源性合成为主,外源性营养物质主要来自消化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蚶(Tegillarca granosa) 卵黄发生 超微结构 初级卵母细胞
下载PDF
短时高温处理对意大利蝗卵子发生期HSP70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向敏 扈鸿霞 +2 位作者 于非 季荣 王晗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99-1305,共7页
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方法,测定了HSP70蛋白在意大利蝗卵子发生期的表达定位及33~42℃高温处理对其相对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卵黄发生前期,卵母细胞和滤泡细胞均表达HSP70蛋白,而在卵黄发生期和卵黄发生后期,HSP70蛋白阳... 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方法,测定了HSP70蛋白在意大利蝗卵子发生期的表达定位及33~42℃高温处理对其相对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卵黄发生前期,卵母细胞和滤泡细胞均表达HSP70蛋白,而在卵黄发生期和卵黄发生后期,HSP70蛋白阳性表达位于滤泡细胞;2)在33~42℃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意大利蝗卵子发生期HSP70蛋白相对表达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中36℃处理组HSP70蛋白相对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27℃对照组(P<0.05);42℃处理组HSP70蛋白相对表达量最低,但与27℃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短时高温处理对意大利蝗卵子发生期HSP70蛋白相对表达量有显著影响,推测HSP70蛋白的表达在意大利蝗抵抗短时高温胁迫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大利蝗 高温胁迫 HSP70 卵黄发生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可口革囊星虫(Phascolosoma esculenta)卵黄合成期卵母细胞发育及卵黄发生与卵膜形成的超微结构 被引量:12
18
作者 竺俊全 王伟 丁理法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70-876,共7页
采用电镜技术观察研究了可口革囊星虫卵黄合成期卵母细胞发育及卵黄发生与卵膜形成的超微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可口革囊星虫卵黄合成期卵母细胞发育经历了卵黄合成初期、卵黄旺盛合成期及生长成熟期三个阶段。卵母细胞卵黄发生途径主要... 采用电镜技术观察研究了可口革囊星虫卵黄合成期卵母细胞发育及卵黄发生与卵膜形成的超微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可口革囊星虫卵黄合成期卵母细胞发育经历了卵黄合成初期、卵黄旺盛合成期及生长成熟期三个阶段。卵母细胞卵黄发生途径主要由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演变成卵黄粒,以及吞饮作用形成卵黄粒。卵母细胞质膜外被有卵黄膜,由卵母细胞自体形成,且随生长而加厚;卵黄膜具通透性,外源营养物质能透过卵黄膜进入卵内。生长成熟的卵母细胞卵黄膜厚7—9μm,从内向外由纤维层、致密层、粒状突层及外膜构成,保护卵母细胞维持特定的形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口革囊星虫 卵母细胞 卵黄发生 卵黄膜 超微结构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卵子发生中卵母细胞表面和滤泡细胞的超微结构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文艳 康现江 +2 位作者 郭明申 穆淑梅 王燕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5-299,共5页
利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中华绒螯蟹卵子发生过程中卵母细胞表面和滤泡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从卵原细胞期到卵黄大量合成时期,滤泡细胞逐渐向卵母细胞迁移,细胞膜向外伸出许多突起,胞质中的细胞器逐渐增多,它们与卵黄蛋白物质一... 利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中华绒螯蟹卵子发生过程中卵母细胞表面和滤泡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从卵原细胞期到卵黄大量合成时期,滤泡细胞逐渐向卵母细胞迁移,细胞膜向外伸出许多突起,胞质中的细胞器逐渐增多,它们与卵黄蛋白物质一同移入卵周隙.到卵黄合成晚期,滤泡细胞逐渐解体.与此同时卵母细胞表面在卵黄发生初期可见微胞饮小泡;卵黄大量发生期出现大量微绒毛;卵黄合成晚期,卵黄膜形成,卵黄膜上出现多条通道,这些结构为卵母细胞吸收来自滤泡细胞的卵黄蛋白物质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卵子发生 卵母细胞 滤泡细胞
下载PDF
保幼激素及其生理学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娟 周娇 +1 位作者 骆有庆 翁强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2年第3期154-157,共4页
保幼激素(JH)是在昆虫咽侧体内通过甲羟戊酸途径合成的一类倍半萜类化合物,分泌后进入血淋巴,调节昆虫的生长发育、变态及生殖等生理学功能。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JH的生物合成与代谢以及对昆虫的生理效应,尤其是对卵黄发生的调节方面... 保幼激素(JH)是在昆虫咽侧体内通过甲羟戊酸途径合成的一类倍半萜类化合物,分泌后进入血淋巴,调节昆虫的生长发育、变态及生殖等生理学功能。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JH的生物合成与代谢以及对昆虫的生理效应,尤其是对卵黄发生的调节方面的研究,以期对保幼激素在昆虫卵黄发生调节过程中有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幼激素 生物合成 作用模式 卵黄发生 保幼激素调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