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Henry入路治疗AO-B与C型桡骨远端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巨坤 罗益文 黄立萍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959-964,共6页
目的:探讨改良Henry入路治疗AO-B、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采用改良Henry入路治疗AO-B、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20例。其中男6例,女14例;年龄35~78岁;左侧8例,右侧12例。记录患者一般资料、骨折愈... 目的:探讨改良Henry入路治疗AO-B、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采用改良Henry入路治疗AO-B、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20例。其中男6例,女14例;年龄35~78岁;左侧8例,右侧12例。记录患者一般资料、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末次随访时影像学参数(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腕关节活动度及前臂旋转范围,Mayo评分评定腕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通过门诊复诊获得随访,时间12~18(13.3±2.3)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0~16(12.6±2.5)周,无切口愈合不良、感染、医源性正中神经损伤、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畸形愈合等并发症的发生。末次随访X线片测量,掌倾角(11.4±4.0)°,尺偏角(20.9±2.2)°,桡骨高度(10.3±1.2)mm;腕关节掌屈(65.3±5.8)°,背伸(60.2±4.2)°,尺偏(37.8±4.1)°,桡偏(27.0±3.7)°;前臂旋前(80.4±4.1)°,旋后(78.6±3.7)°。腕关节功能依据Mayo评分标准评定:优12例,良6例,可2例。结论:改良Henry入路可以更好显示桡骨远端尺掌侧骨折块,尤其适用于复杂双柱桡骨远端骨折的复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掌侧入路 掌侧锁定接骨板 内固定
下载PDF
改良Henry入路保留旋前方肌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分析
2
作者 黎成成 殷子敬 +1 位作者 张云航 区钰强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4年第3期214-217,236,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Henry入路保留旋前方肌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肇庆市中医院收治的84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 目的探讨改良Henry入路保留旋前方肌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肇庆市中医院收治的84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Henry入路保留旋前方肌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改良Henry入路离断旋前方肌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上肢功能障碍评定量表(Quick-DASH)评分、腕关节功能患者自行评估量表(PRWE)评分、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简称Mayo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6个月,观察组患者Quick-DASH、PRWE及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Mayo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t=3293、4123、2902、2366,P=0002、P<0001、P=0005、P=0020;术后6个月:t=4877、4136、2139、2695,P<0001、P<0001、P=0035、P=0009);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1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2381%(χ^(2)=4459,P=003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采用改良Henry入路保留旋前方肌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更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促进上肢功能及腕关节功能恢复,降低术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Henry入路 掌侧锁定钢板 保留旋前方肌 疼痛 上肢功能 腕关节功能
下载PDF
背侧入路与掌侧入路微创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4
3
作者 董红 何杨 +3 位作者 张平方 张辉 王建民 赵宇宙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15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背侧入路与掌侧入路微创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8月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收治的80例腕舟骨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背侧入路组(n = 40)和掌侧入路组(n = 40)。背侧... 目的探讨背侧入路与掌侧入路微创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8月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收治的80例腕舟骨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背侧入路组(n = 40)和掌侧入路组(n = 40)。背侧入路组给予背侧入路微创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掌侧入路组给予掌侧入路微创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1年。评价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记录并比较两组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掌侧入路组临床疗效的优良率明显高于背侧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减小,且掌侧入路组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VAS评分均明显小于背侧入路组(P < 0.05)。掌侧入路组的术中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比背侧入路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掌侧入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背侧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与背侧入路比较,掌侧入路微创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更为明显,其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轻疼痛,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舟骨骨折 背侧入路 掌侧入路 微创 加压螺钉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两种入路进行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21
4
作者 刘守正 江红艳 +2 位作者 李业成 张成亮 朱宝林 《创伤外科杂志》 2018年第2期131-134,共4页
目的比较两种入路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5年6月江苏省沭阳县人民医院诊治的6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9例采用Henry入路切开旋前方肌进行掌... 目的比较两种入路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5年6月江苏省沭阳县人民医院诊治的6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9例采用Henry入路切开旋前方肌进行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31例采用外侧入路切开旋前方肌与肱桡肌之间的筋膜进行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腕关节活动度。结果两组患者均获12~18个月随访,平均13.5个月。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腕关节活动度(背伸度、掌屈度、桡偏度、尺偏度、旋后度、旋前度)及Gartland-Werley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优良率96.8%,较对照组优良率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外侧入路行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可以有效保护旋前方肌的功能,具有手术风险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掌侧 内固定 入路
下载PDF
腕关节镜掌侧入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欧阳侃 王大平 +2 位作者 陆伟 张洪 彭亮权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31-734,共4页
目的:介绍掌侧入路在腕关节镜中的应用,并对IB、ID型的TFCC及桡腕背侧韧带损伤的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疗效进行评价。方法:2005~2008年我们通过腕关节镜掌侧入路,关节镜下应用inside-out缝合技术共治疗腕关节IB型、ID型的TFCC损伤患者13例... 目的:介绍掌侧入路在腕关节镜中的应用,并对IB、ID型的TFCC及桡腕背侧韧带损伤的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疗效进行评价。方法:2005~2008年我们通过腕关节镜掌侧入路,关节镜下应用inside-out缝合技术共治疗腕关节IB型、ID型的TFCC损伤患者13例,桡腕背侧韧带损伤患者2例,术后平均随访20个月,采用Green-O’Brien功能评定方法对腕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14例患者腕关节疼痛消失,1例偶有轻度疼痛,无需使用止痛药物;关节功能评定优13例,良1例,一般1例,优良率93.3%。结论:关节镜下治疗TFCC损伤具有良好疗效,在观察和处理腕背侧结构时,掌侧入路在手术技术上具有操作简单、快速安全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关节镜 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 桡腕背侧韧带 掌侧入路
下载PDF
不同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效果及对腕关节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振旺 李立东 +1 位作者 郑秋涛 梁卫东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1年第7期65-70,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及对腕关节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105例,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1例)两组,观察组...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及对腕关节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105例,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1例)两组,观察组行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行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 d桡骨远端解剖学参数,围术期指标,术后6个月Gartland-wreley腕关节功能评分,术前及术后6个月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以及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 d,两组掌倾角、尺偏角和桡骨高度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3 d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Gartland-wreley腕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观察组为92.59%高于对照组74.51%;SF-36评分两组均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术后6个月内,总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9.26%低于对照组2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侧和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均有一定效果,但掌侧入路在促进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及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锁定钢板内固定 掌侧入路 背侧入路 腕关节功能 生活质量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外固定支架结合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面骨折 被引量:6
7
作者 张颖 王迎松 解京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9-271,共3页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掌侧人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面骨折的手术指征及临床疗效。方法2000年3月~2005年3月,收治桡骨远端关节面骨折28例,采用背侧外固定支架固定于功能位,掌侧入路以钢板或克氏针固定;骨皮质粉碎或松质骨压缩者予植...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掌侧人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面骨折的手术指征及临床疗效。方法2000年3月~2005年3月,收治桡骨远端关节面骨折28例,采用背侧外固定支架固定于功能位,掌侧入路以钢板或克氏针固定;骨皮质粉碎或松质骨压缩者予植骨。其中男21例,女7例;年龄18~54岁,中位年龄41岁。左侧4例,右侧24例。根据AO分型标准:C2型18例,C3型10例。合并月骨周围脱位1例。结果4例失访,24例获随访6~18个月,平均8.5个月。X线片示骨折均愈合,桡骨长度无丢失;掌倾角8~16°,平均11.2°,尺偏角19~28°,平均20.8°,均无丢失。按照改良Mcbride评分和纽约骨科医院腕关节评估标准,优16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87%。结论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以及闭合复位难以纠正者应手术治疗。掌侧入路固定能降低并发症,结合外固定支架可获满意复位及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掌侧入路固定 外固定 临床疗效
下载PDF
Herbert螺钉微创掌侧入路和背侧入路治疗Herbert Ⅰb型腕舟骨骨折远期临床疗效及预后比较 被引量:6
8
作者 穆卫庐 常军英 +7 位作者 贾东昭 付强 冯建书 侯卫星 王彦志 李炎 邢兆国 李琦军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2期1166-1170,共5页
目的比较Herbert螺钉微创掌侧入路和背侧入路治疗HerbertⅠb型腕舟骨骨折患者的远期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石家庄市第三医院收治的37例HerbertⅠb型腕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掌侧组(n=19)和... 目的比较Herbert螺钉微创掌侧入路和背侧入路治疗HerbertⅠb型腕舟骨骨折患者的远期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石家庄市第三医院收治的37例HerbertⅠb型腕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掌侧组(n=19)和背侧组(n=18)。掌侧组患者采用掌侧经皮Herbert螺钉微创治疗,背侧组患者采用背侧经皮Herbert螺钉微创治疗。评估2组患者手术后3 a的临床疗效,并计算临床疗效优良率。采用改良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法评估2组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3 a的腕关节功能。采用角度计测量2组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3 a的腕关节活动情况,包括腕关节掌屈、背伸、桡偏、尺偏活动角度。记录2组患者腕骨骨折愈合时间、手术结束至重返工作岗位时间。手术后随访3 a,观察并记录随访期间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后3 a,背侧组患者临床疗效优良率为88.89%(16/18),掌侧组患者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4.74%(18/19),2组患者临床疗效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24,P>0.05)。2组患者手术后3 a的疼痛程度、功能状态、活动范围、握力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手术前、手术后3 a,掌侧组患者疼痛程度、功能状态、活动范围、握力及总评分与背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后3 a的腕关节掌屈、背伸、桡偏、尺偏活动范围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手术前、手术后3 a,掌侧组患者腕关节掌屈、背伸、桡偏、尺偏活动范围与背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掌侧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手术后至重返工作岗位时间均显著低于背侧组(P<0.05)。随访期间,2组患者均未发生感染、骨不连、舟骨坏死、神经损伤、螺钉松动等并发症,仅背侧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轻度疼痛症状,活动受限,但握力良好,经辅助治疗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掌侧经皮Herbert螺钉微创与背侧经皮Herbert螺钉微创治疗HerbertⅠb型腕舟骨骨折远期临床疗效相当,掌侧经皮Herbert螺钉微创治疗HerbertⅠb型腕舟骨骨折可加快骨折愈合时间,利于患者早日返回工作岗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舟骨骨折 HerbertⅠb型 HERBERT螺钉 掌侧入路 远期疗效
下载PDF
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掌背侧入路的选择 被引量:8
9
作者 陈明 蔡郑东 华莹奇 《中国临床医学》 2015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比较掌背侧入路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应用锁定钢板治疗的桡骨骨折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掌侧入路组和背侧入路组,每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腕... 目的:比较掌背侧入路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应用锁定钢板治疗的桡骨骨折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掌侧入路组和背侧入路组,每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腕关节功能、一般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掌侧入路组术后3个月的腕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97.1%,背侧入路组为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背侧入路组比较,掌侧入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短,开始活动时间较早,术中出血量较少,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评分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有利于术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掌侧入路 背侧入路 内固定 疗效
下载PDF
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合并干骺端及骨干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鹏 王玉 +3 位作者 张哲 高峰 孙焕建 许步伟 《环球中医药》 CAS 2013年第S2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合并干骺端及骨干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5月~2012年5月,我院骨科采用掌侧入路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合并干骺端及骨干粉碎性骨折40例,其中男16例,女24例,平...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合并干骺端及骨干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5月~2012年5月,我院骨科采用掌侧入路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合并干骺端及骨干粉碎性骨折40例,其中男16例,女24例,平均年龄43.5±7.3岁(25~74岁)。根据AO分类标准:A3型10例,C2型14例,C3型16例,均采用经掌侧入路,骨缺损严重者置入人工骨。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25个月(12~45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6周(10~28周)。根据Gratland-Werley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定:优32例,良5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达92.5%。1例患者术后出现正中神经麻痹但3个月后均自愈,1例患者出现下尺桡关节炎,2例患者出现关节间隙轻度狭窄但无腕关节功能障碍,未见骨感染、骨分离、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结论掌侧入路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合并干骺端及骨干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确切,它可提供较好的轴向和角度稳定性并具有整体固定特点,有利于术后早期有效的功能锻炼,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粉碎性骨折 掌侧入路 T型锁定加压钢板 内固定术
下载PDF
掌侧入路保留旋前方肌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炳 樊建 袁锋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5年第3期87-91,共5页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并保留旋前方肌的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我科对收治的34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进行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术中予以保留旋前方肌。34例患者中,男性15...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并保留旋前方肌的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我科对收治的34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进行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术中予以保留旋前方肌。34例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19例;年龄24-76岁,平均57岁。按照AO/OTA分型:A3型4例,B1型3例,B2型11例,B3型10例,C1型6例。结果术后所有患者获得12-15个月的随访,平均13个月,末次随访时,骨折均愈合。无术后感染、内固定失败及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根据Gartland-Werley标准评定疗效:优21例,良11例,可2例,优良率94.11%。结论掌侧入路保留旋前方肌的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能有效减少手术创伤及术后并发症,其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前方肌 桡骨远端骨折 掌侧入路 锁定钢板 内固定术
下载PDF
Henry入路锁定接骨板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继宏 温树正 +5 位作者 樊东升 郝增涛 景尚斐 韩超前 王永飞 殷超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6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目的 探讨掌侧锁定接骨板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2月,采用掌侧入路锁定接骨板治疗,并获得半年以上随访的128例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病例.比较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Jakim桡骨远端骨折... 目的 探讨掌侧锁定接骨板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2月,采用掌侧入路锁定接骨板治疗,并获得半年以上随访的128例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病例.比较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Jakim桡骨远端骨折疗效评分及握力、关节活动度相对健侧的恢复程度.结果 128例在术后3个月内骨折均牢固愈合,无疼痛及严重并发症.术后6个月Jakim评分为优良者达到97%;术后1个月,3个月手部握力、腕关节活动度均较健侧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6个月后,手部握力、腕关节活动度及功能评分均接近健侧水平(P>0.05),仅前臂旋后功能与健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但(54.4±21.9)°的旋后角度仍能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结论 对于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稳定性的判断是选择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关键;掌侧入路锁定接骨板固定可用于绝大多数的桡骨远端骨折,并且更为可靠、有效、并发症更小;对于明显移位的尺骨茎突基底骨折应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掌侧入路 锁定接骨板
下载PDF
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干骺端及骨干粉碎性骨折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杰 庄颜峰 魏梅洋 《临床外科杂志》 2014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 探讨掌侧入路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干骺端及骨干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掌侧入路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干骺端及骨干粉碎性骨折40例,均采用经掌侧入路,骨缺损严重者置入人工骨.... 目的 探讨掌侧入路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干骺端及骨干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掌侧入路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干骺端及骨干粉碎性骨折40例,均采用经掌侧入路,骨缺损严重者置入人工骨.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25个月(12~45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6周(10~28周).根据Gratland-Werley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定:优32例,良5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达92.5%.1例患者术后出现正中神经麻痹,但3个月后自愈,1例患者出现下尺桡关节炎,2例患者出现关节间隙轻度狭窄,但无腕关节功能障碍,未见骨感染、骨分离、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结论 掌侧入路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干骺端及骨干粉碎性骨折的疗效确切,它可提供较好的轴向和角度稳定性并具有整体固定特点,有利于术后早期有效的功能锻炼,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掌侧入路 T型锁定加压钢板 内固定术
下载PDF
经掌背侧联合入路内固定术与掌侧入路万向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19
14
作者 魏小康 王传舜 李豪青 《上海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343-347,共5页
目的比较经掌背侧联合入路内固定术与掌侧入路万向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8年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75例AO C3型桡骨远端骨折患... 目的比较经掌背侧联合入路内固定术与掌侧入路万向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8年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75例AO C3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单纯掌侧入路万向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组(单侧入路组,40例)和经掌背侧联合入路内固定术组(联合入路组,3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致伤原因、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随访通过X线摄片观察骨折复位、关节面平整性、内固定位置和骨折愈合情况,术后12个月的上肢功能评分(disabilities of the arm,shoulder and hand,DASH评分)和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联合入路组的手术切口长度和手术时间均显著长于单侧入路组(P值均<0.01)。两组术后桡骨复位和愈合均良好,关节面平整,内固定物无移位,腕关节无骨关节炎改变。联合入路组掌倾角、尺偏角分别为(12.1±2.1)°、(22.3±2.2)°,分别大于单侧入路组的(10.2±2.0)°、(20.7±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联合入路组、单侧入路组的桡骨高度分别为(12.0±1.2)、(11.4±2.3)mm,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联合入路组DASH评分、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12.4(2.2,22.4)、88.0(80.0,100.0)分,单侧入路组分别为15.4(4.5,30.4)、83.4(75.0,95.0)分;两组间DASH评分和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患者术后愈合均良好,均无肌腱断裂、软组织感染和坏死、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血管神经并发症等发生。联合入路组中有1例患者发生伸肌腱激惹。结论经掌背侧联合入路内固定和掌侧入路万向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AO C3型桡骨远端骨折均有效,患者腕关节功能均得以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掌背侧联合入路 万向锁定加压钢板
下载PDF
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掌侧Barton骨折1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栗志辉 何其泉 陈能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2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Barton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观察.方法19例闭合掌侧Barton骨折,所有病例均为手法复位失败者.均采用掌侧入路,使用普通接骨板12例,国产锁定接骨板7例.结果19例在6—18月后得到随访,骨折全部愈合.X线片示桡骨远...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Barton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观察.方法19例闭合掌侧Barton骨折,所有病例均为手法复位失败者.均采用掌侧入路,使用普通接骨板12例,国产锁定接骨板7例.结果19例在6—18月后得到随访,骨折全部愈合.X线片示桡骨远端的掌倾角和尺偏角均恢复至正常范围,桡骨远端关节面恢复程度好.综合评分优17例,占73%;良2例,占23%.优良率达100%.出现环指伸肌腱卡压1例,取出此螺钉后症状消失.结论桡骨远端Barton骨折采用掌侧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可以较好地维持骨折复位,允许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并可获得满意的腕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Barton骨折 掌侧入路 接骨板 内固定
下载PDF
掌侧入路“T”形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双喜 何相臣 《海南医学》 CAS 2011年第17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T"形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10月我院采用经掌侧入路关节外复位、"T"形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72例,对获得随访的6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T"形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10月我院采用经掌侧入路关节外复位、"T"形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72例,对获得随访的6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64例患者获6~14个月随访,平均9.6个月。X线显示,3个月内骨折全部愈合,复位无丢失。根据Aro关于Colles骨折复位后的功能评价:优45例、良13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90.6%。结论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经掌侧入路复位,较易恢复桡骨远端正常解剖结构;"T"形锁定钢板固定简单可靠,具有固定后复位不易丢失的特点,有利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练,能最大限度的恢复腕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掌侧入路
下载PDF
掌侧入路双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被引量:3
17
作者 熊元 刘国辉 +2 位作者 夏天 吉力力.艾合买提 吴其鹏 《临床骨科杂志》 2015年第6期762-762,共1页
2013年6月-2015年2月,我院采用掌侧入路行骨折复位、掌桡侧双钢板内固定治疗18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本组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24-66岁。
关键词 掌侧入路 双钢板 桡骨远端骨折 不稳定骨折
下载PDF
经旋前方肌下置入LCP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红军 明立功 +2 位作者 明立德 明立山 明朝戈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4年第2期174-175,182,共3页
目的:探讨经旋前方肌下置入LCP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4月-2011年1月,采用掌侧入路保留旋前方肌的方法,于旋前方肌下置入LCP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17例,按AO分类标准:B1型2例,B2型7例,B3型2... 目的:探讨经旋前方肌下置入LCP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4月-2011年1月,采用掌侧入路保留旋前方肌的方法,于旋前方肌下置入LCP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17例,按AO分类标准:B1型2例,B2型7例,B3型2例,C1型4例,C2型2例。所有病例均采取掌侧入路,术中不切断旋前方肌,或仅切断部分旋前方肌行旋前方肌下置入LCP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结果本组术后随访9~44个月,平均13个月。骨折全部一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7周。均无感染、骨不连、腕管综合征等并发症。按改良的Mcbride腕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评定:优15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94.1%。结论经旋前方肌下置入LCP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是完全可行的,符合现代微创手术的观点。旋前方肌能够覆盖接骨板大部分,减少了腕部肌腱的干扰,减少组织损伤,最大程度地保留前臂的旋转功能,有利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掌侧入路 内固定 旋前方肌
下载PDF
掌侧入路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被引量:4
19
作者 马亮 许永涛 +2 位作者 佘远举 鲁厚庚 廖全明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18期167-169,共3页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锁定加压接骨板固定(locking-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自2011年3月~2014年3月,按AO分型为B型和C型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72例,采用掌侧入路,桡骨远端锁定加压接骨板固定。结...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锁定加压接骨板固定(locking-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自2011年3月~2014年3月,按AO分型为B型和C型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72例,采用掌侧入路,桡骨远端锁定加压接骨板固定。结果随访时间6~36月,平均15月,所有病例均或随访。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分别为93.4%。放射学评价术后1年时骨折掌倾角和尺偏角分别为(9.5±2.1)°和(20.9±5.9)°,均未见桡骨短缩,关节面台阶均小于1mm。结论掌侧入路LCP治疗B、C类型的桡骨远端骨折,术中副损伤少,血运破坏小。能够牢固维持术中恢复的解剖形状,利于患肢早期的功能锻炼,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不稳定 锁定加压接骨板 掌侧入路 功能恢复
下载PDF
经掌侧入路斜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8
20
作者 王贤芳 《创伤外科杂志》 2016年第10期617-619,共3页
目的 探讨经掌侧入路斜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对于治疗老年患者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85例桡骨远端骨折的老年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经掌侧入路斜T型锁定加压钢板... 目的 探讨经掌侧入路斜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对于治疗老年患者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85例桡骨远端骨折的老年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经掌侧入路斜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对照组采用经掌侧入路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根据术后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桡腕关节面平整度参数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评估手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尺偏角、掌倾角和桡腕关节面平整度等影像学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桡骨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优良率(P〈0.05)。结论 经掌侧入路斜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患者桡骨远端骨折,功能恢复时间短、功能恢复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钢板 掌侧入路 老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